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知行 发表于 2011/4/21 19:27:23

日本核污水或将污染海洋生物链

如今人们并不清楚福岛附近海域都有哪些鱼类,会如何迁徙。如果鱼类在污染区停留时间很长,那么通过食物链富集到鱼体内的铯可能会形成污染。

从5级直接升到最高的7级,当4月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与原子能安全委员会正式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严重程度“连升两级”后,对于福岛的核泄漏是否会超过切尔诺贝利的担心开始多了起来。

  由于事故仍然处于进行时,东京电力公司干部松本纯一甚至指出:“现在仍担心泄漏量有可能与切尔诺贝利相匹敌,甚至还会超越切尔诺贝利事故。”

  而最让人担心的,就是福岛核电站流出的污水。

  日本民众的愤怒和恐慌

  在周半国家的抗议和不满声中,4月10日,日本终于停止了向大海排放放射性核废水,6天时间,1.15万吨相当于4个奥运标准泳池的低浓度放射污染废水排入海中。

  这些放射性废水对大海造成什么影响尚难以估量,但恐慌和担忧情绪已在日本国内蔓延。

  东京的大型超市里,购买鲜鱼时犹豫不决的顾客越来越多。不仅如此,商家在核电站事故之前采购的咸鱼和干鱼都有些滞销,他们只能想办法促销。一些寿司店表示,自从福岛核事故以来,他们不断被顾客询问安全性问题。

  实际上,对于东电公司和日本政府的向海里排污的举动,日本民众从开始就感到震惊和愤怒。不满的声音首先从日本渔业传出,福岛县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参事小野修司指出:“东京电力公司是在开始排放前两个小时才通知联合会的,根本没有时间向渔民进行解释。”

  “我手头要是有水的话,非得泼在东电总裁的脸上。卖不出去的鱼要他们赔!”茨城县渔民武子宽一脸无奈又愤怒地说。

  日本茨城县渔业协会宣布,从附近海域捕捞的海鱼被检测出放射性物质超标,受此影响,中国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的海产品交易量下降。中国官方在4月9日扩大了禁止从日本进口食品的品种和产地范围。

  东电没有说明这些废水的放射性浓度数值,只是强调说这是“低浓度的放射性污水”。按《核反应堆规制法》的相关规定,低浓度核污染污水通常指比普通海水中的辐射浓度高出100倍的污染水,但东电说的“低浓度核污染污水”显然并不是这样的准确的科学术语。

  “放射性浓度多少不知道,里面究竟含有哪些成份也不清楚,除了放射性物质,还可能存在其他东西。”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陈建新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日本方面提供的信息相当不透明。

  随着洋流扩散

  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高级工程师周斌对于核废水在海洋中的扩散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好比墨水滴入一条河流,墨水的扩散是向周围不断稀释,并且向下游运动,下游浓度不断衰减。”

  进入大海的核废水会除了部分沉淀,还有一部分会随洋流运动。

  福岛附近海域是千岛寒流和黑潮相遇的地方,也是著名的渔场,两股洋流在这里相会后,继续北上,形成太平洋暖流,流到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继续南下到美国和墨西哥以后,又沿着赤道西流,最后流回马来群岛和中国台湾附近。

  从洋流的角度看,福岛核电站泄漏或排出的核辐射污染水体,主要被黑潮带动向西北和东北太平洋一侧扩散。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委托,根据福岛县海域的海底地形、潮流、水温、盐分浓度等,预测了放射性物质的扩散。结果发现,放射性物质最初会沿着海岸向南北扩散,到了北方的仙台湾以后,将会向东西方向扩散。正因为如此,虽然有来自马来群岛附近的强大黑潮从日本列岛附近向北流过,福岛县以南的茨城县也依然有鱼类被检测出放射性物质超标。

  “大气环流的的运动,一般2~3个星期就会绕地球一圈,而核放射性物质随大气环流扩散的周期比这更长一些。”周斌说,“在这过程中,由于路径长,以及空气阻力、降水沉降和自身衰减等多方影响,放射性物质在不断稀释,浓度就会不断减小。”

  日本方面的说法称,1.15万吨低浓度核废水排入大海后,洋流会把污染物稀释至原本的1%。

  而周斌认为,通过大气扩散模式计算,假如放射性物质在原地的浓度为1个单位,那么经过大气环流运动,扩散到我国后的浓度仅为10的负25次方左右。因此不用担心核废水对我国海域的影响。

  污染取决于水的流动

  在所排放的核废水中,放射性元素主要是碘和铯,由于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时间长短不同,危害也不一样。碘-131的放射性半衰期是8天,经过10个半衰期,它的放射性会大大减少,危险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参与洋流运动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铯。

  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研究员中野政尚曾对半衰期约为30年的放射性铯从茨城县海域扩散的情形进行过计算机模拟演算,结果发现放射性铯顺着海流,5年后将到达北美,10年后回到亚洲东部,30年后几乎扩散到整个太平洋。不过,他认为,即使泄漏2万吨高放射性污水,放射性活度在1年后也将稀释到每升约1贝克勒尔,10年后将不到0.1贝克勒尔,其水平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国际一些机构的研究表明,受放射性污染较严重的是封闭水体,如湖泊,而不是河流和海洋。俄罗斯科学院曾比较了不同污染地区的淡水鱼肌肉组织中的铯-137含量,发现河流中的鱼受到的污染比湖泊中的鱼要轻。

  德国负责渔业环境放射污染监测的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研究所也发表公报说,根据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取得的经验,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不会对鱼类等海洋生物造成长期污染。该研究所指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德国在过去25年中持续监测该事故的放射性污染物对邻近的大西洋和波罗的海鱼类的影响,发现放射性污染物在水流循环好的海域很快会被稀释。事故发生后第二年,德国有关海域就已检测不到核事故造成的铯污染。

  没有被稀释的

  由于海的容量巨大,放射物除了被海水稀释,也有相当一部分会沉降到海底。

  虽然日本方面一再强调这些污水对鱼类的影响有限,但是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及化学系副教授林汉华称,很多废水会留在近岸,污染悬浮物质,当悬浮物质沉积到海底,会污染整个海床,慢慢传播到整条食物链。

  法国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研究院以海流数据等为基础进行计算机模拟演算,得出结论:以微粒形式沉淀在海底的放射性物质有可能造成长期污染。特别是铯-134的半衰期为数年,铯-137的半衰期为约30年,有可能沉淀的日本海岸地区,需要长期进行监控。

  该机构指出,放射性物质还有可能在鱼类和贝类体内富集。这里指的是“生物富集”,比如自然界中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被草吸收,浓度很低,以吃草为生的兔子吃了这种草,因这种有害物质很难排出体外,便逐渐在它体内积累。老鹰以吃兔子为生,于是有害的化学物质便会在老鹰体内进一步积累。食物链对有害的化学物质有累积和放大的效应。

  如果是放射性的铯,在软体动物和海藻中的富集率是50倍,但是在鱼类中则会富集400倍。放射性碘则相反,在鱼类体内会富集15倍,海藻中是1万倍。

  根据放射性物质与生物种类的不同,污染的状况也多种多样。海带等被放射性碘-131污染的危险很大,但是碘-131的半衰期很短,所以有重大危险也只停留在几个月之内。

  切尔诺贝利事故后也表明,对于食物的影响主要是铯,它会随着食物链传递和富集,因此捕食性的鱼类肌肉组织中或许随着时间推移会有更多的放射物。

  英国普斯茅斯大学环境学家吉姆·史密斯认为,如今人们并不清楚福岛附近海域都有哪些鱼类,会如何迁徙。如果鱼类在污染区停留时间很长,那么通过食物链富集到鱼体内的铯可能会形成污染。

  更让人担心的

  在低浓度核污染废水进入大海之前,日本已经发生了一次核辐射污水泄漏事件。含高浓度辐射物质积水从日本福岛2号机组的裂缝渗入太平洋,导致机组附近海水中中含有超过法定限度750万倍的放射性碘,当地水产品也被严重污染。

  “这些从反应堆地底下渗透到海洋里的污水才是最大的担忧,这里面不单单是碘、铯放射物,还可能包括像破碎棒等物质,这些东西对人体会造成什么危害现在也说不清楚。”陈建新说。

  如今,日本开始着手转移积存在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汽轮机厂房附近竖井内的高放射性污水。这些积水正被转移到该厂房内一个容量约为3000吨的空置冷凝器中。

  据估计,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至3号机组涡轮机房地下室以及机组外隧道和竖井内,至少存有6万吨高放射性污水,这3000吨的存储容量显然是杯水车薪。不过,鉴于2号机组问题最为严重:其积水表面辐射量非常高,在此环境中工作4小时即可致人死亡。同时,竖井内的污水4月10日上午已升至距地表92厘米,若再不及时转移,有可能溢出。

  但是对于其余的高放射性污水的处理方法,日本方面尚未拿出方案。

  目前,日本福岛核电站附近海洋已被严重污染已是事实。美国国家地理网站称,福岛核电站附近的放射性污染对当地海洋动物的生存造成伤害。放射生态学家沃德·维克勒说,海洋动物的卵和幼体对辐射较为敏感,所导致的辐射暴露将改变它们的DNA。

  陈建新认为,现在断定日本核污水对中国无影响还为时尚早,“日本的近海的一些水产品,包括小鱼大鱼,如果最后流到我们的餐桌上,我们吃了这些东西显然也会被污染。”


记者:蓝建中 金微发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核污水或将污染海洋生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