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在人境 发表于 2006/6/8 22:10:03

噶举巴 喇嘛罗杜仁波切开示 ——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噶举巴 喇嘛罗杜仁波切开示 ——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原文在噶举人法集《慈悲与虔诚》出版



经编译者同意,【噶玛噶举中国论坛:www.karmapa-chinabbs.com】编辑小组重新排版输入,供养大家



当一个人还没有找到法友指导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做?要如何运用善巧修行?当一个人已决定步上修行之道,但却又不为他人所认同时,要怎么办?



一个有强烈愿望想修行,但又没有法友指导的人,可以先自行修行,直到找到一位精神导师。真正修行的人迟早会遇到一位具格的上师的。



当一个人发愿做有益的事,并愿遵循法道时,他可利用身口意以慈悲之怀培养正确的心态和行为。他要不断祈愿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而在这种情形下,他的身口意便能持续散发慈悲的情怀。这是当一个人在没有精神导师的指导下,也能学习的基本修行。



做为一个佛教徒,我们相信我们不应该做任何伤害他人的事,因此,我们要常常提醒自己,以身作则。当别人以和蔼的语气对我们讲话时,我们会感觉如沐春风。因此,我们也应该以此种态度对别人说话,让别人也能领受到这种感觉。当我们碰到有人与我们做无言的心灵沟通,全身充满爱和慈悲时,我们的心也会感到十分宁静而清明。因此,我们也应尽可能的培养这种慈悲,然后以自己的身口意将它散播给别人。



所以,这是我给还未遇到一位精神导师的学子一些的建言。



我们不一定非要正式坐下来打坐修观才叫修行。要散播我们的慈悲哪里都可以做;要以我们的身口意做出正确的行为,并对别人表达慈悲,什么时候都会有机会。这样的发心非常有力,也是一种最完美的基础修行。而借由此种正面发心的力量,迟早我们一定会遇到一位具格的精神导师,而法道也会就此开启它的门。



我们再讲第二种情形。假设我们已经开始修行,但却常受俗务的干扰。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要固定跟随着一位法友,也就是上师,而不要跑来跑去,这一点很重要。就紧随着一位我们觉得实在的上师学法,直到我们有所领悟为止,这中间不要常做改变。



菩提心非常重要。若无菩提心,我们便无法修习大乘和密乘道的法。当我们的发心百分之百纯净时,一切我们身口意的所作所为便会自然朝向善的这一面去做。从大乘和密乘道的观点来看,纵然我们由于孩子、或工作、或种种俗务的关系而无法坐在佛堂前的蒲团上,但我们还是一样可以修行。我们要听从上师的指导,对他和对教法都要有信心。那么我们的一切作为便会让我们生起如同我们坐在蒲团上禅修时一样的开悟。



是否可以请您解释这要如何做呢?



在这方面的指导,我们可以看看西藏最伟大的上师之一的玛姬拉准妈,她是施身法的创始祖师,也是一位成就极高的瑜珈女兼上师。虽然藏密的佛法都是由印度传到西藏来的,但她所创的法却回传到了印度。她在这方面有一些对弟子的建言,我感觉非常简单,但却又非常充实而丰富。她提醒我们,做为人道众生的我们常交替在快乐和痛苦之间。有时我们感到很快乐,但快乐的时候并不持久。我们常抓着快乐不放,但突然之间,它又变成一种挥之不去的痛苦。有时短暂的快乐会再度降临,但这只会生起更多的执着和攀缘,产生更多的痛苦罢了。这是为一切众生所共同的感觉和体验,但尤以人道众为最。



所以玛姬拉准妈要我们不用烦恼,如果我们心中真有痛苦,这倒是一个很好的修行机缘。记住,“当我们感到快乐时,我希望一切尽无余的众生也都能像我一样拥有快乐。”若能如此祈愿的话,那么快乐便会成为一种修行和累积功德的机缘。其次,“当我感到痛苦时,愿我能承担一切尽无余众生的痛苦。”如此痛苦也能成为我们一种净业除障的机缘,而让我们更加深入菩萨行。这种方法对俗务缠身,没有时间正式坐下来修行的人有很大的帮助。



也许有人利用打坐持咒的方法修行,而另外的人则使用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方式。由于第二种人是将修行溶入生活当中,取外缘为道用,因此,反而可能成就较快。而整日坐在家中修行的人虽然在修行上并没有错误,但却有可能因为每天做白日梦、打妄想而无法成就。



我们随时都有机会修持专注。当我们履行对家庭的责任时,不管环境多困难,都必须永远保持对家人的关爱不变。而倘若我们能把一切众生都当做家人般平等视之的话,那么我们便能以同样的方式为众生服务。举例来说,在我们工作当中由于业力的关系,可能会与别人产生争执。若我们能承担此争执的责任,承担因争执所产生的痛苦时,那么我们便能净除此痛苦之因。反之,若我们持续不相让的话,那么它只会造成我们更大的痛苦罢了。因此,我们要有勇气承担其他众生的痛苦,这一点很重要。若我们能这样做的话,我们的自私心态便会减弱,而慢慢变得无私忘我。



因此,没有时间正式修行的学子要常常把玛姬拉准妈的话记在心里头,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思考它整个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时常保持觉性,早晚提醒自己这些话,并在生活中实践。此外要记住,认为自己太忙并不能成为一种借口,尤其在修大乘道的时候。在密乘道中,我们要观自己为本尊,一切声音为咒音,而一切众生则为本尊的眷属。但一切我们所见、所听之物并无真实而具体存在的体性;我们可以说它是法身的化现,是殊胜空性的化现。如果我们能在每日的生活中如是做观的话,那么当我们不论在工作、在照顾家庭时,便都能成为一种修行,也分秒都能在进步当中。有时我们的问题来自于懒散,没有信心,虔诚不够,并常借故拖延耽搁等。我们可能认为修行是件好事,但总想等明天再说吧!然后突然发生一件重大的事情后,我们才会心甘情愿的每天认真修行。只有到这个时候,我们才会真正进入法道。但事实上,我们平常就要观想将一切快乐回向给所有的众生,而在自己痛苦的时候,观想所有众生的痛苦都在我们身上成熟。记住,在修密乘道时,我们要观一切诸法均为本尊的化现,而一切声音均为咒音。但这些均无真实存在的本质,它们乃为空性的展现。此为密乘道的修行方法。



编辑小组录入:玄灵格格    校对:噶玛罗染卓玛



转载请注明:【噶玛噶举中国论坛:www.karmapa-chinabbs.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噶举巴 喇嘛罗杜仁波切开示 ——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