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招天 发表于 2014/11/12 15:25:08

“中医底气”漫谈(五)之『玄医学』

本帖最后由 兮招天 于 2014/11/13 11:54 编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借助于这九篇“西科”反思文章,我们不但看清了“现代科学”的发展脉络及观念弊病,而且尤其直观感受到了:

  ①数学语言(形式逻辑)
  ②哲学道理(文化思辨)
  ③科学真理(物理模型)

这三架马车,在“推动某个事物研究上,步入规范化、应用化与平台化”方面,那种与时俱进、江河直下的煌煌之功,大势难挡!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 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飓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 梢杀林莽……”──宋玉《风赋》

  “你看,风起于青苹之末时,只是微微一点,极尽轻柔,但转眼之间便狂风大作,树倒根拔,大自然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常指某种倾向,或者是谣言的产生。用于形容各种事物不知不觉的发生,经过一番轰轰烈烈,最后平息。

  中医濒临断代,中医几近西化……究其历史变迁原委,我们中医缺失了这三百年来的近代文明积淀:

  这300多年来,随着“人文复兴”、“黑死病劫”、“宗教改革”、“工业革命”、“立宪狂澜”、“殖民贸易”、“法德俄争霸”、“英美日大战(欧亚非的大多数战火,几乎都是这3个幕后黑手挑动与策划的,延续至今日地球)”、“种族清洗(进化论之社会达尔文主义,它深刻地影响了德日法西斯-疯狂屠杀、苏中大清洗-政治运动)”等等。

────从14~15世纪开始,阿拉伯邦国作为世界中转站,将中印-波斯、苏美儿-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源头文明,建众图书馆珍藏、并教团式大力梳整……而后被「十字军」东征打包运回,和「大航海」东掠增删发挥。

  这就是近、现代科学萌芽和起步时代,一段几乎令人遗忘的血腥历史背景!西医大行其道,不过是从军事优胜替换成了文化优越,一丘之貉罢了!

  目前,国家主导的仅是中医产业的“规范化、应用化与平台化”,它看重的是国际市场价值(主要抵御日韩两国的药企)与话语权(取得跟欧美大国的平座谈资)────毕竟“马毛思想+市场理论”的现行政经机制,你还能过于奢望“中医这一亩三分自留地,能够有多大惊喜地产出”???

  中医的复兴之路,艰难而烦琐,但我们不能等待日韩、越南等“汉字文化圈”的他国,去抢占华夏民族的文化遗产。重新温习这九篇“西科脉络”反思文章,看一看我们中医人士及一众爱好者,都将有哪些重大时代使命,亟待着去扎实、严谨与简晓地加以解决!

  有道是:中医兴亡,时不我予呵……
_______________
【百度搜索】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即一切存在背后之存在,核心问题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分为唯心/物论两大学派)”,哲学家们争论不休。

  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亚里士多德死后200多年,由古希腊罗德岛的安德罗尼柯把他“专讲事物本质、神、灵魂、意志自由等研究经验以外的对象”的著作编集成册,排在研究事物具体形态变化的《物理学》一书之后,并名之为《物理学之后诸卷》……

  13世纪起被作为哲学名词,用以指研究超经验的东西如神、灵魂和意志自由等的学问。或用作“哲学的别称”,意指建立一个观念体系以对实在的性质作出判断,或以一种方法去把握所知的实在的性质。【譬如:易经阴阳观、先秦五行论等】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是根据《易经·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由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翻译。晚清著名学者严复则采用了玄学这一翻译,后经清末留日学生将大批日制汉语(日本称和制汉语)带回国后,“玄学”这一译法渐渐被形而上学而取代。
_________________

  『形而上学』是指通过理性的推理和逻辑,去研究不能直接透过感知所得到答案的问题:
  
  『本体论』——研究“何谓存在”的问题,即对基本概念(范畴)及其相互关连的研究。如存在、客体及其性质、 空间和时间、关联和可能性等。
  『宇宙论』——即对本源(如果有的话)、基本结构、本性、宇宙动力学的研究。
  『自然神学』——研究 神及关于神、灵魂和意志自由等超经验的问题。
  『普遍科学(哲学逻辑)』——研究第一原则当中引发其他的询问。例如:非矛盾定律,在特定的范畴下,一个客体不能同时存在又不存在。
            
【问题举例】
  ● 什么东西用作维持物体的性质?物体外在性质改变后,该物体是不是还是同一个物体?什么东西支撑着它是同一个物体,还是已经是不同的物体?
  ● 人如何维持其 同一性? 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是不是同一个我,是因为灵魂相同还是身体相同?还是有其它的原因?
  ● 因果关系。是不是凡事有因果关系?是不是因已经决定了果?人有没有自由意志?第一因 是什么?
  ● 世界的起源 是什么?由什么组成的?地水火风、理气?还是原子?
  ●物体能否从虚无到存在又从存在到虚无?

【争议评价】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分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而上学争议;【譬如,阴阳、五行、经络等和暗物质、虫洞、宇宙弦等中外概念】

  另一部分是因为形而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譬如,网络上中外“民科”的诸多文章、道佛儒医等专属名词的乱用】

  由于不能完美理解,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编者按:当代科学界的主流观念)反对某些形而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而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形而上学』关注理论哲学的核心问题,如基础、前提、成因、第一原因和基本结构,如所有真实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存在”指独立于人自身之外的客观事物(物质自然),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意识现象)。即大名鼎鼎的“物质与意识谁是第一性”的『一/二元』论问题。

  ……由于反感教条主义的只讲形式,不究实质, 黑格尔把形而上学作为与“ 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机械教条的研究方法来批判,因此形而上学也可以表示教条主义,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孤立的永远不变的。

  马克思沿用了黑格尔的这种定义。“『形而上学』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固定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以及点动的相对趋势,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有似于物理学中的矢量(位移)。”即「不以矛盾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问题」,它是指一种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的思维方式。

兮招天 发表于 2014/11/12 16:22:44

“中国式”人文复兴:唯在东方『玄学』

本帖最后由 兮招天 于 2014/11/13 08:25 编辑

【编者按:鲁迅先生曾说,“中华民族的精神根祗,大抵是土生土长的道家文化”。但这句话却是错误的,真正的乃是发端于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

  它影响了后世众多道之流派的出现(如寇谦之改革天师道),它潜移默化地将天竺佛教改造成中国佛教(最代表是南北朝禅宗),并最终促使了儒释道三教合流,延宕至今。

  方今作为宗教的儒释道业近衰亡,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它们的专属概念、修行法门与传习思维,即便是被称为“汉/佛/道学家”的中外名仁们,也不过是“打起幌儿,嘴炮无敌”罢了。至于那些混迹于论坛、博客、贴吧等的写手,更加莫衷一是了。

  是故,中医衰落理所当然!
  是故,中华复兴夏虫言冰!
  是故,中国崛起首在玄学!】

  『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 庄子》和《 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

  “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扬雄也讲玄,他在《太玄?玄摛》说:“玄者,幽摛万类,不见形者也。”王弼《 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魏晋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 三玄”,而《老子》、《庄子》则被视为“ 玄宗”。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兮招天 发表于 2014/11/12 16:26:33

魏晋玄学

本帖最后由 兮招天 于 2014/11/13 08:27 编辑

2

  东汉末年至 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随着东汉大一统王朝的分崩离析,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儒家之学也开始失去了魅力,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繁琐学风、谶纬神学的怪诞浅薄,以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地,醉心于形而上的哲学论辩。

  这种论辩犹如后代的沙龙,风雅名士(以嵇康、阮籍为代表赫赫有名的" 竹 林七贤"恰是魏晋风度的化身),聚在一起,谈论玄道,当时人称之为"清谈"或"玄谈"。

  从嵇康、阮籍、张湛等玄学家的思想可以看出,如果说,魏晋玄学是精致的形而上的哲理玄思,则当时的道教可谓是通俗的信仰和实践中的操作,这二者,构成了互为表里的关系。

  对此,汤用彤早已指出:“中华方术与玄学既俱本乎「道家自然之说」。汉魏之际,清谈之风大盛,佛经之译出较多,于是佛教乃脱离方术而独立,进而高谈清净无为之玄致。其中演变之关键有二要义,一日佛,一目道。由此二义,变迁附益,至魏晋之世遂进为玄理之大宗也。”

兮招天 发表于 2014/11/12 16:28:10

道家玄学

本帖最后由 兮招天 于 2014/11/13 08:29 编辑

3

  牟宗三先生也说过:“道家工夫自「心」上作,而在「性」上收获。无论是‘不离于宗’之天人,或不离于精不离于真之至人、神人,皆是从心上作致虚守静之工夫。从此作虚静浑化之玄冥工夫,始至天人、至人、神人之境,而养生之义亦摄于其中矣。”这一论断甚为精透。道家本体的实体性、实在性,透过养生、长生说即可转化为神仙术。

  他又说:“通过修炼之工夫而至长生、成仙,则是顺道家而来之道教,已发于第二义。当然第二义亦必通于第一义。”

  他认为:“原始道家并不自此第二义上着眼,嵇康之《养生论》却正是自此第二义上着眼,而向、郭之注庄,却是自第一义上着眼。”这是哲学与宗教的差别。由修行或服药登仙,是人为的,而非自然的自化内化。

  不过,把玄学与道教的关系视为哲学与宗教,这只具有相对的意义。道教当时也出现了颇有哲理意味的著作,如《周易参同契》、《抱朴子》等。如果说玄学重在通过语言文字认识事物的方式是『认知』,则道教重在通过实践修炼认识事物的方式是证知。二者的终极目标都是形而上的哲理和信仰。这决定了道教与魏晋玄学之间不可能完全没有相互影响。

  例如,葛洪在《抱朴子·用刑》中说:“世人薄申韩,嘉老、庄之诞谈……道家之言,高则高矣,用之则弊,辽落迂阔……。”这里抨击的对象就是魏晋玄学,说明葛洪对魏晋玄学并非不知情。前面说过,王充、扬雄的思想是玄学的前导和渊源,而葛洪对这两个人都有极高的评价,颇为欣赏他们的思想。

  这说明葛洪对玄学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持赞成态度的。其实,按《晋书》卷七二《葛洪传》和刘知几《史通·序传》的观点,葛洪也是玄学的清谈家之一。只是此说并未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

兮招天 发表于 2014/11/12 16:33:35

佛教玄学

4

  因佛教开始流行,初与道家文化相结合,依附道教宏传,故有佛道之争,老子化胡之说。安世高与支谶等自西域东来译经,佛学渐盛,不过“佛教在汉世,本视为道术之一种,其流行之教理行为,与当时中国黄老方技相通。”

  中国古代文化以道家为本,在魏晋时代,老庄的玄学特盛,“方术与玄学,俱本乎道家自然之说,汉魏之际,清谈之风大盛,佛经之译出较多,于是佛教乃脱离方士而独立,进而高谈清净无为之玄致。”以故般若学与老庄学相近。

  佛教到东晋时,其势大盛,西域大师接踵而来,中国寺僧,渐具规模。般若之学大行,谈玄说妙。最可称道者为罗什之东来、法显之西行、道安之领袖群伦、罗什之大开译业。什之门下“十哲四圣”,皆当时精研老庄的第一流学者。

  时北方世乱,道安高足慧远隐居匡庐,研究般若、毗昙,提倡弥陀净土,一时名贤大集,成为江南佛法之重镇。后有真谛之译唯识诸论,罗什法显等又译十诵、五分、四分等律。诸宗经论于是大备。

  从僧肇道生以来,中国佛教则因容纳了老庄道家的对规律性实在性等的认识,使佛性论原有的“条件性相对性的成分”继续保留的同时,“真实性与永恒性的因素”空前增长。

  中国化佛教肯定了真实无妄的本体世界的存在,突破了印度佛教的范围,弥补了印度佛教的逻辑断裂,使其认识得以进一步的深化。就此而论,佛教教义只有在中国化佛教中才真正走向了圆融之境,达到了佛教对宇宙人生认识的最高水平。

兮招天 发表于 2014/11/12 18:16:57

东方文化根脉:『本体论』上

本帖最后由 兮招天 于 2014/11/13 10:18 编辑

【编者箴言:

  欲读懂西方哲科著作,必先娴训“认知论”,此乃欧美文明昌盛之脉络;
  欲通悟东方思想经典,必先传习“本体论”,此乃华印文化传承之源泉

  有志于“中医复兴,中华觉醒,中国崛起”的各路仁人,尤其应该倍加重视的素养领地。否则,不是落入东方玄学,就是沦于西方神道,殊为不二法门矣!】

  本体论,又叫本原论、实体论、存在论、渊源或渊薮等。比如耳熟能详的马哲唯物主义(一元论)原理、光的“波粒二相性(二元论)”现象。

  1、本体论(Ontology)一词是由17世纪的 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1547-1628)首先使用的。此词由ont(ντ)加上表示“学问”、“ 学说”的词缀——ology构成,即是关于ont的学问。ont源出希腊文,是on(ν)的变式,相当于英文的being;也就是巴门尼德的“存在”。

  “本体”的研究,在 希腊哲学史上有其渊源。从米利都学派开始,希腊早期哲学 家就致力于探索组成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本原”( 希腊文arche,旧译为“始基”)。对此“本原”的研究即成为本体论的先声,而且逐步逼近于对being 的探讨。

  巴门尼德对being(是,存在)的探讨, 建立了本体论研究的基本方向:思维与感觉的不同──经验(心理感觉/先天凭直觉的,即渐悟)与超验(思维观念/后天有倾向的,即顿悟)的关系,黑格尔/马哲语“量变决定质变”。

兮招天 发表于 2014/11/12 18:17:44

东方文化根脉:『本体论』下

本帖最后由 兮招天 于 2014/11/13 10:19 编辑

  2、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本体论的研究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各派哲学家力图把世界的存在归结为某种物质的、精神的实体或某个抽象原则。【譬如原子论、逻格斯(近似老子“道”)、毕派“数”、易经“一”、元气论、太极说等等。】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实体,而实体或本体的问题是:关于本质、共相和个体事物的问题(即第一哲学)。从此,『本体论』的研究转入探讨本质与现 象、共相与殊相、一般与个别等的关系。

  在西方近代哲学中, 笛卡尔首先把研究实体或本体的第一哲学叫做“ 形而上学的本体论”。
  17~18世纪, 莱布尼茨及其继承者 沃尔夫试图通过纯粹抽象的途径建立一套完整的、关于一般存在和世界本质的形而上学,即独立的本体论体系。沃尔夫把一般、普遍看作是脱离个别、单一而独立存在的本质和原因。

  康德一方面认为建立抽象本体论的形而上学不可能,『本体论』要强研究的只能是事物的普遍性质及物质的存在与精神存在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又用与认识论相割裂的、 先验的哲学体系来代替本体论。

  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提出了本体论、认识论和 逻辑学统一原则,并从纯存在的概念出发,构造了存在自身辩证发展的逻辑体系。

  3、马克思以前的哲学所用的“本体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别。

  从广义说,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它的”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它的”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

  “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编者按:『精神意识与物质世界的关系』问题,比如我们「宇宙构成」谁为第一性,是物质还是精神呢?我们「自然规律」谁为第一性,是运动还是静止呢?我们「宇宙运动」谁为第一性,是粒运还是波动呢?我们「自然现象」谁为第一性,是真实还是幻觉呢?……循着此一发展脉络,虽然西方物理及科学炽盛无比,但是迄今竟愈发地接近道佛观念,例在本书上几贴】

  “通过认识论得到认知”【编者按:『主观意识与自然现象的关系』问题,比如人的感觉经验可靠与否?经验推论真伪与否?推理论断逻辑与否?逻辑语式规范与否?语言表述充实与否?充实结论严谨与否?严论必要条件与否?充要论断符合事实与否?……循着此一发展脉络,融汇出了一部西方哲/科学家史,洋洋大观,详见美国罗素《西方哲学史》】

  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关于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关于宇宙本性(粒/波动谁为第一性运动的问题)”的研究之分。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这两种用法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仍同时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采取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立、或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立的方法,而以『辩证唯物主义』说明哲学的整个问题。【编者按:关于“精神与物质谁为第一性”的问题,马哲云,人的精神产生有赖于物质基础(大脑),因而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构成决定了意识方式。

  关于“感觉与现象谁为第一性”的问题,马哲云,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着的,不是正面就是就是反面,我们要以“矛盾”的眼光看问题,即『两分法』;事物都是螺旋式运动的,不是上升就是下降,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即『实践论』;】
(来源于冯契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

兮招天 发表于 2014/11/12 18:33:17

玄学始末

5

  据清代学者赵翼《二十二史剳记》称,“清谈之风”始于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何晏、王弼可以说是创始人,他们都是当时贵族名士,影响所及,便成一代风气。《晋书》上所谓"正始之音"也正是指整个魏晋时期玄谈风气。

  何晏、王弼主张"贵无论",说"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晋书·王衍传》),又提出"名教"出于"自然"说。其后阮籍、嵇康主张"越名教任自然"(《与山巨源绝交书》)。

  嵇康并"以六经为芜秽,以仁义为臭腐"(出自《难自然好学论》),"非汤武而薄周孔"(此句也是出自《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篇文采斐然权不谈,一般来说可以算是嵇康的宣言书,甚至是当时魏晋二、三子的宣言书。

  但窃以为,依当时历史情势来看,嵇康其意并非真的"越名教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而是“作文明志”而已。说地明白点,便是让那司马家知道自己的心思,而事实上显然不是真的坚决"越名教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这在 嵇康其它文章中可知一斑)。

  其后完成于郭象,其作《庄子注》,此书一出,玄学大畅,"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焉"(《晋书·郭象传》)。

  总的来说,玄学是当时一批知识精英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修齐治平),对宇宙、社会、人生所作的哲学反思,以在正统的儒家信仰发生严重危机后,为士大夫重新寻找精神家园。

  南北朝时, 佛教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玄学,佛教以玄学语言阐述佛理传教,由此佛教大为盛行,玄学家也有以谈佛理见长者,玄佛合理。

  东晋后,玄学已与佛学合流,玄学衰落后分别被道教、般若、禅宗所继承。做为一种时代思潮的玄学,也就"笑渐不闻声渐悄"了。

兮招天 发表于 2014/11/12 18:56:39

东汉末,玄学产生背景

本帖最后由 兮招天 于 2014/11/13 10:57 编辑

6

  东汉末年,统治集团分裂,社会危机日益尖锐。在意识形态上居于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开始动摇﹐ 今文经学和 谶纬内容空虚荒诞,丝毫无助于社会政治问题的解决,于是 古文经学代之而起。同时由于选举名实不符,欺世盗名、贿赂公行的现象比比皆是, 名教理论开始破产。到了 党锢之祸发生,传统的价值体系开始崩溃。

  此后汉朝士人,以尽忠于皇帝、尽忠于朝廷为理想品格。士人忠于社稷的心态,是非常普遍而真实的。那时的士人,在感情上“与大一统政权是一体的,有一种亲近感”,以维护、巩固这个政权为自己的职责,为之献谋,为之筹划,为之辛劳,也为之忧虑。

  当时的官员,有“循吏”之谓。循吏对中央政权耿耿忠心,敢于上书进谏,且出于真心。汉哀帝宠幸 男宠董贤, 王嘉上书极谏,惹怒哀帝,而被治罪。当狱卒凌辱他的时候,他喟然叹息,他说自己罪当死:“贤,故丞相孔光,故大司空何武,不能进;恶,高安侯 董贤父子,佞邪乱朝,而不能退”。

  而对于地方治理,则竭忠尽智,立足于“以礼义化民”。光武时的桂阳太守卫飒,整治桂阳郡,“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期年间,邦俗从化”。循吏之行善政,意不在为私;附和上级,以求得上级的赏识,是为私,于己之士途诚然有益,而循吏之着眼点,则在为国为君,“受君之重位,牧天之所爱”,不敢窃天官以私己。

  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士人,由于受到儒家正统思想哺育而成长,君臣之义是他们立身的基本准则。外戚宦官“窃取朝政,临逼主上。淆乱君臣之义”,使得士人痛心疾首,无比愤慨。士人争相进谏,上书陈词,然而他们的命运都是悲惨的:

  乐恢上书要求抑制 窦宪 权柄,以改变君臣失序的状况,然而不仅没有为皇帝所接受,甚至最后被窦宪指使州郡官吏胁迫服药自杀。

  安帝时宦官专权,杨震数次上疏,未能奏效,后被遣归乡里,在半路饮鸩自杀。杨震在当时是一代名儒,他的死引起了很大震动:“道路皆为陨涕”。

  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对于士人心理来说,无疑是极大地挫伤。他们反对宦官外戚,本意是维护朝纲,完全是忠于皇权,一心一意维护儒家道统和大一统的朝廷,但这个他们一心维护的政权,已经完全腐败,所以他们得到的只能是一次次的失望。

兮招天 发表于 2014/11/12 18:59:17

魏晋时,玄学历史背景

7

  此后,“自然”﹑“无为”的老庄思想开始抬头,人们开始崇尚贵生、避世。 黄老思想也开始兴起,如王充的 《论衡》便公开反对神学的目的论,“名法”思想开始产生影响。而士族社会对个性自由与封建秩序的双重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冲突,表现为魏晋精神世界中“名教与自然”的学术主题。

  建安时期, 曹氏为首的建安名士们思想极为混杂,他们有反儒家传统的精神,推崇黄老的“ 因循”原则,校练名理,同时又受老庄思想影响,崇尚放达。而产生于建安游宴的“魏晋清谈”更是玄学产生的摇篮。

  魏晋清谈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求理,二是娱乐,而平等原则贯穿其中。当时清谈的论题主要有圣人问题、德治与法治、人才标准、君父先后等,破除了『天命论』,认为“人事为本, 天道为末,君主无为而无不为”。这些都对魏晋玄学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作为儒学根本的《周易》之学,此时由于拘执于象数十筮,义理隐晦,产生了对易学重新探讨的需要。在这种社会政治﹑学术思想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

  玄学的名称最早见于《晋书· 陆云传》,谓“云(陆云)本无玄学,自此谈老殊进。”玄学家大多是当时的名士,他们以出身门第﹑容貌仪止和虚无玄远的“清谈”相标榜,成为一时风气,即所谓“ 玄风”。大部分玄学家主张“毁弃礼法”,但少数依然维护着封建的伦理观念。

基本特点
  ①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 易经》。

  ②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贵无派把“无”作为世界的根本和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崇有论者裴頠、杨泉等则认为有是自生的,自生之物以有为体。

  ③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贵无派把“无”当作“有”的存在根据,提出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 ;郭象则主张独化说,认为“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作为自己的本体。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底气”漫谈(五)之『玄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