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洗髓经到底是哪家的?
易筋经洗髓经到底是哪家的?
以下就事论事,绝无针对个人之意,因为时间有限,故简单写写自己的看法并转贴他人的研究,敬请理解,若有失礼之处请谅解。
研究这种问题,不好有先入为主之见,并应撇开个人爱好。如果一上来就把易筋经序言的内容当作绝对真实可信的证据,很可能会犯先入为主的错误。易筋洗髓是不是佛门禅宗的根本经典,绝不可轻易下结论,佛门已有的共识,也不是可以随便推翻的。从易筋的文字看,可以推断其不会是密传的佛门禅宗经典,而是源于中国道家理论的功法,或许有传自于古印度的成分,并有可能经过了少林寺修炼各种功法的僧人的改进,易筋经应该就是教人活动筋骨、畅通血脉经络、并可能使人达到一定定境的功法而已。凡事当思可能引起的因果。
一、《易筋洗髓经》溯源 慧可翻译《洗髓经》原文说:“如是我闻时,佛告须菩提。易筋功已竟,方可事于此。”(P21)由此可知,《易筋洗髓经》是佛祖释迦牟尼传授给须菩提,后来长期在佛家内部代代相传,最后传到了达摩手里,由达摩携来中国的佛家真经。相信《易筋洗髓经》中包含有古印度瑜伽的内容,释迦牟尼将其系统化与完善,然后进一步向其弟子和信徒们传授,后来在佛教内部流传过程中,历代宗师可能对其还有所增益,故称《增益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由此可知,《易筋洗髓经》是佛祖释迦牟尼传授给须菩提”------如果上面说的原文是不真实的而是后人编造的呢?事实上伪造的佛经也确实有不少啊!
二、达摩将《易筋洗髓经》传慧可 慧可译《序》说:“《易筋》、《洗髓》,俱非东土之文章,总是西方之妙谛。不因祖师授受,予安得而识之。……予何人斯,幸近至人,耳提面命,顿超无上正传正觉。得《易筋》、《洗髓》二帙。……予得师传,行易筋已效。将《易筋》原本一帙,藏之少林壁间,俟有缘者得之。惟《洗髓》一帙,附之衣钵,远游云水。后功行至,果获奇应,曾不敢轻以告人。又恐久而失传,辜负祖师西来之意。于是不揣鄙陋,翻为汉语。……——释慧可谨序。”(P20~21)
------------这里先是“顿超无上正传正觉。”,然后“得《易筋》、《洗髓》二帙。”,再然后“后功行至,果获奇应,曾不敢轻以告人。”,如果了解佛法中无上正等正觉的含义,就不会相信这样有明显纰漏的编撰出来的内容了。
《易筋》《洗髓》经流传年谱
-----------流传了挺长时间,也有不少人练过,出了几个像禅宗大师?远的不说,近代虚云法师没练过易筋经洗髓经吧,虚云法师修禅的成就如何?虚云法师的禅修成就可是公认的。
禅语佛偈,悉扫而空周述官《跋》说:“……非关功夫真正实际,一切劝道赞道禅语佛偈文诗词歌悉扫而空。非若别种释部专侈空谈,罕露真机,几于把断要津,使金钵盂暗沉海底也。是书明度金针,实皆黄庭要道,心传衣钵,已驾仙佛航梯……”(P58)----------仙佛不分,所以才会把道家黄庭要道和佛家禅宗混为一谈。
动静相兼,性命双修据周述官《洗髓易筋并行不悖说》(P10):“专习《易筋》,仅能增力则成外壮;专习《洗髓》,仅能养心,则成枯禅;皆偏也,皆非佛之全功也。……错综变易而兼行之,运中有定,定中有运。一动一静互为根,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相摩,八卦相荡,二经浑然一太极矣。”—
----------先是“皆非佛之全功也”,而后又是大谈道家之阴阳、八卦,如此反成佛之全功?
通过上表的比较,我们就可发现佛家哲学的“至理”与《道德经》的“道”同居于宇宙构成的最高层次,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
----------??? 佛理究竟圆满,还是道德经究竟圆满,这里不多谈,反正信道的认为道德经最高,信佛的自然认为佛理最究竟,究竟哪个更究竟,还是自己两方面都深入学习比较后,特别是学了明师的开示后,才能心中有数。
通过简单的比较,就可发现两者的总模式是惊人的相似,但也有不尽相同之处。道家哲学有“阴阳”的概念,而源于古印度的佛家哲学则不讲阴阳(笔者按:故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归结为“阴阳文化”是很有道理的。正由于这一哲学概念上的差异,造成了道家炼养典籍中“阴阳”之说比比皆是,道家炼丹在“阴阳”上大作文章;而佛家修炼经典则罕见“阴阳”之说,即如佛密之“双运道”等已明显涉及阴阳范围,也不用阴阳之概念。)。道家有“五行”,《洗髓经》只有“水、火、土”(或“地、水、风、火”)。道家有一个“三生万物”的过程,而佛家则直接由“元气”产生出万物所具有的“水火土”,也就由元气直接产生了万物。
由此可见,佛家哲学似乎是道家哲学的一个缩影或简化,道家哲学比之佛家哲学则显得更为完善与成熟,但二者在本质上来说应当是一致的;故笔者认为,不妨可以统一地把佛道两家的宇宙哲学及生命哲学合称为“有机论自然观”的宇宙生命哲学。通过这样的对比也就不难理解,佛家与道家为何在修炼的方式、过程及归趣方面惊人的相似,以及佛道两家在中国的发展何以乳水交融、难解难分。两者的矛盾是表面的,而两者在内里的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坚信易筋洗髓是真的佛教经典,所以才得出“佛家哲学似乎是道家哲学的一个缩影或简化,道家哲学比之佛家哲学则显得更为完善与成熟”这样的结果,实际上,会不会完全可能是:因为易筋洗髓是道家或有深厚道家思想的人编出来的,所以才处处都是道家哲学的影子,反而没有什么佛家的影子?当人坚信这样的易筋洗髓就是佛家的东西的时候,自然就会得出“佛家哲学似乎是道家哲学的一个缩影或简化,道家哲学比之佛家哲学则显得更为完善与成熟”的结论。呵呵。
达摩禅是动静相兼,性命双修,身心并炼,初由易筋而外炼筋骨皮,进而洗髓内炼精气神,由表及里内外兼修的,有严格修炼次第的,有确切修证效果的,浅可祛病延年,深则超凡入圣的,曾在古印度流传的,其内核包含有古印度有机论自然观宇宙生命哲学的,由释迦牟尼经须菩提,渐次又到达摩之间秘密传授的,由达摩携来东土的,经历代祖师整理、汇编、增益而成的,不作空头说教,讲求真修实证的,通过修持觉悟宇宙与生命实质(第一义谛)的,摆脱与超越宗教说教、“教外别传”的一整套严密完整自成体系的高层次人体修炼方法与技术。
--------佛法禅宗的教外别传,是与“不立文字”和说的,是表示与从语言文字名相解释入手的修行方法不同的意思,而不是说教外别传了一套功法,否则,种种身体外在的动作、意念的运作不还是语言文字吗?只不过换成了“身体语言、意念文字”而已。
又如禅家每喜用“指”与“月”的关系来譬喻文字说教与真理之间的关系,但若没有真实的修证功夫,就永远为“指头”所惑,不认得“月亮”。看来禅家们参“指月”公案多年而差之远矣,惜哉!伍冲虚在《天仙正理直论》(P9)引用《法华经》“仙人授佛妙法,如来因之成佛。”《华严经》“如来大仙道,微妙难可知”来论证仙佛合宗,的确是极有见地的。
--------看来道家人士比佛门人士更懂得佛法了,呵呵。
《易筋洗髓经》代表着正确地修持佛法的途径:抛开寻章摘句的陋习,从实际修炼着手,一步步地修证佛法。而一般人所作所为,企图从佛经的章句去证悟佛法,这完全倒置了因果关系。殊不知,千万卷的佛经,是释迦牟尼当年的修证成果。我们应当回到释迦牟尼当年的出发点,通过自身的实践来证悟宇宙人生的真谛,这才摆正了因果关系。这种修证只能是自证自得,没有他人可以代替。因果律是佛法的一条基本的规律,修证佛法同样必须遵守因果律,这就是达摩禅“不立文字”的精神所在。故释迦牟尼在《涅□pan经》说,我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一个字。当然,在抛开了经典之后,正确的修炼方法就显得格外地重要,故达摩《易筋洗髓经》就是修持者慧命之所系。-----------“而一般人所作所为,企图从佛经的章句去证悟佛法,这完全倒置了因果关系。”-----------真是如此的话,佛当年长期讲经说法,却又将易筋洗髓仅在部分弟子中密传,岂不就是在故意在让多数弟子“倒置了因果关系。”?
8. 郑孝时在《释迦牟尼成佛秘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P375,地址:上海绍兴路54号,邮编200020)一书中说:玄奘当年西行取经,在摩提叶尼精舍的废墟中发掘到一本菩提叶古经残本,系佛陀手迹。而一般的佛教经典著作都不是释迦牟尼亲著。下面摘录其书原文供参考:“在释迦牟尼修建精舍的一千多年后,中国玄奘大师西行取经途中,曾瞻仰过摩提叶尼精舍的遗迹……据经史记载,玄奘在摩提叶尼精舍的遗址逗留了三天三夜,不忍离去。每当夜不成寐时,他就在废墟中探幽挖掘。一天,他无意中在断壁底下发现一本残缺不全的经书。一般的佛教经典著作都不是释迦牟尼亲著……令人吃惊的是,当时玄奘发现的这一本残缺不全、提叶零乱的古籍,并非出于佛陀的诸弟子之手,而是佛陀生前的亲笔真迹。因为当时看不清经名,玄奘后来就叫它《无名经》。回国后,玄奘私下翻译这部佛陀的真迹。因全经已经腐蚀破烂,只能断续看清一些模糊的字迹。他看见其中有“……脐下为下丹田,心下为中丹田,双眉间为上丹田……真气通过此三丹田……于夜静时,湛湛寂寂……拨迷雾,玄关开……悟心来……荡荡无往……无生灭……可见三千大千世界。”玄奘大为震惊,他意识到这是释迦牟尼生前留下的一部不传的秘法真经。可惜,全经大部损坏,因年代久远,笔迹难于辨认。不幸的是,玄奘大师只将内中的梵文翻译一半。提叶经书和译稿,一天夜里就被一个叫妙兴的小和尚窃之而去。从此,载有佛祖秘法的《无名经》不知去向。”玄奘所发现的《无名经》最有力地证明了释迦牟尼悟道与通过易筋洗髓而炼内丹有密切的关系。
-------------这段用作证据的内容的真实性如何?可有公认的真实可信的支持性证据?学佛的人应该都知道,佛是述而不作的,佛经都是弟子凭记忆记录整理出来的,怎么可能又冒出来“佛陀生前的亲笔真迹”?如果真有这样重要的“秘法真经”,而佛又不肯公开传授,道理何在?岂不意味着佛祖有私心?如果是因为这种秘法不是人人能承担的,故而不公开传授,那么在类似“无名经”的易筋经洗髓经中是应该有所告诫的,实际上有告诫吗?得到易经洗髓就开练的人,不怕自己承担不起吗?““……脐下为下丹田,心下为中丹田,双眉间为上丹田……真气通过此三丹田……于夜静时,湛湛寂寂……拨迷雾,玄关开……悟心来……荡荡无往……无生灭……”,不过是上中下丹田之类的内容,中国道家才是这类内容的主人,竟然说是佛祖的亲笔秘法,这是在抬举佛祖还是在贬低佛祖?如此无据可证、杜撰痕迹明显的内容,能证明什么呢?“无名经”是佛的秘法,易筋洗髓也是佛的秘法,看来佛的“秘法”还真不少啊,呵呵。
○易筋,洗髓功夫来源易筋洗髓经实际上是佛祖释迦牟尼所创。昔日,佛祖尚未出家时,名悉达多王子,习易筋经洗髓经而武功盖世。后,佛祖将此经传与须菩提长老,此后经历代祖师口口相传,公元470年左右,达摩祖师携梵文本《易筋》、《洗髓》两经到达震旦(中国)。
------------“易筋洗髓经实际上是佛祖释迦牟尼所创。昔日,佛祖尚未出家时,名悉达多王子,习易筋经洗髓经而武功盖世。”---------佛祖出家前确实武功盖世,此有记载可查,可惜,易筋洗髓是佛祖所创却无记载可查,按说,如果佛祖出家前创了易筋洗髓并因此武功盖世,应该会交给身边的一些人并有所流传和记载,可是,事实上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如果易筋洗髓真是佛门禅宗的宝典,那就是说,佛出家前自己创下的易筋洗髓已经可以使佛祖开悟了明心见性了,那么,佛为什么还要离家出走、遍访外道去求解脱生老病死诸苦的法门呢?又为什么对学得的外道不满意,最终自己在菩提树下坐悟呢?
都以为炼丹之法只有汉地有,岂知,藏地秘法之中的丹法却比之汉地显宗之中的炼丹,还又更高出一筹。此法,省去了炼后天精气神,直入先天之中先天,炼的是“胜义气脉明点”,真的是性命双修、双了之大法。昔日(文革前),藏地青海玉树州门色尔仁波切将此法口传给了一个汉族弟子,后来此弟子蒙冤进了青海的监狱,却在监狱之中成就,白日飞升。(事见索达吉堪布所著《密宗大圆满虹身成就录》。)
-----------密宗确实有气脉明点修法,但“胜义”二字很重要,密宗的“胜义气脉明点”,不是道家丹法所可比拟的,而且密宗的胜义气脉明点是有明确传承的。易筋洗髓,传承不明,更不堪胜义二字。
笔者在于1988年气功大潮中,接触了一位以童身修炼易筋经而真正成功者,名号孙新立,河南新乡朱仙镇人氏。五年之中,凡春天即来我家,与我同吃同住(同睡一张床)。此人因家庭成分不好(富农),文革时读小学五年级,被扫地出门。家父恐其无一立脚谋生之技,携其拜一少林师傅习易筋经。回家后苦练,每夜到河边马步站桩,通宵达旦。至凌晨时分收功,脚下一米方圆土地,均为汗所湿。抹干汗之后,即取出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难经、甲乙等背诵。如此者不到两年,顶门冲开,阳神进入虚空。(按:真要想获得逍遥自在,必定要经过长期的含辛茹苦、卧薪尝胆,甚至是脱胎换骨的修炼,温室中长不出松柏,鱼缸中哪会有毛鲸?)问:“既然顶门冲开,那必然那地方没有骨头,可以试摸吗?”答:“当然可以。”一摸,果然头顶囟门处月牙形一块地方没有骨头,摁上去像是摁一块鼓皮似的,大吃一惊!说:“那不是要很当心了吗?若稍有不慎,触到什么尖锐物,就会出事了?”答:“没关系,没关系,虽没骨头,但比骨头还韧。”只见每夜睡觉都是似睡非睡,到早晨起来,就给我把夜里“看到”的事情透露一点。什么西伯利亚寒流已经形成,过几天就会影响到这儿了(比中央气象台还灵)……新疆维吾尔族闹事,政府出兵了,这事报上不会登的,后来我找新疆的同学验证了,确有其事,(比新闻联播还准)……
他擅针灸,一般的颈椎、腰椎病,一针解决。一次上台表演,上千人台下观看,隔开病人两三米远,以针瞄准病人某穴发功,只听得啪的一声,电光一闪,病人如遭电击,整条经络从头到脚一刹那间就贯通。陪同游名山,一路上述说此山的风水奥妙之处,为何在某处会形成气穴并冲出地面,而某处的穴在地下十多米处,是一团金光等等。他看风水根本不用罗盘等,用天眼扫一眼就搞定……
笔者评价他的针术,堪称“天下第一针”,若论功夫,也远远在许多大师之上。从1988年起,笔者曾协助其推广功法“养真自然功”。然末法时期,众生罪孽深重、福报浅薄,只能感得庸医面世。而功夫界竞相趋向邪法邪术,如法轮功等,自甘做魔子魔孙。诚如《参同契》说:“世人好小术,不窥道浅深,舍正从邪径,欲速愈不通。”
笔者与他交往时,他正值三十多岁气血方刚之年华,到如今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也已经接近花甲年岁。此君后于杭州开诊,而笔者趋高原修炼,不再联系。其著作有《养真自然功》、《中国神息针灸》等。在新浪网有其博客,按其大名搜索可也。------------以上均是对功能、神通的描述和推崇。佛法对功能神通的总的态度是:圣边末事。正是:与明心见性何干?
现代易筋经故事三——记少林书王释德虔事迹 ----------某少林寺出家师练易筋洗髓,不能说明什么,舞拳弄棒的少林寺僧人很多,有很高的内家拳功夫的少林寺僧人也很多,少林寺的拳法功法也很多,但这些拳法功法并非佛法内容是不争的事实。
李青云257岁时,犹童颜健步,日往来于峨眉诸峰间也。此时,他向弟子们介绍了他的系统养生方法。他说他139岁才遇到师傅于崆峒山,而以道授我。139岁以前,未尝闻道也(p15)。而他遇到他师父时,他这位师傅自我介绍说才有500余岁(p2)。而说他修炼的这套功法,原非道家之祖法,而出于佛家。这套功法叫“八卦行功法”,曰:“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连环次第转,还返是良因。”(共37句)。笔者看到后,很觉面熟,后来与易筋、洗髓经对照,发现就是其中的八段锦。 李青云一直活到抗战后期,时蒋介石在重庆,亟欲见这位奇人,派人进山将他接出。李到重庆后,生活节奏打破,不久就去世。------------“生活节奏打破,不久就去世。”--------此等功夫?!
将达摩禅与上文所述的“安那般那法门”稍一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达摩禅与“安那般那法门”是一脉相通的,故我们完全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达摩禅就是正宗的印度禅,亦即是如来禅。达摩东来,带来的就是如来禅,而并非有什么所谓的“祖师禅”。“祖师禅”是十足的中国佛教“革命”的产物,是不明真相的后人捏造之后,又强加在达摩祖师头上的一笔烂账。
-----------如果先认定达摩禅是自己认为的那样的,那么,很自然,别人认为的达摩禅就是不对的了,就是烂账了。难道佛门、禅宗那么多人,其中多少高人,再加上佛门在家众那么多人,其中多少高人,在“祖师禅”这事儿上都错了?!这事儿可大了去了!“达摩禅与“安那般那法门”是一脉相通的”----如此,易筋洗髓“秘传”的价值何在?修安那般那法门与修易筋洗髓的结果会差的很远吗?如果差得远,如何一脉相通,如果差不多,易筋洗髓何必秘传。
[ 本帖最后由 净土莲花 于 2009/9/1 12:52 编辑 ] 达摩《易筋经》论考 [龚鹏程] 1(2009-05-31 10:48:51)
标签:杂谈
天下武学出于少林,少林武术创自达摩,达摩所着《易筋经》为天下武学圣典,是现今中国人共知的常识;也是武术派别、拳种、武侠小说、武侠电影、电玩等据以发展的基石之一。
我这篇小文,则要说明此一常识概属虚妄:天下武学固然不源于少林,少林武术也不创于达摩。然后再解说一下《易筋经》究竟是什么东西,其功法之底蕴又为何,说明《易筋经》也不是佛教的功夫。
一、少林武术不出于达摩
少林武术出于达摩这个传说,起源本来就不太早,而且恰好就起于《易筋经》。
《易筋经》,从天启四年(一六二四)到道光二年(一八二二),一直只有传抄本,道光三年起才印抄兼有。此后版本纷纭,繁简不一,内容亦多有不同,但大抵都有唐初名将李靖、宋代名将岳飞的部下牛皋的两篇序文。
据李靖序云:达摩面壁于嵩山少林寺,九年功毕示化,留下一口铁箱,箱中藏经二部,一名《易筋》,一名《洗髓》。后者被慧可取走,前者经寺僧发扬光大。但寺僧「各逞己意演而习之,竟成旁门,落于技艺,失修真之正旨。至今少林僧家,仅以角技擅名,是得此经之一斑也」。这个说法推少林武术之源于达摩,且谓后世少林武术皆源于《易筋经》。
但李靖这篇序乃是伪造的。清朝凌廷堪《校礼堂文集》卷二十五〈与程丽仲书〉已考证:唐代除了天宝三年至干元元年改年为载以外,无称载者;此序题唐贞观二载春三月,显属伪造。其次,虬髯客扶余国事,亦仅为小说语,非史实。民国十七年,徐震〈易筋经洗髓经考证〉又举了几个理由论证其伪:(一)李靖序文,自署「李靖药师甫序」,据《旧唐书?李靖传》,李靖原名药师,靖字是后来所改,故撰序时不可能自称「李靖药师甫」。(二)序中说该经乃天竺僧人般剌密谛译,「徐鸿客遇之海外,得其秘谛。既授于虬髯客,虬髯客后授于余」。虬髯客的事迹也不是史实,而是唐末道士杜光庭所造的。(三)序文署明写于贞观二载三月,这时李靖正任关内道行军大总管,以备薛延陀。身分与序文中自称功成身退时的口吻不符。(四)序文说般剌密谛译这两部经典,时在隋代。可是这位般剌密谛是确有其人的,他于唐武则天神龙元年曾译《大佛顶首楞严经》。倘若此僧真在隋朝便已来华译《易筋经》、《洗髓》二经,则译《楞严经》时至少已在一百二十岁以上了。(五)此序文词非唐人语。[注1]
这些证据,都很明晰,足辨其伪。序文既伪,序中云达摩传经云云,当然也就不足信案了。此即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事实上,辨伪也不须如此费劲。因为佛典中凡称经者,除少数例外如《维摩诘经》、《六祖坛经》之类,概皆为佛说。其经名、经文均有定式。而《易筋》、《洗髓》两书完全不符佛教经典的惯例,故不仅非达摩所传,亦必非般剌密谛所译。般剌密谛所译《楞严经》具在,稍一对勘,便知经文纯属杜撰。所以说,这是经伪、序伪、译伪、所述事迹亦伪之书。
再说,达摩曾在少林寺面壁之事,本身也是附会而成的。早期文献,如《洛阳伽蓝记》、《续高僧传》均无达摩长住少林寺或在少林面壁九年之说。玄宗开元十一年裴漼〈嵩岳少林寺碑〉才曾说达摩与弟子慧可「尝托兹山」。到北宋辑《景德传灯录》,始云达摩于后魏明帝太和十年居洛阳,后入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至太和十九年逝世。这是最早讲达摩在少林寺面壁的资料,也是后人说达摩面壁九年之张本。因为由太和十年至十九年,恰好九年。可是,大家忽略了:(一)太和十年,嵩山根本尚未建少林寺;少林建寺,在太和十九年。(二)太和亦非孝明帝年号,而是孝文帝。(三)所有唐代文献,如武德四年〈秦王告少林寺主教〉、贞观六年〈发还少林寺赐田敕牒〉、永淳二年〈重修少林寺碑记〉、开元十一年〈嵩岳少林寺碑〉、贞元十四年〈少林寺厨库记〉等,也都不曾谈及达摩面壁和少林武术与达摩之关系[注2]。
由此可见,少林武术出于达摩、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曾传寺僧武术或留下经典等说法,全部都出自附会依托。达摩既未于少林寺面壁,又何来传经授艺之事?此为本文第一个要辨明的问题。
二、少林武术不本于佛教
第二个问题,是少林武术之内涵到底为何?
少林武技,见于史实,是因寺僧帮助李世民征王世充的缘故。原先,在大业末年,天下纷乱时,「群盗攻剽,此寺为山贼所劫,僧徒拒之」。后来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对峙,王世充之侄王仁则据有少林寺附近,李世民致书寺僧,请其「擒破凶孽,廓兹净土」。寺僧响应了,率众与王军作战,而得到唐太宗的旌奖。
这时少林寺僧当然已颇有勇武,而这个光荣的历史当然也可能使少林寺僧以练武为其传统。但值得注意的是:(一) 此后的唐宋金元时期,却都没有少林寺僧习武擅名的记载。因此隋唐之际少林寺僧英勇的表现,也可能是鉴于大业末年山贼曾经劫掠该寺,「纵火焚塔院,院中众宇,攸焉同灭」,所以才奋勇起来护卫自保。也就是说,斯乃一时之激发、偶然之特例,唐宋金元之间,则少林寺未必有习武之传统。(二)「十二棍僧救秦王」之类故事,固然由此衍出,但此时少林武技与佛教思想和僧家生活均无直接或间接之关系。
少林武术之盛,明确可稽者,实在于明代。具详林伯泉《中国武术史》第八章第八节,此不赘。仅强调三点:
(一)当时少林武术以棍为主,少林拳之威望则不如棍,故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问答篇》说:「少林棍名夜叉,乃紧那罗王之圣传,而今称为无上菩提矣,而拳犹未盛传于海内。」
(二)即使是少林棍,也仍在发展中,广泛汲取各界之长处。如嘉靖四十年俞大猷路过少林,观看寺僧练棍,就说其棍法「传久而讹,其诀皆失矣」;所以挑了两位僧人来教诲,要他们「转授寺僧,以永其传」(《正气堂集?新建十方禅院碑》)。足证此时还不是「天下武术出少林」,而是少林寺广泛吸收天下武术之长以丰富其艺。棍法如此,拳法亦然。底下还会谈到这一点。
(三)少林武术跟佛教扯上关系,也由此时才开始,如程家猷所谓少林棍法乃紧那罗王所传云云,即属此类。但此类说法,仅推源于佛教传说;少林武术与佛学仍乏具体之内在关联。而且这牵合武术与佛教的工作也仍很罕见。我们只能说这时确实是有不少少林寺僧人在练武罢了。可是他们练的武术与非出家众并无太大不同。
少林非天下武学之源,乃天下武学汇聚之海,其武术本来就是吸收各界武术而成的,其拳棍同于方内之士,殊无足诧。据明末王世性〈嵩游记〉称他在少林寺曾见「中有为猴击者,盘旋踔跃,宛然一猴也」。这是象形拳,取拟物类,与佛教思想可说毫无关系。明代已然如此,至今当然更为严重[注3]。
以一九九八年出版的《中国武术百科全书》所载少林各种拳法来看,少林八卦拳,「按八卦相生之数,暗藏先天无极之象」;少林十三抓,「由龙行、蛇变、凤展、猴灵、虎坐、豹头、马蹄、鹤嘴、鹰抓、牛抵、兔轻、燕抄、鸡蹬等十三趟仿生动作而成」;少林五行柔术,「仿真蛇、虎、龙、鹤、豹五种动物形象。……演练此拳以气功为上乘,而气功之说有:日养气、月练气、气养而后气不动,气不动而后神清,神清而后进退得宜」;少林五行八法拳,「包括龙、虎、豹、鹤、蛇五种拳法和内功,主张练功修心」;连拳,据传为岳飞所创。凡此等等,运用应物象形、五行、八卦,精气神诸观念构思其拳路,明显非佛家之思致,而是吸收了社会上各色拳种才形成了这样的结果。其中连拳本于岳飞、十三抓源于元代山西太原人白玉峰,更是该书业已声明了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一○九-一一二页)。
此外,如上海大声图书局纂辑出版的《拳经》,《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也说是少林拳术之专集。但该书第二卷论潭腿、太祖长拳三十二图、内家张三丰内家拳、外家少林宗法等。可见「少林拳」也者,有时甚至包括了张三丰内家拳而说。什么拳都可纳入其名下,所以说少林已成天下武学汇聚之海[注4]。
不过,把内家拳包括进少林拳中毕竟是较晚期的现象。在明末,少林拳是以刚硬著名的。所以相对于「内家拳」而有「外家拳」之称。
此一称谓,起于康熙八年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该铭说:「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康熙十四年,黄氏子百家复撰〈内家拳法说〉,昌明其艺。雍正十三年,曹秉仁编《宁波府志》记张松溪与少林僧比武事,也谈到:「盖拳勇之术有二:一为外家,一为内家。外家则少林为盛,其法主于搏人而跳踉奋跃,或失之疏,故往往得为人所乘。内家则张松溪之传为正,其法主于御敌,非遇困危则不发,发则所当必靡,无隙可乘。故内家之术为尤善」。这些记载,均将少林拳与内家拳相对来说,而且认为外家不如内家。
少林拳面临这种内家拳崛起的挑战,对应之道,仍跟碰到俞大猷而发现棍法已经不行了一样,其办法就是以敌为师,采撷内家拳之长。所以后来少林拳拳经中才会论叙内家的张三丰拳法。
故总结来说,少林武技首显于唐初,以棍法为主。其拳名不甚彰,至明乃又大盛。不仅传承棍法,而且开始刻意钻研拳法,又广泛吸收社会上各种武技,故越趋成熟,此其发展之大势也。不过,也由于如此,少林拳,只是僧人习武有成而已,殊难谓其艺与佛教有何内在之关联。
三、《易筋经》乃道教导引内功
跟少林拳比较有关系的,反而是道教思想,这是第三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藉用《易筋经》来做些说明。
一九一七年上海大声图书局另出了一种《少林拳术精义》,题达摩大师着、玉峰余问犀缮校。卷首有李靖贞观二年序、牛皋绍兴十二年序二篇。书末有天台紫凝道人宋衡作于明天启四年(一六二四)的跋文,以及祝文澜嘉庆十年(一八○五)的序文。内分上下两册,内容也分为两部分,一是服气、行功、排打练习图势与说明;二是总论、内壮论、膜论、阴阳配合论、静功十段、动功十八式、神勇八段锦、神勇余功等。
这本《少林拳术精义》,其实就是《易筋经》的翻版。改成这个名称,适足以看出《易筋经》在当时人心目中的地位,认为它就代表了少林拳术之精义。
不过,清朝流传之《易筋经》也有许多不同的本子。其一体例如上。另一本载十二图势,一般又称为《易筋经十二势》,凡有韦陀献杵三势、摘星换斗势、倒拽九牛势、出爪亮翅势、九鬼拔马刀势、三盘落地势、青龙探爪势、饿虎扑食势、打躬势、掉尾势等。
这些势,其实均非攻击或御守的架势及招式,而是导引的姿势。正如另一本《易筋经》上记载的静功十段、动功十八式、神勇八段锦也都是导引势那样。
为什么少林寺的拳法秘籍却大谈导引呢?
《易筋经》篇首虽有李靖之序,但前文已说过该序乃后人伪作。牛皋之序同样出于伪造。凌廷堪说:牛序自称「宏毅将军汤阴牛皋鹤九甫序」,但牛皋为汝州鲁山人,非汤阴人,亦不字鹤九。宋代更无宏毅将军、鄂镇大元帅等官号。序中又云:「徽钦北狩,泥马渡江」,然而钦宗庙号乃绍兴三十一年定者,序既自称作于绍兴十二年,焉能预知钦宗庙号?牛皋卒于绍兴十七年,卒时钦宗尚在。又,序谓牛皋为将,乃应岳飞之募,亦误。皋初隶田师中。序中云云,全与史传不合。徐震则考证道:牛皋序文中谈到宋高宗「泥马渡江」,斯乃小说家言,并非史实。其序自署绍兴十二年作,并藏其书于嵩山石壁中;可是绍兴十一年,宋已将河南割给金国了,牛皋又怎么可能去嵩山藏书呢?类似的考辨,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亦曾论及,可见清人即已不信其书是唐宋传下来的。现在因该书有天台紫凝道人宋衡序,故《中国武术百科全书》认为其书即宋衡所撰。
案:宋衡序文写于天启四年,然台湾国家图书馆(旧名中央图书馆)曾藏有述古堂钱遵王抄本《达摩易筋经》,即收有宋衡「后跋」。钱遵王与宋衡年代相仿,又为藏书大家,若该书迟至天启间始出,遵王不应珍重乃尔,亦不应毫无鉴识能力。故由钱遵王之抄本,可以推想题为达摩所传之《易筋经》,出现年代当在此稍前。前曾谈及程宗猷说少林本以棍法闻名,明末才努力钻研拳术。其时代在万历年间。因此,《易筋经》可能就是这个时候被造出来,用以改良少林拳法的。
其书甫出,天启崇祯间犹未大行,钱遵王、宋衡,应该都是热心的推介宣扬者。一九六八年台湾自由出版社所印《真本易筋经、秘本洗髓经合刊》,另有顺治辛丑海岱游人张月峰叙记[注 5]。萧天石〈重刊易筋洗髓二经例言〉复云其所据者,为蒋竹庄家藏明版本刻本。则是明末传抄刊印者已不乏其人。不过,明代已有刻本之说是可疑的,蒋竹庄藏本也不可能是明刻的。且相较于黄宗羲、黄百家对当时少林拳勇的描述,似乎《易筋经》仍刚在推广阶段,对天下传习少林拳者也尚未发生风行草偃、转移风气之作用。少林拳艺,当时仍以刚猛、搏攻、跳踉奋跃见长。
可是这种拳风在当时也正遇到空前的挑战,无论是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或曹秉仁《宁波府志》,都提到另一种以静制动、内敛的拳术,而且评价在少林拳之上。这种内家拳术的崛起,事实上是一时风气,如太极、形意、八卦这类拳术,均由此风气发展而成;同时大儒颜元亦学运气术,往往「夜中坐功」,并习双刀单刀(见《颜习斋先生年谱》)。面对内家拳之崛起,少林拳遂不得不有所更革。或者说,内家拳之崛起,代表着一种时代的新思潮,少林拳也在这一思潮中形成了变革。
内家拳之兴起,乃是导引运气理论与武术的结合。明末清初以前,所有武术著作都没有练气的讲法。即使是戚继先的《纪效新书》也没有这类言论。但明末清初以后,练气,却成了普遍之观点与功法。
干隆间王宗岳(一七六三-一七九五)《太极拳论》明言使拳应「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同时期苌乃周(一七二四-一七八三)《苌氏武技书》也在论拳法时大谈〈中气论〉、〈行气论〉、〈养气论〉,谓练拳者必须「练形以合外,练气以实内」、「神与气合,气与身合」。一些武术名家,如康熙、雍正间的甘凤池,《清史稿?甘凤池传》说甘氏「善导引术」,「拳法通内外二家秘奥」;干隆时的唐际之,《清稗类抄?技勇类》说他「能运气。运气处,有硬块坟起如核桃,刀石不能伤」。
一些民间宗教教派,如干隆时八卦教张百禄,据《军机处录副奏折》说其教徒「拜张百禄为师,学拳运气」、「学八卦拳,并授运气口诀」;嘉庆初,天理教任四等人「学习义和拳棒」,并「运气念咒」;嘉庆八年,离卦教首领张景文教授徒众,「同教中有仅只念咒运气,学习拳棒者」,直到道光间,该教仍教徒众「每日坐功运气」。而这个教即与少林颇有关系,据《那文毅奏议》说,嘉庆间离卦教徒张洛焦,曾习金钟罩,时常来往少林寺。足证运气之说已流衍天下,且往往与宗教结合,少林亦受此风气之笼罩。故《清稗类钞》说:「少林拳法有练功术,运气于筋肉,则脉络突起,筋如坚索,肉如韧革,刀击之不能伤也。」郑板桥也说湖北魏子兆「遇少林寺僧,授以运气传神之诀。魏习之数年,周身坚硬如铁」。运气时,虽刀斧不能伤,其状大类前面所述及的唐际元。
这种重视气的新武术观,必然会将武术由形体动作、趋避腾挪、技巧姿势、力量速度,转向内部之血气运行层面,此所以称为「内家拳」。内向化,成为这个时期一种重要的趋势。
《易筋经》就是这一趋势最好的证例。它说练其功法,可使人「臂腕指掌,迥异寻常。以意努之,硬如铁石。并其指可贯牛腹,侧其掌可断牛项」(〈内壮神勇〉)。这种效能,非一般之勇力,而是靠气。故非外壮,而是内壮;非一般之勇力,而名为神勇。〈内壮篇〉说:
内与外对,壮与衰对。壮与衰较,壮可久也。内与外较,外勿略也。内壮言坚,外壮言勇,坚而能勇,是真勇也。……凡练内壮,其则有三:一曰守中道。守中者,专于积气也。……守之之法,在乎含其眼光、凝其耳韵、匀其鼻息、缄其口气、逸其身劳、锁其意驰、四肢不动、一念冥心。……守在于是,则一身之精气与神俱注于是。……二曰勿他驰想。……三曰持其充周。……气既积矣,精神血脉悉皆附之。守之不驰,揉之且久,气唯中蕴而不旁溢,气积而力自积,气充而力自周。
内壮,是靠守中积气,以达到积力之效的。其法则有三,而实仅专意守中一法(此法有操作上的下手处,也就是揉,所谓「其下手之要,妙用于揉」,详下文)。守中,以及匀鼻息、缄口气、锁意驰、一念冥心等,谁都看得出来这乃是道家工夫。所以此处讲精气神,〈总论〉更申言易道与阴阳二气之运,把「易筋」之「易」推原其义到《易经》上去:
其所言易筋者,易之为言大矣哉!易乃阴阳之道也,易即变化之易也。易之变化,虽存乎阴阳,而阴阳之变化,实有存乎人。……人勿为阴阳所罗,以血气之躯,而易为金石之体。
这是教人要掌握阴阳(所谓「阴阳为人握也」)。掌握之法,除了上文所说的守中积气之外,还有采咽阴阳与配合阴阳之法。采咽阴阳,见〈采精华法〉,云:「太阳之精、太阴之华,二气交融、化生万物。古人善采咽者,久久皆仙。」这是道教服气之法,亦甚显然。配合阴阳,则见〈配合阴阳法〉。说人身为小阴阳,「凡人身中其阳衰者,多患痿弱虚惫之疾,宜用童子少妇,依法揉之。盖以女子外阴而内阳,借取其阳,以助我之衰」,反之亦然。此乃阴阳调济之义。
也就是说,《易筋经》主张内壮、追求神勇,提出来的方法则是守中积气、吸日月之气、借别人之气等。整个拳术的理论完全没有谈到搏击的招式技法,而是内向化地教人掌握阴阳气运,涵养精气神,以转弱为强、变靡为壮。这与戚继光《纪效新书》、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任伯言《白打要谱》等嘉靖、万历间武术书实有完全不同的论述取向。
而这种路向跟道家道教的关系,则是非常明显的。除了讲《易经》、讲阴阳气运、讲修炼、讲炼气、讲守中、讲采咽、讲阴阳配补之外,它还有〈外壮神功八段锦〉,是直接采用道教导引术的。
八段锦之名,始见于南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九,云政和七年起居郎李似矩「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曾慥《道枢》卷三十五〈众妙编〉更详述其法。《易筋经》所讲的,其实也就是同一套功法[注6]。
这样子结合着道教导引运气之法以改良少林拳,而托名于达摩的著作,在天启间面世之后,配合着整个内家拳或拳术内向化的潮流,事实上对少林僧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少林寺逐渐便接受了它。
何以知道呢?据王祖源《内功图说》云:咸丰四年,他随兄长住在陕西时,认识了力士周斌,三人同至少林寺,在寺中住了三个月,得少林〈内功图〉与〈枪棒谱〉而归。枪棒谱,其实是少林寺的老东西;内功图,就是新玩艺了。其内容包含十二段锦总诀及图说、神仙起居法、《内功图说》与五脏病因、《易筋经》十二图诀、却病延年法等。这是少林寺已吸收了《易筋经》的铁证。
十二段锦与八段锦基本上是同一套东西,干隆三十六年徐文弼编《寿世传真》八卷,既录了八段杂锦歌,又扩充为十二段锦,同时还有〈修养宜行内功〉一卷,述调息与小周天功法(含静坐、内视、叩齿、漱津、运气于任督二脉等)。少林内功图的「内功」之说,远昉《易筋经》,近采《寿世传真》,是再清楚不过的。后来,光绪二十一年周述官编《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就干脆并用了「
易筋」与「内功」两词[注7]。
四、援道入佛的新典范
采用了《易筋经》,而开始讲究内功的少林拳,正是因为如此,才能把张三丰内家拳也包括进少林拳谱系中来,甚至造出张三丰源出少林的传说。内家拳所创的点穴法(见〈王征南墓志铭〉),认穴本同于医家之铜人法,结果也竟成了《少林铜人簿》一类讲法,彷佛其技即源出于少林,实在是历史上极饶兴味的发展[注8]。
不过,铜人之说,《易筋经》卷下〈玉环穴说〉有载:「《王录识余》云:『铜人针炙图,载脏腑一身俞穴有玉环,余不知玉环是何物。』张紫阳《玉清金华秘文》论神仙结丹处,曰心下肾上,脾左肝右,生门在前,密户居后,其连如环,其白如绵,方圆径寸,密裹一身之精粹,此即玉环」,则是尚不言点穴,亦不采铜人针炙图之说。此即可见《易筋经》虽谈内功,虽用导引法,其说终究与内家拳术不同。此处征引张紫阳丹法,下文又谈呼吸吐纳、存想、咽津等,但事实上道教讲这些,是要人养结内丹、修真登仙。《易筋经》虽用其法,却并不是要让人成仙。所以说它仍然是与道教功法不甚相同的。
这个分别,就像《易筋经》讲内功、论内壮、说积气,方向上固然与内家拳相同,都呈现着内向化的性质;但把它拿来跟太极八卦形意之类拳法相较,立刻便会发现它们仍究不一样。
《易筋经》所要达到的,仍是刚的效果。它所谓的「神勇」,比一般的刚猛勇力更勇,「并指可贯牛腹,侧掌可断牛项,孥拳可擘虎胸」;「吾腹,乃以木石铁椎,令壮汉击之,若罔知焉」(海岱游人〈叙记〉);「绵弱之身,可以立成铁石」;「以血肉之躯,而易为金石之体」(〈总论〉)。内家拳则比较强调柔,因此多说松、虚、静、用意不用力、气沈丹田等。因此,我们可以推测《易筋经》是少林武者依少林拳之基本特性(刚猛),从内向化的思路上去采撷道教功法而成的,所以与内家拳、道教仍有所差异。
这是目标、性质方面的不同。在具体功法方面,它也不纯用导引。而是以药洗、服食、揉打来配合意守养气。
所谓药洗,是用汤药来洗身体,帮助筋骨坚实。服药与揉打则一内一外,所谓「外资于揉,内资于药」。揉,即按摩之法,以揉按心脐之间为主。心脐间的膜,不容易揉按到,则用杵捣槌打。详见其〈膜论〉、〈揉法〉诸篇。这种揉法及对筋膜的解说,亦是道教所无的。「般剌密谛」对此亦特加按语解说云:
易筋以练膜为先,练膜以炼气为主。然此膜人多不识,不可为脂膜之膜,乃筋膜之膜也。脂膜,腔空中物也。筋膜,骨外物也。筋则联络肢骸,膜则包贴骸骨。筋与膜较,膜软于筋。肉与膜较,膜劲于肉。膜居肉之内,骨之外,包骨衬肉之物也。其状若此。行此功者,必使气串于膜间,护其骨、壮其筋、合为一体,乃曰全功。
这才是《易筋经》独特的功法与见解[注9]。在此之前,东晋已传〈天竺国按摩法〉,见《太清道林摄生论》、《正一法文修真要旨》、《备急千金要方》、《云笈七签》、《遵生八笺》等书中,共十八势。又有婆罗门导引法,辑入王仲丘《摄生纂录》中,凡十二节。其中都有槌打的方法,但前者仅谈到「以手反槌背上」,后者只说要「两手交槌膊并连臂,反捶背上连腰脚」,没有像《易筋经》这种按揉捣打之法,更没有筋膜说。不过,我遍考了道教所有导引法门,均无槌打者,故也许可以说槌打为天竺按摩导引法之特色,而《易筋经》就是发展了这个特色[注10]。
按摩槌打,是揉按、杵捣、槌打,渐次加重的。木杵、木槌之外,尚要辅以石袋、石杵。木杵、木槌,用于有肉处。骨缝间,则用石袋、石杵。它与道教运气法不同之处,在于道教主要靠存想,以意运气,让气流走于任督二脉;它不是如此,而是在揉打时,意注于揉打之处。所以揉打至何处,意与气也就到了那个地方。先揉于前身心下脐上,「功至二百日,前胸气满,任脉充盈;则宜运入脊后,以充督脉」。共行功十二个月。
按月行功,是宋代发展出来的导引法,相传出于陈抟。《四库全书‧道家类存目》称此为「按节行功法」,指它依照着气节时令来行功,明朝颇为流行。《遵生八笺》、《三才图会》、《保生心鉴》均曾加载,罗洪先《万寿仙书》称为〈四时坐功却病图诀〉。《易筋经》沿用了这种按月行功的观念,所以内中有〈初月行功法〉、〈二月行功法〉、〈三月行功法〉、〈四月行功法〉、〈五六七八月行功法〉、〈九十十一十二月行功法〉六篇。
经此十二月行功并服药洗药之后,神功已成,气满于内,但还有两事需要补充。第一件事,揉打积气,只在前胸后臂,故气仅充于身体上,还不能把气运到手上,所以接着要练手。怎么练呢?一是仍用揉打之法,用石袋从肩头往下打,直至小指尖再用手搓揉;二是也用药洗;三是药洗后加以锻练。先努气生力,然后用黑豆绿豆拌在斗中,用手去插,以磨砺其筋骨皮肤,类似后世练铁沙掌之法。
第二件事,是要学习贾力运力的姿势和方法。全身积气,殆如水库蓄水,水既蓄满,便须学怎么行水用水,此所以又有〈贾力运力势法〉篇。
此类势法,其实就是八段锦、十二段锦之类导引动功,也有些版本称之为「易筋经十二势」,但它说这是佛家功法:
此功昉自禅门,以禅定为主。将欲行持,先须闭目冥心,握固神思,屏去纷扰,澄心调息。至神气凝定,然后依次如式行之。必以神贯意注,毋得徒具其形,若心君妄动、神散意驰,便为徒劳其形而弗获实效。初练动式,必心力兼到。
早先所有动功导引八段锦、十二段锦廿四势之类,均只说明动姿势,很少强调心的修养,这则是一个特例。后来徐文弼《寿世传真》及王祖源传出的《内功图说》皆沿袭之,以十二段锦的第一式为「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它把澄心解释为禅定工夫,并认为除了在练八段锦时要用此工夫外,一切行功均以此为基本,是它理论上一大特色。故「般剌密谛」在〈内壮论〉之后又特加识语谓:
人之初生,本来原善,若为情欲杂念分去,则本来面目一切抹倒。又为眼耳鼻舌身意分损,灵台蔽其慧性,以致不能悟道。所以达摩大师,面壁少林九载者,是不纵耳目之欲也。耳目不为欲纵,猿马自被锁缚矣。……此篇乃达摩佛祖心印先基,其法在「守中」一句,其用在「含其眼光」七句。
守中,就是「一念冥心,先存想其中道,后绝诸妄念,渐至如一不动」。含其眼光等七句,是指闭眼、凝耳、匀鼻、缄口、逸身、锁意、四肢不动、一念冥心。讲的还是澄心静虑的工夫。它以此为禅定,乃是援道以入佛,希望达成一种综合佛理与道术的新架构。后来佛门接受此经,且将之视为佛门武术宗源,亦因它具有这种援道以入佛的型态。
五、仙佛武学的路向与疑难
《易筋经》在明末少林拳发展的关键时刻,吸收了道教的气运学说,讲呼吸吐纳、守中积气、采咽阴阳、修练导引,形成了一套配合少林刚猛拳风的内壮理论与内功功法,当然很快就奠定了它的典范地位。
但这种融合事实上是强水火于一冶,非常困难。《易筋经》也未能达致完美融会之境地,其理论与功法均有不少破绽。
先说功法。《易筋经》吸收道教功法时,混采了好几种不同的路数,例如守中积气是一种,服咽日月精华的服气论又是一种,二者并不相同,经文兼取之,何者为正、何者为辅?守中固然可解释为禅定,服食日月精华又与佛教思想何干?此即为其疏漏之处。
《易筋经》各本又多有〈内运周天火候歌〉、〈行功要诀〉。此纯是内丹法,又与服气论、积气论迥异。重点在于「颠倒阴阳,更转互属」,添水返火、运用铅气。且行功只在子午,要以河车逆运坎水上昆仑,共运三十六度,企求五气朝元。若用此法,则大谈服食日月精华、揉打搓洗,便归辞费。抽添水火,气贯泥丸,又与内壮神勇有何关联?《易筋经》兼收并蓄,而不知实自陷于左支右绌也。
又,道教丹法中是有歧途、有旁门的。所以道教炼丹之士称好的炼丹法为金丹大道。不好的丹法,例如藉助性交货采阴补阳者,便被称为泥水丹法。《易筋经》援用了道教炼丹术,却对此无力检别,只说功夫若成之后,「修身坚壮,不畏饥寒,房战取胜,泥水采珠,犹小用耳。修仙成佛,要不外是」(〈易筋经意篇〉)。它认为这只是功夫高下之分,殊不知修仙之法与阴阳采战乃是两条路,功夫并不相同。古修房中术者,固然有以性交为登仙秘径者,但炼内丹之法,大兴于宋元,尤其北派全真教均为出家道士,焉能以阴阳采捕或房中征战为说?故内丹家说龙虎交媾、阴阳配合,主要乃是一身内气而说。即使是东派男女双修,亦与房战采捕者不同。《易筋经》不知此中分判,误为一谈,可谓大谬。
不仅如此,《易筋经》因正面肯定房战采珠之功效,竟发展出了锻练阳具之法。教人攒、挣、搓、拍睪丸;咽、摔、握、洗束、养阳具。洗,指用药水烫洗。束,指用软帛束之勿屈。练之久久,阳物便刚强了,「虽木石铁锤亦无所惴」(〈下部行功法〉)。海岱游人说在长白山曾逢一西羌人即曾习此功夫,可以「以长绳系睪丸,缀以牛车之轮,曳轮而走,若驰也」。现今市井间有号称全真气功之「九九神功」,练的就是这类系睪丸、吊阴茎的工夫。这种工夫跟武术有什么关系?无非乞求增强性能力罢了,故《易筋经》以此自云:「以之战,应无敌手。以之延嗣,必种元胎。吾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大于是法者!」「设鏖欲战,则闭气存神,按队行兵,自能无敌。若于应用之时,加吞吐呼吸之功,更精神百倍,气力不衰,昼夜不寝,数日不食,亦无碍矣。」
它如此沾沾自喜其壮阳神效,是否恰当呢?若真是达摩传经,授予少林寺僧,当然不会谈这一套,也用不着这一套。且这种功法中显示的性态度,是以性为天地间之至乐,以昼夜不寝不食地性交为乐事,更非僧人习武者所宜有。所以像这些地方,明显地是为它所吸收的道教功法所误,不及检别,因而误入歧途[注11]。
经中功法其它妄谬之处,颇与此有关,如〈无敌神功密法〉教人「两脚盘坐身项直,双手捧托肾囊前。……此段为运气到茎卵功夫」。宣统三年梁子瑜刊全图《易筋经》则引高子曰:「握固二字,人多不考,岂特闭目见自己之目,冥心见自己之心哉?趺坐时,当以左脚后跟曲顶肾茎跟下处,不令精窍泄云耳。」此皆妄谈,乃读丘处机《大丹直指》而误者。
形成这类混淆与错误,可能也不能归咎于古人造作经论时思虑欠周,而应考虑其时代风气。宋元以来之道教丹法,本来就有三教揉合的性质;以长生为命功,以释家明心见性为性功,而讲性命双修,更是普遍。故往往仙佛合言,混无生宗旨与长生久视于一炉。《易筋经》就显示了这种理路。〈内运周天火候歌〉说:
《易筋经》,炼气诀。……定气凝神锁心猿,两手插抱趺足坐,识得先天太极初,此处辨识生身路。冥目调息万缘定,念念俱无归净土。……此是神仙真口诀,君须牢记《易筋经》。
既归净土,又成神仙,口气与〈易筋经意篇〉说:「修仙成佛,要不外是」相同。都是仙佛合说。而在实际功法操作中,则是以修仙为成佛的。
此种型态,自宋以来已渐形成,至明末而大盛。如颜元就批评他家乡「万历末年添出个黄天道」,「仙佛参杂之教也」。「似仙家吐纳采炼之术,却又说受胎为目连僧,口中念佛」(《四存编‧存人编》)。黄天道,亦以炼成金刚不坏之体,撞出轮回为说,也每日三次参拜日月,也主张双修法,均与《易筋经》有相同之处。同在天启年间的道教伍柳派伍冲虚所着《内炼金丹心法》,成于一六二二年,增注本刊于崇祯十二年,改名《天仙正理直论增注》,更是说:「天仙,佛之至者也。」其弟子柳华阳《金仙证论‧禅机赋第十三》则云:「恐后世学禅者不明佛之正法,反谓吾非禅道,故留此以为凭证耳」,也以仙佛合宗自命。《易筋经》处此时会,援道入佛,欲修命以成佛,也是可以理解的[注12]。
此外,我们在前面曾经谈过:明清朝时期一些民间教派常习武练气。这些民间教派,都是混揉三教义理而成的,直至晚清均是如此。如道光年,扬州「周星垣,号太谷,能练气辟壳,……遨游士商大夫间,多心乐而口讳之,积中师事久,颇得其术,太谷门徒寖盛」(《山东军兴纪略》卷二十一〈黄崖教匪〉)。「宿州张义法者,从永城魏中沅学弹花、织布两歌,皆邪教之隐语。又令盘膝静坐,名为『坐莲花』;两手捧腹,名为『捧太极』;一日三次,默诵咒语,名为『三省功夫』」(《金壶七墨》浪墨卷四〈教匪遗孽〉)。光绪年间,「霸州城西鱼津窝村,有……密密还乡道教门,即白莲教门也。该教宗旨,恭敬孔子、老君、佛,吃常斋。……日日坐功运气,望死后西方乐土,成仙作祖」(《拳时北京教友致命》卷八,北京救世堂一九二○年刻本)。又光绪间,有「一炷香」教。该教创于明末,「以敬佛为宗旨,不杀生,不害命,吃长斋,焚香,日日坐功运气,其终向望死后脱下皮囊,往西天成仙作祖,为乐境也」。
这些教门,有两方面与《易筋经》关系密切:一是它们都属于混淆佛道,甚或混揉三教之世俗宗教型态,其教义取便流俗信从,故理论都不严密,也不深刻。错谬之处,往往而有。即使不错,理境也不高。《易筋经》也有这种现象,重在可以实用奉行,而非造论之幽玄精密。
其次,这些教派,常被官方或正统人士定义为「邪教」。除了教义未尽正宗之外,这些教派辄舞拳弄棍、练气习武也是一个极普遍且重要的因素。因此,它呈现的,是一种宗教、练气、习武混合的状态。而《易筋经》所显示的,也就是这个样子。假若我们记得「火烧少林寺」的传说,则这种类似性就更为有趣了。少林寺在清朝事实上并未被火烧掉。但那是历史上的事。在武术界,少林涉及天地会反清复明大业,少林寺被烧、少林五祖逃出、分别创立洪拳等等,则是各门派心目中传承已久之另一事实。这些武术派别,奉达摩为祖师,谓其艺皆传自少林,似乎也不能说他们都是神经病,明明没有的事还相信得如此诚笃,明明没有的人物偏要供来做祖宗。假若《易筋经》跟那些民间宗教一样,也有一个教团,用这样的功法来教其教民,将宗教、习武、练气合而为一,以致传其艺者均自称少林门徒,以致朝廷忌惮而剿灭之,不是也很有可能吗?不是比说练武的都是神经病更合理吗?只不过,这个名唤少林的教团,未必即是嵩山那座少林寺。我们看这些故事,均自称为南少林;包括叙述达摩授艺的部分,如尊我斋主人编《少林拳术秘诀》云:「少林技击,以五拳为上乘。……五拳之法,传自梁时之达摩禅师。达摩师由北南来。」亦谓达摩是到南方授拳。岂不分明告诉别人:此少林非彼少林,此达摩非彼达摩吗?达摩,释典通作达磨,此则皆称达摩,也有暗示畛域区隔之意。
这是一种推测。另一种可能性的考量,则是从明末另一本拳经觅线索。那就是干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曹焕斗整理出版的《拳经拳法备要》。
此书实为两书。《拳经》为张孔昭撰,《拳法备要》则系曹氏自着[注 13]。张氏约为康熙时期人,其谱中有「少林寺玄机和尚传授身法图」,似其法本诸少林,后来张鸣鸮、张孔昭等转益多师,又颇有自得之处,固已迥非玄机和尚传授之原貌,但渊源本于少林,应是确实不诬的。据其所述,则明末少林寺拳勇已着盛名,亦有传授,流布四方,所以《拳经》中已出现:「拳法之由来本于少林寺」之说。把宋太祖长拳、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销、二十四气探马入闪、十二短打、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张敬伯之打,统统溯源于少林。这些武术,其实均为《纪效新书》上的记载,可是在戚继光的叙述中,它们是跟少林寺棍法齐名的,并非源出少林。可见明末清初,少林拳勇声名渐着之后,少林徒众张大其说,高自标置,自居为武术宗祖,把各家武术都讲成出自少林,已成为一种风气。
而事实上,广泛吸收各界长处,才是此刻少林拳发展的真相。例如《拳经拳法备要》中有醉八仙拳,号称「此乃拳家之祖,从此化出」。佛教少林拳法,缘何而取义于醉八仙?僧家戒酒,又不奉八仙,此类拳法,自是汲取自异教而来。拳法中又有「走盘太极八步全图」,又讲阴阳、刚柔、借力、偷力,此均与佛理无涉,而是近于道家的理论,与其拳法有醉八仙相似。
此书亦已提到气的问题,〈提劲运用之法〉云:「大凡运劲之法在乎气,而气之虚实全凭小腹下运之。盖周身运量气为之先。若气不在小腹而在上胸,此上实下虚」,把力量归原于气,气力则要由腰转出。另有〈气法指要〉云:
紧闭牙关口莫开,口开气泄力何来?须知存气常充腹,煞手休将气放怀。回转翻身轻展动,灌通筋骨壮形骸,终朝练习常如是,体质坚牢胜铁胎。
这种气法,便很像《易筋经》所述导引法。足证少林拳法在明末清初确是朝结合气论、道教思想、道教导引法之方向发展的。佛、道、武,混而为一。这也是一种「三教合一」,只不过,含有不少混淆与疑难,不可不辨。
六、《易筋经》的流传与误解
《易筋》、《洗髓》二经,武学界仰若泰山北斗,传习者多,深自秘惜者尤伙,影响至为可观。但传习诵法者,或不知其来历,或不明其功法之底蕴,或不辨其谬,更勿能审其于武术史思想史之意义,矜习遗编,诧为奇术,聊资稗贩而已。
以民国十八年张庆霖所着《练气行功秘诀内外篇》考之。其书金一明序,谓其为少林衣?,推崇曰:
「练《易筋》者,不能比其神;练《洗髓》者,不能知其妙。」作者张庆霖本人亦于内篇第十一章〈气功歌诀秘抄〉,亦即全书结尾处,抄录〈内运火候篇〉、〈无始钟气篇〉、〈四大假合篇〉、〈凡圣同归篇〉、〈物我一致篇〉、〈六六还原篇〉,然后说:「本歌诀已极气功之能事,酣畅淋漓,
毫无所讳:其法与《易筋》、《洗髓》两篇大同小异。至其道,则又高出《洗》、《易》万万也。是均在有缘学者熟烂于胸中揣摩之矣。」又说:「《易筋》、《洗髓》诀,蒋竹庄家藏刻本中有,但不及涵芬楼手抄秘籍录中之详而雅。至本诀则为秘抄,从未见刊行过。」其实此六篇歌诀,第一篇即在《易筋经》中;其余五篇,则为《洗髓经》之文字。张氏谓其「从未刊行过」,又夸称其法高出两经万万,真乃天大之笑话。蒋竹庄家藏本便录有此数篇歌诀全文,张氏盖根本未曾寓目。涵芬楼秘籍抄本,确实较蒋藏本为「详」,但所多出来的,乃是〈退火法〉及〈服药十锦丸〉、〈五生丸法〉、〈五成丸法〉、〈十全丸法〉、〈便方〉、〈平起服法〉、〈平起洗法〉等药方,又何尝「详而雅」?此即可见张氏大言欺人,非于《易筋》、《洗髓》两书毫无所悉,即是阴窃其说,复张扬谓能胜于二经,以惊俗耳、以骇俗目也。此书有段祺瑞、金一明序。段氏非此道中人,或不娴仙佛武术之事;金一明则为大行家,曾着《中国技击精华》、《武当拳术》、《武当三十二势长拳》、《练功秘诀》等书,乃竟随声附和,不知张氏此书不仅抄录者即为两经之歌诀,其所述功法亦衍两经之绪,诚可怪叹!
又,宣统三年梁士贤辑刊《全国易筋经》,仅录第一套十二式、第二套五式、第三套五式,共二十二式。附青莱真人八段锦坐功图八式、陈抟睡功图二式。则是只以八段锦视《易筋经》,可谓管中窥斑,未见全貌。
萧天石〈重刊易筋洗髓二经例言〉则说二经「为学佛坐禅之基先工夫」;「洗髓之于禅定,尤为重要,由此而入,方是坦途」。殊不知依二经之意,易筋洗髓均须运用禅定工夫。故非二者为学佛坐禅之基先工夫,乃禅定为其入门之坦途。萧氏恰好说倒了。
萧氏此刊,又自诩其《洗髓经》系干隆间排印本,且谓「经前并有慧可序;后有跋,系月庵超昱绪欣据内典翻译。全部《易筋经》亦系据原本天竺文翻译」。凡此,亦均为误说。两经皆无梵文本,亦不在《大藏经》内。慧可序、月庵跋,也均为伪记。凌廷堪考证谓:慧可序,云:「初至陕西敦煌」,后魏时敦煌焉有陕西之称《校礼常文集》卷廿五?《易筋经》干隆间只有抄本,《洗髓经》时代更晚,是依附《易筋经》而造者,幻中出幻,干隆间岂能遂有刻本?故此亦大言欺人而不识刊印之源流者也。书中又附所谓「易筋甩手功真传」,云出道教《青城秘录》等书。按,将此类功法与《易筋经》合刊,固足以供读者参证,使知《易筋经》与道教养生功法之关联;然甩手仅为养生之用,与《易筋经》之为武技内壮者功用殊途,恐不宜牵合。至于练易筋功时,「须绝对断绝房事。……期满后,亦以少亲房帏为上,能行而不漏者亦然」云云,悬为厉禁,而实乏根据,经中毫无证案,乃萧氏虚声恫吓以增人信此功法耳。
蔡雨良另由栖霞山老道处得一两经合抄本,一九八一年由真善美出版社印出。较萧刊本多〈推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增广易筋洗髓内功图说〉、〈易筋洗髓支流汇纂〉、〈内外功集成〉。易筋之学,流脉颇可考见,可谓洋洋大观,裨益学林,不为无功。但刊印其书,旨在「发扬仙学」,提供给「有志性命双修者」研究。《易筋经》本来乃是吸收道教导引运气练丹之说,以发展武勇搏击之术;此则遽以其言导引运气练丹,而奉之以为成仙养生秘谱矣,岂不谬哉!
武术界所传,别有五台山灵空禅师《全图练软硬功秘诀大全》一种。凡总论、练软硬功秘诀、练功印证录、练功治伤秘方四章。所指软功,乃朱沙掌一指禅之类;硬功,乃金钟罩铁布衫之类。其法实均由《易筋经》所述搓揉、药洗、努气生力、以手插豆之法发展而来。其用药洗手之药方亦然。第一章第六节并述〈涵虚禅师练功学技谈〉,可知该书所论功法与少林《易筋经》肸向相通,渊源正不可掩。但区分武功为内外两类,云:「内功主练气,趺坐习静,与道家之导引术约略相似。外功主练力」,则是内外打为两截,非以内功为筋骨力量之助。又述练外功之法,为「先练皮肉,次则练筋骨,皮肉筋骨既坚实,更进而练习个部之实力,实力既充,然后更进而练习运行气力之法。练皮肉,用搓摩之法;练筋骨,用八段锦;练各部气力,用努气生力法,兼用石锁铁杠等器械之助,均与《易筋经》同,然次序颠倒了。《易筋经》是以气为主,充气于内,以壮筋膜血骨,再练皮肉。灵空禅师此法,则有外无内,虽衍《易筋》之绪,而实失其真传[注14]。
也就是说,《易筋》、《洗髓》,地位虽高,真赏殆罕。无论仙学抑或武学,承流接响者固不乏人,但误解既多,或虚饰而增华,或变本而加厉,或源远而歧,或流别而分,殊难使人明其来历、知其底蕴,于明清之际佛、道、武学参合之迹,尤难考案,故本文粗发其凡,以俾考览。
【注释】
[注1] 徐震,《国技论略》上编〈辨伪〉中〈易筋洗髓经不出于达摩〉、〈辨少林拳术秘诀言师授渊源时代之误〉二节(民国六十四年,华联版社重印本)。又唐豪,《少林武当考》上编第五节〈达摩与易筋经〉(民国七十二年,华联出版社重印)。
[注2] 林伯泉,《中国武术史》第五章第八节(民国八十五年,五洲出版社)。
[注3] 象形拳,又称仿生拳。意谓模仿生物而成。其中猴拳起源甚早,《纪效新书》已云:「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囮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曹焕斗《拳经拳法备要》也有站步式,注云:「亦名疯魔步,猴拳从此化。」铁拐李颠椿式,注云:「醉步此中生出,猴拳亦从此生出。」两者对勘,可猴拳流传已久,而少林拳法中亦颇重视猴拳,其法则以颠醉佯狂之步法为之。然而,后世所谓少林五拳,却是龙、虎、豹、蛇、鹤,见尊我斋主人编《少林拳术秘诀》(民国七十三年,华联出版社重印本)。此盖猴拳在少林宗派中渐中其传,而亦可证明少林五拳之说属于后之附会。
[注4] 尊我斋主人编,《少林拳术秘诀》,亦以少林武术为「柔术」、「气功」。此即其书晚出之证。
[注5] 海岱游人叙记,一本题为元中统六年,见[注1] 引唐范生书。
[注6] 八段锦,有繁有简,有坐有动,详马济人《道教与气功》,第三章十五至十九节(文津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注7] 《少林拳术秘诀》将此八段锦十二式扩充为十八式,称为「达摩所传十八罗汉手」。该书并未引用《易筋经》,但这显然由《易筋经》来。
[注8] 点穴法创自内家拳师,且与道流渊源深厚,后少林才传习其技,另见[注1] 所引徐震书上编〈存疑〉。
[注9] 论膜,极为特殊,后世少林拳术亦无承续其说者,仅《杨氏太极拳老谱》附录有〈太极膜脉筋六解〉一篇,其中说:「膜若节之,血不周流。脉若拿之,气难行走。筋若抓之,身无主地。」「抓膜节之半死,申脉拿之似亡,单筋抓之劲断。」此似即与《易筋经》所言有关。该谱另有〈太极力气解〉页:「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于筋脉,象也」,与《易筋经》内壮的讲法也显然是有关系的。
[注10] 《杨氏太极拳老谱‧太极字字解》将按、揉、摩、捶、打诸法,由练功之法,转为技击之法,云:「挫、揉、捶、打于人于己,按、摩、推、拿于己于人,开、合、升、降于己于人,此十二字皆用手也。」按摩捶打于己,就是练功之法,施之于人则是技击之术。此显然也是由《易筋经》所述按摩捶打之法引申变化而来。同理,〈太极空结挫揉论〉说:「有挫空、挫结;有揉空、揉结之辨。…
…揉空者,则力分矣。揉结者,则力隅矣。若结揉挫,则气力反,空揉挫则气力败」等等,也是把揉法之用转为搏击之术。太极拳法本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为之,初无揉法;抓筋膜、闭六脉,亦非拳式中本有之义,故此均应为吸收自《易筋经》之说。世之论太极拳者,惜尚未考焉。
[注11] 自由出版社所刊萧天石编《真本易筋经秘本洗髓经合刊》即删去有关下部行功法的部分,谓其易流于房中采战,恐为后世重双修法之房中家所羼入。
[注12] 为道家功法者,应推苌乃周《苌氏武技书》,次则为王宗岳〈太极拳论〉。但王氏之说与道教丹法无关,苌氏〈中气说〉则明白指出:「中气者即仙经所谓元阳,此气即先天真乙之气、文炼之则内丹,武炼之则为外丹」。
[注13] 此书作者,各家考证,见解不尽相同。罗振常认为全都是曹焕斗作。唐豪认为一部分为张鸣鸮编,一部分为张孔昭或其门弟子所作。我的看法,则与他们不同。
[注14] 周述官《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十八卷,作于光绪二十一年,刊于民国十九年,卷帙最高,体例亦较特殊。其特点有三:一、将《易筋》、《洗髓》合为一体,认为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析分。
二、两经合论之后,他将《易筋》视为外壮功夫,谓《洗髓》为养心功夫,而所述功法,实偏于内养炼丹,已非武术神勇之技。三、他非常强调三教合一,是所有《易筋经》中唯一讲三教合一的,不止为仙佛合论而已。周氏之术,据他说传自少林静一空悟法师。一九九一年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王敬等人编《中国古代密传气功》曾将此书重排了一次。 魏晋已有"易筋"说 时间:2004/2/26 11:10:29魏晋已有"易筋"说 程大力 达摩被称为少林武术祖师,其根据除了《少林拳术秘诀》所云达摩创罗汉十八手,后发展为少林五拳外,就是《易筋经》前李靖之序云达摩曾传《易筋经》、《洗髓经》。唐豪曾对《易筋经》作了详细的考证。他在《少林武当考》中指出:"此书疑是羽流所作,托名达摩以售其欺者耳",断定《易筋经》为道教或修道者所作伪书。看《易筋经》内容,几乎无一不是道教养生的传统方法。唐豪先生的结论无疑是正确的。此后,达摩传《易筋经》和创少林拳之伪,遂成定论。这是唐豪先生于少林武术研究最重要的贡献。 但唐豪先生又说:"不但李序所云达摩适魏年月,以及得皮、得肉、得骨、得眨之语,由《传灯录》脱换而来。即所谓'易筋经'、'洗髓经',亦由皮、肉、骨、髓之语,自无生有","其口吻亦是从《传灯录》脱换而来"。查《景德传灯录》有:达摩"欲西返天竺,乃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时门人道副对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师曰;'汝得吾皮。'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众佛国,一见更不再见。’师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师曰:'汝得吾骨。'最后,慧可礼拜后依位而立,师曰:'汝得吾髓'。"易筋"、"洗髓"是否就是从这里来的,似乎有些似是而非。 其实,易筋、洗髓这样的名称,也并非从佛教著作《景德传灯录》而来,而已然是中国传统养生与神仙术早有的术语。 有人从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延陵君修真大略》中找到有"其功至,则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髓。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等语。并由之断定:"可见道家的'易筋'、'易髓'理论,早在宋代即已在养生功法中广泛应用和流传了。"(李良根《(易筋经>源流考证)见《武魂》 1994年第八期》其实,"易筋"、"易髓"之类的词语,出现远比这要早得多。这里补充一条更早的资料。查《汉武帝内传》中西王母就对汉武帝说过这么一番话:"夫如欲修之,先营其气,《太上真经》所谓行益易之道。益者益精,易者易形。能益能易,名上仙籍。不益不易,不离死厄。行益易者,谓常思灵宝也。灵者神也,宝者精也。子但爱精握固,闭气吞液,气化血,血化精,精化液,液化骨,行之不倦,神精充溢。为之,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经,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形易则变化,变化则道成,道成则位为仙人。"《汉武帝内传》署为班固撰,视其内容则显然不可能,但隋志中已有其篇目,所以《四库全书总目》该条云其:"殆魏晋间文士所为乎。"《汉武帝内传》是部半小说半房中养生的著作,至晚魏晋时已经面世,如此说来,则"易筋"、"易髓"之类词语,至晚魏晋时已在道教或小说家的著作中出现,因此,显然不可能是少林或佛门创造或采用的术语。 《易筋经》和少林寺
“达摩说”和“子宁道人说”
说到《易筋经》,可能很多网友没见过这本书,但听到过。确实,《易筋经》一书长期以来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它与传统武功、少林武术以及武侠故事等等有着各种方面的联系,特别是2004年中,由于《易筋经》一书被少林寺列为“少林武功秘籍”以后,各种媒体纷纷报道、渲染,其名更是不胫而走,蜚声海内外。
从历史的情况看,早在清乾嘉开始,已有不少学者谈到这本书,但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至今为止没有在该书的理论认识上有大的突破,更多的是人云亦云,以至到今天,《易筋经》一书成了一个学术公案,这一讲,准备从《易筋经》的作者,主要版本以及《易筋经》一书的内容、流变三个方面进行一下分析:
第一,我们来谈谈有关《易筋经》的作者。《易筋经》的作者是谁,长期以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它就是南北朝时天竺僧人达摩,另一种观点提出是明代天启年间由天台子明道人所著,为了讲解方便,咱们把这两种观点分别称为“达摩说”和“子宁道人”说。
我们先来看达摩说,《易筋经》的作者是达摩,其观点的根据论据就是根据署名唐代“李靖”所写的一篇序文,序文大意是这样的,后魏孝明帝太和年间,达摩来到少林寺,面壁少林,在面壁少林的过程中他说了一句话,“XX得吾皮、……XX得吾髓”面壁九年以后,他走了,面壁的那个地方坏了,少林寺人对它进行修理,发现了两份材料,一份就是《洗髓经》,一份就是《易筋经》,《洗髓经》最后归于会和,把它带走了。《易筋经》则留于少林,据说《易筋经》的原文是天竺文,很多少林僧人不认得天竺文上面到底表达什么意思,后来有一个少林僧人在峨嵋山巧遇了另外一个天竺僧人,这个天竺僧人的名字叫班腊密迪,请他把《易筋经》翻译了出来,之后,这本《易筋经》流落到了海外,后来由海外的一个人徐鸿客,得到了这本书,又传授给了虬髯客,虬髯客又传给了李靖。
到了宋代,据说有位自称原来是岳飞老师的一位游访僧人,把这本经书经过牛高,交给了岳飞,岳飞后来遇到了风波亭之案,在这之前他又把《易筋经》传给了牛高,牛高为了不妄传,又把经书带回少林寺,藏于嵩山石亭之中。这份内容也就是《易筋经》除了李靖序以外署名宋代牛高所写的另一篇序文的主要内容。
多少年来,由李靖、牛高两序写成的一个传承关系,包括少林寺僧人在内的很多人士,对此深信不疑。同时,这一故事也成为达摩传武术给少林寺的重要文献依据。最后这份《易筋经》也被少林寺视为自己的传下来的武功秘籍,被收到2000年出版的一份《少林武功易宗秘籍》中,作为自己的武功秘籍了。
《易筋经》这本书又是如何被社会上的人认识的呢?清代乾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在他的文集中曾经对《易筋经》中李、牛两篇序逐一分析,认为这份序言,所说的传自达摩,是依托的。他提出李靖的序是依托的,主要有五条证据:第一,序言中所记载的年号和历史上真实的年号不同;第二,他所记载的其中的传授关系,比如虬髯客,虬髯客又说传于李靖,完全是小说家言,因为虬髯客是唐人笔记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另外,像牛高的序中也存在着很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之后又有一位著名学者在题记中也对《易筋经》提出了相同的观点,认为两篇序言是伪托,认为“其伪自不待言”,是晚出的伪书。所以,把《易筋经》称为伪书并不是有的人认为是近代以来的书,清代嘉庆年间就有学者提出这部书是伪书了。
到了近代以后,在对待《易筋经》作者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比如1919年出版的一种《中国体育史》,就在毫无材料分析下,把《易筋经》的作者权贸然归到了达摩名下,由于这本书是中国首部体育史专著,所以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易筋经》“达摩说”提出质疑的,可推民国时期的徐哲东和唐浩两位先生,徐先生认为《易筋经》不出自达摩,认为是明清时人所为。其中也列举了李靖和牛高两篇序文中种种经不起推敲的破绽。
到了1936年,唐浩先生在他自己编著的随笔中,有两篇文章专门论述到了《易筋经》,他一方面在同意徐浙东先生的基本观点外又补充了两条材料,他认为李靖序言中称达摩于后魏孝明帝太和年间,来到广州,由广州来到南京,由南京落江北上,他认为其中的“太和”,是孝文帝年号,孝文帝是在孝明帝的前三十年;第二,至于李靖序言中讲的“某某人得吾皮、某某人得吾肉……”之语出自唐代,唐豪先生就反问,哪有唐代的李靖序言去引用后人所写的书呢?所以,这里面显然存在着问题。
到了上个世纪后半叶,对于《易筋经》作者的讨论,在五十年代有过,但到了八十年代以后更为热烈,在五十年代,唐浩先生撰写了旧中国体育史上附会的达摩一文,这篇文章中一方面坚持他三十年代的学术观点,另一方面,他明确提出《易筋经》是明朝天启四年,也就是1624年,由天台子宁道人所著。在过了五十年代以后,六七十年代,在将近二十多年中,有关《易筋经》的问题没有什么大的讨论。大概到了八十年代开始,由于《易筋经》的作者问题又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不过从各类材料来看,除了一些包括少林寺僧人在内的部分人士继续坚持达摩说以外,在学术界几乎没有研究者认同此说,都一致同意它是明朝天启年间子宁道人所著,同时也对相传的达摩说提出了质疑。但从提出质疑的论点、论据来看,均没有超过民国年间徐浙东和唐浩先生的范围。
第二个观点提出《易筋经》的作者是子宁道人,也有人说子宁道人俗名宗衡,《易筋经》的作者是子宁道人宗衡,是唐浩先生五十年代提出以后,后来普遍被人们所接受的一个观点,但不知道什么理由,很多人在谈到《易筋经》是子宁道人所著这个问题时,往往不谈唐浩先生,直接给人一种好象这个观点是他研究出来的。所以在具体论述中出现了不应该有的一些疏忽,比如说1982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易筋经》条目中是这样记载的:《易筋经》是天台子宁道人假托达摩之名所作。但我相信,任何一个人真正翻阅了文集一书的人,都无法看到这样的文字。
大家知道,《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有关学科理论的一部权威之作,应该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但一些撰写条目的人不去查对原文,他产生的疏漏又给后面的人制造了混乱。目前,据我所接触到的资料来看,较早记载子宁道人的版本大概有两份,一本是由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撰写的,藏在国家古国籍部;另一本是嘉庆年间学者在他的文集中提到的。但两份材料都没有说明子宁道人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人,到了五十年代,唐浩先生大概是依据所记,以及他所搜索到的版本,明确提出了《易筋经》大概是明天启年间子宁道人所著。唐豪先生这个观点是由什么材料支撑的,到目前为止,唐浩先生在他所有的文集中都没有清楚说明过,读者也不太了解。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唐豪先生在他五十年代写的旧中国体育史上附会的达摩一文中提到了一个本子,这个本子也就是唐浩先生文章中提到的“周文兰记本”,据说这是嘉庆年间的本子,而这是抄本还是刻本,唐豪先生没有说清楚,后来也不见流传,所以很难对它直接分析。但既然提到了《易筋经》中有嘉庆年间周文兰写的后续,那么我们就看到,在1917年上海大申书局出版了一本《少林拳术经义》中,就有周文兰写的序言,而实际上《少林拳术经义》就是一本以《易筋经》为主要蓝本的本子,其中既有周文兰的序言,也有署名明朝天启四年天台子宁道人宗衡写的把,从这点看,唐浩先生提出《易筋经》的作者为子宁道人或者就是由此而来。
有关子宁道人,各种文献材料中不见记载,但说他在天台,可能有间接材料可以证明,因为天台地处浙江东部,四面环山,距离天台县城近四十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子宁山,还有子宁峰,这个地方还有一个子宁村,我曾经专程到这个地方进行考察,据村民们相告,这里面的僧和道,香火非常盛,尤其是道教,民间非常盛行,祖辈上就有千山万道一说。但是,子宁道人俗名宗衡,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查到任何材料。所以有关子宁道人的问题,还有待于新材料的发现。
传统有关《易筋经》的作者主要是两种,一个是刚才介绍的达摩,另一个是子宁道人宗衡。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又有人提出了新的观点,不妨把这种观点称为“新说”,所谓新说者,是不同于传统观点另辟蹊径者,这个观点是这样认为的:
在2003年《体育文化导刊》上刊登了一篇有关《易筋经》的论文,其中提出,《易筋经》源自于中国秦汉时期的方仙道子养生术;第二,《易筋经》自魏晋南北朝期间,已经分为四家流传;第三,《易筋经》改变和形成于唐宋间,明代开始向社会流传;第四,《易筋经》虽非达摩所创,但它与达摩有渊源关系;第五,《易筋经》中所描绘的易筋十二图式是清代咸丰八年时增加的。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就觉得很新了,所以称之为“新说”。
但这五点结论我觉得很难说有什么新的、有价值的地方,一个观点的提出,从学理上、学术上来说,它应该要有价值。首先,把《易筋经》源自于中国秦汉时期的方仙道子养生术,这种观点如同称明清时期的某一小说源自于秦汉文学一样,尽管没有什么大错,但总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而来,所以说,它源自于什么东西,这个观点没有解决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第二,《易筋经》的改变和形成与唐宋间明代开始向社会流传,我们就觉得很纳闷了,因为他的第二个观点和第三个观点是说,《易筋经》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分为四家流派,到了唐宋年间,它改变和形成,既然《易筋经》到了魏晋南北朝已经分成了四家流派,那怎么能够说到了唐宋间开始形成呢?这不是倒过来了吗?所以说,这样的观点在逻辑上是相悖的。至于说《易筋经》没有创自达摩,但和达摩有关系,也没有提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为什么不能轻易否定达摩?这是史学上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作者也没有对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阐述。称《易筋经》与达摩有关系的证据是什么,作者又没有提出,所以说,“新说”的观点难以成立。
我们刚才谈了《易筋经》的作者,总体来说,根据本人去年年底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部复印出来的郑振铎的藏本,明末的《易筋经》抄本,可以断言,《易筋经》在明晚期时肯定是有了,但作者是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的材料说明,有待于新材料的发现。
易筋经的版本繁多,但为夺此书武林各派互相杀戮实是乡里故事
第二,我们谈一下《易筋经》的版本问题,因为古代的文献典籍总是通过代代传抄或者刻印才能流传下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各种版本,并形成为一门专门的传统学问。有关《易筋经》的版本,据史料记载以及本人所见,其数量不少,但内容相当庞杂,有些技术并不符合史实。比如有人这样写道,在清初,为了夺得少林最高武功秘诀《易筋经》,武林各派曾相互杀戮,为此,乾隆皇帝曾亲临少林,命令住持方丈将《易筋经》捐献出来,由国家印刷流传,这一段话完全是乡里故事。任何官示文献中,找不到这方面的记录。比如说,乾隆年间由国家印刷了《易筋经》,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官示书目中都找不到这样的记载,任何收藏家也没有收藏过乾隆年间有官府刻印的《易筋经》一书。
根据本人收集到的材料,我们大致给《易筋经》梳理了一下版本,大致有以下这么几种:第一是西体本,《易筋经》,就是刚才说的我在去年年底在国家图书馆复印出来的原由郑振铎先生捐赠的抄本,抄本一共72页,分上下卷,前有郑振铎的藏印。这个抄本的字写得非常有功力,一个是行书,一个是管歌体。为什么我们说这个书最起码是明晚期的抄本呢?因为抄本上尽管没有署名抄写的年代,抄写者的姓名,但在抄本的右上角印有一方印,是一方闲章,上面印的内容是“净心报冰雪”,这五字,原出自南朝诗人江总的诗句。
后来,明末清初的著名藏书家、书画鉴赏家梁青标就以此作为自己书画的鉴藏章。大家知道,像《易筋经》这样的书在传统士族中被视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被读书人所瞧不起。而这个本子能够为梁青标收藏起来,没有一点收藏价值、年代价值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抄本至少是明中期的,有可能更早。
第二个本子,我们根据史料中记载的,这个史料就是乾隆年间学者林亭凯在他的《教里堂》文集中所提到的《易筋经》,这个《易筋经》也写有有李靖和牛高两篇序言,当然,林亭凯的文集中没有过多详细记录《易筋经》的具体内容。
第三本是《易筋经易》,这个书是一个抄本,见于清代嘉庆年间学者周中甫的《正堂读书记》,其中也没有更多地涉及《易筋经》的详细内容,仅仅说抄本最后有子宁道人的跋。
第四个是周文兰本,后世没有流传,见于唐浩先生的文章。周文兰本的不同之处在什么地方呢?据唐浩先生说,周文兰本是清代嘉庆年间的本子,上面写有嘉庆十二年或二十二年,这两者有差误,有的本子是十二年,有的记成二十二年。有一个名叫周文兰的人写的序言。从他所写序的内容看,后世没有流传,我们后来看到,有1917年上海大申书局出版的《少林拳术经义》中就收有嘉庆年间周文兰写的序文,我个人认为可能唐浩先生所说的周文兰本事实上也就是民国年间出版的《少林拳术经义》,
第五个,另外还有副经全本,也是唐豪先生提到的;
在社会上流传比较广泛的,就是来章氏记本,前面部分是《洗髓经》,后面部分是《易筋经》,这是一个刻本。唐浩先生认为这个本子是道光年间刻印的,上面有送少包,岳鹏举鉴定,有牛高和李靖的序文,这个本子是目前流量比较大的本子。今天有不少出版社以此本为底稿,重新出版了。为什么说这个本子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本子呢?因为在这个本子以前的《易筋经》中,包括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郑振铎本,都没有易筋十二式的,而这个易筋十二图式是来章氏记本中才增添的。而且在社会上流传较广,我所见到的就有两个版本,刻本款式、字数一样,但有的地方的字是不一样的。
第七个就是魏僧要书,是到了咸丰年间(1858年),咸丰八年刊印的,另外还有魏僧《易筋经》,内功图书,清末时候刊印的《易筋经易佛经图说》,清代光绪十年刊印的。另外还有《少林拳术经义》,光从书名上看,可能很多听众以为这是一本有关少林拳术的拳谱,其实不然,它事实上就是《易筋经》,把《易筋经》改称为《少林拳术经义》,当然,这个改称反映出一种文化走向,下面我们将会谈到,就是《易筋经》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沿着武功那条路向前演变发展了。它和武术、武功结合在一起,相应地说,《易筋经》名也由此改成了《少林拳术经义》。改名是这么出来的。
另外我还在文献上查阅到台湾在1968年出版啊了一本增本易筋经,据说它的第一本很早,是怎么怎么样的抄本,但据我所见到他们提供的些须材料来看,这个本子可能靠不住。因为在这个《易筋经》中,它说这个《易筋经》的底本原来是明末清初的钱瞻王(音)所藏,大家知道,钱瞻王是明末清初的藏本大家,如果此书为他所藏,自然书的价值不得了。但如果从《易筋经》的本身内容看,这个书中和道光年间的来章氏记本基本相同,有些在道光年间不会有的内容,这个刻本中也有了,另外在此书附录中竟然还有了太极拳应用、太极推手、太极刀……等内容,很显然,这个本子是晚出的本子,是增言本。
《易筋经》的本子,由于时间关系,咱们大致地说一下,从我所收集到的明代抄本,一直到近代的印本,几个主要的,咱们大致说一下。当然,这些版本仅仅是我个人看到的一些非常少的东西,所以仅仅是抛砖引玉,有的报导说少林寺的法师曾经见到过有关《易筋经》的几十个版本,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希望贡献给社会,大家一起来研究,以推动有关《易筋经》研究的不断发展、深入。这是第二个方面,简要介绍了一下有关《易筋经》的版本。
易筋经的内容因处的历史时期而变化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易筋经》内容的流变。尽管《易筋经》从清晚期以来就在社会上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易筋经》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它的内容有些什么?,答案并不一致。比如有的人认为《易筋经》是一部导引养生专著,有的人说它是武功秘籍,这里面就有了不同,根据我所掌握的材料看,不同时期的《易筋经》,它的内容和社会影响不一样。也就是说,《易筋经》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在对它不断地进行演化,我们先来看一下早期的《易筋经》本子,根据国家图书馆藏的《易筋经义》抄本来看,《易筋经》的内容基本上分为三个方面,和来章记本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比较早的版本,我所见到的就是国家图书馆所藏的《易筋经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志在强身延年的导引功法;第二种内容是志在克敌制胜的武术功法;第三种就是志在求子的房中术。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强身导引术,第二是武术功法;第三是房中术。
从内容来看,第一部分,志在强身延年的导引功法在《易筋经义》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有些功法练习的描述,基本和中国传统传统一脉相承的道家内单修炼法相通所以清朝嘉庆年间的周中甫成《易筋经义》是一本讲强身健体的内单。归属于第二部分的武术功法,主要记载了有关功法的练习原则和方法,在强调功法的基础上首先强调练好内气,由内达外,第二,练习功法开始时必须以轻为主,渐渐加重,并且持之以恒。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则,第一,练好内功,第二,循序渐进。方法有哪些呢?在我看来,有这么几种:第一是拍打功,就是拿棒槌,或者口袋里放着圆石子,往自己身上拍打,使自己的筋肉坚固;第二是掌臂功,以意领气,在此基础上再用东西往身上拍打,使自己身体硬如铁石。第三是联系指功,怎么练习呢?把一些黄豆、蚕豆、大豆放于斗中间,以手插豆,时间长了手指就变得奇硬非凡。这是介绍的第二部分,武术功法方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房中术在拳术中间的比重不算多,讲了一些用童男童女,少男少女,相互之间融合,怎么壮阳,讲这类东西。所以当年唐浩先生据此认为,《易筋经》不可能出自和尚,寺院。想想也对,和尚怎么可能公开地介绍房中术,介绍求子壮阳的方法呢?这是不太可能的。
这个内容到了道光年间发生了变化,我们道光年间的来章氏记本来看,其中增加了一些内容,值得注意的,增加的内容中间就有《易筋十二式》,其中说“此功仿自寺门”,这是新增加的。在武术功法方面也增加了一些,房中术方面也有了一些增加的内容。之后就沿着两个体系向前发展,原来有的导引养生理论向前发展,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比如咸丰八年编印的,光绪七年编印的,以及光绪二十一年所印的《增衍易筋洗髓内功图说》,都只谈《易筋经》中养生内容。另外一个体系就是沿着武功方面向前发展,逐步突出了《易筋经》中原有的武功方面的内容,比如1917年由上海大申书局出版的《少林拳术经义》,不但把《易筋经》更名为《少林拳术经义》,同时其中变化也比较大,第一,增加了拍打功的训练,第二,原来有些房中术的练法改名为铁裆功,练好以后裆部就不怕别人踢打。由此可见,在此过程中,《易筋经》的内容就开始分化了。这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易筋经》两部分内容的流变。
易筋经与少林武术有着复杂的渊源
在历史上我们可以有这么一种感觉,似乎《易筋经》与少林武术有着一种割不断、理还乱的文化渊源,这是一个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原因?可能有人认为,由于《易筋经》假托了达摩,后世有的《易筋经》版本出自于少林寺,或者说历史上少林僧人为《易筋经》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观点不能说没道理,但未能说清楚为什么《易筋经》和少林武功发生历史联系。更解释不了为什么晚期以来《易筋经》成为许多武侠小说中的重要题材。比如单一的达摩创《易筋经》就不可能具备这么深远的文化影响。我举个例,比如在宋史中,《二十四史》中有一部史叫宋史,宋史中记录了一个挂名达摩的健身方法,“达摩?法”,到今天却在社会上毫无影响可言。为什么这样?我们刚才讲仅仅是达摩,不可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其次,传自少林寺的几个《易筋经》版本,如清人王祖元(音)的内功图说,以及据说被嵩山少林寺称为少林住本的一部《易筋经》,根本毫无武功方面的内容。这和民间,或者武侠故事中,很多和少林武功《易筋经》发生联系有着很大的距离。所以我们在探讨为什么少林武功和《易筋经》发生联系,我们必须把具体的问题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大家知道,明清两代是少林武术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在明代,少林僧兵经常被朝廷征用,镇守边关或平判、抗击倭寇等,引起了官府以及士大夫对他的称赞。到了清代,少林武术不再受到朝廷看重,就把自己这种文化走向留于民间,在民间土壤中获得了力量,而民间,很多武术传闻故事往往也和少林有关系,在“天下武功莫不让少林”,往往把很多武林故事和少林寺发生了联系,少林寺成为天底下的武宗道场。这类故事、段子、传闻,并不一定是历史的真实,许多情况下只是在一种文化背景下构拟的象征性符号,但它反映出了下层民众对少林武术的价值推崇和认同。广大老百姓根据自己的认识、理解,塑造着少林武术文化形象。
在这个过程中,少林武功往往为很多地方拳种说组织所借用,很多人谈到武术时,自己练的拳种时,往往也会说这是少林拳。就像清朝人的史料中所记载的,“今人谈武艺,俱从少林而出。”少林名气很大了。正因为这种情况下,《易筋经》中有关武术的部分,就和少林寺发生了联系,在这种价值追求、文化认同下,少林武术文化给《易筋经》注入了丰富的内容,同时《易筋经》这本书也给清代的少林寺注入了新的文化内容,从而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趣味的少林武术文化现象。这个问题是我们今天研究少林武术史,以及研究《易筋经》时所应该重视的。
[ 本帖最后由 净土莲花 于 2009/8/29 20:45 编辑 ] 答瘳迪心偈file:///D:/e/20090101后新增/雪山来客/易筋经洗髓经/but1.gif file:///D:/e/20090101后新增/雪山来客/易筋经洗髓经/BUT2.GIF杨仁山 问偈:愿生极乐国,何法最简便?愿净娑婆土,何道最尊胜?在彼《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有人如说行,可以生极乐,可以度众生,是否此为上?有因必有果,佛说万法然,但此因果者,为以善恶判,为尚有他缘?若以善恶定,众生始何罪,而困于此苦?若不依善恶,而从机缘生,一切诸善法,不可谓资粮。即如读书论,此因生何果?设以所费时,而思惟正道,或能得神通,是亦未可知,以此神通力,宜知世间法。今以参禅时,而勤读世书,其用未必多,而于道大害。于此疑惑结,惟愿为解说。《法华》与《金刚》,及以《华严经》,何经最殊胜?闻有真言宗,其旨为何等?达摩东来时,云曾传二书,一为《易筋经》,其一为《洗髓》,请闻其事实。又有《楞伽经》,与上三经者,云何而相比?佛制诸比丘,有病不服药,岂以服药因,不得病愈果?近今泰西医,考得诸疾病,多由微生物;佛制不服药,为恐杀微虫,抑尚有别故?昔释尊出世,当时天竺人,以比今支那,程度为何如?高僧得道人,于今遇见否?今时之佛法,在日本何如?像法昌隆时,支那之高僧,率居何等位?铜轮与铁轮,先生何所居?自迷而问他,神会所受责,若知解宗徒,非所敢,自足。略举一二端,敬以质高明。
答偈:欲生极乐国,持名仗他方,欲净娑婆界,劝人常念佛。《华严·行愿品》,极乐为归宿,即得生极乐,必能度众生。因果自相感,定不爽毫发,欲知罪苦因,无明为根本。根本甚微细,习气成瀑流,现前读书业,成就世俗谛。犹如虚空花,复结虚空果,医目者妄见,净眼无所有。惟知无所有,而不著断灭,真性离有无,如如而应现。不嗔亦不贪,不取亦不舍,清净游世间,是谓菩萨道。若以名利心,与人相争兢,计较得失间,是则为粗行。非但障正道,实增无量苦;贪求神通力,恐被魔所牵。若欲通佛教,《起信论》为最。既通《起信论》,然后读《楞严》,此一经一论,简要便初学;《华严》与《金刚》,及以《法华经》,深奥难通达,久后方能读。欲知真言宗,是谓秘密教,大小三乘外,别为一法门。达摩从西来,不立文字教,末后传心印,唯指《楞伽经》;《易筋》与《洗髓》,皆后人伪作。医药疗众病,四供养之一,制僧不服药,佛无如是说。释尊出世间,圣哲同时生,灭度二千年,利根渐渐稀,今昔若相比,高下大悬殊。现前比丘众,参禅者最多,根法不相宜,得道甚为难。日本传佛教,共有十四宗,唯净土真宗,弘扬最为盛,纯提他力教,全废圣道门,与支那莲宗,判然分二途。在昔南岳思,自居铁轮位;天台智大师,唱言登五品;志公观音现,杜顺文殊来;此等应化尊,时时常出现,下凡与上圣,判若天渊隔;鄙人自忖量,名字位中人,循循依佛教,不敢欺自心。承君殷勤问,约略答如是。 摘自《杨仁山集》 石爱桥 陈晴雷斌 项汉
一、易筋经研究概言
易筋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专述导引和健身的典籍,其内涵十分丰富,图文并茂,熔儒、释、道于一体。它以动功为主,外练筋骨皮,并配之以静功为主的《洗髓经》,互辅互补,相得益彰而且它在我国久为流传,并在传统功法和体育发展中有较大影响:国内有不少学者先后涉足此领域。《易筋经》虽流传范围不算太广,但在信奉者和练功者当中,达到相当高深的水准和造诣,对于该功法的流传起到了传承和桥梁作用。在市场经济和注重国民生活质量以及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挖掘整理和研究推广该功法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易筋经虽渊远流长,究其源头在哪里?这确实是个绕不开的问题,也是课题组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道学专家、博士生导师胡字琛研究员的指导下,在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以及国家体育总局气功管理中心资料室,先后查阅了大量图书和史料,寻觅其源头,挖掘其线索由于尚未发现有关易筋经源流确凿的实证材料,因此对于其确立的时间和提出翔实的实证尚有困难现仅对易筋经的源流进行梳理,力求能够反映其历史原貌。
二、易筋经研究的基本观点
(一)易筋经源于自中国,并非源于印度
相传,后魏李明帝太和年间(公元477—500),印度达摩来华传教,于河南高山少林寺面壁9年,后来少林寺僧人在修缮达摩大师面壁处时,偶得一铁盒,盒中藏有《洗髓》、《易筋》两本经帖:故,《易筋经》传说为达摩所创。另说,易筋经为达摩所创,系伪托。清代凌延堪在《校礼堂文集?与程丽仲书》中,认为《易筋经》是明代天台紫凝道人假托达摩之名所作。当然,还有其他说法,孰是孰非,莫衷一是。返视历史,导引术在中国渊源甚古,由原始社会的巫舞发展而来,至春秋战国时期已为养生家所必习,要之,为秦汉方仙道的一种养生方术。《庄子?刻意》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汉书?艺文志》载有《黄帝杂子步引》,《黄帝歧伯按摩》等,说明汉代各类导引术曾在社会上兴盛一时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有40多幅各种姿式的导引动作,经分解这些姿式,可发现今传《易筋经》的基本动作已可在《导引图》上找到原型由此说明《易筋经》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先秦到汉代为方仙道的养生术,并非传自印度。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方仙道的养生方术分为道、释、医、武四家流传方仙道至东汉一变而为黄老道,至汉末演化为道教道教中流传原来方仙首的导引养生术自不待言。医学自先秦巫医分家后,汉末方仙道的医和仙亦分家,建立了方士医学。魏晋时著名医学家华伦被列入《方士传》,医书称为“方书”(如《五十二病方》,《肘后备急方》等),被收入《艺文志?方技略》,学医叫“为方”,治病有效“善为方”。《后汉书?华伦传》说华伦“精于方药”,苟或说“伦方术实工”,皆为当时医学为方士医学的明证故方士医家不仅治病,也流传原来方仙道的引导养生之术《华伦传》云:“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鸥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华伦这段话不仅说明方士医学可传五禽戏以健身治病,又说明五禽戏来自“古之仙者”,即方仙道。易筋经和五禽戏,八段锦法同源,皆源自方仙道的养生术,亦可以医家流传医术和方术分家,起自宋代。至金元医家兴起,才形成现代面貌的中医学,方士医学遂融人道教之中。据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云:“又曾授刀及单刀双朝,皆有口雇(咏)要术,以待取人,乃有秘法,其巧入神。若以此道与不晓者对,便可以当全独胜,所向无前矣。晚又学七尺仗术,可以人白刃,取大朝。”可知魏晋时期中国武术已成套路,且有口诀秘法,师徒教授承传,形成武术家的职业群体。这样,导引一术在武术团体中流传,亦顺理成章。佛教自两汉之际传人中国,初则依附方仙道,后则依附神仙道教,在当时人眼中,佛教亦不过神仙方术的一种而已:要之,六朝时导引术分为道、释、医、武四家承传,即在道教的道士、佛教的僧侣、医家的方士、武术家的武师中流传:
(三)《易筋经》虽非达摩所创,但少林寺的僧侣曾改编《易筋经》、《洗髓经》健身,亦非空穴来风
中国的少林武术、《易筋经》、《洗髓经》,皆托名达摩所传达摩原为南天空国人(南印度),于梁武帝普通七年(公元519年)来华,止于高山少林寺,为中国禅宗初祖。据《指月录》,记载,“越九年,欲返天堂,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益言所得乎?’有道副对曰‘如我所见,不持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祖曰‘汝得吾皮’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 佛一见更不再见’。祖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祖曰‘汝得吾骨’。最后,慧可礼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吾髓’。”又六朝时流传有《汉武帝内传》等小说,载有东方朔“三千年一伐毛,三千年一洗髓”之神话,方为仙道所熟知。这大概就是《易筋经》、《洗髓经》名称的由来。
考《景德传灯录》、《高僧传》等佛教典籍,皆不见达摩川《易筋经》、《洗髓经》、创少林拳的记载,更无二祖慧可或般剌密谛翻译此二经的证据。另外,印度文化中,亦没有少林拳法及“易筋”、“洗髓”之类导引术。考少林拳法,本仿自于华佗之“五禽戏”,后经金元时的觉远上人、白玉峰,明代的李镜原、滕黑子等一些习武练功大师不断综合发展而来。《易筋经》、《洗髓经》的基本动作,不仅源自秦汉方仙道的导引术,其中所载方药,亦皆唐宋以来中药药方。由此可知,少林拳及《易筋经》、《洗髓经》皆非达摩所创,乃后世道者托名之作。然而少林寺的僧侣曾习武健身,对《易筋经》、《洗髓经》的创编有历史贡献,当也是事实。盖达摩所传禅宗,以河南嵩山少林寺为本山,隋唐以来,僧侣众多,为全国著名寺院。禅宗之修持,多以静坐为主,坐久则气血阏滞,必须以武术及导引术活动筋骨。河南嵩山一带,六朝至隋唐间盛传武术及导引术,少林寺的僧侣集团取之以活动筋骨,习武健身,亦题中应有之义。南北朝时期,佛道相争甚为激烈。武术及导引术本来自道教文化,各门派创其秘传的套路。佛教的僧侣既取以健身,为防止授道教以柄,必须托名佛教祖师,并以印度佛教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公开传授。考《易筋经》中之《膜论》,《洗髓经》中《四大假合篇》等,掺杂了许多印度佛教成分,经文中除道教的长生之说外,又加进大量的佛教用语,足以证其曾经佛教僧侣集团改编过。由此可知,《易筋经》虽托名达摩,曾被少林寺僧侣集团改编用以健身,决非空穴来风。
(四)易筋经改编于唐宋间,至明代开始流传于社会 易筋经自古与洗髓经并传,有《伏气图说》、《易筋经义》、《少林拳术精义》等异名。易筋经功夫本是我国秦汉方仙道所传导引术逐步创编而来,它的基本框架是道教文化。但经佛教僧侣集团托名改编后,柔进了不少佛教文化部分。《易筋经》传本有李靖之序,语多舛误,谎话连篇,显系释子托名而作。李靖为初唐人,则易筋经由少林僧侣集团改编,当在初唐之后。此书传本又有牛皋序文,论者多以序文中牛皋自称“目不识一字,好弄长枪大戟”句,加之嵩山地属金国等,断定此序文也是伪托,颇欠公允。盖古书之文句传抄失真者多,方术之书更难以究诘其字句,如无确凿证据,不应轻作否定之论。考察有关书目,宋代托名“达摩”的著作甚多,多以张君房奉旨编辑《道藏》,又有《云笈七签》、《太平御览》等书问世,各种导术流传于社会,且广传有通过修炼可以易发、易血之说。由此推测,少林寺僧侣集团改编《易筋经》,不会晚于北宋时代。宋以后之导引书,多杂禅定、金丹之说,此书无此类文句,亦可证明为南宋前书。要之,这套功法在唐宋间由少林培养僧侣集团作为活动筋骨的导引术改编,定名《易筋经》,在习武僧侣中秘传。牛皋的序文是否托名且勿论,但序中称易筋经传自神僧,不为无因。故明朝天启四年紫凝道人跋《易筋经义》称此书传于“缁黄两家”。《跋》中历数“禅家”、“宗门”、“金丹”、“清静”、“泥水”诸术语,显系明人手笔。再者,明代周履清在《赤凤髓》中的《食饮调护诀第十二》中言:“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即三万六千真神皆在身中,化为仙童。”文中“易髓”、“易筋”应与易筋经有其先后联系。另,《易筋经》第一势图说,即韦驮献杵,韦驮佛教守护神也。唐初安于寺院之中。故易筋经本秦汉方仙道之导引术,被少林寺僧侣集团托名达摩改编于唐宋间,至明代开始流传于社会,殆无疑义。
三、易筋经研究之结论 易筋经愿于中国秦汉时期的方仙道之养生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分为四家流传。易筋经曾经少林寺僧侣集团改编用以健身。易筋经改编和形成于唐宋间,明代开始传向社会。易筋经虽非达摩所原创,但与达摩有其渊源关系,起码有其名与实的相关关系。而流传下来的被发现的最早的《易筋经》(十二式)版本应为清代八年潘霨辑《内功图说》。
参考文献:
[1]吕光荣:《中国气功经典(金元朝部分〈下〉)》,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
[2]丁继华:《中国传统养生珍典》,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版
[3]孔德:《易洗髓大全注解(武当专号)》,《武当》杂志社出版,1995年5月[4]释德虔:《少林达摩易筋经图解》,香港国际出版社,1997年版
[5][元]邱处机等编著,[清]潘霨辑:《颐身集?内功图说》,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
[6]周稔丰,周明:《易筋洗髓经》,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少林真本)》第六卷,学术期刊出版社,1988年版[8]少室山人:《少林寺武术百科全书》,京华出版社,1995年版
[9]席裕康:《内外功图说辑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0]布华轩:《洗髓经》,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赵历生:《吐纳36式洗髓易筋经》,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2]马济人:《中和集?金丹大成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3]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导引图复原图
[14][明]周履清:《赤凤髓》
[15][明]宗衡道人:《白话少林易筋经》,农村读物出版社,1994年版
[16]《易筋经》编写小组编:《易筋经》,人民体育出版社,1962年版
[17]《册府元龟?总录部?养生》
[18]张震寰:《中华气功大典》,团结出版社,1995年版
[19]《中华文化通志?体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少林武僧志》
[21]孟景春:《祝您健康长寿》
[22]南怀瑾著作珍藏本(第五卷):《禅话》
[23]厉鼎禹:《易筋经与气功》,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4][元]李鹏飞:《三元延寿参赞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5][明]冷谦:《修龄要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6][明]王文录:《医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7][明]袁黄:《摄生三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8][明]陈继儒:《养生肤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9]丁光迪:《大清导引养生经养性延命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年版[30]陶弘景:《养生导引秘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1][明]胡伯虎编,胡文焕校正:《养生导引法》,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 本帖最后由 净土莲花 于 2009/9/1 13:09 编辑 ] 特异功能、神通与禅有关系吗?
以下转贴:
黄念祖居士忆虚云老和尚
我是将近三十岁的时候,那时正是在抗战期间,当时请了虚云老法师到后方重庆这个时候来祈祷,就在那个时候,也很辛苦,跑山路,皈依了老法师。老法师超凡俗,我曾经把老法师的照片寄给我的内兄,他不信佛,他当时是大学教授,他并不信佛。他看见这张照片,他说他也要,他说一看这张照片,当时我这个心就清净了。老法师确实如此,你如果看到他,你就觉得自己这个尘垢的心,就像脏水当时就澄清了。
非常之清苦,在北京那么冷的冬天,一条单裤。这么多人供养,你多穿一件不行吗?就是一条单裤。不受顶礼。住在广济寺,不但出家的大德给他顶礼,他都要回拜,在庙里烧饭的人给他磕头,他都一百多岁了,他必须回头还礼。
一生就为佛教不惜性命,捍卫佛教。最初,就是民国初年,革命胜利,当时大家打倒了满清,要学西洋,学东洋,要办学校。办学校,没有钱。当时很风行的一句话,就是要“毁寺兴学”,把寺庙毁掉,佛像拿走,大殿就可以作讲堂,寮房就可以当宿舍,“毁寺兴学”之说很盛,政府就要成为命令。当时就是虚老代表佛教徒,向政府申诉反抗奔走,使得这个事情没有实践;那个时候要实践了,佛教早就没有今天了。一生都是如此。
到了刚解放的时候,那个时候也是有很多学生、佛教徒想学日本,日本的和尚可以结婚的,成立佛教协会,想通过这个条例,大家学日本,使结婚成为合法化,要通过这样的议决案。虚老当时就说,要通过这样议决案,大殿不是有这么大的柱子,我就撞死在这儿。大家就不行了,因为虚老的名望太大了,这个议决案就没有通过。一生就是这样子。
至于他修持的谨严,一步一头,背着行李去朝五台,掉到水里,他一生的苦难经过那是说不清。
虚老开示,非常能契大家的机,很提倡读《楞严经》。现在有位学者吕澄说“楞严百伪”,找出证据,一百样都可以证明楞严是假的。这个事情不奇怪吗?释迦牟尼佛早就说了,法将来要灭,第一部灭的就是楞严,现在有的人就说楞严是假的,不就跟佛所悬记的正好一致。虚老当时叫我们读楞严,他说楞严看不懂就再看,看不懂就再看。
同时也很提倡念佛,对于许许多多适合参禅的根器,他叫他参禅。他是五宗的祖师,禅宗是一花五叶,只剩下临济儿孙最多了,还有一点点曹洞,曹洞在日本很盛,中国曹洞还有一点点,其余的法眼宗、沩仰宗、云门宗都断绝了,现在虚老就是把这五宗都继续存在了。虚老的道德,众望所归,不是一般常情所能及的。
我再举一件事情,有一个师范毕业的学生,皈依虚老,一开始就参禅打坐,几个月的功夫之后,这个人就离开座位悬空了,就报告虚老,虚老说这个人不适合于参禅,换法门,这就跟大家平常的见解大不一样。大家就说:这个人好,这是利根,一打坐,人就悬空了,更应该继续。虚老说:不对,这个法门对他不合适,换法门。这都是过人的一种眼光,跟世俗的这些想法不一致。因为他这样,他就觉得特别,他就很容易生出我慢。在你心里有一点点贪瞋痴慢,那就是癌细胞,癌细胞再修持下去,你的功德也增长,就和人一样,吸收营养的时候,你有癌细胞,癌细胞吸收营养比正常细胞快,其他也得到营养,癌细胞得的更多一些,最后都要变成癌症。所以他就要他从根源上换法门,这一切都是极特殊的地方。
我还亲自看见虚老一件事情,就是受伤以后,伤势极严重,见到肋骨。原先不知道,直说他有病。我的岳父是名医,在北京四大名医首屈一指,各方面学问都很好,我就介绍他们相见。后来虚老的病,肋骨的伤,都是吃我岳父的药吃好了,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那天我岳母就问虚老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答覆,后来我跟夏老师讲了,夏老师称赞说这是这个问题最好的答覆。今天我就转答。
我的岳母就问虚老,她说:我念白衣大士咒,我继续念好不好?虚老就说:白衣大士咒在经典中没有根据。这是第一句话。别的咒在经典中是有根据的,而这个咒是没有根据的,这是第一句话,没有根据!但是很多人很相信,很念,很有感应,也确实有这个情形。
观音的化身是无量,有的化身没有记载。在中国的陕西,某一个县,这个县里就有观世音菩萨的肉身。在座的人恐怕没听过,不知道在中国的陕西有一个观世音菩萨的肉身。大家不知道,经典也没有记载,但是这个肉身你要去找很容易,不管你从东从南从西从北,你只要走到距离这个庙只有四十里的时候,你自然会找到这个庙。因为以这个庙为中心,以四十里为半径,划一个圆,在这个圆之内,所有的树都朝着庙长。你只要一到那个区域,按照树的方向去找,就找着这个庙了。这个事很奇怪,这么奇怪的事,你很少看见记载。
虚老亲自到了这个庙,而且看见观音的肉身。他说到这儿的时候,他就作一个样子给大家看,举起手印,半跏趺,这个手这样一伸。虽然虚老当时穿着一件破袍子,一位瘦饥的老和尚,当时我顿然觉得简直就跟菩萨一样的庄严清净。不是什么放光,这是这种神情,只有菩萨才显得出来,极端的清净庄严。
经典没有记载,大家也不知道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肉身存在这儿。楞严的话,观世音菩萨现种种身,说种种咒。因此这个咒虽然大藏经没有,那也可能是观世音菩萨所说的,你要念熟的话,你就照念。如果你并没有念熟,你就念一个经典上有的咒,好一点!
这个答覆,夏老师称赞,在这个问题说,这是一个最好的答覆。你已经念熟了,你就不要换了。所以刚才我说念阿(ㄨㄛ,W)弥陀佛念熟了,你就继续念阿(ㄨㄛ,W)弥陀佛。但是你现在并没有念熟,你开始就念阿(ㄚ,A)弥陀佛的话,你就念准它,你就念阿(ㄚ,A)弥陀佛,不要念阿(ㄨㄛ,W)弥陀佛。你这个白衣咒念得很熟,你要放弃,念个新的咒绕口,也不劝你换了,而是你可以就这么念。如果你刚刚要开始选一个咒来念的话,你就找一个经典上正式有根据的咒来念。
所以大家以后碰到这一类的问题,这是一个最好的回答了,最圆融,最殊胜。一方面说明文献上没有证据,但是文献上虽然没有证据,很有灵感,因此也就不能因为文献上没有,你就说这个是伪造的,就一律不要念,也不是如此。你念得很熟,很有灵感,确实很多人念都有灵感,可以继续念。这是刚才问到这个问题,一时脑子里所能想到的,作一个回答。
现在虚老是代众生受苦,经过许许多多的苦难,现在大陆平反了,也尊敬了;也就是凡是一切真实的,终究要放光明的。云,总不会永远遮住太阳的,就是这个事情。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一九八七年于美国华府佛教会
录音文字,未经黄念祖老居士鉴定 (转载)南怀谨老先生 关于神通的精彩开示
一般人学佛学道,最有兴趣的就是神通,因此很多人得了神经。
还有的人搞成一脸乌气,说自己看到了什么,耳朵听到了什么,以为这就是神通,都不是的。但这些事有没有灵呢?有时有的。
小事非常灵,大事保证不准,因为非正神通也。神通的生起有修通、报通、依通、鬼通、妖通五种。因为修行做功夫,走戒定慧的路子而得的神通是修通。因为过去多生累劫的修行,这一生生来就带来的神通是报通。
你们年轻人接触的人不多,我有三句口号,是把古人的两句加上一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一万个朋友。」做到了或许对人生能有些了解。因此我各种朋友很多,我的一生像是接待员,专门陪人谈话,那很痛苦的,躲人也躲不开。有时烦起来溜到一个地方关门不见客,不到三个月,又是宾客盈门。譬如我刚来台湾时,住在基隆的一间旅馆中,昼夜不出房门一步,三个月下来,我房间的房门昼夜都是开的,访客不断。我因为交友多了,看得人多。有位前辈的画家朋友,他天生是鬼眼通,他不用翻什么眼珠、眯眼睛的怪相,随时可以看见鬼。C他说鬼有什么稀奇?走在街上到处都是,有时还从我们的肚子穿过去,愈闹热的地方鬼愈多,冷静的地方反而少。我们跟他去别人家中作客时,就先警告他不要乱看,他如果老朝着那边看,那边一定有东西。
有时他还会讲,这个穿着清朝的衣服,那个大概是这家人的祖先,还坐在客厅中。你说听了能不让人毛骨悚然?不过他有一个好处,那时躲日本人空袭,我们就跟着他躲,他看到哪边无头鬼多了,那边就可能会落炸弹。只要跟着他跑就没事。他虽不研究佛学,讲鬼的情形和佛经上说的一样。这就是过去世修行感得的报通。
另外有一位过去的朋友,他曾经是个军阀,后来当过省主席、总司令,地位很高。他有一次悄悄告诉我,眼通是真有其事的,他自小就可以看见空中有很多人在走路,而且空中的人很少穿现代的服装,脚下也不是踩着云。但是他到了结婚那一天就看不见了,这就是问题,所以修通要由修行戒定慧而来,淫是破戒的。
鬼通是有灵鬼附在有鬼通的人的意识上,而他自己不知道,还自以为是得了道。这一类的人很多,我有一位老朋友,他什么都会,听到哪里有人看相有神通的,他就去看。如果说的都对,他就心中念「唵嘛呢叭咪吽」,那人就实时不灵了,只好对他说,老先生,我不看你了。这就是鬼通。
妖是佛经上称非人之类,无色无相。他附在人身上就是妖通,妖通比鬼通的力量大,但都靠不住,你不要信。
真神通是诸佛菩萨、大阿罗汉明心见性之后,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是大智慧的成就。神通的种类有五种,是佛法与外道都有的共法。五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不论练任何功夫,得定了,或者会得一通,最高的可以得五通。通从定发,你不要认为打坐就是定,打坐是准备修定的基础。有了天眼通之后,天耳通就跟着来了。天眼通和天耳通是一种,他心通和宿命通又是一种。有他心通的人,你心里在想什么他都知道,而且不止你一个人,好几个人的念头他都知道。再高层次的神通,连佛在说法都听到,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已经悟道了,这和悟道是两回事。
宿命通是前生的事都了解,知道自己这一世是什么因果而成为这样子的。我朋友当中有宿命通的也有好几位,有一位老前辈朋友生于清朝末年,文章学问都好,也写得一笔欧体字。我们都只知道他前生是宋朝欧阳修,但是他说自己这一生的前生最差,是一条狗。不过只作了两个月的狗,他就自己生气,气死了。他还说,变狗的时候看到大便都觉得是香的,挺诱惑的。
神足通是最难的,你们看的《密勒日巴尊者传》,过去翻成《木讷记》,因为密勒日巴祖师就是木讷祖师,既翻了音,又形容他老实诚恳的样子。密勒日巴最后修成了不是在空中飞吗?这就是神足通。
佛法除了这五通还有一个第六通:漏尽通,这是不共法,外道可以修成五通仙人,但无法修到漏尽通,如果修到了,他就证得大阿罗汉果了。漏尽通是六根不漏,不来也不去,见思惑烦恼顿断,一念不生,念念无生,是智慧的成就,就是悟道。
修五通的第一要求是离欲,所以比丘、比丘尼戒第一条要戒淫。广义的欲包括一切的贪嗔痴,狭义的欲只两样东西:饮食、男女。
孔子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欲界众生的生命就这么来的。告子也说:「食色性也」。
要想得定,必须从生命起头的饮食男女而来,如何能在欲中离欲?这就是前面所讲的,如「火中生莲」,是很难的。因此在家修行就特别难,要加好几倍的功力才行。
真想修到五神通,除了要修到戒定现前,还要修到慈。守戒很严,如果没有慈心配合,还不是戒。为什么?戒律讲求规规矩矩,持戒的人,看人家不严谨,往往就会动嗔念。讲道德的人往往嗔心重,把善恶是非分得很清楚,其实是大嗔心。你说那不要分别善恶是非好了,那又成了大胡涂蛋、大痴人。所以得定必须持戒,而持戒必须配上慈忍,定力成就才能证得五通。
这还没有证得菩提,因为神通不是道。所以菩萨戒不准表现神通。除非他马上要走了,那可以玩一下神通,给世界上的人见识一下,证明佛法是真的。
为什么不准现神通呢?因为会把众生搞迷糊了,以为神通是道。神通最容易迷人,等于我们迷上了钞票,以为钞票就是财富。金钱只是财富的一种工具,真正的富有并不在钱多。
所以,有了五神通,是非善恶太清楚而没有慈忍,不能容众,就会成为阿修罗,天人都作不成。阿修罗就是嗔心重,就是魔。
男的阿修罗嗔心重,女的阿修罗痴念重,情痴得要死。不过也不要看不起阿修罗,阿修罗还是很有福报的,他和天人一个是仁慈和蔼,一个是嗔心痴念重。
天、阿修罗、人还算是上三道,佛教有许多护法的大神,都是阿修罗,他也不是一天到晚发脾气,有时是很有善心的。你得罪他,他就发脾气了。可是菩萨不同,不论你对他如何,他始终都是好好对你。
所以维摩居士教化人,不是只用一种方式,是看人的根器而定。对于想成为五通仙人的,他就现离淫欲相,以此开导众生,使他立于戒、忍、慈。
忍辱不是说忍受侮辱,你不要曲解,我们在前面也说过了。你买了奖券不中奖,后悔白花了钱,就是不能忍辱。一切不如意就是辱。修定时起了妄念,能切断它就是忍。中国老话说「慧剑斩情丝」、「提得起,放得下」都是忍辱。
这一句偈子透露了一个消息,你想修神通的话,就要修戒、忍、慈,能离淫欲得五神通正定,就成为仙道。
仙道不容易的,修成了要去哪里,心念一动就去了。当然仙道还是不究竟的。 关于神通----------黄念祖
外道出现的这些奇异功能,道教有说:我们道教怎么怎么样了,你们佛教徒显点什么给我看看……有人就被僵住了。其实这个问题很有内容!我们要知道,佛法就是跟这一切不同!一切佛出现于世是大事因缘故嘛!佛的出世是大事因缘,我们学佛也是应当来学这个大事因缘,也是一个大事因缘嘛!那什么是这个大因缘呢?就是: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佛把佛的知见开示给我们,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所以诸佛出兴于世,就唯一为这一个大事因缘的缘故。我们学佛也就是为了这样一个大事因缘的缘故。
佛既然把佛的知见开示给我们,我们就应当经过不断的修持而能悟入佛的知见。所以,这一些奇异功能,不要说奇异功能了……奇异功能有人说是 “ 神通 ” ,这哪叫神通呢?神通到什么程度啊?初果的神通,那 “ 四天下 ” 他都可以知道啊。 “ 四天下 ” 有多少?不但是整个地球,有四个地球,包括这个宇宙,看来至少是个太阳系,甚至于不止太阳系,甚至于是个银河。初果的人就能在这样一个宇宙范围之内,没有地方他看不到的。现在这个奇异功能,跟这一比,忽略不计了,它算什么呀!这些通,佛教叫什么?叫 “ 圣末边事 ” ,跟我们这个大事因缘没有关系啊。你知道天宫上那儿跳什么舞呢,这于你悟佛知见有什么关系啊?有很多人就贪看那个跳舞去了,这不是大错特错吗!世间东西你在留恋还留恋不过来,天宫的你也去爱去了。所以人有时候很愚痴。这是 “ 圣末边事 ” !
我们是大事因缘,心地法门。宗门不许谈境界!宗门不但不许谈这些个奇异功能、神通之类,就是你修持正当的境界也不许谈。 “ 我到了什么境界。 ” 宗门不许谈境界,教下只准论功夫。也不是讲境界。彼此相见只能谈功夫怎么样,你打坐几小时?你念的时候心乱不乱?你烦恼来了之后如何克服?……功夫,教下只准论功夫,不准谈这些。因此这个出发点就是不一样嘛。
第二点,所有我们修持的功德,我们是回向法界,让法界一切众生都得觉悟。我们愿意自己破无明、开智慧,也就是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所以我们的功德就在这一方面起了作用了,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罪业是无量无边哪,那么都要靠我们的修持去把它洗干净,去忏除、消除掉。所以它就不是给你出现点这样的能、那样的怪、那样的奇,这是第二点。
第三个,佛教不许拿这个来宣传。我讲两个实际的例子,很有趣味。
这是 “ 南梅 ” 梅光曦 ( 即黄老的舅舅 ) ,现在南方都用他的书作教本教 “ 法相 ” 。他的儿子亲自跟我说的,因为他是修公路的,沿着公路就修到了西康西藏。他就认识一位小活佛,这个小活佛转世在武汉,但是大家把他找到了,就把他连他父母都接到康藏了。后来我这表弟去了之后,他看见来的是汉地人,很欢迎,把从上海带来的饼干拿来请客,他们都很熟。这个小活佛就有两件事:一件事情,他后来跟他父母说: “ 你们赶紧回去吧,这儿要乱了。 ” 后来又说。他父母还挺尊重他的话,就离开康藏回到武汉了。后来庙里就说,怎么他父母忽然又要回家了?后来一查一追就查到这是小活爷说了,那么这时庙里管纪律的、管戒律的叫 “ 铁棒喇嘛 ” ,连活佛一样打,教育很严格。把活佛打了一顿,不许泄露!你预知,预知但不许泄露。
打了一回还没有改过来。一天小活佛在庙门口玩,还是小孩嘛。一个人骑马从庙门口走过,一看活佛在门口,他赶紧滚鞍下马,向活佛礼拜。小活佛说: “ 你还在外头玩呀!你还不赶紧回去,你们的敌人已经带着队伍来打你们了! ” 这有多大的危险,赶紧走!这人跳上马赶紧回去集合大众,把这一切武器都派上人准备,刚刚准备好,敌人就来了,因为有备无患而没吃亏。于是就很感激活佛,过了几天就带了很多礼物去给活佛送礼、磕头、道谢。庙里把东西都收下了,等客人都走了,铁棒喇嘛又来了,又打一顿。?
其实这个都是好事,但好事也不许!为什么?这里有个极深的道理。因为这种神通妖魔鬼怪也都有。那么有的人说:我必须要修出神通,**神通来弘佛教。根本就错了!这个思想本身就不是想弘法,他就是想败法!很多人有这个思想,说: “ 我必须要有神通,我才能弘法。 ” 极端的错误!不许的!只有在临终的时候,才能显现。我的老师告诉我一点,不出十天就往生了,夏老师给我泄露,谈他的常寂光,没有到十天就往生了。不是随随便便就把这个对人去宣说的。更不能拿这个来吸引人!因为这样的话,这些……你们知道魔的神通有多大呀?魔跟天帝打仗的时候,天帝是打不过他的, ( 外头叫 “玉皇大帝” ,咱们叫“帝释” 。) 帝释打不过,他供的有释迦牟尼佛的法器,他就要修法,修法魔军就败了。魔军败了之后,他领着八万四千魔军,能够藏身在一根藕丝里头,藕丝多细呀!八万四千魔军就在一根藕丝里头藏下了。这是魔的通。你要是这样,那魔他也就可以说: “ 我就是佛,我有种种神通。 ” 然后他显给你看。我们恰恰不是!我们是要慈悲,魔他不慈悲,他嗔恨。我们要觉悟,要大智慧,要明心见性。魔如果能明心见性,他就不是魔了。所以大家要知道,在咱们禅宗二十八祖里头,其中有一个祖师先前就是魔。他在祖师前开悟了,于是成为接法的一代祖师。所以佛的知见,明心见性这个法门,是魔他得了这个法之后,他就马上成为祖师,变了,就不是魔了,所以这个力量就是无限大的,不是都要说神通。那帝释还打不过魔了嘛,还要靠佛的法宝。天的力量还战不过阿修罗王嘛。?
至于说到 “ 通 ” ,有各种的通。头一个是 “ 妖通 ” ,这是不正确的通。由于他修的是邪定,他就得到邪通,我们称之为 “ 妖通 ” 。
修罗有:畜修罗、鬼修罗、人修罗、天修罗。所以有的把修罗这一趣打散了,分在其它里头,称为 “ 五趣 ” 。比如《无量寿经》称为 “ 五趣 ” ,就是把修罗拆开了。 “ 天修罗 ” 最高,最低是 “ 畜修罗 ” 。所谓的 “ 仙 ” 之流,实际上就是 “ 畜修罗 ” ,有些鬼神也是 “ 鬼修罗 ” ,都属于 “ 修罗道 ” ,他们的确是很有通。连外道都有这种经验,练道功很怕你开鬼脉、开鬼眼,这个是坏事。(一旦开了,)你就可以见鬼了,可以往鬼道中随便去了,有鬼的通了,要到哪儿就到哪儿,这是一种可怕的、不好的现象。
另外一种是 “ 术通 ” ,靠一个法术,画个符,或者什么,凭这个能解决问题。他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本人可能并没有什么觉悟,但是他有一个术,称为 “ 术通 ” 。这不究竟。象 “ 祝由科 ” 就是 “ 术通 ” 。我舅公在广东做官,他长疮,正好省长要来巡察。他是一个区的区长,一个专区的行政长官,如果不去接待,两个人之间就会产生误会,人家以为你对他有意见呢。可是要去接待,却腿上长了疮。就找了个 “ 祝由科 ” 。 “ 祝由科 ” 说:
" 好!我能给你解决问题,你要多久才能把事情办完? ” ;
我舅父说: “ 连接风带陪同,要两个月才能把省长送走。 ”
“ 好!两个月之内,你可以去办事。 ”
" 祝由科 ” 在湖南很流行。就用术把他的疮一下子搬到树上了,树上就烂了一块,血肉淋漓的,人就好了。
我舅父果然把这事办完了,都很好。回来之后就跟他商量: " 能不能不搬回来呀? ”
“ 不行,非搬回来不可。搬回来之后在你腿上再治。 ”
这都是术通,靠一个法术能够把你的问题解决一下,但是还必须得搬回来。把时间给你错一错。所以很多问题就是……现在北京有个最有名的人,红得发紫的一个气功师,有个人从远道来请他看病,确实是病好了,刚一到家就死了。所以大家听说 “ 祝由科 ” 这些事情,其实它都是很勉强的。你病是好了,寿命完了,到家就死了。这些事情我们要(有所警惕。)
" y' j
所以 “ 神通 ” ,阿罗汉从初果起都有通。禅定之中也可以发现一部分通。二果胜于初果。一个阿罗汉就可以了解三千大千世界以内的事情。那这个宇宙大得不得了,三千大千世界啊!但是他不能了解三千大千世界以外啊!所以阿罗汉不闻他方佛名,另外一个佛祖、另外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什么,他就不知道了,那就很有穷尽。地上的菩萨就高了,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到十地,这就属于神通。?
现在这些奇异功能,不能称为神通,太渺小了!这些神通都称为 “ 圣末边事 ” 。而我们真正修的是 “ 慈悲和智慧 ” , “ 悲智双运 ” ,这才是我们的根本!这个 “ 神通 ” 实际上就是 “ 道通 ” 。?
我们这个 “ 无住生心 ” 就是道通。心中无所住,而此心明明朗朗;一念不生,无量恒的沙妙用。这称为 “ 道通 ” 。才为高哇!那么佛神通那就要比刚才说过的阿罗汉神通、菩萨的神通要高得多。不仅仅是如此,佛独特的称为 “ 佛神通 ” 的,佛才具有的,就是 “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 !直指你,让你自己能见到自己的本性,能成佛。所以,佛的大事因缘也就是:开示佛的知见,让众生悟入佛的知见。佛的神通也就是如此。
我们对于这一些奇异功能,过去没有听过这么多,忽然听到很多,便有些个惊讶。这也很自然。但如果把它道破了,那也就是这么一回事。
再举一个例子:我的先师上虚下云,有一个知识分子出家了,就叫他打坐参禅。几个月之后,他就从座位上悬空了,离开座位了。于是大家就报告师父,这种现象必须得让师父知道。你们猜虚老怎么说? “ 他不适合于修这个法,赶紧换法门! ” 这是我们要知道的。国外的人对于虚老那是敬仰极了!因为他一直是大家所尊重的,中间没有曲折,敬仰极了。这是他的态度。我们一般情况看这个人一坐就能飞空了,就离开地了,这你要修下去,那还得了,这才真是法器!虚老却说他不适合修这个法,换一个法。现在必须要有这个眼光,你才能学法。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我们其中很多人都见过她,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这个人本来非常纯正,她也拜过贡噶上师,也开过顶,也是在上师加持之下,能够到极乐世界,能看到本尊,现在出现的这些特异功能,她差不多都有,什么人死后在什么地方?到哪一界了?……她都知道。你有病,她就给看一看,给你吹口气,你就好了……但是她就是因为最初拜了那个师父(即上面提到的那个某某人),她宣了誓,那个师父传她一个咒,她必须得念还不敢放弃。她就一直还是念那个咒,那么这样的话,她的这个下场很不好。要知道,在北方,有很多人能给人看病、瞧签,但这些人到死的时候,都有一种同样的情况发生。北方都有土炕,炕上都有睡的席子,往往这些人死的时候把这个席子拆成一片一片的草,然后再厉害的吃这个草,最严重能到不只吃一床席子,要吃掉一床以上,有的最多要吃掉两床席子,就是把这个席子吃下去。吃下去之后,这些席子从身体里向外刺出来,全身都刺破了,这么死掉。这些人几乎很少有例外的,这下场都很惨!这位老太太,她没有吃席子,可是也拆蒿子,也同样没有逃脱那个共同的下场。所以瞧签、看病以及所谓的奇异功能等等,都有这样一个下场,这是实事! 高僧大德、真正成就者不以神通来接引众生
诺那华藏精舍著
有人会认为佛教之高僧大德不以神通度人是错误的,甚而大言不惭的说,其人不以神通度人并不是其不想以神通度人,而是其根本就没有神通。另有人认为佛陀以神通度人之例子于经典上比比皆是,而一口肯定神通度众是合乎戒律的,也因此铸成有心学佛者以神通大小为其皈依学佛的择师准则。
事实上呢!
(一)神通对修行而言,仅是学佛的‘副产品’而不是主要目标。高僧大德无不了解末法众生贪、嗔、痴、慢……五毒旺盛,以神通示现来度众,不仅无法帮助大众修行有成,反而会因神通的新奇诡异而种下舍佛道就神通的不良后果。虽追求神通者仍会为自己辩解:学佛就是修心……殊不知神通意识一旦种入识田,久而久之便会养成似是而非的邪见而不自知呢!因此佛陀在世的时候,经常告诫弟子不可在俗人面前显现神通,以免混淆世人修学佛法的目的。“宾头卢颇罗堕”尊者有一次为让外道知道佛法的无边,特别耍了神通——跳上高空,取下金碗。结果佛陀并不加称赞,反而要他充当十六罗汉,长留人间,将功补过。
(二)神通抵不过业力。也就是说,尽管有了神通,还是跳不出轮回的罗网。
过去佛陀在世时,有外道仙人知道自己的寿命将尽,就运用神通躲在太空中,结果时辰一到,依然坠地而死。
(三)神通不是万能的,神通对于众生和自己的苦难,也不一定能帮得上忙。像《盂兰盆经》所记载,目犍连虽有神通,也只能眼睁睁地望著母亲即将放进嘴巴的食物,化成火炭;而自己也难逃被乱石压死。由以上所述,我们应可了解为何真正成就者不以神通接引众生,其原因之所在;唯我们或许仍会对于佛陀于经典运用神通度人之事迹感到纳闷,甚而有自相矛盾之疑惑。其实我们只要仔细探讨即可知道:佛陀于经典所载神通示现之物件无一不是根器深厚、因缘具足,能在佛陀的引导、启发、教诲、督促甚而神通示现下速而成就自在者。反观末法众生之神通追求者,有哪一位因其师父神通示现而获得清净、解脱?相反的会因神通的误导而于修行中执著求感应求见佛、见光、闻香或灵动等错误行为而不自知呢?此一分野有心学佛者不可不知!
总之,动不动就大谈神通感应者绝非佛道正法,正信佛子应速远离,否则,‘请神容易,送神难’落入魔道悔之晚矣!
※附注:大部份的人们也许还会有这样的一个疑惑;传法者以‘神通’、‘异能’表演一下不是可让信众更具信心吗?答案是:当没有受过教育的信众看到这种表演时,也许他们的信心增加了,但却只是表面上使他们信心增加。由于这些人所生起之信心,不是因为充份了解真理,所以便易盲从而盲修瞎炼,更易执著于外相的感应、幻觉,因此是危险的。所以佛陀要人信仰只求诸于理性的力量,而不是神通、奇迹,因此佛陀忠告弟子们,不要运用这种力量去化导那些资质较差的人们,以免以盲引盲、相推入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