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大肠癌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显示,仅有不到5%的市民做过便隐血试验检查,3%做过肠镜检查《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吕爽| 上海报道
中国人富起来了的标志之一,竟然是不同种类癌症发病率顺序排位的变化。
刚进入2013年,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就发布了经过多年绘制的北京癌症分布图。监测数据显示,北京成为大肠癌发病率快速增长的城市。
癌症患病种类变化的背后,是居民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
大肠癌的“逆袭”
大肠癌也称为结肠直肠癌,属于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王宁介绍,现在北京男性中大肠癌的发病率已经上升为第二位,作为一种“富贵癌”、“生活方式癌”,其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在上世纪70年代,北京肺癌发病率排在第一位,其次是胃癌,第三位是食管癌,这些都是上消化道癌症,被称为“穷人癌”。肝癌位居第四位,当时主要由肝炎引起;乳腺癌位居第五位。而大肠癌等下消化道癌症被排除于前五名之外。
与北京面临着相同情况的城市,还有上海和广州。
在上海居民常见恶性肿瘤中,大肠癌发病增速非常“抢眼”。从70年代初至今,大肠癌已从常见恶性肿瘤的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发病率年均增速超过4%。
根据本刊记者查询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1~2010年结直肠癌手术数据,10年间,大肠癌的手术例数从2001年的332例上升到2010年的1218例,手术数量总和约为8000例。
在广州,根据2012年广州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在所有癌症中,大肠癌上升率最高,发病率由10年前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死亡排名则从第五位升到第三位,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欧美等发达国家。广州居民大肠癌发病率突破45/10万,在全国31个肿瘤登记点中发病率位居第一。
2013年3月,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直肠癌联合门诊正式开诊。医院方面透露,联合门诊成立的初衷源于大肠癌的高发病率、死亡率。“中山六院现在每年的大肠癌手术例数大概在1100例左右,这在全国还并不是最多的,但是估计还会有增长。”中山六院院长兰平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兰平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学组委员兼秘书长。
根据2012年第八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的有关数据,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所有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五位,而且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升速约为每年4.2%,远超2%的国际水平,我国大约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大肠癌高发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
大肠癌在我国台湾地区的发病甚至更加严重, 据台湾“卫生署”2010年统计显示,大肠直肠癌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三位,2006年超越肝癌成为台湾地区癌症发生率的第一名,且年龄层有愈来愈低的趋势。1987年,台湾地区大肠癌发病2616例,20年后的2006年,大肠癌发病数已经越过万人大关。
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速的地区。这与大肠癌一般高发于发达国家的情况类似。
根据世界肿瘤流行病学的调查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大肠癌发病率位居肿瘤第二位。大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发病率最高;日本、智利、非洲等地区的发病率相当低。现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大肠癌发病率正在赶超北美。
生活方式癌
“尽管大肠癌的确切病因不十分明了,但大量的研究证实结肠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重要的关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钟芸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一般认为,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是大肠癌发生的部分诱因。高脂肪饮食,特别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促进胆固醇代谢物及次级胆酸的生成,有致癌作用。而食物纤维不足则会增加致癌物质和大肠黏膜接触的机会。
两高一低再加上运动量少,长期静坐,肥胖的人逐渐增多。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预防科主任郑莹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不要忽视肥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独立的大肠癌的危险因素。”
“大概在10年前,我们开始发现,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兰平回忆说。而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大肠癌手术病例也上升了三倍。这10年间也是中国人变胖的快速期。根据一份关于中国人肥胖的调查数据表明,1996年时中国的超重人口比重是23%,而2010年,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人口总共已经达到40%。
根据钟芸诗向本刊记者提供的关于大肠癌发病相关因素的资料:与普通人相比,肥胖(体重指数≥30)、喜食肉类、吸烟、饮酒的人患大肠癌的几率分别是普通人的1.5~2.0倍、1.5倍、1.5倍和1.4倍。而在减少大肠癌发生的因素中,体育锻炼和蔬菜、水果的摄入能减少患大肠癌的几率分别是40%和30%。
根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六院的相关临床数据,欧美结直肠癌大多为结肠癌,以高位结肠癌较为常见,而我国直肠癌占整个结直肠癌的70%,且以靠近肛门的低位直肠癌居多。
“这与人的饮食相关,欧美以高热量,低纤维饮食为主,而中国人的纤维素摄入量较多,粪便的质地与欧美人群不同。”钟芸诗解释说,“但是近年来,随着我们的生活与欧美逐渐接近,大肠癌的发病情况也悄悄发生了改变,据上海市2005年统计,结肠癌的比例已上升至55%,与欧美相当。”兰平也印证了这一结论,“结肠癌患者在快速增加。”
除此以外,“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患大肠癌,其亲属罹患大肠癌的风险也要比其他人高一些。”郑莹说。
但接受本刊采访的专家们表示,大肠癌的发生并不只是遗传和饮食结构不合理的结果。大肠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长时间致癌因素累积的过程。郑莹表示,“虽然数据表明现在上海大肠癌高发,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要素是上海的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患各种癌症。”
早期筛查可减少死亡率
2013年初,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美国大肠癌筛查效果的评估结果,美国大肠癌发病率每年下降3.4%,死亡率每年下降3.0%。美国大肠癌死亡率下降的原因中,有一半的原因在于筛查参与率的提升,有35%可以归因于危险因素的减少,主要是吸烟和肥胖的控制。
在全球范围内,大肠癌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9.4%,女性的10.1%。全球每年大约有102万新发病例,53万死亡病例,死亡率为5.2/10万;而我国每年新发病人数约40万人,死亡为7.35/10万。整体而言,中国的大肠癌死亡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好消息是,大肠癌是国际上公认的可以通过人群筛查的手段来早期发现从而降低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便隐血试验结合肠镜检查是目前最有效的大肠癌早期筛查手段。
但我国对于大肠癌的筛查率相对较低,这也是造成大肠癌死亡率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前的体检项目里面几乎没有肛门指检,近两三年才开始重视,在体检项目里加了这一项。”兰平介绍。直肠下段8厘米左右的长度几乎均可通过肛门指检触摸到,这是对直肠癌最便捷的筛查。
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初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不到5%的上海市民曾经做过便隐血试验检查,仅3%曾做过肠镜检查。目前,上海居民中大肠癌患者在诊断时多为晚期,早期的比例仅占11.8%,五年生存率为43%,与欧美国家相差10~15个百分点。
2013年4月15日,上海市新增了“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启动项目。预计至2013年底项目第一轮结束,全市估计可以完成100万个对象筛查。
不同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有很大差别,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通过对1995?2005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的统计,I期和II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分别高达99%和87%、III期为67%,而IV期患者仅为10%。
除了早期筛查以外,改变生活方式的呼吁已经多次提出。“大肠癌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予以预防。”郑莹说。
2005年美国癌症研究会推荐的预防大肠癌发生的建议包括:健康的饮食,每天至少摄入5种以上的蔬菜和水果,选择不含糖的纯谷物制品,减少红色肉类的摄入(猪肉、牛肉、羊肉等),尤其是肥肉,尽量选择有助于控制体重的食物。
除此以外,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减少酒精的摄入。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上海人喜欢吃大排肉,鱼虾,
地理位置就处在长江的大肠位置,
当然容易得大肠癌 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是庸医也是愚蠢,学好中医,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是聪明也是智慧,大肠癌很好治,在大肠腧、痞根处找压痛点手法处理,配合内服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扶正固本汤剂,很快就能彻底治愈,我说的是“彻底治愈”,不是控制,不相信,来找我。 我老妈也得了结肠癌,二十多天前刚动的手术,没办法,瘤体较大,怕引起肠梗阻,还好没扩散,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