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就拿去吧 发表于 2013/7/14 21:19:03

修道的智慧


  我们靠什么修道呢?比知识,知识比我们丰富的多了;比吃苦,比我们更能吃苦的不乏其人;比时间,生生世世比我们更能花时间的多了;比认真,做事情认真的人不可计数;比机缘,比我们更有福缘的多了;比运气,走鸿运的也不少;比信仰,比我们信仰崇敬百倍的不乏其人……古人云: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回顾自身,到底我们凭借什么修道?修道先参透这个问题,你的路就走得快,中道不偏。

  读100本书的效果,还不如用读99本书的时间来领悟“如何读书”,然后用正确的方式,读最后一本书,第一种方式收获了金子,第二种方式掌握了点金之手。

  庄子说“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我生命有限,知识、认知的东西无限,用我的有限生命去追寻无限的东西,危险啊)要认识到1、2、3、4、5……不是我们的目的,因为它会走向无穷;修道的人,会在1、2、3、4、5……中找到5、4、3、2、1,不断穿透中心。任何事情,不是多做、多学就行的,关键是方式要对,才不会南辕北辙。修道永远是方式和心态重于一切!方法是根据方式和心态的需要创作出来的辅助手段。

  死亡迟早会带走我们的身体,聪明的人就要学会不用身体而活着,不用身体就能体验到自己、体验到亲人、朋友、体验到这个世界。这样就算身体离开了,生命知觉还在。那些还靠着这个身体积累知识、积累财富、积累仇怨、积累社会关系的人,直到死亡,都还被绑在身体里面。修道的人,要很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抓住根源不放手。

  世俗中没有人会是生命的主宰,喜怒哀乐愁都是不由自主、来自各自的习惯。不要担心别人怎么看你,不要表演给别人看,别人也在担心着同样的事情,大家彼此相互恐惧,在内心中创造出虚假的绳索把自己捆绑,然后还把责任推给别人——是别人造成的。永远不要责怪别人,一切都是自己的想像。在这个世界上,大家好像在一起,但真相是,大家彼此是独立的,在死亡来到之时,必然会领悟到这一点。

  不要依赖任何人,因为任何依赖都会让你失落痛苦,只是迟和早的事情。依赖带来要求,无论是通过爱来要求,还是通过恨来要求,或者通过暴力来要求,都是因为某个部分你在依赖,觉察这一点。成熟的人不会依赖,他透过所有的依赖而成长,通过拐杖学习行走,但决不会永远拄着拐杖。

  过去创造现在,现在创造未来。因此即使你现在有多落魄,有多失败,都要保持开朗乐观,因为现在的失败是过去的状态创造的,将来的幸福快乐,要靠现在的状态去创造!不成熟的人,会不断通过失败创造失败,或者成功创造成功,无论成功失败都是身不由己的。但成熟的人,会把握现在,主动创造未来。

  修炼方面:

  普通人受大脑的制约很大,意识能量被压缩在大脑里,头重脚轻。修炼的第一步就是让大脑的能量流向身体的各个部分,这样身体的意识就会觉醒,身体会以一种大脑无法想像的方式工作,人们称之为“直觉”、“灵感”。

  为什么有的人看一遍书就懂得内涵,有的要十遍、二十遍才能懂?关键的诀窍在于穿透,让能量穿透自己。用脑的人,是主观和暴力的,对于知识,就如同用口去吃东西,能量经过过滤和挑拣,用脑的人,征服知识,记忆一切;用心的人,是客观和和平的,对于知识,就如同醍醐灌顶,能量毫无阻挡得进入全身,用心的人,被知识征服,被知识拥抱……这就是心传。

  从意识能量角度看修炼,第一步,能量从大脑被释放到全身;第二步,全身的能量平衡,身体和头脑的能量结合成一体;第三步,这个个体的能量向周围扩大,能量不再局限于个体内;第四步,内外的能量达到一种平衡,意识超越个体而存在。如果从现象来看这几个过程,第一步是炼好身体,祛除疾病;第二步是超越大脑,身心平衡;第三步是慈爱布施,改造命运;第四步是生命自控,我命由我不由天。当然修炼不止四步,但做到这四步,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就清楚了。

  修炼延缓衰老,人的衰老是“送精真气”不畅造成。衰老现象首先从皮肤开始,得不到充足精气滋养的皮肤,犹如干枯的河道,逐渐枯燥干裂,失去生命力。有两种方法可以延缓衰老,一种是加强“送精真气”,通过强有力的真气流量,疏通河道,这是比化妆品、营养品高明一点的方法,但同样是治标不治本,人一旦真气量下降,很快就会发现,一下子就衰老了。第二种方法就是找到河道不畅的原因,把阻碍河流的淤泥都清除掉。淤泥是什么呢?就是人们的紧张和恐惧的日积月累,修道就是清除“淤泥”的工作,最后河道畅通,跟宇宙的能量接轨,时刻得到宇宙的滋润。不修自修,不练自炼。

  身体和精神有对应关系,每一个念头,都会有相对应的紧张点。不知道是先有念头,再有紧张,还是先有紧张,再有念头。人生就是在紧张中思想,在思想中紧张,不断缩小僵硬,最后成为硬邦邦的尸体。注意观察精神和身体的对应关系,有意识放松,这就是在修炼。

  古人云: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为什么会这样呢?世界不缺乏明师,无论是佛经道藏,都如汗牛充栋;世界上也不缺乏勤奋好学的聪明人,无论是博士研究生,都人才济济。……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请三思而行。

  佛说法,说的话就成了佛经;人朗读佛经,念出来的还是人话。说什么话,作什么事,不在于说的是什么话,作的是什么事,而在于说话的是什么人,作事的是什么人。很多人喜欢追求“更高明”的法,作“更大”的善事,可惜就是不懂得回头看看自己,照照镜子,看看到底是谁在说话干事。

  没智慧的人,往往会不断彰显自己,到处卖弄自己的“智慧”,因为“智慧”是他们的。真正有智慧的人,会清楚意识到智慧根本不属于他,他只是把它们带来,但他们没有一分一毫是出自他。智者和智慧的关系,就如同水管和水,能流出水的管子,会很明白,水不是出自管子,而是出自源头。

  众生本性是佛,因此修道人要用佛心佛行来要求自己,但在行为上却不要勉强自己,通过不断观察自己的思想行为和佛心佛行的差距,洞察这些偏颇的源头……慢慢就会发现自己和佛的距离越来越小,不和谐不应该的部分自然脱落,最后与佛心相应,心佛不二。这种修道人心灵最健康,修道最快乐,成佛最轻松。他于“无所为”中,反而成就“无不为”之功,犹如冬雪暗自消融于艳阳之下,他也成道于自然之间。

  智慧和知识的关系,如同睡眠和语言。语言可以描述睡眠的种种状态,但睡眠只有在语言不在的时候发生。因此有道的人懂得沉默,沉默让他处于宇宙的极乐中,让他处于宇宙的保护中,沉默不是出自大脑的策划和设计,而是出自内心的喜悦。而有知识没智慧的人,会不断说话,说服别人相信他,通过别人的“相信”,他才对自己产生信心,这是一种自我催眠。

  从前有个人,因为他的房子东面有座大山,挡住了清晨的阳光,于是他就决定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把山挖掉。他挖啊挖,他觉得每天都有进展,直到有一天,有个智者经过,问他,为什么不把房子移到看得见阳光的对方,反而要挖去大山?这个人哑口无言,恍然大悟。人们总是习惯改变外在,改变世界,殊不知,自己改变了,世界也就改变了,就如同搬迁后的房子,可以见到清晨的阳光,山没有改变,水没有改变,但对于房子来说,阳光改变了!

  如果有这么个人,试图把大山挖掉,我们可能会大笑他傻。但事实上,每个人都在干这样的事情。我们每天不断重复的生活,就是在挖“大山”,我们每天都会感觉到生活有变化、有进步、有意义,所以我们不断在努力……但天上的神仙可能会笑我们傻,因为他们看到这座大山,我们千千万万辈子也挖不完。看到生活的实际情况的人,就会生出离心,发菩提心,去解放自己,把自己从生生世世的愚蠢中解放出来。

  每件事,每个情绪,每种心态,每个遭遇……都有很深的原因。修道人会通过这些现象,去探寻这些问题的根源,从根底上把问题解决,这样浮现外在的表象也会慢慢消失;而普通人会紧张恐惧外在的表象,并让这些恐惧推动着前进,或者试图控制这些东西,结果无论是如何行动,都是在天罗地网中作茧自缚,挣扎不出。

  要是真正深刻地领悟了“任何人的表现、事物的发展都有很深刻的原因”,就不会再抱怨或者评判外在的事物了,因为每个人、每件事都有那么深刻的根源,以至于连当事人也懵懂不知,那么还有什么好抱怨责怪的?“命运”就是在大家身不由己、在大家根本不知道的深度上发生作用的,不同人的不同命运决定于他的意识深度。但无论深浅,命运总会在你意识深度的更深度出现,除非意识已经彻悟根源。

  骄傲狂妄的人根源于无知,无知带来僵硬固化。真正看清楚的人不会跟这种人计较,就如同人们不会跟石头计较一般,你踢石头一脚,疼的是自己。大道似水,懂得如何绕过石头,奔流到海。有智慧的人退一步海阔天空。

  所有的伤害都是自己伤害自己。一句同样的话,为什么有的人听了,甘之如澧;有的人听了,暴跳如雷?这两种人都没有真正听到别人的话,他们听到的是自己的大脑的解释:顺从自己的自我、滋养自己的自我的话,就喜欢听;反之则不喜欢;本质上这两种人都是一样的。修道者超越这两种“幻知幻见”,不落两边,以中为度,所以他能听到真正的话,这些话毫无抗拒直接流入心里。

  我们担心被语言思想污泥吗?用大脑生活的人会很恐惧,所以要紧张、要抵抗、要挑选。思想就像房间,放太多垃圾,就会发臭,所以它要求完美、要求芬芳。但心灵就像广阔的天地,它敞开接受,不固着,清浊并包,善恶兼容。大脑封闭着寻找“芬芳”,反而发臭了;天地容纳了“清浊善恶”,反而清新自然。放下“小房子”(大脑、思想)的人,反而得到了更大的、没有边界的“房子”(心灵)。

  每个人都是“水龙头”。有道的人,把水管架设在水的源头上,这样的水特别清澈甘甜。而有的人把水管架设在自家自我的小水沟里,流出腐烂发臭的味道。有道的人没有比别人多出什么东西,只不过是个懂行的“水管工”而已,他或许还能帮别人“改造水管”,让别人也一样有甘甜的泉水饮用,但也要别人愿意才行。

  人可以在地面上走很多路,绕很多圈,他自己办得到。但人无法把自己从地上举起来,他办不到。因此上乘的人,会要求帮助(发心发愿),等待帮助(放松和信任),接受帮助(万事万物都是天的安排),他们很快会离开地面,在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但那些硬邦邦的,自以为博学、自以为知晓、自以为勤能补拙的、自以为人定胜天的人……都是在地面团团转的“蚂蚁”,他们可以几千年,几万年转下去,直到他们被折磨得受不了,放下这些“努力”为止。

  人们讲“天人合一”、“佛我合一”、“梵我合一”、“人道合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了解:天在哪里,佛在哪里?梵在哪里?道在哪里?人在哪里?我在哪里?只有去观察、去了解“合一”的双方到底是什么,否则根本就是无意义的。但人们往往在“合一”上下功夫,就如同结婚宴席上,没有新郎和新娘,却在办喜宴,不可笑吗?而真正的修道者,当他知道天在哪、人在哪的时候,他发现根本就已经“合一”了。上乘人寻根,下乘人求果;求根的人,在发现根的同时,也获得了果;求果的人,虚假短暂和谐,很快就分崩离析了。

  “求道者不知何谓道谈道者不知道为何”这句话,含义可浅可深!就看发言者是否言出内心、语出肺腑了!

  没有才要求,“求者”本来就没有拥有,所以修道人不要以为自己能挑选、能鉴别,并且奇货可居,赞成一处,否定他方。求道者要认识到自己根本不知何谓“道”,因此不在内心留下任何轨迹,这样才能让“坚硬的执著”变得柔软。柔弱和顺从反而能顺流到海,直至真理。(参考《十二时颂》“只守玄,没文字,认著依前还不是”。念念觉,念念舍,片刻前的真理再拿起来就已经不是“真理”了。)

  言语道断。世界上没有什么语言可以完美表达“道”的,“道”本来就是一种超越语言思想等对立观察面的“统一”,是不可言说的。言说的一切都只是“指月的手指”,是一把“开门钥匙”。执著“手指”和“钥匙”的人,都是“不知何谓道的”。而在谈“道”的人,无法沉浸在“守玄”的境界。既然“道”无法被传授、讲述,那么谈道有用吗?真正明白“道”的人,不会谈道,只会谈如何得道。

  道唯心锲。试图得到“道”的,得不到;只有试图去成为道,才能得道--那时也不知道是你得了道,还是道得了你,你也不会有任何得失的念头,此刻才会发现本来如是,自身是佛。

  明道者不谈道,只谈如何调整身体、思想、观念,促成他人得道。至于人们能否得道,是各家各事,自修自得。

半懂 发表于 2013/7/14 21:43:45

阿弥托福

喜欢就拿去吧 发表于 2013/7/14 22:53:17

本帖最后由 喜欢就拿去吧 于 2013/7/15 14:54 编辑

回复 半懂 的帖子

阿弥陀佛。:)

何彬 发表于 2013/7/15 11:26:42

先生发了很多关于道方面的贴子,现在修道中?

喜欢就拿去吧 发表于 2013/7/15 18:56:51

回复 何彬 的帖子

呵呵,网络时代在论坛发这种帖子,回答问题,本身就是修道,是入世修行。善因结善果,帮助他人也就是帮助自己。:)

nesta_pro 发表于 2013/7/18 00:10:15

很喜欢先生的发的文章啊,看了心里就觉得舒服,不过如同文中所说,我心里如果觉得舒服这样就是不“中”了,哎。。。
我看过两种说法,一种是所有凡夫俗子都可以成道,只要还没离世,都有可能,年轻的人身体条件更好,年纪大了,也行(万物唯心嘛);另一种说法是,一般人都是成不了的,要有深厚的福源,都是命运的安排,普通人哪有机会得到什么师承呢,都是命运安排老师来找你,类似于这种说法。
我在想,对于世俗中生活的我们来说,在入世中修行,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是极难的,需要把生活“放下”,以出世的心态去生活,但毕竟为人父母、子女等等,又不可能完全放下,能做到有事应事,无事放下就很难得了;另一方面身体的恢复与调养,何其难也,没有好身体也成不了道的基础,就单单恢复阳气,就很难。
很多时候,静与德的修炼是不是只是一种积累,不代表这辈子才能轮到自己呢?

喜欢就拿去吧 发表于 2013/7/18 01:21:00

回复 nesta_pro 的帖子

你看了我发的文章心里就觉得舒服,是好事啊,这就是一种动力,凭着这种动力,今后你才有可能走上修道之路。所有凡夫俗子理论上都可能成道,只要还没离世,但你要对修道感兴趣,另外要有福分寻得明师,不是名师,是真正明白这个领域真谛的师父,这样才有希望得道。年轻的人身体条件更好,但缺少人生经历,年纪大的经历了人生酸甜苦辣,更容易看破放下。我手上有很多好的练功方法,只要大家认真去练,可以有个好身体,少吃甚至不吃药。你现在在看关于修道的好贴子,已经说明你有修道的机会了。

xiaoli 发表于 2013/7/18 18:24:58

回复 喜欢就拿去吧 的帖子

感恩老师

喜欢就拿去吧 发表于 2013/7/18 18:45:34

回复 xiaoli 的帖子

不客气:)

轧一脚 发表于 2013/7/18 21:19:14

真的喜欢这一帖子,对修道不敢期盼,对练功有期待,真想能不再吃药就好了.谢谢无私奉献.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修道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