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知行 发表于 2007/12/13 20:26:16

河南一医生家中自缢 疑不堪“医闹”纠缠

[提要] 医闹是医生最头疼的“病”。河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世立选择了自缢。多年来的行医生涯让他救人无数,但是失败的压力一直笼罩在他的心头,那些医闹让他筋疲力尽,失眠、抑郁一直纠缠着他。现在他躺在急救室里,忙乱的换成了另外一群医生。
  河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世立自缢了,此前,失眠、抑郁一直纠缠着他。在同事看来,这位优秀的外科医生之所以选择自缢,是因为不堪“医闹”的重压。

  他的同事说,“医闹”事件发生时,大家将同情更多地投向患者一方,而事实上医生也是“弱势群体”,是受害者,很多医生生活在“医闹”的重压之下无力自拔……

  【医生自杀】急诊科副主任家中自缢

  12月12日上午,由于前一天下了一场冬雨,南阳市街头冷风凄凄。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像往常一样人来人往。急诊抢救室内,医生护士步履匆匆,他们在抢救一位自缢患者。房门上的“谢绝探视”,用红笔写了两次。

  自缢患者是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世立,5天前,他还在这里抢救别人,而现在,他就躺在自己救人的地方,一直处于昏迷之中,微弱的呼吸依靠药物及呼吸机维持。此前,院内以及来自省内、市内的专家会诊过,生还希望渺茫。

  急诊科护士长刘丽讲述了事情的经过,言语中透着悲伤。她说,12月7日下午6时左右,王世立被发现在家中自缢,家人报警后被迅速接到急诊科,医院当晚四处请专家会诊抢救,但他一直没能醒来。“之前没一点征兆”。

  尽管发现王世立自缢已过去5天,截至昨天晚上8时记者发稿时,院方仍在做最后的努力。

  同事说他是位优秀医生

  在普外科医生办公室门口,挂着一块“医生简介”,第二个就是王世立。上面的介绍是:王世立,38岁,1989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同年分配到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工作至今。该同志毕业后从事普外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技术精湛……在纤维胆道镜取石、胃肠内及胃肠外营养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发表国家级及省级论文7篇,获科技成果奖6项。

  一位熟知王世立的医生介绍,王世立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一个12岁的男孩,父亲是一位教师。到医院工作后,王世立干得很出色也很敬业,特别是有手术的时候,术前和术后能在病房里待上几天。

  刘丽介绍,急诊科的外科医生采用轮岗制,王世立本是普外科副主任,去年轮岗时到了急诊科。王世立初来的几个月,言语很少,也很少与人交流,上班时间总是待在医生值班室不出来。最近几个月他的情绪还不错,不仅和护士们沟通多了,偶尔还和大家开些玩笑。

  【原因调查】自杀前至少服了5年安定

  “王医生经常失眠,曾一度有抑郁倾向。”刘丽说,这些都是他出事后从别人那里了解到的,因为涉及隐私,以前大家不可能去过问。出事的前一天,王世立还在手术室看其他医生做手术,说是不能荒废了学业。

  普外科一名医生证实了这种说法,称王服用安定至少已有5年时间。“王世立自缢让我们这些一线医护人员心痛。谁能替我们说话?谁能关注我们的身心健康?我的同学、同事,85%的人在值班时都要服用安定,压力太大了!”一位医生对王世立深感痛惜的同时,对眼前的处境也深感忧虑。

  自杀疑与“医闹”有关

  至于王世立为什么自杀,因身陷悲痛,王世立的家人没有接受采访,不过多年和王世立共事的普外科主任王建伟说:

  “王世立的母亲长年瘫痪在床。他自身性格也比较内向,经常失眠,但这都不足以让他产生自杀念头,真正的原因是‘医闹’。”

  王建伟说,王世立经历过两次“医闹”事件,第一次对方纠缠了5年,王世立作为参与手术的医生之一,并没有太大压力,因为这次事件是由王建伟出面处理的。“但随着他的资历越来越深,职称越来越高,就得独自面对这些压力了”。

  2003年年初,王世立遭遇了他的第二次“医闹”事件。王建伟介绍,当时王世立收治了一个农村患者,他们医院和其他医院的各种仪器检查显示,患者为胰腺肿瘤,与其他医生会诊后,王世立决定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腹腔打开后,结果并没有发现明显的胰腺肿瘤,却发现了肝硬化和脾肿大,“脾脏肿大给医生造成了假性肿瘤印象,这在临床上很常见。”王建伟说。

  当时,患者腹腔已经打开,而且肿大的脾脏不及时切除的话,日后必然造成脾亢,仍然需要手术切除,不如趁这次手术切除,也为患者节省了一笔费用。王世立向患者家属说明情况并征得同意后,就为患者切除了脾脏。

  2005年年初,也就是患者出院两年后,患者家属找上门来,要求王世立赔钱,理由是:“我们是来切除胰腺肿瘤的,你怎么把脾脏给摘除了?”当时,王世立认为自己切除的是病变的脾脏,也经过对方同意,没有过错,就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并让对方去做医疗事故责任鉴定,但对方予以拒绝。

  此后至今年3月15日这段时间,患者家属多次找人在医院门口扯横幅,并用高音喇叭喊话。南阳新华派出所民警也证实,他们曾为此出警多次。

  “每闹一次,王世立就痛苦不堪。当时,王世立多次找我,直问怎么办,怎么办?思想压力非常大。”王建伟说,后来患者家属把王世立告上了法庭,他的压力就更大了,称“到法庭我说啥?咱只会治病,怎么会打官司”。王建伟表示他会代替王世立上被告席时,仍无法安抚他。

  今年上半年,王世立承受不住压力,通过法庭和对方达成协议,一次性赔偿对方3万元,这一事件才平息下来。

  “虽然王世立赔偿对方的3万元,也没有让他个人承担。但从那以后,他就病了。”王建伟说,每次手术后王世立一连几天待在病房里观察患者,一方面说明他工作认真,另一方面也表明他非常担心发生意外,担心引发“医闹”。“医生不是神仙,尤其是在高风险岗位上工作的外科医生,很难保证不出意外”。

  “王世立自缢,性格内向和心理承受能力差是一方面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医闹’!”几位了解王世立的医生这样告诉记者。

  “医闹”之忧

  很多医生遭遇“医闹”重压

  提到“医闹”,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办公室的一个工作人员不停地叹气。今年8月,该院接治了一位重病儿童,几天后不治而亡。患者家属先是向医院索赔,医院调查病历和医生后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让其去做医疗鉴定。没想到几天后,患者家属不知从哪里找来几十人,乘坐10辆拖拉机把医院团团围住,并在门口扯起横幅。

  围了几天后,见医院没有反应,这些人又冲进住院部,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打,结果打伤了好几名医护人员。眼看局势无法控制,医院派人去卧龙区政法委求助,这才控制了事态发展。

  王建伟介绍,前一段耳鼻喉科来了一群“医闹”,他担心出事就让医生把办公室的门关上了,没想到这些人一脚踹开门,把其中一位医生打了一顿,理由竟是“为什么关门”。“在医院大楼里放鞭炮的有,烧纸的有,打骂医生的有,堵大门的有,搞得哪像个救死扶伤的地方”!

  据记者调查,不单单是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卫校附属医院等其他医院,也同样频频遭遇“医闹”事件。一位医护人员介绍,现在好多医院都设有警务室,遭遇“医闹”时虽能及时报警,但仍无法制止,“因为警方在场时他们只堵门、叫骂,不动手打人砸物”,警方也没办法。

  “看看‘医闹’现场,你就理解了有些医生为什么要花钱雇保镖,有些医院为什么要成立纠查队!”一位医护人员说。

  一些医生认为,“医闹”的存在与医院自身有关。一些医院遭遇“医闹”时,担心影响形象和声誉,常常妥协让步,导致“医闹”一再得逞,再加上闹事的人很少受到处理,“医闹”现象才逐渐蔓延起来。

  记者观察

  法律不公使医患都受伤

  对于“医闹”的出现,河南宛英律师事务所律师党元林认为,许多患者在与医院发生纠纷时不采取和平解决的方式,转而求助“医闹”采用暴力方式解决是因为: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所获得的利益不如通过暴力方式获得的利益更多、更快。

  他说,从法律层面上讲,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医疗纠纷的处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公,它们共同促成了患者不愿走法律途径寻求帮助。

  一是医疗事故鉴定程序设计不公。按照现行法规,医疗事故鉴定组的专家往往与被鉴定的医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些地方,甚至有本院医生参加针对自己医院的医疗事故鉴定的情况,更有甚者,有的医学会看大门的门卫也被列入鉴定专家组。如此不严密的设计自然很难保证结论的科学公正。

  在医疗事故鉴定过程中,患者是明显的弱者,既没有权利了解完整的鉴定过程,也缺乏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结果鉴定结论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情况屡见不鲜。

  二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仅仅涉及了医疗事故的处理办法,而对于85%以上的非医疗事故纠纷则无法可依,医院往往采取不予赔偿或者能不赔就不赔、能少赔就少赔、能拖就拖、能赖就赖的办法对付患者,使本来就受到身体伤害的患者承受心理和体力上的考验,这是非常不公平的,更是患者难以接受的。

  三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赔偿和补偿标准已经明显滞后于社会形势的发展,不仅赔偿项目少,而且赔偿标准也低,这与近年来大幅提高的其他人身伤害赔偿标准如交通事故赔偿标准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显失公平。

  党元林说,“医闹”的出现危及了医生的安全,但同时也说明患者的权益受到了侵犯。所以,要真正化解医患矛盾,消除“医闹”,唯一的办法就是健全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消除法律不公。


来源:东方今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一医生家中自缢 疑不堪“医闹”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