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leybb 发表于 2005/12/3 08:11:13

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脉管炎、消化系统病)

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脉管炎、消化系统病)
  (21)血栓性脉管炎
血栓性脉管炎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手指或脚趾出现红紫、麻木、冷痛症状,後期会出现溃烂和坏死的现象,严重者会导致手脚残癈。主要由於患者元气不足,气血不能达於血管末梢,使手指或脚趾得不到营养而逐渐坏死。西医认为血液循环的力量是靠心脏博动产生的压力,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当人的心脏坏死而突然停止跳动时,人体仍然有一定的门脉血压,这就是未衰的元气的力量。

脉管炎患者心脏搏动的速度不会比正常人慢多少,甚至会很快,但力量会很小,就像水泵由於供电不足而不能达到额定的功率一样,同样的道理,由於元气不足,心脏搏动必然无力,所以血液就不能通达於血管末稍,反之,也能够说明不是心脏虚弱的问题,而是元气虚弱的问题。患者的心脏没有太大的毛病。但在冬天却会手脚冰冷,这就说明是由於元气虚弱,气血就不能达於四肢,必须服用袪寒补阳的药物,使气血能够通达於四肢,就可以很快将四肢冰冷的疾病治愈,治疗原则宜通经活血、袪寒止痛,增强气化功能。用药可以当归四逆汤,当归补血汤为主,後期辅以附子理中汤收功,效果非常好。

西医只知消炎和截肢,不知元气虚实,所以不能治愈此病,而且,会使患者因截肢而变成终身残废。在电视新闻中经常能看到这种消息,西医都认为这是一种怪病,能够维持就是万幸,因为他们都不懂元气理论。

若重灸关元穴和中脘穴,可以袪寒兴阳,使气血达於四肢而疾病必定可以快速治愈,注意事项可参考《灸法直论》一文。

总之,治疗疾病应以「扶正袪邪」为原则,治疗期间,绝对禁止房事。

(22)健忘(附:老年性痴呆症,脱发、斑秃、腋臭)

健忘一证,必定是真元虚损所致,别无它由。而且,不分阴虚、阳虚,统以精神不足为主。凡人秉二气为生,二气浑为一气,神居二气之中,为气之主宰,所以称为「精、气、神」。二气贯於周身,神也遍於周身、精气足,则神自然聪明,所以无所不知、精气衰,则神必定昏沈,所以一时聪明一时糊涂。这种病虽然老年人居多,老年性痴呆症,就是元气大伤所造成的。但青少年早恋、同居、手淫者,其损伤元气的程度绝不亚於老年人,不可不警惕!

健忘之证,是由於寒邪困扰,肾水虚而不能上升,以致心火不能下降之病。治疗原则以交通阴阳为主。再以佛道的「调养、胎息」的功夫,将杂乱之心摄伏,天长日久,功夫纯熟,自然聪明异常。方用白通汤服至50~60剂,自然可使虚弱之「精气神」恢复如常,而长期服用「天王补心丹」以及人参、枣仁、茯神、远志、朱砂之类的药物,对增强记忆力不会有多大的作用,甚至会使阴邪更盛,生机不能发动,健忘还未治愈,反而增添了燥渴的症状,而且,不应以药物作为增强记忆力的法宝。还是应以「道德修养」和「勤奋好学」作为增强记忆力的根本,绝对不要相信商人的广告宣传。

现在医药科技部门研究出石杉碱甲,用於治疗老年性痴呆症,只是对此证产生了一些抑制作用,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就像电脑的电力不足,维修人员只是一味地在电路上下功夫,却不在电力方面找原因,其结果可想而知。另外还根据西医的生物化学原理对人进行补铁,铁可以携带氧气,增强大脑的供氧量,以达到增强记忆力的目的,但是从来也没有见到因为给高中生吸氧气(或吃补铁口服液)而考上清华、北大的报导。这就像「维修电器的人员不先检查电视是否通电,却先将电视大卸八块来寻找萤幕没有显示的原因」一样可笑。

元气虚弱,手脚就会冰冷,说明血管末稍的气血不足,而大脑内部的血管也同样属於血管末稍,供血不足就会使大脑反应迟缓,从而形成健忘症或痴呆症。
所以说,治疗健忘症和老年痴呆症,应以补充元气为原则,如四逆汤、白通汤、附子理中汤等,其他都属於治标的方法。半年之内,绝对禁止房事!

至於脱发的原因,主要以脾肾两虚为主。而脱发常见於中年人,主要是由於房事不节造成的。我有亲身体验,如果房事每星期一次或以上,必定会掉头发;而两三个月才行一次房事,头发就很少会脱落。这就是说,节制房事,既可治疗脱发,又可以积蓄精力,还可以省钱,岂不三全其美?所以,治疗脱发的方法极为简单–节制房事即可。而那些一方面不断干著「坏事」,一方面还想得好处,像这样的便宜「买卖」,老天爷是绝对不会赐与任何人的。所以治疗期间,绝对禁止房事!愈後必须节制房事。

 
另外,青少年脱发主要是手淫(男)造成的肾精亏损和郁闷(女)造成的子宫瘀血,服用白通汤20~30剂,就可以制止脱发,但必须戒除恶习,而头部有瘀血也会造成脱发,服用通窍活血汤,效果如神。但必须节制房事和手淫为前提。

若有斑秃,可以服用小柴胡汤30~40剂,治愈率极高。因为斑秃的部位都在胆经所循行部位,但必须以戒除手淫恶习,以及节制房事为前提。

治疗腋臭的方法也极为简单,《孙真人海上方》说:「身边狐臭不能堪,授汝良方用小便。夜静承热频频洗,子孙後世免流传。」此法经临床验证,非常有效。一般7~10天便可痊愈,而且不用花一分钱。

(23)肝炎(附:胆结石、胆囊炎)
肝炎患病的原因主要是正气不足。由於饮食不节、失节,损伤了脾胃而不能化湿,湿热内生,困脾伤肝,造成肝胆脾胃不和,从而加遽了对正气的损伤,导致了肝炎的发生。另外,由於正气不足,极容易感染疫毒,所以,肝炎流行的主要原因就是大众不良的饮食习惯。就是说,国家不能完全顺应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对百姓日常生活加以正确的引导,才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治疗急性黄胆型肝炎,用茵陈高汤加减,治愈率达90%以上。药方茵陈高15g(先煎),生山栀10g,炒黄柏5g,酒大黄3g,龙胆草5g,鸡骨草30g,赤芍药10g,桃仁泥6g,川楝子10g,广木香6g。

治疗慢性肝炎可以用张仲景的附子汤为主方,辅以当归四逆汤、小柴胡汤、逍遥散等方剂,疗效是很显著的。

若重灸关元穴和中脘穴,可以补虚袪寒,强壮肝胆脾胃和肾的功能。若辅以附子汤,治疗的速度是很快的。

对於胆囊炎来说,可根据患者的病因和症状,适当服用不同方剂,如:大承气汤、小柴胡汤、茵陈高汤、百通汤、瓜篓韮白白酒汤等方剂。尽量不要去做胆囊切除手术。

治疗胆结石症,采用加味茵陈高汤效果颇佳。药方:茵陈高20g(先煎),生山栀10g,酒大黄20g,金钱草30g,百柴胡10g,炒枳实10g,生甘草10g。水煎分两次服,一般10~15剂即能排除结石,其中最大为1.8~0.8cm2。

如果患者经济条件较差,买不起药,也可以重灸中脘穴,辅以关元穴,利用其「通窜」功能,也能排出结石(不过能够排出的结石一般不应大於胆囊的出口),或治愈胆囊炎,而且,又能壮元气、治胃病。可谓一举多得。重灸期间,肝胆区域会非常疼痛难忍,必须坚持灸至不痛,再灸100壮才可以收功。
对於较大的胆结石来说,患者心中常有无名烦恼或悔恨之意,甚至常有无可奈何之感,可服用栀子大黄汤。药方:生山栀30g,酒大黄50g,炒枳实20g,淡豆豉30g。两煎合一,分两次服。

如果结石已经塞满胆囊,使患者痛苦不堪而又服药重灸无效的,也就只能仰仗於西医的胆囊摘除术了。

总之,治疗疾病应以「扶正袪邪」为原则,治疗期间,绝对禁止房事!

(24)便秘、腹泻(附:胃溃疡、慢性胃肠炎、霍乱)

便秘,有阳虚、阴虚、阳明胃实、肺移燥热之别。阳虚者,无神无腹涨。宜服用四逆汤、白通汤、附子甘草汤;阴虚者,多烦躁而吐黄痰,宜服用麻仁丸、阳明胃实者,狂妄谵语,口臭气粗,宜服用大小承气汤、肺移燥热者,腹涨而大便不下,宜服用甘桔二冬汤、益元散。

现在社会上的人们,绝大多是患有阳虚型便秘,却多数服用麻仁丸之类的养阴润燥的药物,其特点是服药期间可以通便,一旦停止服药,就会继续便秘,而且10天不大便也不觉腹涨。此时必须服用大剂四逆汤、白通汤之类的回阳药物,20剂左右就能治愈。若灸关元穴10壮就可以通便,灸50壮,可以基本治愈;如能重灸,相关的疾病都能痊愈,喝蜂蜜来「润肠」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泄泻,其症虽然有五种,但都属於湿。既然属於湿气,一定是阳气不足,命门火衰。一般来说,腹泻初起的时候可以用利水去湿的药物,但久泄不止的患者必须用大剂回阳的药物,否则必然无效或加重。如「五更泄」,服用四逆汤或附子理中汤(丸)定能获效,其他的腹泻,若能如法炮制,也一定能获效。

灸关元穴10壮就可以止泄,灸50壮,可以基本治愈,如能重灸,必能痊愈。注意事项可参考《灸法直论》一文。

而现在的百姓受西医思路的影响,不论什麼样的腹泻,一律都吃「黄连素」,这是很愚蠢的作法。

治疗单纯的慢性肠胃炎、胃溃疡、可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效果非常好,药方:法半夏10g,枯黄芩5g,淡乾姜10g,红人参5g,炙甘草5g,川黄连3g,红大枣4枚,胃出血加茜草根10g。

虚寒型胃病服用附子理中汤,效果甚佳;若呕吐酸水者,可加川黄连5g,屡用屡效。

如果重灸中脘穴,辅以关元穴,以上诸病都能够痊愈。

治疗霍乱初期,用附子理中汤即可治愈,如果吐泻汗出、发热恶寒、四肢厥冷而拘急,切不可用人参,必须用大剂通脉四逆汤、白通汤加人尿一盅(趁热服用),其中乾姜30g,附子60g,水煎冷饮,每日服5剂,才能回阳救命。《伤寒论》上说:「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就是说,要想起死回生,除了服用大剂通脉四逆汤、白通汤或重灸关元穴、中脘穴以外,没有其他生还之法!所谓「灸厥阴」,不是指足厥阴肝经,而是「六经」之中最深一层,即「真龙」之所。

总之,治疗疾病应以「扶正袪邪」为原则,治疗期间,绝对禁止房事。

aobee 发表于 2006/4/3 02:41:04

非常感谢先生,受教很多!

dfgwxsh 发表于 2008/6/16 23:34:20

消化系统的讲述对 我 正好又用

消化系统的讲述对 我 正好又用

小飞飞 发表于 2015/2/15 17:31:16

部分健忘是由于瘀血导致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脉管炎、消化系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