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艾轩 发表于 2013/5/1 17:46:26

唐略:人情最养人,养人才治病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叶公对孔子说:我们这里有很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能出来作证。孔子说:我们这里正直的人恰恰相反,父亲替儿子包庇,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便在其中了。
    这段话很费解。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大义灭亲”,这个典故来自《左传》。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之子石厚与桓公的兄弟州吁密谋杀害桓公篡位。石碏恨儿子大逆不道,用下计策,让陈桓公除掉了州吁与石厚。当时,卫国人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亲人不义,不听劝告,即将造成巨大的危害,那么,我可以检举揭发他,甚至灭掉他。这是一种美德。
    但这种美德只能用在大事上,如果亲人只是偶尔偷鸡摸狗,你就要大义灭亲,那就不仅是小题大做,而且有点不近人情了。
    我们可以还原当时的场景,想象一下:
    父亲偷了人家的羊,回到家里,把羊藏起来了,儿子看在眼里。不一会儿,抓贼的来了,把这位父亲揪住,问:“你是不是偷了我家的羊啦?”父亲死不承认,对方拳打脚踢。这时候儿子出来了,喊道:“你们干什么?别打啦!我爸今天在家一天都没出去,凭什么说偷你家的羊啦?再打我报警啦!”理直气壮。对方可能停手,悻悻而去;也可能对方不依不饶,把羊搜了出来,然后把这对父子一同揍了一顿。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情况?你做了贼了,被人追到家里来了,还要让亲人为你包庇,甚至因你挨打。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你怎么交代?人,是有尊严的。父亲在儿子面前有尊严,儿子在父亲面前也有尊严,在亲人面前,尊严感尤其强烈。有尊严,就知道耻辱;有强烈的尊严感,也会有强烈的耻辱之心。知耻而后勇,他心里经受了这一次事件的洗涤,会悔悟和改过的。
    这是按孔子所说的情况推想的。按叶公说的情况推想,则是:
    父亲偷了人家的羊,回到家里,把羊藏起来了,儿子看在眼里。不一会儿,抓贼的来了,把这位父亲揪住,问:“你是不是偷了我家的羊啦?”父亲死不承认,对方拳打脚踢。这时候儿子出来了,说:“我作证,羊是我爸偷的,藏在屋子后面的地窖里啦。”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位父亲可能还得挨打,偷来的羊也会被追回去。家里没有温情可言,父亲在这种气急败坏的情况下,容易恼羞成怒,责怪儿子,儿子也责怪父亲,从此父子反目。父亲下次就会瞒着儿子偷人家的羊了。
    这两种情况,都是值得玩味的。
    人,只要还不是圣贤,就会有过错。如果是危害人类、危害国家、杀人放火之类大的过错,当然必须大义灭亲;而小的过错,最好还是要化解。而家庭内的亲情,是化解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修养缺陷的最好的药剂。
    这也就像中医治病,对于人身上细小的毛病,不需要治,只要养足正气就可以了,正气一旺,邪气自然消灭;人体强大的修复功能会迅速起作用,把毛病带来的损伤抚平。人的小毛病,不能靠打击来改掉,要靠温情去化掉。人的改变,是养出来的。要靠浓浓的亲情来养。
    温情脉脉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往往都是善解人意、心地善良的孩子,品格优秀,人情练达;相反,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在冷冰冰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的性格也会很冷酷,冷酷的内心是没有温情的,化解不了缺点。这样,他的缺点就根深蒂固了,小毛病变成了大毛病,永远改不掉。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本文载自唐略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8deb80100lbue.html

王春萌 发表于 2013/5/10 02:48:07

这层意思深刻,这个典故倒是早知道,但没人给精讲,也没细想,只是觉得至人说得自然是好的,看君一篇,以后我懂了,也还可以讲给别人:唐老师这样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略:人情最养人,养人才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