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中医 发表于 2014/11/6 04:04:12

机器下的电子病人

机器下的电子病人

人到中年,跑医院多了。就体会跑医院的苦楚有三:一是病痛之苦,二是打针吃药之苦,三是各种检查之苦。前两种苦是生病以后的如影随形,可是这第三种苦有些却是医生强加的,可做可不做的,却必须做。

    一般疾病住院,检查是少不了的。如血常规、大小便、心电图、B超、胸透、肝功能和肾功能。特殊疾病住院,怕还要加上CT、核磁共振等等。这后两项检查的费用,用农民的话说:“哪一项都是白养了一口猪。”

    更令不解的是:通常,这些检查结果其他医院不认可,哪怕你上个月在A医院检查的,下个月到B医院,对不起,各种检查就要重来。医生说这是对病人负责。

    事实果真如此吗?医院跑得多了,其中有些事也看明白了。医院过度检查还是为了挣钱。试想,医院哪台设备不是高科技,不是花大价钱买来的,闲着能行?

    医院多收两个钱倒也罢了,只要能为病人治好病。但事实上,医生对机器的迷恋远非如此。据《文汇报》说:全球医学界眼下正弥漫着一股紧张气氛。有医生警言,医学正走向一个危险的方向——过分依赖高科技,查体、问病史等所谓原始的医患互动正被抛弃。

    这种情况在我国有些中医医院也是如此。

    中医宣传自己“简、便、验、廉”,这当然应该包括诊查疾病的手段。笔者总想:中医是要讲辨证论治、四诊合参的。去看病时特希望医生能好好给号号脉、看看舌苔、从上到下好好给检查一下,问问我的病痛史;如此,既得到了安慰,也省去了许多做检查的奔波与痛苦。

    但我见过许多中医看病,他们并不“望、闻、问、切”,而和西医医生一样,几句话没说就忙着开各种检查单子,中医治病的特色完全淹没在了西医的医疗器械中。与其如此,患者直接上综合医院不就完了吗?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院内科医生阿布拉罕·韦尔盖塞在最近一次演讲中提醒大家:“当你缺胳膊、断腿地出现在医院里,我相信,只有经过一系列骨科扫描检查后,医生才会相信你断肢。”

    韦尔盖塞所言有戏谑的成分,但也并非妄语。医生迷恋机器显而易见的后果是:早期发现、诊断疾病的机会正被高科技“绞杀”。因为没有望、闻、问、切,加之缺乏责任心,有的病人明明是跛子,可是院方的病历上却写着:双腿无明显异常;有的肿瘤都扩散到全身了,还说未发现肿块。

    那么,医生们为什么迷恋机器呢?除了院方挣钱的原因以外,一方面是有些医生对高科技的崇拜和迷信,另一方面也是个人的懒惰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对自己诊断能力的不自信。

    因为迷信机器,在医院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医生就是对着这些检查报告、体征数据诊断。于是,心电图报告代替了听诊器,各种机器代理了望、闻、问、切。笔者想,以后病人都不要见医生面了,把检查报告传过去就行了,因为医生只看“电子病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机器下的电子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