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 发表于 2007/12/9 20:11:05

念佛成佛

主讲人:净空法师
整理者:妙音居士
转帖地址:http://post.baidu.com/f?kz=269880703
相关链接:http://ft.amtb.tw/MultiPortal/m_jk.aspx?mn=02&if_height=3333
                         http://boruo.goodweb.cn/books/0360.htm
                         http://boruo.goodweb.cn/article_06.htm
                         http://buddha.goodweb.cn/music/music3.htm

知恩 发表于 2007/12/9 20:15:19

念佛成佛
——净空法师《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中重要开示



净公法师宣讲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刘承符居士誉为可与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蕅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并称为弥陀净土解释文中的三不朽,可见它的崇高地位与珍贵价值。末学每次恭读,总有新的启示,新的收获,充满无限法喜。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末学也觉得:「三日不读本《讲记》,便觉心神散乱,道心退转。」进一步分析:两位大师的钜作,都是用文言文写成,而且说理深邃。如非国学及佛理造诣深厚的人,很难透彻理解其义趣。而本《讲记》则是师傅用口语讲述,深入浅出。稍具阅读能力的人,不管任何根器,都能各有领会,获得实益。至于义理方面,更是周遍圆满。凡是学佛人从初发心到成就佛果,所有应具备的观念与行持,法师无不反复开示,恳切叮咛。在在处处都显现他老人家苦口婆心、救世济民的殷切期望与无尽悲心,读来无限感恩!

但是这部净土宗第一经《无量寿经》,师傅宣讲了一百零七会,再由刘居士转录成文字以后,精装成四大册,每册厚达六、七百页。要想全部读完,必须花相当长的时间;而想要牢记《讲记》中所有的教诲,以便依教奉行,更是不容易。于是末学试着摘录其中的重要开示,以便专精研习,紧记在心,使日常处世、待人、接物时有所遵循。后来又想到,我净宗同参道友们,多因工作忙碌,很难有充裕时间研读《讲记》全文,则这本重要开示,对本宗认真修行的大众而言,或许稍有助益。因此不揣浅陋,又分类整理,汇集成册,取名为《念佛成佛》,送呈慈光图书馆朱馆长印行,广为流通。敬愿它真能帮助有缘的同修大德们离苦得乐,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出离三界,往生西方,圆成佛道。阿弥陀佛!

                                                                                                                         三宝弟子妙音谨识

知恩 发表于 2007/12/9 20:16:42

目录

甲、觉悟..........
乙、学佛..........
丙、惜缘..........
丁、修心..........
戊、修行..........
己、念佛..........
庚、因果..........
辛、禅定..........
壬、随缘..........
癸、成佛..........

知恩 发表于 2007/12/9 20:18:32

甲、觉悟

一、佛给我们第一个无上殊胜的利益,教我们在这一生中就能成佛。我们如果不能认真修学,这一生不能往生,就辜负弥陀、世尊太多了。要怎样才不辜负?唯有认真去修,要把它当作这一生中最重要的、最大的一桩事情去办。其他的事情可以放下,这个事不能放下。

诸佛如来无量无边的法门,只有这个法门是一生中决定得度的。选中念佛往生法门,你的智慧第一。文殊菩萨选此法门,大势至菩萨选此法门,普贤菩萨也选此法门;你也选这个法门,表示你的智慧跟他们没有两样,这是『智慧勇猛』。

十法界里,利益最殊胜的是成佛,害最深的是三恶道。你能认清楚,就能避免三恶道。在这一生中,有机会教你作佛、作菩萨,你在这事上下了决定,这是智慧。

通常我们讲佛法有大乘法、有小乘法,比大乘法更究竟、更圆满的是「一乘法」。小乘修学最高境界是「阿罗汉」与「辟支佛」;大乘法修学的结果是证「菩萨」的果位;而一乘佛法是成佛。这部经典、这法门就是教我们修行成佛的大法。

二、「佛」的意思就是一个觉悟的人,是一位对于宇宙人生究竟圆满彻底觉悟的人。对于宇宙人生本体、现象、作用,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一样不觉,没有一样迷惑。

「阿弥陀佛」翻成中文,意思是「无量觉」。无量就是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用今天的术语来讲,时间、空间,时空里的一切万物无量无边,用一个名号作代表——无量觉体;没有一样他不是正确圆满的理解,觉而不迷。这就是「阿弥陀佛」名号的含义。所以,这名号就是宇宙万物的本体。

「阿弥陀佛」四字,中文翻译「无量觉」。「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无量觉,是指对于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万法,样样都要觉而不迷。念这句佛号,就是提醒我们,对经典所有的教训不能忘记,不能亏失。这样佛号念得就有功德。否则单单念这句佛号,提不起自己的警觉。这样佛号念了没有用处,只是口善而已,不能往生。

弥陀名号切实是大总持法门,没有一法是阿弥陀佛之外的。阿弥陀佛是整个佛法的纲领,念一句「阿弥陀佛」,一切法门都念到了,一个也不漏。大经上常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到此我们才彻底把它搞清楚了。「一」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切」是世出世间一切法;一句「阿弥陀佛」圆满包含了世出世间一切法。如果再说得详细一点。「一」就是这一部《无量寿经》,这部《无量寿经》概括了世出世间一切法。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宝贵这部经的道理。

三、菩提心就是真正觉悟的心。怎样才是真正觉悟?真正觉察人生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六道可畏!有这样的体会,一心一意要离开六道轮回,这是真正觉悟。.....真正有心出离三界,超越轮回,才是觉悟。但是这个觉悟才只有一半,再能相信「念佛成佛」,你的觉悟才圆满。真知道这一句佛号能让我们永脱轮回,一天到晚决不中断。这才是命根子,是一生中最大的一桩事。什么事都可以放下,这一桩事不会放下。死心塌地念这句佛号,一心一意求生西方净土,才是真正发菩提心,真正觉悟。

作佛是作一个真正对宇宙人生彻底觉悟明白的人,作九界众生的好榜样,一点都不迷惑。.......彻底通达诸法实相,就是佛,就是菩萨。所以佛、菩萨不是神仙;神仙还是六道众生,对于诸法实相还是迷惑颠倒,没搞清楚。唯有佛、菩萨清楚。

真正认识清楚这个世界生死轮回可怕,这心就觉悟了;真正发心想要超越六道轮回,求不生不死,这心是觉悟了。如果再能发心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心是大觉,是无上觉,是究竟觉。这就是发菩提心。

我们无量劫来,可以说生生世世都与佛有缘,而且这缘非常深厚。生生世世接受佛、菩萨的教导,为什么没能出得了三界?就是把生死疏忽了,没有重视它。看看我们这一生能不能觉悟,这一生还是把这两个字看轻了,佛法修得再好,还是无法超越。一定要把这一桩事认识清楚,世间没有比这一事更可怕的。

学佛人要把目标认清楚。我们的目标就是拔断生死根本,超越三界六道。.......一定要把这桩事作为我们今生修学最重要的一桩大事,是我们真正的目标。

佛、菩萨加持多少,就看你发的心量大小,真假而异。你发的心真,发的心大,诸佛、菩萨威神的加持亦大;你发的心小,发的心偏,诸佛、菩萨也加持,加持的力也小。......一心一意帮助苦难的众生能闻到正法,能在这一生得度,就是发无上菩提心。此心可贵,此心一发,就得诸佛护念,龙天拥护。

真正的福田是佛法,不是形式的佛法。台湾到处寺院林立,是形式。真实的佛法是觉悟人心、觉悟人性。如何教广大的群众真正觉悟,福田要从这个地方种。才晓得最胜的福田,是宣扬佛法,传播佛法,是弘法利生的工作。我们要参与这份工作。

四、要知道,不生西方必定轮回;既然轮回就必定堕三途(即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这是无法避免的。堕三途就太苦了。三途很容易进去,可是要出来就很难!所以在此,再一次劝我们大家要发高度警觉心。这不是儿戏,要时时刻刻提高警觉。

一堕恶道要到哪一生哪一世再出来做人?时间是以「劫」来计算的,不是算年数的,是讲多少劫、多少劫以后。所以,想想事实真相,才知道此事真正可怕,才知道佛的恩德之大。

三恶道非常可怕!经上常讲「头出头没」,把六道比作苦海。生到三善道得人天身,就好像头冒出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再一下去又沉到海底。在恶道的时间长,在善道的时间短。人要常想这个事实真相,他就觉悟,他就害怕。我们趁有生之年,身体还健康,要牢牢把握这大好光阴,认真修行,不要让这一生空过,决定求生净土。净土很容易修,人人有份,个个可以往生,为什么不修?

说实话,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天天搞六道轮回,还有什么价值好说?无量无边的法门中,我们才真正认识念佛法门,找到念佛法门。要不能把这个法门掌握住,那真是太可惜了!

我们一定要晓得,人生在这个世间,身体很脆弱,生命很短暂,一失人身就堕恶道。想到这里就真正可怕!如何不堕恶道,还能成佛,就靠这一句佛号。

真正理解生死轮回,真正明了,真的发心要想超越六道轮回,佛、菩萨冥冥中一定会照顾。众生有感,佛才有应。用什么方法?必定要依教修行。

五、今天的佛弟子,有很重要的责任,有很大的任务,要向全世界人宣告,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佛、菩萨的教育。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我们看到婆罗门女是婆罗门教的信徒,她接受佛陀的教导,念了一天一夜的佛,就成菩萨。她的母亲堕在地狱里,她就能把母亲度到天上。所以,宗教徒可以接受佛陀教育;接受佛陀教育不需要改变他们的宗教信仰。一切宗教信仰者,皆当学习佛陀智慧的教育。......今天大家误会佛教是宗教,吓得凡是宗教徒都不敢来学,你说冤枉不冤枉!如果知道这是教育,神父来学,变成菩萨神父;牧师来学,变成阿罗汉牧师,都能修行证果。......所以,一定要认清它是教育,是三世(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的教育。教学的内容深广无比,是真正能帮助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教育。

孔、孟也教我们『以善攻恶』但是没有『拔生死之苦』。佛教育的圆满,是不仅教我们这一生得幸福美满,而且教我们生生世世都得圆满。这是世间所有一切教学、宗教、科技,都达不到的,唯独佛法能达到。

佛法是佛陀的教育,决不是宗教。佛陀的教育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党派,超越宗教。.....我们必须为人解释清楚,基督教徒也很乐意来修学,天主教的人也很喜欢来修学,都来皈依三宝,来修学佛法;因为这是接受圆满智慧的教育。

宗教建立在情执的基础上,而佛法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破迷开悟。这是他们的不同处。我们心目中佛、菩萨是老师,不是神明。家里供养老师的形像,我们见到,会念念不忘老师的教训,念念提醒自己的警觉。这就是学佛,这才是佛弟子。诸位如果把佛教看成宗教,佛教真实的利益,你决定得不到。佛法是世界上最圆满、最完备、最真实的优良教育,世出世法里确实找不到。

若社会上多数人接受佛陀教育,社会自然和谐,世界自然和平安定,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日子过。所以,不是自己一个人善就行,还要帮助一切人断恶修善。这是每一位佛弟子应尽的义务。

六、这一部经典的确跟其他经典不一样。其他的经典,释迦牟尼佛一生中只讲一次,所以集结的经典只有一种。唯独本经是释迦牟尼佛多次宣讲,所以集结的经典,就有很多不同的原本。传到中国来,有十二次的翻译。.......从这个地方证明,念佛法门的重要性。如果不是很重要,佛当年在世讲一遍,不可能重复讲第二遍。

诸位要晓得:《大藏经》有许多经典,每一部经只是契某一类的根机,不是普遍契机。的确有高级的,有中级的,有初级的。就像学校教科书一样,有适合小学、适合中学、适合大学、适合研究所的。唯独这一部经,从幼稚园到博士班,一本就够了,全部契机,真是不可思议。这是很奇怪的!奇怪在那里?程度浅的人念,有浅的体会,意思浅;程度深的人念,意义深。

念佛法门的好处在那里?什么样的根机用这个法门都只有利,没有害。我们大可以放心修学,这是真的。若修学其他法门,未必契机;修学念佛法门绝对契机。

七、『特此一门,至圆极顿,而且由其简易直捷,则出世之正说偏在斯经,一代所说归此经,如众水归于大海。』在如此浊恶的环境里,只有这一味药能救度众生。这『一门』就是《大乘无量寿经》,就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念佛法门『至圆极顿』,《华严》、《法华》称为圆顿大教,它的「圆」还没有到极处,它的「顿」也没有到极处。念佛法门才是至圆至顿,它最殊胜的是『简易直捷』。如果没有这四个字,纵然圆极顿极,一般众生不能修学,一般人得不到利益,则法门再好也是空说,没有用处。(详第一册一五四页)

这法门圆极了,顿极了。「顿」是一念成佛;「圆」是一切都得到,没有一个例外。只要你相信,只要你依照这方法修学,没有一个不成就的。

这个法门不是修因证果,它是直接从果上起修。阿弥陀佛就是果觉,所以是比其他法门成就快速的主要原因。

这一部经,这个法门,虽然下手简单容易,我们决不可把它们看低。以为这法门不究竟、不圆满、不高妙,这就看错了。实在讲,愈是究竟圆满的法门,必然愈是简单容易。必须人人能修,人人能成就,这才是最殊胜的法门。在一切法门中,念佛法门的确符合这些条件。

八、『普等三昧』是什么?什么三昧能普遍平等?普遍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有情众生都能修;平等就是等觉菩萨、我们、地狱众生也能同样修这个法门,能同样成就。你想想看,这个「普等三昧」是什么?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

一直到今天,禅在世界上还很盛行。禅度什么人?六祖大师在《坛经》里讲得很清楚,他度的是上上根人。换句话说,上中根的人都不度,上中根以下没分。净土法门是「普度」,从上上根到下下根都度,这就不一样。只要你肯信,肯愿,肯行,没有一个不得度。

这个法门之广大,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都是他度脱的对象,这就「广大」,不像其他法门,只度一部分众生。达摩祖师传到中国来的禅宗,只适合上上根人,不是上上根人就没分。......总没有净土法门普遍、平等广度一切众生。

所有一切法门都治不了,这句「阿弥陀佛」还能对治,所以它管用,还留住世一百年。......我们的心病、身病从那里来?从染污来的,精神的染污、物质的染污。奇奇怪怪的病,一年比一年多,研究医药都来不及。佛法这贴药非常了不起,万病通治,而且决定有效。你要是不相信,吃亏的是自己,不是别人。

九、四十八愿哪一愿第一?古代佛门大德皆以第十八愿为第一。佛法的中心就是在这一愿。这一愿是『十念必生』。佛度众生,「十念」能令众生成佛。这是佛法真正达到方便究竟至极,没有比这个更方便、更究竟了。这才晓得,念佛法门在无量无边法门里,确实是第一殊胜,无与伦比。

要快快成佛只有念佛法门。你修学其余法门,不一定这一生能有成就;唯独这个法门决定成就,所以才是『究竟方便』。「究竟」就是这个法门必定能成佛;「方便」就是它最容易,无论什么人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修学。

「究竟」,一定要令我们证到圆教佛果,无上正等正觉。「方便」一定要令一切众生,人人在一生中也可以做到。讲到「究竟、方便」,在一切经里,唯独此经。不是说别的法门不好,但是要如此圆满究竟、方便,只有这一个持名念佛的佛门。

释迦牟尼佛劝他父亲,八万四千法门,劝他修哪一个法门?劝他修念佛法门,求生净土。可知在无量法门当中,念佛法门一定是最殊胜。

释迦牟尼佛劝他父王、他的姨母,皆是念佛求生净土,可见这个法门确实方便、究竟。

十、这是不死的法门,是真正不死。因为你走的时候很清楚,跟家亲眷属告假:「我走了。」是走了以后才舍弃肉身,不是死了以后才走。死了以后才走靠不住。所以死了之后,我们给他助念。看到很多瑞相,也不能证明他往生。假如他来生生善道,瑞相都好。所以有好的瑞相,可以断定他不堕恶道;说他往生,则未必。如果是他自己向大家说 :「佛来接我,我现在跟佛去了。」那是千真万确的往生,一点也不假。

所有一切障碍都是心不清净产生的。心若清净,六根就没有障碍。眼能见到西方极乐世界,耳能听到西方世界,鼻可以闻到西方世界的宝香,确实就如同在眼前。非常可惜,我们的心地污染太严重,现在每天还在加速的污染,这多可怕!为什么去不掉污染?佛说因为两种执着:我执、法执。起心动念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是污染的大根本。只要有我执,想把污染去掉就非常困难。念佛法门的殊胜,就是污染还存在,用一句佛号把污染控制住,像石头压草一样。污染的根还在,不让它起作用,这样就能往生。这是其他法门里没有的。

十一、自古以来的祖师大德们,他们一向所学的法门、宗派不同,到他们真正了解西方极乐世界,在印度,像马鸣、龙树菩萨;在中国有永明延寿、智者大师。他们从前都不是学这个法门的;知道之后,其他都舍弃,专修(净土法门)。莲池、蕅益大师也是如此。尤其莲池大师讲:「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与别人行。」他自己晚年,专持一部《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专修专弘。这才是真正彻底的觉悟。

彻悟禅师是在禅宗大彻大悟之后,回过头来专修净土法门的。他说:「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这是念佛的标准态度。怎么样念?这四句说尽了。一个人真正知道生死可怕,这个心就是菩提心。他觉悟了,晓得生死太苦、太可怕,知道轮回可怕。轮回是死了以后,过不了几天又再来投胎。来了再死,死了再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没完没了。轮回不一定生生世世都是人身,六道里总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

十二、西方极乐世界是学校,是道场。佛的事业是教学,大众的事业都是求学。佛教我们到那里作学生,天天上课。以无量劫这么长的寿命接受佛陀的教诲,哪有不成佛的道理?决定成就!

西方极乐世界是学校。往生到那里去,不为别的事情,是去留学,充实自己的智慧德能,然后回来帮助这些苦难的众生。......西方世界的宗旨是培训佛、菩萨。佛、菩萨培训出来,是要到十方世界去度众生的,不是在西方世界享乐的。所以净土法门不消极,西方世界也决不是我们的避难所。

西方极乐世界只有一种行业:当老师的,当学生的。除了当老师、学生之外,你查一切经,西方极乐世界还有没有其他行业?没有。讲经的是老师,听经的是学生。这才知道净土殊胜。

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听说那里有做工的、种田的、经商的,都没有看到,这些事,西方极乐世界都没有。他们干什么?天天读书,「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你说多快乐!极乐世界怎么去?坚定信心,一句佛号念到底,专修就成功。

西方世界是一所佛教大学,是十方诸佛共同办的学校,不过是请阿弥陀佛当校长而已。里面的主办人,董事会的成员,就是十方诸佛如来。所以,没有一尊佛不介绍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那个世界,你的道业才能在一生中圆满成就,比你自己在他方世界修学要稳当得多,要快速得多。

十三、阿弥陀佛不是一个身,是无量无边的应化身。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的道场,他化现在一切大众面前讲经说法。因为境界随着阿弥陀佛的心念自然转变,所以弥陀道场遍及国土,处处皆是。我们在《观经》上看到的,几乎每一处七宝树下,都看到西方三圣在那里讲经说法,处处皆是。所以,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虽然多,没有一个人不是天天在佛的身边。佛没有离开他,他没有离开佛。这是不可思议,无比的殊胜。

十四、「开光」是藉佛、菩萨的形象,启开我们自性的光明。不是人为佛开光,是佛为我们开光。......阿弥陀佛代表无量寿、无量光、无量智慧、无量清净。看到佛像就想起来。看到观音菩萨,想到我们要大慈大悲。谁是观音菩萨?我是观音菩萨,我要以大慈大悲对待一切众生。这是开光。

用佛、菩萨的形象开启我们自性的光明,是佛陀教育高度的艺术。我们自性有无量智慧,有无量德能。一尊佛、一个名号,没有办法显示出。所以佛陀教学,用许许多多佛、菩萨的名号、形象,目的无非是把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引发出来。这是开光。

十五、真正觉悟的人,知道这个世间一切万事万物都是虚妄的,像《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知道一切是虚妄的是「看破」;看破之后对于万事万物决定不取不舍,于一切境界之中没有取舍的念头是「放下」。真正看破放下,这个人就觉悟了。觉心清净,世出世法一样都不沾染。

我们要超越三界就不能不看破。看破之后就不造业,就放得下。为什么放不下?因为看不破。把六道里面的假相样样都当真,不晓得事实真相是梦幻泡影。

你在这个世间想争什么?一生一世白争了,没有一样能带去。......必要觉悟,什么都是假的,什么都是空的,真的是「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西方世界是真的,是确实能永远得到。能真正明白这一桩事,才是真正觉悟;把这一桩事抓到了,才是真智慧,才是不迷;真正有智慧,真正是大彻大悟之人。

如果你中了大奖,得几亿万元的财产,死了,一文钱也带不去,那个没有用处。你得了这个法门,才是真正之宝,不是世间财富能相比的。为什么?真正了生死,真正出三界。从今天起永脱轮回,成佛去了。

众生大多数贪求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障碍发菩提心。佛在一切经里常提醒真正修道人,应常念「苦、空、无常」。观察世间苦、空、无常,才能淡化,才能止住享受五欲六尘的贪心,大菩提心才能生得起来。

要晓得人间功名富贵、五欲六尘是牢狱。天上享天福,比我们人间福报大太多,寿命之长,享受自在,非常令人向往,令人羡慕。要觉悟,那是珍宝牢狱,福报享尽,还要堕落,不究竟,不圆满。究竟圆满一定要超越三界。

十六、『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这种临终时的恩爱别离,一别之后改头换面,再遇到时也不认识。要是真正觉悟之后,知道此事乃是一场空。人生如梦,不过是一场梦而已。我们平常作梦的时间短,这个梦的时间比较长一点而已。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若过去生修福,这一生享受富贵,是作了一场好梦;前生没有修福,这一生冤家债主很多,是作了一场恶梦。事实确是如此,真正要觉悟,要警惕。

如果我们能把这个世间看做是一场梦,而且在梦里觉悟了「我是在作梦」,则一切顺逆境缘,自然就不会计较。得意也不会欢喜忘形,失意也不会烦恼。因为是假的,一场梦,不是真的。我们要做好事,要做美梦,要使美梦成真。唯有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做美梦的方法。这个美梦会成真。

十七、人在世间,生命非常短促。尤其是乱世,意外的灾害非常多,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还能活多少年。警觉到这一点,有一天的时间,就好好的念这一句佛号;有一天的时间,就认真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才能在乱世真正消灾免难,真正能帮助自己这一生得生净土,就没有白过。

欲出离乱世,最宝贵的是光阴。要把这宝贵的光阴做正经事;正经事就是念佛。不要把宝贵的光阴浪费掉,这才是一个真正觉悟的人。

十八、佛给予众生乐是「慈心」,拔一切众生苦是「悲心」。.....「慈悲」是一体的两面,一个得到,两个都得到。慈心就是爱心,佛门里不讲爱心。因为爱是感情的,是情识生的;慈是理性的,是理智的。爱一个人,若不是现前这个时代教他离苦得乐,来生怎么办?依旧搞轮回,还要堕三恶道,这就不是与乐。要给他生生世世得究竟乐,这才是真正的慈。

「情」是地狱之根,情要不断,出不了三界。所以,情是迷情,只要是情就迷;情愈重,迷得就愈深。它跟理智恰恰相反。佛教我们要有理性,有智慧。把感情化为理智就对了。

决定不可以感情用事。你要知道,感情是魔王、是大魔,一动感情就完了,这一生又出不了三界,还得搞六道轮回。所以,真正觉悟的人,要有决心把情魔一刀两断。在这个地方要狠心,才出得了三界。这个狠心,是真正的慈悲,是真实的智慧。千万不要白白的空过了这一生。

十九、人天的福不究竟,佛常讲人天福报是「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修享福,第三世堕落。因为享福的时候,往往不肯再修福;纵然修福,修得很少。所以,福享尽之后,无始劫来的罪业又现前;罪业现前,当然堕恶道,这就告诉我们,人天福报不究竟。学佛的人决不期望人天福报,当然更不可以求人天福报。

享受人天福报,一百个有九十九个迷惑颠倒。没有福报的人,受苦难的时候,还有一点道心。福报现前,道心就没有了,就被迷惑。贪、瞋、痴、贡高、嫉妒都起来,就无时无刻不造罪业。

二十、现在环境已是严重污染,所以大家有警觉心,要来保护了。其实这只是治标,不是治本。大家只见到表面,而根本的污染却在一切众生心地的深处。这不得了!你看看现代社会的人心,被哪些污染?财、色、名、食、睡,被这些妄想、执着所污染。这种污染的严重性,比环境的污染不知道高出多少倍。环境污染,大家警觉到了,要环保;而我们人心的污染怎么办?佛法就是一切众生心地污染的环保师。

知恩 发表于 2007/12/9 20:20:18

乙、学佛

一、学佛一定要从《观经》三福修起;不从此修行,就没有法子成就。.....佛讲得很清楚,这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换句话说,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成佛都一定走这条路。我们要是不走这条路,想成佛,那是不可能。......佛法里讲孝顺父母,是要令父母离苦得乐,才是真正孝顺。..... 所以真正孝顺,要劝父母念佛。「奉事师长」也不容易。奉事师长是不是把老师生活照顾好?不只如此。你看《普贤菩萨行愿品》讲供养:「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法供养」中,又以「依教修行」为第一。普贤菩萨的标准是把老师教我们的,我们都能领会,都能接受,都能实行,这才是奉事师长。

三福之一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基础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不行。次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是基础的第二层。三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是基础坚实,然后念这句「阿弥陀佛」,一念相应一念佛,才能往生。从这个基础上,建立「信、愿、行」三资粮,才能稳稳当当往生。

学佛是从哪里学起?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做起。这是根本的根本,是学佛的基础。这个要是做不到,戒律就不要谈了,没分!好像盖房子一样,这是地基。戒律是第一层楼,禅定是第二层楼,般若是第三层楼。孝亲尊师,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是地基,你连这个都没有,还谈什么戒定慧!

孝养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仅是物质的生活。如果只限于物质生活,畜生也办得到。人与畜生不同之处,最重要的是养父母之志,光大父母之德,此大孝也。当前使父母在社会上,久远的使父母在历史上,都能受到大众的尊敬,方是真正尽孝。如何能做到?必须自己成圣成贤。圣贤的父母,哪个人不恭敬?不但人恭敬,鬼神都恭敬;不但鬼神恭敬,诸佛、菩萨都恭敬。这才是真正孝养父母。修行就要从这里起修。

「孝顺父母」,不只是对父母一切供养周到就叫孝顺,那个意义太浅了。佛法里讲孝顺父母,是要令父母离苦得乐,才是真正孝顺。这一世善,来世不善,不是真善;来世善,后世不善,也不是真善;今世不善,来世、后世善,这是真善。所以真正孝顺,要劝父母念佛。有人说:「我劝父母念佛,他们不相信。」你要把他们不相信的原因找出来,把不信的原因消除,他们就相信了。

家人一定要和睦,这就是佛法。学佛学到一家不太平,是错的。家人为什么反对你学佛?这里一定有道理,是你自己学错了,你并没有依照佛法去做。净宗修学要从「三福」修起,第一是孝养父母。你能孝养父母,父母怎么会反对你学佛?如果你学了佛就不孝顺父母,不听父母的话,看到学佛的同修,比什么人都亲切,疏远了没有学佛的家人,认为父母家人作恶;其实是自己在造罪业,这是自己错了。将来你能不能往生?说老实话,不能往生,念佛念得再好,都不能往生。所以学佛的同修,第一要家庭和睦。

十善业后面的三条。意善就是无贪、无嗔、无痴。就是三善根。所以,三善根也在三福之中,你就知道很重要。没有三善根,经上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你就没分。可见这个重要,一定要认真的修学。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贪;于一切逆境决定没有嗔恚心;对于一切事理,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即不愚痴,不会被人蒙骗。清楚明白而不贪不痴,顺境里没有贪爱,逆境里没有嗔恚。顺逆境界中,修自己的清净心,修自己的平等心,修自己一心念佛,就对了。

今天我们展开《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老师,《无量寿经》就是老师对我们的教训。我们有没有把这些教训记住?有没有把这些教训做到?果然把这些教训体会明白了,记住了,依教奉行,这才是奉事师长。

今天这个世界是乱世,有史以来没有现在局势这样的混乱。如果要找这个混乱的根源,就是大家把诸佛菩萨圣贤人的教训舍弃了。......我们要是指望佛、菩萨来救,是没有用处的。必须把自己变成佛、菩萨,来拯救这个社会。从哪里救起?从「孝亲尊师」做起。兴起一个带头作用,模范的作用,做给别人看,这是身教。这就是弘法利生,就是劝导一切有情,给他最丰饶的利益。

我们今天开发性德,明心见性,用什么方法?「孝敬」。所以,把孝亲之心扩大到能孝顺一切众生,敬仰师长的心扩大到敬仰一切众生,就能明心见性。从分别,一直修到无分别。我「孝亲尊师」是有分别的,扩大之后就没有分别;没有分别就是性德透露,就是明心见性。这是要下功夫去做,要认真去做。所以学阿弥陀佛决定不会错。

『当孝于佛,常念师恩。』如果把这两句做到,护持正法,弘扬久远,自自然然就做到,这是弘传的根本法。一个孝亲的人常常会念亲恩,决不会让自己的亲人蒙羞。《孝经》上讲我要是做一桩对不起人家的事,我的父母面子上没有光彩。这不是以自身利害作标准,而是以父母的荣辱作标准。今天我们孝顺于佛,一切以佛的光荣为标准。我们起心动念,一切造作,对得起佛,对不起佛,要以此为标准。佛不在世,距我们远了。我们今天接受佛法,是祖师代代相传,一代传一代。对这些老师,应当要「常念师恩」。我们能不能对得起老师?做一桩不可告人的事,我们就对不起佛,对不起老师。常常有这标准存心,你在世间决定是好人,在佛法里决定是善人;你自修决定成就,利生决定真实。

二、阿弥陀佛一心一意庄严净土,所为何来?不是他自己享受,是给大家受用。他愿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生到他那里,享受他的成果。实在了不起!有福愿意给一切众生共享,不是个人独享。我们学佛学什么?就是学这个。

有福不要自己享受。福报现前,让大家来享受,福报就愈积愈大。享福的人数愈增加,福报愈扩大,这是菩萨行。不着相的福报大的不得了,没有法子能计算,没有法子能形容。你真正不着相,积功累德,大福报就现前。切记将福报扩大,让法界一切众生共享。

把我们所修积的一切功德,自己不要享受,贡献给一切众生,这叫回向。我们今天修福、造福,福给大家享受,这叫回向。佛教菩萨不受福德,自己不享福,所造的福德是无有穷尽。自己若享受,福德会享完,富贵会享尽。不享福是真正的享福,是真正的受用。

从现在起,努力『作诸功德,至心回向。』一心一意求生净土,专念「阿弥陀佛」,断恶修善,把功德都回向求生净土;也就是自己修积的功德福报都不要享受,作为往生的资粮。临命终时才能心不颠倒,没有病苦。为什么没有病苦?这是福报大,平常修福、惜福,而不享福,留到最后那一刹那享受。一生修积的福报在临终时享受,所以能不生病,大福报现前,预知时至,没有病苦,走的时候自在潇洒,决定往生。

为什么天天要回向,念念要回向?还债解怨,菩提道上才能一帆风顺。「回向偈」要从心里发出来,口念没有用,心口要相应。回向偈上明明教我们「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两句话把冤亲都包括了。正因为我们要解决这个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所以才认真努力的修行。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精进努力修行?为了报恩,为了还债,为了解怨释结,希望无始劫来的冤亲债主,能在这一生中都能了结,不要等到来生。

三、『无量寿佛意欲度脱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皆使往生其国,悉令得泥洹道。作菩萨者,令悉作佛。』这是弥陀无尽大愿的结归,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的目的就在此。所以佛弟子,尤其是阿弥陀佛的学生,必须建立相应的弘愿,参赞弥陀化育众生的大业。这是弥陀了不起的事业,我们非常荣幸能参与。

「布施波罗密」是修行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一切放下,应无所住。一切要舍,舍得干干净净。身心清净才是法器,才有资格学佛。

学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肚量要大,要能包容。第二、要能笑脸迎人,冤亲平等,万法一如,能与一切众生和合相处。这样的人才要资格学佛,才有资格入佛门。

四、我们今天学佛,首先要发成佛的愿,要发帮助一切众生的愿,这是菩提心。从哪里做起?要先断烦恼,再学法门。断烦恼,就是我们这一生努力的目标方向。学法门留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开始。我们在这一生不学法门,因为法门太多,寿命太短,学不了。所以在今生今世完成第一个目标——断烦恼,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真正学佛的人,目标是成佛,不求世间的名利,不求人天的福报。尽我们自己的努力,为众生造福。最大的造福,是帮助众生开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这是第一等大福报。所以,提倡印经、讲经,都是帮助众生开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

五、学佛要把心量拓开,不要念念想到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利益太小,太短暂,一口气不来,你的利益在哪里?自己的利益能享受几时?愚痴到了极处!若能把佛法弘遍世界,流传久远,自然福德生生世世享不尽。

四弘誓愿是成佛之道。首先教你发愿,拓开心量,不能起心动念就想到自己的利益,这样心量太小了。佛教我们发愿,要利益一切众生,要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自然包括你的家族、你的家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每一个人,他们的心愿都是要普度一切众生的。你的心量太小,只度你一家人,只度自己,你自然跟他们谈不来。思想、见解不相同,你怎么能去度了?所以,一定要发大心,你的心量大了,诸佛护念,龙天护持。

佛法讲的善恶,凡是利益自己的都是恶,利益别人的才是善。......因此佛教我们的方法是起心动念想别人,不想自己。......我们修净土的,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本师。他发四十八愿,哪一愿是为自己?他的心量大,念念为法界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上自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弥陀的心愿是圆满的。我们学佛,要在这个地方学。

大乘比小乘高明,用的方法巧妙,就是念念不想自己,念念都想众生,「我」自然就淡忘了。大乘法里,念佛法门尤其殊胜,尤其巧妙。他教我们念念想阿弥陀佛,想阿弥陀佛的心愿,想阿弥陀佛的行持。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普度法界一切众生,心量之广大无量无边,确实不是其他大乘菩萨能相比的。

大势至菩萨在《念佛圆通章》中,教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是心里想。想弥陀本愿功德。弥陀本愿功德就是第六品四十八愿。所以,四十八愿要念得很熟,心里有念头,就想弥陀本愿。想久了,弥陀本愿就变成自己的本愿,我们的心愿跟阿弥陀佛相同。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保证。常常忆念弥陀本愿功德,常常思想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这是最健康的思想。

学佛的人首先要有健康的思想,才有健康的身体。胡思乱想是一切疾病的根源。如果觉得身体不好,自己就要觉悟,身体为什么不好?一定是胡思乱想。是非人我、五欲六尘都不要想,那是不健康的。学佛的人应该把这些念头全部放下,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就对了。

六、我们要想像佛一样成就,单单希望果报没有用处,要学他的因行,学他尽心尽力帮助法界一切众生齐成佛道。.....弥陀在因地怎么做,我也学着怎么做,这是「学佛」。所以,学佛不是天天念经、拜佛,那是形式,修一点人天福报而已。修行要从心地、从言行里,学得跟菩萨、跟佛一样。他们是怎么存心,我也怎么存心;他们怎么对人,我也学着怎么对人。这是真正学佛,真正修行。

既然学佛,心要像佛心,行持要像佛的行持,这样才有把握在这一生中往生。如果这一生不能往生,三恶道决定有分,很难避免。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七、我老实读诵这部经典,老实念这句「阿弥陀佛」,要把弥陀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本愿,我的愿跟佛就相同了。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见解,都能依照这部经典做标准,把它修正过来,使我们的见解、思想、看法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这是解同佛。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行为,也要依照这部经典的教训,都把它做到,我们的行也同佛。心同佛,愿同佛,解同佛,行同佛。恭喜你,你一定是上品上生。只要你的心、愿、解、行与佛相同,老实说,你现在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大菩萨,不是凡人。

我们学佛,阿弥陀佛是最好的典型,最佳的模范。我们今天依阿弥陀佛来塑造自己,看看他是怎样存心,我要学他;他是怎样发愿,我也要学他;他是怎样修行,我也要学他。这样的人跟阿弥陀佛是真正同志,哪有不在一起的的道理。这就保证决定往生。

一切时,一切处,念念反省,永远不离开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教训。这样我们才真正能与弥陀、释迦,乃至于十方一切诸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

阿弥陀佛存的是什么心,我们的心也要跟他一样;阿弥陀佛发的是什么愿,我们的愿要跟他一样;阿弥陀佛如何处世、待人、接物,我们样样都要学他。阿弥陀佛不在此,我们怎么学法?《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的心、愿、解、行,要将此经的理事教诲都做到。「如说修行」,就是跟阿弥陀佛学习,才是阿弥陀佛真正的学生,真正的弟子。

务必要使我们的心、愿、解、行都跟阿弥陀佛一样。阿弥陀佛是什么样子?《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依照经中所讲的来修正自己,把经典的教训圆圆满满的、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你要是做到了,我恭喜你,你不但往生,你成了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这才是真正学佛。

把《无量寿经》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自己的思想、行为就是《无量寿经》;你就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决定往生。本经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保证书,也是我们一生成佛的保证书。但不是念念就能成佛,要做到。

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又不在我眼前,我怎么跟他学?须知这部《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依照这部经典的理论、方法,改正我们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作法,使我们的想法、看法、作法与经典所说的完全相应,就是学阿弥陀佛。完全相应,丝毫违背都没有,你就成了阿弥陀佛,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为什么劝大家念这部经?因为弥陀的心、愿、解、行都在这部经上。这部经念得熟透了,不要学,自然就相应。每天不断的熏习,起心动念,自然就跟阿弥陀佛相应。这是决定得生的保障。

八、看佛的像,会起恭敬心。恭敬心是性德,对佛生起敬爱之心,这是灭罪得福。看到佛像,想到他也是凡夫修成的,我们今天也是凡夫。他能成佛、成菩萨,我们为什么不成佛,不成菩萨?见贤思齐,看到他,我发愿要跟他一样。这样灭罪消业的功德就更大了。

我们供养阿弥陀佛的形象,一定要明经义,要明道理。见闻阿弥陀佛,就想起阿弥陀佛在经典里,教我们这么多宝贵的教训,这样瞻礼阿弥陀佛就有无量功德。......供养佛像的作用,就是让他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经典里字字句句的教训,见到佛像,听到佛号,立刻就记起来。这才是学佛。

九、佛是干教育这一行的,佛是老师,教化众生的。我们也学佛,所以「行同佛」,实即「教化同佛」。佛示现世间,生在帝王之家,他命中注定要做国王的,但是他舍弃国王,去当老师,当一个纯粹义务的教师,只尽教学的义务,不讲报酬。这样的老师,我们应当学习。

自己的德行没有成就,是无法教别人的。要自己先作个榜样,才能教人。......学佛就是立志作个好老师,佛是天人师。既然是老师,自己一定要做到『庄严众行,轨范具足。』为一切众生做个好榜样,化导社会,使每一个众生自身健康、快乐,每一个家庭幸福、美满,社会和谐,国家富强,天下太平。

十、一定要把得失利害忘掉,把它丢得干干净净;然后无喜亦无忧,天下太平。我的天下太平,我跟你们虽然同住在一起,你住的世界不太平,我这个世界天天太平。你的世界多事,我的世界没事。我们学佛就从这个地方学,这叫真正学佛。

在这个世间没有得失心,得到的并不欢喜,失掉也没有烦恼。为什么?得到是空的,失掉还是空的。根本就没事,得失不关心。......很多人会讲「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既然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争什么?不要争。这两句话真正想通了,这个人就会开悟,身心清净,一尘不染。

假如我们把得失的念头打掉,实在讲,这个人就很自在、很幸福。人的烦恼多从患得患失而来;没有得到时,天天想得到;得到之后,又怕失掉。其实根本没有得失,这全是妄想。妄想带来许多痛苦与灾难,真是冤枉!

十一、诸位想学佛,一定要发菩提心。处世、待人、接物,要用真诚心。别人恶意对待我,欺骗我,我还要以诚心待他。那我不是吃亏上当?不错。你不肯吃亏上当,你就永远当凡夫。如果你要想作佛,作菩萨,就得甘心情愿吃亏上当。你要晓得,吃亏上当的时间很短,充其量不过这一生几十年而已。这几十年过去之后,你真的成佛了,才知道没有吃亏,并没有上当。如果现前不肯吃亏,不肯上当,你生生世世真的吃亏上当。这个帐要好好去算算。

诸位一定要记住:处世、待人、接物就用一个心,不用两个心。我念佛是用什么心,拜佛是用什么心,我处世、对人都用这个心。也许有人说:我用这个心,今天在这个社会上,处处要吃亏上当。没错!也许是吃一点亏,是要上当。试问:你能吃多少年亏?你能上多少年当?算你活一百岁,你这几十年的吃亏上当,将来作佛、作菩萨。要是这几十年不肯吃亏,不肯上当,将来生生世世在三恶道。为什么不肯多想想,到底哪个吃亏?哪个上当?......眼光往深远处看,吃再大的亏,上再大的当,也心甘情愿。保持心地的清净洁白,决定不受污染,这个重要。

学佛的人,人家骂我,我绝对不回一句,不起嗔恨心,因为他在替我消业障。业障消了,我感激都来不及,怎么会想报复?......所以,对人为的加害,不要计较,不要认为自己吃亏上当。你真正没有亏吃,没有当上。......你明白你的福报愈积愈厚,不但丝毫都不吃亏,实是占了大便宜。所以,眼前看似吃亏上当,财富、名誉都受损失;殊不知一转眼,你的财富、荣誉不知又提升多少。依教修行之人,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哪里会吃亏上当。

学佛的人一定要记住:不与任何人结冤仇。这是真正聪明人,真正有智慧的人。对于冤家债主要极力忍让,忍一辈子就还清了。所以,要学着忍让,不要怕吃亏,不要怕上当。吃亏是福,不是祸害,往往消灾灭罪。忍让决定是正确的。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尚遭六群比丘、六师外道当面侮辱;背后詈骂的,更是多得很。佛没有跟他们计较,也没有跟他们辩论。骂,随他骂,骂久了,骂累了,他自然就不骂了。何必跟他一般见识?要忍,这是诸佛菩萨所修的,我们应当学。

知恩 发表于 2007/12/9 20:21:25

丙、惜缘

一、我们是无量劫中,曾经供养无量无数诸佛如来。这样深厚的善根,现在又蒙三宝在冥冥中加持,才有缘分遇到念佛法门。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个机缘。

在这本子流通还不到五十年,我们就可以人手一册,就能依照这本经来修行,这是很大的善根、福德、因缘。因为这法门『直截了当,方便究竟』,比《华严》、《法华》还要直捷。《华严》后面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是拐弯才去的。我们不必经过那条路就到达了。这方法确实非常「方便」,一句「阿弥陀佛」随时随处都可念,不受任何限制,没有任何障碍。人人能修,人人能学,人人能成就,这是「究竟」。

我们今天读到这个经本,因为字数不多,分量上来讲非常适中,不太长,也不太短。经文里面对于性相、事理、因果,都说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这是难得的一部好经!所以,古德赞叹这部经是「《华严》奥藏,《法华》秘髓。」这是大乘经、一乘经的精华、精髓。我们这一生能得到,是真正有福。

我们有缘遇到佛法,有缘遇到《无量寿经》,遇到阿弥陀佛,这是大善根现前,证明自己在过去生中,不是没有善根。我们要求西方极乐世界,就要努力修西方极乐世界的缘。你有善因,加上念佛的缘,哪有不得果报的道理?果报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把事实真相搞清楚,这一生自己可以拍拍胸脯,我往生决定有把握。把握从这儿来的:不但恶事我们不做,恶的言语我们不说,恶的念头我们也不生。念念只有阿弥陀佛,心心只想西方境界,这就对了。

我们在经上看到的「香光庄严」,即指西方极乐世界光明遍照,香气普熏。这样的世界,人人有份,问题是自己愿不愿意去,想去没有一个去不成的。古德说「万修万人去」,问题在你修不修。

三、『行超普贤登彼岸。』如果真修,依照经文天天进步,天天提升,真的超过普贤。佛没有一句假话,没有一句妄语,跟我们所讲的句句真实。......普贤菩萨修了无量劫才有此成果,而你一生中就能成功。什么原因令普贤菩萨自叹不如?普贤菩萨累劫中没有遇到这法门,所以苦头吃多了,时间拖很长,这是他没有你好运。我们的运气太好,一下就遇到这法门,我们应当珍惜。

我们想想:文殊、普贤修无量劫才入华藏世界,才知道念佛法门。我们今天一开始学佛就遇到这个法门,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见到你,没有一个不佩服。他们修了无量劫才找到这条路,你不费一点力气,也走的是这一条路。他们是具足信、愿、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见佛成佛;我们今天也用同样的理论、方法,往生西方见佛成佛,跟他们无二无别。他们走了无量阿僧祗劫的冤枉路,他们看到我们怎能不佩服,怎能不保护?不要等阿弥陀佛派遣,菩萨自动来保护了。

四、古大德说过:念佛法门是大乘中的大乘,一乘中的一乘,至高无上的法门。它样样第一:经是第一,法是第一,依照这个法门修学的弟子也是第一。这是值得我们特别珍惜的。

学佛一定要晓得这世界确实是苦,一定要觉悟生死事大,无常迅速。遇不到念佛法门,那是无可奈何;遇到这法门,一定要求愿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才是真正究竟圆满,得真实之乐。

我们在一生中,没有遇到念佛法门,那是没法子,遇到这个法门,竟然空过了,这是最大的过失,没有任何可以补偿的。

我们今天有幸遇到念佛法门,理论、方法、境界都明了,关键就在自己肯不肯认真干。果然认真精进不懈,我们就成就,决定是如经上所说的「决证极果」,一生成就。

现在我们有幸遇到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是「带业往生」,八十八品见惑一品不断都能往生,能成就。这种大便宜,到哪里去找也找不到。所以大家要珍惜。

生生世世修行,错就错在轻视净土,不肯发愿往生,这是大错。这一生中有幸又遇到净土法门,不要再犯错误,才能一生成就。

五、我们应当把经法当作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看待。唯独佛陀经法能救度我们,帮助我们永脱轮回,脱离三界,帮助我们在这一生往生不退成佛。这是世间任何珍宝都无法相比的。明白这个事实,才知道经法之宝贵。

这部经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的第一经。不仅是净宗第一经,是一切诸佛所说的第一经。我们的福报是真不小,诸佛如来的第一经,这一生中能遇到,是多么大的福报。遇到能相信,能理解,能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修行,果报不可思议。

我们今日有幸遇到这部经,真的是希有难逢。遇到了,只要能深信,能依教奉行,你就决定成佛,与弥陀没有两样。正如经文上说的「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我们得人身,有机会闻到诸佛如来所说的第一经,我们应当庆幸,应当尊重,应当依教修行。希望在这一生中,把这些冤亲、债务都做个了结。这才能往生净土,不退成佛。

只有这部经教我们发愿求生净土,是真实的利益。其他一切经不是不好,而是我们一生做不到,一生修学不能成就。换句话说:即使非常认真,用功精进修学,也不过是人天两道而已,没有办法超越轮回。必须超越轮回才是真正的利益,真实的功德。

其他经典,我们不容易做到,不容易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这部经与自己生活很容易相应。从这一点体会,其他的经论再好,做不到也是枉然。理懂得有什么用?事上做不到。这部经则理论明白可以做到,不明白也能做到。这就妙!所以,一定要生「希有心」。

六、要把握这一生最好的机缘,决定成就圆满菩提。决定成就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就是真正发愿求生净土。这一生中,我什么都不要,就要西方极乐世界;什么都不求,只求见阿弥陀佛。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

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我们一定要把握这个机缘,绝对不能错过,错过实在太可惜了。要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是真实的,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是真实的。

七、「缘」,很难,很珍贵,希望同修们要珍惜。因为人生很短暂,人与人相处,一生能见几次面?何必要作冤家,作对头。有什么了不起的事要过意不去?所以,不要跟任何一个人结冤,我们在菩提道上才得一帆风顺,没有障碍。

知恩 发表于 2007/12/9 20:22:47

丁、修心

一、清净心比什么都重要,动一个念头(善念、恶念)都不清净。可是善念、恶念,想不动,它偏要动!佛教我们方法——想念阿弥陀佛。这个念头三善道没有,三恶道也没有,与西方极乐世界相应。以一念止一切妄念,念佛方法方便在此,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也在此。确确实实能破妄想,破执着。破妄想是破「所知障」,破执着是破「烦恼障」。这句名号功德,真的这么大!

我们要达到跟佛、菩萨同样的境界,内心清净,清净到极处,还是抓住这一句佛号才行。这句佛号是「清净句」。清净句是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上说的。念念都是这句「阿弥陀佛」,心清净,所有一切妄想、邪知邪见都不能进入。

净土是清静心变现出来的。什么人的心清净?是自己的清净心,自己的真性变现出来的。我们从这一部经仔细观察、体会,阿弥陀佛在因地修清净心,果地上成就清净国土,又接引十方身心清净的众生。这个原则他决定不能变更。因此我们晓得,极乐世界的众生,无论依报、正报都是清净的,没有染浊的,我们才能信得过。修净土的人,什么条件往生?经上讲得很清楚,无论贤愚,无论老少,无论凡圣,只要你心清净,就能往生。

整个佛法,无量的经论,无量的法门,修的都是清净心。心地丝毫染着都没有,就成佛。

二、真正发菩提心的人,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都是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会把世间一切人与事放在心上;.......心里真正对世间五欲六尘一切法,确实没有丝毫挂念。念念都是弥陀本愿功德、西方世界依正庄严。这一种人念佛,是专念。

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六根所对的境界都染不上,你的心清净,五欲六尘就跟你绝缘了。虽然天天接触它,而不染着,这就高明。

对于世间五欲六尘、名闻利养还有留恋,这就是迷,不能往生。觉悟的心,对于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确实放下了,这样的人才能往生。迷人不愿意离开六道轮回,觉悟的人不愿意轮回六道。从无量劫到今天,生生世世,实在没有意思。

我把财、色、名、利舍一舍,忍一忍,咬紧牙根也不过是几十年,成了佛之后得大自在,得永恒的快乐,是值得的。

经上讲出家,是指「心出家」。身不出家无所谓,不在形式,心要出家。什么是「出家」?对于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绝对不沾染,这就出了。

三、一生在世间没有第二个念头,只有一个念头——去见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现在还没去,没法子离开这里,暂住在这个世界。......过两天我就要走了。何必与人争这个争那个?什么也不必争了。所以,现实的环境就是修清净心的环境。你对我好,我也不喜欢,我心清净;你对我不好,我也不烦恼,我还是清净。心净则土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在此地修清净心。我一天到晚没有别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就对了。

清净心就在许多不清净的环境里修。如果你会修行,哪个地方不是道场?处处都是道场。你要找个好道场,很容易找。说实话,你要找个清净道场,自己心不清净,到哪里去找?找不到清净的。别人不清净,我清净,我就跟他相处,他也可以跟我相处。他计较,我不计较;他争执,我不争执。他天天骂我,我天天念「阿弥陀佛」。彼此相安无事,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清净心念佛,句句相应,那真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我们今天佛号不相应,是因为心不清净,所以大家要认真努力去做。烦恼、污染、垢秽,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只要把这个控制住了,恶行就不会有了,才能达到「心净则佛土净」。这是往生的保证书。

我们求生西方净土,必要修清净心,要修至善之心,则决定往生。为什么要念这一句佛号?是把我们的妄想杂念念掉,把我们的清净心念出来,目的在此。「心净则土净」,这样才能感应道交,往生才有把握。

净业要怎样修?「心净则土净」。心不清净不能往生。身不清净不要紧,不碍事,往生不是身去,是心去。但是我要告诉各位:身清净,心不一定清净;心清净,身一定清净。为什么?依报随着正报转,哪有不清净的道理!心要怎样才清净?有妄想就不清净,不想阿弥陀佛就全是妄想,如何能清净?

心清净,身就清净。身心清净,境界就清净。「心净则土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真正的条件。念佛念得再多,不见得能往生。......心里还有人我是非,还有贪、嗔、痴、慢,这种人不能往生。真正往生的是「心地清净」;心地清净的人,早晚十念都决定往生。

我们今天讲净化世间,从哪里做起?必须从净化自心做起。现在大家提倡人间净土,净化人心,有没有办法做到?为什么做不到?原因是我希望你们净化,我自己没有净化;而不知道这桩事情要从本身做起,而不是从外境做起。一个人心清净,一个人的净土现前;大家心清净,共业的净土现前。所以一定要从本身做起,从自心做起,才是正确的。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自性「一念净心」所现的法界;只要我们念到「一念净心」,一发愿,十念一念都决定往生,道理就在此。

蕅益大师说:「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大师没有说「持名之多少」,可见品位与多少不相干,与深浅有关系。深浅就是你心地清净的深度是多少;心愈清净,品位愈高。

四、弥陀建立的国土,名号称「极乐世界」。因为那个世界不但苦果没有,苦的因缘也没有;不但众生之苦事没有,连恶恼之名也没有。所以是清净到极处的一个境界。我们想不想往生?真正想往生,就要修清净心,把所有一切妄想、执着、杂念都放下,这样才对。

你在世出世间法里都不牵挂,心就自在。必须离一切妄想,离一切执着,离一切分别,离一切忧虑,离一切牵挂,即证得清净平等觉。这一切要是不肯舍离,那是自己找苦吃。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都是假的。什么是真的?清净心是真的。清净心不但能生智慧,清净心还能生福德。佛法常讲「福慧双修」,修福、修慧都在清净心中。清净心里有无量的智慧,有无量的福德。

凡是不善的,不要去听,不要去看,不要去想,我们的心才能得清净。我们要想阿弥陀佛本愿功德,我们要念弥陀名号,念四个字也好,念六个字也好,其他的不要再去念。念这句佛号是「正念」、「正语」,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想四十八愿本愿功得,这是「正思维」。人家对我们有什么冤屈,不要去辩论,不要去想。因为想一遍就又造一次恶业,何必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要不执着就没有事。老实念佛要紧!

古人是用五年的时间修根本智,我怕你五年等不及,不得已说三年,能不能再少?再少恐怕不能成就。你必须忍耐三年,三年中专修清净心。什么都不要看,也不要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都不要接触,念这本《无量寿经》也不要求解,专修清净心,心地清净,烦恼就没有了。

五、真正到一切不执着,解脱自在,在日常生活中,一定得到真正的快乐。在内心里确实没有分别、执着。可是跟大众在一起,随着众生的分别而分别,随着众生的执着而执着。如是随缘而不变,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永嘉大师跟六祖对答的时候,六祖问他:「你还有分别吗?」永嘉说:「分别亦非意。」这分别不是意,这个答复高明。我们今天分别是意识;永嘉分别不是意识,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里没有分别,是随顺众生的分别而分别,不是他自己有分别;随顺众生的执着而执着,自己没有执着。所以说「分别亦非意」。他们的心真正清净,在一切境界里不失清净心。虽然跟众生和光同尘时,也有分别,也有执着,实际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是一个真正见性的人。

六、古人讲「人生在世,有如过客」,像是来旅行的,从这里经过就要走的。这样看法是真的。既然是来旅游,不是在这里长住,有什么值得计较,有什么值得认真?认真、计较就是执着,执着就是错误;......自知是过客,就快快乐乐、自自在在的观光旅游,这多舒服。何必打妄想,何必样样执着?跟自己过不去,造作罪业,多不值得。

须知人生在世只是过客,此地不是我们的家乡。我们在这里既是作客,何必认真计较?不多时日就走了,要用这样的态度处世。在此世间一样都得不到,没有一样是自己的。所以,摆在面前的,可以享用,也会觉得非常愉快;千万不可据为己有,否则就错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诸法无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是真正觉悟,这是事实真相。

七、佛在经上常说:「财为五家共有。」你以为是你的,不要搞错了。贪财的人,妖魔鬼怪会显神通,跟你开开玩笑,把钱财给你看看,看几天他又拿走了,你又落空了。这种情形在台湾,你看股票大去大跌,几年前赚了很多,现在空空的。你动这个妄念,魔就会跟你开玩笑,来捉弄你。就是瞧不起你,不尊重你。心地清净,不但诸佛菩萨护念,妖魔鬼怪也尊重你,不敢跟你开玩笑。

八、宗门从无住、无相、无念下手,教下从无知、无得下手。宗派很多,但都修的是清净心。「有相、有得」心不清净;「有念」,心也不清净;「有知」,心也不清净。必须把这些都去掉,就是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心就清净了。清净心是真性,清净心是佛性,就是自性。自性起用才能成就,才能开悟,才能证果。你说多重要。

真正会修的人是自己修,不看别人。看别人,心里生烦恼,就有意见;有意见,心就不平,就不清净。到什么时候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见如不见,闻如不闻,心就清净了。对于一切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虽然明了,但是心里不执着。说得通俗一点,绝对不把这些事放在心里,心里什么都没有。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心是空的。到那时候,就得清净心,往生才有把握。

六祖说得很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无相。「无相」不是说没有外面的现象,而是心里不执着一切相。所以,无相不是无外面的相,是无心里的一切妄想、执着。

学佛只要自己持戒,别人持不持戒,一律不管,一律把别人看作最极清净之人。我们的心清净才能得定,这是诸位同修必须知道的。故知佛法的戒律,无论是小乘戒或菩萨戒,全是戒自己的,绝对不戒别人。小乘戒独善其身;大乘戒是入众,就是跟大众相处,我应该要遵守些什么,而不要求别人。这是佛家戒律,跟世间法律规章不相同的地方。世间法毕竟是有漏法,佛法是无漏法。

佛法是处处省察自己,才能得清净心,才能得真正的禅定。只问自己有没有敬别人,别人敬不敬我不能放在心上,心就定了,心就得清净。

心里不执着,就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心里什么都没有,那会是什么样子?心里充满了光明智慧,与诸佛、菩萨就相去不远,这样才相应。

九、清净心就是觉心,清净心就是正知正见。我们修行的功夫如何,自己要常常反省、检点、检查一下功夫得不得力,修行有没有进步。我们的心是不是一天比一天清净,烦恼、妄想、分别、执着是不是一天比一天减少?果然逐渐减少,心地清净,这就是功夫得力,这是好境界。绝对不是每天念多少部经,念多少声佛号,拜多少拜佛。那些没有什么大用处。如果心里还是有很多妄念,还是贪、嗔、痴、慢,就一点用处都没有。

念佛人功夫深浅,就是检点自己的心清不清净。如果你的心,今年比去年清净,这就是念佛功夫得力了;这个月比上个月又清净了一些,你的功夫就更得力了;如果发现今天比昨天清净多了,那你成佛不远了。

十、教大家念经,无非是把妄念念掉,把烦恼念掉,把一切分别、执着念掉,恢复到自性清净。清净心里自然就生智慧。智慧现前,讲的就不是别人的经了;是自己心性智慧自然流露出来,跟释迦牟尼佛相应、相契合的经。这个不一样。

佛所说无量无边的经典,全都是清净心里自然流露出来的。我们心清净了,跟佛心是一样的。一切经就像是我自性里流出来的一样,怎么会不懂,怎么会不明了呢?所以古人讲;「一经通,一切经通。」

佛法的修学,就是恢复自性清净心,把我们自性清净心上的障碍、污染去掉而已。众生与佛的差别,就是众生现在的心有污染,佛、菩萨的心是清净的。

『究竟明了』才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跟大势至菩萨一样,从初发心,一直到究竟成佛,一句佛号念到底。他究竟明了这一句佛号,我们为什么不能明了,因为我们对它起了分别执着,以为西方极乐世界那一尊佛的名字是「阿弥陀佛」。不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是自己真如本性的德号,极乐世界的导师也是这个名字。他的名字跟我们的性德是完全一样的。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念自己的性德,也念西方净土的导师,「自他不二」,这才明了。

心里不能再放拉拉杂杂的东西。经题上讲得很清楚:「清净、平等、觉」。心里还有一物就不清净,还有高下就不平等;不清净、不平等就是迷惑颠倒,就是不觉,修行的秘诀就在经题上。

十一、我们说的感应,是妄想少了,烦恼少了,分别少了。身体健康,精神愉快,智慧增长,快快乐乐,这是感应;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最殊胜的感应。从此以后,心清净,身清净,百病不生,而且不死,这是现在得的感应,不可思议。西方极乐世界,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去的时候也不生病,想坐着走也行,想站着走也行。

不老实念,不专心念,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这样念佛没有用处。要用清净心念,真诚心念,大慈大悲心念,感应就不可思议。

真正念佛人以至诚心,清净心念佛,经上讲得很清楚,四十里范围之内恶鬼恶神都不敢接近。这是你自己身心清净,阿弥陀佛和诸佛、菩萨威神加持,鬼神不能接近。

十二、不看别人,只看自己,心就定下来。定才能生智慧。说别人的过失,永远得不到定,你的损失太大了。你念佛,看别人的过失,你决定不能得一心不乱。不但一心不乱得不到,标准再发低一点,功夫成片都得不到。功夫成片得不到,往生没有指望,损失就太大了。六祖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是宝贵的教训,决定不能忘记。

凡夫最大的毛病是看这个人不是,看那个人也不如法,把自己的清净心全盘破坏。不要说一生不能成就,就是生生世世都难以成就。凡是以为自己是,别人不是,这就是罪根。只要根在,所有一切的罪业全从根里发出来。只见他人过,不见自己过,这就是佛在经上常讲的「一阐提」。一阐提是梵语,意思是无善根。怎样没有善根?不知道自己过失。知道自己过失的人,他的心是觉悟的。所以,知道自己的过失就是觉悟,把自己的过失改正过来,是为真修。

自以为持戒很了不起,别人都不如我,他们都破戒,将来要堕落。起了这个分别、妄想、烦恼,虽然持戒,就不清净。六祖讲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要记住。还见到世间的过失,表示心不清净,戒也不清净。

功德不离三学(戒、定、慧),离开三学就没有功德。持戒若不能得定,持戒即成福德,不是功德。持戒若得定,戒有功,定有德。因此,真正修学的人是修自己,不是修别人。如果常常看到别人的过失,充其量是有一点福德,功德就没有了。六祖在《坛经》里说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为什么不见他人过?见他人的过就是自己的过,自己又起分别,又起执着,又打妄想,定没有了。你的心清净,心是定的,哪里有分别、妄想、执着?所以,菩提道上,只有自己一个人是凡夫,是学生;除我之外,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都是诸佛、菩萨,我都要恭敬、称赞、供养,成就自己的戒、定、慧三学,这是真修。常常看到别人的不是,那就是自己没有认真修学。

我们今天看这个人不顺眼,看那个人讨厌,是自己烦恼起现行,与外面境界不相干。真正修行人,就要在此处下功夫,一有这个现象,立刻回光返照——过在自己,不在外境。.......慧能大师说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见到别人过,马上反省——过在自己,绝对不在别人。断恶修善,才是真正修行人。老实念佛的人就是如此,必须要念到不见他人过,才算老实。

见到善,想想自己有没有?若没有,赶快向他学习;见到恶,想想自己有没有?如果有,立刻改过自新。所以,这个大社会的善人、恶人,对修行人而言,都是善知识,都是善友。

十三、凡夫起心动念执着身是我,这个见解叫「身见」。佛说这个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如果身是我,身死了我不也死了!谁去投胎,谁去往生?即使六道轮回,也不是这个身去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是这个身去往生。所以,身确实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样,衣服是我所有的;衣服不是我。.......所以,我在六道轮回里舍身、受身,就像穿衣服、脱衣服一样。「身见」把身当作我,是错误的见解。

菩萨起心动念不想自己,想一切众生。没有「我」,没有「我所」,念念想众生,念念想佛法。没有念头则已,有念头就想如何利益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如何把佛法发扬光大,普度众生。「我」与「我所」不须断,自然就没有了。「无染清净心」不须修,自然就现前了。

对自己要清净,对别人要慈悲,要平等。你只要这样做下去,就是菩提心现前。久而久之,把「我」忘掉了,就渐入佳境。今天菩提心为什么发不出来?即是起心动念先想到「我」,我的利益,我的好处,因此菩提心永远发不出来。为什么不把念头转过来,起心动念的时候,想一切众生?今天这些众生这么苦,生一个弘扬佛法的念头,帮助一切众生,这是真正发菩提心。

在这个世间,不但「我所」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也是假的。连身都不可得,哪里还有「我所有」?你真能把这个放下,你的信心才真清净,你的愿心才真恳切。对于求生净土,就有决定性的帮助,有真实的利益。

忘掉「我」,没有「我」;「我所有的」当然更没有了,更不放在心里。我所有的财产,我所有的眷属,我所有的荣誉,我所有的利益,凡是我所有的,附属于我的,当然更放下了。能把「我」、「我所」舍离,你的念就正,心就诚了。

有「我」,附带的就有「我所」,我所有的。这是六道轮回的根本,障碍修行证果,道理就在此。真正觉悟,真正明白了,应当放下,就证须陀洹果。像《无量寿经》是究竟一乘圆教,若能信受奉行,所证的就是初信位的菩萨果位,就证得位不退。......「我」、「我所」害得我们生生世世生死轮回,障碍我们道业的成就。古大德、真正觉悟的人,都把这个舍得干干净净。

十四、学佛的人,要紧的是修清净心。心地真正清净了,你的光明是金色的,金色金光。心地清净,魔就不能犯。本身具足功德、福慧,再有诸佛护念,威神加持,你在菩萨道上一定一帆风顺。这是求佛保佑、求佛加持的不二法门。

现在社会很不好,妖魔鬼怪非常多,常常有奇奇怪怪的事发生。要怎样才能保平安?家里有这一部经典,家里供养阿弥陀佛圣像,或是供西方三圣像;你对净土法门,对于经、对于法深信不疑,妖魔鬼怪自然回避。你虽有供养,但是还有怀疑,妖魔鬼怪不怕你。家里供养的圣像,须有真实的修持才有感应。若一念心清净,立即感应道交。家里供养佛像灵不灵,是看你的心诚不诚。「诚」不是普通的诚,你要真信佛,真信法,这就灵。

心地稍不清净,魔鬼就附身,因为跟他相应。妖魔鬼怪的心不清净,人心不清净,他就很容易招惹附在身上。如果你是真正的念佛人,这些妖魔鬼怪不但不敢来惹,反而对你很尊敬。即使他不来保护你,也躲得远远的,不敢惹你,因为你是念佛人。念佛人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护念,一切护法善神保佑,这是一定的道理。

愈是真有修行的人,愈是平易、平常,看不出一点点特殊的地方。凡是言行反常,奇奇怪怪的,都有问题。每天见鬼、见神或者感应瑞相,自认为很了不起的,都有问题。

十五、我们要做好事,虽做好事还是无事,这就对了。无事不是说我什么事不要做,那是自了汉。大乘菩萨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怎么说「无作」?心里若无其事,一念不生,这是「无作」。怎么说「作」?为大众服务,尽心尽力,精进不懈,手脚勤快,谓之「作」。

世间稍微做了一点工作,就很疲倦,很劳累,因为心不清净。心要是清净,再多的工作量也不累。他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所以他不累。他身在作,心里没有作,就好像机器在作一样。......所以,你的心要是真正清静,就不疲、不厌、不倦。

蕅益大师在《要解》里讲得好:「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往生的基本条件是真信、真愿,决定没有怀疑,没有夹杂。信愿有这么大的能力吗?有!《金刚经》上说得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就是智慧、德能。般若智慧万德万能。)所以信心的标准,是《金刚经》上的标准,不是普通的。自以为很相信,这话不可靠。

《金刚经》上讲:「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你们不要以为已经是信佛了靠不住的。为什么?那个地方股票一诱惑,都跑去了;佛早就丢掉、忘掉了。名利一诱惑就变心了,这样的信是水上浮萍,随风飘荡,没有根,不是真信。没有真正理解,佛法只懂一点皮毛,不能算真懂;真正懂了,他就会真信,他就会真行。

念佛人天天念「阿弥陀佛」,为什么功夫不得力?因为信不真,愿不切,念不一,念不专。为什么要听经?听经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清楚之后,我们的信心坚定,信心清净,求生的意念坚定了;这句佛号绝定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个人就必定往生,必定是一生成佛。

清净心能生智慧,清净心对外面的究竟去作用就是智慧;清净心对自己是福德,是享福。真正的福报是身心清净,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没有执着。这个快乐才是真正的享受,只要信愿持名,就能得到。

心到真正清净就生智慧。智慧不是外面来的,是你本有的;无量无边的智慧,无量无边的德能,无量无边的才艺。正如六祖大师所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一样都不缺,是你自性里本来具足的。

即使是家亲家眷属、亲戚朋友都不可牵挂,乃至自己的事也不牵挂。所有一切忧虑、世出世法一切牵挂都放下。因为那些忧虑、牵挂解决不了问题。.....什么能解决问题?「心地清净,智慧现前」,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以清净心应付外面的境界,心地清净到相当的程度,即是照见,智慧就现前。不怕你没有辩才。因为辩才是性德,智慧也是性德,性德流露。

十八、佛家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性德现前,确实有求必应。心里动一个念头,没有一样不圆满。样样都放下,样样都圆满。那不是修德,是性德显露。修德是会用得尽的,性德不需要修,是自然的,用不尽。

因此,真修行人,要从心地上去用功夫,要从性德分分向外透露,受用就自在,所以能不退成佛。我们在这世间,性德能透少分,你的功夫就不退转,往生当然没有问题。

十九、我们常听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是好像在日常生活中,不见得是真的。为什么?有人天天求,求不应。是不是这话有问题?这话实在没有问题,确实有求必应。不应的原因是你所求的,不如理,不如法。懂得理论,懂得方法,如理如法,就有求必应了。「理」就是清净心;「法」就是大乘佛法。我心地清净,依照大乘佛法求。没有一样没有感应,真的是有求必应。

『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经文词句,句句肯定!这是讲有缘众生遇到这一部经典,能欢喜受持,依教奉行。『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净土法门殊胜,不可思议,依照这个法门修学,真的有求必应。你不相信,就当面错过。这要怪自己,不能怪佛、菩萨。佛、菩萨对得起我们,是我们不相信、不愿受持,是我们对不起佛、菩萨。

二十、心清净,庄严国土。回向偈里「庄严佛净土」,用什么庄严?香花不能庄严,幢幡不能庄严,那都是假的。清净心庄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条件如是。.....在往生的时候,那一念非常可贵。就好像我们开保险柜对号码锁一样,一下对中了就打开,那就相应;在临终那一刹那,一下相应,就得往生。因为临命终那一念,我们没有把握会不会相应,会不会清净,所以平时要训练。训练到平时也清净,这个人就有把握。

若是聪明人,现在就要放下,愈早愈好。我们把贪心冲淡,愈淡愈好,到临终时愈能放下。预备的功夫不能不早做。古德常讲:「练兵千日,用兵一朝。」我们用在往生,就是临终最后一念。现在天天努力,就是训练、练兵,就希望在这一刹那胜利,把无始劫的妄想习气战胜。平时辛苦勤修,就为临终时心不颠倒,正念分明,求生净土。

一旦选择了这个法门,一生决定不改。我就一句弥陀念到底,天天想阿弥陀佛,想弥陀本愿功德,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久了,印象深刻,临终一念还是想着,那就成功了。往生的道理在此地。

二一、心清净的时候,就看到诸佛。诸佛在哪里?大地众生本来成佛,有情众生本来成佛,无情众生也本来成佛,本来就是佛。这个时候才发现,所有一切众生都是佛,『悉睹无量诸佛』。见佛就见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真如本性就是清净法身,就是圆满的佛果。见一切有情众生,看到的是「佛性」;见一切无情众生,见到的是「法性」,见性不着相。

二二、佛法的修学一定要按部就班,不许蜡等。从哪里修学起?从断烦恼学起,也就是从格物学起。......很多老太太、老公公念佛往生了。他们没有发这个心,他们也不懂得,怎么能往生?表面上看他们虽然不懂,确实他们物也格了,知也致了,意也诚了。因为他们对于世间所有一切欲望都舍了,一心一意只想阿弥陀佛,只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身心世界都没有他们的事,物欲岂不是格得干干净净!一心一意只想往生,只想阿弥陀佛,这是大智慧。

也许有同修要问:我们看到很多老太太,没念过书,不认识字,也没听过经,老实念佛,居然往生了。这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她们修成了吗?她们都修成了。老实念佛就都修成了。......四念处是看破。她们虽然不懂四念处,但是她们看破了。她们觉得这世界没有意思,她们没有留恋,一句佛号念到底,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她们放下一切,老实念佛。这三科十二道品,她们以一句佛号圆修了,圆修圆证。

我们千万不要瞧不起这些老公公、老太太,往往他们修持的功夫比我们得力,比我们殊胜。他们契入一心境界,我们入不了这种境界。原因在哪里?他们什么都不管,都放下,他们的心清净。弘法利生的人还不如他们。

台湾林看治居士所写的《念佛感应见闻记》,你看多少人土里土气的,没有人瞧得起,他们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什么事都没有。鬼神恭敬他们,诸佛护念他们。我们自以为很了不起,诸佛、菩萨不护念我们,鬼神瞧不起我们,我们不能跟他们相比,他们是上等尽形寿。我们果然明白了,这一句佛号念一生,一直念到阿弥陀佛来接引。果然这样念,无量劫来的业障习气,都会消除。所以能自在往生,没有病苦,预知时至。

真正发愿求生净土的人,我们的确要尊敬他,不能轻视。即使他这一生再愚痴,甚至造作再重的业障,都不敢轻视,可能他往生在我之前。

净土法门之所以为一切诸佛赞叹,即是摄受众生的范围无比广大。上自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只要能信,能发愿,能老实念这句佛号,没有一个不往生。.....因此我们不能轻视造作罪业的人,不要看我们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说不定他将来往生的品位还在我们之上。他一念回心,功德就无量无边。

二三、宋朝的莹珂法师不守清规,破戒造作罪业。但他有一个好处,深信因果报应,想想自己所作所为必堕地狱,就大生恐怖,请教同参道友有没有救。同参道友给他一本《往生传》,他看了痛哭流涕,发心念佛求生净土。他把寮房关起来,不睡觉,不吃饭,不喝水,一句佛号念到底。他拼命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好好的修行,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你。」莹珂法师向佛要求说;「我的劣根性很重,禁不起诱惑,这十年又不晓得要造多少罪业。十年寿命我不要了,现在就跟你走。」佛也就点头同意说:「那我三天以后来接你。」他把寮房门打开,兴高采烈地向全寺大众宣布:「三天之后佛来接引我往生。」寺里的人都认为他发神经,这样一个恶人,怎么可能三天往生?好在三天的时间不长,大家等着瞧。到了第三天,他洗了澡,换了新衣服,要求大众念《阿弥陀经》,念「阿弥陀佛」送他往生。经念完了,佛号再念了十几声,他就告诉大家:「佛来接引我,我现在要跟他去了。」说完,他就走了。

知恩 发表于 2007/12/9 20:24:07

戊、修行

一、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语、造作都是行为。行为有了错误,依照佛、菩萨的教训,将错误改正过来,这是真修行。.......大圣大贤、诸佛、菩萨的教训,是从心性里流露出来的。换言之,修行是随顺自性,不是随顺别人。明心见性的人,其言语行为,都是从自性流露的。我们跟他学习,以他为标准,就是以自性为标准。「顺性是至善」,没有比这更善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其次要真正把毛病习气彻底改正。依照经典中的教训修行,念念求生净土,这是佛的第一弟子。

知道自己的过失习气,就是开悟。你不迷惑,每天都能发现自己的毛病习气,就是天天开悟。集小悟就成大悟,集大悟就成大彻大悟。可是悟了之后,最重要的要修行。把过失习气修正过来,这是修行。修行实在就是修正一切错误的行为。修行在哪里修?在起心动念处修。

知道自己过失就是觉悟,把自己的过失改正过来,是为真修。......六祖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相左。」(「左」就是往下堕落。)在古代中国,右代表上升,左代表下降。......见到别人的是非,自己就已经往下堕,因为自己的心不清净,心不平等。自以为是,这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一定要认识。

二、哪一天,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生烦恼,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有把握。如果依旧看人不顺眼,与人不能相处,则念佛往生难了。......假如自己把妄想、执着都放下,外面境界是平等的。外面境界没有是非、善恶。蕅益大师讲得好:「境缘无好丑。」「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一切人事环境。人与物没有好丑,没有是非,没有善恶,没有邪正。这一切好丑、是非、善恶、邪正从哪里来的?是从自己心里生的。所以会修行的人,一接触到外面境界,心一动念,他立刻回光返照:自己错了!

三、一个人要天天都能觉察到自己的过失,才是觉悟,佛门称为开悟。今天一天都没有过失,这是愚昧,是糊涂。怎么会没有过失?知道过失是开悟,把过失改正过来是修行,是功夫。

你每天反省,天天觉悟。那些地方有过失,想法错了,看法错了,见解错误了,话说错了,事做错了。你能每天反省,把自己的过失找出来,这个人就开悟了。知道自己的过失,立即把它改过来,明天不犯同样的过失,这是真正修行,也是真正忏悔,业障就忏除了。

拜《梁皇忏》、《水忏》、《大悲忏》,能不能忏除业障?应知此是形式。不一定真正忏除得了。我得罪三宝,向三宝忏悔;我得罪某人,向某人忏悔。这是真正忏悔,因为把冤结解开了。如果你得罪很多人,在佛、菩萨形象前忏悔,那些人不知道,对你报复怨恨的心永远存在,将来还是你的障碍,必须在他们面前认错,求他们原谅;或改过自新,永远不犯同样的过失。得到他们的谅解,心开意解,冤结就化解,他们再不会找你麻烦,再不会障碍你。所以,要有勇气,要有胆识,真正敢在大众面前、三宝面前,说出自己的过失。这是佛法讲的发露忏悔,解除外面的纠缠,解除外面的冤结。其次就是内心真正改过自新,这是从根本忏。本末兼修,这样忏除业障的力量非常大。

四、我常勉励大家,早课是提醒自己,晚课是反省自己,这一天身口意三业有没有过失?发现自己的过失,即是悟处。把过失改掉,再不犯同样的过失,乃真正修行,即是功德。

我劝同修们,早课念本经的四十八愿。念了之后好好想想:我的心、我的愿,跟阿弥陀佛一样不一样?跟他比一比。每天比照一次,比久了慢慢就接近,这就得利益。早课得的利益是与弥陀同心、同愿。晚课念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六品,佛把我们的过失、病根都说出来。念了之后反省反省:我有没有犯这些过失?如果有,赶紧改过来,希望与阿弥陀佛同解、同行。

我今天一天从早到晚,处世、待人、接物有没有动过恶念?有没有说错话?有没有做错事?发现过失赶快改正,明天不再犯同样的过失。这样的早晚课才真正有功德,是真正做早晚课。如果没有「提醒」,没有「反省」,只是把经文念一遍给佛、菩萨听听,这样的早晚课就是造罪业。怎么造罪业?早晨骗佛、菩萨一次,晚上再骗他一次,天天骗,这个罪过将来就是堕三途。

五、一切诸佛修学从哪里学起?皆从三福学起。我们没有做到,就不算是修行。一定要真正做到,把这个善根功德回向法界众生同享,即是相应。回向真正的作用,是拓开心量,恢复本心。本心心量之大没有边际。现在我们心量太小,用这个方法恢复。

不能修三福、六和,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罪人,是来灭佛法的,是魔王波旬的子孙。今天到佛门里来的任务就是灭佛法,不是兴佛法的。兴佛法决定要舍弃自己的分别、执着、妄想。

这个世界大灾大难一年比一年严重。如果我们自己真正肯发心,真正把名闻利养,把分别、执着、妄想都舍弃,能放下,愿意和大众和睦相处,成就一个和合僧团;不但自己得大利益,佛法可以兴旺起来,台湾人都沾光。因为诸佛护念,龙天拥护。

要知道,大家在一块儿共修,起个念头,就把六和敬破坏了。还不知道自己在造业,自以为理直气壮,以为自己样样都对。天大的道理,也把和合僧团破坏了,不如什么道理都没有。每一个人都没有道理,天下太平。

六、『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不离佛法』,心里常常有这一句「阿弥陀佛」,心里常常想念阿弥陀佛。供养佛像的功德不可思议。你喜欢哪一尊佛像,就供养那一尊佛像。......天天跟这一尊佛像在一起,跟阿弥陀佛在一起,即是『不离佛法』。......你应当把对待佛陀、师傅、同参道友的那种恭敬心,在家里恭敬你的父母和家人,一家人就快乐了。这就是『而行世法』。把佛法里所修的,应用在你的家庭之中,应用在你的生活之中,才得真实的受用。『不废世法,而证佛法。』这一句说得更透彻,世法里样样做得圆满,就是佛法。不是离开世法才修佛法的,世法佛法是一桩事。......「心净则土净」,如何把心净化?这句「阿弥陀佛」就是净化心地。一切妄想、执着、烦恼现前的时候,立刻回归到一句「阿弥陀佛」,什么事都没有了。一切念头都回归到阿弥陀佛,只想阿弥陀佛,不要再想其他的念头。其他的念头,都是搞六道轮回,唯有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证佛法。「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就是证佛法。

在净宗行门中,持名是「正行」。除了一心专念之外,我们的身体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前,不能脱离这个社会,不能脱离广大的群众。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处世、待人、接物?佛在此一再叮咛、嘱咐,苦口婆心告诉我们『勿犯道禁』,不要违背道理,不要触犯禁戒。

七、我们离开佛法,必定退转。要怎样不离佛、不离法?我告诉诸位同修;每天不能不瞻仰佛像。佛像多看几遍,忆念在心就没有离开佛。每天不可以不读经,读经就是听佛教训。这样就可以保住自己不退转。

阿弥陀佛没有相,他变现的相是随众生心。所以,你想他是什么相,他就变什么相。假如供养的佛像太多,到临终的那一刹那,不晓得哪一尊相好?一耽误就糟了,阿弥陀佛就不来了,因为你起了个妄念,那就不好了,所以,平常只供养一尊佛,一生不要改变,走到什么地方都带着。这个很重要。

八、我劝同修们要熟读,先把经文念熟,不念熟就没办法做到。念熟之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动念,对人、对事、对物,念头才动就会想到:我这个念头合不合《无量寿经》的教训?佛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教我们不可以做,我们就不敢做。这才是「摄取受持」,即是解行相应、解行并进。

『摄取受持』。 「摄取」就是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我们都应放下,都应舍弃,只取这个法门。这就是经摄受我,我也摄受经,互摄互容,完全接受。经中字字句句所说的道理,所讲的方法、境界完全接受,决定不怀疑,依教修行,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行持,这是「受持」。做到什么程度?整个《无量寿经》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一部活活泼泼的《无量寿经》。如此可以保证你上上品往生,因为你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我常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至于取舍,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根性、程度、生活环境。在一切法门里取其便利,修学很方便,没有障碍,就取这个。决定之后,一定要一门深入,才能成功。从什么地方下手?先要「熟读」;其次要「圆解」,就是要透彻的理解;第三要「受持」,就是要做到。这样求愿往生,没有一个不成就的。

经不是念给佛听的,也不是念给菩萨听的。读经是为自己断除业障、烦恼、习气,恢复自己心地的清净、平等、觉,目的在此。我跟同修们说过:现在第一个步骤,是做预备功夫。把经念熟,念到能背诵,一个字不会错,这是预备功夫。功夫做成了,经能背得很熟了,然后起修,依教奉行,才是真正修行。

我劝大家一定要熟读《无量寿经》,因为经典不熟,佛号里真正的义趣不能引发。你念这题目,全篇文章就能浮现在脑海里。一句「阿弥陀佛」就是经题。经本题目比较长,是这句「阿弥陀佛」展开来的。经题上讲「无量寿」,就是阿弥陀佛的本体;「庄严」,就是阿弥陀佛所现的依正形象;「清净、平等、觉」,是阿弥陀佛广大无边的作用。从体、相、用展开,是经的名题;合起来,就是一句名号。

念经有两个目的:一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读经不求解义,只是一句接一句的念,使妄想、分别、执着渗透不进来,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念掉,跟念佛号目标完全相同。念经第二个目的是依教奉行。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作法,到底哪些是善的,哪些是恶的,经典为我们说出来。经上讲哪些是善法,劝我们要做;哪些是恶法,劝我们不能做。经念得很熟,一遇到事情,你就能立刻判断是善是恶。是善就做,是恶就止。这就是修行的依靠。

我教你们读经,有两个目标:第一、把妄想执着念掉。不念经就打妄想,念经就不打妄想。第二、把佛的教训记住。念熟,都记住了,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动念就会想到:我的念头、言语、做法,有没有违背佛的教训?这就是教下的观行功夫。经要是不熟,就没有观行的能力。所以,经一定要熟,老师的教训一定要记在心头。读熟之后要修行,就是要把教训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要努力做到,依照经中的标准修正我们的思想、观念、言语、行为。这是修「净业」,这才是修「西方净土」。

九、三皈五戒归纳起来,不外乎对人、对事、对物、对所修的佛法。我对于这四种境界不迷、不邪、不染,以觉、正、净的心态面对这四种境界,这是受持三戒,是真正的佛弟子。所以,三皈是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成佛道的一条正路。

从无量诸佛如来,我们归依一尊阿弥陀佛,是「归依佛」落实。我们明白了,从无量的经典中,归依《无量寿经》,是「归依法」。佛与法都落实了。「归依僧」,本经一开头讲圣贤僧,观音、势至、文殊、普贤都是发愿求生净土的,是我们的榜样。依靠他们的智慧、经验,依靠他们的选择,我们也选择这个法门,跟他们做同参道友。这样「三皈」都落实了。

『应当一心归依瞻仰』,就是「一向专念」。「归」是回头。我们从这个世界一切境缘中回头,回头就是放下。从前这个心都往外跑,往外攀缘五欲六尘,攀缘名闻利养。佛教我们回头、回归,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再也不贪恋,回转心意。「依」是专依阿弥陀佛,依靠一句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瞻仰」即是仰慕,没有别的愿望,只是希望见佛,希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除这一念心之外,什么都没有。

十、烦恼能断的人,是念念想众生,念念希望别人好,不希望自己好,你们都好,我最不好,这就好了;你们都有福,我没有福,这才好。常怀怜悯众生之心,先人后己,才能断烦恼。这种人才有资格修行,才有资格入佛门。念念只想自己,其次再想别人,不管你怎样精进努力去修学,始终皆在佛门之外,决定进不了门槛。......一定要把心量拓开,要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去爱护别人,成就别人。

我们学佛如果要去研究戒律,也需要用毕生的精力,甚至于一生都研究不完。因此我们只要把握纲领,就得受用。纲领只有两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换句话说:断恶修善,是戒律的精神。「诸恶莫作」是小乘戒,小乘戒是讲自律,就是独善其身。「众善奉行」是属于大乘戒。大乘戒是与大众在一起相处,我们念念要利益大众。所以凡是自私自利都是恶,凡是利益别人都是善。所以,修学大乘的人,起心动念都要想到怎样去帮助别人,怎样去成就别人。这是大乘菩萨处众的心态。

佛弟子起心动念都要利益众生。不但教众生得利益,而且希望众生得最殊胜、最丰盈的利益。如果没有这个心愿,就不是佛弟子。我得十分利益,教你七分、八分,是小气,心量很小,不是佛弟子。不但希望众生得大利益,要真正希望一切众生得的利益,超过我所得的。要有这样广大的心量,以种种善巧方便帮助一切众生。

十一、与一切万法能柔顺忍,普贤十大愿王所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功夫真正得力。我们看一个修行人功夫得不得力,就是看他在环境里能不能定得下来。顺境能定下来,没有欢喜心,心清净;逆境里没有嗔恚心,心地是清净的。逆来顺受,不怨天尤人,一味用功精进,这种人道业哪有不成就的?

愚痴的众生,没有智慧的众生,对他慈悲,他不领情。不但不领情,有时还要恶意毁谤,甚至于还要恶意的伤害。你还要不要慈悲?还要!而且还要更加慈悲,这就是忍力。你要知道事实真相,真相是他愚痴,他的烦恼、习气很重。你要能谅解他,决定不可以恶意相向。

十二、千万要记住;「不起贪嗔痴欲诸想」,这是真修行。平常一面念「阿弥陀佛」,一天念几十遍《无量寿经》,心还是贪、嗔、痴、慢,则一切都完了!念经、念佛是要把贪、嗔、痴、慢念掉,才是功夫。

真修行,要断贪嗔痴;真修行这句佛号日夜不断。这是精进。于世间法还有一丝一毫贪念,就不是真正修行。

嗔恚是堕地狱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你要是没有嗔恚心,造再多的恶业不会堕地狱。悭贪堕恶鬼。「悭」是吝啬。贪欲、吝啬是堕恶鬼道的第一个因素。愚痴堕畜生。愚痴是什么?真妄、邪正、是非、善恶分不清楚,都搞颠倒,这就是愚痴,堕畜生道。

『无有爱贪』,此即说明心要怎样才得清净,必须将「爱贪」断除才得清净。只要有爱、有贪,心就不清净。贪爱世间法,心不清净;贪爱佛法,心也不清净。世出世间法都不能贪爱。此处「爱贪」是烦恼的代名词。所有一切烦恼习气,都要把它断除心才会清净。用什么方法把烦恼舍掉?哪一个人不想舍?都舍不掉。为什么?因为这是无始来的习气,习惯成自然,想丢也丢不掉,不得不用「对治」的法门。所有一切法门里,对治烦恼最方便、最有效的,无过于「念佛」。

佛在大乘经上讲:「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环境再不如意,都不能起嗔恚心,须明了其中的事理因果。起嗔恚心,障碍不了别人,实在只是障碍自己。......学佛的人看到别人超过自己,心里就嫉妒,立即要觉悟。我的嫉妒心起来,破坏自己的清净心,障碍自己的觉、正、净,这就是魔障。.....外境的魔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里的魔,所谓「烦恼魔、五阴魔」最为可怕。果然能绝欲去忧,外境的魔再多,力量再大,对修行人也无可奈何。......见到别人的好事,我要赞叹,并且尽心尽力协助把他的好事发扬光大。

十三、佛家常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确实没有一样是自己的,眼前若有机会,多做一点好事,多积一点德,那是唯一能带得去的。

今天能把自己的生活享受减少一分,去救济苦难的众生,这也是「代众生苦」。我们想添一件衣服,想到不添也过得去,添这一件衣服的钱就可以省来帮助众生。我今天想吃一餐,也可以减少一点,吃一些青菜豆腐,把这一点钱省下来帮助他们,都是「代众生苦」供养。

『少欲知足』。欲望要减少,愈少愈好,你的障碍就少。少到什么程度?吃得饱,穿得暖,有一个小房子可以遮避风雨,足够了。不要多求,多欲的人,苦得不得了,是个可怜人、愚痴人。欲望减到最底限度,才能『一向专志庄严妙土』,也就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没有欲望,凡事就简单、容易,他才真做到人与人之间以真心相待。

在中国历史上,印光大师最佩服的,有三位了不起的人物。第一位是孔夫子,一生积功累德之厚,他的子孙一直到今天,都还受到时候广泛的尊敬,此是祖宗之德。孔德成先生到美国,美国人听说他是孔夫子的后代,特别礼遇他,他沾祖宗的光。

第二位是范仲淹。你读范仲淹的传记,或《古文观止》里的<义田记>,看看他一生行持。丰功伟业,出将入相。国家动乱的时候,他是大将军、统帅;回到朝廷里,他是副宰相。国家给他的俸禄丰厚,他自己省吃俭用,将自己的俸禄养活三百多家。又兴办义学,看到贫穷人家的子弟有可以造就的,都找来念书,供给他们。替国家培养人才,不为自己,所以果报殊胜。他有五个儿子,其中有两个官做到宰相,有一个做到御史大夫;相当于现在的行政院长、监察院长。他死的时候买不起棺材,钱到那里去了?都做好事、布施了。所以范家到民国初年,八百多年,家道不衰。

第三位是清初的叶状元,也是世代积功累德,一直到清朝末年,三百年家道不衰。修福没有别的,自己真正能吃苦,能忍耐,把多余的力量全部贡献出来,利益社会大众。这是我们民族的典范。

我过去在台中跟李老师的时候,他规定我一个月生活费用一百五十元。他说:「你花费超过一百五十元,就不像出家人。」他对我说这句话,因为他是榜样。我一天吃饭要三块钱,他老人家一天只要两块钱。所以他说的,我心服口服,我没有法子跟他辩。他所有的收入都拿来作佛教事业,他身上穿的是三、四十年的旧衣服,内衣、袜子补了又补。你们到台中,应该到李老师纪念馆去看看,他的衣服大大小小补钉一个又一个,他不是没有钱,不是买不起,他待遇相当丰厚。他没有家眷,就一个人。实在讲,他生活过得比谁都自在。这是真正修行人,能忍,过一种清苦的生活,苦行僧的生活,他能真正把贪心断掉。

十四、修行要怎么修?口里佛号断掉没有关系,心里不能断。因为心若离开就打妄想,妄想是六道轮回业。.....必须佛号真正有力量,妄想、杂念不起,西方才有把握,才有分。所以,这句佛号牢牢的抓住,念念都不放松,西方就决定去了。世间一切法,只有这一法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我们一天到晚念这句「阿弥陀佛」,佛号一句接一句,不让妄念渗透进来,那就成功了。教你念《无量寿经》,目的也是如此。......修三年五年,心清净了,虽然妄念不能完全断,大概能断七八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有把握了。妄念少了,烦恼少了、智慧增长了,心定下来了,这是真正修行。

十五、凡是对这个世间,无论哪一方面,还有丝毫的执着,还有丝毫的留恋,还有丝毫放不下,就是障碍,这就不是真想往生。想往生的人是都放下,丝毫的障碍都没有。

真正求往生的人,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想阿弥陀佛,只念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不想,也不念,万缘都放下。不但世间法再也不想、不念了;所有一切佛法也不想、不念了。这样的人一定往生。

十六、你家里供养的佛堂再庄严,每天上供都不缺乏,你的心行不能依照佛教的去做,你什么也得不到;所得的还是一身罪业。所以,佛法不重形式。说老实话:佛、菩萨看到这些供品都有农药,都有污染,不要说吃,就连闻都不闻一下。这是表我们的一点敬意,但是真正的敬意是依教奉行,真正的敬意不在形式,同修们不可以不知道。

我们每天供养西方三圣,用什么供养?香花水果,佛菩萨不要这些。香花水果是表示一点敬意,真正的供养是依教奉行。见到观音像,提醒自己要以慈悲对一切众生,这一念慈悲就是供养观世音菩萨。处世、待人、接物,要理智,不再用感情。理智就是供养大势至菩萨,这是真实供养。.....供养佛、菩萨形像,目的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时时刻刻教导自己。这是真正的供养。家里供养西方三圣,如果连这一点心也生不起来,佛、菩萨就不在你家里。

十七、病是果报,能不能把他扭转?生死轮回都有办法扭转,小小的疾病还转不了吗?当然可以转得了。怎么转法?努力修善。你看看《了凡四训》、《感应篇》和《阴骘文》里所讲的。真心为善,许多业障罪报不知不觉中都转了,你就不必受报。我们希望一生长寿;长寿要健康,长寿不健康就苦了。......再多的人伺候你,也苦不堪言。所以一定要靠自己认真去修学。

礼拜是极高明的养生术。养心,心要净;养身,身要动。要活就要动,不动就不能活。所以,礼拜的时候五体投地,每一个动作精确做到,是一种非常好的运动。我最初学佛,头三年没有拜过佛,认为礼节不必学古人,要学现代的,所以很固执。到以后明白这个道理,我一天拜八百拜。这个方法养身又养心,我们要身心健康就多拜佛,一天至少拜八百拜。能真正如法,三个月就收效果,身心健康。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常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密,那就有求必应。这样做,求成佛都能求得到,这是所求里最难、最不容易的,都能求得到;何况成佛以外的,简直是鸡毛蒜皮,哪有求不到的。

十八、「功德」不要到处宣扬,不表功。须知宣扬,功德就都报掉了。「罪障」要拔除,到处跟别人说自己的罪业,说自己的过失。人家责备你几句,骂你几声,业障就消除了。

十九、大而国家,小而团体。领导我们团体的若是罗刹、阿修罗,则示现嗔恨心很重,妒忌心很重,报复心很重,这就是罗刹。所以,我们今天处世、待人、接物,处处要谨慎小心,决定不能得罪这些人。得罪佛、菩萨没有关系,佛的心清净平等,他不会报复。魔王、罗刹、修罗,不能得罪;得罪他们,他们要重重报复,我们就吃不消。

知恩 发表于 2007/12/9 20:25:27

己、念佛

一、诸佛如来,祖师大德教我们一句「阿弥陀佛」,所有经论、法门消不了的业障,念佛能消。果然相信,我们的精神意志集中在一句佛号上,这句佛号念念相续,既没有烦恼,也没有知见,确实一句佛号把妄想、执着都打掉。这是消业障不可思议的法门。

集一切经咒、忏悔的力量,都不如这一句佛号。这是前清乾隆时,慈云灌顶法师所说的。他在《观无量寿佛经》注解里告诉我们:罪业深重的众生,深重的罪业,是任何经忏的力量都消不了的;唯独这一句「阿弥陀佛」能彻底消除。灌顶大师能说出这一句话,很不简单。他要不是真正过来人,彻底了解名号功德,这一句话说不出来。所以,我们有业障,有罪业,甚至常常有魔来扰乱,用什么方法克服?老实念佛。

佛在《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句话就是把「业障」的根源找出来了。「业」是造作,「障」是障碍;障碍自己心性本具的德能。「妄想」发展就变成「所知障」,变成知见;就是错误的意思,错误的见解。「执着」发展就变成「烦恼障」,贪、嗔、痴、慢、疑,就变成这些毒素。业障消除的现象,就是心清净。烦恼没有了,妄想没有了,业障就消除。

我在讲席中常常告诉诸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业障「。业障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还能消得掉吗?好像我们要抓贼,先要认识贼,才不会抓错,才会把他抓到。贼是谁,贼在哪里,不认识、不晓得,你到哪里去抓?你怎么把他抓到?这是不可能的事。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所以妄想、执着就是业障。妄想、执着一天比一天少,业障就逐渐消除了。智慧增长,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快乐无比,这是业障消除的现象。

业是什么?业是造作。起心动念就是造业。起心动念是意业,口里言语是口业,身体动作是身业。身、口、意三业都在造恶,造恶就障碍了清净心。若以本经的经题来讲,即是障碍了「无量寿」,障碍了「庄严」,障碍了「清净、平等、觉」。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满口废话,业障如何能消除?

口最容易造业,一天到晚都在造业。造了业,自己不晓得,这是迷惑颠倒。所谓言多必失,所以古来的祖师大德劝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这句话很有道理。若不念佛,离心闲话已经是造业;再讲一些人我是非,这个业太可怕。人我是非果报在哪里?假如事实不是那个样子,你在听闻下传言,妄语、两舌的过失必堕三途。

二六时中,一天到晚起心动念,心里想阿弥陀佛,口里念阿弥陀佛,身体礼阿弥陀佛,这叫三业修行。这样才能消业障。

念佛法门第一殊胜,即是心里只想阿弥陀佛,口念阿弥陀佛,身礼阿弥陀佛,三业都在阿弥陀佛,业障自然就不现前,罪障也消除。

善中之善,至善莫过于这一句六字洪名。......我们的心止于此,口也止于此,身也止于此;身语意三业都能止于「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是真正至善,所得的果报也是至善。

须知妄想、执着就是业障。你拜了山之后,妄想是不是都没有了?如果妄想真的没有了,那是真的消业障。如果妄念还在,业障就没有消掉。拜七天《梁皇忏》,还会不会打妄想?若还是胡思乱想,你的业障也没有消除。诸位要知道:真信切愿,净念相继,业障真的就消除了。心里「阿弥陀佛」一句接一句,妄想就生不起来了。

业障怎么消掉?妄念少了,佛号多了;不念,佛号也现前,就是业障消掉了。心里常常有佛号,就是善根福德现前。所以,要晓得业障是什么,怎么个消法。『从有念巧入无念』,方法的确巧妙。

大乘佛法决定不主张后悔,后悔一次就又造一次,再悔一次又造一次,这怎么得了!你何必再去造,你造阿弥陀佛多好。念念想阿弥陀佛,念念作阿弥陀佛,这样好。所有一切业障都消除掉,这个法门妙不可言。这就是念佛灭罪,念佛消灾,念佛是真忏悔。

二、念佛法门的殊胜在于不拘形式。在家里、在工作都可以念佛。心里念,不出声音。无论做什么工作,佛号都可以不间断。如果工作需要思考时,就暂时把佛号放下。工作做完之后,放下工作,又提起佛号来。这个法门确实殊胜方便,无论在什么环境,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能令功夫不间断。这是其他法门做不到的。

除了用脑的工作要思考,我们把念佛放下,专心办事;事情办完,马上念佛。工作若是用体力,可以一面念佛,一面工作,不相妨碍。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可以念佛。真正把烦恼念掉,把无明念掉,这就是宝。我们自己得到法藏,得到功德宝,要随时随机转施给别人。

其他的法门阻碍的缘很多,念佛法门障缘少,它的障缘不在外面,外面没有力量能障碍;障碍在自己。自己若不障碍自己,别人障碍不了。譬如念佛,有人讨厌我念佛,我就在心里念,不出声,功夫还是不间断。这就是外人障碍不了。

别人讨厌我念佛,他在的时候我不念,不在的时候我念;或者他在的时候我用「心」念,口里不出声。有一个人学佛,家人不学佛,听到念佛就讨厌,他来问我怎么办。家人在的时候,我「心」念,口不念;家人不在的时候,我大声念、小声念都没有关系。总而言之,学佛第一件事,是不要惹人生烦恼,要保持一家和睦。若想家和,想家人也来学佛,要懂这个道理。

冤家对头来整我,来陷害我,来障碍我,只能障碍形体,不能障碍内心。你打我也好,骂我也好,我心里念「阿弥陀佛」,我心里的佛号不间断、不夹杂、不怀疑,我的功夫没有间断。所以「怨憎会苦」也障碍不了我。

念佛人遇到谤佛人,合掌含笑,不要去争执。他不晓得,我们清楚。他将来恶报受完之后,还是会跟我们一样念佛往生。这就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三、像禅宗,不开悟就没有用。因为纵然得禅定,生到四禅天、四空天,还是免不了轮回,来生果报好一点而已。但人天福报出不了三界,不能了生死,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净宗的殊胜。纵然没有见性,甚至于禅定都没有得到,但能带业往生,横出三界。这是别宗里没有的。它能「横生」,不像其他宗是「竖出」。竖出一定是先在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这样超越的。

我们今天采取「执持名号」的方法,比其他的方法来的方便。行、住、坐、卧,随时随处,都用得上功夫。不像其他法门,有许多限制。参禅的人一定要在禅堂打坐,离开禅堂功夫就断了。......密宗里有许多仪轨,若做不到就不相应。所以要有时间,要有修学的环境。总之,都没有这一句佛号方便。何况其他法门全靠「自力」,念佛法门称「二力法门」,有弥陀弘愿誓力的加持,这与修学其他法门不一样。念佛用的功夫少,收获则不可思议。

我们常说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二力」:一是自己信愿持名之力,一是佛力加持。佛法除这法门之外,任何一法门都要靠自己断惑见真,没有办法靠他力的;唯独念佛法门有他力帮助,就是在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见到佛就得佛力加持。

四、念佛的秘诀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不夹杂任何妄念。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里告诉我们,连我们诵经、持咒、拜忏、作法会都是夹杂。这些尚且不许,何况其他。这样念佛才称一心。

净土法门正如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里所说:最忌讳的就是夹杂。夹杂世法不能往生,夹杂佛法也不能往生。秘诀就在「专修」。其实哪一个法门都要专,不可以杂修,不可以学得很多。愈简单、愈专愈好,因为「专」才能得到「慈心清净」。清净心、平等心为什么得不到?不专,这也想,那也想。不是大乘佛法不好,一切经法都好,都想学,就是夹杂。这一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与精力,怎么能成功?无量的经典、无量的法门,你只能学一门。这点很重要,因为一门才能成就「三昧」,才能得定,才能把妄想、杂念、烦恼消除。以清净心回向求生净土,没有不得生的。

真正想成就,就得死心塌地老实念佛。老实是从此以后不再修别的法门。若又去拜山,还要去拜《梁皇忏》,这就不老实。再去念《金刚经》,念《法华经》,也不老实。《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讲的,念佛人最忌夹杂。什么是夹杂?读《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以外的经,都是夹杂。持咒也是夹杂,杂心闲话就更不必说了。还想一些神通感应,都是夹杂。连做法会都是夹杂。为什么?心不专,佛号间断了。

五、消除业障最妙的方法。本经用一心念佛。「一心」是我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什么都不要想。用清净心来念这句佛号,愈念愈清净。清净心里没有业障。.....真正念到清净心现前,你念佛有功德;如果念佛清净心不能现前,你念得再多也没有功德。「功」是念佛的功夫,「德」是得到清净心。

观世音菩萨教我们「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用这个方法念佛,得「一心」就快,功夫就得力。什么是「返闻」?就是大势至菩萨讲的「都摄六根」。我们眼往外看,现在要我们往里看;耳朵往外听,现在要听里面的。回头闻自性,回头见自性,六根都回头。这是「明心见性」。

六、『故慧行为先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慧就是能信、能愿。把信愿比作眼睛,把持名比作行进。我看得清楚,我走得没错。没有信愿,等于瞎了眼睛,虽然走路,走到岔路上也不知道。有信、有愿、没有行,这个人有眼睛,没有腿;看到了,没有办法走到。由此可知,信、愿、行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一定要具足。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具备三个条件:信、愿、行。信西方极乐世界真有,不是假想;真有阿弥陀佛,我一定要见他,一定会见到他;相信娑婆世界轮回是苦,下定决心一定要脱离。要真信,要有真实的愿心。怎么修行法?我在讲席中常常提到:正行就是「执持名号」,助行就是「读经、断恶修善」。

你看那些往生预知时至,站着走的,坐着走的,自在潇洒走的。他们没有别的,就是信、愿、行三个条件圆满具足,真正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凡是不能成就的,绝对这三个条件不具足,所以他不能成功。

念佛因缘不可思议,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如果念佛因缘、名号功德,普遍在此世间宣扬,世界即使有再大的灾难,也能化解。.....此处讲的因缘就是具足「信、愿、行」,真正深信,恳切发愿,认真念佛,这句佛号绝不离口。古人讲的「珠(念珠)不离手,佛不离口」,心口相应,这才是真实念佛。

像黄念祖居士,一天念十六万声佛号,即是表演「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教我们「佛不离口,珠不离手。」

行、住、坐、卧,心里都要有佛,决定不能离开佛。晚上睡觉作梦,还是梦跟佛在一起,这样才相应。.....要把阿弥陀佛喜欢到极处,你天天晚上梦到他,这样才行。

七、养成一个习惯,早晨一起来念佛,晚上睡觉之前一定念佛。当然佛号念的愈多愈好。念佛的时候就不胡思乱想,所以念佛的时候就是修戒、定、慧。戒律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心里忆佛、念佛,他就不会想坏事情,诸恶就不作了。佛号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所赞叹的,善中之善,没有比这个更善的,所以念佛就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是小乘戒,众善奉行是菩萨戒,持戒都具足了。念佛时心地清净,没有一个杂念,是修定。这句佛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字字分明,是修慧。这是修根本智。戒、定、慧三学,在一句佛号中都修圆满了。

八、有人问我:「六根怎么都摄?」你的心里只有一个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外,什么都没有,即六根都摄。......老实念佛,一个妄念都没有,六根就都摄。大势至菩萨讲「净念相继」,整个修行的功夫,就这一句「净念相继」。「净」,怀疑就不净,夹杂也不净;「相继」是不中断,一句接一句,就成功了。这个法门的确简单容易,人人都能修,人人都应当修。就怕自己不肯干,那就没法子。

有一个方法确实能把一切业习都障住——「净念相继」。这一句佛号一句接一句,绝对不让一个妄念夹杂进来,你的身、语、意三业就清净。.....现在的念佛机,是我们念佛的最上增上缘,是真善知识。

念佛机是真正的善友,真正的善知识。有它帮助我们,太好了。为什么?它不会打闲岔,不会讲是非,它只教我们念佛。......一句一句跟着念,也是依众靠众,这真正靠得着。

念念不要忘了阿弥陀佛。心里什么都不要牵挂,就牵挂一个阿弥陀佛,这就都了。.....念「阿弥陀佛」时,又想别的事情,临命终时,如果把阿弥陀佛忘了,去想别的,去想家亲眷属,这一次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又耽误了。所以,功夫要在平时不断,才能得力,到临终时才用得上力。

心里挂念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什么都不要挂念,这人才有智慧。真能挂念阿弥陀佛,你心里所挂念的都会得到,真的得到;你要把阿弥陀佛忘掉了,无论你挂念什么人、什么事,到最后都落空。

佛号一句接一句,当中就没有妄想,也就没有执着。有执着就执着阿弥陀佛,不要执着别的。这句佛号念到纯熟之后,「念而无念,无念而念」,那就行了,佛知佛见就现前了,如来智慧德相就显现出来了。这个法子好。

如果你没有智慧,只要把一句佛号抓住,把一部《无量寿经》抓住,天天念经,天天念「阿弥陀佛」,你一定「智慧广大深如海」。

九、这一句佛号,只要老老实实念下去,自自然然功夫成片,自自然然一心不乱,自自然然心开意解。这就是「念道之自然」,不加丝毫勉强。

古人讲「老实念」,老实念就行了,就是佛的好学生。把妄想、分别、执着都念掉,念到心清净,念到开智慧。念到心清净,智慧自然就现前。

治疗身心一切病苦,最好的良药就是「老实念佛」。老实,心清净。心清净,身就清净,怎么会生病?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之处,是所有一切有情、无情,都时时刻刻提醒你念佛。所以,那个地方的人不会退转,一生成佛,道理就在此。

我们要真正理解如来真实意,没有别的,老实念佛,念到心地清净,自然就理解了。

净宗第一大善知识,确实是印光老法师。凡是接受他的教导,依照他的教训奉行的,没有一个不往生。台北李济华居士是印老的学生,李炳南老师也是印老的学生。凡是亲自听他教诲的,差不多都有成就。印老教人,就是教你「老实念佛」。他不赞成到处跑道场,甚至他晚年住在苏州灵岩山,他的学生去看他,都被他喝斥。他问来看师傅的人:「你们来干什么?」「我们来看看师傅。」「师傅你们已经见过了,还有什么好看的?浪费精神,浪费时间!到寺院来供养,浪费金钱。为什么不在家里老实念佛?」这是善知识语,是真正教你专修,一心称念。

念佛法门,只有用真诚心、清净心,才能了解它的真实意;用思惟想像决定没有办法达到的。你要想真正认识阿弥陀佛,真正理解极乐世界,就只有一个方法:老实念佛。你愈老实,认识得愈清楚,理解得愈透彻。

古人讲的一个秘诀:「生处转熟,熟处转生。」念佛很生疏,妄想很熟。现在祖师教我们一个方法:把妄想习气变生;念佛很生疏,想办法把它变熟。你要想办法变熟,你就天天念,加紧念,不断的念,把这一句佛号念熟。

大势至菩萨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八个字就是老实念佛的注解。什么是「老实」?能做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老实。一天到晚心里除了这一句「阿弥陀佛」之外,决没有一个妄念,这是『敬于佛香』。还打妄想,哪里还有敬意?「敬佛」决定是依教奉行。

我奉劝同修们要老实念佛。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念」就是妄念。要把一切妄念打掉,你就能往生不退成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证得清净法身。这是真的,决定可以得到的。

真正做到「净念相继」才是「老实」。你心里打妄想,不老实;有怀疑,不老实;念佛间断,不老实。要把老实的定义搞清楚。

现在有很多人要到大陆去朝拜四大名山,说老实话,不但一尊佛见不到,连一个小乘须陀洹也遇不到。看得太多,烦恼就多,不如在家里老实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去游历;等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再观光旅游。现在一心一意的修西方净土,这就对了。

十、会念佛的人念「阿弥陀佛」,逐渐把自己变成阿弥陀佛。怎样把自己变成阿弥陀佛?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这样的人哪有不往生的?因此,我们念头起来的时候,想西方极乐世界,想阿弥陀佛,不要想别的。

念「阿弥陀佛」,『当下即佛』。念佛的时候,当下就是佛。念念相应,你的心、愿、行主要与佛相似,就相应了。心是佛心,愿是佛愿,行是佛行,这是相应。......所以古德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一部《无量寿经》要是念熟了,你都能理解,你的心、愿、行就与阿弥陀佛相应。那个时候念这句佛号跟普通人念的就不一样,是念念相应。

十一、「爱不重,不生娑婆。」人到娑婆世界来出生,就是因为爱欲太重。「念不一,不生净土。」往生净土要靠阿弥陀佛,关键在念头要专一。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决没有第二个杂念,就决定生净土。若念「阿弥陀佛」时,还夹杂其他妄念,西方净土今生就没分,就去不了。还是「爱欲」在作祟。

这一生就一个目标:想见阿弥陀佛,想到极乐世界去。怎么去?经上教我们「执持名号」就可以去。这名号你还会放松吗?不可能放松了。只要抓到这句名号,其他的都可以舍掉,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样也带不去,一样都没有用处。

你要牢牢的记住:想其他的东西就造六道轮回业;什么都不想也是六道轮回业,堕到无明。你不是堕在无明,就是堕在邪念。无明跟邪念都出不了六道。我们不想堕无明,也不想堕邪念,只有一个方法:想阿弥陀佛,必定超越无明,超越邪念。这个法子简单容易,真是妙绝了。.....二六时中心里只有一个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我今天把这个秘诀传授给诸位,我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对得起大家;大家要记住,要认真去做,那你就对得起我了。

我还有一个老母亲在上海,有人到上海去看她,说她常常想我。这个念头错了。我今年还得去一趟,劝她不能想我,赶紧把念头转过来想阿弥陀佛。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才能得永生,是真正大智慧。我们将来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天天在一起。所以儿子想母亲,母亲想儿子,是造六道轮回业。将来各自轮回,再也不会见面了,就是见面也不认识了。所以,要想永远在一起,只有一个办法:大家都想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天天在一起。

十二、念佛的人最忌讳的,就是心里杂乱,胡思乱想。这样念得再多,功夫也不得力,真正功夫得力,就是妄想、杂念少了,清净智慧增多了,念佛的利益就得到了。

一面念佛,还一面胡思乱想,是非人我,这是在糟蹋自己,毁灭自己。这样的心态,好似终日与魔为侣。.....一心清净念佛的人,一句佛号接一句佛号,则是与佛为侣。

念佛的时候,心像不像佛?果然念得心像佛心,愿像佛愿,行像佛行,才能往生。口里念佛,心里还有人我是非,贪嗔痴慢,这个人不能往生。因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还跟诸上善人天天吵架,搞得西方极乐世界也不太平,必然是如此。恶习气没有改,念佛也不能往生。

十三、要把妄想、分别、执着都念掉,心就清净,这是会念。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那是不会念,念了也不能往生。所以,念佛的功夫是经上讲的「一心不乱」,念到一心不乱就成功。

我要把所有妄想、分别、执着都舍掉,都放下,就要这一句佛号。这是真正修净土的人,这是真正的弥陀弟子。

把注意力放在佛号上,或者将注意力放在读经上,妄念起来根本不要理会。这样念久了,注意力集中,就是经上讲的「一心」,本经讲的「一向专念」。你的心专一,妄想就慢慢减少,这就是功夫得力,功夫进步。到功夫真正得力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跟过去完全不一样,能真正体会人生的幸福快乐,得到身心自在;烦恼少,妄想少,心地清净,智慧增长。

六祖说得好:「自佛、他佛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一念不生」就是佛法。一念是妄念。我们一天到晚念这句「阿弥陀佛」是正念。我想阿弥陀佛,我、佛交融,合为一体。忆念阿弥陀佛,也不分别他,也不分别自,就是正念现前。.....一动分别就是妄想,就是执着。所以,用这句佛号把妄想、执着念掉,就对了。

你不懂理论,没有关系;你不懂方法,也没有关系。只要这一句「阿弥陀佛」死心塌地的念下去,就成功。

可是死心塌地并不容易,一面念佛,一面还有妄想、杂念,那就不能成功。必须离一切分别、执着,这句「阿弥陀佛」才有感应。

断烦恼最妙的方法就是念佛,唯有念佛才能把烦恼洗得干干净净。即使是十地菩萨,证得那么高的地位,他的无明烦恼还是不容易洗掉。最后用什么方法?念佛。念佛能洗刷根本无明,何况见思、尘沙。

念佛要念到清净心现前,烦恼不断没关系,这一句佛号接一句佛号当中,不会有杂念渗透进去,我们的心就清净了。烦恼没断,妄想、分别、执着没断,用一句「阿弥陀佛」把它压住,像石头压草,没除根。.....喜怒哀乐确实有,能用一句佛号把它压平,它不起作用,这样的功夫称「功夫成片」。有这种功夫就决定往生。

整个精神意志集中在名号上,二六时中,不是诵经,就是称名。口头上不念没有关系,心里忆、念决定不能中断。因为一中断,妄想、执着就起现行。这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也很难。难,还是要做;不做就不能出三界。我们要警觉,难行还是要行。怎么行法?只要努力去行,生烦恼,不要害怕;一面念佛,一面有妄想,不要紧。只要努力用功,佛号愈念愈多,经愈念愈多,妄想就能伏住。心里常常想着经训,想佛的名号,就不会想别的。在生活中,要认真锻炼,练到妄想、杂念不起作用,即是「功夫成片」。有这种能力,就决定往生。

这一生只要这一句佛号把烦恼伏住就好,这是真智慧;妄想、执着不断,你念一辈子佛,怕的是临命终时妄想又现前,往生就没有把握,那就非常可惜!

十四、『念得纯熟,万缘齐放,能所顿空,即是无住。于此之时,一句佛号,朗然明白,相续不断,即是生心。』「无住生心」是菩萨修证佛果的最高指导原则,通一切佛法,决定不能违背。(就念佛而言,「无住」就是『万缘齐放』,生心就是『念得纯熟』。)菩萨无住之后生心,完全是服务一切众生。自己的事没有了,别人有事,要实践「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愿,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我们的心一切无住了,的确生死也没有了;可是这个身体还在,要好好的利用这个身体,为一切众生服务,这是大慈大悲。所以,自利后要利他,才是大乘的精神。

「放下万缘」就是「离一切虚妄相」。一切五欲六尘不再牵挂,功夫才能做到相似。若还是牵挂五欲六尘,还是不断妄想,这境界达不到。得到这样的境界,不但决定往生,而且可以「随意往生」,想什么时候走,就可以什么时候往生;还可以做到「自在往生」:站着走也行,坐着走也行,什么方式走都可以。这才晓得功德的确殊胜,就看我们自己努力了。

十五、『所愿辄得。』这句就是「有求必应」。求命终时没有病苦,能不能得到?决定可以得到。求命终时站着往生,也能得到。第一、是命终时自在,毫无病苦。第二、是以这个样子激发别人的信心。让人家看到我们这样走的,他也会对念佛法门生起坚定的信心。这就是「化他」。自行、化他都做到究竟圆满。我们在这个世间不求别的,只求这一桩事,决定往生。

实在讲,要自在往生,不要害病,害病就靠不住。真正往生不生病,坐着走、站着走、预知时至,晓得什么时候佛来接引,才是决定往生。我们今天要求这个,能求得到吗?决定求得到。只要你把经典中的教训都做到,没有一个求不到的,这是真的。

我们学佛,将来往生要是生病,就不好看了。人家站着走,坐着走。我们不能站着走,也应该坐着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生病的走,这才对得起。你只要依照这部经典的理论、方法修学,决定做的到。

说实话,世间的名闻利养、一切财富,聪明人都不要,要健康长寿,要自己不生病。死的时候不生病,在佛门很多。往生的时候,站着走的,坐着走的,走之前还跟人谈笑风生,谈完之后对大家说:「我要走了,你们念佛送我。」念不到十分钟、十五分钟就走了,多自在!要靠什么?就是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西方。把一切善根都回向求生西方,在世间求一个健康长寿,其他的什么都不要。

谛闲老法师那个学生,往生站了三天之后,老和尚才替他办后事。这个人不认识字。他有没有弘法?他的行持就是弘法。他现身说法,这是临终的一招。.....原来念佛这么容易:「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他做榜样给我们看。我们能把这一点学会,就比读《大藏经》的效果还殊胜,利益还要大。

听到他的故事,我们信心坚定,一点怀疑都没有。他为我们做榜样,现身说法。他有这样的成就,我们个个都能有这样的成就。关键在哪里?他心清净,老实念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一天到晚除了阿弥陀佛之外,没有妄念,没有分别、执着。我们除了这一句「阿弥陀佛」之外,还胡思乱想,还搞贪嗔痴慢,还搞名闻利养,这就完了。果然能把五欲六尘、名闻利养都放下,跟他一样,一向专念,成就决定不在他之下。

在台北,以前莲友念佛团的创办人李济华老居士,往生的那一天,他跟太太坐三轮车到念佛团参加共修会。李老居士在车上跟太太说:「我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一个人会不会感觉寂寞?」他的太太并不知道他那天往生,于是很慷慨的回答他:「往生是好事,你能往生,就不必管我。」太太同意了。那天轮到魏老讲开示,他跟魏老说:「我们两人换一换,今天我来讲。」他老人家上台讲了一个半小时,非常恳切勉励大家念佛往生净土。讲完后向大家告辞,说要回家了。老居士八十多岁,讲一个半钟点,大家以为他讲累了要回家休息。没想到,他下台在客厅沙发上一坐,往生了。他是回西方极乐世界的老家。这是当时参加念佛的同修们亲眼看到的。那时我在台中,台北的徐醒民居士在《新生报》作记者,他也参加了念佛会,隔日写了一封限时信告诉我:念佛往生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他亲眼看到的。

十六、清净、平等、觉,在哪里修?在一切人事环境里修学。用什么方法修学?用这一句佛号。当境界现前,我们起心动念的时候,一个念头起来,第二个念头就是「阿弥陀佛」。.....古德说得好:「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修行人就是念头转得快,第二个念头就转成「阿弥陀佛」,第三是「阿弥陀佛」,第四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念头念念相续,不能让烦恼的念头念念相续,这要知道。

只要起心动念,不管什么念头,念头一起来,立刻就转成「阿弥陀佛」。.....禅宗古德常常警惕人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妄念起来不怕,怕的是这念头一个接一个继续相生。第一念起来了,警觉到了,第二个念就换成「阿弥陀佛」。.....时时念阿弥陀佛,处处念阿弥陀佛,念念都是阿弥陀佛,就对了。

修行人跟一般人不一样,就是他转得快。第一个念头是妄想,他就觉察。第二个念头就把它换成「阿弥陀佛」了,换得快。换成「阿弥陀佛」就是觉;妄念起来是迷,迷立刻转成觉,就是觉悟。破迷开悟就是这个讲法。一定要觉得快,心里面只有佛,没有其他的妄念。

十七、大势至菩萨教我们「忆佛、念佛」。「忆」是心里想念。心里想佛是心清净,口里念佛是身清净。要记住这个方便方法,随时随处,行、住、坐、卧,没有拘束,就用这一句佛号,把烦恼习气、分别执着都念掉。

「忆佛、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是总纲领,教你「净念相继」。「净」就是不怀疑、不夹杂;「相继」就是不间断。往生不退成佛的秘诀都传授给我们了,就看我们自己怎么做了。

『意无懈时』。「意」是指心意,只一味精进,一个方向、一个目标的精进,决定没有松懈的时候。身可以缓一缓,身松懈没有关系;口也可以缓一缓,口不念没有关系,休息休息;心里忆佛、念佛不间断,着重在此。

忆佛、念佛才真正做到不间断、不夹杂。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无论与什么人相处,善人也好,恶人也好,这一念求生的愿望决定不间断,心里这一句佛号念念相续,决定不受影响。口里可以不念,心里在念。有时遇到逆缘,你念佛号,他听了不顺耳,诽谤你。你就在心里念,口里不念,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念佛法门殊胜之处。

若天天想佛,必定变成佛。『转变最胜』,就变成佛境界。你想菩萨,就变菩萨。想什么,变什么。这不是诸佛菩萨主宰的,也不是上帝主宰的,更不是阎罗王主宰的,是你自己念头在主宰。......佛教我们修行,理论的基础就建立在此。所以教你「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为什么不念佛,为什么不想佛?常常想人的好处,这个人将来一定生「善道」;常常看别人的坏处,这个人将来一定堕「三恶道」。善、恶两道皆从心想生。你明白事实真相,善、恶两道都不要,就一个目标想成佛,志愿无上。

十八、什么是功夫?这一句佛号能代替妄想,就是功夫。......念佛的时候决定没有妄想,就是功夫。功夫浅的是「成片」,功夫深的就是「事一心不乱」,更深的就是「理一心不乱」。浅的生「凡圣同居土」,深的生「方便有余土」,更深的得生「实报庄严土」。

功夫真正得力,妄想、杂念不起现行,称作「功夫成片」,你念佛就成功了,决定往生,有把握往生凡圣同居土。......我们常听说:往生的人预知时至,不生病,说走就走,站着走的,坐着走的,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再问一问,到底要念到什么样的功夫?念到「功夫成片」就行了。.....预知时至,自在往生,每一个人都做得到。这是下等功夫,三辈九品里,中上品就可以到。中辈功夫,是「事一心不乱」。功夫成熟了。『念得纯熟,乃忘能所。』能念、所念的念头没有了,这时候得「事一心不乱」。「功夫成片」与「事一心不乱」,都叫做「念佛三昧」。「功夫成片」三昧浅,「事一心不乱」三昧深。......念到「事一心不乱」的时候,六种神通自然发现,不是你要求的。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都现前了。为什么?见思烦恼断了。.......念佛念到上等功夫,就是「理一心不乱」,不但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也断了。而且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

什么是「功夫成片」?不夹杂、不间断就成片了。功夫打成一片,没有杂念,二六时中,只有一句佛号,心里所想的就是一个阿弥陀佛。「功夫成片」决定往生,如果继续努力一段时期,你就得生死自在了。生死自在,就是不生不死了。这样殊胜的利益我们不取,还要想这个人,想那个事,何苦来?世出世间一切法,什么都不爱了,我只爱阿弥陀佛,这就成功了;什么都不要了,只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问题就解决了。

往生极乐世界,我们修行的功夫,最低限度要念到「功夫成片」。也就是说,念到心地清净,烦恼虽然没断,但是一句佛号,确实能伏住烦恼。这一点非常重要,千万不能疏忽。.....若佛号还是伏不住烦恼的话,还得要等来生。来生不一定是下一生,不知道又要经过多少阿僧祗劫才会碰到。来生逍遥无期,这要知道。所以想到这里就感到非常可怕!遇不到佛法就造罪业;造罪业就受苦报,搞六道轮回。

你要真正做到「功夫成片」,必须把世缘看淡,必须把它放下,你就会得到。世缘放下,不是事上放下。事上放下,心里不放下,一点用都没有。是要你心上放下,事上不放下没有关系,事不妨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最怕的是心上放不下。事上放下是错的,反而给人毁谤佛法的机会。所以,佛弟子做事比一般人更认真,更负责。事情做完了,心里决定没有牵挂,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这就对了。

要想功夫得力,有一个秘诀,你们愿不愿意知道?即是什么闲事都不要管。你喜欢管闲事,到处打听是非,这一生佛都白念了。

你念到「功夫成片」,(中上品的「功夫成片」),经是常讲的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八种苦都舍离了。尚未到西方极乐世界,现在就没有,从前身体不好,有很多怪病。念到「功夫成片」,身体好了,病也没有了,也不需要医生了,因为苦都没有了。

十九、有许多人认为持咒、拜忏很灵验。持咒、拜忏是初级的佛法,念「阿弥陀佛」是最高级、最究竟的佛法,两者不能相比。所以古人常说:「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念佛是第一。

念这句「阿弥陀佛」比念大悲咒容易多了。大悲水很灵,阿弥陀圣水更灵,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灵与不灵,理都在「一心」,所以一心不能二用。

「阿弥陀」三个字是密语,就是密咒,是咒中之咒。有人问道:念佛人还要不要念楞严咒、大悲咒、往生咒.....?当知「阿弥陀佛」是咒中之王,念「阿弥陀佛」,那些咒就不要念了,都包括在这咒王之中。

由此可知,这句「阿弥陀佛」原来就是这么多典籍的总题目(见《讲记》第一册五零二页)。所以,你能念这句名号,什么咒都念到了,一个都没有漏掉。你念别的咒,只念到一部分,漏掉的太多了;念总题目就全部都念到了。

二十、我们讲改过修善,从根本改;如果讲修行,从根本修,不许心里有一个恶念,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遇到一切人,没有第二个念头,就是想把阿弥陀佛介绍给一切众生,希望众生跟自己一样喜欢信受。这样才能报佛恩。回向偈云:「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要真的做,不是口头上说说就完了。保持自己的正念,时时刻刻把这个法门推荐给别人,介绍给别人。这就是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我们天天念回向偈,「上报四重恩」。四重恩第一就是佛恩。以什么报佛恩?佛什么都不要,佛对我们的期望是希望我们自己这一生能往生净土,能把念佛法门普遍、广泛的推荐给一切大众,代佛弘法。

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当孝于佛,常念师恩。』「孝于佛」,如何对佛尽孝道?怎么才能报答老师的恩德?只有一个方法:弘法利生。诸佛的心意就是要把这个法门普遍的介绍给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在一生中究竟得度。这是佛、祖的本怀,我们把这桩事尽心竭力做圆满,就是孝于佛,念师恩。

我们要帮助人离苦得乐,应从根本下手,就是要帮助众生破迷开悟,使他永脱苦轮。不但现前他不受苦,来世更不苦,因为超越轮回,不再生死。这是大慈大悲,这是最殊胜的善巧方便,能得到无染安静的清净心。只有清净心是真正的安稳,真正得乐。

凡是令众生得大善利的心行,都是善业,佛教我们要认真去修,尤其诱导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同生净土,不退成佛,乃世出世间第一无上无比的大善。大智大德的人,必定认真修取。

『供养』是奉献。别人不知道净宗法门,我们介绍给他,奉送给他,这是供养。这种供养,比世间一切珍宝供养都尊贵。供养人黄金财宝,供养人田地房屋,他得到的受用有限,不能了生死、出三界。若将净宗法宝供养他,他若能信解受持,必获不可思议无量无边大利益。他这一生即得永脱轮回,念佛往生不退成佛。无量劫来没有办法脱离轮回,这一生得到机会,是你奉献给他的机会。我们应当将此无上法门供养一切众生,修「普供养」,就是将此经典法门,普遍的推荐给一切大众。

帮助一个人往生,是永恒的离苦得乐,是究竟的,是圆满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他的能力在尽虚空遍法界,不晓得去度多少众生!这些事实真相要了解,了解之后才晓得自己应该怎么做法。真正认识清楚了,你才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送一个人往生,就是送一个人成佛。世出世间的功德还有比这个更大的吗?没有了!你度千千万万的众生,帮助他们现在离苦得乐,不如度一个人成佛。他成佛之后,将来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好处之大是不能比的。何况你救现前千万众生离苦得乐,他还是不免轮回,他所得到的好处是暂时的,不是永恒的。

念佛成佛必须「受持」,必须介绍给一切众生;不能将佛法传到自己就断绝了。否则对不起诸佛、菩萨,对不起历代祖师。

二一、改造体质是佛陀提倡的。我们现在才发觉要改造体质,其实现前所用的方法改不了。方法错了理论错了,且只能改局部的,而且还不是重要的部分。主要的部分,现在人还没有发现,佛法里早就有了。佛教用什么方法来改造?用「观想」来改造。你看世间算命看相的都会说:「相随心转」。我们要想改造体质,改造我们的相貌,用什么方法?用心。心善,相就善;心清静,体质就清净。心想佛,就变成佛;心想菩萨,就变成菩萨。

心清静,身就清净,体质自然改变。世间人用医疗、药物来改造体质,能不能达到目标?能达到有限的目标,绝对达不到真正改变体质的目标。因为体质是属于依报,真正控制体质变化的是心情。心性重要,生理健康的基础建立在心里健康上;心里不健康,身体怎么能健康?什么样的心才是健康的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的心」是健康的心。

我们常常观佛,看佛的形象,想佛念佛,这很重要。好的佛像塑造得非常庄严,看了生欢喜心。常常看这一尊像,不知不觉过了几年,我们的相貌就变成佛像一样。「相随心转」,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想佛的身心清净,几年之后,自己的身心不知不觉也清净了。身心清净,百病不生,长生不老,确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何必去想(老、病、死)这些虚妄不实的事,为什么不把念头转过来想佛?这才重要。这是真正究竟、彻底圆满的改变体质。

希望净宗的同修,心里根本没有「老」、「病」二字。你一生都不老、不害病,不但自利,而且利他。怎么利他?叫他亲眼看见念佛法门的好处,我就是最好的证明。你看我:我不老、不生病,就是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修得的。

世出世间相好庄严,没有比佛更好的。你要想看好相,为什么不看佛相?佛像丝毫缺陷都找不到。要想塑造自己的相,应当要依照佛的模样来塑造自己。好像是好因缘的果报。净土宗尤其方便,我们一心念佛就行了。念佛,心就是佛。「相随心转」,念佛人念上三年,相貌就变了。.....如果你一天到晚都念佛,都想佛,除佛之外,什么都不想,这个力量强,变得快,也必然变得好,它真的会变。.....家里可以供养大张的,钱包里、口袋里可以供养小张的,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这个做法就是希望诸位同修,时时刻刻想佛、念佛,不要去想别的。想别的都是造六道轮回业,那不是消业,是在造业。只有我们想佛、念佛是消业,是灭罪,这个一点都不假。

要想自己相貌好,先要修好心。「相随心转」,心好,相就好,这太重要了。心好,相好,境界就好。境界是环境,环境就好了。为什么?「依报随着正报转」。相好是有福,有福的人就住在富地。看风水的人常说:「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就是这个道理。

「相随心转」,心慈悲,相貌就慈悲;心险恶,相貌就凶狠。佛的相是最好相。我们念佛,心里有佛。相貌不知不觉就变成佛相。你们要想相貌好,就多念佛。化妆是没有用处的,那是假的,不是真的,而且有不良的副作用。念佛、想佛,身心将来逐渐就变成佛的样子。释迦牟尼佛想阿弥陀佛的时候,相貌就变成阿弥陀佛的样子,显示无比的殊胜庄严。

我们要想好相貌,是可以修得的。「相随心转」,你的心好,相貌就变好。修三年五年,就明显的看得出来了,十年八年就变的更多。

心只要念念想佛,不要想病,病就没有了,即使真的有病,病也会没有了,为什么?你不想它,它就没有了,可见一切法真的是由心想生。我过去在讲席中曾经告诉诸位:身体是一部机器,无数的细胞就是组合的零件。什么力量在控制他,组合他?就是「念头」。我们常常想病,它就组合成病,那就生病,就受病苦。若念念想作佛,它的组织就不离佛,就会改变体质。

要用什么方法改变体质?用心里,清净心。佛菩萨心清净,心清净,身就清净;身体里面的细胞组织,方程式的排列顺乎自然,就很正常;正常就不老、不生病。若是起一个妄念,体内的细胞组织就会改变。佛法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心里动一个念头,体质就起变化,就不正常。

佛在经上讲的一句真言,要牢牢记住。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这个身体也是一法,也是从心想生。你心想不健康,心想不清净,你的身体自然会生病;你的妄想、执着若是杂乱,身体也会生病。因为生理是由很多细胞,原子、电子排列组合的,方程式的排列有一定的顺序。如果排列的顺序非常自然,跟大自然完成一样,身体就健康;假如排列的程序改变了,身体就会出毛病。.....当你一念不生的时候,心地清净,此时排列才完全符合大自然的排列方式。

世间人讲改变体质,用运动、药物。药是「毒药」。真正改变体质就是念头:善念、恶念、净念,最殊胜的是「净念」。大家要想改变体质,只要「净念相继」,体质在一年到三年的时间,全部都改过来,不需很长的时间。

一切有为法是虚妄的,不是真的,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身体怎么放下?不必一天到晚着意去保养它,为身体浪费许多精神。身体是虚妄的,要能真的看破,把身体放下,身体就恢复正常,自然健康长寿。若天天为这身体操心,身体就不正常了。

真正一心念佛,身心清净,百病不生,身体、精神愈来愈好,是现在得的「花报」,将来的「果报」更是无比的殊胜。

二二、在新加坡贩毒是唯一死刑,而且是绞刑。贩毒的人很多,而且都很年轻。他们被抓到之后,关到监狱里就等着上断头台。佛教居士林的李木源居士,到监狱里劝他们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大多数囚犯都能接受,监狱里就像精进佛七的佛堂。因为他们都知道哪一天往生,所以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老老实实在那里念佛。不念佛的人,上断头台的时候全身瘫痪,需要几个人架着上去,吊死的时候七孔流血。念佛的人不需要人搀,自己大大方方地上去,一点恐惧都没有。吊死之后面貌正常,不可思议!火化后捡得坚固子、舍利子,是我自己一生中所没有见过的。颜色好,又大,坚硬的程度,掉在地下像金属的声音一样,不可思议!一个要上吊刑了,全狱的囚犯都为他念佛送行。证明佛经上讲的:若一日到若七日念佛,真实忏悔,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是真能成功。

他们在上吊的前两天,佛号日夜不间断,而且面貌都改了。他们的家属去探望,非常明显的觉察到:没有关到监狱以前的面貌很坏,家人都不愿意理会;而在狱中念佛之后,整个人的相貌都变了,变得清净、和善、慈祥。家人眷属看到,没有一个不喜欢。所以,新加坡有不少贩毒的人往生成佛。各有因缘,因缘虽不同,他们往生成佛,却一点都不假。这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

知恩 发表于 2007/12/9 20:26:22

庚、因果

一、佛法讲:「果报通三世」;第一、现世报。这是善恶造得重大的,这一生就把命运转变,就得到报应。第二、生报。指来生受报,果报不是在一生。第三、后报。后报就不一定在哪一生哪一世,也许是千万劫以后。因为果报一定「因缘具足」才会有报应。现在造的是因,若缘不具足,果报不会现前。但业因存在,早晚遇着缘,果报就现前。所以佛门常讲「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纵然有恶因,没有恶缘,这一生不受恶的果报。有恶的因,这一生还继续不断的造恶,缘就有了。因缘具足,这一生恶报就现前,非常快速。我们有善根,这一生断恶修善,恶的缘断了,善的缘天天增长,天天修积,善报就可以提前。最善的报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今生享福,是前生修福报。前生修的福报,这一生享不尽,虽然作恶多端,的确把福报折损了。可是他前世修的福太多,纵然作恶,这一生的福报还有余,他还享福。可是诸位要知道,本来他的福报可以享好几世的,他这一世享完,来世就没有了,就堕落了,这是事实。有人这一生命不好,一生潦倒穷困;可是他心地好,天天做善事。那是过去世造作的恶业,今生得的果报;今生所造的善业,来世才结果。

明了三世因果,才晓得世界上没有能占人便宜的,也没有吃亏的事。冤冤相报,生生世世互相酬偿,报来报去,六道的真相就是如此。这是多么凄惨,多么悲痛的事!明了这是果报相续的幻象,这一生纵然吃亏上当,肯做还债想,积欠还清了;别人欠我的,我布施掉,也不要了。我们的心清净,清净心开智慧,这样修行必定能证果。

二、印祖极力提倡《了凡四训》,目的是教我们真正相信因果报应。现代这个社会,这是第一要紧的大事。为什么?佛法衰退了,儒家也被丢弃了,人心无所依归。我们的思想、见解没有标准,世界就大乱了。大乱之世,如果人人都能相信「因果报应」的事实,则起心动念总会收敛一点。对于社会的安定,社会的秩序,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他极力提倡《了凡四训》深信因果,断恶修善,自求多福。善恶的标准是什么?他是用《感应篇》作为善恶的标准,断恶修善;用《弥陀经要解》净化我们的身心,求生净土。

《了凡四训》帮助我们建立「因果」的观念,这是正知正见。一定要知道,十法界的真相,即是刹那九百生灭,因果报应相续的现象。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俗话说:「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你真正体认了,真正明白了,才会认真去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学佛的人多,真正修行的人不多,所以业力转不过来,共业还是没办法避免。人人能明白这个道理,人人能认真修行,每个人把自己的别业转过来,也就把共业转过来了,这个地区就不遭难。

真正相信因果,这个人有福;不相信因果的人,没有福报。眼前虽然有福报,那是他过去生中修的,享尽就没有了。因是造福,果是享福,自己不造福,哪来的福享?要享福,先要造福。

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不知道种树。只图眼前的利益,不顾将来全世界人类的生死存亡。心地污染何其严重!今天用什么方法都不能对治眼前的大病,如果人人都能深信因果报应,不敢存恶心,不敢做坏事,快快回头还有救;如果不能相信,就没有救。

三、福德、智慧、健康、长寿都是用布施的「因」得来的。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财富人人想要,智慧大家都想,健康长寿更是要求。这三样东西都想要,而不肯修因,到哪里去求?求不到的。唯有修因,才能得果报。

财布施,财富决定不缺乏;法布施,决定增长聪明智慧;无畏布施,一定得到健康长寿。你不求也一定得到的。你种什么因,一定得什么果报。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是每个人希求的。想求而不肯种因,哪里会来这些果报?求佛、菩萨,想利用佛 、菩萨保佑,贿赂佛、菩萨,每天多供养一些,那是假的,没有用。你真正能依照佛的教训修行,你家里不供养佛像、不烧香、不供香花水果,都没有关系。你修因一样得果报,决定得到。

四、「富贵荣华」,快意之事,不是争得的。命里有的,不争也有;命里没有的,争也争不到。......所以古人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不种因,哪来的果报?世间事实真相了解之后,我们要想得善果,就努力去造善因。

古圣先贤的教训是真理,是几千年累积的经验,智慧的结晶,不同于现代人的言论、著作,都是胡思乱想。多读古书,如《了凡四训》、《感应篇》,书上说的都是事实。古圣先贤所说的,世间功名富贵是命;是自己的善因,与祖先多少世修善、积功累德的善缘,才感得儿孙发达,善因与善缘感应才到一家。世间决没有侥幸的事。

要晓得,强夺别人的,还是自己命里有的,这才是真冤枉。不夺别人的,自己也有那么多。被人家损害的那个人,是他命里没有的,不被别人拿去,也会消耗掉。这才符合因果定律。

五、财是命中所有的,命里没有,不可能发财。如果命里没有财,而你有方法发财,释迦牟尼佛也会拜你为老师。因为他没有办法做到,你却能做到。世出世间法都不出因果定律,这事我们一定要知道,真的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谁定的?自己定的。这一生多财,是因为过去生多修财布施;这一生聪明智慧,是过去生多修法布施。这些是这一生得的果报。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想知道前世作了些什么,这一生所享受的果报即是;想知道来世果报怎样,今生作了些什么,就是来生果报之因。

既然知道财富是命中所有,求它干什么?.....知道因果报应,然后才能安分守己。否则,用种种不正当的心思手段得来的财富,佛法称之为「不净之财」,还是命里有的。则一切造作是错用了心,冤枉不冤枉!用清净心,它自然也还会来,何必起那些恶念,造那些恶业!

想尽方法保持财富,唯恐财富失掉。殊不知纵然心劳身苦到极处,也未必能保得住。『如是至竟,无一随者。』「至竟」就是一直心劳身苦到老死,还是一样带不去。真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一生造许多的罪业,罪业带去了,除罪业之外,一样也带不走。「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所得的结果就是这样。

中国古代供奉范蠡为财神。供他作财神很有道理,大富的人应以他为榜样,要向他学习。他发了大财之后就散财,以他的财富救济贫苦的人。财散掉之后,再从小生意、小买卖做起,做了几年又发大财。他命里有财,丢也丢不掉。真的散掉,财又来了,而且来得比前面还多。因为又种了善因,再加上利息,决定比以前来得多。历史上记载他「三聚三散」,这是真正的聪明,真正有智慧的人。

修善,带走善业;造恶,带走恶业。恶,将来感果就是祸害;善,将来结果就是福德。由此可知:「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造口业,堕的是拔舌地狱。地狱是自己业力变现的,不是别人变现的。自己变现地狱,自己去受果报。哪个人不造恶业?既造恶业,业力就变现这个境界让自己去受。所以,造善业,就享受善果;造恶业,就受恶报。果报不是别人给你的,没有人制造,全是自己变现的。所以佛说『随罪趣向』。

六、健康长寿的因是「无畏布施」,放生跟不杀生都是属于无畏布施。令一切众生永离恐怖,离开忧虑,离开苦难,这称为无畏布施。我们帮助别人脱离苦难,得到平安,这一种布施就得健康长寿的果报。

别人在精神、身体受到迫害的时候,感到威胁的时候,你能保护他,使他不恐怖,不害怕,这是无畏布施。所以放生是属于无畏布施。你看那些小动物,人家立刻就要杀它吃它,你把它买下,把它放回山林,放回水里。它不害怕,离开一切恐怖,这属于无畏布施。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的果报。

有财不肯布施,得到的是贫穷的果报。......吝法,自己懂得世法或佛法,不肯传授给别人,不肯修法布施,得愚痴的果报。无畏布施反过来,就是威胁别人,使别人身心不安,这样的果报就是多病短命。

常常帮助病人,自己就不生病;常常帮助老人,自己就不衰老。年岁虽大,体力跟年轻人一样。过去有不少人见过台中李炳南老居士,老居士九十五岁都不要人伺候,走路也不需要拐杖。他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的果报。他以佛法,以医术帮助许多老病之人,所以他自己得这样殊胜的果报。万万不可嫌弃老病;嫌弃老人、病人,将来自己生病,年岁老了,年轻人就嫌弃你。果报就是这样,种什么样的因,就得什么样的果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

快乐、长寿、健康从哪里来的?从心清净来的。心里健康,身体自然就健康。所以心地清净,百病不生。不但不害病,我常说:不死!是真的。你问我:我会不会死?我会告诉你:「我决定不会死——」这是真的事实。不会生病,不会死,是活着跟阿弥陀佛往生净土的。......用什么方法修清净心?用念《无量寿经》的方法,念「阿弥陀佛」的方法。这不是迷信。

七、佛常常教诫我们,对于任何一个众生都不敢存伤害之心。......这正是佛家常讲的「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见到果报现前的时候才害怕,此时害怕也无法避免恶报。造了因,必定受果报。菩萨知道,因必定有后果,所以起心动念都小心谨慎,不伤害人,更不会伤害团体,所得的果报清净、圆满。

经上常讲『菩萨畏因』。菩萨了解事实真相,即使受极大的困苦,也不怨天,不尤人。他知道果报自受。恶报受完了,善因成熟,善果就现前。这才是真正有智慧、明了事实真相的人。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念佛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