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论排病治疗与排病反应

2011/4/15 18:08|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1533| 评论: 0

摘要: 论排病治疗与排病反应排病治疗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因为中医中有邪正的观念,善于研究邪正斗争的情况。所谓排病治疗就是想方设法帮助正气把侵入机体的病邪再排出体外。西医中虽然也有细菌病毒等“病邪”观念,但其 ...

排病治疗与排病反应

排病治疗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因为中医中有邪正的观念,善于研究邪正斗争的情况。所谓排病治疗就是想方设法帮助正气把侵入机体的病邪再排出体外。

西医中虽然也有细菌病毒等“病邪”观念,但其治疗目的是将这些病原体杀灭,而不是将其排出体外。所以说排病治疗为中医所独有。

排病治疗时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正气相对不弱,在药力的协助下,从容的将病邪排出,比如太阳伤寒麻黄汤,阳明腑实用承气汤等情况都是;

二是正气相对不足,病邪得以深入体内,并隐藏起来,再想将其排出就不太简单了。要靠正气来复,蓄积力量,再加上药力的协助作用,最后与邪气的奋力一搏,才能把病邪排出体外,因为伴随着正邪的激烈斗争,所以这时机体会出现不适也就难免,也就是出现所谓的排病反应。第一种情况较为单纯,我们这里主要讨论正气相对不足的情况,即如何把体内已经站稳脚跟的病邪排出。


外邪初中时,邪在体表,可以一汗而解。如迁延不治或妄用苦寒,病邪将袭入体内,这时表证就不明显了,患者好像感冒痊愈,但却在不知不觉中留下了祸根。

现代医学中肾炎心肌炎疾病常出现在上呼吸道感染以后,如用中医的观点看,实际上是病邪由表入里,并隐藏在体内造成的。虽然邪气已不在表,我们仍然希望它能够还出体表,刘渡舟老先生就善用荆防败毒散化裁治疗慢性肾炎尿毒症等疾病,可谓是辨证求因的典范,并作了这样的解说“荆芥、防风发表达邪,有逆流挽舟之用,柴胡、前胡疏里透毒,以宣展气机为功,羌活独活出入表里,枳壳桔梗升降上下……共奏疏利三焦,通达表里,升降上下,溃邪解毒之功。”

如果患者表现血分热毒深重,刘老还常用荆防败毒散加丹皮赤芍茜草等,可视为从血分提出病邪。河北名医李士懋先生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疾患时,遇到脉沉紧的,先给予小青龙汤散其里寒,得汗后,脉往往就转缓和,扩展了小青龙汤的应用范围。真是善用仲景方者,也真正体现了中医中“善治者,治其皮毛”原则。这里的治其皮毛是广义的,不但指初病时把好皮毛这一关,防其入里;也指治疗慢性病时,让病邪仍由皮毛而出。

有经验的中医常讲:给患者服一段时间中药后,患者出现感冒的表现,就是快痊愈了。能够出现这种现象而痊愈,当然是好现象,但不是必然现象。所以不必执着于把患者治出表证来。就像外感病痊愈时不是每个人都出现战汗一样,其实治疗慢性病时,如果最后出现表证而痊愈,就是一个时间拉长的战汗过程,和战汗机理是一样的,都是正气蓄积力量而排邪外出。机体感邪后,我们总是想办法让其还出体表,但这种治法是有一定限度的,因为肺主皮毛,与大肠相表里。外邪袭肺或皮毛,时间久了有可能进入大肠,出现了便秘泄泻。再想通过体表排出就不现实了,但仍然要想办法将其排出。

而慢性病时邪气往往离开肠管而进入肠壁中,徒下大便是不能愈病的。需要搜邪外出。《内经》中说“春伤于风,夏必
shun泻”,这就是后世所谓风泄,肠道受了风所以泄泻。这种泄用一般的渗湿、固涩等方法是无效的,通因通用也不行,还是应该将风邪搜出,有些止泻方子里用防风、蒿本等药物就是出于这种目的。除了风泄外还有风秘。风泄的机理是风能疏泄;风秘的机理是风能燥湿。因肠壁中有潜伏的风邪,将大便中的水分都散失掉了,所以引起便秘。这种便秘一般都为习惯性便秘,我们用攻下或润肠通便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是应该在处方中加入少量风药,才能将病邪排出。因风药多燥,可能使大便更加干燥,可选用风中之润剂,如荆芥、秦艽等。并配合养血润燥药,当归地黄等。如李克绍先生就善用《证治准绳》中的滋燥养荣汤治疗风秘。由以上举例可知,疾病进入慢性阶段,邪正斗争虽然没有急性期那么明显,但并没有停止,仍在某些方面有所反应。这时应用中医特有的辨证求因的方法,把邪排出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虽然是疾病的慢性阶段,也要抓住治疗时机。因为邪气潜伏时间越久越难以排出,甚至于导致邪正混一。《寓意草》有一则医案说明了这个问题:“……此证之可以转移处,全在痛如刀刺,尚有邪正相争之象;若全然不痛,则邪正混为一家,相安于无事矣。”指出了及时排病的重要性。


前面提到将陈邪排出有可能导致排病反应,患者出现不适的症状,可能会惊慌失措,以为病情恶化。因此,需要对排病反应有一个了解。

早在《尚书·说命》中就有排病反应的论述“药不眩瞑,厥疾弗瘳”。眩瞑二字论述了头目的症状,有昏糊眩晕之意,显然不能代替所有的排病反应,《尚书》为什么只举此一例呢?一是因为古人喜欢用举一反三的教育方法,而且《尚书》也不是医学专业书;二是因为头目出现了眩瞑更容易使人惊慌,这里告诉我们眩瞑是排病反应,言外之意,其余的不适更不用担心了,

在《伤寒论》中对排病反应的记载就比较具体和广泛了。第
46条“……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血丑,血丑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这是表邪较重时的排病反应。表邪本应当汗出而解,但这里出现了烦、暝、血丑,是因为“阳气重”所以正邪斗争比较剧烈,给患者造成了上述不适,这里的发烦目瞑,与《尚书》的眩瞑有些类似。这是表证的排病反应。还有半表半里的排病反应,

101条“……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这里是因为正气相对不足,导致邪气进入了半表半里,用柴胡汤扶正祛邪本可以从容的愈病,“而反下之”正气更加不足,这时再用柴胡汤,驱邪就比较费力了,出现了“蒸蒸而振”,表明邪正斗争剧烈,然后发热汗出而解,这里已经类似于温病的战汗了。如果邪气透过了半表半里而入里了,在正气不太虚的情况下会形成里实证,这时邪气已经不可能通过体表排出。

可根据病邪的寒热性质给予承气汤或大黄附子汤排下。但因为这里是正气不太虚才形成的里实证,所以攻下时机体不会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我们一般不把这种情况视为排病反应,只能简单的称为排病。在邪气入里正气又不足的情况下,会形成里虚证,多表现为三阴病,随着机体正气来复或得药力相助,最后排出病邪时有可能使机体出现异常现象。在太阴病篇第
278条“……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这里下利的同时出现了暴烦,就不是普通的下利,可看作是排病反应;同样少阴病篇第287条“……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也出现了烦;厥阴病篇中第366条“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下虚故也”,本证脉沉而迟,显示阳气不足,而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又表现出驱邪外出作汗的趋势,这种情况汗出必然吃力,所以出现了郁冒,手足厥冷,这是阳气集中起来准备作战的临时现象,可看作厥阴篇的排病反应。

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论述的战汗可看作是温热病时的排病反应:“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可见排病反应都是在正气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的,这时把病排出或者需要药物的帮助,或者靠自身正气的恢复。正气相对邪气较弱时不但能出现排病反应,如果邪气更加顽固,可能出现拒药的情况。拒药的机理虽与排病反应不同,但都使人感到不适。这时方中还要注意反佐,如通脉四逆汤中加猪胆汁。


近年来,中医应诊的患者中疾病谱已有了较大的变化,来看急性外感病的人少了,大多是因慢性病就诊的。因病程较长,其最初发病时的外因往往已被遗忘。导致医者不注意排病的治疗,使病邪长期潜伏于体内,疾病得不到痊愈,我们在这里提出,希望引起同道重视,至于排病反应,由上面论述我们知道,只是排病治疗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既不要对这种现象感到惊慌,也不要刻意追求。是不是排病反应出现以后疾病就痊愈了呢,也不一定。叶天士就说过,有战汗一次不行,又战二次三次的。

本文内容由 老农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