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伤寒笔镗录(第七条)

2012/2/8 21:12|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1193| 评论: 0

摘要: 7: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 ...

7: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上面已经说到,温病是人体里气自病,木火偏于疏泄的病。  与太阳病表证有着本质的区别。尽管是风寒外感引发的。但如果错误地将其当成太阳病表证来治,当作风寒外感用发汗的办法,这时就会出现"身勺热者"的情况。身干热干热的,像火烤的样子。因辛温发汗是最伤津液的。这样便形成风温一证。但是对于风温一证的形容,历代伤寒医家多是敷衍结笔。钱潢的《伤寒溯源集》谓:"至春令而少阳肝胆,不能补其阳气于皮肤。以致卫外之阳气衰微。奏理不密。使风邪温气并入。而成风温病也。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钱潢误解《内经》经文,认为风温乃外感风温也。尤在泾的说法更是于理不合。"风温温与风得汗之则风去而温胜。"试问风去了,何以称为风温。难道风温一词原义就是为了说明风去了,留下一个温来?这个是风温变成温病还是温病变成风温。且与上一条文不相合。尤在泾的这个说法不能接纳也。今的伤寒名家刘渡舟教授与胡希恕回答也是含糊。刘渡舟说:"风温比温病更严重,因为温热还加风,就叫风温。"胡希恕说:"类似中风的那种情况,这么一种温病,它的意思是这个意思,所以它叫温病。"现在我尝试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在条文条文前一句中,"若发汗己"可知,风温的形成多是普通的温病经误治,用治风寒外感的辛温发汗之药形成的。前面已经提到这个方法发汗伤津液。在《伤寒论》里,第6条文与第7条文是连在一起的。所以这个"若发汗己"具有承前启后的意思。非常重要。""是已经完毕的意思。已经发汗完毕。那么伤津液难免了。且是大伤。因为第6条便提到了"口渴"一证,津液已经伤了,再这样一折腾,还不大伤?这时阴分亡津,木火疏泄便会更加无节制。形成烈日当空之景象。津液是属水的,在五行中,水生木,水养木。现在水分干枯了,木也跟着干枯。木枯就是生风。所以风温的""字在这有两个意义。一是木枯,一是生风。大家可以想一下,什么木可以燃烧。是枯枝木叶。而不是生木。生木的水分太多了,难烧。现在因为津液大伤,致木枯生火,再借风助,那便是烽火燎燃之势。这个便是风温。

    风温这个病过多地将肾中阳气疏泄,这样阳热就会全部跑到上空来。第1条文中谈到刘力红博士的"脉字释义时就说到,人体这股阳热到那,脉便到那。所以脉阴阳都呈现出浮来。上空便是第1条提到的心胸所在,胸中大气所主。现在肾阳全部跑上来,强大的热力便会引发营血内蒸。水分便会化为汗出,就会有汗出。这一个"自汗"的证上,大部分的伤寒医家都认为是风温之邪引发的。如钱潢"风邪伤卫,毛孔不闭,故汗自汗。""自汗",什么是自汗呢?这全在个""字上,假如用一桂枝汤麻黄汤,病人服后,汗出了。这是不是"自汗",这就不算是"自汗"了。应该属"他汗"了。又比如说跑到桑拿室,出了一身汗。这个也不是自汗。自汗就是在没有第三方面的因素下自然出汗。所以上一句说的"若发汗己",而不是"若自汗己"。是自身内在条件出汗。木火偏于疏泄之气是人体本气自病,所以这个是自汗。身重,这是一个主观感受,病人会感受自己的身体很沉重。而不会是客观的标准。原本100斤的病人不会增加到120斤,或者150斤。所以是主观的感受。中医里有一句话叫"轻升浊降。"现在风火上燃,影响到了心神。主观感受觉得身体沉重。昏睡,精神昏聩。刘渡舟说"睡眠"实际上有神昏的倾向。我觉得很对。阳热多度的疏泄不但止影响到心,同样影响到肺热犯于肥,肺气被揭,就会出现"鼻息必(鼻干)",呼吸粗重。心开窍于舌,现在心不好了,就会影响到了舌的功能。"语言难出"也。

     伤寒外感,入俯则病热,当先解其外,而攻其里。入脏则病寒,当先温其里,后解其外。今风温这个病,虽然不属于伤寒病,但毕竟是个里热病。道理是一样的。不可攻下,必须要以甘寒辛凉的药复发其汗,清热滋阴。如果被攻下,就会重伤脾胃膀胱的津液。风温一病本来就是津液耗伤的病。所以就会出现小便不利,前面讲到风温一证是水枯不养木,现在经过攻下重伤后便会出现亡阴危险之象。肝开窍于目,反射出直视。木枯就会郁,就会生风疏泄。温病本来就是伤了封藏之性。现在膀胱失藏,风木疏泄,小便就失控了。出现遗尿的情况。


"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这里指的是火疗。比如艾灸,药烫,火酒这些理疗。风温本身就是木火偏于疏泄的病。现在再加一把火来。火上加火,木极克土,皮肤便会微发黄色。严重的话这火邪就会大伤心肝阴分,出现类似癫痫的陈发性抽搐。如果这时再来一个火熏的话,真是要人命了。刘渡舟介绍火熏是古代的一种发汗法,又叫劫汗法。(一般是在地上挖一个坑,用火把这个坑烧得很热,填上桃树叶子,铺上席子,再在上面洒上水,人躺在上面,就会出汗了。)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一次误治,还可以争取时间挽救病人,如果再来一次火熏的话,就会促快病人的死亡时间。

       周笔昙于2012年2月8日发

本文内容由 周笔昙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