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度世去后,四种修福,与供佛无异。
佛度世去后,四种修福,与供佛无异。“佛欲度世去。
诸比丘白佛言:诸在世间人,皆当从佛得福。今佛度世去,诸世间人民,当复从谁得福?
佛言:比丘,我虽度世去,经法当在。复有四因缘,可从得福。
一者,畜生无所食,饲之令得命。
二者,见人得疾病无瞻视者,当给与供养,令得安隐。
三者,贫穷孤独,当护视。
四者,人独一身,行禅念道,无所衣食,当给视之。
是为四事布施,持善意与之,其得福,与佛等无有异。”
——出自《佛说处处经》
从白话来说就是:
一,对饿得快死的畜生,应给予食物,使之活命。
二,患病孤独无助者,身边无亲无朋探视,应去亲近侍奉,令得安隐。
三,对贫穷孤独者,应常自探视护养。
四,对独处修行、缺衣少食的人,应供养探视。
所以总的来说,你能布施给贫穷下贱者,说明你的慈悲心足够广大,由你的这种慈悲心所带来的福德,与供佛所修的福德是一样大的。这里的主要意思是强调了布施者的慈悲心。
禅修中的五种念头
禅修静坐做什么呢?不外做两件事情。一件是对抗自己的昏沉,一件是对抗自己的妄想。妄想是怎么来的呢?就是由我们的念头而来,这些个念头总结起来不外五个:故起念、串习念、接续念、别生念和即静念五种。
《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中记载:
复次初修心人。入门之后。须识五念。一故起。二串习。三接续。四别生。五即静。故起念者。谓起心思惟世间五欲。及杂善等事。串习念者。谓无心故忆。忽尔思惟善恶等事。接续念者。谓串习忽起。知心驰散。又不制止。更复续前。思惟不住。别生念者。谓觉知前念是散乱。即生惭愧改悔之心。即静念者。谓初坐时。更不思惟世间善恶。及无记等事。即此作功。故言即静。串习一念初生者。多接续故起二念。懈怠者有别生一念。惭愧者多即静一念。精进者有串习。接续故起别生四念为病。即静一念为药。虽复药病有殊。总束俱名为念。得此五念停息之时。名为一念相应。一念者灵知之自性也。然五念是一念枝条。一念是五念根本。
从这里我们知道第一是故起念,就是我们有心在座上去想一些事情,使得时间好过一些。用意无非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自己就常常教人,如果腿子实在太疼,就在心里面默写《心经》,这样时间就会感觉过去快些。当然用功(数息、参话头、持咒、念佛等等)也是一样,也是给我们一根“救命稻草”,让我们在这根“救命稻草”上缘虑。但是用功是专注的,容易舍掉的,是前人给我们指出的最好用的“救命稻草”。只有达到无念的时候,也就是功夫很深,念而无念的时候才脱离得了这个故起念。
第二是串习念,就是无心而想起的一些事情。它和故起的区别是无心生起的念头。这个念头如果不是用功的那个“救命稻草”就不要理它,一会儿它自己就会消失。我们做功夫也正是利用这个串习念,使得我们的功夫加深变成串习念,把这个“救命稻草”串习到一切时、一切处,最后在功夫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舍去。
第三是接续念,就是自己做不了主的念头,自己控制不住就会去想的念头。一般的念头你不理它,一会儿它自己就会消失,而接续念头则不然,它是因为念头过分强烈而难以消失。但时间长了也一样是会消失的,所以不用害怕,依然可以不理它。我们用功时间长了,功夫也会变成接续念。这时候你想打个妄想都打不起来,遇到这种时候依然是不理它,随它去,久而久之,功夫的念头也就消失了。
第四是别生念,就是觉察到自己这些念头,有意生起一个对治的念头。生起对治的念头,还是念上生念,因为这个时候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虽然是个好事,但是好事不如无事,觉察了便了了。因为我们用功就是一直做到念而无念。
第五个即静念,就是用功深了以后没有任何念头,坐下来一片清净,感觉很宁静,认为自己得到禅定了,听见外面的一切声音反而很讨厌,这就是“即静念”,只是一个静的境界。好像很好,但不究竟。因为“死水不藏龙”,不是真正达到无念的境界,仍属法尘分别影事。这个时候仍然要继续抓住“救命稻草”用功,把功夫延续到动中去,这样才能有机会开悟。
前面所说的五种念头都是我们用功的障碍,也是我们用功的途径。因为用功就是以妄治妄,最后将功夫延续到生活的每时每刻、任何场所。不但是在静中有功夫,在动中也有,在病中还有,在一切时、一切处都有。这样我们在机缘到来的时候就有可能开悟.
谈谈净土法门
不少人在修净土,所以不妨也谈谈净土。
我们知道,净土法门是一个特别的法门,相当殊胜,如果净土法门不能成就,释迦如来就不会宣讲这个法门,更不会为一切诸佛所赞叹。净土法门理事圆融,说浅也浅,说深也深,唯佛与佛才能究竟诸法实相,唯有老实念佛者才能得到真实利益。你不老实念佛,博客写得再漂亮也无济于事,念佛要摆在第一位,写博客要放在第二第三位,不能颠倒。
信愿行是修净土的三资粮,我们都清楚,解决生死大事出离六道轮回往生净土、离苦得乐成佛度生是我们学佛的目标。我们通常都对自己感觉很满意,我已经道心坚固了,念佛也很精进,感觉很好,然而这种感觉往往靠不住,经不起推敲和考验,一有风吹草动就乱了分寸,又开始怀疑了。
无常不会留给我们无限的时间,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光顾,所以工夫在平时,平时准备工作做好了,无常什么时候来都一样,你就不会手忙脚乱了,如果阿弥陀佛现在就来接引你往生,你愿意马上就跟他走吗?当然我是打个比方,不妨闭上眼睛体验一下,检查一下自己修得怎么样了,道心是否坚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