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那 发表于 2008/11/18 02:20:46

道教仪范(六,略论道教徒的修养【1-道教的宗教道德观】)

道教仪范(六,略论道教徒的修养【1-道教的宗教道德观】)



    一、道教的宗教道德观——道教对“道”和“德”的观念


“道德”在《礼·典礼》中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注云:“道者通物之名,德者得理之称”。泛指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成员起约束和团结作用的准则。


道教的教理教义是老子所阐述的“道”。这个“道”,是教徒的根本信仰。道教认为,力行《老子》之“道”,对修身,可以达到“长生久视”;对治国,可以达到修齐治平。“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道”,主宰万物而顺行自然,“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不以人们意识为转移。“道”,“衣养万物而不为之主”,万物亦顺“道”之自然生乎所当生,死乎所当死。故《阴符经》说:“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道教徒认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无始而有应。其未来也,无之;其已来,如,有物将来,其先行之”(马王堆出土帛书《称》。)假若把这个“道”作为“有情有识的物质”看待,则认为这个“道”是:“道以无心度有情”的。所谓“无心”是说,“道”是顺乎自然;无为而又无不为,但绝不迁就人的欲望。所谓:“有情”,是说,只要你能按“道”的自然规律,清虚自守,“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能作到“致虚极,守静笃”,就可以得到“谷神不死”,体道合真,和“道”胶溶为同一体性。

道教认为:人能体道而行,通过炼养,是能够与“道”合真。对此深信而不疑。做到自己的“先天祖性”,归根复命与“道”,就叫“得道”,得“道”就是成仙了道。合与“道”就能得道。“道”也就是有“情”的了。



    欲达得“道”成仙的目的,须有一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的依道过程。这个过程是由积“德”来行的。“德’’是道之用。“道”为之体,“德”为之用。“道”和“德”是一个事物不分割的两个面,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德”也就是“道”,如:“长之畜之,成之熟之,养之复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德”的具体表现在“行”,即:“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德”须靠“行”来积,即所谓:“累行积德”。“德”的另一表现在“功”,施德与人而不居功,称为“有功德”、“有德行”、就是这个意思。“德”,也有个宏观标准,这个标准是:“上德不德”意思是:施恩不求报,“功成不名有”,因任自然,有德而不自居;“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皆系之自然,这样才是真正的“上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如果,矜持自己的“德”,那就流于“不失德”,就是在“下德”的小圈子里转——“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是不可取的。要积德,就得行积德的操持,行积德的修养,积德的操持和修养就是行“柔弱”,“谦下”之道。“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无为”、“清净”、“不争”,这都是积德的行为操守,也是达到得“道”的修持法则,——“弱者道之用”。“德积而道备”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积够百分之百的德,也就自然达到了得“道”的境地。
http://www.djwh.org/bbs/viewthread.php?tid=949&extra=page%3D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教仪范(六,略论道教徒的修养【1-道教的宗教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