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招天 发表于 2014/11/9 14:44:49

“西医底蕴”反思(六)之『相对论』

本帖最后由 兮招天 于 2014/11/10 07:02 编辑

【百年西风东渐,破除洋人迷信,看清史实真相,反思重建信心】

  本系列转载自{马海飞 新浪博客《关于西方科学史上,与物理学有关的几个重要理论,它们对于“华人思想,心灵枷锁”的功过大反思》}

  亚里士多德(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开普勒(轨道说)、牛顿(万有-引力说)、爱因斯坦(相对论)……原来这些科学巨人,真相皆是毁誉参半,功过两分!

  但是,真正蒙骗我们的乃是“现行一刀切式应试教育的中、小教材”,而非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让我们追本溯源,第一次看清楚“那些西医洋人昂昂盛姿的历史底蕴所在”,而不必妄自菲薄……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客观公正的文化反思,将给予我们重建中医华人信心的磐底,但前提是立刻行动起来,时不我待!】
*****************
【百度搜索】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创立,依据研究的对象不同分为 狭义相对论和 广义相 对论。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 相对性原理,即 物理定律与 参照系的选择无关。

  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的区别是,前者讨论的是 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 惯性 参照系)之间的物理定律,后者则推广到具有 加速度的参照系中( 非惯性系),并在 等效原理的假设下,广泛应用于 引力场中。

  『相对论』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 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 四维时空”、“ 弯曲时 空”等全新的概念。它发展了 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提出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提出时间:1905年、1915年
理论性质:时空理论、引力理论
数学基础:黎曼几何

[研究历程]
  广义相对论1905年5月的一天,爱因斯坦与一个朋友贝索讨论这个已探索了十年的问题,贝索按照马赫主义的观点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两人讨论了很久。突然,爱因斯坦领悟到了什么,回到家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想明白了问题。第二天,他又来到贝索家,说:谢谢你,我的问题解决了。

  原来爱因斯坦想清楚了一件事:时间没有绝对的定义,时间与光信号的速度有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他找到了开锁的钥匙,经过五个星期的努力工作,爱因斯坦把狭义相对论呈现在人们面前……

兮招天 发表于 2014/11/9 14:50:33

『相对论』综评

本帖最后由 兮招天 于 2014/11/10 06:55 编辑

正文1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被现代人认为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最重大突破。然而,在本人看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科学理论,而是一个哲学理论。具体来说,是一个“用数学语言对哲学思想做出精确表达的哲学理论”。

  估计很多读者对笔者的这种说法感到难以理解。但是,只要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就会得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认识自然现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哲学,或叫做自然哲学。他通过哲学思辨的方法对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的认知结果就是他那著名的“地心说”。地心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哲学结果,而不是一个科学结果。这是不争的事实。

兮招天 发表于 2014/11/9 14:51:10

“自然哲学 与 数学语言”的关系考辨

本帖最后由 兮招天 于 2014/11/10 06:57 编辑

2

  很多人认为哲学是文科,无法用数学语言精确描述。其实并非如此。自然哲学是完全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虽然亚里士多德没有用数学语言精确描述过他的地心说,但他的地心说的追随者托勒密却把他的哲学思想用数学语言精确地表达了出来。

  托勒密以亚里士多德“地心说”这个哲学理论为依据所著的那本《天文学大成》一书,在一千多年期间都被认为是对天体运行规律最正确的描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论加上托勒密的数学描述产生出来的结果就是那个屹立了一千多年之久的“地心说”理论。这个理论对当时人们的影响一点也不亚于今天的“相对论”对今天的人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自然世界中,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且地球也不是固定不动的。也就是说,自然世界中根本就不存在亚里士多德地心说所描述的那种状态。尽管自然界不存在,可是,只要有人愿意那么去那么认为,终究也还是可以用数学方法对其做出精确的描述。这说明,对某些有关自然现象的哲学理论是完全可以用精确的数学语言对其做出描述的。

兮招天 发表于 2014/11/9 14:51:43

『相对论』之过1

本帖最后由 兮招天 于 2014/11/10 06:57 编辑

3

  爱因斯坦也正是这样做的。只不过他一人身兼二职,既是哲学理论的建立者,又是用数学语言对哲学理论的描述者。爱因斯坦的理论来源基本上全都是哲学性的。也就是用哲学思辨的方法建立起来的。完全没有物理科学的影子。他首先建立一个哲学理论,然后再用数学语言加以描述,最后得到的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凡是存在的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相对论的确是有一定道理的,并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参考理论使用。但它毕竟不是科学理论。所以决不应该被作为科学研究的依据使用。

  相对论对科学发展带来的最大危害并不是这个理论本身,而是让这个理论“成功”的那个模式。也就是哲学理论加数学描述的模式。这个模式把之后的科学研究带入了歧途。在这个模式的影响下,后人纷纷仿效。结果,导致了现代物理学变成了一个“哲学理论加数学描述”的研究领域。并出现了一大批这样的人物。

兮招天 发表于 2014/11/9 14:52:17

『相对论』之过2

本帖最后由 兮招天 于 2014/11/10 06:58 编辑

4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首先是用哲学思辨的方法建立一个主观臆想出来的模型、概念或论断等等。然后再用数学语言去描述它们。最后得到一个用数学语言描述的哲学理论。例如宇宙大爆炸理论,时间倒流理论以及爱因斯坦相对论中出现的质能转换理论、时空弯曲理论和光速不变理论等所有的理论。

  不仅如此,今天的量子物理学研究也采用这样的方法。结果导致了现代物理学发展失去了正确的方向。渐渐地走向了哲学与神学的境地。成了一个讲不清楚和无法理解的学科。

  在科学研究中之所以会出现“用数学描述的哲学理论”与“真正的科学理论”之间鱼目混珠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人们对科学与哲学的区别分辨不清或根本就不想分辨所造成的。

兮招天 发表于 2014/11/9 14:52:45

“哲学研究 与 科学探究”关系考辨1

本帖最后由 兮招天 于 2014/11/10 07:00 编辑

5

  其实,科学与哲学之间的界限是非常明确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世界里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等等。而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精神世界里的抽象存在,包括概念和逻辑关系等。

  自然存在一定都是绝对的。存在就是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运动就是运动,静止就是静止,不存在什么相对性。所谓的“相对性”纯粹是人为了更好地认识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而不得不使用的一种认知手段。

  相对性本身并不是自然现象。无论是否存在人对自然界的认知过程,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甚至可以说,即使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存在,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都依旧存在。但是,如果没有人存在的话,“相对性”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说,自然是绝对的。“相对”只出现在人对自然认识的过程中。它是精神世界里的产物。

兮招天 发表于 2014/11/9 14:53:21

“哲学研究 与 科学探究”关系考辨2

本帖最后由 兮招天 于 2014/11/10 07:00 编辑

6

  科学与哲学容易产生混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存在”的命名上。自然世界里的地球是一个“客观存在”。而抽象概念的地球是一个精神世界里的“抽象存在”。虽然它们都是存在,但自然世界里的实物地球(存在)与精神世界里抽象地球(存在)并不是同一个东西,可是它们却叫着同一个名字。

  这就好像餐厅里桌子上摆着的实物饼与墙上挂着的照片饼之间的关系类似。到饭店里用餐的客人绝对不会让服务生把墙上的饼拿来吃。但是,在物理学研究中,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众多的物理学家却把墙上的那个“抽象的饼”当成“实物的饼”进行研究。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结果就产生了相对论以及一系列与相对论类似的“数学表达的哲学理论”出来。并把它们当成物理学理论使用。

兮招天 发表于 2014/11/9 14:54:06

“哲学研究 与 科学探究”关系考辨3

本帖最后由 兮招天 于 2014/11/10 07:00 编辑

7

  哲学理论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会产生悖论。所以,凡是可以产生悖论的理论一定就是哲学理论。而真正的科学理论是不可能产生悖论的。只要用这一点就可以判断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一个科学理论,而是一个哲学理论了。

  因为自然现象是绝对的,因此,自然存在都是唯一的。例如,地球是唯一的。月球是唯一的,太阳也是唯一的。不仅如此,产生某个具体自然现象的原因也是唯一的。例如,虽然在理论上太阳围绕地球转与地球自转都能产生出我们看到的日出日落现象,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产生这个具体现象的原因只有唯一的一个,那就是地球的自转。

  在抽象的精神世界里就不同了。在精神世界里,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对的而且也不是唯一的。抽象的地球到处都是。书本里、电影里、照片里以及每个人的脑海里都可以存在。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同样,现象的产生原因也并非是唯一的。在抽象的精神世界里,产生日出日落现象的原因既可以是太阳围绕地球转也可以是地球自转。全都正确。如果持这两个不同意见的人在哲学层面进行辩论的话,是绝对分不出胜负的。

  这就是科学与哲学的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哲学理论总会产生悖论,而科学理论是不可能出现悖论的缘故。

兮招天 发表于 2014/11/9 14:54:29

大反思

本帖最后由 兮招天 于 2014/11/10 07:01 编辑

8

  所以,如果想要让物理学健康发展,物理学研究就必须回到物理学理论上来。把那些用数学描述的哲学理论放回到哲学的原位上。就像把托勒密的研究结果放回到它应在的位置上一样。

  可以预见,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结局一定就像亚里士多德与托勒密的地心说一样。只不过是不是也要经过一千多年就很难说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医底蕴”反思(六)之『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