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试论补肾在“治未病”中的重要地位

2011/7/16 17:18|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2613| 评论: 0

摘要: 近年来,现代医学尤其是内科领域,理论研究和临床工作的重心逐渐由重病人向轻病人和初发病人转移,人们对医药卫生事业渐渐地产生了这样的一种要求——防患于未然。准确地讲就是,将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消灭在我们 ...
近年来,现代医学尤其是内科领域,理论研究和临床工作的重心逐渐由重病人向轻病人和初发病人转移,人们对医药卫生事业渐渐地产生了这样的一种要求——防患于未然。准确地讲就是,将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消灭在我们机体防御系统全面调动之前。这贴近中医一条重要的原则——“不治已病治未病”。笔者认为,补肾在“治未病”、在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上有着重要意义。
  “治未病”的沿革及其内涵
  “治未病”一词早见于内、难二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提出了未病先防的原则;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篇》中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观点,接着又先后提出了“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不遣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理论,说明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唐代孙思邈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并反复告诫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强调了中医“未病先防”理论的重要性。
  中医学认为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环境之中,并且人本身也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疾病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从事物的运动性特点出发,强调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疾病病理变化的信息量是一个“蓄积”过程,当病变信息量较少时,人体一般从外观上难以看出明显的变化,感觉不到异常症状,随着信息量逐渐增多,可以表现出轻微的症状,这时虽有不适,但对人影响不大,常被忽略,目前的检测手段也常反映不出其异常变化,直至病变严重,才引起明显的全身或局部的典型症状,并且有客观数据可以检测,这时才是人们所说的“发病”,成为临床可以诊断治疗的疾病,而“发病”前的全部状态均归属于“未病”阶段。如果我们在此阶段即能察觉,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问题往往能迎刃而解,古人“上工治未病”意即如此。从预防医学角度来探思,这与现代医学模式提倡的“三级预防”实属同一范畴。
  “治未病”以扶正为关键
  中医学历来重视人体“正气”的主导作用,《素问·刺法论》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论述,成为两千年来指导中医从基础到临床、从养生到预防的千古绝句。疾病的发生及变化转归是一定条件下正邪斗争的反应,正气盛衰在疾病发生中起决定性作用,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正气旺盛,邪气就不易侵入,人体也不会得病,即《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不足以抗御外邪时,邪气才能乘虚而入,侵犯人体,引起脏腑阴阳平衡失调,气机升降失常而致病,即《内经》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此种发病学说,既重视致病因素的外因条件,更注重人体正气这个内在因素,强调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种具有辩证思想的发病学说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治病求本”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本”,即指疾病的本质而言。实际上疾病的实质就是正气的改变,因此治疗疾病以“正复”为目的。中医治疗学的各种手段,无论是药物还是非药物疗法,均借助人体的“正气”,从而发挥治疗作用。若正气虚衰,则无论采取什么措施也难以奏效。近代医学研究认为,中医的“正邪相争”的发病学说与现代免疫学有关“机体免疫应答机制”也是相符合的。更有学者依据微生态学和免疫学原理,从人体内环境和微观物质变化的角度,以人体微生态及免疫功能的平衡和非平衡关系角度对中医学“邪正”理论加以阐释,提出了具有现代科学内涵的“邪正发病——微生态平衡——免疫状态相关”的中医邪正发病学理论模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不少补虚扶正的中药对免疫系统有增强或双向调节作用,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有抗休克、抗疲劳、降低血糖、促进蛋白质生物合成、调节胆固醇代谢、促进造血系统的功能等作用。
  扶正以“平补肾气”为要点
  中医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而通于脑。肾中精气所化生之元气,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人体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胜利活动的作用,故为人体诸气之根本。肾气充沛,则人体活力旺盛,素质强健。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齿发更长;二八,肾气盛,天葵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五八,肾气衰,发坠齿;……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葵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竭。”从上我们不难看出肾气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有着重要意义,人到中年是一生中精力最充沛的时候,也就在此时,机体的各项功能指标开始下滑了。缘其究竟,是为肾气不充之故,故当补肾气为先。肾气是肾阳蒸化肾阴而成,二者缺一不可。即《景岳全书》所谓:“阴阳原同一气,火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离也,……其在人身即元阴元阳,所谓先天之元气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 。
  一些学者指出,肾精的充盛匮乏与免疫系统的功能密不可分。郭聂涛等认为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着红细胞免疫功能。现代医学研究提示,中医所述之肾精与雄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若肾精不足,则雄激素分泌减少,体能降低。补肾能促进雄激素的分泌,因而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彭铭泉对肾虚本质和中药(人参黄芪鹿茸枸杞子巴戟天等)抗衰老机理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认为补肾中药具有抑制导致衰老的“酶”,能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和调节微量元素。沈自尹研究表明中医肾虚证不仅有下丘脑—垂体及其所属三个靶腺(肾上腺、甲状腺性腺)轴上不同环节、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同时还存在免疫功能的低下,并推论其主要发病环节在下丘脑,补肾中药能改善和提高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具有多环节多途径的调节作用。近年来黄尧洲等的实验研究发现,灵芝熟地黄淫羊藿当归香菇菌多糖、红毛五加多糖等入肾补虚中药及其主要成分,能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不同程度地提高免疫功能,甚至选择性提高CD4细胞及CD4/CD8比值。
  现代医学在预防疾病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信随着循证医学知识的广泛引入和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采用,“补益肾气”的理论必定会在预防医学领域中画下浓重的一笔。

本文内容由 梁知行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