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刺血是针灸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据不完全统计,现已用于近百种疾病的治疗。[1]然而,迄今为止针灸学界对刺血疗法的作用及机理的阐述都较为粗略,如现有高校教材《针灸学》、《针法灸法学》等对此均是一语带过,并不能涵盖刺血疗法的治疗作用,以便指导临床。为启迪后学,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之予以明确,为此特研读古今针灸医籍,结合临床实践系统探讨了刺血疗法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并归纳、整理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1、疏经通络 活络止痛 “凡刺之理,经脉为始”,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基础,因为人体气血流注运行藉借经络系统,如经络不通,则气血不行,机体失养,百病乃生,即“诸病皆因气血壅滞,不得宣通”。刺血则通过对血络的刺激,直接作用于经络系统本身,并通过辨证放出一定量的血液,“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经络通畅,气血畅行,以治疗经脉络不通所致的各种病证。由于手法、针具及其泻血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较之其他方法,刺血对机体、经络的刺激相对较强,同样,其活血通经的作用也较强,所以历代医家均以刺血为通经活络的主要手段,诚如《内经》所言:“脉结血不和,决之乃行。” 在诸多医籍中,有关论述颇多。如《内经》“索其结络者,刺出其血,以见通之”,“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视而泻之”。李东垣以刺血“泻其经络之壅者,为血凝而不流,故先去之”。刺血可“去血络之凝”。[2]何若愚《子午流注针经》云:“病人脉隆盛,入于脉中而不环周,十二经亦不能拘之,……宜砭刺出血。”等等,均肯定了刺血具通经活络的特殊功用。 也正是由于刺血具有较强疏通活络的作用,使气血运行通利,“通则不痛”,从根本上消除了产生疼痛的病理基础,从而起到了活络通络、止痛镇痛的作用。在《内经》中就对头痛、閦痛、齿痛、心痛、胃痛、腹痛、腰痛、腿痛等诸多痛证均以刺血治之,再如华佗刺血治曹操头风、四总穴中委中刺血治急性腰痛等治疗痛证的著名医案医方,也均是依据于刺血疗法具有活络止痛这一作用来选用的。 2、活血化瘀 消肿散结 活血化瘀是刺血疗法的又一重要作用。《内经》云:“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豹文刺者,……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针灸大成》云:“人之气血凝滞不通,可用刺血法以祛除其凝滞,活血化瘀。”瘀血是血行不畅、滞留于经络或溢于经络外,积滞于组织间的病理产物,刺血则通过泻出一定量的血液,直接调节血液的运行、宣通瘀滞、通利经络以达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正如《内经》所言:“菀陈则除之,去血脉也”,《正体类要》云:“患者如有瘀血,止宜砭去。” 刺络活血化瘀的另一应用是对跌打外伤所导致瘀血肿胀可直接在患处刺络放出恶血进行治疗。《素问·缪刺论》云:“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刺足跗上动脉,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薛己医案》云:“患者闪伤,瘀血肿痛……遂砭去瘀血。”直到目前,对外伤血肿等类似病症采用刺络拔罐放血法,就是对刺血疗法活血化瘀作用的具体应用。 刺血法消肿散结也有两方面的应用,其一是治疗痈疽疮疖,另一是用症瘕积聚。对于外科疡肿,在《内经》时期刺血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素问·异法方宜论》云:“其病为痈疡,其治以砭石”。便确立了刺血为治疗疡肿的基本治法,因此《内经》中有关此类论述甚多,所谓:“夫痈之气息者,宜以针开除之”,“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大小深浅刺,刺大者多血”,“已成脓血者,其唯砭石铍锋所取也”等。也正因为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后世更屡用不鲜,如刘完素、张从正、何若愚、汪机、薛己、杨继洲、陈实功等众多著名医家均有刺血治痈的记载,延续至今,临床仍用督脉刺血治疗疔疮、耳尖放血治目赤胀痛等。究其机理,这类疾病多因热毒内积所致,刺血则直接在患处切开放血以排邪外出,消肿散结。即是“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时毒瘀血壅盛证,砭石治法最宜行。”(《医宗金鉴》) 刺血治疗症瘕积聚也是源于《内经》,《灵枢·四时气》云:“肤胀臌胀,……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络也。”《灵枢·热病》云:“男子如蛊,女子如……取涌泉见血。”其机理如叶天士所述:“结为症瘕者,气血交病病已入络,久必成胀满……宜治血络。”症瘕积聚其本质为气滞血瘀,采用较强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作用的刺血法,使其病理变化减轻或消失,以达到消散症瘕积聚的治疗目的。依据于此,今人仍在应用刺血治疗肝硬化、巨脾症等病证。 3、醒脑开窍 镇静安神 醒脑开窍是指刺络放血能用于危重急证,如治疗昏厥不省人事等。对此,古今临床应用都十分广泛,如《针灸大成》:“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延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又治一切暴死恶候,不省人事及绞肠痧,乃起死回生妙诀。”再如傅青主针刺眉心出血治疗产后血晕,郭志邃刺血急救治疗痧,直至今日针灸临床治疗中风闭证仍是井穴刺血救急[3]等,无不表明刺血具有较好的醒脑开窍、急救作用。根据中医理论,大多数昏厥、急证因气血逆乱、经络闭塞,而刺血能够疏通经络,活血和血以启闭泄邪,通关开窍,从而起到醒脑开窍之功。 在《内经》中,刺血还用以治疗癫痫、癔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不宁疾病。《灵枢·癫狂》云:“脉癫疾、暴仆……刺之出血。”“狂而新发,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倾,已。”“狂始生……治之取手太阴、阳明,血变而止。”此类病证多因情志怫郁,气血不和,心神不主,使用刺络放血,通经活络,活血理气,则气血冲和,神志安宁。“神有余则笑不休,泻其小络之血,神气乃平”(《素问·调经论》),以达到镇静安神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刺血仍是目前治疗精神神志疾病的重要手段,并具较好疗效。日本学者丹羽靖认为此类病是副交感神经紧张之故,刺血可抑制副交感神经,使之安定。[4] 4、清热解毒 祛邪安正 由于在刺血过程中,可以使热邪随血外出而泄,因此刺血疗法具较强的清泻热邪作用。火热壅盛则成热毒,火降热清则毒邪可除;而对于虫蛇咬伤,局部刺血又可使毒素随血而外流排出,故刺血可清热解毒。历代医家对此作用十分重视并应用广泛,如《内经》:“大热遍身,狂而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刘完素:“大烦热,昼夜不息,刺十指间出血。”张从正则更擅用刺血清热解毒,认为“邪热之毒,出血则愈。”直至今日,刺血解毒为针灸家所喜用,目前用八风八邪刺血治虫蛇毒伤,中冲、少商刺血治疗嗜盐菌中毒、八关大刺治高热不退[1]均收到较好疗效。 刺血祛邪安正,以张从正解释最为详尽,张氏认为人体疾病皆因邪气所致,而体内恶血为致病之邪,邪侵则病生,久病则正虚,治疗力主祛邪扶正,倡邪去正安说,行汗、吐、下泻邪三法,而将刺血作为发汗祛邪大法之一。“出血与发汗,名虽异而实同”,“泻血除热,攻邪最捷”。且“出血即泄邪,邪出则正安”。近贤赵玉青观点与之相近,“邪中经络,一时未能从毛孔、二便泄出,故以针刺孔大其出邪之路,而气与血并洁,则邪毒去而经络通和矣。[5]。正因如此,刺血可用于邪实、正虚、虚实夹杂等不同病证以祛邪安正,真乃“针砭所以通经脉,均气血,蠲邪扶正,故曰捷法最奇者哉。”(《针灸大成》) 5、和血养血 调整阴阳 刺血疗法由于刺激量相对较大,并以泻出血液为手段,故医家多以其为泻法,而实际上,刺络血也可治疗虚症,这在《内经》中多次提及。《灵枢·巅狂》:“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足少阴,去血络也。”“心病者,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郄中血者”等等。现在仍用刺血治小儿疳疾、遗尿、消渴、脱肛等多种虚证。[6]而治疗虚证就是基于刺血具和血养血、调整阴阳的功用。 对于刺血调整阴阳,李东垣在以刺血治疗脾胃虚弱病案后阐述:“阴病在阳,当从阳引阴,必须先去其络脉经遂之血;若阴中火旺,上腾于天,致六阳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脏之血络,引而下行,天气降下,则下寒之病自去矣。”(《针灸聚英》) 刺血调整阴阳还在于其和血。气血平和通畅是阴平阳秘,脏腑调和的前提,“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如前述,刺血具较强活络之功,经络通畅,气血平和、运行有常,以“内溉脏腑、外濡腠理”,发挥其“行气血,营阴阳”的功能。 刺血和血还可养血,为“活血乃补血之法”,诚如唐容川所言:“凡有所瘀,莫不壅塞气道,阻滞生机,而反阻新血之生,故血证总以祛瘀为要。”祛瘀生新,是养血补血依据之一;再从现代生理学角度分析,刺络少量出血,可刺激骨髓造血机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有益于身体健康,达到阴平阳秘、阴阳调和,所以说刺血具和血养血、调整阴阳作用。 综上所述,刺血疗法具有疏经通络、活络止痛,活血化瘀,消肿散结,醒脑开窍、镇静安神、清热解毒、祛邪安正,和血养血、调整阴阳等作用。由分析可知,这些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其中通经活络是基础,是其他作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了解并掌握刺血的作用,对临床合理选用刺血,提高刺血疗法的治疗效果都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喻喜春,等.临床实用刺络疗法,安徽中医学院1986。 [2]王秀珍,等.刺血疗法,安徽科技出版社1996。 [3]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 [4]罗绳译.日本中医资料1982;13:(87)。 [5]赵寿毛.赵氏祖传针灸按摩传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 [6]杨骏,等.虚证刺络论,上海针灸杂志1996;1:(26)。 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 张庆萍 杨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