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原创] 乙肝成因和治疗

2011/2/24 03:17|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5824| 评论: 1

摘要: 中国乙肝1.2亿,中医治疗乙肝任重而道远,今天就来说破乙肝不可治愈的谜团,让国人阴阳乱序的症状有所缓解。 乙肝厥阴之病,包括大三,小三,小二,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异常,前S变异,前C变异。 1。厥阴的认识- ...
中国乙肝1.2亿,中医治疗乙肝任重而道远,今天就来说破乙肝不可治愈的谜团,让国人阴阳乱序的症状有所缓解。

乙肝厥阴之病,包括大三,小三,小二,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异常,前S变异,前C变异。

1。厥阴的认识-〉
厥阴乃阴阳离合之关键,欲治乙肝先明厥阴, 厥阴为三阴之尽,病及此者,必阴阳错杂,厥阴在卦为震,一阳居二阴之下,病则阳泛于上,阴伏于下,而上热下寒之证作矣,那么反映在脉象上,上热必然关脉弦浮,下寒必然尺脉沉弱。厥阴病向来不为人理解,原因在于五行的理论模型在木这个地方有问题,肝乃整个身体系统的生发点,是所谓的身体太极系统的奇点,这个奇体现在,肝在右生气在左,肝包含两片,动脉静脉一体,在奇点处,不能用五行理论,而只能用阴阳,道理很简单,自己产生的东西是不能解释自己的,厥阴病则阴阳容易分离,从而导致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上热下寒不同于少阴阴盛格阳,前者是分离逆转,后者是力量对比的强弱不同,前者更严重,上热下寒也不同于少阳郁热,阳症阴症本质不同。

2. 病因
气虚弱,乙肝病毒由血液直入厥阴,母婴遗传,邪气趁小孩稚阳之体从胎盘乳汁传入。

3. 症状分析-〉 阴阳分离,则阴阳颠倒,比如男子女乳,喉结不突出,说话没有男子气,我小时候见到一个男性患者见到男人就亲脸,说话女人气,可见阴阳的乱序,还有70%的患者粉刺严重,原因是上热所至,用四逆汤回阳可缓解,但是不解决阴阳分离的本质,故多不效。 蜘蛛痣乃上热导致的,多在上肢,胸处肝藏血也,故血热症,不能用行气之药。两协痛乃元气进攻肝区病邪,不可用行气之药,乌梅丸即可,肝病多口苦咽干头两侧胀或按痛,此为厥阴症,不可认定为少阳症,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不明腹泻,速度快,无痛苦此乃上热下寒,阴阳分离的典型症状,不可认定太阴症。

4.治疗原则-〉
厥阴病是首先消冰去寒(四逆辈),开通水源,大地回春,然后播种育树也(乌梅丸)。
如果是携带者(包括母婴传播),症状不明显,先用灸法破除免疫耐受,重灸关元中脘直到肝区疼痛。如果少阴,太阴症状明显,则先去少阴太阴症状为先。

5.用药分析-〉
大的处方是乌梅丸(阴阳分离症,严重的上热下寒),柴胡桂枝干姜汤(上热下寒),当归四逆汤(寒胜),附子汤(驱寒湿)。
乌梅丸用酸是为了结合阴阳,使阴阳复合,与五行无关,药物组成看整体性,不看局部。
柴胡桂枝干姜汤,少阳厥阴上热下寒偏阴用药,为三阴到三阳过渡期用药。
附子汤驱寒湿,在治疗的中后期辅助排出寒湿邪气,因为湿邪用温阳的方法不能排除干净,必须温阳配合行水化湿。

6.病情恢复的次序-〉
如果用西医的看法,应该是大三(或母婴携带)-〉hbesg消失,小二->病毒DNA分子从高浓度(大于10^8)逐渐转阴(小于1000),有的会有抗hbesg出现或者说小三-〉各种症状消除,五项全部转阴,完全正常(很难,需要较长的时间)

7.错误的看法-〉
a. 母婴携带不可治,
错误,中医眼里没有不可治疗的慢性病,关键是用灸法破除免疫耐受

b. 病毒容易变异,
狗屁,这是长期用疫苗注射,干扰素及服用贺普定等西药的结果,服用中药不容易变异。

c. 乙肝不可治愈,乙肝病毒和正常肝细胞形成共价闭合链CcCDNA。
胡扯,这是西医为了推脱责任而编造的谎言,目的就是为了让患者长期服用贺普丁之类的药,此药虽然可以暂时让DNA 转阴,但是必须长期服用,一旦停药就会病毒大爆发!

d. 肝功能异常(100~200)是使用使用抗病毒西药的最好时机。
放屁,肝功能异常就如同发烧,是机体攻击乙肝病毒的必然结果,这个时候抗病毒不是药起作用,而是机体的自然康复过程。高烧不可怕,低烧最缠绵,所以恢复元气是最重要的。

e.肝穿对身体没有伤害,
无知的西医啊

f.逍遥丸,龙胆泄肝丸等行气破阳之药,纯粹扼杀元气,比西医还可怕!

g 只要肝功能正常,不需要治疗

半错半对,首先,肝功能正常不能表明肝脏完全正常,毕竟肝功能是血液的指标,而且一般
携带者的球蛋白都比较高,说明肝脏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而且,肝脏的再生能力非常强,就算得了重症,一般人也感觉不到症状,就算有也是轻微的,厥阴处于人体系统最底层,症状不象三阳经的症状那么明显,所以容易被忽视。当然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之前,不要轻易用西药和中药还是对的。
综上所述,慢性乙肝的朋友只要认识清楚,用药得当,我敢断定80%的人会达到小三,DNA 阴的治疗结果。

[ Last edited by 灸道小虫 on 2006/1/15 at 13:16 ]

本文内容由 灸道小虫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