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楼里的粉墨春秋
来源:南方都市报民间戏曲在现代城市中的一种生存方式
每天下午两点,广州市东华东路的云香酒楼里,三楼的茶座陆续有客人来了。来的都是中老年人,很多头发已经花白,操着地道的粤语。茶客们一来到就坐上自己的老位子,还会给相熟的朋友占上一个位子。在此之前,茶座的服务员早已忙活开了,铺桌布、摆茶具、准备点心。大堂经理忙着给客人们开单,一边笑着和熟客打招呼。大厅角落里,摆满一碟碟小点心的推车已经预备妥当。
这是每天下午粤曲茶座的开场热身——广州钻石音乐曲艺团每天在这里有两个钟头的演出。正式开场是两点半,但如果开场前才到,除了和别人商量着“拼桌”,是不可能有空位子的。来的大部分观众都住在附近,他们习惯了提早半个钟头到。这家云香酒楼的门面不大,装修也是十多年前的,并不显眼。不过因为做了十多年的粤曲茶座,远近的老广州都知道它。每天下午来的,也是一批粤曲的“铁杆粉丝”。
两点半,演出准时开始。首先是一段爵士鼓,由曲艺团团长黄家超在台上演奏。舞台很小,约有两米多深,十几厘米高。背景挂着一个红底的“双喜”和龙凤图案,是酒楼为摆婚宴布置的,刚好也成了演出的背景。一段铿锵激烈的爵士鼓,就像开场锣一样,宣告演出的开始。台下观众刚坐定,第一支粤曲《惆怅杜鹃红》就唱起来了。婉转的粤曲声一响起,浓重的老广州味道就弥漫开来。
唱粤曲的多是女性,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有五六十的中年人。因为只是唱曲,演员都不穿戏服,只是化着淡妆。伴奏的是一支小型的民乐队,有六七个人,主要是锣鼓和弦乐,还有一个音响师,负责处理音效,通过麦克风,台上的声音非常洪亮,坐在最后面的人也能清楚地听见。
每天演出的曲目有12个,由不同的演员演唱,演出次序有基本的规律,有人常唱开场,有人常唱压轴。演员并非曲艺团的固定员工,只在演出将要开始的时候赶到。在上台之前,他们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先在台下和老顾客们打招呼。每个演员上台前,都先到台下转一圈,和相熟的客人问好、拉家常,斟茶倒水。这样做是为了联络感情,因为演员的收入,全靠观众给“利市”。在演出过程中,会不断有观众会上台把“利市”送给演员,一曲下来的收入,演员和曲艺团各得一半。这些“利市”多以十元、二十元为多,很偶尔也有五十、一百的。一曲下来,能收到一百几十块的“利市”就算不错了。黄家超限定每个演员的演出时间为8分钟,每个人都有均等的赢得“利市”的机会。演出之后,演员要再次在台下走一圈,感谢刚刚给过“利市”的观众,不然就会被认为不懂情理。
到了第八个节目,是每天一出的折子戏,演员要上妆、穿戏服表演。这些折子戏多是生旦戏,两个人加一套桌椅就能做完。这段折子戏有“唱、念、做”,像真正的舞台表演,是每天最热闹的重头戏,收到的“利市”也不少。今天这一出是《梦会骊宫》,两位演员很早就开始在后台化妆。这是两位中年女演员,其中一位反串小生。油彩厚厚地涂在脸上,穿上戏服,在台上也颇为秀美华丽。
演出赢得了前面一些观众的掌声,但更多的观众并没有鼓掌叫好的习惯。他们喝着茶,吃着点心,安静地听着,最多是对台上的演唱发两句议论。有的观众在看报,有的在聊天,有的带来一瓶酒自斟自饮起来。他们更多的是把台上的粤曲当成一种背景音乐来欣赏。
折子戏结束后,开始有观众起身离场,有的要去买菜,有的要接孙儿放学。晚上有人包场摆酒,酒楼也会收拾桌子。真正的压轴戏唱起来时,观众已经不多了。
演员:卖艺的感觉很强烈
有不少观众会看完全场,甚至还有人会请喜欢的演员吃饭。
这一天,演员罗枫就遇到一位热心的阿婆,要请他一起吃饭。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阿婆耐心地在楼下等他。“不少老阿婆对我很好,当我好像自己儿子一样。”
罗枫是常在云香楼唱粤曲的演员之一,今年31岁,是少数的年轻男演员之一。和大多数演员不同,他不是广州本地人,是阳江人,来广州也不过几年时间。2003年以前,他在阳江文化厅打工,每个月有一千来块钱的收入。他对粤剧一直“很发烧”,十年前开始自学:“自己对着录音带唱、对着谱练,唱粤曲还得过歌唱大赛的奖项。但没想到有一天会靠唱粤曲赚钱养家。”2002年底,罗枫下岗之后,经朋友介绍,来到广州唱粤曲,虽然一开始小有波折,但几年来靠演出养家糊口倒也不成问题。
罗枫认为做这一行,技艺精湛肯定是最重要的。“听粤曲的人,注意力都放在‘听’上面,唱得不好,要被骂的,‘利市’肯定是收不到。当然唱粤曲也和做戏不一样,不用‘做’和‘打’,精力都放在‘唱’上,唱的水平自然会高一些。”他虽是自学,但对唱功颇有研究的兴趣,还向记者演示了基腔、平腔、滑腔的不同之处。
除了每天赶一两个场唱曲赚钱,他还会去海珠广场之类的曲社唱曲。“曲社唱曲不但没有收入,每个月唱四次还要交60块钱,但有了新曲,在那里练习最好。来茶楼就要唱得像样。”今年他参加了广州的几场粤曲比赛,都拿了奖:“大赛评委都是名家,他们的点评对我提高自己很重要,也很有用。另外奖金也可以帮补家用,很好的事情。”但他觉得要唱得好最要紧还是兴趣:“凡事有心最重要,用心的人一天功夫可以顶别人十天的功夫。”他自己对粤曲兴趣非常浓:“每天起床一睁开眼睛就开始唱粤曲,一整天有空就唱,走路唱,上厕所唱,睡觉前也小小声地唱。”
不过在茶楼,光唱得好,“利市”不见得就会多,“还要和客人拉好关系。”罗枫在这方面也是下足功夫,在场下走一圈,尽可能和所有熟客都打一遍招呼:“我是年轻人,主动和老人家打招呼,久而久之很多老人家都对我有好感。”每场演出他能收八十到一百块的“利市”,算比较多的。“老人家就靠一点退休金过活,就算他喜欢你唱的曲,也没有那么多钱给你。我不计较谁给了谁没给,通通和他们打招呼、聊天。十天里有一天给了,就是不错的。”
在广州,像罗枫这样靠唱粤曲为生的演员大概有五六十名,比以前少了一些。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除了顾客给利市和团里给的少许交通费,没有其他的收入。但不少演员还是觉得这份工作不错,最起码“像个自由工作者”,心情好的时候跑多几个场,心情不好就少唱一些,没有太多拘束,每天工作的时间也不长。
罗枫现在每个月收入有两千多,租一间10平方米的屋子住,寄一千块钱回老家给父母和老婆孩子,生活比原来在阳江打工宽裕些。但这份工作也有他不喜欢的地方:“卖艺的感觉太强烈,像在卖唱讨钱一样。茶楼里的客人倒不会怎么样,不少人都是很诚恳的。但外面的人一听说是唱粤曲的,眼光马上变了。这种滋味不好受。”不光是罗枫,别的演员也有同样的感觉,不少人坦言一开始对走场招呼茶客的做法颇不适应,但为了生活,不得已而为之。
罗枫说:“我不会一直靠这个为生。”
两个老板:市场会越来越清淡
在很多人看来,云香楼之所以能一直坚持办粤曲茶座,很重要一点是云香楼老板的个人原因。
黄显恩1993年开始承包云香酒楼的时候,云香楼并没有粤曲茶座。但这家有103年历史的老字号,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曾有粤剧名伶在这里唱曲。黄显恩曾在专业粤剧团体当过10年的文武生,自己也喜欢粤剧。他想到让粤曲成为云香楼的一个特色。于是从1993年开始,云香楼的粤曲茶座开始了,到现在一直没断过。而且他的另一家分店——光复北路的云香楼分店,也有同样的粤曲茶座。
“刚开始是夜市,晚上演出,看的人非常多,上座率都极高,迟一点来就没有位置的了,非常兴旺。”黄显恩回忆道:“1997年以后就淡下来了,主要是经济没有之前好了,而且晚上人们都在家看电视不出来。所以就改成下午茶,延续到现在。”为了招徕客人,黄显恩的下午茶打出低廉的价格,一个茶位加一份点心,每个人的最低消费是6块3毛钱,对老人们来说是一个可以承受的价钱。
他与曲艺团之间则按观众上座率计算,每天按照观众人数支付曲艺团一定的价钱,观众给的“利市”则全由曲艺团获得。黄显恩表示,目前的上座率虽然比以前差一些,但可以维持经营:“平均每天超过100人吧,节假日会多一些。每天支付曲艺团的大概100多块钱。云香楼是老字号,装修也不豪华,来的客人都是街坊邻里,靠的也是积累下来的人气。”因为演出也是招徕顾客的因素之一,所以黄显恩对粤曲演出的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当然是要基本功扎实的。客人们是花钱听曲的,唱得不好他们不答应。”先后有六七班曲艺团在云香楼唱过,钻石音乐曲艺团在云香楼时间挺长,到现在有五年了。
对未来粤曲茶座这个市场,黄显恩还是挺乐观的:“广州现在这种粤曲茶座很少,像莲香楼以前有的,现在也没有了。东山应该就只有云香楼一家。虽然原来的观众越来越少了,但人总会老,会有新的观众补充进来。现在的很多曲艺大赛之类,正在培养新的粤剧观众。所以这个消费群体应该说总会存在的。”
但曲艺团的老板黄家超对此却没有这么乐观,“不出五年,肯定会淡的。”在采访中,黄家超不止一次这么说。这位60岁出头的粤剧老演员,身材瘦小,精力充沛。1991年,他成立了钻石音乐曲艺团,十多年来一直靠粤剧茶座安身立命。他扳着手指列举了十几年间“转战”过的广州各大酒楼:丽晶酒家、大元酒楼、南园酒家、爱群大厦、九记鸡饭店、华侨酒店……这些地方很多现在已经不经营粤曲茶座了。黄家超认为粤曲茶座的衰败只在几年间,他已经打好主意,五年后要么转行,要么改做幕后,总之不会像现在这样天天在台前忙碌了。
目前来说,黄家超和太太李肖薇仍是团里的绝对主力。每天,夫妇俩除了要上台唱曲,还各有任务:黄家超还要“掌板”,就是打鼓,指挥乐队演出,开场和终场的爵士鼓演奏也非他莫属。李肖薇是报幕员,还要安排演出次序和管理财务。
黄家超很为自己的曲艺团骄傲,因为他们是完全靠粤剧艺术养活自己的,不像私伙局那样是几个人出钱玩票的。他18岁半路出家自学粤剧,20岁登台成为专业演员,几十年来他靠粤剧养活自己、养活演员,对此颇感自豪。毕竟,广州现在这样的曲艺团已经相当少了。
■ 链接:
私伙局
私伙局是指民间粤剧粤曲爱好者自己组织起来的业余粤剧曲艺团体。
这种活动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的曲艺爱好者以客厅为舞台,相约一群伙伴,自弹自唱,自娱自乐,并不公演,这种娱乐方式一直沿用至今。真正出现私伙局这个名称,是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当时广州西关的杉木栏,有一间民镜摄影店的老板喜爱粤曲,经常相约知音在店中弹唱,久而久之,成为一个有固定人员,固定活动场所的民间音乐组织,被冠之以“私伙局”的名称。
私伙局的演出和和专业演出基本一样,只是演员大多不穿戏装,只需乐器伴奏演唱即可。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私伙局追求的是自娱自乐,不以谋生为目的。虽是民间的自发团体,但私伙局在粤曲中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视,很多粤曲的新曲牌、新唱腔、新过门等都是通过各个私伙局之间的交流产生的。私伙局的存在,对粤曲这一种民间戏曲形式在广州民间的普及与延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学者:戏曲根植于民间土壤是最好的活态保护
在戏曲研究领域,近年来学者们对清曲演唱这一形式关注度日渐升高。
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就对粤曲茶座颇感兴趣:“戏曲清唱的历史可能从戏剧发源的时候就开始了,清曲与扮演一直是戏剧发展的两条并行线。在广东,粤曲清唱在清代就非常兴盛,当时不少酒楼、茶楼都有清曲表演。今天在广州这样的现代化都市,仍然有这么多人愿意每天花钱听传统的粤曲,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
康保成认为,戏剧发展到今天,戏曲清唱已经有盖过传统大戏的势头:“全国各地的地方戏剧都有这样的趋势,粤剧是这样,河南的豫剧也是这样。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节目,举办曲艺比赛,一等奖奖品是一辆小轿车,报名非常火爆。在广东,广州、佛山、东莞很多地方,粤曲茶座也好,私伙局也好,唱戏曲的团体非常多。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不少戏曲研究者的关注。”
康保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整本戏讲一个完整故事,至少要两三个钟头,观众没耐心,演员上妆也麻烦,短小的戏曲清唱很适合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另一个是自娱自乐的需要,除了像云香楼这样的商业性演出,私伙局也能满足票友们参与的兴趣。”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康保成非常欣赏粤曲茶座这一形式:“在茶楼唱粤曲,这和酬神请戏、私伙局都不一样。粤曲茶座演员的收入是和演出水准直接挂钩的。唱得好观众会鼓掌喝彩,唱不好会起哄,以前甚至有人扔茶壶的。演员要保持、提高艺术水准才能保证收入。这对艺术水平有一个良性的作用。同时清曲只唱不演对唱腔水平的提高也有好处。对戏剧来说,有这样自然发展的土壤,是最好的活态保护,比任何人为的干预都好。这是个好现象,值得鼓励,值得关注。”
对于粤曲茶座的前景,康保成并不只是看到悲观的一面:“现在的观众主要是50岁以上的,从这方面看可能过10年会慢慢淡下来。但艺术是一种互相消长的东西,会有此消彼涨的效果。对艺术来说,不要过度商业化,不要放弃艺术层面的追求,它还是会继续发展的,也还会有观众接受、承认它的。观众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发展导向,比人为的限制、指责、指引好得多。”
撰文:本报记者 黄长怡 实习生 周雪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