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的启示-------------净空老法师开示
舍识用根交光大师在《楞严正脉》里面教导我们‘舍识用根’,确确实实世尊在楞严会上是这样教大众的。舍识用根,识是什么?妄想、分别、执着,这是识。阿赖耶、末那、意识,都可以称之为‘心’,都可以称之为‘意’,也都可以称之为识,它都有相同的功能。那为什么单单阿赖耶称为心?阿赖耶集起这个功能特别殊胜,第六意识、第七识比不上它,所以单单称它为心。恒审思量是末那的意,阿赖耶跟第六意识都很薄弱,有,没它那么强大,力量没那么强。了别,八个识都有,第六识了别功能特别强,这样分的。
叫你舍识,舍第六意识,就是不分别;舍第七识,就是不执着;舍第八识,就是不起心、不动念,这叫舍识。只要舍识,你所用的是根中之性。譬如我眼,眼见色我不分别,舍第六识;不执着,舍第七识;不起心、不动念,舍阿赖耶识,这是舍识。舍识还见不见?见,那是什么见?见性见!见性见是诸佛如来,是法身大士,十法界里面都做不到。所以,你要会用见性见,你就入了一真法界。这个事情我们知道,我们学《楞严经》的时候,懂得这个道理,知道这么一桩事情,可是在日用平常当中还是做不到。见色、闻声还是起心动念,还是分别执着,这叫立知;这一立知,马上就堕到十法界,堕到六道三途,就堕落了。你看看佛把这一桩事情讲的多清楚!
‘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一念不觉是当下,所以无明叫无始无明。无始什么意思?没有开始。没有开始这个意思就是说,那是虚妄的,不是真的。可是你在妄里头,你迷在虚妄里面,回不了头来。这一回头,就是佛知佛见,那就是舍识用根。我见,不用眼识见。六道、十法界都是用眼识,就是‘眼耳鼻舌身’,还加上个意,六识,以六识来接触外面境界。果然能舍识,你眼接触外面境界是见性见,耳接触音声是闻性闻,鼻闻香,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觉性起用,这叫舍识用根。
问题在学了之后,于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能够提得起观照功夫,那你就是真的在学佛,常常练习。妄想、分别、执着舍不掉,希望怎么样?一年比一年淡薄,一月比一月淡薄。今年我妄想、分别、执着跟去年比一比,有进步了,淡薄些了,这是好境界。如果分别执着还跟去年一样,毫无进步,在这种状况之下,要想了生死出三界是决定没有指望,你没办法向上提升。可是怎么?还有一条路能出得了三界,那就是念佛带业往生。带的什么业?带的妄想、分别、执着,这个诸位要晓得,八万四千法门只有念佛法门带业,其他的法门都没有带业的,这就难了。
所以,为什么人说念佛法门叫易行道?它不要断烦恼,也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可以不断,虽不断,你要晓得,要能伏住。妄想分别执著有没有?有,你这一句阿弥陀佛管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或者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句接一句,妄想、分别、执着不起来,不起作用,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念。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念头才起,‘阿弥陀佛’,转换成阿弥陀佛,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把你的分别、执着打掉。起心动念太难,那是没有办法,说实实在在话,六道凡夫做不到。只要把分别、执着,这是粗的,起心动念微细,只要把粗的烦恼伏住,就能往生凡圣同居土,你要伏得住!
执着,是最严重的烦恼,六道轮回的根本,我常常讲,在我身边的人没有一个听懂。为什么听不懂?法师不是为我讲的!他不听,他不接受,所以他即使在旁边坐着,他也不得利益。为什么?这是法师给别人讲的,不是为我讲的。他什么都学不到,跟到我十几年二十几年,什么都没学到。释迦牟尼佛的经典展开来,《弥陀经》是对舍利弗讲的,不是对我讲的;《无量寿经》展开来,对阿难讲的,也不是对我讲的;我们现在读的这一品经,文殊菩萨跟觉首菩萨讲的,不是对我讲的,什么都学不到!怎样学才能学会?孔老夫子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诸大菩萨所以一生当中证得圆满菩提,就是他的老师太多了。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个人是表法的,这五十三个人代表什么?我们从早晨起来到晚上睡觉,你所接触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这些大众那就是五十三参。他把社会这些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分成五十三类,各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各个人都是我的善知识。他所做的善行,我向他学习;他所做的不善,我看到了之后,要反省,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善人是我的好老师,恶人也是我的好老师,没有一个不是老师,所以他进步快,成就快。你怎么样?你自己傲慢、独大,谁也没看在眼里,所以你白白的活了一辈子,什么都学不到,就是这个道理。
孔老夫子‘学无常师’,跟善财是一样的态度,三个人,一个人是自己,一个是善人,一个是恶人,这叫三人。夫子讲得更简单,世尊讲五十三个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他分为五十三类;夫子只分成两类,一个善人,一个恶人。善人是我的老师,我向他学习;恶人也是我的老师,我用他做一面借镜,自己来反省。人很不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看别人过失容易,看到别人过失的时候马上要懂得回光返照,我自己有没有?这就得利益,得大利益。我也有,发现我也有,要改过;我没有,没有,不错!不要犯这个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你天天有进步,年年有进步,你走的是圣贤道路,是成佛之道。所以,你要是会学,古今修学环境没有差别;不会学,差别就大了。会学的,说实在话,在现前这种社会进步快速,比从前不知道要快多少倍,是修学的好处所。现在这个环境对于一个真正学人的考验,叫大起大落,你要会学,大起,不会学,大落,真的会堕到地狱。
修学佛法,首先要把诸法实相搞清楚。文殊菩萨在此地提出问题,十首菩萨来解答,这一问一答,都是帮助我们,是教我们明了诸法实相。明了之后,你才真正能放下,放下执着。怎样放下执着?这是头一个大病。我常常教人,放下对一切人事物控制的念头,不能有这个念头,这个念头属于执着;放下对一切人事物占有的念头,占有是严重执着。只要你有控制人事物的念头、占有人事物的念头,你就脱离不了六道轮回,头一关。我们修行进步有没有功夫,从哪里看?这个念头一年比一年淡薄。世间人患得患失的,不外乎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不外乎这个东西;你对于名利,对于财色名食睡这个五欲,一年比一年淡薄,这就有进步。如果这些东西还是那么样的浓厚,念佛都不能往生,障碍!你贪恋!这个事情不容易,要放,放下!
所以,念佛人往生,往往你看贫苦的人、没有念过书的人,乡下人看到好像土头土脑,他容易成就。为什么?他容易放下,他什么都没有。愈是有福报的人愈贪,贪心愈重,多了还想多,贪而无厌,这种人不能成就,念佛不能往生。从前李老师常常给我们讲,我跟他老人家十年,时时刻刻提醒我,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很少,他说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只有一、两个,他讲的话是真话。当年我在台中的时候,台中莲社的莲友五十多万人,往生的只有一、两个,也不过就是五十到一百个,五十万人只有这么一个比例,那就相当可观了。九千九百九十几个不能往生,什么原因?放不下,不是别的因素,放不下,贪而无厌。
所以真正做功夫,说实在话,我在台中求学,功夫比一般同学得力一点,那是先头在章嘉大师那里学的。我没有亲近李老师之前,是亲近章嘉大师三年,章嘉大师教给我的就是看破、放下,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他教我这个方法。所以我在台中修学十年,用上了。要放得干干净净,所谓是一丝不挂,丝毫不染,你往生就没有障碍,你才真正能走得了。人生在世,这是两个老师都教我,决定不能跟人结冤仇,这个意思很深很深,不能跟人结怨。应当学普贤菩萨的教诲,跟一切人往来,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要懂这个道理。
普贤菩萨教人,第一个就是尊敬人,‘礼敬诸佛,称赞如来’,要学着懂得尊敬别人,懂得称赞别人,别人有过失都不能毁谤。《六祖坛经》里面,能大师告诉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说这是什么道理?你见到别人过失,你想想你是不是又落在妄想、分别、执着里面?不见世间过,你没有落在意识里头。这就是什么?舍识用根,这是真修行人。一落在分别、执着,你就完了,你是凡夫,你不是修行人,这个道理很深很深。所以别人的过失,我们看了像一面镜子一样,马上回来照自己,不是照他。他这面镜子是要照我,照我什么?我自己有没有这个过失,这得大受用。
你把他的过失放在心上,你的心里头就有过失;你把他的过失放在口里,你就造业,你说你这个大错了!你见到别人的过失,自己把他的过失变成自己的过失,甚至于自己还变本加厉,还要造更重的罪业,这个人糊涂到所以然处。他还自以为聪明,还自以为是,这就是佛经里头常常讲‘可怜悯者’,李老师常说‘糊涂到所以然’。别人是不是这样的于我们不相干,最重要的是自己,自己是不是这种糊涂人,是不是天天干这种糊涂事?你看我在讲席里头讲多少遍,我们自己修什么?修清净心,清净心就像个容器一样,我们要把一切众生纯净、纯善装在我心里头,我的心就变成纯净纯善。要把别人的垃圾装在我这里,我的心就变成一切恶人的垃圾桶。你说你是聪明,你还是愚痴?哪个聪明人肯把别人的垃圾放在自己清净心里头?
世间一切法,你看我们这个经,前面觉首菩萨五首偈我们念过了,念六首了,这是第七首,说得多清楚。总的来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能现、所现,能变、所变,清凉大师说得好,‘并皆速灭’,跟佛在《般若经》上讲的完全相同,‘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些森罗万象的现象是什么?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在前面讲了很多,也重复多次。为什么要这么不厌其烦的重复?重复一万次都不多。为什么?没听懂!我不得受用。所以佛法的教学,方式妙绝了,就是重复,所谓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薰修就是不断重复。中国古人也说得非常好,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就是不断重复,不断薰修,一遍、两遍,你不懂;十遍、八遍,你不懂;一百遍、两百遍,你不懂;一千遍、一万遍,懂了,懂了才真得受用,所以遍数不够不行。
这些教诲,我自己在这一生当中,可以给大家做证明。我今天能沾到一点边,能得到一点佛法的受用,法喜充满,五十三年的薰习,天天没有中断,不断的在学,不断的在讲。讲,我自己到现在,快八十岁了,我不敢自称为法师,我没有这个资格。我在讲台上讲经,多少年前我就说过,现在还是一样,我是做学生,把我所学习的向诸位老师、监学来做报告,我是这个心态。讲台上是学生,坐在下面是我的老师,是我的善知识,我能学一点东西是这么个心态,这是我初学佛没有多久的时候,我就写出来了。
前面跟诸位提起过,我在左营兴隆寺,那时候天乙法师问的,我答覆她的。我写了大概六、七百个字的样子,不长,‘内典研学要领’。我这里头四段,第一段就是学习的态度,永远做个好学生。上台讲经是练习,请老师,请我的监学、善友指正,天天上台报告自己学习的心得,干了五十三年,成就都是从真诚、谦虚、恭敬里面得来的。古圣先贤说得多,人不能有丝毫傲慢,一有傲慢他就自满,什么都学不到,都自以为是。凡是修学失败,你自己好好想一想,你有没有这个毛病?只要有丝毫自以为是,不肯虚心,不要说道业他不能成就,世间学业他也不能成就。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341卷)【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以此常流转。而无能转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