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中医治疗白血病

2011/3/10 04:58| 发布者: 浔峰村夫| 查看: 7334| 评论: 0

摘要: 周霭祥先生从事中西医结合血液病研究40余年,现为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对血液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1 病因病机探讨    周先 ...

周霭祥先生从事中西医结合血液病研究40余年,现为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对血液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1 病因病机探讨   

周先生认为,白血病的发病原因为热毒或瘟毒,概称之为毒邪,包括生物、化学和物理等致病因素。毒邪伏于髓内或入髓伤血,引起血瘀,表现为骨痛、胸骨压痛、肝脾肿大、骨髓白血病细胞极度增生、舌质紫暗等。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故出现贫血血虚,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悸、舌质淡等。血为气之母,在血虚的基础上,可出现气虚,表现为乏力、气短、懒言、多汗、舌有齿痕脉细。气属阳,血属阴,气血两虚日久,势必导致阴阳两虚,表现为手足心热、低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阴虚证怕冷、四肢凉、自汗、便溏、舌苔白、脉细无力的阳虚证。阴阳两虚可进一步发展为阴阳两竭、亦即全身衰竭。这是白血病的发展过程。如治疗及时而有效,则病可缓解甚或痊愈。周先生分析,白血病的三大症状,发热、血虚、出血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而本病发热的原因有:(1)邪毒内发:即白血病本身所致的发热,又称白血热。(2)外感发热:因本病常有气血两虚,正气既虚,故易感染外邪而发热。(3)阴虚及血虚:两者皆可生内热。(4)阳虚晚期病人可出现阳虚发热。白血病的发热以前三者为多见。本病出血的原因有:(1)血瘀可使血不循经而出血。(2)血热及虚热皆可热伤血络或迫血妄行而出血。(3)气虚不摄引起出血。综上所述,可见白血病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本病的发展过程,初期可为因病致虚,后期则是因虚致病,以致病入膏肓。   

2 诊治特点   

周先生指出,白血病的治疗原则有三:即扶正与祛邪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及中西医有机结合。白血病常表现有正虚邪实之象,正虚表现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根据不同的虚象,给予相应的补益。邪实主要指毒和瘀,因此祛邪不外解毒、化瘀。扶正与祛邪,两者应结合进行,但在病程的各阶段,应有所偏重。如诱导缓解阶段,宜祛邪为主;巩固、维持阶段,宜扶正为主;早期病人,虚象不著,以祛邪为主;晚期病人,虚象较重,以扶正为主。扶正与祛邪,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正确掌握祛邪,能有助于扶正,有效的扶正治疗,也有利于祛邪。在辨证论治处方中,加用一些针对性的药物,如本病属于恶性肿瘤,可用些抗癌中草药,只有辨证与辨病结合,才能提高疗效。对并用化疗西药者,则应中西医有机地结合。   根据辨证论治,周先生总结出白血病治疗的主要法则:(1)解毒抗癌:根据本病的病因为毒邪,性质属于恶性肿瘤,在疾病的初发或复发时,可重点使用解毒抗癌的中草药作为诱导缓解。常用药有:白花蛇舌草龙葵半枝莲山豆根黄药子、山慈菇、青黛雄黄、重楼(七叶一枝花)、猪殃殃、干蟾等。(2)活血化瘀:瘀血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针对瘀血的临床表现,用活血化瘀治疗,促使病理改变的恢复,也是治疗当中一个重要环节。此法除用于瘀血症状明显者外,还可与解毒抗癌药合用,作为诱导缓解。常用活血化瘀药有: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丹参、三棱、莪术、乳香没药等。(3)补养气血:气血两虚是本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在此基础上容易招致感染,因此补养气血很重要。补气包括了补脾补血则包括了补心和养肝。此法用于贫血较重者,或用于巩固和维持治疗阶段,配合化疗药使用。补气药人参党参黄芪、黄精、甘草白术等,补血药有当归、熟地黄白芍、丹参、阿胶紫河车等。(4)调理阴阳:调理阴阳对促使机体健康状况的恢复也很重要。补阴主要补肝肾之阴,补阳主要补脾肾之阳。此法常用于巩固或维持治疗阶段,也可配合化疗。补阴药熟地黄、何首乌枸杞子女贞子天冬麦冬玄参、龟甲等,补阳药菟丝子补骨脂巴戟天、仙茅、淫羊藿肉苁蓉,少数可用附子肉桂

本文内容由 古茉茉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