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好的网络书:新时代中医文化随笔
新时代中医文化随笔(作家笔名:郭旭东
性别:男
所属门派:新浪原创派
作家留言:
作家介绍:
郭旭东,男,大学学历。1995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1996年任总参兵种部6410军工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1998年开始从事哲学与民族文化研究工作至今,现任北京心莲百合文化交流中心主任。该作者博客请点击:http://www.xlbh.info/FriendSite/index.asp?KindType=1&KindID=1)
节选其中第一卷:
第一卷01·饮食
中医文化随笔01·饮食
关于饮食,在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有过相应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所提倡的观点。
中医提倡饮食有节。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倍,通“背”,违背。这段话大意是说,作为人体内的阴气,保持安静就可以帮助营养人的精神,守藏在体内,躁动就会减损。如果不恰当地饮食,例如暴饮暴食,就会造成人体内的阴气躁动,从而损伤人的肠胃。那么,什么是阴气呢?人体内的“气”大体相当于人体内的能量,又称“元气”。性质主动、防御外界邪气的为阳气;性质主静、功能侧重于营养人的身心的为阴气。所以,我们注意不要暴饮暴食,而应该合理饮食。
那么如何合理饮食呢?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律,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德,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可见所谓合理饮食,就应该“谨和五味”,而不是对饮食的味道有所贪著。因为中医认为,我们人体内阴气的来源主要依靠食物的五味,来给养人的脏腑器官。但是,如果味道过于偏颇,反倒伤害人的阴气,从而伤害人的脏腑。酸入肝,少吃补肝,但过于吃酸的食物,肝气就会受到抑制,从而消损脾气(中医认为肝克脾);咸入肾,肾主骨和纳气,少吃可以补肾,但味道过于咸,反倒对骨骼的健康发育有害,也减损人的纳气功能,容易出现气喘,从而也影响到人的肌肉的发育,心气的功能也受到制约(中医认为肾克心);甘入脾,少吃可以补脾,但偏于贪著甜食,反倒伤害脾脏的正常功能,从而伤害肾脏,使得肾纳气功能减退而不均衡,表现为心气喘满,面色发黑。如果味道过于苦,那么就难以醒脾,脾脏不能很好地健运饮食,使得胃气有所积聚。辛入肺,少量辛可以促进肺的机能,但过于偏重辛的食物,就会使得人的筋脉由于辛散太过而表现为松软无力,使人感到精神乏力。所以,我们应该适当地进食五味而不要有所偏颇(地域性饮食除外)。这样才能骨正筋软,气血正常流通,腠理严密,才能使骨气上等发育,合于养生之道和大自然的规律,延年益寿。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句也是说,饮食五味要合理而不可过,否则会伤害人的正气。
所以,中医进而提倡饮食要清淡为宜。所谓清淡,首先是指五味不要过于偏执,明·王三才《医便》:“偏之为害如此,故上士澹泊,其次中和,此饮食之大节也。”
另外也不要过于贪著饮食而食用得过饱。梁代医学家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中指出:“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寿;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
饮食有节的观点与佛学也相通。佛家讲“不贪”,不贪饮食也必是其中的一项。这样才是“谨道如法”,从而“长有天命”。
2006年10月8日于北京
第一卷02·情志
02·情志
中医文化随笔02·情志
中医认为,人的健康与心神有一定的关系,而影响心神的是人的情志。《黄帝内经灵枢·口问》:“心者,五藏(脏)六府(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藏(脏)六府(腑)皆摇……”大意是说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者,悲哀愁忧等情志活动影响到人的心神,人的心神不稳,就会影响到脏腑或身体的机能。
那么,是如何影响的呢?《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怒伤肝,经常嗔怒的人可能会导致肝气郁结(如肿瘤)和肝阳上亢(如高血压)等疾病;喜伤心,过度兴奋和追求刺激可能会导致心神狂躁(如癫狂)和心气不足(如早搏一类的心脏病)等疾病;思伤脾,过度忧思则容易导致脾脏的运化不力(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疾病;恐伤肾,过度恐惧则导致肾气消损(如遗尿)等疾病。所以我们平时应该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心神要稳。其方法除了佛学上说的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禅定外,中医中还有相应稳定情绪的方法。
这些方法是:
悲胜怒。当一个人有了很大的怒气时,可以用“悲”来作意克服。例如可以想一下自己的不足;也可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可能就会制怒;也可以用慈悲、同情心来作意克服,慈悲、仁慈、同情心(怜悯心)是佛家常用对治嗔怒的方法。
恐胜喜。当一个人只图一时的快乐而过于追求刺激的时候,应该想到后果,想到快乐的不永恒,这样追求刺激的心就会放淡。当一个人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的时候,不妨想到自己的功劳应该归属于他人,自己还应该前进,或者用这些成绩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骄傲自满,要意识到骄傲的人未来一定要落后和失败的。这在佛家则称为回向。
怒胜思。对于患得患失、思虑过多的人,应该克服小家子气,学会金刚处事,雷厉风行,不要婆婆妈妈,孬里孬气。没有必要担心的和明明知道自己不必担心的就要放下心来。要主动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虚下心来随缘行事,赶快学习,没有必要胡思乱想的不要想。不要认为没完没了地胡乱思考是好习惯。其实它是自心难以自制的不良习气。
喜胜忧。当一个人忧愁的时候,要注意开朗、开阔胸襟。要学会良性心理暗示(即良性作意)。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否则就会恶性循环。
思胜恐。当一个人过分恐惧的时候,要注意定住心神。要理智。同时要学会分析情况。如果问题能解决,就赶快落实执行,去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暂时放下,恐惧并没有用。而且要坚信只要自己真正努力,合乎道德法制规则,那么以后一定会结出好果子来的。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大意是说,我们的胸襟合于宇宙虚空,处事乐观、豁达、中道,人体内的真气(正气、元气)就会调顺;精神内守,情志平和而不偏颇,身心就会很健康而不容易得病。
2006年10月10日于北京
第一卷03·治疗
03·治疗
中医文化随笔03·治疗
关于治病,内经中有这样的说法,《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大意是说,圣人治疗疾病时,重在教人注重养生和预防疾病的发生,使身体的机能保持稳定而不混乱。如果疾病已经形成再用药物进行治疗,身体机能已经混乱了再进行治疗,就像口渴之后才掘井一样,临上战场才想到铸造武器一样,不就晚了吗?
这说明了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真正预防呢?《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关于这个道理,我们在上一篇中已经提到了。这说明了恬淡虚无和精神内守是保持正气、预防疾病的重要修心原则,也是重要的养生方法。《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只有体内正气充足,才能抵挡住“邪气”的干扰和侵犯。
如何培养自己的正气呢?《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
大意是说,对于苍天之气(大自然界),我们效仿它的清净,情志、志向就保持正常稳定。顺从它,体内的正气就牢固。即便有贼邪入侵,也不能伤害我们。这是因为我们保持了与大自然的和谐。所以,圣人内守自己的精神,与自然融为一体,领悟着大自然的奥妙。
那么什么是“苍天之气清净”呢?《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大意是说,大自然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大道,容不得一丝一毫邪气,光大而显明,隐含着高尚的道德而健运不止,故能够持久永恒。例如太阳,默默无闻、自然而持久地照耀长养万物却从来没有居功自傲过,古往今来,一直如此,不停地运转而永恒。我们所效仿和随顺的就是这样的品格。
那么如何才能够精神内守呢?难道是每天什么也不做才叫精神内守吗?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大意是说,要保持精神的正常稳定,就需保持体内阴阳的平衡,处事则应中道。如果阴阳不平衡,不能互相之间很好地牵制,就会耗损人体的精气。
例如一个内向型性格的人,经常自卑多虑,不能自信而乐观地行为处事,也就是没有做到“阴平”,那么他可能就因为自卑多虑而伤害自己的身体,因为“思伤脾”,“恐伤肾”,“忧伤肺”,思则气结,恐则气下,忧(悲)则气消。一个性格偏于外向的人,张扬自己而不谦虚,好发脾气而没有节制,那么仍然会因此而伤害自己的身体,因为中医认为“喜伤心”,“怒伤肝”,喜则气缓,怒则气上,都在耗散自己体内的精气。所以,我们应该保持情绪的稳定,克服性格上的偏颇,中道处事,努力做到谦虚而不低沉,积极而不亢奋,“阴平阳秘”。
2006年10月12日于北京
第一卷04·药物
04·药物
中医文化随笔04·药物
关于药物,《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提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大意是说,用药物治疗疾病,如果这种药物有大毒,那么身体一般只能治疗到六分愈,否则身体就因中毒而吃不消了;而一般毒性的药物只能治疗到七分;有小毒的药物只能治疗到八分;无毒的药物治疗到九分。剩下的要通过谷肉果菜等食物的给养帮助康复,但也不要补得太过,太过就伤害了正气。
这是一般的药物治疗。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清楚另外一种药,那就是学会对治自己的不良心态和情绪,从而帮助疾病的康复。《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jiǒng,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所以,当我们身心不适时,应该考虑到是否因为自己不良心态、情绪或习气所致,据此而努力改变自己,从而帮助自己治疗疾病。
例如:当我们有呕吐、头痛头晕(如高血压病)、两肋胀痛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下自己是否经常发怒?《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大意是说,怒使体内气机不能正常流通,严重的则引起吐血和飧(sūn)泄(泄泻),所以气向上走。至于飧(sūn)泄,《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音chēn)胀。”《黄帝内经灵枢·五乱第三十四》:“何谓逆而乱……清气在阴,浊气在阳……”可见,发怒可导致浊气的上升和清气的下降,故而引起浊气向上(如呕血、头痛、气喘)和清气向下的疾病(如泄泻)。所以有这类疾病的朋友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经常发怒,如果是这种情况应努力制怒。
同理,我们还应该考虑一下,是否大喜过望或者经常寻求所谓的刺激,是否忧愁悲伤过度,是否恐惧忧虑万分,是否没有注意适应寒热环境,是否受到惊吓,是否因为执著而过于劳累,是否思虑过度。
如果是大喜过望要注意保持平常心;如果是因为经常寻求所谓的刺激,要注意不断树立远大而高尚的理想,并不断为之而努力奋斗;如果是因为忧愁悲伤过度,要注意洒脱一些;如果是因为恐惧忧虑,要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学会“放下”;如果是因为劳累而导致的,要学会休息自己的身心,不仅仅是身体的休息;如果是思虑过度引起的,也要注意不要杂乱无章地思索,也要学会“放下”。对于这些,我们已经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了。
这里再强调的是,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所以要注意情绪的调整,不要有情绪上的偏颇,同时也要注意冷热环境的适应,这样可以帮助很好地防治疾病。
2006年10月13日于北京
第一卷05·养生
05·养生
中医文化随笔05·养生
中医的养生原则遵循的是《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德全不危”。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德全面的话,那么它的身心健康程度就不很“危险”。
那么,如何做到“德全不危”呢?《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做到志向娴雅而淡泊名利,内心安详而不患得患失,积极上进却不因为执著而感到疲倦,体内气机调顺而不嗔怨,待人则宽容奉献,尽量顺从他人的心意,满足他人的愿望……欲望和各种诱惑都不能使他的感官疲劳,使清静的内心动摇……这样的人之所以长寿而在老年时仍然行为动作不衰减,是因为他们的功德修养全面的原因,从而不危及到自己的身心健康。
现在的人则不然,“半百而衰”。为什么呢?《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大意是说,今人则不然,他们迷于饮酒,贪着欲望,胡思乱想,恋于房事,发泄自己的欲望而没有节制,以至于耗损了体内的真气,不知保持体内真气的饱满,不知调驭自己的内心世界,崇尚快乐主义而不计后果,违背人的正常生活规则,起居无规律,所以到了半百就开始衰老了。
要做到“德全不危”,也可以配合三才养身心。三才就是“天、地、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为什么要配天、地呢?《黄帝内经灵枢·本神》里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天展现给了我们道德,也就是“天空之气”的道德(其内容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参见《中医文化随笔03·治疗》中“天空之气”的内容)。地给予了我们“气”(能量)。所以,我们应该在上效仿“天”的道德而给人带来光明而无怨无悔;在下效仿地的道德成就他人而任劳任怨;中则用“仁义礼智信”等五常之理来养我们的五脏(具体内容可参见《五常赋》)。其中,《仁王经疏》:“慈爱好生曰‘仁’,五行之木亦主于仁……邪正明了曰智,五行之水亦主于智……制事合宜曰‘义’,五行之金亦主于义……真实不欺曰‘信’,五行之土亦主于信……处事有则曰‘礼’,五行之火亦主于礼……”可见,“仁”养肝木,“义”养肺金,“礼”养心火,“智”养肾水,“信”养脾土。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大意是说,大道是通晓于三才的道德的,只有这样事物才能达到长久。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提高修养,效仿三才的道德,不断涵养身心。
中国古代著名长寿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到:“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可见,“德全不危”主张在中国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意义。
2006年10月14日于北京
第一卷06·保精
06·保精
中医文化随笔06·保精
关于房事,中医主张要有所节制。《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大意是说,精是身体的根本,所以要注意节省精气,特别是冬天,应该顺应冬主藏的特性,而注意节精。如果冬天注意节精了,春天就不容易得温病。
我们在上一篇《中医文化随笔05·养生》中提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说明了节精的方法是:不要酒后行房事;不要强行房事;要注意“知持满”,做到“不竭”,即房事有所节制;要注意“御神”、“不妄”,即不要胡思乱想;要注意起居有常。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大意是说,圣人自然随缘行事,淡泊名利欲望,身心所行融通于宇宙虚空,所以能得以长寿,合于宇宙生生不已的特性,这是圣人的修身方法。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这也指出了妄念过多,而又不能实现,意淫表现于外,房事过强过频,导致阳萎等疾病。所以,要注意“御神”、“不妄”和节制房事。
《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所以,耗损精气必然引起身体的虚弱,而善于保精则有助于人的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故要修养和神也。道贵常存,补神固根,精气不散,神守不分……”指出养生要注意稳固节省精气神,而不要使其耗散。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房中补益》中指出:“是以人年四十已下即服房中之药者,皆所以速祸,慎之慎之!故年未满四十者,不足与论房中之事,贪心未止,兼饵补药,倍力行房,不过半年,精髓枯竭,惟向死近。少年极须慎之。”指出人们(特别是四十岁以下的青年人)不可依仗自己年轻力壮而服用房中之药和补药,也不要过强过频地进行房事,否则对自己非常有害。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所以要注意不要思虑过度和恐惧,而是要注意心胸豁达,行为洒脱正派。
总之,要注意不断修养自己,全真保气,这样才有利于身心健康。
2006年10月14日于北京
第一卷07·疾病观
07·疾病观
中医随笔07·疾病观
一个人一旦有了疾病,应该以何种心态面对自己的疾病,也就是说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疾病观呢?《黄帝内经》对此有所阐释。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láo)醴(lǐ)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营(荣)卫不可复收。”大意是说,对于患病的人,如果精神上没有生机,心态不积极,志意偏颇不稳定、不正常,就难以愈合。精神不佳,心态不好,营卫之气消耗而难以补足。
什么是营卫之气呢?《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大意是说,人的能量(“气”)从饮食中获得,饮食进入胃后,能量传递给肺,进而五脏六腑都获得能量,其中性质较清的称为“营气”,性质稠厚的称为“卫气”。“营气”在血脉之中,卫气在血脉之外,二者循环不止。
那么,“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营)卫不可复收”的原因是什么呢?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láo)醴(lǐ)论》中回答道:“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这类患病的人执著欲望太多,进而多虑忧患不止,从而严重伤害精气,营卫之气消耗,所以这类精神不上进、萎靡颓废的人的疾病难以医治。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新闻媒体经常报道这类事例:某某虽身患癌症,但不把它放在心上,坦然洒脱地面对它,有的甚至仍然继续学习、工作,最后身体竟然康复了。也有的报道说,有的人当潜伏体内多年的癌症被发现后,由于自己心理负担过重,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不行了。为什么那么长的潜伏期自己都感觉没有事情,而一旦发现就不行了呢?因为发现癌症后“精神不进,志意不治”,而发现之前的精神、意志则是相对正常的。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精神进,志意治”呢?对于病人,首先应该不要“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应该注意豁达豪迈地看待自己的人生,淡泊名利,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世事,而不要患得患失,更不要把自己的疾病看得过重而导致严重的心理负担。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也就是说,要做到“志意治”就要效仿大自然的自然之德(参见《中医文化随笔03·治疗》。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对于病人,应该借助医学与自己“精神进,志意治”的心态与行为去努力克服疾病,不要亡失自我“主人公”,不应把自己交付于鬼神。
2006年10月16日于北京
第一卷08·人论
08·人论
中医文化随笔08·人论
关于人,《黄帝内经》中也有相应的论述。
《黄帝内经灵枢·天年》:“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dùn),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大意是说,黄帝向岐伯询问道:我想听一下人开始出生的时候,以什么为物质基础,以什么为安全保障,失掉什么而死亡,得到什么而能生存?岐伯说:开始的人以母亲为生活基础,以父亲为安全保障;失掉神就会死,得到神就会活。黄帝问:那么什么是“神”呢?岐伯说:出生后,血气畅和,营卫通利,五脏已经形成,神气藏于心脏,魂魄已经完备,这就是得到“神”,才能成为人。
中医认为,人在宇宙中是最尊贵的。《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复(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大意是说,天覆地载,长养万物,其中人最尊贵。为什么呢?因为人是通过天地之气而生,应四时(四季)的法则而成的。《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大意是说,天给了人自然之德,地给了人能量,德与能量结合就是人。所以,人区别于万物而显得尊贵是因为人有德(精神追求)。
但是人还有“情”的一面,而不仅仅有“德”。《黄帝内经灵枢·师传》:“人之情,莫不恶死而喜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wū)有不听者乎?”大意是说,人之情,都是讨厌死,喜爱生。所以,要劝化一个人,可以告诉他要衰败而应注意的地方,用善良的心态去与他交谈,通过各种便于他接受的方法引导他,用他所吃的苦去开导他,即便是无道的人,也应该会听得进去的。
那么人应该怎样效仿天德而延年益寿呢?在以前的文章我们已经提到过了。这里我们再进一步讲解一下。《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大意是说,上古的人,其知道大道之理的人,效法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道理,契合于术数,食饮有节制,起居有规律,因淡泊名利而不去枉费心神地劳作,所以能够形与神合,而尽终其天年,寿命长达百岁。
那么,什么是“和于术数”呢?《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圣人之术,为万民式,论裁志意,必有法则。”大意是说:圣人的技术,是为了万民的。他们的意志,都是遵循一定的法则(道数)的。
总之,人的生存根本在于“神”。人区别于万物是因为人可以有“德”(精神追求)。这应该是中医对“人”的比较本质的论述。
2006年10月17日于北京
第一卷09·和谐
09·和谐
中医文化随笔09·和谐
中医中所讲的和谐是多方位的,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
《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指出了作为一个合道的人,应该效法天地之德,保持与天地(自然界)与人事(社会)的和谐。关于这个,我们在前面探讨了,这里不再赘述。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大意是说:自古通天,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因为人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四方与上下)之内,九州和人的九窍、五脏、十二经脉,都与天气相通。通天,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互相之间“气”(能量)相通。
什么是本于阴阳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大意是说:四时(四季)阴阳是万物的根本。所以圣人为了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效法天地之德,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从这一根本。所以,圣人做到物我相通,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如果不做到物我相通,违背这一根本,就会损害自己的真气。阴阳四时者,是万物的始终,生死的根本,违逆它就会有灾害,顺从它就不容易生病。这就是“得道”。对于这一大道,圣人遵从它,愚者违背它。
所谓顺从“阴阳”之理,就是做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顺从四时之理,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大意是说:春天三月主生,效法这一特性,我们应该努力使自己树立志向,具有生发之性,同时也生发万物与他人,使其生长而不要伤害他(它)们,给予而不要从其处掠夺,鼓励奖赏他人而尽量不要惩罚。这是应春气的养生之道。夏天三月主长,效法这一特性,我们应该努力使志向进一步前进和增长,就像使花草生长得更茂盛一样。这是应夏气的养生之道。秋天三月主收,效法这一特性,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使自己的情志安宁,以缓和像秋天那样的严肃,收敛神气,志向不要外露,这样可以使肺气清新。这是应秋气的养生之道。冬天三月主藏,效法这一特性,我们收敛自己的志向,好像藏匿起来一样,若有“私意”。这是应冬气的养生之道。
当然,效法四时,还应该结合“阴平阳秘”,还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即中合于(傍)人事的问题,以及人的身心和谐,即人保持情志稳定的问题,这里就不多讲了。
2006年10月18日于北京
第一卷10·治神
10·治神
中医文化随笔10·治神
所谓治神,本是中医的一种针法,指通过调制精神,使心态专一,然后可以用针。《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了五种针法:“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biān)石大小,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大意是说,有五种针法:一是治神,二是知养身,三是清楚药物的情况,四是知道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五是清楚脏腑气血的诊疗情况。其中养身就是养生。
“治神”是非常重要的。《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黄帝内经灵枢·终始》:“专意一神……必一其神,令志在针。”说明了针刺治疗中“治神”的重要性。
其实,这五种方法不仅针对针灸医师,对其他医师甚至非医师同样适用。特别是急症医师在抢救病人时做到紧急而又从容镇定很重要。
那么具体应该如何“治神”呢?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抟(tuán)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这里的抟精神就是治神。大意是说,我们效法天地之德,就会使自己的阳气稳固,外邪难以侵害,内心就会安祥、宁静而灵明(神明),清楚事物的规律和运转情况。譬如我们在诊疗患者时怀着一颗慈悲救人的心,自然不会浮躁。
与“治神”相反的是乱神(神明之乱)。《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大意是说,自己的内务(衣服、被褥)不整洁,好说恶语,言行不分亲疏,这是神明之乱。这虽然说的是病人的情况,但是细一分析,对于正常人似乎也适用。一个注重“治神”的人,就应该注意自己内务的整洁,衣服自然得体,起床要及时叠被子,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威仪)。其次注意言行要自制,要根据场合和与对方的亲疏程度而决定自己的行为,不要使用恶语。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大意是说,阴阳之理是天地之大道,万物运转的纲纪,事物变化的缘由,生灭变迁的根本,也是神明所依赖的府库。所以,要想“治神”,就要清楚阴阳之理,保持“阴平阳秘”的中道心行。
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了几种守神的方法,即真人的“独立守神”,至人的“积精全神”和圣人的“精神不散”。所谓“独立守神”,就是心胸与天地合一,“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所谓“积精全神”,就是自身道德主动与天地之德相合,“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所谓“精神不散”,就是主动避免自身道德与天地之德相违背,“无恚嗔之心……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
总之,守神的方法就是心态定于一正德中。只有这样,行为处事才能从容而安祥。
2006年10月19日于北京
另外在新浪UC的聊天室还有本书作者进行的完全免费讲座
附:如何参与中医文化随笔讲座活动
中医文化随笔讲座现场直播
时间:每周二晚上21-22点
地点:
心莲百合文化交流第一网络教室(鼠标点击进入)
http://cgi.chat.51uc.com/room_entry3.jsp?hall_id=33880040&guestName=
主讲:郭旭东(网名:蓝莲花)
节目主持人:心莲百合18
性质:完全公益(免费、开放)
参与方式:
1、进入上述教室现场参与交流探讨,提出您的疑惑、见解、感悟、经验等,在讲解过程中提问题的方法是把问题通过私聊的方式发给节目主持人心莲百合18,然后由主持人发送给主讲人,以便于讲座有秩序的进行,如果是见解、感悟、经验等可以直接发到大屏幕上(公聊)
2、提前预习,在讲课之前,该板块将及时把要讲解的内容发布到这里,大家可以提前预习,或者把相关的问题以回帖的形式发布在这里,以便于讲课时给你做出回答。
3、课后温习,我们将及时把讲课把讲课实况发布相关主题(跟帖)后面,便于大家温习和继续参与。
中医文化随笔讲座专栏简介
由北京心莲百合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郭旭东(网名蓝莲花)讲解其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撰写的80篇中医文化常识,尤其阐述了良好的道德修养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以及提高道德修养的方式、方法。
[ 本帖最后由 woodrow 于 2008/6/11 17:13 编辑 ] 本书一共有80篇,感觉很好,所以向大家推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