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6/12/22 07:12:44

(原创)“道德高尚”,充满浩然正气、无疑有益身心健康!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这是孔子的弟子曾参对其老师学说的一个有名的评阶。《说文》解释为:“忠,敬也,,恕,仁也。”忠,即忠于国家、民族,忠于信仰,忠于事业。这种忠,往往呈现出一正气,一种如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而这种可以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恰恰是健康长寿的秘密之一。

有学者指出,儒家认为养生要从道德开始,儒家的修身是为了发扬的善性,而清除心理的障碍,是为了达到心理平衡。我们知道,儒家注重道德、精神方面的修养,即人们熟知的“正心,诚意,修身”。当然,儒家的道德、精神修养不完全是为了养生,而是为了以后“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忠诚、仁慈、宽厚、有道德和充满浩然正气,无凝是有益身心健康。孔子的弟子路问孔子:“君子也有忧虑愁烦吗?”孔子回答说:“没有。君子的修行,在没有完全的时候,他会乐于这个修行的过程、这个修行的意义;如果修行成功了,又乐于这种成功,乐于其有准绳可依,这样终身都乐观,没有一天忧虑愁苦,小人就不是这样了,在修行未成的时候,忧虑否可以成功,而修行完成的时候,又担心会失去,这样终身都是愁,没有一天乐观了”。注(原文:“君子亦有忧乎?”子曰:无也。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则乐其意,既已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则不然,其未得之,患绋不得之,又巩失之。是以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所以孔子指出:“君子不忧郁不惧”。“君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国被人围困,断粮七天。但他依然镇定自若,弹琴唱歌,泰然处之。在这样的一种险境中都能如此,充分显示了他的心理素质和精神修养。对此,有学者指出,一个君子襟怀坦白、光阴磊落、为人正直,没有那些无端的忧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样,脏之气安定,能够健康长寿。

“《内经》一开始的《上古天真论》就提出养生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不过最主要的也就是调气、调神、入静。《内经》认为,人的生命的组成有三元,又叫形、气、神。形,就是有形的生命活动方式,是生命的载体。气,是无形的生命运动方式,是生命的根本。这个神呢,是灵魂的生命活动方式,是生命脉的主宰。最主要的还是要清静。清静、内守,使神气相和,这样的话,人就可以保持在一个非常和谐的状态。在这个生命活动的和谐状态下,人就不会生病。”“我认为《黄帝内经》最有价值的,是强调身心兼养,特别是强调心理养生,精神养生。”如: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仁人这所以多寿者,”是因为“外无贪而清静,心和平而不失中正”,能“取天地之美,以养其生”。十分清楚,儒家的这些精神与《黄帝内经》的养生学十分相近。

      《黄帝内经》指出:“夫道者年皆百数”。就是说,懂得养生之道并遵循养生之道的人,年龄都可以达到百岁以上。那么在《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中,何者为首要呢?精神,即在养生诸原则、方法中,精神是首要的。对此,《黄帝内经》有一段著名论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要求人们安定情绪,不贪欲妄求,心中安详平和,没有恐惧焦虑等有害情绪,“无思想之患”,精神愉悦,,精神守惊天动地内,疾病难以入侵,“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可见,安定和平的精神状态,是使人保持健康的重要前提,是长寿的第一要义。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著名定义是:健康是“身体、精神、社会的安定状态、并非仅仅是不处于疾病或病弱的状态”。由此可说,不生病的人,不一定是健康的人。而一个健康的人,一定是身心健康的人。而精神健康又是第一位的,这在今天尤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高度关注。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3/9 10:31 编辑 ]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6/12/22 07:28:47

人的年寿到底有多长呢?古今中外,说法虽有少有差别,但亦大同小异耳.<礼记•曲礼上>:“百年曰其颐”。这说明了人的年寿可以达到一百岁。是否有可能更长呢?《礼记》没有往下说,但据《吏记•五帝本记》“集解”引皇甫谧云:黄帝年寿111岁,尧帝118岁。人类在物质上条件非常落后的上古,尚且能寿长如此,更何况在今天呢?根据科学预测,人的寿命是自身生长期的五倍至七倍。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6/28 09:14 编辑 ]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6/12/24 20:31:39

“正心,诚意,修身,养德,“取天地之美,以养其生”这是儒家的养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道德高尚”,充满浩然正气、无疑有益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