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知霖品老子(知其雄二十八)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经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日,守其辱,为天下浴。为天下浴,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楃。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贷。恒德不贷,复归于无极。楃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译文〗懂得那雄健,守着那雌柔,做那天下的小溪。做那天下的小溪,永恒的德性不会离去。永恒的德性不离去,就会重新回到婴儿一样的纯真状态。懂得那光亮,守着那污浊,做那天下的清洗。做那天下的清洗,永恒的德性就会充足。永恒的德性充足,就会重新回到木帐一样的纯朴状态。懂得那外扬,守着那内修,做那天下的法度。做那天下的法度,永恒的德性就不会有出入。永恒的德性不会有出入,就会重新回到无极的状态。简陋的木帐拆散后,仍然能做成有用的器物。合道的圣人出来用事,只是成为万物管理的长者。真正的大制作是不需要分割的。【提示】 “知其白,守其黑”。其实这一句的具体解读并没有唯一的指向,但基于后面的“贷”,其本义是借入或借出,即是有出入的意思,对应到今天的意义,就是有什么差错的意思。能够使得永恒的德性不会有差错,并且最终能够“复归于无极”,能够做到这一点,除了谨守老子一直强调的“无为”“不仁”“不争”等道性而内修之外,恐怕没有更好的方法,所以在上面的解读中,就以此为基点展开。既然“黑”被解读为内修,那么对应的“白”就是向外宣扬的真理了。虽然是这样,但这对白与黑之间,其实就相当于阴与阳的归纳那样,有无限多种的演绎。比如说,我们应当懂得有为的作用,但更应该内守无为的心境,这样来解读这一句甚至作为为人处事的原则,甚至以此“为天下式”是不是也可以呢?当然也是可以的。 有人将“知其白,守其黑”这一句应用到穴位针灸上进行细分情况下的解读。将出声呼唤穴位的名字叫做“知其白,默声的呼唤,不出声在心里面的呼唤,称之为阴,叫做“守其黑”。“阴动为先。男性的右侧属于阴,左侧为阳。女性右侧为阳,左侧为阴,刚好颠倒过来。并且,阳呼的时候就阴应,阴唤的时候就阳答。”比如感冒了头有点疼,可以试一试,把合谷穴按着,跟合谷进行对话,呼唤合谷这个名字,再请它把门打开,把里面的病气放出来。有时候,可能不找医生,自己的感冒就好了,鼻子马上就通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想得到好的效果,关键是心要静,不要掺杂太多的念头在里面,越静效果越好。《易传》说:“一阴一阳之为道。”为什么不叫“一阴一阳为道”而偏偏要加个“之”字?这个“之”字主要说明的就是一阴一阳之间的那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呀!懂得了这生克制化之道,就可以“为天下式”,并且合道而为,“大制无割”。真正的大制作是不需要分割的,那些要将原材料又是分割又是组合的制作是小制作,真正的大制作是就地取材,自然组合,合理应用,浑然天成,没有半点的分割现象,甚至看不到有制作的痕迹,这叫做真正的大制作其实就是不制作,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比如说,大道化生天地万物,你看到有制作的痕迹吗?没有。有些人由于因果报应而身亡,你能够看到有具体的痕迹吗?没有,只看到是病死的或者出车祸而身亡。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一切都那么合情合理。如果完全知道事情的本质与前因后果,并以此作为修行的基点,这也是“知其白,守其黑”的一个演绎呀,知道事情那看得到的表象,而要谨守那看不到的本质规律。由于畏惧因果业力,于是永恒的德性就不会有什么差错,德性完备即入道境,进而“复归于无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