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知行 发表于 2010/11/20 01:42:27

低价药探秘:医生不愿用?药企不愿产?药店不愿卖?

12月1日起,北京市二级及以上公立非营利性医院以及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将实现同城同价。政府已屡次“出手”降低药价,虽然对这股药价虚火起到了一定抑制作用,但也有人指出,降药价导致了一些低价药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那些既便宜又管用的‘小药’越来越少了,无论在医院药房还是零售药店都很难找到它们的踪影”,一位网友在微博中说道。

  网络上关于低价药、廉价药短缺的报道不在少数,其中不乏破解低价药消失之谜的深度剖析,总结起来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原因:医生不愿用、药企不愿产、药店不愿卖。为了弄清低价药目前的真实处境,探明它们“消失”的真正原因,本报记者近日进行了一番调查。

  记者调查

  低价药消失

  质疑一:医生不愿用?

  近几年,“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单就“看病贵”这一条来说,药价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如今看个小感冒都要花上一两百块钱”,类似的“抱怨”比比皆是。记者在走访一家三甲医院时碰到了前去看感冒的王女士,她告诉记者,“自己只是有点嗓子疼、流鼻涕,这两天感觉症状有点加重了,怕真的发起烧来,赶紧到医院让医生开点药,把症状压下去。”

  记者看到,医生对王女士的诊断结果是“上呼吸道感染”,一共给她开了三种药,分别是红霉素肠溶胶囊2盒、复方北豆根氨酚那敏片2盒、清开灵胶囊3盒,三种药的总价是162.18元。王女士表示,由于她的药费目前还没到医保起付线,这一百多块钱也只能自己掏了,“确实有点儿贵。”王女士说。

  记者随后查询了该医院的药品价格,发现医生给王女士开的药每种单价都在20元以上。多年来,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一直被认为是医院药价居高不下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有评论指出“在‘以药养医’的大背景下,医院依然需要靠卖药而不是‘出售技术’来赚钱,以保证经营目标和合理利润。”

  记者从一家三甲医院药房工作人员那里打听到,的确存在一些医生不愿意开的低价药。这位工作人员为记者列了一个不完全低价药清单,包括维C银翘片、黄连素、感冒通、速效伤风胶囊以及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类低价消炎药等,这些药的市场价几乎都超不过10元。当记者问道,医生不愿意开这些药是否是因为利润太低?这位工作人员回答“有这个可能。”

  低价药消失

  质疑二:药企不愿产?

  药企不愿生产低价药被认为是低价药被“退市”的另一个原因。综合媒体和网络上的各种报道,记者归纳,所谓药企不愿生产大概基于两方面的压力,一是来自医院。有报道指出,根据国家规定,医院可在购进药价之上最高加价15%卖给患者,由于一些廉价药利润低,因而医院会考虑进价格更高的药品,从而获得更大的绝对利润。这也就造成廉价药被生产出来后没有市场。

  另一方面的压力则来自于同行的恶性竞争。一些中小药企往往在招标过程中过分压低药价,甚至以牺牲药品质量为代价,报出远低于药品成本的价格,导致大型主流药企退出竞争,无法将其生产的一些低价基本用药推向市场。而中小药企一旦竞标成功后,又无法保量供应,往往只生产一段时间,就不再供应该种低价药,最终的结果就是低价药短缺。

  从事医药代理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就他了解,竞标过程中的恶性竞争确实存在。“但医院进什么药并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想进贵的就进贵的,医院一般都有药事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以投票的方式决定进什么药,前提是要根据医院对药品的需要,这其中既有便宜的,也有贵的。”王先生补充说,有些医院不进某些低价药,是因为这些药的副作用比治疗作用更大,已经被市场淘汰掉了。从药企方面来说,也会追求利润最大化,像一些便宜的、利润低的药,有些药企就不生产了。

  低价药消失

  质疑三:药店不愿卖?

  针对很多人反映在药店难以买到低价药的现象,记者也前往药店,以买感冒药为由进行了调查。记者主要询问的感冒药分别是维C银翘片、感冒通和速效伤风胶囊,这三种感冒药的售价都在几块钱左右,属于廉价感冒药。

  在崇文门一家大型连锁药店里,记者表示想要买感冒药,店员一边询问记者有什么症状,一边从柜台里拿出一盒药,并介绍“这种感冒药效果比较好”。记者看到,店员推荐的这种药售价在18元左右。

  当记者询问是否有维C银翘片、感冒通和速效伤风胶囊时,店员表示这些药都有,并指向靠近里面一点的柜台说:“感冒通就在那边。维C银翘也有,2块钱一袋。”随后,店员拿出一盒氨咖黄敏胶囊,对记者说:“这就是原来的速效伤风胶囊。”在另一家大型连锁药店,记者调查的结果是感冒通、维C银翘片都有售,但没有速效伤风胶囊。

  对于一些报道中提到的店员会把低价药藏在货架不起眼的位置,记者在这家药店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低价药大多被放在了背向入口的货架上,且是靠近中下层的位置,但如果仔细找的话,也很容易找到。在货架上,记者还看到了乳酶生、人丹等超级便宜的老药。而在一家不知名的小药店,记者被告知只有维C银翘片,感冒通和速效伤风胶囊都没有。

  走访一圈下来,记者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所谓“在药店难以买到低价药”的说法过于绝对,在一些药店里的确存在某些低价药短缺的现象,但是通过调查,记者也发现,即便是在大型三甲医院里,我们印象中的那些低价小药也会有短缺。在这方面,公立医院其实可以和药店形成互补,医院里没有的药,可以到药店里去找找。药店里没有的则可以去医院“碰碰运气”,但这只限于一些大型连锁药店,小药店由于运营成本等问题,通常不会进太多低价药。此外,如果去药店购买某种低价药,最好还是询问店员,因为他们不会主动推荐几元钱的药,当然,如果店里有,店员一般也不会装作没有。

-解读

  低价药短缺存在,但不普遍

  一方面是百姓普遍反映药价虚高,低价药难觅,另一方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购买低价药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舆论和现实的“两极分化”?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中国价格协会副秘书长赵振东。

  中国价格协会曾在2007年做过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廉价短缺药品价格调查,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进行过的最大规模的一次短缺药品价格调查。赵副秘书长告诉记者,之所以进行这次调查是受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的委托。“此前,药价虚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降低药价,然而,随着药品降价和价格调整,2005年到2006年,新闻媒体、人大代表陆陆续续都在反映市场上有些廉价药不见了。为了弄清究竟有多少种药品短缺,什么药短缺以及短缺是否是由于降价导致的等问题,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委托我们做了这次调查,希望给大众一个较为公正、客观的回答。”

  这次调查从2007年2月开始至10月左右结束,历时近大半年时间。汇总出短缺药品共计284种。之后,调查小组深入全国最大的两个药品集散中心——湖北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和安徽太和药品市场对这284种药的经销情况逐一核对,发现真正短缺的药只有20种左右,其中廉价药仅有3种。这个数字和人们对低价药短缺的普遍感受相差悬殊。

  “有些药医院没有,并不等于这药没生产,在市场上没有流通。”赵副秘书长说。他解释,一些药是因为疾病变化和科技进步自然被淘汰掉了。一些药是由于某一地区发病率少因而没有被列入该地区的常备药。赵副秘书长总结道,造成药品短缺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从药品本身来说,生产技术水平限制、毒副作用大以及生产工艺特殊都会造成药品短缺。从社会因素来说,降价的确是导致某些药品消失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在药品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政府对药品价格调整滞后,对一些附加值相对较低的药品,企业无法消化增加的生产成本是造成廉价药品短缺的因素之一。这份调查报告中也指出,“以药养医”体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完善、药品储备制度不完善等都是造成廉价药短缺的重要因素。

  哪儿的药最便宜

  社区医院 低价药大本营

  社区医院的药价比三甲医院便宜,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和三甲医院不同,社区医院的药品不允许加成,药品的进价是多少,卖到患者手里就是多少钱,而社区医院的运营主要靠政府的财政补助。

  记者在东城区一家社区医院的药品价格目录中看到,低于10元的基本用药所占比例不小。记者统计了一下,在零差率125种中药当中,低于10元的药共有54种,占到43%左右。零差率西药中,低于10元的药所占比例则超过了一半。在非零差率中药和西药中,10元以下的药分别占到4成和8成。不难看出,社区医院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低价药的大本营。

  该社区医院的郭医生告诉记者,从药价来讲,社区医院的药价比社会上相对要便宜得多。“像牛黄清心,我们这里是22.99元,市场价是28元,差5块多钱。”社区医院看感冒会比三甲医院便宜吗?郭医生说,如果输液的话可能会贵一点,不输液的话三四十元就差不多了。“一盒羚羊清肺十几块,两盒就是二十几块钱,加上感冒冲剂20多块钱,加起来也就三四十块钱。”

  对于外界诟病的社区医院虽然药价便宜,但药不全的问题,郭医生表示,有些廉价药并不是他们不进,而是进不来。“我们从9月份就跟生产厂家要甘草片,要了两个月就是没有。这其中是什么原因,我不清楚。”

  建议:社区医院的药一般都是老百姓常吃的、治病的、能满足基本医疗的。对于需要常年吃药、经常需要拿药,对自己的用药禁忌等比较了解的慢性病患者,去社区医院应作为开药的首选。

  三甲医院 种类相对较少

  三甲医院其实也有低价药,但和社区医院相比,三甲医院低价药的种类相对比较少。记者调查发现,像黄连素、去痛片、红霉素肠溶片、牛黄解毒片等基本用药还是有的,且价格大多在5元以内。但三甲医院有低价药是一回事,医生给不给开则是另外一回事。依照经验来看,医生开低价药的时候并不多,即使开了低价药,也会和其他相对价格高的药搭配着来。当然,医生们也有他们的理由,比如人们滥用抗生素,导致从前的一些抗生素药品在现在强大的细菌、病毒面前无能为力,所以只能开药力更强的新型药。

  建议:对于尚处于治疗期和恢复期的患者,最好还是在医院拿药。医生开药时,患者可跟医生说明自己的经济情况,需要开具医保范围内的药还是价格便宜些的药,便于医生选择。

药店 医保药店和非医保药店价格差异大

  药店分医保药店和非医保药店,医保药店可以在国家药品“最高零售价”下售卖,所以在医保药店,有些药会比社区医院贵得多。比如哈药六厂生产的三精双黄连口服液,在医保药店卖14元,而社区医院才卖6.61元,相差近一倍多。由于在医保药店买药患者可以报销,因此即便医保药店拉高药价,药店也不愁没人买。

  非医保药店常被冠以“平价”之名,但这类药店的药售价有些比医保药店、社区医院要低,有些则比医保药店贵。我国药品销售渠道仍然是按照从药厂到代理商,再经过几级经销商,最后才到药店。在这种传统渠道里,药店进的货经过了一道道中间环节,药价早就被层层抬高,零售价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但一些规模较大的非医保药店的药品采购模式和物流模式都比较省钱,而且利润加成很低,有的甚至不赚钱,主要靠薄利多销来获取利润。

  建议:非医保人群买药的时候最好还是尽量不要选择医保药店,尤其是长期吃药的慢性病患者,长期在医保药店买“高价药”会成为一个很大的经济负担。非医保药店什么时候用得上?那就是突发小病的时候,比如头疼脑热、肚子痛等,可以就近到非医保药店买药。选择非医保药店最好也看它是不是连锁的,因为通常连锁药店价格相对会便宜一些。

  网上药店 低药价被运费拉高

  网上药店主打的就是便宜。这是因为网上药店可以省去店面租金、人工等费用,有人统计过,即便网上药店给出10%的优惠,盈利空间依然很大。目前,国内几个规模较大的网上药店包括金象大药房的网上药店、开心人网、健客网以及药房网。除了价格优势,网上药店其实还有医院和药店都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便捷。需要什么药,只要在网上药店的搜索栏里输入药名,就会提供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类药品,这样更便于消费者货比三家。此外,网上药店的药品种类也相对比较全,这也是它的一个优势。

  然而,国内的网上药店现在却并没得到太多人的认可,其中一个原因是在网上药店买药要支付运费,虽然同一种药在网上药店要比医院或药店便宜几块钱,但是如果加上运费,价格就被拉高,让消费者觉得得不偿失。网上药店另一个劣势是一些处方药是无法直接从网上订购的。此外,无法与医保衔接也是网上药店迟迟发展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网上购药没法医保报销,即便这里的药便宜,但长期用下来,患者恐怕吃不消。当然,也不排除存在一些网上黑药店,造成消费者对网上购药的不信任感。

  建议:工作忙的白领一族或者如果药不是急用,可以选择网上药店。不过,现在的网上药店鱼目混珠,尽量去一些比较知名或有连锁实体店的网上药店购药。这里提醒您一句,网上药店也有资格认证,具备“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和“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网上药店才有资质向个人出售非处方药。

  -部分药品不同渠道价格比较:

  药品通用名 三甲医院 社区医院 药店 网上药店

  黄连素(盐酸小檗碱) 1.2元(0.1g×24片) 2.5元(0.1g×100片/瓶) 2元(0.1g×24片) 4.1元(0.1g×100片)

  去痛片 1.42元(12片×2袋/盒 ) 0.6元(12片/板) 2.38元(12片×2袋/盒) 2元(12片×2袋/盒)

  阿司匹林肠溶片 3.1元(40mg×100片) 3元(40mg×100片) 6.7元(25mg×100片) 3.9元(40mg×100片)

  牛黄解毒片 11.33元(0.27g×120片) 9.26元(0.27g×120片) 11.7元(10片×12板) 9.1(10片×12板)

  感冒通 无 无 1.3元(24片) 1.5元(48片)

  开塞露 2.2元 1.04元 2.2元 1.6元


来源:北京晨报 

墨明棋妙 发表于 2010/11/20 18:00:08

不知道是社会风气就是这样的,还是大家都赚钱心切!!!:L

墨明棋妙 发表于 2010/11/20 18:01:06

不知道是社会风气就是这样的,还是大家都赚钱心切!!!: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低价药探秘:医生不愿用?药企不愿产?药店不愿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