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卢崇汉老师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讲稿.doc

2011/12/29 17:00|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6968| 评论: 0

摘要: 关于火神派是否只是注重阳不注重养阴的问题,是否走偏了的问题,卢崇汉老师在上个月的扶阳论坛上讲得很清楚,对于扶阳抑阴很好理解,对于“病在阴者用阳化阴”比较难以理解到位,对于阴虚的“用阳化阴”医理,卢崇汉 ...
关于火神派是否只是注重阳不注重养阴的问题,是否走偏了的问题,卢崇汉老师在上个月的扶阳论坛上讲得很清楚,对于扶阳抑阴很好理解,对于“病在阴者用阳化阴”比较难以理解到位,对于阴虚的“用阳化阴”医理,卢崇汉老师清晰地指出来了。大家看了会有所帮助的。


卢崇汉老师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讲稿




(新浪微博:胡陈适之
腾讯QQ 1847836262


(主持人:)今天邀请刘力红博士主持会议,卢崇汉老师做特别演讲,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两位。

刘力红: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前辈,各位同道,大家上午好!卢师大家都很熟悉了,开幕式时,孙主任介绍了扶阳学派的渊源,下午呢,我们也会详细的来谈这个问题。那么,这样一个珍贵的法脉呢,它诞生在清末,郑钦安,从郑钦安就到了卢师祖父卢铸之这里,实际上卢师三岁的时候就在契延这样一个珍贵的法脉,卢师实际上是同时接受他祖辈的教导和熏陶,还有父辈,他大伯父的教导和熏陶。那么,在他十九岁时就有了小火神的称号。郑钦安卢氏这样一个法脉在民间又被誉为火神派
。所以,实际上卢师在十九岁时就已经有了小火神的称号。大家想想看,从十九岁的医龄到现在,对于扶阳这一脉,他做了相当大的贡献。下午会专门谈到这个问题,现在为了节省时间,不多介绍卢师。下午我会详细介绍卢师。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恭请卢师给我们作报告。

卢崇汉:今天我还是用四川成都话讲,我稍微讲慢一点。今天看到这么多同行来参加这个大会,心里面确实很高兴,这让我想起去年我受日本中医学会的邀请在日本几个城市做了几场学术讲座。那么,来的听众,绝大多数年龄和我差不多。还有很多年龄比我大,这让我当时很吃惊。


二零一零年,我在日本做扶阳的演讲,七十岁以上的学者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在日本虽然是医科大学教授,是博士,但只有一个称谓,就是医师,不像国内,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治医师。

日本中医学学会连续三次到成都找我,一开始我确实不愿意去,因为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我家是受害者,
1941
年日本轰炸成都,我们家遭到轰炸。所以在日本的讲座开始,我把这个事情提出来了。我就说,我跟你们交流,我是憋了一肚子气。

日本中医学学会的医学博士和教授为什么要来参加这次医学讲座?
并且很多都是日本相当有名的教授,如伊藤连先生,小高素之先生,年龄都比我大,参加讲座的日本医师从不同地方赶来。

他们对扶阳的关注持久而周到,从《扶阳讲记》出版就开始研究扶阳,并成立了很多沙龙,有《扶阳讲记》沙龙,扶阳沙龙
-------
等等。很多地方我都去了,他们搞了很多的小型的研讨机构,比如神户的二十几个中医就把《扶阳讲记》和我在国内“扶阳论坛”的几个讲座的内容译成日文。并且日本中医学会的会长告诉我,在对中医师的考核中,把扶阳的思想纳入了考核范围。而在国内我们还没有做到这一点。在日本,医师的敬业精神是非常的,太敬业了。并且他们提出的问题相当深刻,当然我给他们答疑解惑,他们感谢至极。

再一方面,在日本,他们希望我给他们看一些病。由他们中医学会选了一些病人。病人都是在通过日本的西医中医的各种方法治疗效果不好,他们用了扶阳的方法,效果也不好。他们把病人带到大会上来了,通过望闻问切,我给他们做了讲解,并处方。包括伊藤连先生,日本中医学会的会长,他自己是肾脏病,他希望我给他看。在日本呆了九天,第一天就看,第五天就有了回应,复诊了,用了扶阳的方法,效果出来了。下一步怎么用?我从大阪到神户到京都到东京。沿途我都给他们指导。今天这个大会,让我想起日本。


今天参会的各位年纪都不轻了,也有比我大的长辈。这说明在我国中医界对于扶阳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但是怎么增强呢,这要靠临床的效果。如果没有临床的效果,就不会有今天的盛况。我经常收到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前几天收到一封来自基层医生的读者来信。写了二十来页,写得很好,他讲了他怎样学习中医扶阳的思想。

他虽然行医二十多年,通过学习《扶阳讲记》之后,又返回去读了中医的经典。用了扶阳之理念进行探索,临床疗效确实明显提高。我觉得挺好的,他理解了扶阳的“用阳化阴”。“扶阳抑阴”很好理解,关键是“用阳化阴”。那么,他获得了理解,通过几年的努力,不断摸索,在理论的支持下,他对我说,有了新的认识,在过去基础上的认识。

以前我在各种场合提到,在对于疾病的认识上,始终抓住:一,
太阳。
二,少阴。这个问题很关键,为什么要抓住太阳,历代的中医学者研究得很深,因为太阳经是抵御外邪的主要屏障,特别是风寒邪气都会从外侵犯波及太阳,一旦波及太阳,就会产生很多变化,但最严重的变化是入里,入少阴。一旦入少阴,就由一般的阳证转化为阴证。治疗就相对要难了,不容易治疗了。



  

        从卢氏来讲,我从事中医几十年,虽然从郑钦安到我祖父,到我大伯父。卢铸之,卢永定,他们没有明确提出桂枝法,四逆法。但是七十年代初,通过整理家里的病案,就发现了,在临床对疾病的处理,可以说无论什么疾病,到我们手上都是采取这样的方法进行治疗。  
  
         首先看起来用了桂枝汤的加减,但看起来又不完全是。最后,看起来用了四逆汤的加减,但又不完全是。1973年,我在南京做一个学术讲座,我讲这个扶阳的思想在江南地区的应用。当时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一些问题。那时我接近三十岁了。所以到后来,我一步步地认识到,我提出了卢氏的桂枝法。桂枝汤有: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桂枝法呢,我无意间看了一千条桂枝法的方子,都有哪些?  有桂枝,有苍术,或者白术,有陈皮  ,法半夏  ,茯苓  ,生姜  ,炙甘草  ,在一千个方子里面都是这样,并且涉及的病种相当多,不单是外感病,也有不是外感病。当然,在这些方子里面,还有其他的一些药物,这样根据临证处方。  
          在中医药大学的时候,我就讲,一个中医,你现在是中医学生,以后要当中医大夫,如果你能够把张仲景的桂枝汤用活了。你就能够解决临床遇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同学们不太相信,确实是。如果,你能够理解好桂枝汤,桂枝汤的机理,各家说法太多了。有专们研究桂枝汤的著述。桂枝汤变成桂枝法就更加灵活了。  
  
           著述就是在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桂枝汤的变化。  用桂枝汤的变化,仲景不外乎就是20多个方 。那么用桂枝的,包括肉桂,仲景113个方子里面有70多个,但是还不是很广泛,如果你用桂枝法,你可以演变出几百个,上千个方出来,桂枝法用的药就是三四十种,我打比方,就像买彩票,虽然只有20多个,30多个号码,但是,可以有好多的排列。  桂枝法中,如果有些药物不该选用,你选了,就失败了。桂枝法,这个有一定的难度,当然,通过努力通过摸索,可以达到很好的境界。对桂枝法的应用,例子很难举,因为变化太灵活了,它可以是很多人用同一个方,也可以是为某一个人定做的,别人就绝对不能吃。但就这一,二十样药物,你大胆的试用了,会比你没有使用它之前效果好得多。  

  

         我们谈四逆法,这个四逆法是我们天天在用的一个法,四逆汤就是:附片干姜,炙甘草,这三样。四逆法是在四逆汤的基础上得来的。可以是:一,附片,生姜,炙甘草,可以是二,
附片,生白术,砂仁,生姜,炙甘草。可以是,附片,苍术,益智仁仙灵脾,砂仁,生姜,炙甘草,它都有附片,姜,炙甘草,对于四逆法有这样的认识。


           
七十年代初,我积累了三年的病例,通过、三年的病例,一个方,一个方地找,附片,炙甘草,生姜,后头百分之九十六以上都是这些药物,这就有了共性了,所以我当时提出,当时大伯父卢永定也在,卢氏有很多法,但实际上都是四逆汤的基础上得来的,如果没有这三个,就没有四逆法的存在。当时大伯父认可我的说法,我们看了那么多的病,我们具备了几十年的治疗经验,从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病例已经很齐全了。都是这样治疗的,虽然除了姜桂附,还有其他的药物。
          六七年前,我讲过,我把1992年看病的资料做分析,总共用了多少桂枝,多少附片,多少姜。我对四逆法有很多研究,还在中医药大学上报课题,当然,不可能被批下来,当时的环境,作为国家的科研医疗机构,对于扶阳不太认识,扶阳被认为是异端学说。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用这几样药物,如果不用这三样   ,会出现什么状态呢? 这就不好了。去掉附片,去掉姜,没有效果的一张处方。
           总结下来,确实每个方子的用药不多,这就是扶阳,药不要用得多,用的药物的品种非常少也很有效果。  
  
            去年,我从中医药大学退休了,就搞了个成都卢火神扶阳中医馆,从去年到现在已经快两年了,一共进药的品种有70多种,那么这70多种药物里面,只进了一公斤或两公斤的,占了百分之三十左右,有些药一次也没有用过,有些用了两次或者三次。排除了这百分之三十,也就剩下了40多种药物了,那么这四五十种药物我用了两年,你看,你要钻研卢氏扶阳的思想,这个面就很宰了。就像买彩票,就30多个号码,那么你怎么组合这几十个号码,那么组合这几十个号的基础是什么?基础就是姜,桂, 附。支持这个基础的就是扶阳的思想。这个扶阳的思想,就是“阳主阴从”的观念,如果你没有阳主阴从观念,你的扶阳就是不牢固的。  
           你的扶阳观念的变化,会使你在辨证上束手束脚,特别对于严重的大症上会无所适从,所以只有坚持阳主阴从观,这样才能牢固你的扶阳的思想,那么你有了这个扶阳的思想,有了这个理念,就会正确的选择药物,去组方。  
  
           所以很多,我接到电话,我接到来信,很多人直接来找我,他们都很激动,能开出大剂量的附片,治疗过去不敢想象的病种,这要感谢扶阳的思想,使他的医术提高了,有一个人说他行医将近二十五年,也是中医学院的毕业生,只不过在不好的环境里面,他说在过去在医院混,也治好了一些疾病,而我估计,是不治疗也会自己好的一些病。  
         那么现在他可以治疗很多大症。他说现在的挂号费都是一百块钱一个,他每天看三十多个号,就县一级的中医,这就很了不起了。不知道在座的各位从事中医行业的是不是这样?他很激动,不过,他已经不在医院,干了个体,因为医院不欢迎他的治疗方法,所以自己开了诊所。我认为这很好。他还继续学习扶阳的方法。不知道这个医生来参加今天的会议了没有?  
  
        四逆法,为什么要用四逆法,四逆法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法?所以,这个问题要回过头来看,郑钦安先生,对我来说,是祖师爷了,我祖父的老师,他在著述中提到他的扶阳的思想的建立也是几十年的探索,他才能达到认识,认识阴阳是合一的,但不是统一的。因为我是在中医药大学的,我讲的课程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
教材里讲“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

  
  

   
     

郑钦安谈到的是合一,这跟统一不一样,这就涉及到层面问题,我没有跟别人在另外的场合谈到层面问题,只是跟刘力红谈到层面的问题。“阴阳合一”,这就涉及到层面问题了。  
        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层面就是“一”  的层面。那么干中医,最终会医好几个人,但只是一个医匠,称不上医师,一定要有理论的支撑,在临床才会有底气,所以呀,卢氏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是在郑钦安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见解。  
  
       我们提出“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  
  
       所以,我曾经讲过,对于某些象是阴虚的病,实际上仍然是阳虚,当然,为什么这样讲,这就是从“一”来谈这个问题,从“阴阳合一”之道来谈。如果抛开这一点,去谈用阳化阴,就没有办法理解。这在内经里,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来,但却说了“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生和长两者就是合一,实际上郑钦安是在内经的基础上认识阴阳的问题,生和长就是阴阳合一之道。天和地,阴和阳,可分无数阴阳,合之一个阴阳而已,这跟传统中医理论,字的意思表面上差不多,深层含义却不一样。所以我讲阴阳学说,在中医药大学的时候,讲一点阳主阴从,但作为教学外的一种用法,所以现在我们直接谈这个问题,直接谈阳主阴从了。
  

       内经讲,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则一,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内经讲的很清楚了,我们这样去研究它,所以才有后世郑钦安的认识,才有了六经还是一经,人身五气还是一气,千万个阴阳还是一个阴阳,三焦还是一焦,万病都在阴阳中。  
       实际上对于“合一”的认识,黄帝内经已经点出来了,郑钦安也是在这个层面谈问题,只不过你理解了没有。你好生做了没有。  
       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学问,就是“合一”  ,“归一”的学问,如果我们把所有的问题都归于“一”了,这就好解决了,所以郑钦安也好,卢氏也好,都是在“一”上用是有理论支撑的。所以郑钦安在《医理真传》里谈到,如果从后天的脏腑的角度来论及阴阳,那么这是“论其末 ".如果我们从坎卦来理解,就达到了极的状态,就达到了“合一”  ,“归一”   的状态,所以我提出“人身立命以火立极”,那么这个极就是“合一”  ,“归一” 。
        
      当今中医界的现像是:一,不认识这一点。二是,不愿意认识这一点。虽然也搞了好几届扶阳的论坛,在中医界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学术界,有些学者不愿意认识这一点。在中医界有影响的一些医生,也是羞答答的点头,承认扶阳的理论和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这个不错就是好像还不太对。当然没有必要理会他们的看法,我们埋头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如果能够坚定我们的理念,你只要坚持下去,至始至终的坚持下去,最后这个理念会给你想不到的好处,我们卢氏一两百年都这样坚持,从不回头,一直坚持,临床的疗效是有力的支撑,临床的效果有力的支撑了这种理论是对的。  
      就当今大多数医生是这样认为,
因为教材是那样写的,所以培养出了相当多那样子的医生。所以他们  对阴阳的认识都是在后天的角度上的,藏,六腑,分十二经络,以及,等等。包括一些辩证,脏腑辨证以脏腑来辨别阴阳,八纲辨证一八纲来分阴阳,六经辨证以六经来分阴阳,所以郑钦安就说了,这是在“论其末”,我们也这样认为,他们没有在“先天立极的本上”来思考阴阳,这个理论只可能导致在枝叶上追求。不求根本,而在什么状态下才是求根本呢?就是在“极”的状态下,所谓“极”的状态,郑钦安讲了,只有“以坎卦解之”。  才是“推其极也”。
       我们把天下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推到坎卦上面来,人体也是一样的。所以卢氏说了,能够推到极上来认识,以之治人,人健而身轻,以之治国,国泰而民安,以之治天下,亿万年将成盛世,这就是“一”  “归一”   “极”  的状态。哪个医者有这么大的气魄,我没有见过,也没有读到过。  
        就是这个“归一”的认识,这个“极”的认识,可以说啊,郑钦安卢氏这两百年来就是这个归一的认识,所著的学问都是在“极”上去用功,那么阴阳怎么“合一”呢,他是在“极”上才能达到“合一”,一旦离开了“极”的状态就没法“合一”   ,也没处“合一”。那么这个“极”怎么理解呢?“极”是哪里来的?是先天来的。中医学和“易”学紧密相连,所以是由“乾坤” 来的 ,郑钦安《医理真传》“坎离” 卦解  ,说得明明白白。乾分一气落于坤中,形成的“坎”  ,最后形成了“离”。坎离的交互化生了中土,所以郑钦安讲“水土合德,天下大成。”这包含了“万象”。包括了人也在里面。那么水土怎么合德呢?“坎和极” ,“极”就是水土合德之象。  
        坎属水,水是哪里来的?    乾分一气落于坤中,就形成了“坎” ,所以“
坎”就包含了坤土在里面,以“坤”为体,“乾”为用。所以对于水土的认识,“坎”和“坤”就了先天和后天之分,水是坎,是先天,土是坤,是后天。所以我们对于疾病的认识上,治疗要用这一点。


  
  

  
  

(前半部分结束,卢师休息片刻)刘力红: 我想强调的是大家要珍惜这样一个聆听卢师教诲的机会,卢师这次报告在讲郑钦安,卢氏甚深的法义,这个法义就这样和盘托出来了。我想是值得一辈子琢磨,有的可能一下子明白,有的可能懵懂,就我本人来说,是需要用一生的体会,琢磨,进而临床运用。所以,真的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卢崇汉:    今天我们谈为什么要用四逆法,它的理论根据在哪里?下面谈到用四逆汤,四逆法来实现,我们强调阴阳的合一,它的合一是在“极”上,只有“极”上才能“合一”  ,如果在极上不合一,就不会在极上水土合德,就只有在四逆的状态下,只有四逆是水土合德的推极之法,推极之方,四逆是合德之法,合德之方,实际上是阴阳兼顾的一个法,一个方。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四逆是回阳,如果这样理解就局限了,因为四逆是阴阳兼顾的,如果不阴阳兼顾,就不可能是推极之法,推极之方,不可能是合一之法,合一之方,因为人体是阴阳合一的。  
               对卢氏来讲虽然倡导扶阳,但没有离开阴,我们创立“扶阳抑阴,用阳化阴”。始终是阴阳的和合,因为阴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只是强调阳为主导,阳主阴从,具体的体现是用四逆,因为四逆是阴阳兼顾的合一之法,合一之方。它是阴阳的合一,可以说四逆就是推极之法,推极之方。用来达到极的状态,它着眼于“坎".  
  
           它怎样达到极的状态,它着眼于哪里?它着眼于“  
坎” ,而坎既有阴又有阳,阴和阳都包括在里面。  所以,如果你真正理解这个法,你才能明白四逆的本意,卢氏立四逆的本义是什么?它的本义是既能够回阳,又能够生阴。
         如果你看一万张处方,都是这样的药物。这个涉及多少病种,多少症候?为什么我们抛开很多没有管,我们要这样用?是因为我们的医理在“极”上,它既能够扶阳又能够生阴。  
  
        
就我们人体来讲,阴阳要处于一种很平和的状态。但阴阳生理的状态是要阳为主导的状态下才能达到平和的状态,才是健康之体,这才使我们不生病。在阳为主导的前提下达到阴阳两者的协调。
         我反复强调,我们研究中医这门学问,你的研究层次在什么状态,那么你得出的结果就是什么状态,你一直在“三”或者“二”的层面研究,去理解,那么你必然去考虑,阴和阳,阴和阳怎样达到相对的平衡,但是,你就不可能有四逆出来,在理上不支持你,所以只有在“一”的层面去思考,才符合四逆的本义,符合内经,伤寒论,郑钦安,卢氏的本义。  
      
         
因为四逆既阴又阳,所以能够协调人身整个阴阳。第二届扶阳论坛我专门谈到“坎”卦,“离卦”的问题。由于四逆是在坎上立法,四逆是在坎上的法,四逆是在极上的法,是极上的方,所以它是合一的。它的“合一”际上是在“先天”的层面上合一,它是在“先天”的层面上和合阴阳,它不是在后天脏腑气血津液方面和合阴阳,“后天脏腑”,“气血津液”方面就不能够用四逆,是不是这样?就是这个道理。
        
        在日本,
我开始以为日本人听不懂,结果他们懂,他们做了一年的功课,他们已经做了一年的功课,翻译都会翻,因为扶阳已经是教科书上的东西,这位翻译在日本翻译中医是一流的,因为他的出场费和我一样高,我讲一场是三十万日元,这种规格在日本是破例,我们国内去了很多中医大家,只有我一个人有出场费。会长伊藤连先生是中国通,在东北满洲里生活了二十年,87岁,对中国文化理解的很深,我把这些问题讲解后,伊藤连抱头哭。  
         这是我们谈到的层面问题。所以我们讲的四逆,它实际是在
气”的层面和合阴阳,所以是在治疗“病了之气”,是在治“气”,所以在临床治疗思路上,卢氏和别的医家不一样,这就是很明显的区分,是在治病吗?是在“治气”。是治病吗?是在“治人”!
那么这个气,你指的是什么气?实际上郑钦安指出:仲景 的四逆是专为一点元气来立方立法的,他谈到了这一点,可以说跟很多医家的认识不一样,跟清代以前很多医家的认识不一样,那么它为我们人身一点“元气”来立法立方,那么,“元气”是什么?是我们人体的根本之气,这个气才是我们人体的阴阳和合之气,人体是阴阳和合之体,所以用四逆救了“元气”就是救了命。



  
  

那么怎么来救“元气”呢?这就是用四逆法中最重要的一样,附子。附子的药性大家都背得滚瓜烂熟,辛温大热,有毒,至刚至烈。只有它能够担当“补坎中真阳”的重任,那么补了坎中之阳,就是补了先天乾元之气。郑钦安《医理真传》中提到坎卦解,坎卦诗,都提到“先天乾元之气”。
  
           干姜,气性温而散。从味来讲,干姜的味很大,附子的味闻不到。因为干姜有这么大的味,所以它辛散。我在过去有一篇文章“卢氏运用附子的指导思想”里面就提到,以前很多医家认为,干姜守而不走,但卢氏不这样认为。干姜散,就是外走,仲景的四逆汤为什么用干姜呢?这是因为群阴阻塞,通过干姜之散才能破开这个阻塞。为附子到达极上做好准备,创造条件。才能达到温复坎中一阳的作用。那么阳在哪里?阳在水里面,海底下面,如果没有姜的作用,附子要下达是很难的,为什么难?阳不足,群阴弥漫。这就形成了一种阻隔,就是阴霾,阴霾重了,太阳就透不下来。坐过飞机的都知道,下面是阴天,穿过阴霾层上面是阳光灿烂。如果阴霾一散开,太阳光自然就下来了,所以大地上就有了很好的太阳光。所以通过姜的散而破阴霾,为附子的下达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那么这就达到了迎阳归舍的效果。
而四逆法中的甘草,那么这个甘草,如果没有“炙”。就是半阴半阳,“炙”了就是纯阳之品。四逆法基本用炙甘草,其味甘,其色黄,它是禀坤气最全的一味药物,一旦阳气归舍,附子达到了极上,用甘草的目的是扶土。那么这个使得立极之火能够伏藏在里面。大家知道,以前没有暖气,冬天烧火盆,火盆需要每天起火么?不需要。要把火种保留,就把木炭烧出来的灰盖上,第二天,拨开灰,火种就有了。这就是以土伏火。这个道理很浅显,但是捂久了就不行。甘草是禀坤气最全的一味药物,以土伏火。
         有了这个常识你在用药上,用方上,就可以扩展很多方子出来,所以用土很好的伏藏了这个坎。坎又在坤体之内,它伏藏,看不到,你看到的只是土,那么我们人身才会根命于土。如果没有土的伏藏,把土全部抛开了,那么火就保留不了多久了。这就是阴阳和合的象,通过这个象可以解决根本问题。那么四逆就是阴阳和合的象,坎也就是阴阳和合之象,
坎既然是阴阳和合之象,里头有没有“阴”啊?当然就包含“阴”了。“阴”已经包罗在里面了。大家理解了这一点,你就理解了四逆法。理解了卢氏为什要用附子,你理解了就会正确的使用附子。 当然,附子要正确使用。可以说啊,这就是郑钦安,卢氏的核心问题。如果你没有深层次研究这个“极”,就是你把郑钦安的书倒背如流也没法理解。
          也只有在理上认识了,只有理解了才能回到“一”的层面上来,你没有这种理解,回不到“一”,还是去考虑“二”。还是考虑“三”。所以郑钦安当时用四逆,谈四逆,他实际上还在仲景四逆汤范畴里头。所以卢氏在郑钦安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深入,在钦安思想的基础上,才创立了四逆法。四逆法是我们卢氏,我,提出的一个法。就这个法把天下的疾病基本上治了!  
             实际上卢氏提出的一个这个思路,就是从用一个方回归一步,回归到法上去归一。


           
             开一个方:我随便说一个,制附片  75  生 白术   15  砂仁15  肉桂15   仙灵脾  20  生姜  60   炙甘草 5 。这就是一个方了,就是四逆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排开其他几味药物,就是四逆汤了。四逆法是卢氏提出的一个法,就是由方上再回归一步,退一步就到法上,再退一步,则在理上了。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怎么会有这个法,这个方呢?所以卢氏一直,始终在“理”上立法,在医“理”上使用,《扶阳讲记》也谈到这个问题。卢氏四逆法就是“迎阳归舍”,是纳下之法,肾不纳气的“纳",纳下也就是迎阳归舍,我们健康的机体都是要阴阳归舍的。你只要阳不归舍就会出问题。只要阳不归舍,虽然没有临床表现,但是机体已经受损发生变化了。  
            今天上场先谈了“合一”的问题,又谈了“极”的问题,最后落实到四逆上来。现在继续讲。  
             四逆的作用在于纳下,是纳下之法,是迎阳归舍的一个法,因为真阳必须回到本位。真阳是什么?郑钦安《医理真传》里面谈到这个问题。
真阳又称为“相火”。“相火”是什么?《黄帝内经》说,相火应归其位,应该处于它一直应该处的位置上,那么相火才能有好的作用,那么一旦不在其位,则称之为邪,很好的很重要的东西,位置不正,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乱象  
             那么为了防止其进一步出现乱象    ,防止其不归位,使它一直处于它本应该在的位置之上发挥它应该的生命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要用四逆的问题。再一个问题,四逆能够使得相火收藏,也就有收藏之道,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从“坎”来讲,它代表水,属肾,是封藏之本,所以四逆的纳下就起到了收藏的作用。而四逆的纳下作用实际上是阳行阴令。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看四逆,大家表面上看“四逆”,它是全阳,但行的是阴令。为什么这样的呢?因为生长为阳,收藏为阴。“一阴一阳”   ,从“二”的层次来看,那就要滋阴降火了,这就要用“六味地黄丸”了。用滋阴来达到收藏的目的。是不是这样呢?不是这样。卢氏啊,不是滋阴来收藏,“因为滋阴”是“二”的层面的收藏,它没有在极上,没有起到合一的作用,所以没有任何的益处。  
  
                   我选一个病,比如“肺结核”,现在已经有新的苗头了,过去似乎彻底解决了。对于结核病的治疗,大家都采取滋阴降火,那么这样的治疗方法,能起到短暂的作用,但要彻底的治疗,解决根本,往往收不了工。过去肺结核的治疗往往效果不明显,病情反反复复。为什么?  
  
就是因为没有考虑,怎么纳下才能达到收藏的目的?所以我们对于肺结核的治疗,对于咳血的治疗。同样采用扶阳的法则,同样采用四逆的法则,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效果很稳定。  
            就今年有一个空洞型肺结核病人,咳血,用了抗痨药始终没有解决。在别的地方治疗了很久。我用四逆法,很快血就没有了,三个多月的治疗,空洞完全愈合。整个治疗过程都用四逆法,理在哪里?肺结核典型的症状就是骨蒸潮热,午后发热,那么这就是不藏的表现了,不藏则不能降,两颧潮红,午后发热,那么这是不是不藏的表现?  
                   不藏则不能降,因为藏是向下的,前面的医者用甘寒苦寒去降,那么,长时期采用这种方法,这就容易导致,中阳衰败,中阳衰败了,那么土的生机是不是受影响?土的生机受到了影响,则化源不足,所以很多疾病出现了不治,出现了死亡。那么我们采用甘温,辛温的方法,使得不降得到降,不藏得到藏,并且,在降藏的过程中,使中阳越来越旺,这就为这类疾病的最终完全治愈奠定了基础。
  
                  我们人啊,生下来之后,先天之火已经定了,那就必须依靠后天,所以始终强调一点,中土始终顾护,只有我们临床治疗始终顾护中土,只有中土旺盛,疾病的治愈率才高。我们用辛温甘温的药物,都是振奋中土的药物。它的中土怎么不旺?只能从不旺,逐渐逐渐转化为旺盛,一旦中土不行了,虚衰了,甚至水谷都不消化了,那么,喝下去的药物还能够运化么?  
             这就要考虑用药一定不能够败坏中土,使得病体能够接受药物是至关重要的。


  
  

  
  


  


  

就治疗结核病来讲,如果按照通路套法,医著上写的,教材上讲的,甘寒,苦寒。往往失守,往往效果不理想,往往没有好的结果。
                       结核病,在几十年前是大症,难症。为什么这些甘寒,苦寒药物貌似和病机相合,但是很多结核病却不能治好?不光是营养不好的问题,林黛玉的营养会不好?肯定好。还有许多富家公子哥,富家小姐,他们的家境很好,怎么会营养不好?为什么过早的夭折了呢?这对于中医,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这种错在哪里?就是没有体察世界的真正的生长收藏。没有在“极”上体察。
         四逆法把病治好
,而四逆汤,四逆法的出发点是什么?它的出发点就是“阳行阴令”,不要简单的看这四个字,它大有学问。我们读《黄帝内经》,对于“阳行阴令”飘地一下子就过去了,不了了之地理解。       没有真正留意,那么这个阴到底是什么?《黄帝内经》:“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所以说,在四逆法的纳下过程中,就起到了“藏精”的作用。它不仅起到了“藏精”的作用,而且,为我们“藏精”创造了好的条件,为啥呢?解决了中阳不足的问题,使土能够负荷。
  
         

所以在具体的用药上,临床病情复杂多端,常令人棘手。我们在四逆法里面还需要装什么?这一点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装得进去,使得我们的中土不败,中土能够运化药物?所以我对疾病的治疗上,开始是用四逆,在四逆的基础上用振奋中土,振奋脾阳的药物,砂仁,白寇,陈皮,桂枝,半夏,石菖蒲,等三十几味药物,至于选择太复杂了,只有在谈个案的时候谈。

           达到一定的状态后,它能够接受纳下 ,能够纳了。装一些填精的药物,巴戟天菟丝子肉苁蓉葫芦巴,等等,那么这个状态就达到了阳行阴令,使得阴和阳都归其位的状态。这种方法,以后在临床大家都可以大胆地试。  
          我不主张给你一个方,告诉你加什么,减什么药,这完全束缚了你的手脚,那么一旦症候病情变化多端的时候。你就下不了手了。  
  
            四逆法是

收工之法,当年,我给刘力红说啊,四逆是收工之法,治疗一个病,你要给他收工,怎么去收工?刘力红说,没听说过,治病还要收工?治疗一个病肯定要收工!收工就是让他健康,长时间地保持健康,这才是医者该做的事儿,不是吃了你的药物管了一个月,下个月又不行了,这就没有起到效果。
在《扶阳讲记》也谈到这个问题。

  

           那么对于收工,如果只从四逆本身来看,在张仲景的《伤寒论》里面,太阳病篇已经涉及到了四逆汤,并且提到少阴病应该用四逆。四逆是少阴之正法。《伤寒论》少阴病的提纲是什么?这很重要。我们学习《伤寒论》,就必须把六经病的提纲记住,理解,这很重要。我们认为一个病到了“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的状态。一是责之于医者,一是责之于病者。对医者来讲,如果能够较早地介入,就不至于到这种状态,就不需要大的力气治疗。

  
          四逆是收工之法,实际上我们为了收工,做了很多的前期准备,前面我们用了桂枝法,也是为了收工做准备,前面我们用了振奋中阳的方法,也是做了准备,只有纳下收藏能够完成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最终达到收工。  
          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我们单纯只是从“后天的五脏六腑,气血阴阳”这类学问根本无法理解。所以,回过头来,还是要回到“极“上才能理解收工。因为四逆最终用之于收工。这就涉及了人的生命怎样才能可持续下去?才能持续健康,长寿?现在的保健热,养生热,为什么会有市场?因为大家都希望健康长寿。90岁还不够,还要活100岁,120岁,还要活更久,更加年轻。对于生命来讲,怎样才能持续?还是回到立极的根本上去看这个问题,也只有在根上才能谈到持续问题,不回到根上,谈不到持续问题。四逆之所以是收工的法,就因为它是归根的法。那么对于生命来讲,什么是根呢?


  
  


  
  
《道德经》谈到这个问题,“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凡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啊,各家有各家的看法。它谈到“归根”的问题。本义是什么呢?从医的角度看"归根",“归根”之道就是“静”。要安静。而“静”属于阴。所以,阳动,阳躁阴静就有了源头。  
           四逆法,四逆汤是阳行阴令的一个法,一个方。《道德经》:“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静”是什么?“静”就是“复命”。也就是恢复我们的生命。那么生命到了这个程度就能够持续的良好的循环。“复命曰常”,也就是"复命"了才能够恢复生机。能够恢复生机,这就叫“常”。“常”就是可持续。我们用四逆的归根之法就是为了达到了这个“常”。“知常曰明”,我们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够主动恢复生命,恢复生机,从而使我们的生命回到原点。才能够持续而不衰,才能够延年益寿啊。所以,四逆能够使我们人体建立“复命”的机制,这是极其重要的!这已经不是治病了,而是治“命”。   

  


           所以卢氏说:附子,药品中最大一个英雄也!它能够恢复我们的生理机制,这就恢复了生命的自愈机制,许多病,不是药物能够治好。而是恢复了它自己的自愈功能。那么,这么好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用呢?  
  
          肝硬化,用药物去解决它,道理在哪里?没有!这些药物对肝都没有什么作用,就是恢复了我们的生理机制,那么,使得肝功能恢复正常了,肝细胞也再生了。肾功能衰厥,一旦衰厥是不可逆的呀,肾细胞都那样改变了,肾都萎缩了,那么,用这些药物就改善了。现代医学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是不可逆的,所以西医有肾移植。  
          那么,用四逆法使得我们的生命回到原点,就是恢复了生命的本身的自愈功能,我们人体的自愈机制建立了,那么,我们才能讲,这个病的治疗收工了。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机体已经达到了良性的循环,已经达到不治而治了的状态了。
  
         
《道德经》几千年的书,回过头来读,问题很深层,意义非常深刻。
所以,四逆是归根的法,是“复命“的法,成为“纳下,收工”的法,对于四逆汤的组成,很多著述里面都有,都是甘辛温的药性。《黄帝内经》讲,辛甘发散为阳,所以,四逆汤是纯阳之方,四逆法是纯阳之法,纯阳又能够行阴令。收藏之道具备。为什么说它具备“收藏”之道?大家看,“五行学说”里面,辛味是什么?它主什么?因为四逆是立极之法,这个极就是乾分一气落于坤宫,因“辛”为乾金之味,四逆禀受乾金之味。这就“同气相求”,能够直入坤宫。实际上四逆法是“同气相求”的法。四逆以辛为主,辛温,辛热,辛又有些区分,有辛而香的,有辛而不香的。附片是辛,但是它香不香呢?不香。姜,它是辛,香不香呢?香!你把附片掰开去闻,把姜掰开去闻,完全两种感觉。姜不一样,它有香气。例如,其它辛温药物还有小茴香,公丁香,肉桂,桂枝,这些既辛又香,那么,这些既辛又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有走,散的作用。附子辛而不香,所以附子在于下行。这里谈到的姜是辛香,附子是辛而不香,那么这跟传统讲的干姜不一样。传统中药学讲干姜守而不走,但是,干姜到底是不是这样?不因该是这样。所以这里存在着一些区别,因而在使用上就肯定有区别!卢氏四逆当中的姜能够驱散群阴,能够涤荡阴邪,如果我们按照“守而不走”去理解,它怎么样去荡涤?怎么样去驱散?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就是姜能够走散。这样附子就能够直接归舍,直接向下。纳下并不是走而不守。所以对药性的理解,我认为有帮助。关于甘草,甘草禀坤土之性,  中焦之性最强。
  
        所以,在简单的三味药组成的四逆汤的基础上演变成的四逆法,在临床你可以变化无穷。你达到一定境界了,可以随心所欲。四逆汤,变成了四逆法,灵活性就很大了。四逆法的应用很多在姜之应用。生姜?   干姜?   筠姜?  煨姜?  炮姜?  这个变化很大,在具体情况,要恰当选用。就附片,现在的附子,从栽培到加工制作,都有问题,但是,有问题也没得办法,我们尽量选择真正的附片,附片有多种,有黑顺片,白附片黄附片,天雄片,炮附片,甚至很多人在用生附片。  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
        在日本交流也提到,为什么“白通汤”用生附子,为什么没有炮?为啥?因为整个条文都是仲景治疗疾病的记录,当时医药不分家,病情急骤,没有炮附子,所以不得已用了生附子,并不是简单的生附子回阳能力更强一点而去用。我不这样认为,附子的回阳救逆,我建议尽量不用生附子,因为大剂量用附子,已经违规,再用生附子就违更大的规,这又何必呢?所以对于附子的应用,对姜的使用,卢氏相当灵活,郑钦安谈到,四逆不单是为少阴立法,更是上中下三法具备。  
        实际上就是对姜的灵活应用上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姜有宣导之力,以它为前驱,我们使得附子走上,走中,走下,都能办到。
  
  


  


有一个
病人
60
多岁,能吃能睡,其他情况不错,就是

脱肛


脱肛

有四十年。用西医手术,没有解决,肛门脱垂,吃了很多药物没有解决。拿来一袋一百多张处方。这还是大量处方中有代表性的拿来了,因为他几十年都在吃药。

那么对于这病,该怎么看?能吃能睡,精神也不错。为什么吃了那么多药,做了手术,还是没有解决?常年都是需要一个托,托住肛门,才不会掉下来,他不能下蹲,很痛苦。

那么这样的问题我给他用四逆,就用的四逆!使他能够归根,能够使他自身的生命机制建立,这个病人看了不到五次,第一次吃完药就感觉有点作用,第二次我加了
10
高丽参,就是四逆加高丽参。吃了十多副药后,大见效果,可以在我面前蹲下了,他说已经四十年没有蹲过了。但是蹲下去只能短暂,不能够长久。后几周的治疗吃药不到
100
副,彻底好了。再没
有这样的痛苦了。

我以为这就是用四逆建立了正常的自愈机制。这是两三年以前看的病人。

  以后有机会专门解剖一下桂枝法。

这个病人是北京的,就是今年的五月份,有个朋友到家里来求我,带来一个传真,是医院的病历。有四米多长的一个病历,各种检查都有,是个女娃娃。什么问题呢?高烧六月七号高考,已经是五月份了,一个月后就要高考了,高烧
114 天,退不下来,用最好的退烧药物也只能够退
4
个小时,原先学习
成绩很好,家长很着急,北京能够看的有名的医师都看遍了,烧就是退不下来,我当时看了解放军301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这些都是最顶级的医院,看的也是顶级的医生了。诊断是一致的,淋巴结死症。我也看了一些他们开的处方。最好的抗生素,中西药物都运用了,不见好转。

我没有看到人,不好考虑。体温一直是
39
度以上,连续烧了四个月,我记得
4

30
日晚上看见传真,五一节放假,中午,把病人带到我家里来了,病人在高烧的状态下坐飞机从北京到成都。孩子的父母非常知书达理,他们希望这个病我给她减轻。我看见全身都是淋巴结,我用桂枝法,方子:
桂枝尖
20  
法半夏
20
苍术15

菖蒲
20
白芷
15
陈皮

15

茯神
15
葛根
  15  
炙甘草
5  

生姜
30

很快熬好,把药吃了,当天晚上,不得了,一副药吃了两道,还没有吃完,就上升到了
41.7
度的体温,她父母吓倒了,不停地给我打电话,我说,没事,继续吃,我说你一副药还没有吃完,下午吃了一道,晚上吃了一道,才吃了两道药。她父母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41.7度,这太可怕了,并且,退烧药物退不下来,以前可以退到
38.5
度。急了,问我怎么办?


我说把药吃完,她父母确实心里头有点虚了。我觉得是正确的,病人虽然发那么高的烧,但仍然没有离开太阳经,为什么呢?因为她“微微恶寒”,在那么高烧的情况下,恶寒,但是这个“恶寒”很微,我就抓住了这个!因为前医办法用尽都没有解决。所有的人都没有考虑用桂枝汤,为什么?因为她是淋巴坏死,淋巴结严重坏死,怎么会考虑用桂枝汤去呢?所以前面的中医都没有从桂枝汤考虑。这个病人一直到早上,一两个小时打一个电话,我都有点烦了。我说,不会出事,继续吃,争取把两副药用一天多的时间吃完。




   
第一副药吃完了,半夜三更熬药,又吃了两道药,也就是吃了五道药后,汗下来了,她说以前吃退烧药也出汗,出的汗是水汗,吃了这个药,黄汗沾手,体温下来了,从41.7度下降的很快,下降到39度多,38度多,37度多,在37度多的时候保持住了,这是四个月来从来没有过的!他们很激动,在电话里头就跟我讲。我说还要把药吃完,一共开了四副药,你才吃了两副。到了第二天晚上,体温下降到37度以下,就没有再发高烧了。


我建议多呆几天,呆了两个星期,我给她看了三次,女孩一点问题都没有了。之后回到北京,到医院做检查,淋巴结消失无异常,血象化验一切正常。我说还要吃,用四逆法,一直吃到高考完。高考考得很好。六月中旬,我到北京,给她摸过脉,但没有处方,我认为她已经完全好了,她的的生理机制已经完全恢复了。


当然,还有很多病例,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再继续讲了,今天就跟大家讨论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内容由 胡陈适之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