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jingxin1955 发表于 2015/12/1 04:45:59

人类文明之初五行与四元素、四大的历史规定性——试论历史和现实中西文化为何如此迥异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5/12/1 21:03 编辑


      
                      人类文明之初五行与四元素、四大的历史规定性
            ——试论历史和现实 中西方文化为何如此迥异

      我在拙文《初论中医学的整体理念》的总结部分有这样一段话:   “人类在文明初启阶段,都有过向自然和内心求道的过程,但东西方和印度、希腊、埃及、两河文明走了不同的求道之路。东方的古中国是将自己摆在与自然同等的位置上,作为自然的一个环节来看待自己,发展出自己的阴阳五行哲学。其他文明则是把自己放到自然之外来求解自身的来路,必然让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上帝、神灵之下。”       这段话是何意?中西方各自走了怎样不同的历史发展路线,这对于我们地球人类的现实以及将来又有何深刻的影响?       引文中的话是在讨论中医的哲学根据时说的,本文也就仅限于与医学相关的内容来探讨这些问题。       首先这段话中的“文明初启阶段”是指人类进入到有文字记载的探求世界本源的历史阶段,在中国已经是距离今天三千多年到两千多年前的殷商东西周时代,在西方则是公元前七世纪到公元前的六世纪,相当于孔子之前和以后的时代。       在这个历史时期,东西方先后发生了探求物质世界和自身来路的哲学思辨过程,分别记载在了各自的文献中。

       一、 阴阳五行理论使我们没能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宗教
   许多信仰宗教的朋友和一些专家学者为我国未能产生有国际影响的宗教和宗教文化感到惋惜,甚至有人将今天的一些社会乱象与不公也归咎于中国人没有宗教精神,建国后又受唯物主义教育,不信神,不怕鬼,做起坏事问心无愧也归因于此,进而否定自己的传统和历史,包括中医学在内。问题是,如果三千年来,我们的社会道德低下,科学技术和经济生产落后,我们如何能领先世界2000余年?如何在四大文明中硕果仅存?说不过去嘛!实际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道德建立,确实不是靠神的教诲与启迪,而是另有所本,这就是天人合一:人生于自然,师法自然,上天有好生之德,因此,作为人,生生,就是德!在宗法制度的框架下,先是老吾老,幼吾幼,推广开去,就是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幼,并以此建立自己独特的,有别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伦理制度,归结为孔子的儒家理论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元朝大帝成吉思汗的话说就是,一个连一个家都管理不好的人,怎么能够管理一个地方、部门、国家呢(大意)。类似的意思《史记.项羽本纪》中,其叔父项梁平时任侠仗义,暗中招聚人才,用家庭管理方式管理部众,观察其婚丧嫁娶,事务管理、排难解纷时的表现,起兵时,按照当年的表现按能授职就是孔子所言之意。特别是从没有建立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曾经历过的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那么,这又是如何形成的?这还要从我们当时发达的农耕文化和我们的哲学信仰上入手。其中关键的是阴阳五行的“朴素唯物主义”宇宙观。

sunjingxin1955 发表于 2015/12/1 04:51:16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5/12/1 21:06 编辑



       夏商周时代,那时中国的可信度非常高的历史文献是《尚书》,虽然后代怀疑其中有战国时代学者伪造的篇什,但作为我国上古时期帝王文告汇编的这一文献大多还是可信的。其中《尚书.洪范》,记载了西周武王二年(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向商臣箕子问政的事迹:
    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
  (周文王)惟十有三祀,王(武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
  初一曰五行…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従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穑作甘。
       文初交代背景。文王十二年(公元前1046年),其子周武王姬发战败商纣王帝辛(受,即辛的异体字)而杀之。其时文王已逝,武王即位,史官仍用文王纪年。第二年,即公元前1045年(武王也在这一年积劳成疾病逝,其子姬诵继位,是为成王,年幼,由其叔,武王之弟姬旦辅政,后世称周公,封于齐,都于今天的山东临淄,为齐国开国国君),武王考虑商的遗民需要笼络,于是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于殷商旧地,都朝歌(今河南安阳),同时派原来商朝的贤臣,纣王的兄弟箕子为辅政大臣。故事就发生在武王送箕子去朝歌之前问政于箕子,箕子为武王作《洪范》,题意即治国的九大规范、大法。          以下翻译过来:
       箕子回答说:“我听说从前鲧堵塞治理洪水,将水火木金上五行的排列扰乱了。天帝大怒,没有把九种治国大法给鲧。治国安邦的常理受到了破坏。鲧在流放中死去,禹起来继承父业,上天于是就把九种大法赐给了禹,治国安邦的常理因此确立起来。 “第一是五行...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这就是箕子《洪范》所述五行,其顺序为水、火、木、金、土,并述其性为润下、炎上、曲直、从革(金属顺从外力改变形状状态)、稼穑,同时与五味相关联,即水咸、火苦、木酸、金辛、土甘。五行及其性、味已经完备。之所以要将五行作为治国的第一要务,实乃物质经济基础为治民立国的根本,与接下来的另外一个根本——民治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显然,这个物质基础绝不仅仅是五种物质,而是以水火木金土为代表的所有国计民生的物质资用、资源,还有这些物资的特性,对于民生的作用。后代有关五行的文献也明确了这点:      《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      《左传》“天生五材(五类物资,即五行),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sunjingxin1955 发表于 2015/12/1 04:54:13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5/12/1 21:11 编辑



       任何一种理论的创立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都必然有一定的实践积累,即使是超前的理论,也必须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前瞻。箕子时代总结的治国九个大法及其第一法,按照箕子的说法,系其先祖立国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一代代传承下来,所以这套理论绝不是纣王时代才有是可信的。至于是不是在大禹时代就有并不重要。关于这点,我将要有其他文章展开论述。
    但这里还没有明确的是,此时的五行是否已经将人的生理,即脏腑互相联系。这个问题,到了大约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明确的说法,即于此时开始成书的《黄帝内经》。由此推测实际应用往往大为早过文献的规律,西周初年在说明人体生理病理方面的医疗实践中,五行已经应用于脏腑对应了。《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    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  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这是中医人大都读过甚至背诵如流的,现择其要分列于下:五行方位颜色 入通味畜谷星宿五音数目气味   木   东方   青   肝   酸鸡麦岁星    角    八    臊   火   南方   赤   心   苦羊黍荧惑    徵    七    焦   土   中央   黄   脾   甘牛稷镇星    宫    五    香   金   西方   白   肺   辛马稻太白    商    九    腥   水   北方   黑   肾   咸猪豆辰星    羽    六    腐
       这是一张大家所熟悉的表,在中医人眼里除了作为最基础的医学理论(遭到不少人的怀疑),还显得和日常生活不搭界,强为说理的感觉。岂不知这张表和阴阳学说一起,早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形成了我们民族及其每一个成员思想行为、立身行事的特质。那位可能要说了:还特质呢,我怎么没感觉?不要这特质,我早就成了美国人了!       你先别介,咱慢慢说。首先这张表说明,早在世界范围内宗教兴起的关口,与孔子同时代的印度诞生了释迦牟尼,几百年后,到公元纪年,上帝使者耶稣受难,基督教在改造犹太教的基础上正式创立,接下来,又过了数百年,阿拉伯的穆罕默德根据犹太教创立伊斯兰教,我们那个时候,创生了这个东西。有何大讲究?       咱们先不看别的,就看我辑录的这张表的第一项“五行”和第四项“入通”,即“合于”之意。关注其中的什么?说明什么?我们不是说,中医学和我们的自然哲学讲天人合一吗?在我们的祖先那里,我们的脏腑都合一成自然之物了!说来叫人难于理解,但又不得不勉强地、疑惑地接受下来,因为我们的典籍就这样说,中医学理论就这样讲,甚至我们的启蒙里都有教“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的。买日常用度叫做买东西,而不曰买南北,那是东西分别代指金木等质地的物品,买南北就是买水火,如果在今天也许还讲得通——买桶装水和零号汽油,不就可以说成买水火南北吗?但这不是早成约定俗成的传统习俗,除非今天互联网时代有人就是要这样说,并加以普及,也许会正式诞生这样一类反传统的语词。但如果真有人这样做了,那还是按照传统的五行来称呼水火不是?       我们的脏腑都成了——不要这样说,“类比成了物”,那我们整个人呢,我们人类呢?还有一切有生之物呢?是不是在五行中有我们的位置呢?当然有的啦!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心肝脾肺肾作为一个整个的人,扩大开去,全体人类,再扩大开去,整个生物界,佛教不是讲一切有生之物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吗?那么我们一起加入五行中的一行,有无此必要和自然之理?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那你把五行的哪个位置给人类、生物界?让你自己选呢?如果你的智力正常,能用认真的态度而不是玩笑来做这件事,经过不是太长的时间,甚至都会有人不假思索地得出——非“木”一行不可!                 正是!
       这回我们再回头看这张表,以人类为最高形式(不是代表)的整个生物界,与木火土金原来属于同等的自然之物,人与自然界的所有生物,甚至包括细菌病毒,都处于五行之“木”的位置,对于整个自然来说,我们与其是平等的。这难道不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天人合一的图景吗       也许还有人不理解,尤其是有宗教情结的朋友还会有质疑,人为万物之灵,有着最高的智慧,为何不会超脱自然,处在自然界的鸟兽虫鱼、水火金土之上呢?我们可是始终信奉人类是神灵之子的啊!你这样理解也不算错,甚至不算违反科学精神,因为你所说的是精神上的事情,在物质领域,你的躯壳在你去见上帝的时候,会一丝不漏的留给积累了你身躯的大地天空,你的灵魂尽管去见上帝也好,佛祖、安拉也好,全然不影响我们祖先所绘图表反映的物质世界的真实图景(在我本坛日志中有一篇《五行说木一、二》可以参看)。

sunjingxin1955 发表于 2015/12/1 04:57:51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5/12/1 21:01 编辑

       可以这样说,这个图表,这个认知,这种哲学理念,可是一点没有给神创、神祇留下任何余地,你说它是唯物的也可,说它是朴素的也好,连已经萌芽的女娲补天、抟土造人、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成形的神话也停滞了下来,留在了民族精神理性的深处,没能变成宗教中的神祇,更没有变成自己民族的历史,如同所有西方和各游牧民族那样,所有的神话都是本民族起源的历史。这个迥异于西方和各个游牧民族,乃至我们周边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的?阴阳五行就是这一切的原因吗?答曰:还不是。那究竟是什么使我们民族走上以自然之道规范自己的行为,设计自己的政治制度,发展自己的文化和医学之路呢?       前文开头提到这种“朴素的”哲学世界观是如何形成的问题,要回答它,就还要从我们当时发达的农耕文化上入手。要展开它,就又是一个艰难的“大论”,不亚于《内经》七篇大论的任何一篇。没法,只好勉力为之,不过还是先尽力简洁些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有机会再展开来说。       我们设想这样一幅图景:上古时代很是重视祭祀神祇的。有人要说你不是说中国人自古就是唯物的,不信神的吗?不信神不等于不用祭祀,看祭祀什么了。敬天敬地敬祖宗,而且极其重大隆重,所谓“国之大事,维祀与戎”。每年的立春、立秋、冬至都要登坛,如明清北京的天坛地坛先农坛,皇家家庙祠堂,以祭祀农神、谷神和天地祖先,告之以行——开始农耕,告之以成——答谢护佑,腊月祭灶求祁来年的平安等等。祭祀完了,是不是就回家去望着房巴掉馅饼?狩猎和采集,以及较为先进一点的游牧或许可以祭祀完了,然后就可以按照神示去行动了,比如向东去一定有收获,神示在那里可以有好的猎获,其实是那里有一个淡水湖,各种动物和鱼都在附近和水里生活。农耕就不同了,祭祀完了,你少割一镰,少耕一次,少做一个粮食囤子,那粮食就不会是你的或者少收成。我们的先人,讲敬天命而尽人事,天意不可违,但又有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古训。这就是农耕文化的宿命,敬天敬地敬祖先,那是感恩于来路,接受先辈的教益,做好当下,创造更好的未来。


ymy111 发表于 2015/12/1 21:33:53

之所以要将五行作为治国的第一要务,实乃物质经济基础为治民立国的根本,与接下来的另外一个根本——民治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显然,这个物质基础绝不仅仅是五种物质,而是以水火木金土为代表的所有国计民生的物质资用、资源,还有这些物资的特性,对于民生的作用。---以西方唯物论哲学赴会中华文化,也太看不起老祖宗的智慧了

sunjingxin1955 发表于 2015/12/1 23:42:47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5/12/2 15:46 编辑

ymy111 发表于 2015/12/2 13:33
之所以要将五行作为治国的第一要务,实乃物质经济基础为治民立国的根本,与接下来的另外一个根本——民治犹 ...
   你引的这段话的评断,还有下边的两条历史文献才算是完整的。你凭什么说这是“西方的”唯物论?还西方的,还辱没祖先的智商,我倒是看了你的文章,文理(逻辑)不通,结构混乱,形式杂乱无章,就这还大谈哲学甚至政治!而且是在中医论坛i明有禁令的情况下。

         先生不配与我谈哲学!             

       说你文理不通一例:说今天中医院校教材讲阴阳五行用矛盾的观点解释阴阳,并危言耸听这讲法要毁掉中医。这哪跟哪啊!

       现在院校中医的最大隐忧和令人担心的是淡化边缘化经典的学习,包括阴阳五行的哲学基础,甚至呛声其不科学,朴素、原始,要用现代科学改造中医学。为了反对唯物主义,辩证法而不惜歪曲事实,到处放厥词。







sunjingxin1955 发表于 2015/12/2 21:16:15

                                         二、“四元素”与“四大”的神学宿命

       同一个大题目下的分题,还需要重复前一个分题的开头引文:
      “人类在文明初启阶段,都有过向自然和内心求道的过程,但东西方和印度、希腊、埃及、两河文明走了不同的求道之路。东方的古中国是将自己摆在与自然同等的位置上,作为自然的一个环节来看待自己,发展出自己的阴阳五行哲学。其他文明则是把自己放到自然之外来求解自身的来路,必然让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上帝、神灵之下。”
       就在古代中国阴阳五行宇宙观诞生的前后,西方的希腊和古印度也差不多开始了对于宇宙和人类自身来路的哲学探索。其中关于自身之外的物质世界的来源和构成,这两个早已经消亡的古代文明分别出现了以希腊为代表的“四元素说”和以古印度为代表的“四大说”。
       在具体申述之前,有必要将同时将中国的阴阳五行的世界观一起说一下。
       在人类漫长的几十万上百万年成长进步的历史中,这些学说为何会在集中在这几百年间先后或同时提出了类似的问题?
       我是谁?我从哪来?要到哪去?我要做什么?我和周围的世界是怎样的关系?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人生?等等。这些问题,会永远成为人类的永恒命题,哲学,也在不断地为解决这些命题绞尽脑汁。这不,先是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在没有留下姓名的情况下,将自己的观察思考辑录在了那本名叫《黄帝内经》的书中,同时或者稍后的春秋战国的诸子们也纷纷用自己的著作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诞生了后世称之为儒、墨、道、法等等百家学说。与此同时的古印度诞生了伟大的释迦牟尼佛,他在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世界本相的同时,也关注着身边的物质世界,和当时的印度各教派提出了世界本源的“四大说”(具体见下文),古希腊的先哲们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这就是“四元素说”。在上一个题目大致讲解完古代中国阴阳五行理论的诞生及其意义之后,用科学的解析法分析古希腊和古印度的这两个学说,阐明对于当世和今天的影响,以及给予我们的借鉴意义,更好的发展我们的中医学,还是大有裨益的。
       这两个学说的提出者当然也是在今天的西方哲学史上威名赫赫的人物,具体情况一并见下文。
       我们先看看古希腊的四元素说。根据各家百科:
       大约自公元前六世纪起的希腊,开始出现了对于世界物质构成来源的讨论与说法。
       1、水元素说约公元前625-547年,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水”这种基本元素构成的。
       2、气元素说约公元前610-546,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基本元素不可能是水,而是某种不明确的无限物质。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约公元前585-525)进一步解析到基本元素是气,气稀释成了火,浓缩则成了风,风浓缩成了云,云浓缩成了水,水浓缩成了石头,然后由这一切构成了万物。
       3,火元素约公元前535-475,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由火而生(以下我补充之:火冷缩成气,气冷凝成水,水凝聚成土、石——作者),所以永远处于变化之中。
       4,土元素及四元素说的形成: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0-430),综合了前人的看法,再添加“土”,遂有水、气、火、土四元素。
       5,四元素形象化(象数派):柏拉图(公元前427-347。注意此人的地位)将四元素形象化,说它是神用来排列天空的星座的。
   
       古印度的四大说:
       古印度人认为四大(地、水、火、风),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
       地、水、火、风原是古印度用以分析和认识物质世界的传统说法,佛教加以改造。在佛教中,被认为构成世界一切事物的四大基本因素,即“四大皆空”的“四大”,分别是地、水、火、风。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对这四大元素的解释也有所不同。
      
       对于这样一个东西方同时关注,并且有人倾尽全部精力进行研究的问题,同样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问题,因为其意义重大,没有一个全貌的介绍和了解,总会给人以薄弱不足的缺憾,甚至会有偏向自家的嫌疑。既然是在“做学问”,那就按照做学问的办法,要证据充分才对。于是我还是将百度来的有关四大、四元素说的社会争议和影响也一并介绍如下。多了解一些和我们有许多共同点的别人的类似学说,尤其是这些学说与我们当今的命运都有着相似的运势,那么,通过对方照鉴我们自己,不是提供了一面不可多得的镜子吗?以下引述的资料,有些地方我还会加上自己的评注在<>括号内。

   

sunjingxin1955 发表于 2015/12/2 21:34:07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5/12/3 13:39 编辑

          四元素的社会争议
      争议一
      
       四元素学说曾经渗透进了西方传统学术的各个方面,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370)据此提出的四体液学说。它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分别与四种元素相对应:
       由肝制造的血液(气);
       肺制造的黏液(水);
       胆囊制造的黄胆汁(火);
       脾制造的黑胆汁(土)。
      <以上几乎和中国当时的脏腑对应五行是一个思路,可见当时的人类都在试图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宇宙体系,不过西方很快就将自己提升了上去,作神——上帝的儿子去了>
      人之所以会生病,是由于四种体液失去了平衡所致,治病就是要让体液恢复平衡<这也与我们的阴阳平衡观念一致>,因此衍生出了放血、发汗、催吐、排泄等疗法<汗、下、吐法与我们无别,但具体用何方法大概难于一见了。不过放血疗法中医也有,但很少用。我所知道的有中风急救的针刺十宣和耳垂各放出一滴血的方法>。西方传统医学用整体的观念看待人体和疾病,主要用草药入药,认为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冷、热、干、湿属性,可以借助它们让体液恢复平衡。处方往往同时用很多味草药,讲究不同草药之间的相互搭配。
      <这说的不就是我们的中医嘛。可见,这样的思路不是我们独家。既然人家西方在科学发达之后抛弃了这些“非科学的”东西,冷落我们中国古代类似的学说,也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但我们与他们相比,在理论上有着质的差别,通过我上边《一》的论述,读者诸君应该有所感悟了。除却那些不切实际的说法,我们的理论学说是不是还嫌空疏,让人不明就里?尚需用当代的理论加以充实?>
       这些观念和做法都与中国传统医学很相似而其实相差甚远<为何相差甚远?百度词条的作者也未必说的清楚。让你说呢?>。
       第一个认真地质疑四元素学说的学者是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公元1627~1691)。他在1661年发表《怀疑派的化学家》,对古代元素学说进行了批判,认为它们都不是真正的元素。他提出,元素应该是指既不能由其他物质生成,也不能相互转换,无法再分解的某种原始、简单的东西。他并提出,元素的种类有很多,什么东西能被算是元素,要用实验来确定。对古代元素学说的否定,可以视为化学创建的一个标志。<这也是我要重点论述的,即元素是构成事物不可分割的最基本单元,四元素说和四大说最后走上神学道路,并最终遭抛弃,就与此直接相关>
       四体液学说的寿命还要长一些,直到19世纪还有很多医生相信,随着现代医学的兴起才遭到了彻底的否定。现在西方学界实际上已无人还相信四元素学说,但是在民间还有人信奉,例如星相术仍然把它当成理论依据之一。   
       <四元素说的粗疏,上边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可见一斑,不可与我们的脏腑经络六经八纲辨证学说相提并论,但脏腑学说与科学的解剖学相差过大,其本质至今还不清楚,难道不是一个尚需解决的问题吗?>
       四元素说其实并不是很离谱,可以把它看做四种物质形态的象征:土、水、气、火分别对应着固态、液体、气态、等离子态。但是那毕竟只是古人对世界本源的一个充满臆想的朴素看法,不管其体系是多么的博大精深,在现代科学兴起后,在西方就被无情地抛弃。
       当然现代实证科学也有很多弊病,因为实证科学需要对宇宙规律实现全部枚举的时候才能是完美正确的,但人类的实践远远不足<应该说永远无法达到。这也正是我说现代科学的弊病之一就是太实。这里我要说,太实就是机械,是机械唯物主义。有人美化机械的科学,说正是它引领现代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今天繁荣和辉煌的现实社会。>!
       几百年所形成的实证科学观已经对地球形成了深刻的伤害,同时形成的人类新价值观对世界乃至人类本身的资源掠夺已经触目惊心。世界的和谐已经被人类的新型无知所摧毁!<以上也正是我的看法>朴素的元素观尽管粗陋,但天人合一的思想依然是值得遵循的。人从属于这个宇宙,而不是背天换地成为宇宙的主宰,这才是人类保存之道! <认同>

  

sunjingxin1955 发表于 2015/12/2 21:51:17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5/12/3 13:52 编辑


       争议二

       近年来国内有不少人倡导把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内容(例如卜卦、风水、中医)树立为“东方科学”,以与被称为“西方科学”的现代科学相对抗。“东方科学”的主要特色,就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的。“东方科学”在国际上没能获得承认的原因,据说是由于西方人理解不了阴阳五行。<我们自己不是也理解不了吗?不然,中医院校为何对于阴阳五行、四大经典取边缘化态度?>其实在西方历史上,也曾经流行过类似阴阳五行的学说,统治西方思想界达两千年之久,那就是源自 古希腊哲学的四元素学说。这个思想体系非常精致、巧妙而庞杂,其“博大精深”的程度丝毫不比阴阳五行说逊色。       <他们没什么好抱怨的,因为其自身的缺陷,最后和神学结下不解之缘,成为神学的得力助手,才在科学昌明的时代遭到抛弃的。这点许多信奉佛教和其他信仰的朋友也许会不认同,特别是要不可避免的冲了某些反对唯物论者的肺管子,那也没办法,你也就将就着吧!其实仔细分析中西的这两个相似度很高的学说,西方的遭到抛弃不正是由于这些吗?也是由于我们一开始就在大量的观察和实践的基础上的思辨,才避免了这个缺陷,所以,我们的阴阳五行说与其相比,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不同其实只有关键的一点,这关键的一点,却将我们与西学的四大、四元素最终区别开并提升了我们的命运,这些,我将在引述完这些资料以后会集中分析之。另外也提醒我们,今天的中医在抱怨的同时,做好我们自己这才是当务之急>
      这个思想可以一直追溯到西方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约公元前625~547),他是第一个尝试完全用自然因素解释自然现象的人,并提出了这么一个大问题:物质归根结底是由什么构成的?他猜测宇宙万物都是由同一种基本元素构成的,那就是水。 <可见,他们一开始也是不愿做神学的附庸>
      其他古希腊哲学家都跟着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分别给出自己的答案,连师生都会为此互相吵架,真正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例如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0~546)认为基本元素不可能是水,而是某种不明确的无限物质。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约公元前585~525)则认为基本元素是气,气稀释成了火,浓缩则成了风,风浓缩成了云,云浓缩成了水,水浓缩成了石头,然后由这一切构成了万物。那位留下了“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一名言的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5~475)认为万物由火而生,所以永远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四元素之间的转化、变化也太直了,和中医学的痰饮说差不多。我们的五行转化是如何实现的?>

sunjingxin1955 发表于 2015/12/2 21:57:39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5/12/3 14:06 编辑

      争议三

      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0~430)对此来个兼容并包,综合了前人的这些看法,再添加“土”,就有了水、气、火、土四元素。特别看重几何学的柏拉图(公元前427~347)把四元素几何化,认为组成它们的原子形状分别是体现其性质的一种正多面体:火原子是最为锐利的正四面体,气原子是几乎让人感觉不到的正八面体,水是像小球一样滑溜的正二十面体,土是能够堆砌起来的立方体。
      正多面体共有5种,还剩下一种正十二面体没有元素可与之对应,柏拉图说它是神用来排列天空的星座的。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又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认为组成天体的元素与地球不同,是纯粹的“以太<类似我们的太极>”。多了这一第5元素,各种元素倒是可以和各种正多面体一一对应了。不过亚里士多德不像他的老师那样痴迷几何学,对这种做法并不感兴趣。 <凡是人类都对数字5感兴趣或痴迷,因为人有五指嘛。我们之所以重视,就是五指双手能够把握人类的现实生活甚至整个宇宙>
      亚里士多德把四元素学说发展成了一个能自圆其说的体系,看上去很迷人。例如,这个学说能解释为何宇宙以地球为中心<注意这点。随着日心说的确立,地心说的失势,连同其相关的医学也一并失去地位也没什么好抱怨了。我们的祖先正是在此避开了对于宇宙天体运行的揣测,没有犯如柏拉图般的错误,这难道是我们祖先的运气?>,井然有序:土最重,组成了地球的核心;水较轻,覆盖在地球的表面;气、火更轻,笼罩着地球或向上飘扬;以太最轻,位于天上,绕着地球运行。
      亚里士多德认为,四种两两互相对立的原始性质才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冷-热、干-湿。不同的元素是由这些性质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火是热加干,气是湿加热,水是冷加湿,土是干加冷。因此元素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把水加热,水中的冷被热取代,水就变成了气。<这和我们五行因生克乘侮而转化的意思还是差得太远,还是因为其最终未能将人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最后才有被抛弃的下场>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人类文明之初五行与四元素、四大的历史规定性——试论历史和现实中西文化为何如此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