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这是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中医书友会甲午年腊月初一大寒第507期内容。新书友可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快速关注。 作者/赵绍琴 ⊙ 编辑/王超 ⊙ 校对/炳程、党卫阁等 导读:提起“汗法”,我们常常会想到用麻黄、桂枝这样辛温发散的药,强令出汗而逼邪外出。赵老本文就说了 ...
19、温邪入营张孩,张君兴国之爱女也,年甫周岁。1974年仲春患温病,见发热、咳嗽、纳呆、口渴、腹泻等症。迎蒋先生志林诊治,先生见发热纳呆腹泻,按外感夹食治之,用柴平煎,两投未知。2月20日,余出诊过其门,见 ...
19、 温邪入营张孩,张君兴国之爱女也,年甫周岁。1974年仲春患温病,见发热、咳嗽、纳呆、口渴、腹泻等症。迎蒋先生志林诊治,先生见发热纳呆腹泻,按外感夹食治之,用柴平煎,两投未知。2月20日,余出诊过其门,见而邀诊。观其指纹紫滞,发热口渴,咳嗽不爽,呼吸气促,腹胀纳呆,下泻清水,日十余行,精神不振,昏昏思 ...
叶天士在 中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在这里,他指出:外感热性传染病会出现直视,瞻语,摸床,数珠,角弓反张等病毒影响到脑部精神神经证状.由于这些症状很常见且有一定危险性,因此,叶氏摆在第一位论述此症.后来温病学家针对此证给出了紫雪丹,安宫牛黄丸,至宝丹,增液承气汤,大小定风珠,羚角钩 ...
﹝因為未經查核,這一篇就發在此處內部版。﹞ 志一 11:09:33 这里好像在讨论问题 素灵 11:09:46 温病和伤寒的话题 正读取数据.. 11:09:56 如何理解温病 志一 11:10:11 好话题 素灵 11:10:24 思考题:1、温病的定义;2、伤寒和温病两者所感受的邪气有何不同?3、人体感受 ...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出于《外感温热篇》,系叶天士长期实践的经验之谈。语言虽简,其意颇深。 温邪袭人,必致发热,热则伤阴,阴伤则水不制火,其热必炽,炽则灼烁其阴。如是者,两相因果,其病必剧。故治温病,必用清热养阴之法。清热者,辟温败毒以祛邪;养阴者,补充津液以扶正。虽然清热可以存阴,养阴可 ...
一般温病初起,邪在肺卫,当用辛凉轻清疏解。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早有“在卫汗之可也”之明教,但其所谓“汗之”,并非应用汗法之意,现就“在卫汗之”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对“在卫”的认识 温邪初感,自口鼻而入,即叶天士所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而肺主气属卫,所以温邪郁于肺卫均称为在卫,亦 ...
中医瑰宝苑 柳宝诒温病三论 清·柳宝诒 -------------------------------------------------------------------------------- 一、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历代诸家论温,均附于伤寒篇中,所论者皆伏气发温之证,名之曰类伤寒。从未有专论暴感之温邪者。自叶天士《温热论》出,首用辛凉, ...
对伤寒学说的独特见解 祝味菊(1885—1951),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医学世家, 早年悬壶成都,为四川名医。后因避乱到上海,以擅用温补, 独树一帜,有祝附子之号。曾任过中国医学院实习导师,新中 国医学院研究院院长等职,生前很受陆渊雷、章次公等时贤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