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发表于 2006/3/30 00:00:23

戒淫经验谈(之一)_(作者:责任与荣誉)

戒淫经验谈(之一)










修行,就是一个不断改变自己的过程。不但佛法讲修行,神道教、气功亦讲修行。乃至学生上学读书,徒工学习手艺,都可以说是修行。因修行即是改变,无知识者变有知识,无技能者变有技能也。




佛法的修行,与其他修行最大的区别,乃在佛法是以改变烦恼妄想习气为过程,进而脱离六道轮回,究竟证悟无上菩提为最后目的。




凡夫习气,不外贪嗔痴三毒病根,引发杀盗淫妄四重恶业。故入佛修行,首需断贪。




观诸世界一切众生,最大贪心,无非淫欲而已。贪执不舍,不能如愿,又引动嗔心。故淫嗔二业,于众生纠缠最深。淫能发嗔,嗔习长淫,互为因果,穷未来际。




《楞严经》云:“唯杀盗淫,三为根本。”又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末学亲身经验体会,一个人即使智慧超群,盖世无双,经论教理,无不通达,若不能降伏淫欲嗔恚习气,则佛法甘露,亦成毒药。害人害己,恶报难逃。




故破淫之事,于世法言之,乃众生得享福报之前提;于佛法言之,乃众生入门修行之基础。且淫习一破,则众恶皆破。所谓顺竿劈竹,扬汤销雪是也。




近来在戒邪淫网上看到许多佛子痛陈淫祸之害,并交流各人戒淫心得,末学颇有感慨。一者法无定法,各人根器因缘不同,烦恼习气深浅有异,故戒淫方法,自难泥一。二者条条大道,皆趋解脱。故百川朝宗,万法不二。是为异中有同,同中见异,同异异同,异同同异。末学与淫欲习气斗争数年,所用方法,与诸佛子不谋而合,可见佛法普被三根,全兼利钝。超越时空、万世不易。今不揣浅陋,归纳经言教证,末学个人经验,总结二十条如下:




1.吃素。吃素对戒淫意义重大。素食营养本已充足,又能使人心地清净;而荤腥则使人营养过剩,心烦虑乱。古人云“饱暖思淫欲”,此饱暖实乃荤腥所致。所谓荤腥,荤指五辛蔬菜,腥指鱼肉蛋类等。若是素食,则无此患。外国人以肉食为主,故性格躁动,好一点的,就在运动、探险等方面去宣泄;坏一点的,就钻进性解放的泥潭中,再也拔之不出。




依小乘经教,不能马上断肉食者,可先吃三净肉。而依大乘经论,应断食肉。《楞严经》更教导,除断肉食外,尚需断五种辛菜:葱、蒜、韭、薤(茭头)、兴渠(洋葱)。




经言:“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




经言四种增进修行渐次,断食五辛,列为第一。末学个人管见,五辛之害,尤烈于腥。因其直接增长众生的淫嗔习气。故佛开许先食净肉,却未开许食用五辛也。




我等凡夫,若欲戒除淫习,单靠己力,自然单薄。非仗佛力加被,不能为功。若食用五辛,菩萨善神不守护,被鬼魔得便,则万难成功。故素食为戒淫第一宝。这里头,又包括了戒酒。佛制五戒,不饮酒,即为五戒之一。




在现代社会,吃素内容又较古人广泛,包括不抽烟,不吸食毒品。毒品暂置勿论,即烟酒二物,最易使人淫心蠢动。故需严断之。




末学个人还有一个看法,欲戒淫习,应防失眠。故凡是能使人失眠的食物饮食,乃至生活习惯,都应制除。咖啡容易使人头脑兴奋,不能安睡。故欲保持心地清净者,亦宜断饮咖啡。有人饮茶即易失眠,则此类人亦应戒茶为好。失眠容易使人浮想联翩,落入淫念,自我刺激,最后便是难以自持。故每个人皆应根据自己的生理状况,各别戒除能导致失眠的饮料食品及生活习惯。




若贪肉食烟酒,不克戒断,可每日供净水一杯于佛前,以右手无名指持水书六字大明咒于其上。供毕,将净水倒入它杯中饮之。




又可每日早起即持诵《楞严咒》一遍,《楞严咒心》若干遍(七遍、二十一遍乃至一百○八遍不等),此咒心,乃咒文末尾从“哆姪他”起到“莎婆诃”止,约二十来字。常持诵之,即能帮助断除肉食烟酒之瘾。亦可加诵或专诵《大悲咒》若干遍。




末学根据近年来的出版物,整理有梵文《楞严咒》和《大悲咒》版本,有外语基础者可以正确的梵文发音来持诵。因为汉文翻译,时代久远,古音至今变异甚大,又有很多生僻难字,故能直接读诵梵音更为理想。此梵文咒本名《梵音真言简集》,已发送至戒邪淫网,读者可从网上查询下载。




宣化上人说过:《楞严咒》有七大利益:增益(善行)、减损(恶习)、成就(修持)、吉祥、勾召、降伏、破恶……曾听一年轻师兄说:原来每天早上要念《楞严咒》,念了之后就不想吃肉了。后来放弃不念,过没多久,贪肉之心生起,又开肉食之禁。可见其利益真实不虚。 (未完待续

who 发表于 2006/3/30 00:20:02

戒淫经验谈(之二)













2.念佛。单纯吃素,不能降伏淫习,必须配合念佛。末学十余年前,也吃素两年多,结果虚火上升,夜不能寐。当时不明了是自己原因,还怪佛法与事实相违,理论不合实际。实乃本人淫心极重,虽然身体控制,脑海中却是天天意淫不断,持素与清净心地不能相应,故感生虚火。近四年来,吃素念佛,心地真正清净下来,身体大大好转,精神体力健旺,才知道佛言不虚,之所以不应,皆由己之烦恼妄想不能除灭所致。




念佛应该时时念,刻刻念。所谓念兹在兹是也。由念佛制心,制口,制身。尤其制心,是戒淫根本。当然,制心较制身更难,故《楞严经》开列次第,先要制身不动,次则制心不起。惟有如此,才可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心能不动,则身口自然不会造作。果能一心念佛,则烦恼妄想自然减少。舍除此法,求制心者,恐系缘木求鱼尔。




末学个人观点:每天二十四小时,应有至少十二小时心系于佛;十二小时中,至少应有六小时念佛;六小时中,至少应有三小时是出声张口念佛。因为我等刚开始修持,功德善力微薄,默念难以得力,唯有出声念佛。尤其在烦恼习气现前不能克制时,更要大声念佛。高声念佛有十种利益。其中一种就是天魔惊怖。




要知道,我们之所以不能自我控制而随顺习气,也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妖魔鬼怪、冤家债主在旁边煽风点火造成的。高声念佛能遣除这些违缘,并得到佛菩萨护法善神的大力护持。

念佛也包括了念咒,但都以专心为要。不能一会念这,一会念那。一会念阿弥陀佛,一会念观音菩萨;一会《大悲咒》,一会《药师咒》;一会《地藏经》,一会《金刚经》。这是夹杂,难得一心。而不论世法还是佛法,一心都是成就的前提和根本。《佛遗教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此即世俗谓之“专心”。专心致志,滴水穿石。见异思迁,事事不成。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总结念佛法门精髓,只有八个字:“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末学惭愧,根性不足,难获此无上开示之殊胜法益。因此暂求变通,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各当一途。眼看佛经佛像,谓摄眼根;耳听佛号佛乐,谓摄耳根;鼻嗅清净佛香,谓摄鼻根;口念佛号诵佛经咒,或与人谈论佛法,谓摄舌根;手抄佛经、写学佛心得,或身礼佛像,谓摄身根;默诵佛号,谓摄意根。只要是不用脑筋之事,如走路、乘车、洗碗、排队……都念佛不停。遇上写作、看书、读报时,就将念佛机打开,甚或戴上耳机听之,以使自己能保持正念不失。




如果与他人交谈,不能听佛号,怎么办呢?夏莲居大士的方法是边说话边结手印。末学个人则是将佛珠取下,边说话边转动。这样,虽未念佛,亦未离佛。话音一落,佛号即续。




我等凡夫,日日皆是妄念相继,淫念相继。非以念佛之净念相继对治,欲图戒淫除妄,实难奏效。末学深有体会,只要佛号稍有停顿,无孔不入的淫念恶习就会如水银泻地般钻进脑海中来。故早上醒来,人未起床,佛号先在脑海中响起;晚上睡觉,人已合眼,佛号还在脑海中盘旋。如此方能渐渐得力,渐渐脱出淫魔手掌。




念佛是二力法门,除了自己的修持力量,还有十方诸佛的加持之力,故较之单仗自力断惑除妄要易得力。且念念不离,消归自性,时日越长,喜乐越深。法味既尝,淫味自淡。除淫根本,端赖乎此。幸勿错过,至祷至祷。




3.忏悔和发愿。忏悔很重要,依照上师开示:恶业既成,如果覆藏而不发露,就会日日增长。犹如一粒小小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结满千颗万子。如果在佛前发露,即不再增上。如果真心如法忏悔,就能将其消灭。




忏悔的力量,依祖师大德所言,犹如艳阳朗照,冰雪立消;又如千年暗室,一灯迅明。佛经上讲到持戒,有些戒体犯逆恶之罪不能纳受,必须先将罪业忏除干净。末学个人经验,忏悔之法,首先要真心认识自己的错误罪恶,而不是口是心非,或者有口无心;假如借忏悔之名而重温故习,则反有害无利。




经云:“罪从心起将心灭,心若亡时罪亦无;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理论如此,但我等未必有此根性,故应先从事相忏开始。尤其我等邪淫凡夫,欲求戒淫,更需忏悔。并依照佛经教导,以诵经持咒念佛来进行事相上的修持。可以发愿,在多少时间内完成多少修持。如一年内放生多少元,印经多少部,刻送佛教光碟多少盘,念佛多少声,持咒多少遍,念经多少部,拜佛多少万……




忏悔方式,末学个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总忏,将过去所有恶业,一切想得起来和想不起来的都在佛前忏悔;二是别忏,每天将当日所犯的小恶业比如习气翻动,嗔心生起……于临睡前在佛菩萨前进行忏悔。




忏悔到一定程度,就可能见到瑞相,如闻香,见佛见光等。或者在梦中吐黑物白物,或饮甘露,或着白衣,或洗澡,或见圣贤,或轻身飞举等等。此皆是业障减轻或者消除的表现。但不可执著,一执著即遭魔扰。




万一习气太重,不能自制而有破犯,尤其需要立即忏悔。千万不可生起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因为那样将来的果报更惨更重!(未完待续)

重来重改 发表于 2006/3/30 01:32:55

谢谢发表,淫欲不除,正心不住,修不成正果。不才下决心断淫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戒淫经验谈(之一)_(作者:责任与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