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每一下钟声都将你损伤--读解张艺谋禁片《活着》
zt:每一下钟声都将你损伤--读解张艺谋禁片《活着》来源:兰若 时间:2007年7月25日19:24
http://www.fozionline.com/docu/html/2007-7-25/2007725192425.htm
写在开头
第一次看到《活着》,是1993年的3月,在北影对面的洗印厂礼堂,座无虚席。应该说,站也无虚席--走廊里,过道上,满满当当地都是人,似乎搞电影的人都来了(p:)。这样的盛况在我读书的四年中,还出现过一次,是关锦鹏的《红玫瑰与白玫瑰》。
这是《活着》在国内的首映式。所有电影学院毕业了的学生,有个不成文的约定,片子拍竣都在母校搞首映。这部片子,在放映之后,褒贬不一,有人说失去了张艺谋一贯的造型上的张力,整个影片平实得令人失望;也有人说这是注重外在张扬的摄影师开始转向关注内心描摹的导演的首部佳作。
不论他人东风西风,就现场而言,大家长时间热烈鼓掌有十多次。据说,第二天,学校的老师就被上面叫去问话,不久这部片子被禁。
这让我想起最近的独立映像节,在最后一天,导演系的老师遭到了严肃批评,所以,由实践社和南方周末以及电影学院导演系主办的首届映像节转战汽车电影院,有人开玩笑说,象不象当年的南湖游船?
余华的小说
先看的电影,再去看余华的原著。很多人喜欢那文字背后沉甸甸的分量。我却还是对电影情有独钟。文字太多,写得太全,每个人的来龙去脉还有细节都一一点到。电影省略了许多东西,抛除对白,用了无声的造型和道具,与命运一起在历史中展览,我喜欢这沉淀了个人观照的省略与留白。
活着的都是幸存者
在影片《活着》的时间段落里,被分成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以后。
"以后"这只是福贵口中的未来,并没有得到展现。而前三个历史时代,在中国的现代史中,具有多么鲜明的代表性啊。
四十年代,福贵是没落地主的后代,他嗜赌成性,终日游荡在赌馆之中,这个走路都要人背的公子哥,由于败家败出了水平--把房子作为赌资接二连三地典押给皮影戏班的班主龙二,结果活活把他们家的老爷子气死。
房子全部给了龙二,福贵换来的是龙二一箱子的皮影。
这次交换,龙二成了地主,福贵成了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的福贵在战火中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与春生结为患难之交。不久,他们成了俘虏,在军中因为给解放军唱皮影受到欢迎,得到了人民军队的表彰。
五十年代,解放初期。全国人民划成分,地主龙二被揪了出来,人民给他吃了五个枪子,福贵在巷子里听见,吓得尿了裤子。
大炼钢铁的那一年,福贵的小儿子有庆,因为炼纲疲乏,靠在学校的墙角睡着了,被一辆正在往回倒的车撞倒了围墙,压死了。那车上,坐着来视察炼钢的区长,那区长,是春生。。。
六十年代,女儿凤霞嫁给了造反派"姜武",一家人沾着造反派的光,过着幸福的生活。凤霞临盆生产,妇产科的专家都不在医院,在牛棚。革命小将出身的护士们没有人会接生,于是造反派押来了牛鬼蛇神,孰料牛鬼蛇神在牛棚里饿得太久,唯一的请求就是吃几个馒头。福贵慷慨地买了七个,妇产科专家也不客气地吃了七个,结果噎着了,于是女儿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孩子生下来了,凤霞死了。孩子的名字叫做馒头。
以后呢,以后在福贵对外孙馒头的描述中结束:
小鸡长大以后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以后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以后就变成了牛,以后不用骑在牛背上,进入共产主义了,将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活着就是接受
梳理这三个不可忽视的年代,我们会看到人在历史变迁中,命如蝼蚁。在影象上,每一次停顿,都有"长长的街,渐行渐远的背影"出现,福贵从战场上归来,看见临街打水的哑女竟是自己的女儿;春生自杀前告别福贵的孑然身影。。。
命如蝼蚁,不在它的渺小,在它的不能自主,无法选择,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人命运随波逐流,在那漂泊动荡之中,蝼蚁般的百姓惟有望洋兴叹!
片子里的台词用了很多"假设"的意想:
福贵躲在巷子里筛糠般地后怕:如果我当年不输,龙二吃的这五颗枪子就是我的?!
家珍坐在儿子有庆的坟前哭诉:如果我当时拦你爹一下,你就不会去学校了,如果你不去学校,就不会被车撞了。。。
福贵坐在女儿凤霞的坟前笑谈:如果我当时不给王教授吃那么多馒头。。。或者如果我不给他喝那么多的水。。。
是啊,如果。如果这些假设都能成真,我们的活着将不再艰难。但是生活不能假设,它只在发生,象个冷冰冰的闹钟,在你刚刚沉湎于假设的睡梦中小憩时,凄厉地嘶喊,把你魂飞魄散地叫醒,说,活着,继续往前。
在福贵的一生当中,他对自己的生存状况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最初的纸醉金迷,到五颗枪子的恐惧,到儿子夭亡时的悲愤控诉(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呀!),到女儿意外去世时的无奈接受,还有后来一家人其乐融融,吃着饭,畅想着未来时的辛酸麻木。。。
所有的悲欢都被别人拨弄,在身不由己的命运中,只有活着!并且接受!!
http://www.fozionline.com/docu/html/2007-7-25/2007725192425.htm
所有的悲欢都被别人拨弄,在身不由己的命运中,只有活着!并且接受!! 看《 活着》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当时也是感慨良深,有必要重温一下 没看过这部电影,但这篇文章写到的一种真实,真实得让人心酸。 万般皆是命 半点不由人
zt:依然《活着》
zt:依然《活着》木易(西安)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92365/
记得在2000年左右,DVD还不是很普及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买了一台DVD机,有一次,我去他那看碟,第一次看到《活着》我记得很清楚,看完之后,先是沉默,然后大喊了一声:“好” 没过几天,我买了一张《活着》的DVD收藏起来,后来有了自己的DVD机,我第一个把《活着》拿出来,算是试机!以后,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 (4回应)
记得在2000年左右,DVD还不是很普及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买了一台DVD机,有一次,我去他那看碟,第一次看到《活着》我记得很清楚,看完之后,先是沉默,然后大喊了一声:“好”
没过几天,我买了一张《活着》的DVD收藏起来,后来有了自己的DVD机,我第一个把《活着》拿出来,算是试机!以后,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体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输了房子,保住了命;家破了,媳妇回来了,战场上没死,女儿却哑了;皮影保住了,儿子没了;有了孙子,没了女儿……这就是生活,就像是正弦曲线一样,起起伏伏!有得有失!
每当我心情不好、失落的时候,总会想起《活着》每当看完之后,心情总会平静许多,我们平常的生活再不顺心,比起富贵,你的经历又算什么呢?我总是这样安慰自己。也许是因为看的太多了,别人问我,《活着》好在哪里?可能真不知道如何回答,就是一种感觉,就是喜欢。什么样是好电影?每个人的回答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如果一部电影总能给你鼓励,让你共鸣,这应该是好电影吧!你我依然《活着》
zt:活着,幸福地活着!
zt:活着,幸福地活着!幸福的书虫(北京)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92365/
要知道真实的人生,不一定非要自己亲身体验,看看电影<<活着>>,你就知道了人的意义了.活着,再苦再难也要活着,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在泪水中我们也有庆幸,看完这个电影,我们会明白自己是多么幸福,我们不再需要太多,我们活着不仅为自己,为了爱着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着的人!...... (3回应)
要知道真实的人生,不一定非要自己亲身体验,看看电影<<活着>>,你就知道了人的意义了.活着,再苦再难也要活着,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在泪水中我们也有庆幸,看完这个电影,我们会明白自己是多么幸福,我们不再需要太多,我们活着不仅为自己,为了爱着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着的人! zt:《活着》——好好活着
唐小唐·要死卵朝上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92365/
活着:
最后才提到活着,是因为它最重要也最不重要。活着本身就是一个可大可小的命题,大到关系生死,一个人只生一次只死一次。小又小到每个人都会活着经历生死,普遍的不值一提的一个命题。张艺谋的《活着》可能是叫人要好好的活着,最后一场戏把小鸡放在那个放皮影的箱子里面,阳光照下可能是一种暗示。意思是好的,就像《英雄》中的朕悟到了一样,是很牛逼得,我想张艺谋是悟到了,功成名就了,可以赚点钱养老了,他自己这样说,趁着年轻,看看那些老一辈的电影人的下场就知道了,默默无闻的一个个死去。我们活着所追求的是什么呢?无法和时代已经命运抗争,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好好的活着。活着比死更容易,两腿一伸什么事情都没有,而活着要尽力苦难挫折,尝尽世间百味。能悟到这样的人显然是伟大的,象里尔克,一生穷困孤寂和生活做着抗争,写下不朽诗句,不说也罢,活着,好好活着。
zt:《活着》的失败与伟大
zt:《活着》的失败与伟大子非鱼(Lille)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92365/
我怜惜的不是家珍,虽然在书里为她唏嘘过,不是福贵,多少有自己造孽的成分,不是有庆,小说里是因抽血而失血过多夭亡,电影中未免过于血腥,砖墙倒塌后的血肉模糊,真实的...我怜惜的是从头至尾,一句话也未曾说过,想说却不能说的凤霞。她不是无声的来到这个世界,虽然电影里不曾表演出来,可明明白白像大多数后天失聪的孩子一...... (11回应)
我怜惜的不是家珍,虽然在书里为她唏嘘过,不是福贵,多少有自己造孽的成分,不是有庆,小说里是因抽血而失血过多夭亡,电影中未免过于血腥,砖墙倒塌后的血肉模糊,真实的...我怜惜的是从头至尾,一句话也未曾说过,想说却不能说的凤霞。她不是无声的来到这个世界,虽然电影里不曾表演出来,可明明白白像大多数后天失聪的孩子一样,患得患失于一场疾病--高烧。
或许是因为她的扮演者,从小女孩开始一直到大姑娘,都是讨我喜的样子,坚忍,又羞涩,疼爱弟弟,顺从父母。兴许有人会说,是旧社会三从四德的典范,没有什么稀奇。我可以坚决地否定,否则我是新时代里成长的一代,别说是旧社会就是电影里跨过的五零年代,六零年代,七零年代,都不曾留下我的生命印记。我关注的是凤霞的气质,她无声的内心世界。
年幼见证祖上家业被父亲败光,和妈妈一起经历了女人一生中最耻辱的事情--在夫婿家过不下去而回娘家。父亲的觉醒、改头换面,再次的跟随妈妈从虽不锦衣玉食但也丰衣足食的姥爷家回到破败不堪的父亲的栖息地。这时候的凤霞大概还和普通的孩子一样憧憬着将来慢慢会变美好的生活。也许是福贵的罪过,却要女儿来承受。父亲千辛万苦摆脱被国民党拉壮丁的命运,百感交集地回到生他养他的小镇,看到懂事地以幼小身躯拖着几乎与之等高的开水瓶,殷切地唤着凤霞的名字:“是爹啊。”我看到的是什么,凤霞醉人心弦,却又让人潸然泪下的微笑。侧着耳朵,再倒回去,听听,还是没有回答,不喜欢说命运弄人之类的话,却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无时不刻的存在着。美好的少女时代,也被邻家小孩无情的嘲弄的石子而击得粉碎。如果说初尝聋哑之味的时候,还少不更事,无法了解残疾的真正意味,又或者会给自己的未来带来多大的困扰,那么从她受到邻人欺辱的一刻便懂得了这种滋味,甚至想诉苦又无法开口的苦楚...
弟弟那差点引起阶级纠纷的为凤霞复仇的创世之举,被她看在眼里,爸爸因诚惶诚恐,那个不得不诚惶诚恐的年代对弟弟的迁怒,被她疼在心里,可她就是没法吐出一个字,想为弟弟辩解,这样的一番话终于是从家珍的嘴里说出来的,可她才是真正的当事人...第一个触击我视觉的镜头出现了:屋内家庭的纠纷方休,凤霞默默地端着一个大碟走进来,先一碗面给母亲,第二碗也是最大的一碗给父亲,然后一碗,还没有,先从旁拿了一支小凳,有庆乖乖地坐正,第三碗面就在他的小手里了,凤霞怜爱地摸摸弟弟的头,最后捧起了剩下的一碗面。她是谁?需要这样忍辱负重,在外受着别人的欺凌,在家又须调节不合的气氛,还要暗中付出本应接受爱的心灵。
弟弟的惨死,福贵的撕心裂肺,家珍的号啕大哭,唯独的凤霞没出现在现场,除了掉眼泪,完全没法显露天人相隔的残酷事实,导演大概是这么想着,或许还可以剩下些菲林,还没有数码技术的年代,剪掉了最悲剧人物的出场。
如果只是看过小说,相信很多人一定会说最悲剧的人是福贵才对,命太硬,克死了所有他值得珍爱的至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堪,他人若是一次也就不活了,可福贵,不。老全,有庆,春生,凤霞,家珍,女婿,外孙一个一个走在了他的前面,他却依然活着。
只是电影改变了结局,保留了家珍的在世,馒头的活泼,万二喜的深情,却还是剥夺了一个人生的权利--不得不背负命运的凤霞,不得不为整部戏的悲剧色彩添上浓墨重彩一笔的凤霞。
喷涌而出的血,惊恐但还没有完全失神的眼睛,刚才还安心的对家珍报以放心眼色的凤霞,葬送在画面忙乱的切换中。
结婚庆典上唱不出声的痛苦被知女莫于母的家珍道出,只是一旦用有声的语言表达出来,就索然无味了。
电影改编了太多太多,不仅是悲剧的结局,福贵被拉壮丁的经过,有庆的死法,万二喜的残疾部位,还升华了原作的基调,活着,即使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离你而去,也不要放弃生的希望。福贵坚守着这个也许他从未认清过得理,也拿它劝慰过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都不曾怕过,却迈不过批斗这道槛儿的春生。
zt:命运的玩偶
zt:命运的玩偶冷翳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92365/
看《活着》,自然会想到《霸王别姬》,同样是这么风风雨雨几十年的人生,同样是跨越了最动荡变化最快的那些个历史时期,人物同样是渺小无奈,在命运历史面前毫无选择(包括《霸》里面蝶衣的死,看似是他自己选择的,其实不然,霸王别姬,不能再重演,虞姬除了永别还能有什么选择?),但是《活着》对命运这个主题上却比《霸》反映得更加深刻(当...... (16回应)
看《活着》,自然会想到《霸王别姬》,同样是这么风风雨雨几十年的人生,同样是跨越了最动荡变化最快的那些个历史时期,人物同样是渺小无奈,在命运历史面前毫无选择(包括《霸》里面蝶衣的死,看似是他自己选择的,其实不然,霸王别姬,不能再重演,虞姬除了永别还能有什么选择?),但是《活着》对命运这个主题上却比《霸》反映得更加深刻(当然《霸》要表达的东西还有别的)。
这部片子和张艺谋的其他作品是最不一致的,除了通过让某个特定场景、道具或意象的反复出现,来赋予某种意义表现作品主题。张艺谋在其他作品中都很惯用一些色彩及视觉效果,从《红高梁》里青纱口那一望无际的高梁地,《菊豆》中杨家房梁垂下的红黄布条,到《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陈家大院那些一排排大红灯笼灰色高墙,《我的父亲母亲》里章子怡身着鲜红色的棉袄奔跑在广漠的草原,再到《英雄》里九寨沟的色彩斑斓,《十面埋伏》里青翠的竹林,到最后《黄金甲》里那些大块大块让人忍无可忍如同吃了肥肉腻得不行的色彩,艺谋老兄已经走火入魔鸟~~~~可是十多年前的张艺谋,在《活着》里,竟然没用这些色彩和视觉冲击,仅仅是看似朴实平凡的场面人物剧情,就能表现出如此深厚的力量,不可谓是不高明的。
在这部影片中,张艺谋花了最大精力琢磨处理的就是皮影了。通过一开头就出现的皮影戏贯穿整部影片,其实也就是导演在反复把玩的一个主题--命运的玩偶。赌馆里,福贵少爷到后台去唱上几嗓子,皮影戏的风格就来个大转变,台下人也跟着乐。福贵哪里知道,龙二正在和赌馆老板串通虎视耽耽着他家祖宅,他的命运也从此将有个大转变,而命运在暗处乐和着:游戏开始了!不仅仅是福贵,很多人都从此加入到这个游戏中,成为被命运手中操控的玩偶,无从选择的一步步走下去。皮影再次出现时,是福贵到龙二家借钱,龙二却把整整一箱皮影给了他,两人的角色调了个个儿。这个调个儿的影响龙二不知,福贵也不知,直到多少年后,才知道这只是命运和他们开的一个大玩笑,福贵输掉了家产,也同时输掉了本该戴在他头上的地主的帽子,输掉了那最后在龙二身上开花的“打的死死的”五颗子弹。
福贵的皮影从街道演到国军,从国军演到共军,再演到大炼钢铁和文革时期,他自己也如同身不由己的玩偶在命运中起伏。在影片中,每一次命运的小把戏,都伴随着皮影的特写。国军的刺刀划开白布,福贵和春生被抓了壮丁;共军用刺刀挑起皮影在灿烂的阳光下举向天空,福贵得到了那张支离破碎却恭恭敬敬镶在镜框里挂在墙上的“革命证明”,而春生开上了“死也愿意”的汽车,后来也就是这么开着汽车撞倒了墙,砸死了福贵唯一的儿子有庆。对于有庆的死,皮影戏的象征意义在前面埋了个伏笔,那就是有庆端醋给福贵喝时,福贵喷在白布上的醋,这么蕴染开来,仿佛那块盖着血肉模糊的有庆身上沾满血迹的白布。而那时屏幕上在一旁声嘶力竭叫喊的福贵的特写,身后同样是那幅皮影戏的影窗。
皮影最后在福贵向凤霞大声的说“留不住了,烧!”后,随着跳动的火焰在阳光下扭曲变形。皮影被烧了,可是命运的游戏并没有停止。文革中,因为大夫被关牛棚学生当班,凤霞生产大出血而得不到及时救治,本可以救她一命的王教授却被福贵好心买给他的七个馒头撑得动不了。福贵带着孙子馒头坐在凤霞的坟头前,不停的念叨,我要是没给王教授买七个馒头就好了,正如当年家珍在有庆坟头前不停念叨,我要是拦住你爹不让你去学校就好了一样。命运的强大力量自始至终都没有放过福贵一家,没有放过每个时代的每个人。张艺谋就是这么小心翼翼的处理着每个皮影的细节,每个命运把玩的游戏,不停的展示这种永恒的力量,翻云覆雨,沧海桑田,而一个个这些独立的个体,只是棋子,只是命运手中相互联系的玩偶。
影片最后,福贵把积了灰的皮影箱从床下拉出,打开来,温暖的阳光照射进去,他把小鸡一只只放进去,馒头问了和有庆同样的话,小鸡长大后呢?福贵也答了当年回答有庆的话,小鸡长大之后就会变成鹅,鹅长大之后就会变成羊,羊长大了就会变成了牛。。。。一切开始轮回。。。。。。面对命运,就是这样,我们渺小无奈,我们无法逃脱,只是,仍然要活着,努力的活着,充满希望的活着,因为再无法选择,也要始终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简体中文名: 福贵
导演: 朱正 / 袁进
编剧: 王乃迅
主演: 陈创 / 刘敏涛 / 李丁
上映年度: 2006
集数: 33
语言: 普通话/国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又名: 活着
剧情简介 ······
百无一用的地主少爷徐福贵出人意料地娶到了十分漂亮、知书达理的米行老板千金陈家珍,却在婚后赌掉了徐家的全部家产;沦为佃农的一无所有的福贵,却出人意料地脱胎换骨,开始真正拥有了亲情和爱情;为徐少爷设下赌局的龙二爷,接替了徐家的产业,却怎么也没想到会在土改时被镇压枪决;被拉壮丁上了战场钻进死人堆里的福贵,却阴差阳错地被解放军解放捡了一条命回来;亲耳听到枪决龙二的枪声被吓得尿裤子的福贵,却意外的被评上...
http://www.douban.com/subject/2357303/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