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zz00 发表于 2011/5/9 21:12:31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本帖最后由 ozz00 于 2011/5/10 19:24 编辑

一下为节选,喜欢的可以下载看看
=================================================

第一部分 第32节:《易经》与《黄帝内经》里隐藏的生命未解之谜(15)
1、3500年前,中国有没有发明中医理论的社会基础?
2、3500年前,当时的人们从思维进化的水平上有没有这个能力?
3、为什么印度的古代文明中会有与中医相同的思想?
3500年以前,中国正处于商朝,当时的中国刚刚从陶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生产力落后就不用说了。当时的文化也很落后,目前还没有当时确切的社会文明记载。但中医的理论水平却高于当时的文化总体水平,比如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就高于当时的天文学。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每天都在想如何填饱肚子,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经络这样的问题。因此,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上看,当时不太可能发明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相当高深,至今我们都很难理解,那么当时的人是不是比我们更加聪明呢?
文字是文明的标志,是划分人类文明史的唯一标准。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文明的曙光降临中华大地,中华民族成为世界最早使用文字的民族之一。
那么,什么是甲骨文呢?学者们说甲骨文是象形文字,简单说甲骨文上的文字就是图画,比如说表示眼睛,就画一只大大的眼睛;表示人,就会画一个人形;表示小麦,就会画连根拔起的麦苗;表示车就会画上两个车轮,象征马车;表示看,就画一只立起来的眼睛;表示饿,就画一个人靠近了食器……等等。大家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学学甲骨文的辨认,挺好玩的。
为什么要使用象形文字呢?
如果我们给一个2岁的孩子一支笔、一张纸,他会用笔在纸上写些什么呢?一般说,他会在纸上画出许多只有他才明白的线条,这些线条偶尔也会组成一幅图画。因为2岁的孩子大脑不能接受抽象的东西,只能接受近于图画的东西。所以老师教刚入学的孩子时,总是用象形的比喻,比如说,他要孩子记住拼音“h”时,总会把这个符号形容成一把椅子。
所以文字反映人们的思维水平。在距今3000多年以前,不但中国人的思维不发达,国外同期的历史文明水平也不发达,人类都使用的是象形文字。比如说埃及、苏美尔、印度,都需要用图画的形式帮助人们思考。在人类的早期,我们还没有发现一种成系统的符号文字体系。目前公认的最早的文字是印度马享佐达摩遗址中的双头蛇印章上的文字,它也是某种无法解读的象形文字。


大家知道,世界文字除中国以外,随着人们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经历了一个从象形到符号的过程,现在的大多数文字都发展成了符号或者拼音,比如英文就由26个基本符号组成拼音文字,日语中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也是符号类的拼音文字。象形甲骨文的使用,就反映当时人们的思维水平。他们的思维偏重于直观、象形,不可能接受过分抽象的符号。
而中医学从整体上看,它既不直观,也不象形。例如,中医并不是以解剖原型为基础的医学,它的腑脏、经络、气血都与解剖学对不上号,这在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有人就将中医的这一特点概括为“思维医学”,强调了高度抽象思维在中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我们让没有抽象思维能力的祖先,去发明一套完全脱离解剖原型的医学理论系统,是不是有点难为人呢?这就如同我们非要让孔子去发明相对论一样,这种作法是否有些霸道?我们是在研究历史还是在重新创造历史?
正如我们上面看到的那样,在公元前800多年的古印度《奥义书》中,存在大量与中医相似的理论成分记载,这一现象使中医理论的形成问题更加复杂化,我们要从一个更大宽广的范围来理解中医的起源。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理由,我们认为,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中国人不可能发明如此高深的医学,当时的中国人既没有发明中医的社会基础,也没有发明中医的思维基础。
那么,是否可能印度人首先发明了中医,而传入中国的呢?回答是否定的。当时的印度同中国一样没有发明中医的基础,而且从记载中看,《奥义书》中的中医理论,十分破碎,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还处于一个雏形阶段,它远不如《列子?汤问》中反映的程度,还没有达到可以实际操作的程度。另一方面,《奥义书》中的医学理论与中医只是相似,并非完全一至,这从印度后来的医疗实践可以证明。
第一部分 第33节:《易经》与《黄帝内经》里隐藏的生命未解之谜(16)
那么,是否中国人发明了中医,而后又传到了印度呢?这种可能也不大。首先中国当时不可能发明中医;其次,中国与印度的古代文化交流并不充分,中间隔着青藏高原。历史上,大规模的中印文化交流出现在公元元年前后,不可能发生在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第三,《奥义书》的成书时间要早于《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
既然中国人和印度人都没有发明中医学,那么中医究竟是谁发明的呢?


第五节《易经》对我们的启示
中医起源问题正像我们以上看到的,不论走哪一条路,都是死路一条。至少目前在学术上,还没有任何一家的起源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起源研究的这种尴尬现状在警示着我们:传统起源研究的思路、方法不可取,我们没有必要再为它耗费几百年的时间。中医起源问题必须另辟蹊径,其中并不排斥大胆的假设和天才的猜测。
好!首先来看一看我们究竟面临哪些问题:
1、在历史上,完整中医的出现具有突然性,目前可考的证据就是《黄帝内经》成书前后的一些资料,春秋以前基本找不到任何明确的证据,包括文献、考古、绘画等。如果说中草药及中医治疗方法,可以在合理想象的情况下再现,那么中医理论无论如何不可想象。这是一个不能否定的客观事实,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个事实呢?
2、在中医体系中存在一个不可理解的谜团,即中草药及治疗方法与理论严重脱节。一方面,中草药及中医治疗方法具有原始朴素的特征,让人怀疑它们是经验的累加;另一方面则是无比精深的理论,2000年过去了,没有人能走出它划定的圈子。最直接的证据是,中医有医理学、病理学、治疗学、养生学,就是没有药理学,所有的医书都没有成系统的药理。而2000多年的发展我们也并没有重建药理学,直到今天依然是空白。
3、我们无法解释中医与解剖学的脱节现象。中国古代有十分发达的解剖学,而中医学整套理论却恰恰不是建立在解剖原型基础之上的,中医五脏虽然名称相同,但与实体解剖的五脏并非一回事。此外,藏象、经络、气血精液等,也统统不能在解剖学上得到证实。
4、关于《黄帝内经》的版本及成书形式问题。《内经》是个集纳本,本身并非原版,按道理,应该有许多版本同时存在,但除战国以外,我们在目录中看不到更早的医书,《周礼》等也未记录版本。那么《黄帝内经》的底本或祖本究竟在哪里?此外,《内经》是以问答形式写成的,目前多解释成一种习惯,那么如果《内经》的祖本就是问答的形式,又该怎么理解呢?
以上这些问题,看似互不统属,其实都与中医的起源有关联。一个合理的起源研究,它必须能够回答这些问题,回答得越全面、越系统、越合理,本身就是起源的某种证据。否则单纯地说起源于经验总结或起源于巫医,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我们的研究从哪里入手呢?在没有其它资料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从《黄帝内经》本身入手。其中有一个事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关于《易经》的起源及文字特征问题。


《易经》不仅是占卜之书
现代人一般认为《易经》是部卜书,是古代巫师占卜的总结。其理由就是《易经》爻辞中有大量卜辞的特征。例如,《易经》满书都是吉、贞吉、中吉、终吉、元吉、凶、贞凶、终凶、咎、无咎、利、不利等等占卜性语言,这些词语都包含在它的爻辞中,例如:
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坤卦六五:黄裳元吉。
屯卦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需卦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讼卦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师卦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
《易经》里这些爻辞与甲骨卜辞很相似,例如:
庚辰卜,贞多鬼梦,不至钻。(《类篡》7448)
贞:亚多鬼梦亡疾四月。(《类篡》7450)
第一部分 第34节:《易经》与《黄帝内经》里隐藏的生命未解之谜(17)
辛酉卜,旅贞,王其田干麦,往来无灾,在十月。(《珠》404)
已未卜,亘贞,逐豕获。(《前》3333)
庚辰卜,争贞,呼王族人。(《文》589)
……


从爻辞与甲骨卜辞的对比中,学者们发现,《易经》在语句上与甲骨卜辞相同,都是判断句,在用词上也与甲骨卜辞相似,故而认定《易经》源于卜辞,它是甲骨卜辞的总结与抽象,甚至是理论化的卜辞。正是从这一点,《易经》对后世的命学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其实如果仔细推敲,学者们的以上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1950年,在河南安阳四盘磨探坑中发现大骨三块,内有一块卜骨,横刻三行小字,而且类似的符号也发现于一些陶片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不知道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有的人将它看成是中国比甲骨文还要早的一种陶文。后来经过研究证实,这是三组八卦的标志,但它是数字的,类似后来的阴阳爻。
再比如说,北宋时期在湖北孝感地区出土了一件铜器,叫作中方鼎,铭文一共8行55字,在结尾处有两组数字符号“七八六六六六、八七六六六六”。李学勤先生作过专门研究,依《左传》、《国语》的占卜实例,最后判定,这两组数字实际就是《易经》当中的两个复卦,即《剥》和《比》。
以上发现证明,最早记载数字《易经》大约出现在新石器前期,距今6000年左右。也就是说,《易经》与早期文字的出现在同一时代。这样一来,《易经》爻辞有卜辞的特点,毫不奇怪,根本不能作为《易经》是卜书的证据。
为什么呢?单就甲骨卜辞来看,中国文字发明的初期几乎都是这些文字,可以说中国的文字就是为了记录卜辞而发明的,现存的5000多个不重复单字,哪一个都与卜辞有关。而且甲骨卜辞有一定的文字表达格式,包括语法、习惯用词、文风等,这是那时的流行文体,约定俗成。因此,当时不论写什么,即使写一封情书,它的语言、文法也必然会是卜辞式的:“爱你发狂,夜半田头。至,黄裳元吉。不至,贞凶。”

那么,如果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我们的祖先想将《易经》记录下来留给后人,他们会用什么方式来记录呢?别无选择,只能用当时的文字,甚至只能用当时的书写语言习惯,包括它的语法、结构、语气。而这些东西因当时为记载卜辞而发明,因此《易经》不能不带有很强的卜辞特点。它是借用了卜辞,而不能说是卜辞的总结。
《易经》有卜辞的特点,但又不是卜辞的总结,这一特征恰恰可以说明:《易经》是被记录下来的。记录有两种可能,一是当时人发明而记录下来;二是从别处得到而记录下来。从种种迹象上看,我们更相信《易经》是从别处得到,而被当时人记录下来的,更确切地说,《易经》是在史前大洪水之后记录下来的史前文明成果。
《易经》为何有许多版本?

也许有人不同意这个说法,认为《易经》也许就是当时人发明而用甲骨文记录下来的,根本不可能是史前文明。但我们还有一个证据可以证明以上的推论,那就是关于《易经》不同版本的爻辞。
中国历史上有三部易书,它们是夏易《连山》、商易《归藏》、西周易《周易》,西周初年这三部易书还同时保留在图书馆里,据当时记载,《连山易》尚存8万字。这三部易书,卦画相同,但爻辞根本不同。现我们对比《连山易》遗爻与今本《周易》的爻辞:
《连山》遗卦“剥”上七爻辞曰:数穷致剥而终吝。
今本《易经》剥卦上九爻辞曰: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连山》遗卦“复”初七爻辞曰:龙潜于神,复以存身,渊兮无畛,操兮无垠。
今本《易经》复卦初九爻辞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连山》遗卦“垢”初八爻辞曰:龙化于虫,或潜于洼,兹孽之牙。
今本《易经》垢卦初六爻辞曰:系于金柅,贞吉。
《连山》遗卦“中孚”初八爻辞曰:一人知女,尚可以去。


====================================






jiangaida 发表于 2011/5/11 21:39:50

下载不了?

jiangaida 发表于 2011/5/11 21:42:55

已下载,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