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首先申明此帖不是我(水中火)所写,只是觉得对大家学习有帮助,就转帖过来了。 我想这个问题得先从仲景会不会治温病谈起。也就是《伤寒论》里面到底有没有论述治疗温病的条文。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条文没有错简。大家对于“里有寒”不是太理解,我们知道心肾是升降的枢机,要不断相交,以求生命的圆运动周而复始,寒伤太阳伏气变温犯肺,导致肺热,肺失清肃之性,不能上覆心火下潜以温肾水,而肾属水,失去了五行的克制,水气本寒的本性就表现出来了,所以仲景说“里有寒”,心肺不降,而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热只有通过小肠发泄出去,小肠属于太阳,太阳主表,故仲景言“表有热”,遇此病,当急治其肺,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之主,石膏色白而入肺。 自轩、岐以来,于病温之理引而未发。后贤失于论旨,遂成千古疑难。以上两条开头都冠以“伤寒”,而未言“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什么的,也未指明别有何证,忽无端而与白虎汤,此意何居?。其实以上两条即是仲景先师专为寒伤太阳伏气变温而设的方法论,后世注家不明仲景之旨,认为“伤寒论详于寒而略于温”,有失仲圣良苦用心。 同样的外因寒伤太阳,由于患者处于不同的生命演化期所具有的内因不同,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出现了麻黄汤证的伤寒,中风,太阳温病,后世温病学派认为温病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所致,前一句是错的,后一句是对的。虽然提出的风热感冒的的确确存在,后世温病学家给出的方子也马马虎虎能够治疗仲景在伤寒论太阳篇中所言之“风温”,例如2003年非典,就是典型的风温,当时正值冬月,外界哪来的风温?如果你认为外因是风温的话,为何“春分”过后天气逐渐温暖起来,这个病反而又消失了?吴门医派传人重用板蓝根,结果抢救回来的病人无一例发生股骨头坏死,而单靠西医抢救的基本上都残废了,其实2003是兑七运的最后一年,“灾七宫”,而当时生命演化期处于兑宫的人都是易感人群,众所周知,肺居兑宫,所以疫病的脏腑定位在肺。如果熟悉《伤寒论》的人都应该知道,根据病人所表现的不同症状,仲景麻辛石甘汤,大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麻黄升麻汤都是比较对症的方剂,其中重用生石膏一味都必不可少。但风热感冒的提法却很容易使人感觉到导致感冒的外因是“风热”,这却完全是错误的,凭经验都知道,吹了热风,不会感冒,最多是中暑了。我再强调一遍,导致风热感冒的外因是风寒,只是内因不同,说的简单点就是体制不同,邪随体化,而表现出了化寒化温之别。 下面附一则医案评析 阳明证高热痿蹙(范中林医案) 张××,女,24岁。四川郫县红光乡,农民。 病史 1960年10月某日于田间劳动后,自觉身热头痛,周身不适,入夜尤甚。次日,××医院按感 冒论治,后改服中药,反复汗出,而热势不减。十余日后,忽感下肢痿弱无力,难以移步, 遂来就诊。按阳明经证论治,一诊而痊愈。 诊治 蒸蒸发热已十余日。几天前,突然下肢痿软,步履维艰,甚至难以站立。自觉口干烦渴,身 热汗多,不恶寒,反恶热。面赤,舌质鲜红少津,无苔,脉洪大。此系阳明高热不退,肺胃 津气两伤,以致筋骨失养成痿。法宜泄热润燥,补气生津,以大剂白虎人参汤加味主之。 处方: 知母60克 生石膏120克 生甘草15克 粳米30克 北沙参60克 竹茹30克 灯心草1克为引 二剂 连服两剂,一剂热势衰,二剂高热退,渐能独自行走。遂停药,嘱其注意调养,旬日痊愈。 上例病者处在太阴病阶段,于1960年伤于寒后化温,肺属太阴,寒伤太阳伏邪入里化热,首先犯肺。 经云“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故范老施以白虎汤,一剂热势衰,二剂高热退,渐能独自行走。遂停药,嘱其注意调养,旬日痊愈。真正达到了经方一剂知二剂已。而观当今部分火神派之医案,乱施姜附,附子用了几百克病人毫无起色,反而出现了他们所谓的排病反应。如是有排病反应,仲景为何不言明,如治疗风湿的桂枝附子汤用后的反应仲景就说的很清楚。 火神派某某先生还宣扬现在无白虎承气一证,搞得有些患者当用清下的时候不敢用。他们以人之死阴形俱在,而无阳气为由,那么那些死于温热病的人也是阴形俱在,是否也缺温热之气呢?他们对阴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形”的层次上。就拿现在的人类的第二杀手脑溢血病来说,多发于老人,火神派认为“人老一分,则阴长一分,阳衰一分”,那为何近年来以白虎汤治疗脑溢血病在控制出血的问题上颇效?(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09/9/15 07:2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