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知行 发表于 2011/8/15 01:26:58

添加剂挑战食品安全底线

食品添加剂再次闯入公众的视野。

  8月6日,山西醋产业协会组织省酿醋骨干企业开会,责令王建忠辞去副会长之职。此前,王建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因表示“市面上的山西陈醋95%为勾兑醋,且大多添加防腐剂”,此说法立即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山西陈醋“勾兑门”无异于引爆了此前一直一再发酵的食品添加剂事件。

  不久前,素以汤料著称的味千拉面被爆其骨头汤为添加剂勾兑,国际快餐巨头肯德基也被爆其早餐豆浆为勾兑,之前因为双汇“瘦肉精”、上海染色馒头尚未平息的食品添加剂事件,再次因为山西陈醋的“勾兑门”而被引爆。

  不过,有专家指出,一直没有权威的政府部门出面澄清或做说明,此正是添加剂“勾兑门”一再发酵的核心原因。直至今日,只有卫生部在8月9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其新闻发言人邓海华称,山西陈醋“勾兑门”“关键是对于食醋的概念的判断”。

  但其“如果按照这些规定生产的,不管是酿造还是配制的食醋都是符合安全标准的”模糊回复,其言外之意很明显:没有按照规定生产。那么,勾兑的山西陈醋则不符合安全标准。

  “勾兑门”再击食品监管体系软肋

  这是对食品企业的又一次考验。

  众所周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降低成本,过分依赖食品添加剂已是不争的事实,公众看到的是其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不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而只是为了片面追求自身的利润。比如,有的时候,企业为了延长保质期,过分使用防腐剂;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用“牛肉膏”人工合成牛肉、染色馒头等上市。味千拉面、肯德基、山西陈醋“勾兑门”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

  “这些食品安全危机频现于当下的时候,都无一例外地践踏着消费者的信任,无一不在挑战者消费者那根脆弱的神经,”在知名社会学者顾晓鸣眼里,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商业伦理的底线设置,如果都是为了钱而不择手段,欺骗消费者,那么,最后受伤害的不仅仅是消费者本身,还包括企业,无论你是洋品牌还是本土企业。

  食品添加剂事件为何一再频频上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研究员分析指出,关键在于对不法经营者的处罚力度还太小。“食品安全关乎百姓生命,食品企业不仅要有市场准入机制,还要有逐出制度。对那些缺少良知的食品生产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一旦发现食品存在掺假造假现象,就要坚决逐出市场。让市场对他们的经营行为进行约束,让不法经营者受到惩罚。”

  很显然,目前的食品生产监管还很薄弱。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德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相当完备,在国内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在德国根本就不是问题。在德国,一旦发现食品企业造假,这个企业一辈子也翻不了身:银行不会再提供贷款,因为企业没有信用;企业主一辈子也没法翻身。

  相比德国,国内对待食品安全通常采用的办法就是罚款。“罚款额度很低,收效可以想像。另一方面,一旦出现问题,地方肯定要出面保护企业。因为只有有了企业,才会有地方的税收。”

  这并非空穴来风。7月18日,北京动物卫生监督所所曝光了上半年14家违法企业名单,亿客隆、华联超市、东兴楼等知名企业榜上有名。而让人大跌眼镜的不是这些“名”企,而是开出的最高罚单才1万元。

  在山西陈醋“勾兑门”中,围绕食醋的安全性和添加剂问题,媒体与山西醋业协会及有关监管机构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两种意见的对决,除了让消费者感到迷惘之外,更不得不令人深思食品安全机制的脆弱。

  顾晓鸣认为,添加剂带来的食品安全事件背后,是食品企业道德集体缺失,而在道德缺失的背后是宽容的制度纵容了他们。“在这些铤而走险、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的缺少良知的食品生产者面前,缺乏的是强有力的管理效能。”

  从苏丹红到瘦肉精,从敌敌畏到吊白块,从味千骨头汤到山西陈醋,食品安全的

  一波又一波拷问,让消费者无所适从:还有哪些食品是安全的?

  添加剂并非“绝对”的安全

  “食品安全是相对的,没有一个绝对的安全。科学、合理、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可以的,也是安全的。”面对此起彼伏的食品添加剂事件,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李里特教授不无痛心。

  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学科召集人和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里特在多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强调“对于食品添加剂,应当全面理性科学合理地去看待,不能走极端”。

  “食品安全事件,企业肯定负有直接责任,这是毋庸置疑的,”李里特教授对记者谈道,食品添加剂在认识上已经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方面是作为食品企业,认为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另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公众存在这样一种心理:对食品添加剂一味地持怀疑态度,视其为洪水猛兽,认为只要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就存在安全问题。

  李里特解释说,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国家有相关的政策规定,食品企业一定要遵循国家关于食品添加剂的限量标准。食品添加剂能否使用、限量多少,都是经过了科学的验证之后才确定的标准。

  与李里特的观点相呼应,针对山西陈醋“勾兑门”风波,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8月9日同样谈到了添加剂的标准问题:“醋中的食品添加剂都要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的有关标准的规定。如果按照这些规定生产的,不管是酿造还是配制的食醋都是符合安全标准的”。

  事实上,4月20日,卫生部就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据本报记者的了解,这份从6月20日开始实施的食品添加剂国标,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都给予了详细的界定。

  脱胎于《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该国标强调,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在于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这意味着,食品添加剂并非洪水猛兽,而是有法律可依。

  “现在的问题是,食品添加剂被普遍滥用,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在李里特看来,这是造成目前食品添加剂信任危机的根源所在。

  此言非虚。远如用“牛肉膏”生产人工合成牛肉,用“瘦肉精”促进猪瘦肉的生长,用色素染色的染色馒头,近如味千拉面用添加剂勾兑的高汤号称是熬出的骨头汤,勾兑的山西陈醋被称为是酿造陈醋,这一系列食品事件的背后,都回归到一个点:滥用食品添加剂。

  “现在一些问题就出在滥用、错用和违法使用上。现在引起大家对食品安全比较恐惧的、更多的原因是大家对食品安全感的问题,不是安全性,是大家自己的感觉,这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李里特呼吁公众和企业都要理性对待食品添加剂,对于食品添加剂应该有全面、客观的理解,不要绝对地否认,消费者不需要过分排斥、或者是过分恐惧,“关键是企业必须要兼顾消费者的利益,不要光拿添加剂作为赢利手段。解决食品添加剂恐慌问题,需要企业和消费者双方共同努力。”

  
记者:汪挺

来源:中国商报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1/8/15 02:02:02

集体道德沦丧、法制缺失下没有赢家。

zhaoshukai63 发表于 2011/8/17 04:40:00

想想看,现在加工的食品中有哪些是没有添加剂的?关键是怎么用中医的方法来应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添加剂挑战食品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