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读 中 原》
《品 读 中 原》作者:顾培棠
序:顾培棠先生是原江苏扬子晚报编委、秘书长,全国省级晚报学术委员。来郑业务研讨时,在河南的所见所闻使他深刻感受到中原大地的沧桑巨变。回到家乡后写下《品读中原》一文。读后深受感动转载给大家一起分享。
一、知中原者知天下
黄河日日东流 , 黄土亘古不变 , 黄土形成了黄河的性格 , 而黄河又成就了一个黄皮肤民族的国魂和民风。黄河黄土给予了中原太多贫穷落后 , 然而也赋予了这里的人民勤劳和质朴。
来到河南 , 从各级领导到普通百姓 , 都如数珍珠似的诉说着从古到今的河南 :
河南是中国的缩影。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河南是中华民族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南的文明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十万年前。众所周知的“南召猿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遗址 , 是人类文明史的见证。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基本框架在这里形成,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 , 从《史记》到《资治通鉴》 , 许多不朽的辞章典籍在这里诞生 , 并创造出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从公元前 21 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到封建社会昌盛时期北宋 ,3000多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这里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占其三——九朝古都洛阳 , 七朝古都开封, 殷商古都安阳。悠久的历史为河南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 , 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 , 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 , 馆藏文物逾百万件 , 占全国八分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 在河南境内你随手抓把土 , 都能闻到古文化的幽香。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 河南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总人口为9613万 , 这就是说在中国 10 个人里有 1 个河南人 , 地球上 60 个人中就有 1 个 河南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 , 河南是中国最大的农业省 ,2002 年全年粮食总产量 4209.98 万吨 , 居全国第一 , 小麦、芝麻、黄红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河商是中国最大的发展中省份 , 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第 6 位 ,人均水平处于中下 ,河南的经济总量居全国第 5 位 , 人均只占全国的第 18 位……
河南也创造了许多今日的辉煌。现拥有全国冰箱行业三强之一的新飞电器集团 , 这里有世界上最先进的 CAD 工作中心 , 有中国第一条年产 60 万台现代化的双像色全无氟冰箱生产线 ; 年产突破 63 亿大关的双汇集团 , 已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安彩集团是中国彩玻工业的龙头企业 , 目 前已跻身世界彩玻业四强 ; 莲花集团年产昧精 20 万吨 , 为亚洲第一位 , 世界第三位 ; 这里也有可与沿海农村媲美的新乡刘庄和巩义竹林……
河南又是全国第一兵源大省 , 解放军数百万雄师 , 十分之一是河南人 ; 空军八分之一的飞行员来自河南南阳。
河南省南下北上的务工经商人员成为全国之最 ,2000年达680万人 , 创汇达 279亿元。
中国的戏剧国粹不止京剧一种 , 还有一种就是河南的豫剧。二者不同之处是 , 京剧是贵族式的 , 而豫剧则完全属于平民。在河南 , 大人孩子都会哼几句。
河南还孕育了河图、洛书、周易、八卦、太极、少林的神秘文化 , 塑造了 " 儒骨道风 " 、忠义为本、厚道古朴的中原人格。河南人不说 " 可以 " 、 " 行 " 、 " 同意 " 这些词 , 一律用 " 中 " 来表达 , 这 " 中 " 字据说有两种解释 , 一为 " 中 心 ", 二为 " 忠厚 " 。
河南也是华夏子孙的大家谱 , 源于河南的姓氏有1500多个, 百家姓中有 73家姓氏的祖根都在河南, 其中包括有 " 陈林半天下 , 黄郑排满街 " 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
南方出才子 , 北方出圣人。河南圣人荟萃, 有武圣关项、科圣张衡、画圣吴道子、医圣张仲景、药圣孙思、诗圣杜甫 , 著名文学家白居易、韩愈、欧阳修 ,武将岳飞等。现代人物出了许世友、杨靖宇、彭雪枫等威风凛凛的战将 ,出了姚雪垠、魏巍等文坛高手 ,出了邓亚萍、郑海霞等体坛国手 ,出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优秀干部。
同样多灾多难的河南如同多灾多难的中国。中国是一穷二白 , 河南是一贫如洗。 " 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十年九灾 ", 这是解放前河南的真实写照。有关资料显示, 历史上发生在河南的战争超过其他地区的总和。远的不说 ,从 20 世纪 30 年代末蒋介石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造成百万民众流离失所开始 , 接着 40 年代旱、涝、煌 , 受灾面积上亿亩 , 70 年代的大面职洪涝 , 河南人勤劳耕耘之后并未得到应得的果实。
综上所说 , 河南的确是一个缩小了的中国 , 河南形象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形象。(待续:《知豫人者知国人》)
; 《品读中原》
(上接 “知中原者知天下”)
二、知豫人者知国人
在河南到处传颂着一段真实而感人的佳话。说的是20世纪90年代,深圳一家外资工厂的老板把中国工人当奴隶看、当奴隶使。有一天 ,不知为什么 , 老板强令几十名中国工人集体下跪 , 迫于外商的淫威 , 不情愿也好 , 忍气吞声也罢 , 工人一个个跪了下来 , 只有一位河南小伙子就是不跪 , 一动不动地站着。 " 不跪 就是不跪 !" 这是从他痛裂的心口迸发出来的呐喊 ! 在他的意识里 , 下跪是至高无上的礼节 , 人生在世 , 上可以跪天 , 下可以跪地 , 中可以跪父母 , 除此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让人双膝弯曲。后来 , 下跪的工人都回厂了 , 而这个河南小伙子却昂着头走出了厂门。其实 , 他河南老家有年迈的父亲和多病的母亲 , 家里很穷 , 他需要这份工作 , 但他放弃了这份工作 , 却留住了骨气 ! 他回到河南 , 被家乡人视为英雄 , 称赞他捍卫了国格 , 维护了民族尊严。郑州大学还破格录取他为正式学生。
黄河儿女不可辱 ! 回首华夏史册 , 中原大地不知上演了多少幕历史话剧 , 中州儿女又演绎了多少慷慨悲歌。诸如武王伐纣、周公营洛、春秋诸侯争霸、战国 群雄逐鹿、刘邦项羽对峙、光武帝刘秀兴汉、曹魏中原称雄、隋末瓦岗暴动、赵匡陈桥兵变、岳飞抗金兵、李自成中原血战、京汉 " 二七 " 风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等等 , 历史的风云变幻 , 无不在中原大地留下深深的痕迹 , 世世代代涌现出了一辈又一辈的忠臣志士。
与敌斗 , 河南人 " 舍生取义 "; 与天斗河南人永不言败。
到了河南 , 我才明白像 " 愚公移山 " 这样的寓言为什么会发生在这里。原来 层层黄河泥土沉淀了河南人的品格: 宁愿干死 , 不愿饿死 , 自力更生 , 求生图存的勤劳精神和顽强意志。如今的河南人身上还保留着吃苦耐劳的美德 , 像愚公 那样的人今天还有。
大禹治水的故事至今已流传几千年。由于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 , 古时水患不断。大禹的父亲?受令治水 , 因只重筑堤 , 堵而不疏 , 使水患更加频繁 , 结果被放逐而死。大禹继承父业 , 劈九山、通九泽、决九川 、走九州 , 奋战 13 年 , 三过家门而不入 , 终于以疏导的方法疏通河道 ,引洪归道 , 东流入海 , 制服了水患 , 成为治水英雄。
如果万里长城可以让我们对中华民族的坚强产生不尽崇敬的话 , 那蜿蜒于河南林州千里太行之上的闻名于世的 " 人工天河 " 红旗渠 , 也一定会令我们对 河南人的刚毅产生无穷的敬畏。你可知道 , 这条横跨上世纪 60 年代的名渠用去 了林州十万大军整整十年的时间 , 为了给干旱的家乡迎来 " 甘霖 ", 在工程十分艰巨和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 劈山开渠 , 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像这样的事和人举不胜举 , 这些都是河南人真正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河南人是历史文化积淀最厚重、经历最坎坷的中国人 , 河南是炎黄祖先优秀后裔的一支 , 是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 一群勤劳、正直、聪明的中国人 ! 他们有艰辛、有磨难、有挫折 , 但他们也有憧憬、 喜悦和自信 , 他们已经开始腾飞 , 处在发展之中、建设之中的河南 , 一定会有更精彩之笔 , 一定会有更美丽的明天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