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宇 发表于 2011/10/4 18:27:58

何为“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何为“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解释《老子》第五章和第六章(一)、《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说天地之间如果像地震、刮大风、海啸等自然灾害,万物就要遭殃。“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是指高贵有权利的人、知识渊博的人、管理百姓的人,就像今天的上至总统,下到县官,他要是品行恶劣,百姓就倒霉;“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这是指人的上焦和下焦之间就像风匣一样来回运动,老子问你是不是这样?,如果上下焦之间不这样运动,人就要得病了,就要死去!“虚而不淈,动而愈出”,上下焦之间的运动,是永远的,永不停止的,动的大时都要出了身体似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说多了没有用,还是守中的好,这个“中”是“中脉”(何为中脉,请看我的人体炁脉),中脉传输精炁到头顶。 (二)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i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系帛緜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谷神”即指胃经升脉的炁机,这个炁机是肛门、直肠和大肠的炁机。“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是指肛门、直肠是上下焦之间的根;系帛緜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精炁就像绵绵的、细细的、看不见的、连绵不绝的、永远应也用不完的。 (三)、这俩篇文章是连贯的,都讲了肛门和直肠功能的重要性:从哪里可以看出呢?老子的第五章前一部分用比喻、用对比的方法写出:说天地不仁万物遭殃、圣人不仁百姓遭殃。老子用这样重要的事情来比喻肛门和直肠功能的重要性。但是,老子没有说肛门和直肠只是问了“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古人把人的上焦和下焦比喻天和地(请看皇帝内经比比皆是),老子问您上下焦之间是否象风匣那样运动,如果不运动就要死亡;然后老子说了这种运动的形态,就犹无穷的、虚无的,永远不停的运动,有时象要出了身体似的;说多了没有用,这种功能的实现,就是守中,中,就是中脉,接着第五章讲到:“谷神不死”:这里的“谷神”是指胃经升脉的炁机,“是谓玄牝”:玄牝是指肛门和直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直肠和肛门是上焦和下焦的“根”,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我写的《人体黑洞》一文)文章中主要讲肛门和直肠有吸收作用,吸收了下肢骨的炁、膀胱的炁、中央水管的炁、脑垂体的炁等,这个炁就是肠子蠕动的动力,是肠胃消化食物的动力;“系帛緜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老子非常激动、非常感慨的说:这种无法看到的东西,他却是存在,象棉絮那样轻柔,永不停止!永远用不完!为什么?因为您每天都要吃饭;这里随然没有讲到生殖器,但是,应该保括在内。其原因生殖器是人的生命源泉!再说,只要“谷神”运动正常,生殖器也受益了 老子的文章就得从炁功角度来看,只有炁功修炼到一定程度,才能理解老子文章的原意,我把书上的写出来,供读者参考:第五章【章旨】:本章是承上章对“道冲”作进一步论述。此处由“天道”推论“人道”,由“自然”推论“社会”,核心思想是阅述清净无为的好处本章用具体比喻说明如何认识自然和正确对待自然,论述天地本属自然,社会要顺乎自然,保持虚静,比喻鲜明生动 第五章【译文】天地不存在人爱之心,它将万物看做草扎的狗;圣人也不存在仁爱之心,它将百姓看做他把百姓看做草扎的狗。天地之间,不正象风箱一样吗?其中空虚而不穷尽,愈鼓动风就越多出生。增广见识会加速困穷,不知保持内心的清净 第六章【章旨】本章上承第四章内容,继续描述和颂扬“道”的意义和功能。用“谷神”形容“道”,他能生天地养万物,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穷无尽。论述“道”是宇宙的根本生养天地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shdhtgshq 发表于 2011/10/4 22:23:28

希望能够继续看到楼主的其他大论,盼望中!

张天宇 发表于 2011/10/5 04:11:20

谢谢!

张天宇 发表于 2011/10/5 19:24:43

练炁功就得练到肛门呼搭呼搭的哦

张天宇 发表于 2011/10/21 04:51:46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张天宇 发表于 2012/1/4 03:23:49

“系帛緜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永远也用不完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何为“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