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在佛法中的地位--惟贤法师
一、唯识学思想的发展历史佛在世时说法,当时无文字记载,佛灭度以后,佛说的法,经过弟子们三四次结集,这就形成大小乘经典。因为是佛亲口宣说,内容即是佛的自证境界,是圣言量。后世的大小乘论师们,根据佛的经典,加以研究发挥,就成为论义,于是有小乘论、大乘论。根据时间的推移,论的内容,是有系统的,逐步将佛所说的法发挥光大。太虚法师在《判摄佛法》中提到:佛灭度以后,初五百年,是小行大隐时期,就是说当时流通的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是隐而不彰。第二个五百年,是大主小从时期,大乘佛教开始逐步发扬。第三个五百年,是密主显从时期,由于当时印度王朝处于衰落时期,婆罗门教复兴,佛教的弘扬不得不依靠婆罗门教,以婆罗门教的形式来发扬佛教中观思想,采取一种密宗的方式,所以这个五百年呢,是密主显从时期,以密宗为主,显宗为辅。大概在这个时期,印度佛教就衰落了。
(一)第一个五百年,小行大隐时期
小乘在结集的时候,分为两部,就是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就是窟内结集,大众部就是窟外结集。由这两部逐步发展,上座部分为十一部,大众部分为九部。从这时开始,就分为二十个部派。经典即《四阿含经》,论说部分,有《毗婆沙论》、《俱舍论》,重点是阐扬了四谛十二因缘的教义。
(二)第二个五百年,大主小从时期
大乘佛教开始发扬,是在佛灭度后五百年开始。马鸣菩萨写《大乘起信论》,发挥了佛说,把“心”分为“心生灭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就是凡夫流转生死的境界,“心真如门”就是闻法以后逐步解脱,进入圣者的境界。这个时候,大乘就开始流行。
到了六百年间,龙树菩萨发扬了大乘的空义,根据《大般若经》写《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他的弟子提婆菩萨写了《百论》。这些论著都是“空宗”根据《大般若经》而发扬的主要论典。
到了八九百年间,无著菩萨出世,还有无著菩萨的弟弟世亲。无著菩萨宣扬大乘,特别是瑜伽派,根据弥勒菩萨讲的《瑜伽师地论》无著菩萨写了《摄大乘论》等,宣扬大乘唯识,后来世亲菩萨受无著菩萨感化,弃小向大,也弘扬唯识,写的著作很多。世亲菩萨很聪明,大小乘方面写了很多论著,他被尊称为“千部论师”。根据时间的推移,佛教的大乘教义到了无著世亲时代,是大大地发扬了,这表现在经典多,论著多,比以前小行大隐时期和空宗盛行时期,从体系来讲,更完整,更有系统。佛所说的唯识法相到这个时候,就显出它的系统性,它的教义博大精深。
无著世亲菩萨以后,大概在一千年左右,继续世亲菩萨的有十大论师:护法、净月、欢喜、智月等等(注:十大论师为:1.护法;2.德慧;3.安慧;4.亲胜;5.欢喜;6.净月;7.火辨;8.胜友;9.胜子;10.智月)。世亲菩萨写完《三十唯识论》后就圆寂了,没进一步写,这十大论师就各自发挥妙义,解释世亲菩萨的《三十唯识论》。在这个时候,佛教的瑜伽及法相唯识思想发展到了登峰造极,无著、世亲、十大论师的弘扬,使这个思想遍及五印。
(三)第三个五百年,密主显从时期
这时候,婆罗门教复兴,密宗盛行,佛教的教义就衰落了,谈不上教义的弘扬。佛教在这个时候,在印度,随着婆罗门的影响,随着外来的教派的侵略影响,开始逐步衰落。
在汉哀帝到汉明帝时期,佛教由印度传到中国。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经过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总体来讲是一个大乘的系统,小乘没有大乘兴盛。这个跟中国文化传统有关系,由魏晋、南北朝翻译讲学,逐步酝酿到了隋唐,建立了十个宗派,大乘八宗,小乘二宗。
当时玄奘法师由长安到印度去留学,在印度依止那兰陀寺的戒贤论师学法,主要学瑜伽、唯识法相,当然也学空宗、小乘、外道的一切论著。玄奘法师很广博,学成以后回到中国,由于唐太宗的护法,设立译场,当时的译场规模很大,有一千多人,全是国库开支。玄奘白天译经,晚上讲学,主要成就是在唯识法相方面,特别是他的弟子窥基法师,直接传承他的思想。
玄奘法师下面有十大弟子,第一个就是窥基法师,因明唯识都学得很好,他是受玄奘法师之命,把十大论师的著作糅合起来,集成《成唯识论》。他又写了《成唯识论述记》,解释《成唯识论》。窥基以后,就是慧沼,慧沼以后,就是智周。慧沼写《了义灯》,解释《成唯识论》;智周呢,解释《成唯识论述记》写了《演秘》。《成唯识论述记》、《成唯识论了义灯》、《成唯识论述记演秘》就是研究唯识的三大部,这是研究唯识必须要学的。
学习唯识,基础的书,有《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八识规矩颂》,进一步有《摄大乘论》、《成唯识论》、《显扬圣教论》等。唯识的论著是一本十支,本就是《瑜伽师地论》,这是根本论著,《瑜伽师地论》有一百卷,为弥勒菩萨所说。将《瑜伽师地论》发扬出来的有十部论著,即:《成唯识论》、《显扬圣教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大乘庄严经论》、《大乘五蕴论》、《摄大乘论》、《百法明门论》、《分别瑜伽论》、《阿毗达磨杂集论》。
唯识法相从印度到了中国以后,由于玄奘法师、窥基法师、慧沼法师、智周法师的继承,典著更加完备,意义更加发扬光大。当时译经的长安,是个文化的首都,越南、日本、朝鲜的僧人都来这里留学,这就把佛教的各宗派,特别是唯识法相传播出去。佛教流传,从印度到中国,根据时间的推移,唯识法相的发扬,解释佛说的唯识经典,如《解深密经》、《楞伽经》、《华严经》等,更加完备,更加精深博大,更有系统,超过其他的宗派了,小乘、大乘的空宗都比不上。这就是整个系统,是佛教的主流。
二、唯识的中心思想,从小乘到大乘
佛最初说法,从讲“四谛十二因缘”开始,这时主要是讲业感缘起,十二因缘,说明众生怎样流转世间,怎样出离世间。流转世间,无非是由于业。业呢就是由于烦恼、无明,无明烦恼生起,造业是由于什么呢?心!小乘的“业报论”重点就是突出这一点。唯心因果,是佛教的基本思想。
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把心分为生灭门、真如门,由生灭门流转生死,由真如门回到解脱的境界,证得法身。这就是对于小乘思想的进一步发扬。到了六七百年间,龙树菩萨、提婆菩萨发扬大乘般若。般若就是讲智慧,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种。文字、观照、实相都离不开能观智、所观境,也离不开心。中国天台宗继承了这个思想,即“一心三观”,一个心对诸法作三种观察,空、假、中,三谛圆融,都是把般若思想进一步发挥,还是离不开心。龙树菩萨有首偈子:
诸佛出生处,
堕地狱未减,
成佛原未增,
应敬礼此心。
到了无著、世亲菩萨时代,就把大乘经典如《华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胜鬘经》等等,进一步发扬,明确的提出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三界唯心”就是指三界的业报,业、报都离不开心,唯心所造。“万法唯识”指认识一切世间的现象,离不开内心的分别,“识”就是分别的意思。“能分别”是心的作用,“所分别”也是由心观察对象的作用。在唯识学上,就是识体生起“见分”和“相分”,“见分”就是能观察、能认识,“相分”就是所认识,“相分”里面有“疏相分”、“亲相分”,“疏相分”就是根身山河大地,“亲相分”就是自己的“识”变现的影像。直接了解这个影像,我们缘的影像,不是直接对外。“见分”缘“相分”,而“见分”与“相分”都离不开心。色不离识,相不离见(相分不离见分)。也就是说外境是由识所变,你要认识它,有能认识的“见分”,有所认识的“相分”,而“相”不离“见”,“见”不离“心”。“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说明这个道理,这个道理贯穿于整个唯识的理论。佛教不管是小乘还是大乘,中心思想讲“唯心因果”,从小乘的“业报缘起”到大乘的“性空缘起”、“真如缘起”、“赖耶缘起”,这一切缘起都离不开心。
一般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说明“身口意”三业以“意”业为主,意业发动身语二业,所以修行人就要自净其意。
“意识”是心,《法句经》上讲:
若远行独行,
无身寐于窟,
调此难调心,
我说真梵志。
形容这个“意识”,它的缘虑很远,它是单独生起来的,所以说是“远行与独行”。
“无身”是看不到,似藏在洞里,很深。这个心是很难调的,能够把这个心给调伏下去,就是真正的修行人。
“我说真梵志”,突出修行是以修心为主。
在大乘空宗,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讲难行道、易行道,难行道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习,易行道讲念佛号可以生西方,都是由心。另外讲“空”,破我执法执,也是离不开心,在唯识经典中就更为突出。
《华严经》讲:外境如虚幻,唯识与心作,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心地观经》、《大乘起信论》讲:“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国土染,心净国土净”。《楞伽经》讲:“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佛语”就是佛说的语言,以心为宗,“无门”就是不要执着,去掉执着,就是走入这个门的路径。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管小乘,还是大乘的空宗和瑜伽有宗,都贯通于这一个主题思想。这个主题思想到了唯识法相,更加有系统,并把它发扬广大。
三、唯识学的系统
从佛说《解深密经》、《楞伽经》的内容到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世亲菩萨的《唯识三十颂》、十大论师的《成唯识论》,是有系统的,内容是一层接一层。唯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说明:
什么叫唯识?唯识的内容如何?
唯识不是否定一切色法,它是色不离心,境不离识,它不像一般的哲学、科学把心与物分开,它不是这样讲的。唯识,有心就有境,有境就有心,境不离心,色不离识。但是色与境,是虚妄的、幻化的,梦幻泡影,应该认识心的主要,心的能动性,在修行方面,就需要净化心灵,目的是达到转识成智。转识成智,就证大菩提,消灭无明烦恼,就证大涅槃。大菩提、大涅槃,其中心思想是不舍众生,它的修学是有次序,有阶梯的。所以,唯识者,唯即一切外境离不开心识,有识就有境,有境就有心,外境是虚妄的,要改变外境,以心为主,心能转化一切,心是主要的因,这即是唯识的意义或者宗旨。
现在讲什么西洋唯心论、唯物论,这些思想在古代的印度和中国都有。佛家所讲的“唯识”,恰恰不是那么一回事,所以说到唯识唯心,有人认为是空虚的,不是那回事,它是个综合观点,看问题是综合的,不偏于哪方面,但要抓住根本。它的教义,细分即是唯识相、唯识性、唯识观、唯识行、唯识果。总括起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从事相方面来看唯识道理,二是从观行方面来看唯识道理。
(一)什么叫唯识相
一切山河大地,根身,这种境相为什么有呢?离不开心。相代表一切境相,代表一切事物,一切现象。心以哪几个为主体?以三能变:即异熟能变、思量能变、了境能变为主体。
异熟能变即代表阿赖耶识(第八识),这是生命的主体识。
思量能变,思量我,处处有个我的观点,人我,法我,这是生起无明烦恼的根本,叫末那识(第七识)。
了境能变是前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其中对外的为粗了别,是前五识。比较细的,既对外又对内,有观察能力,由观察、归纳、推理、作出结论,是第六意识,能了解内外境。前五识了解外,第六识叫细了别,不单了别外,而且了别内。了别就是认识,认识一切境象,产生整体思想,产生逻辑的结论,这即是第六意识。
所以“变”即离不开这三种识体。如何“变”法,又分为两种:因能变或称因缘变,果能变或称变现变。
因能变,就离不开种子,你说了话,做了事,发生了作用,就熏习成种子,这个能力是潜在的。所以我们说业力,是指你造了业,就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一种潜伏的、潜在的势力,就成为种子,这个种子条件一成熟,就可以感果,感报。有因有缘,又叫因缘变。
佛教讲,我们这一期生命完结以后,还有种子存在,业力存在。种子又分为:等流种子、异熟种子。等流就包括物质和精神,物质的就是相分种,精神的就是见分种,由于善恶性质不同,善因成为善种子,成熟以后,感得乐果,恶因成为恶种子,成熟以后,感得苦果,平等流类,没得错乱。这即是等流种子,也叫做名言种子(分为表义名言和显境名言)。
第二是业种子,就是由于第六意识强有力的作用,由于这个作用,作为增上缘,恶业善业,力量不失,到了成熟的时候,感得果报。在唯识学来讲,人,经过生有这个阶段以后,到了死有,又经过中有,在将要生的时候,由于业种子的激动,业种子激动识种子,识种子又激动大种子(地水火风四大、相种)。感得十一个色法,六根六尘,对内来说即有根身,对外来说就有世界,根身是不共种,世界是共种,分得很详细。不共种中有“不共中共”,共种中有“共中不共”,这样,就是“内有根身,外有器界”,离不开异熟种子的感生,离不开阿赖耶识的种子。种子即分为这两类,因缘成熟,即内变根身,外变器界,这是从现象本体来讲的。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本体离不开识,识中就有种子。
现代的物理科学家爱因斯坦讲,质能互变,能可以变质,质可以化为能,它完全通于唯识道理。能,就是一种能力,潜在的能力,一切山河大地,没有能力,地球都不会运动。能可以变质,质可以化能,种子的道理跟这个差不多,种子即是能嘛,一切现象就是质,能可以变质,质转过来又可以形成能,循环不断,就像车轮一样。为什么有这些现象,即是本体:心识,能变的心识,还有主要的种子。从现象看到本体,一切唯心造。这即是现象论,本体论。
从认识论来讲,识生起来以后,它会有能认识,所认识,唯识学上即是分为: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四种作用。相分是所缘,见分是能缘,自证分就是能缘的体,证自证分是认识这个缘正不正确,是一种反观作用。所以识体生起来以后,就会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而其中最重要的,对内对外,是见分和相分。
在认识方面,离开了见分,离开了识体,你就不晓得一切事物的存在。孔子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哪怕外面是电闪雷打,地动山摇,你心不在,你就不晓得,没有认识。所以物体、现象、认识它,离不开“识”,识离不开种子。所变就是根身和外面的现象,及识体产生的见分、相分,都是所变。《成唯识论》中讲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意义比较多,有系统,当然其中还有一些争论。
唯识新派和唯识旧派,对于种子是新熏的,还是本有的;识生起来的,是四分,还是三分、二分等,识体与种子的一异等争论很多,但是十师中正论是护法论师,《成唯识论》代表护法论师的论点,比较完备。
(二)什么叫唯识性
唯识性,有三性三无性,结归到真如性、圆成实性。三性即是把世间法、出世间法归为三种,即: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概括了世间、出世间、有漏、无漏、染、净。世出世间法虽多,总括就是三性。
为什么叫“遍计执”呢,它是虚妄的,众生执着我,执着法,认为有人我、法我,实际上没有,但是众生普遍执着,所以叫“遍计执”。
“依他起性”就是因缘生法,有两起,一种是“染污依他”,一种是“清净依他”。“染”就是妄心,由“妄心”生起的现象,有执着。“清净依他”就是从开始皈依佛教,闻熏正法,就慢慢转为清净。染污依他是有漏的道路,清净依他是无漏的道路,逐步转识成智,那么在“依他起”法上,逐步的把染污清除,转为清净,转成“圆成实”。
“圆成实”的圆,就是指真如性是普遍的,成即是其性常住不生不灭,实就是真实不虚,非如外道的神我,这个性就是真如性、法性、佛性。彻底认识这个三性,必须建立“三无性”。
三无性就是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相无性”就是在一切法上,是没实我、实法相的。生无性,就是说一切法因缘生,不是上帝生,也不是自然生。胜义无性,就是达到我空、法空,证入胜义境界,由二空显现真如,即是胜义无性。
(三)什么是唯识观
接下来讲唯识观、唯识行、唯识果。唯识观主要是五重唯识观,就是说观察事物有五个标准。
第一观,遣虚存实。遣除虚妄的,保存真实的,服从真理,这是虚实相对观。在三性中,认识遍计执,是虚妄的,都是众生的执着。实,是依他起,是幻有、假有,但是不能否定因果存在。圆成实,就是断一分烦恼,就证一分真如,也即诸法空性,佛菩萨的胜义境界。
第二观,舍滥留纯。唯识,以识为主,不要以相为主,相是虚妄的,是附带于心识而产生的。舍相分,你应该看清它,舍弃它;留纯,以识为主,识体,自证分;见分是属于主体的东西,不要执相,要保存心体和见分的作用。一般的唯物论,客观经验论,主要就是看到相,没有看到心的作用,把根本舍弃了。这就是舍滥留纯,也就是心境相对:能缘的心,见分;所缘的境,相分;其中相分是附属于心,附属于见分。应该看到主要的,看到根本,叫做舍滥留纯。
第三观,摄末归本。本是识体,是心;末是见分、相分,识体生起来的时候,认识外物,它有能缘的见分,所缘的相分,能认识,所认识,所以说识体才是本。见分、相分是末,既不能偏重于相分,也不能偏重于见分,认识见分、相分的产生离不开根本的识体。这即是摄末归本,体用相对,从体到用的一个认识。
第四观,隐劣显胜。什么是胜?什么是劣?胜就是心王,劣就是心所,讲心就包括心王心所。八个心王,五十一个心所,都叫唯心,但是中间分为胜与劣。心所是依心王而生,与心相应,它不占主体,它是一种附属的东西,隐劣显胜,心所是劣,胜是心,学唯心,首先就要见到心,八识的心,是心王,抓住主要。这就是心王与心所胜劣相应。
第五观,遣相证性。遣什么相?遣依他起相,学佛就要由有漏转为无漏,由染转为清净,就需要遣相证性。依他起相就是妄心显的妄相,是有漏法,我们必须熏习无漏法,逐步把染污种子遣除,转为清净种子,证入真如实性、圆成实性。这才是究竟的。
所以说,观察唯识的道理,必须从五个方面来观察,叫五重唯识观。遣虚存实,虚实相对;舍滥留纯,心境相对;摄末归本,体用相对;隐劣显胜,王所相对;遣相证性,事理相对。也就是说处处要抓住根本,归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主体。众生境界、普通学术界说相就忘心,这就与唯识的宗旨恰恰相反,就不能修行,不能作正确观察。
(四)什么是唯识行、唯识果
唯识行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唯识行包括《华严经》的五十二位,即是菩萨修行要经过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1. 资粮位
积聚资粮。是一种渐进的阶梯,与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是相合的。由人乘到佛乘,它不是顿教,顿教是一步到位,一步登天,它是渐进式的,做人,把人做好,逐步升华。资粮位重点是以信为主,而这信呢,又离不开修福修慧。修福就是积累福德,做好事,修慧就是多闻熏习,福慧双修,学佛人在受了三皈五戒以后,要建立正信、正见、正行,积累福德智慧资粮,这是先决条件。这包括《华严经》的前四十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信就是建立信仰,十住就是保持正念,十行就是利益众生的行动,十回向以功德回向众生。这些都是资粮位里面的。
2. 加行位
修止观,加功用行,勤修止观,就是说要把我们的虚妄意识转过来,对事物作出正确的认识,去除执着。唯识的加行位就是以四寻思观,四如实智,中间产生四种定,经过暖、顶、忍、世第一位而入见道。
暖就是初步得到法喜,了解“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道理后,得到法乐,全身很暖和了,在定中很暖和,叫暖位。这个定就叫明得定,就是得了智慧,认识正确的道理。
顶就是进一步发挥,相当于人爬山,爬到了山顶,可登高望远。这个智慧进一步增长了,叫明增定。明得定,是起初的了解,一切所缘、外境都是虚妄的,不离心;明增定就是进一步增长了这个智慧。
第三,印顺定,就是进一步由所缘的境不实在,一切唯心,所缘不可得,所缘空,观心亦不执着,能缘的心也空,这就是印顺定,即进入了忍位。忍,就是对法义得到认识忍可了,进一步坚定了,叫住忍位。
第四,世第一位,无间定。什么叫无间定呢?接着印顺定之后,不间断,刹那相续,对于所缘空、能缘空,所缘的境界不可得,进一步了解能缘的心也不可得,能缘所缘都空,得到一个综合的认识,叫无间定。
暖、顶、忍、世第一是加行位。止观双运,空除了所缘执、能缘执,能缘所缘都空。唯识讲空,讲心要空心,你对主观的执着都是不行的,就像般若讲空一样,空还要空,空空,唯识也是这样,讲一切唯心,所缘是虚,空!讲心也不要执着心,能缘空,能缘所缘都空,所取能取空,就可以见唯识真理,到了这个境界,就是无间定,进一步进入见道位,等于是禅宗的开悟境界,见到了真理。
3. 见道位
就是一种证悟境界。这个证悟是渐进而来的,不是一步登天的。见道位就是见到真空,进入能所俱空的境界,就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的境界。见道位以后就是初地,开始进入修道位。
4. 修道位
从初地到十地,叫修道位。为什么叫修呢?第一地,见了空的道理,叫欢喜地,明空的道理,得到法喜,但是进一步需要修、要实践,要解行并重。在初地除了断掉分别所生的烦恼障、所知障以外,本来自己与生俱有的、先天的烦恼障、所知障,也要进一步把它现行和种子给除掉。所以必须要修。
以后是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就是勤修戒定慧;离垢要修戒、要持戒,不持戒你是不能离垢的;发光,就必须修定,定力加深,定光发现,智慧就生。
极难胜地,总修胜义、世俗二谛圆融,艰难而殊胜。
远行地是第七地,要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加功用行,观因缘生法自性如幻,修无相行,叫远行地。
第八地是不动地,观缘起性空,此时无功用行,是自然而然的。
七地以后,俱生的我执和烦恼障基本得到了摧伏,我执的现行和它的种子基本断除,但是从八地到十地,俱生所知障的种子还是潜伏着的,还是需要继续修。初地是由后天的分别、邪师邪见导致的烦恼障、所知障,在初地就伏了,但是与生俱有的、无始以来的烦恼障、所知障,必须继续摧伏到第七地,把俱生的烦恼障现行和种子伏除了,而所知障的种子还在,第八地以后,很微细,必须继续修,到第十地,经过金刚道,就把种子全部斩断,进入等觉、妙觉,这就是佛位。
生死分为两种生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就是受业报,一生了一生接着来,七地断烦恼障就脱离了分段生死,但是所知障的种子还在,还在生,还在灭,这叫变易生死,这是八地菩萨以上的境界。必须到了金刚道以后,证入佛位,才能除变易生死,就完全脱离生死。《成唯识论》里把这个道理讲得很详细,修什么,除什么惑,什么叫俱生惑,什么叫分别惑,现行到哪里伏,种子到哪里断,证什么真如,讲得很详细。
5. 究竟位
就是证到了佛果,在唯识来讲,转识成智,转烦恼障证入涅槃,转所知障了解二空,证得菩提,这就是佛的境界,即是究竟位。
唯识五位就是依次序来的,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包括了《华严经》的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就是唯识行、唯识果,分分断惑,分分证真,断一分惑就证一分真,踏踏实实的,你若不是依这个道路来,哪怕你修止观,也要走邪路。
所以佛家修行和断惑,它与外道不同,与世间不同,为什么不同呢?重点就是破我执、法执。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也要消灭,达到这个目的,你不这样走路的话,妄想马上由禅定得神通,那你就是外道,结果走火入魔,就出现很多怪现象,像狂乱、神经病都出现,这就是没有把根本抓住。所以佛法讲资粮位,坚定信心,修习福德智慧资粮,一步一个脚印来,这是真正的修行。修四加行,修止观,是正确的,不能舍本逐末。
唯识法相上的五位跟后来太虚大师讲的人生佛教、赵朴老提的人间佛教是完全相合的,它是由人生完成人格,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作为成佛的基础,这就是唯识行,也包括唯识果。
四、唯识理论的建立
建立唯识理论,是由因明学来的,要懂因明。十大论师的陈那论师,是因明学的祖师之一,写了《因明正理门论》(在陈那之先,由商羯那主写了《因明入正理门论》)。它是根据事实、根据道理来建立,来显出真理,它不是乱说的,要合乎因明嘛,现在讲要合乎逻辑,因明主要是根据八法,自悟悟他,来建立逻辑,建立论理,八法中有四法是衡量自悟,有四法是衡量悟他,你自己都没有悟,没有根据,怎样去悟他呢?
自悟是哪几种呢?真现量、真比量、似现量、似比量。现量是根据现在实证,现证现知,这个现量不像现在实验的科学,只见到物质一边,现量的内容很宽广的,包括五俱现量、意识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四种。
五俱现量就是根据五根(眼耳鼻舌身)现量所证。
意识现量就是结合眼耳鼻舌身同时意识,正确的观察,得到的结论。
自证现量,就是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己证得了悟的境,真实不虚。
瑜伽现量,就是你所见的,与佛的真理,与涅槃菩提、与佛的教理行果都相应。这个现量现证就比唯物的科学宽得多了。假如违反这一点,就是似现量,是相似的,假的。比量就是根据已知得到未知,比如你看那座山,若是起了烟,起了雾,就知道要下雨,或者晓得那里有人家住,推理而知嘛。在道理上来讲,是由因知果呀,种了什么因,得了什么果。你要晓得你的过去,就看你的现在,你要晓得你的未来,也要看你的现在,由因知果。正确的推理,这就是比量,假若不根据正确的推理,以相似的观点来推,就是似比量。
你若没有这个基础,不懂真现量,真比量,那就是妄见妄断,你自己都搞不清楚,怎么能够引导其他人呢?不以盲引盲,这个阶段,叫自悟,这就是八法中的前四法,是属于自悟方面的。后四法就是悟他,悟他是建立什么呢?有三支比量。真能立,真能破,似能立,似能破,能立能破,立中有破,破中有立,就要靠三支比量的论式。起先是五支比量,后来到了陈那论师,总合起来叫三支比量,即宗、因、喻,陈那论师把原来五支的合、结归到喻里面,就成为三支比量。
第一支,宗,即是主张,论点。
佛法讲一切法无我,一切法无常,人生是苦,都是个主张,这叫作宗,宗,就是个主题、论点。
第二支,因,就是要举出道理。
宗是论点,因就是论依,依就是依据道理,不能乱说,是依据道理而得来的。譬如说诸法无我,这是个论点,依据什么呢?它的因是什么呢?因是缘生无性故,因缘生法,没有实体,无主宰,不常住,这个就叫因,叫论依。
第三支,喻,就是论据。
论据是什么呢,就是要举事实,什么事实呢?《金刚经》上讲的“梦幻泡影,如露如电”,都是事实。
再举个三支比量来说,一切唯识现,这是宗,因是什么呢?因外境虚妄故,所有外境都不实在,都是唯心所现,是虚妄的。论据是什么呢?譬如有目翳人看到眼前有花,有影子,有种种东西,这就是喻。唯识的论据,根据因明来讲,一切都是由论点、论依、论据,最后作结论。这就是三支比量或叫做能立。
三支比量,立了以后,就可以破敌人论点,立中就有破,不然你就不能破斥,说一切无常,就要破他的常见,说一切法无我,就要破除我见,若是真能立,就可以真能破,假若反过来说,相似的,不真实的,叫似能立,似能破,你就不能破他。若要细分,这个论点、论据、论依,假若错误了,就有很多过失,因明学上,宗方面错了,就是九种过失,因方面错了,就有十四种过失,喻错了,就有十种过失。在语言上产生过失,你不但不能破别人,你自己的论点都建立不起来,还能破别人吗?所以因明学,组织很严密,建立论点、根据,还要举出事实,这样才能够能立、能破,才能悟他。
唯识学根据因明的发挥,既不违反事实,也不违反真理,合乎真理,合乎事实,就把佛学这个“唯心因果”的观点阐扬出来了,这就是唯识的特点,这个特点,是其他宗派没有的。
玄奘法师学了因明,他后面的窥基法师、慧沼法师、智周法师都擅于因明,印度的陈那论师,是建立因明学的。这就是唯识学的特点,是结合因明来讲的。书籍就有:《因明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门论》、《集量论》等,汉文藏经有,藏文的藏经也有。玄奘法师把这个更加发扬广大,他在印度留学的时候,他的《真唯识量》,在曲女城,万人以上都没有能破掉,有小乘、有外道、还有大乘的人,没有一个人能破。这以后,他的声誉很高,小乘尊之为解脱天,大乘尊他为大乘天,受到万众的恭敬。
五、唯识学既通于现在,更胜于现代
为什么这样说呢?现代社会讲人本主义,讲科学,科学就主张实验、分析、归纳、判断,不轻信,不轻易下决断。而唯识的系统,他的理论的根据,恰恰就是这个方法,它不是懵懂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需要说出道理的,它根据因明,有分析、有归纳,举出事实,所以现在的大学中的研究院,研究唯识的不少。现代的科学发展,用科学方法观察事物,完全有关系,可以说出道理,要能说出所以然,若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就不行。
那么,它胜于科学的方面是哪些呢?心物综合,谈唯识,并不是离开色,离开境,有识就有色、就有境,有见分就有相分,色不离心,见不离相,综合的观点,就胜于科学了,而且对于唯物论、经验论还有指导思想,可以纠正一些偏向。譬如说现在讲究物质,讲究自然科学,专门在物质方面发展,结果人心偏向,私心杂念多,就破坏了物质,破坏了自然,破坏了人与人的关系,不融洽,就发生社会染污、环境染污、水源染污,什么都染污。清除这个现象,物与心不能分离,要有理性、德性,发挥人生价值,来应用这个物质科学,纠正他的偏向,若不纠正偏向,只是从物质、经济发展,结果人欲、我执心更重,形成争斗,于是乎,国家的建设偏于军事,世界强国的建设,都偏于军事,大力生产原子弹等等,竞争就越来越激烈,文化教育建设,都赶不上军事建设,人们生活就会很困难,整个世界就会混乱!
发展军备,发展财富,这个财富又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以要真正纠正这个偏向,必须要以唯心因果的道理,以精神驾驭物质,以唯心的道德使科学的偏向得到纠正,走上正路,使它发展,能够使人们生活提高,物质丰富,这是正路,这就离不开佛教唯心因果的道理。潮流的正常发展,只有这个方向。
附问答
(备注:听完惟老将近二个小时的对于《唯识学在佛法中的地位》深入浅出、圆融无碍的讲解,弟子正根提问如下:)
问:唯识学的思想是不是贯穿于整个佛教所有宗派?所有宗派均是以唯识学思想为基础,只是形式不一样而已?
答:对的。不管小乘、大乘,性宗、相宗,它都是以唯识学为基础。我刚才所说:业感缘起,业,行动,行动又由无明烦恼,烦恼又由意识,都是讲识,要净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也是以意识为主,有意就会发动身业、语业。
问:既然唯识学的思想是贯穿于整个佛教所有宗派,但是如今唯识宗派却并不兴旺,那么如何才能让唯识宗派更好复兴?
答:由于唯识理论比较高,比较深,书比较多,中下水平一般就不适宜。但要如何发展呢,一是观点要正确,要有八宗平等的思想,这是太虚大师提出来的,不要有所偏向;第二要看主流,佛教的主流是什么,唯心因果;第三要普及,通俗普及,那么这方面的读物就需要很浅显,由浅入深,有基础读物才行,这需要努力。
问:是不是可以这样讲,如果把唯识思想学通了,其他各个宗派的思想就一通百通?
答:是这样子的,它有连带关系,一通百通,你若晓得什么是业感缘起,什么是性空缘起,什么是法界缘起,把唯识学通了,它都是一致的,八宗平等,到了那个悟的境界,就一条道路,你看密宗到了大圆满境界,都是这个道理,悟得空,所以一通百通。
问:我学修的体会是:如果对其他宗派的道理明白一些,也会有助于唯识学的学习?
答:这是可以的,相辅相成,不能脱离,百川归大海嘛。
问:唯识学门派在国内其他地方还有没有传承?
答:有。各个佛学院都在研究唯识法相,各个大学、国家的宗教研究机构研修唯识比较有系统。现在应该怎么作呢?重点是要做普及工作,普及于一般的群众,要通俗化、大众化,目前这个工作做得很差。
问:现在学习唯识学,看到的一些书籍,全是文言文,加上各种名相,根本就搞不懂。应该怎么办呢?
答:这就需要通俗化。用语体文来解释,把唯识的基础书用语体文把它翻译出来,普及于大众,这是很重要的,但这个工作目前还没有人做。
2004年7月21日讲于重庆慈云寺
正根记录整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