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个 学诚大和尚 最近的上课记录,笔记, 与有缘的同修一起分享甘露法雨,阿弥陀佛
《苦乐人生》系列开示之八正 确 辨 析心 相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6/6)
(7月19日 中)
【要点导读】:
◎ 为何一定要在自心中修出善知识的清净形象?
◎ 我们的心变得柔软活泼了吗?
◎ 怎样清除内心的染污?
六、依法造业重意乐·缘起性空破我执
1.造业先调烦恼心·清净意乐趣佛果
【识四料简】:
——我们常常讲业决定,那我们造业的时候,有时候我们要做前行嘛,
——前行的话,就是非常注重意乐,把握意乐。
——所谓意乐,就是我们有意去做;
——第二种方法跟可能,就是我们在做事的过程当中没有意乐去做,就是随便去做;
——第三个我们有意乐,但是不去做;
——那么第四种情况呢?去做的时候,没有意乐,那么这些状况,都是有了。
——有意乐去做;没有意乐去做;有意乐不去做;甚至呢,也没有意乐,也没有去做。——四料简。
【何谓意乐】:
——那么意乐是什么呢?
——不是我们念念有词,把这里念一段。
——所谓意乐,就是你在做事情之前,首先调伏自己的烦恼,这个才叫作意乐。
——我们意念我们的心,产生对做事情的好乐心。
——为什么我们要对做事情有好乐心?
——因为我们对佛法产生好乐心,做事情就是集资粮,就是佛法的体现。
【安立意乐】:
——因为我们要解脱,就要集资粮;因为我们要解脱,所以我们要依师;因为我们要解脱,所以要按照佛法去实践。
——那么这个也就是我们在做事情以前,内心里边安立的这样一些观念。让这种心生起来。
——就是自己所做的这一切同成佛、积集资粮、依师、学法是一致的,是一体的,是无二的;
——反过来说,依师、学法、集资粮,就是我们身语的造作了。
【把握意乐】:
——至于说,我们去造作什么,我们去洗菜啊,我们去刷碗啊,我们去扫地啊,那都是其次的问题。
——而不是说洗碗、洗菜、扫地,它本身上面的功德有大小,这些功德大小纯粹在我们的意乐的安立,意乐的清净不清净,烦恼调伏不调伏。
——那如果我们调伏了,我们意乐纯净了,去做一件事情,自然会非常的欢喜。
——大家在寺庙里边做事情,我们常常非常强调意乐、强调动机,就是这样一个原因。
——我们经常去强调,就意味着我们在造业以前,先把烦恼去掉,先把烦恼放一边,远离烦恼,那么我们才能够逐步向究竟解脱靠拢,向究竟解脱靠近。
——我们所造的业,才是一个没有以烦恼为助伴的业,如此下去,才会有一个佛果,才会有快乐的结果。
【忘失意乐】: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造业,我们身语意造作,我们所做的事情,没有通过意乐去做的话,那么是从烦恼心出发去造作的。
——从烦恼心出发去造作的业,都是非理作意的。
——非理作意所造作出来种种的恶业都是不如法的。
——这样子话,就会引发我们轮回,带来更大的痛苦,甚至堕落。
2.诸法空性缘起观·依法破除自性执
【非理作意】:
——非理作意是因为我们内心的一种幻相产生出来的,也就是我们内心的问题,我们内心世俗上面的那些行相引起的。
——所谓世俗的那些幻相,是认为说,怎么样子才是佛法?怎么样子不是佛法?念经是佛法,持咒是佛法,磕头是佛法;扫地不是佛法,洗碗不是佛法,打水不是佛法。
——就是内心里面会有这些幻相,什么是,什么不是;什么好,什么不好;什么对,什么错。
——进一步来讲,还会分这个人对我好,那个人对我不怎么样,那个人对我很不好;这个法师对我好一点,那个法师对我不好等等。
——它会这样子等流下去,那么这些都是我们内心的问题。
【缘法对治】:
——这些内心的问题,这些幻相就需要靠佛法去驱除,所以我们在做事以前缘念,就是要去除这些幻相。
——但是这些幻相,这些行相,有时候你要做事的时候,它去不掉。
——去不掉怎么办呢?尤其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常常去串习佛法,串习各种各样的法类,特别是缘起、空性的这些道理,才能够让我们内在的这些错误的行相去掉。
【如理观察】:
——因为你观察到,诸法无自性,是空的,所有我们所执著的这些行相也是空的。
[喻]:比如说我们看到一幅照片,打比讲是龙泉寺的照片,你去年的今天拍下来的照片,跟今年拍下来不一样,因为一年下来,我们寺庙里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同样如此,一个人也是一样的,一年前跟现在是不一样的,两年以后、三年以后、四年以后,甚至一天又一天,这些人的形象、这些物的形象、这些境界的形象,都是不一样的,都是在变化的,因为是有为法嘛。
【认识烦恼】:
——但是,我们内心会固着一个不变的形象。
——我们内心固着一个不变的形象,跟外在的实际的境界是不一样的。
——实际的境界,它是时时刻刻,天天在变化的,但是我们把这些会变化的、无常的境界当成一个常、当成一个一来执著,来固守。
——这样子话,自己就会非常痛苦,就会非常麻烦,非常想不开,就跟佛法背道而驰。
【缘法转心】:
——如果我们缘到一个境界,在这个境界上能够思惟到它是缘起无自性,那么我们内心的这个有自性的行相就去掉了,我们的自性执就断除了。
——外在的境界同内在的相、识,绝对是不一样的。
——外在的境界,它是缘起的、是无自性的,所以我们要通过观察外在缘起无自性,然后放下我们内心有自性的这些行相。
【学修方向】:
——这样子的话,我们内心才会有一种真正的包容心,内心才真正不会有执著,内心对佛法才不会有动摇,任何的力量才不会改变、影响自己对佛法的信心。
——我们就是要把内心当中所有的这些不好的东西、世俗的东西,把它清理干净,给它清空。
——我们内心当中就不会,也不要受到世俗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零零碎碎,那一些的境界,那一些的事务,执著牵挂,执著束缚,执著影响和妨碍。
——如此下去,我们逐步逐步在佛法的学修上,资粮增长,福慧增长,功德增长。
『附录·思考题』:
1.意乐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们要对所做事情有好乐心呢?
2.做事前,我们该如何安立自己内心的意乐呢?
3.什么是非理作意?世俗的幻相指什么?
4.我们该如何去掉自己内心这个有自性的行相,断除我们的自性执呢?
《苦乐人生》系列开示之九
突 破 个 人 中 心 主义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1/6)
(7月20日 中)
【要点导读】:
◎ 为什么对境时内心会疲倦、会懈怠?
◎ 什么样的人,佛菩萨比较不好度化?
◎ 怎样做才能不远离善知识?
一、趣道次第起定解·一切所缘恒修心
1.依师修心次第行·道总建立发定解
【总摄广论】:
——大家学习佛法,根据道次第修行,道次第主要的就是两条了:一条,亲近善知识;一条,修心。整部的《广论》都是围绕这个进行展开。
——那么,如何修心呢?一个暇满。然后呢,修心,修行。
——修心、修行的前提,要对道总的建立起决定解。
——所谓“道总建立起决定解”就是,理论方面要认识清楚,并且这种的认识已经是产生了决定了,这就叫做发决定解。
【反思问题】:
——那我们修行不好,用功不能上路,反反复复,摸不着边,就是因为不知道什么叫做道总,不知道修心的次第,不知道修心的前提,道的根本。
【自识根器】:
——修心,我们要以一颗清静的心,无倦怠的心来修行。
——当然具体怎么修,怎么用功:共下士如何修心,共中士如何修心,上士道如何修心,在《广论》里头都有非常具体的教授。
——只是我们一下子还没有办法真正照这部论典来修证,所以顶多我们也只是了解一下而已,熏习一下而已。
2.对境观心识无明·所缘境上无倦修
【如理认识】:
——实际上,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任何的境界都是佛菩萨、善知识为了要令众生得解脱的境界。
——所有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顺境、逆境,都是要让我们得解脱。
——所谓顺境,快乐的境界,要让我们不要起贪爱、起执著;
——所谓逆境,痛苦的境界,要让我们不要起嗔恚,要让我们超越。
——就是说,顺境、逆境,痛苦的境界,快乐的境界,就是我们修心的境界,修行的境界。
【如实观照】:
——世间上面的境界,无非就是痛苦的境界,快乐的境界,不苦不乐的境界,都能够概括一切。
——那么我们在痛苦的境界上,快乐的境界上,这样子的境界是比较强烈的境界,比较容易对自己的内心产生感觉,
——更多的在非苦非乐的境界上,无明状态!
【何谓无明】:
——所谓无明状态就是,一天当中内心不知道什么是好,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去修行也不知道怎么修,用功也不知道怎么用功,不晓得究竟做什么事情才是有意义的,才是最重要的。
【无明之因】: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就是自己不知道要如何做决定。
——不知道说,决定胜和增上生如何变成我们今生今世实践过程当中的所作所为的每一个的步骤,佛法不能落实于当下,道次第不能在现实的自己生命当中得到体现。
——更具体地来讲,就是在自己的现实缘起点上,不能认清佛法;
——或者说,在自己的缘起点上,不知道应该如何来学修佛法。
【认清自我】:
——这也就是意味着,自己指导不了自己,自己帮助不了自己,自己不是以最有效的、最便捷的方式、方法与途径在用功。
——刚刚开始可能还可以,有好乐心,时间一长了,慢慢慢慢就迷茫了,慢慢慢慢就退堕了,用不了功。
【如理认识】:
——在佛门里边,在寺院里头,也是这样子了。寺院里,虽然大家在一起根据佛法步骤,根据修行的次第,一点一点在用功,而实际上,每一个人的情况还是不一样的。
——每一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每一个人又是我们自己修行过程当中所面临的,所遇到的,所要频繁接触的境界。
——那么我们在这些境界上,就是修行的很好的机会、很好的条件,就是要在这些境界上去广集资粮。
——而不是说,我们要在自己所遇到的这些境界上去挑剔,挑剔自己所缘的境界。
【如实观照】:
——在现实世界当中,你去挑剔的话,那么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值得挑剔的。
——因为都是有为法,都是生灭法,都是无常的法,都是会变化的。
——今天这样子,明天那样子,后天又是一个形象,又是一个境界,不可能外在的境界不会变化,肯定是会变化的。
【认识境界】:
——任何一个境界,只要我们接触到的,我们看到的,我们听到的,我们接触到的,就是我们所缘的境界。
——所谓我们所缘的境界,也就是不知不觉,这些信息我们已经接收了,已经领纳了。
【如法对境】:
——那么我们领纳了外在的这些境界之后,究竟要怎么处理呢?要怎么对待呢?要怎么转化呢?
——这就是我们修心的过程、修行的过程。
——那么我们只有一个更加宽容广大的心、柔软的心、清静的心、没有疲倦的心、没有懈怠的心,才有办法来处理这些纷繁复杂的境界。
【自识心相】:
——懈怠、疲乏、厌倦,不是我们的身体的因素,是我们心理的因素,是我们内心的状态。
——我们内心觉得辛苦,就辛苦;内心觉得自己困了,它就困了;
——所以,所有的疲倦跟懈怠,就是因为你有这样子一颗疲倦跟懈怠的心,有这种疲倦、懈怠的内心的行相障碍了自己。
【深观自心】:
——为什么我们内心会疲倦、会懈怠呢?
——就是因为自己对所缘的境界没有兴趣、没有信心,觉得没有意义,
——就是自己不想在自己所遇到的这些境界上去修心,反而想去远离这些境界,拒绝这些境界。
【明辨境界】:
——让我们一个人呆在屋子里,一个人呆在一个地方,这样子的话,不等于说,我们内心会越来越宽广,越来越打得开,有时候恰恰会相反。
——因为我们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境界里头,没有具体生活当中的人跟事的境界,这仅仅是缩小我们所缘的境界而已。
——实际上还是有境界的,因为你在屋子里头,你还要喝水,你还要吃饭,你还要睡觉,你的心里依然会想问题的,还会想过去的问题,想昨天的事情,还会想明天的事情,想未来的事情。
——这些内心的想法就变成自己所缘的境界了。
——那么这些境界有没有意义呢?就没有意义了。
——因为你一直在重复过去的这些境界,在回忆过去的这些境界,在比较过去的这些境界。
——比较也好,回忆也好,你不能在这些境界上得到佛法,不能启发自己的智慧了。
——顶多它只是给我们理出一套世间生活、工作的经验而已,能够增长我们更多的日常生活的常识而已。
3.顺逆苦乐皆业感·转心消业出轮回
【显正去邪】:
——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有的一切的顺境、逆境、苦乐境界都是我们的业报,都是业感。
——这些业感我们也不需要去否定,更不需要去责怪、去责备。
——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利用自己这个暇满身来修学佛法,在这些境界上用功修行。
——不能去讨厌别人,也不能说自己觉得很不争气啊,自己觉得很差啊,自己觉得一无是处啊,慢慢下去,自己就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去用功修行。
【忆佛悲愿】:
——佛的愿望,是让我们早日得度,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得度生死、究竟解脱、圆成佛果;
——佛的愿望,不是让大家荣华富贵的,也不是让大家生活得越来越好,这不是主要的目的,这只是现实生活当中的问题。
【修行指要】:
——所以,我们修行、用功不一定要在点点滴滴的事情上一直去计较,而是在这样子的境界上去转心,去消除自己的业障、烦恼障,让自己的心不要在生死轮回的这个系统当中循环。
——我们的心时时刻刻要同佛菩萨心心念念饶益有情去相应。
——佛菩萨心心念念在饶益有情、普度众生,我们的心如何去调整、去转变、去修改同佛菩萨的心去相应,就是内心的这种轨道同佛菩萨的心念的这种轨道去相应。
『附录·思考题』:
1.整部的《广论》都是围绕哪两个主线进行展开?
2.修心、修行的前提是什么?
3.无明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为什么对境会无明呢?
4.为什么说在现实世界当中,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值得挑剔的?
5.我们该以怎样的一颗心来面对所缘的境界呢?
6.为什么面对所缘境,我们内心会疲倦、会懈怠呢?
7.该怎样如法对待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所遇的一切的顺境、逆境、苦乐境界呢?
《苦乐人生》系列开示之九
突 破 个 人 中 心主义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2/6)
(7月21日 上)
【要点导读】:
◎ 为什么对境时内心会疲倦、会懈怠?
◎ 什么样的人,佛菩萨比较不好度化?
◎ 怎样做才能不远离善知识?
二、破除二执趣佛境·如理作意对境修
1.自我中心佛难度·心佛相应断二执
【依教自省】:
——如果我们常常认为说,自己的想法是最正确的,自己所作所为是最恰当的,自己的选择是最正确的,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比较难办的,佛菩萨也比较不好度。
【我执过患】:
——我们一个人,如果常常觉得比人高一等,自己有很多方面比别人要优越,时间久了,就非常容易生活在一个不很现实、不很实际的世界当中。
——一个人如果时时刻刻只想到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快乐,自己想要得到的事情,忘记了要去利益众生是我们佛弟子修心的本质,时间一长,慢慢慢慢就会自己把自己绑得很紧,自己把自己绷得很紧,甚至最后就绑死了。
——为什么呢?
——因为你内心里边一直想:我要得到好处,我要得到胜利,我要远离痛苦,得到快乐,时时刻刻只想到说,我要的这些内容,我要的这些果报,忘记了这些内容、这些果报要怎么样子才能够得到。
【如实观心】:
——所以我们如果自己感觉到说,还有自己的东西存在,还有自己个人存在,还有自己的一些观念,还有自己生活的空间,所有的这些都是个人的我执、法执的体现,
——都是自己不能融入大众,自己不能同佛菩萨相应的表现。
【去除我执】:
——如果我们自己真正的心已经同佛菩萨相应了,那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语是受我们的心来支配的。
——这心让我们说话,我们就说话;心让我们走路,我们就走路;心让我们手上拿东西,就拿东西,做事就做事,是受心支配的。
——如果心跟佛菩萨相应,佛菩萨是同所有的众生相应的,这种境界是非常殊胜的,非常不可思议的,
——如果我们进入这样子的一种状态,这样子的一种思想境界当中去,自然而然就不会有个人的种种的观念,个人的种种的想法,不会有了,肯定不会有了。
——它有的话,自己就会主动去调整。
2.依正不二如理观·用法修心一切境
【依正一体】:
——比如说,我们来到寺院里边用功、修行、集资粮,要布施自己的时间,要布施自己的体力,要作种种的供养。
——所有的这一切,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慢慢慢慢我们就同佛菩萨造了一份相应的业。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时间也好、物品也好、财物也好,所有的这些都是自己依报的一部分。
——依报就是自己正报的一部分;反过来说,我们的正报离不开依报,依报跟正报是一体的,只是在我们的心里将它分开。
【如理认识】:
——就一个物品来讲,这个物品,也可以说是你的,也可以说是他的,也可以说是善知识的,也可以说是佛菩萨的;所有的这些都是自己内心里头的一种安立和感觉。
[喻]:比如说,我们眼前的一盆花,那这盆花可能是你出了钱,在花店里边买的,然后送到佛堂来供,虽然是你买的花,供在这里,但是大家也能够看得到的。这样一盆的鲜花,因为我能够看得到,这是我所缘的境界,从我所缘的境界这一点来讲也是我的。我们把这盆花用来供养佛菩萨,那么也就成了佛菩萨的境界。
——这也就是说,我们所有依报的一点一滴,自己内心里头怎么作意,它就会有什么感觉;怎么安立,它就会产生怎么效果。
【凡夫境界】:
——比如说,你在日常生活当中,你看到一个人,觉得这个人有很多的问题,慢心很重,我要去帮助帮助他,这就是你的发心。你发心要去帮助他,你才会有信心、有兴趣,有欢喜心去劝导他、去安慰他,去开导他;
——反过来说,对方慢心那么大,你觉得他这是一种烦恼,我赶紧要远离他,躲得远一点,免得到时候,对方的慢心来侵犯自己,是不是?那你可能就不会理他。其他的烦恼也是一样的,贪嗔痴烦恼啊,怀疑烦恼啊,无明烦恼也是一样的。
——反过来说,如果对方学修、资粮,各方面比自己好,你如果自己安立说:我应该同他多接触,在他的身上能够学到很多好的东西,能够学到佛法,能够积到资粮,能够启发自己修改很多的习气毛病。这样子的话,有这样的作意,自然而然你就会非常乐意同他去接触,因为你内心已经这样子安立了,这样思维了,这样作意了。
——换个角度来讲,对方如果比我们好,资粮比我们多,条件比我们好,福慧也比我们多,那么你如果这样子作意:对方为什么会比我好这么多呢?他为什么会受到大家的尊重呢?为什么会受到大家的重视呢?为什么能够修得那么好呢?你一直在这里反问自己,一直在这里起疑惑,一直在这里觉得自己不如他,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那么你自己就会自我责备、自我埋怨。然后呢,你就会对对方的长处、对方的优点进行观过。观过,怎么观过呢?你就觉得:反正你修行好是你的事情,你资粮积的多也是你的事情,跟我没有关系,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你修的跟我修的也不相干,是不是?两回事。
——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内心的感觉了,内心的状态,内心的问题,其实这也是一种慢心了,这是自己的慢心;
——也就是,有时候你看到别人好,看到别人的长处,会起烦恼;看到别人的不好,看到别人的短处,也会起烦恼。
——就是顺境、逆境,对自己有利,对自己不利,都会起烦恼,这个就是凡人的境界,就是世间众生的境界。
【菩萨境界】:
——而佛菩萨的境界就不是如此,众生有痛苦的时候,他就要去解救,帮助他走出烦恼;
——众生有快乐的时候,佛菩萨会告诉我们,这些是行苦,是靠不住的。
——佛菩萨度众生就是自己愿力的体现,是佛陀智慧慈悲的普照,所以利益众生就是自己的清静的业在利乐众生。
【对境用法】:
——就是无论人家是一个什么境界:痛苦也好,快乐也好;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是需要用法修心。
——在这样的境界上,自己要用法修心,佛菩萨也是告诉我们用法修心。同样如此,我们同同行善友之间的关系,也是用法修心的时候。
——不是说,我们要把这些境界抛开、远离,内心里边自己把它拒绝在外,然后来谈修心,这是不对的,跟道次第不瓜葛了。
『附录·思考题』:
1.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什么心态?我法二执的表现是什么?
2.如何从如理作意体会依正一体?
3.当同行比我们好,资粮比我们多,福慧也比我们多时,我们该如何如理作意呢?
苦乐人生》系列开示之九
突 破 个 人 中 心 主义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3/6)
(7月22日 上)
【要点导读】:
◎ 为什么对境时内心会疲倦、会懈怠?
◎ 什么样的人,佛菩萨比较不好度化?
◎ 怎样做才能不远离善知识?
三、造业动机依业果·如法行持趣内涵
【认识问题】:
[喻]:有时候,一个老人家,一个小孩子,他可能拿出十块钱、二十块钱,来供佛,哪怕虽然只有十块钱、二十块钱,但是,这十块钱、二十块钱就代表他的一切了,因为他一共也只有十块钱、二十块钱,就意味着,他自己把所有的都供养了,内心里边没有挂碍,内心里头没有保留,内心里头完全都清静了。
——那么我们岁数大了,我们有很多自己的观念以后,就不容易这样子作意了。
——我们更多的作意是在自己的分析,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哪些要去做?怎么做?做多少?就是会去规划,对现实生活当中的各个层面进行规划。
——这些规划的目的,有些是为了自己的生活的方便嘛。方便就是你在世上呢,要去应酬、待人接物,需要花钱,需要用东西。
——那么有些人到这个佛门里面来,也是一样的。他要去规划,我要做哪些事情,我要供养多少钱,我要留多少钱等等。
——那么心里的这些状态,同一个小孩子没有任何保留的一种内心的状态和动机,是不一样的。
【世间见解】:
——所以我们修供养,他最重要的是一个供养的心。因为我们有供养的心,才是最为重要的。
——而不是用世间上面的那些常识、那些观念、那些想法,来分析、来判断、来指导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的所作所为。
——那这些是世间的见解了,世间的知见了。
——世间的知见,它只是有相对的对跟错,有相对的是跟非,有相对的善跟恶。
——实际它本质上都是从烦恼出发,都是错的。
【佛法知见】:
——佛法,它是从哪里出发呢?
——从业果出发,是从行为的动机出发,是从做这一件事情的性质出发的。
——这个事情是一个什么样性质的事情?我们是什么样的动机?这些事情会引发什么结果?
【如理辨析】:
——人的动机、人的发心又是根源于佛法的教授而来的,
——它绝对不会说是无缘无故来的,无缘无故不是一种真正的发心。
——不只是说,我看到你拜佛,那我也来拜佛;我看到你听经,我也来听经;我看到你供花,我也来供花;你供水,我也来供水,这不是了。
——因为你不知道它里边的道理,你没有起决定解,你不是根据佛法的教授来做的。
——所以你虽然有发心,但是你发心的内涵跟他发心的内涵是不一样的,不可同日而语了。
——就同样一件事情是不一样的、绝对不一样的。
[喻]:就犹如我们一部电脑一样,你这个小孩子,他不知道如何来操作,他可能顶多用来打字、打游戏;那如果一个懂行的人、专业的人士,他可以用电脑来管理社会、用电脑来办工、用电脑来帮助和指导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一切的一切都是能够发挥作用的。所以虽然做同样的一件事情,虽然同样都是在按电脑的这些键盘,但实际上,他的行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完全不一样的,甚至是相反。
『附录·思考题』:
世间知见和佛法知见的出发点有何不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