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知行 发表于 2008/8/26 02:00:39

谁来力保“医德档案”的如实实行

作者:梅剑飞


简要内容:早在07年12月19日,中国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将针对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建立医德档案,并进行年度考评,以促进医德医风的改善。尔后不久,08年3月份,浙江有关部门亦称出台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实施办法,规范医生的执业行为。


近日,山西省卫生厅拟定的《关于实行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实施办法(试行)》(讨论稿)中提出,该省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对医务人员规范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每一位医务人员设立“医德档案”,医德考评一个周期为一年。档案包括病人投诉、收受或拒收“红包”和商业贿赂情况等。医德考评结果将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称、评优等直接挂钩。(8月25日《新京报》)

    早在07年12月19日,中国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将针对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建立医德档案,并进行年度考评,以促进医德医风的改善。尔后不久,08年3月份,浙江有关部门亦称出台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实施办法,规范医生的执业行为。

    医疗行为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医德”问题也一直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关注。说是为每一位医务人员设立“医德档案”,那考核的主体是谁?应该是医院本身。从理想化的角度出发,医院对医生的考核我们不去猜想。只说患者是否有“考核权”。

    其实医务人员的医德如何,患者肯定有话语权,但患者能否左右到“医德档案”呢。考核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称、评优等直接挂钩了,医务人员应该会重视考核,那么患者的话语权能否落地到实处----如果患者举报医务人员犯错,诸如收受红包等,经审查如实的话那就得严格记入档案。制度中称会关注“病人投诉及核查情况”,但最终能否记入,这是个问号。

    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这一切由谁去督促落实。这无疑也是让老百姓对“医德档案”持观望与迟疑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看到了轰轰烈烈的“医德档案”确实有点新奇、欣喜,却莫名其妙地感到这是否是形式主义呢。这也并非无缘无故,因为这“形式”与“本质”给予人们思考的空间太大。这种考核会不会流于形式?这个问号的产生并非平白无故。“医德档案”真的对医务人员医德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么,在层面上好像是促进了,似乎这并没有触及到医务人员的根因。

    “医德档案”的出现,当然是一大进步。一项制度的出台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制度的优劣老百姓看得最清楚。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得重视民意,包括患者对医生提出的质疑、投诉等。“医德档案”,白纸黑字,对医务人员肯定能起到监督和警示作用。就看能否如实去“记”了。

    2005年12月5日《中国青年报》一则新闻中,一位医生称,在我国,医务工作者实际付出与收入、社会地位等不成正比。白衣天使的道德防线也就脆弱。说是解决“医德”问题,还得在医疗体制上进行改良。这说法对错且先不论,然而,只说体制的改良,也非一日之功就能解决。我们不妨把“医德档案”当作一种“改良”的试样,看医疗机构和行政主管部门对医德、医风存在的问题是否能严格按制度执行。

    对医务人员的医德进行考核,是件好事,值得期待。有了思想教育和制度上的保证,就看这些步骤能否有效实行了。并且我们也期待着,“医德档案”在实施过程中是否会有典型案例,以及这些案例能否有惩前毖后的作用来净化“风气”,促进医德境界提升。这些因素也是不断健全“医德档案”所不可缺少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谁来力保“医德档案”的如实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