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民间中医网
›
休闲新闻
›
查看内容
本草传奇三
2012/5/15 17:00
|
发布者:
david92003
|
查看:
2188
|
评论: 0
摘要
: 31、通鼻利窍田胡椒 从前有个妇女,孩子刚满两周岁时,丈夫得病去逝。有一天,她下田劳作时把孩子抱到了田头。不久天上落起毛毛细雨,又刮起风,娇嫩的孩子鼻塞了,接着又咳嗽起来。不停地哭,急得她一筹莫展。为了哄 ...
鼻炎
,
地骨皮
,
防风
,
红花
,
刘寄奴
31
、通鼻利窍田
胡椒
从前有个妇女,孩子刚满两周岁时,丈夫得病去逝。有一天,她下田劳作时把孩子抱到了田头。不久天上落起毛毛细雨,又刮起风,娇嫩的孩子
鼻塞
了,接着又
咳嗽
起来。不停地哭,急得她一筹莫展。为了哄住孩子,母亲从田埂上摘了几株葡萄状的柔软小草,让孩子闻那散发出来的香气。谁知孩子闻了一会就不哭了,她又摘了一些搓成草丸让孩子闻,结果,竟治好了孩儿的鼻塞咳嗽。她不知此药草叫什么药?就用自己的田姓,将这小草取名为
“
田胡椒。
”
以后,人们每逢伤风流涕,就用此草塞鼻,效果颇好。
本品
研末
搐鼻,可治肥厚性
鼻炎
、
鼻息肉
、
头痛
鼻塞等症。作成软
膏剂
,可治
过敏性鼻炎
,慢性鼻炎。方法是将田胡椒研为细粉,加少许
冰片
或
薄荷
,作成
10%
凡士林软膏,涂
鼻粘膜
。
治疗
百日咳
,
疟疾
,可单味
水煎服
。
感冒
鼻塞可用鲜草少许,揉成
黄豆
大小,塞入鼻孔。用鲜草捣烂外敷,还可治疗风湿性
腰腿痛
、跌打骨折、
毒蛇咬伤
、疮痈肿毒、
跌打损伤
。田胡椒,又名鹅儿不食草、鹅不食草、鹅不食、石胡荽、不食草、砂药草、球子草、二郎箭、小拳头、地胡椒,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石胡荽的全草。味辛,性温。有通窍散湿、
祛风
消肿、通鼻利窍,明目去翳之功。
32
、 抗
过敏
药选
地龙
传说,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不久,患了
“
蛇缠腰
”
(带状
泡疹
),他的
哮喘病
也一起复发了。宫庭里的太医们绞尽脑汁,也没有治好他的病。一天,一位医官想起洛阳有个擅长治
皮肤病
的
药铺
掌柜,外号
“
活洞宾
”
,就推荐他给赵匡胤来治病。
“
活洞宾
”
奉旨来到宫中,仔细看了赵的病情,只见环腰布满了豆粒大的水泡,像一串串的
珍珠
。赵匡胤摆出威严的样子问道:
“
朕的病怎么样?
”“
活洞宾
”
道:
“
皇上不必忧愁,小民有好药,涂上几天就会好的。
”
赵匡胤冷冷一笑道:
“
许多
名医
都没有办法,你怎敢说此大话?
”“
活洞宾
”
说:
“
倘若不能治好皇上的病,小民情愿杀头。
”
“
活洞宾
”
来到殿角打开
药罐
,取出几条
蚯蚓
放在两个盘子里,拌上
蜂蜜
,不久,蚯蚓即溶为液体。
“
活洞宾
”
用棉花蘸上这此液体涂在赵匡胤的患处,赵立刻感到全身清凉舒适。他又捧上一盘药品请赵服下。赵匡胤惊问:
“
这是何药?既可外用,又可内服?
”“
活洞宾
”
怕讲出实话反而使赵皇疑心不愿服用,便随机应便地说:
“
皇上是神龙下凡,
民间
俗药怎能奏效?此药名曰
‘
地龙
’
,龙补龙自有神效。
”
赵匡胤听了非常高兴,就把
药汁
服下去七天后,赵匡胤的疹消、喘止。从此,
“
地龙
”
的名声和功用也就广泛地流传开了。
地龙,又名蚯蚓、地龙干,是蚯蚓的
干燥
全体。味咸,性寒。能
清热
,止痉,活络,利尿和抗过敏作用。
33
、益精明目
地骨皮
传说有一天,
慈禧太后
突觉
胸闷
,
眼睛
视物模糊
。
御医
们遂诏进宫。有的认为,太后年老,火气重,应服些凉药;有的认为,太后
脉细
,全身出冷汗,用热药为上;还有的说,太后脉微,
病入膏肓
,难以救治。正当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之时,班师回朝的钱将军说起他母亲曾患类似眼疾,用
枸杞
根皮煎汤清心明目
祛病
的事。众御医听罢,一致献上钱将军所说之方。试之,果然灵验,地骨皮确不虚传。后来,太后召见钱将军,问之所献何物?钱将军暗自思付:在家乡,人们都有叫枸杞根,枸与
“
狗
”
谐音,太后素来多疑,如生误会,必招杀身之祸,何不改换一词?便道:
“
启禀老佛爷,此药名曰
‘
地骨皮
’
。
”
太后听罢大喜:好啊,把地骨皮都被吃了,岂不可与天地同寿了!
”
因钱将军家住浙江嘉善县魏塘小镇,慈禧就给这药名为魏塘地骨皮。瞬间,京城药铺都有挂出了
“
魏塘地骨皮
”
的牌子。从此,地骨皮便成了京城的一种名药。
地骨皮,又名枸杞根皮,为茄科植物枸杞之根皮。味稍甘而后苦、性寒,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
滋补肝肾
,益精明目。主治虚劳、潮热
盗汗
、肺
热咳
喘、
吐血
、
衄血
、
血淋
、消渴、
高血压
、痈肿、恶痛等症。据现代药理研究,地骨皮有
降血压
、
降血糖
和解热的作用。适用于
关节痛
、
低热
、高
血压
、两眼昏糊及
肾亏
等症。取地骨皮五钱至一两,煎服。
34
、疏风散寒用
防风
传说古时大禹治水,当
“
地平天成
”
之时,在会稽大会诸候,论功行赏,并筹划日后的治国大计。各贵州省诸候,纷纷赶到会稽山下一片欢腾,史称
“
执玉帛者万国。
”
可是同大禹的父亲一起治过水,如今又帮助大禹在浙江山地治水的防风氏,却没有赶到。大禹以为防风氏居功骄傲,瞧不起自己。过了一天,防风氏赶到了,大禹一怒之下,便下令杀了防风。
防风被杀,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因为他从浙江赶到会稽,要经过苕溪和钱塘江,当时因为苕溪又发大水,防风氏接到通知,虽然日夜兼程,还是迟到了。防风被子无辜冤杀,当时从他头中喷出一股股白血。大禹感到奇怪,便命人剖开防风的肚皮,细看满肚都是野草,这才知错怪了防风,大禹后悔莫及。防风死时喷出的一股股白血,散落在山野里,长出一种伞形羽状叶的小草。后来当地乡民为治水受了风寒,
头晕
脑胀,浑身酸痛,非常难忍。病
人中
有人梦见防风要他们吃这种草,说是能治风
寒病
。乡民们试着一吃,果然病就好了。乡亲们说:
“
这是防风神留给我们的冤魂神草,就叫它
“
防风
”
吧!
防风,又名防风草、排风草、土霍香、山
芹菜
、落马衣、秽草,为繖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味辛、甘,性温。疏散风寒,胜湿止痛。
35
、护身灵药话
红花
宋代顾文荐《船窗夜话》载,有一姓徐的妇女
产后病
危,家人请来名医陆日严诊治,待他赶到病家,患者气已将绝,惟有胸膛微热,陆日严诊后考虑再三说:
“
此乃血闷之病,速购数十斤红花方可奏效。
”
主人如数购来,陆日严用大锅煮红花,沸腾后倒入三只木桶,取窗格放在木桶上,让病人躺在窗格上
用药
气熏之。药汤冷后再加温倒入桶中,如此反复,过了一会儿,病人僵硬的手指开始伸动。半天左右,病人渐渐苏醒,脱离了险境。家人不胜感激。有人问陆日严,此药为何如此神效?
“
盖以红花活血之故也。
”
据记载,在古代埃及,红花只有贵族阶层使用权用,当法老的木乃伊下葬,用它来染外用的寿衣,以显示其高贵。据说王后克巴特拉的化妆品中也使用过此花。早在罗马厄禄王朝时期已作为药用,并将其视为一种
“
护身灵药
”
而流传。
红花,又名草红花、杜红花,为菊科植物。性味辛、微甘,性温,归心、
肝经
,有活血
通经
、去瘀止痛之功。治
经闭
、瘢癜、
难产
、死胎、
产后恶露
不行、
瘀血
作痛、痈肿跌打损伤。红花含红花
黄色
素及红花甙。
红花油
有降低血脂作用。红花还有兴奋子宫、肠道、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能使子宫产生紧张性或节律性收缩,并可使肾
血管
收缩,肾血流量减少。红花还可改善皮肤色素斑,营养皮肤,使皮肤变得更富有弹性,延缓皮肤
衰老
。红花有较强活血作用,故出血倾向者不宜用。因可兴奋子宫,所以
孕妇
忌用。
36
、祛风
通络
老鹳草
相传孙思貌在四川峨眉山时,遇到一位前来求医的病人。病人是一个
40
多岁的男子,住在岷江岸边,长年以打鱼为生,天久日长得了
风湿病
。每当天寒
阴湿
时便两腿红肿、关节僵硬、周身
疼痛
、行动不便。孙思貌先用自己配制的药为病人治病,可过了一段时间后却没有什么效果。于是,孙思貌又到山上采摘治疗风湿的
草药
,可令他失望的是,这些草药也未能使病人的病情有所好转。
有一天,孙思貌又去山上采药,无意间看到一只老鹳正在山崖上啄食一种草,他开始感到很奇怪,他想,老鹳长年累月生活在江河湖泊中,时时遭受阴湿之气侵袭,为何不得风湿?莫非老鹳啄食的草有治疗风湿的功效?想到这儿,他迅速攀上山崖,将老鹳啄食的那种草采回,用水熬成药汁,让病人服下。病人在服用一剂后感受到疼痛减轻,服用两剂后红肿消退,服用五剂后就能自主走路了。孙思貌深为找到了能治疗风湿的草药而高兴,可是也不知道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困为是老鹳帮自己找到的药,所以,孙思貌便给这种草命名为
“
老鹳草。
”
老鹳草,又名鹭嘴草、野番茄草、福雀草、鬼蜡烛,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老鹳草之全草。味苦、微辛,性温。祛风通络
,
清热
燥湿
,
强筋
活血。主治风湿痹痛、肢体
麻木
、关节不利。五钱至一两,煎服;也可取药草适量,煎汁加糖
熬膏
服用。
37
、
补血
调经话
当归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妻十分恩爱,但不幸妻子患病,多次求医无效,丈夫便决定亲自去一座人迹罕至的深山采药,发誓一定要治好妻子的病,临行前对爱妻说:
“
我如三年不归,那就是我死了,你可以改嫁他人。
”
不料他果然三年未归,可怜的妻子为生活所逼,不得已就改嫁了。谁知事隔不久前夫采药归来,妻子后悔不已,觉得对不起前夫,便将前夫采来的药大量服下,意欲
自杀
,结果反而把病治好了。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药草取名为
“
当归。
”
正如唐诗所云:
“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
”
李时珍
在《
本草纲目
》中写道:
“
古人取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恩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当归含有挥发油,
维生素
B12
、蔗糖、脂肪酸、烟酸、生物素、亚叶酸等成分。对
中枢
神经有镇静止痛作用、对子宫有调节舒缩作用、还有抗
贫血
作用,临床常用于
痛经
及
月经不调
。
当归,又名秦归、云归、西归、全归。味甘辛,性温,无毒。入心、肝、
脾经
。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通便
。为
妇科
要药,由于许多传统的
中药方
剂中使用当归,有
“
十方九归
”
之说,并被称为
“
药王。
”
当归全身都是药,但
药性
各不相同。当
归头
止血
,当
归身
补血,当归尾行血,全当归和血。关于当归有很多动人的传说,上面说的只是其中之一。
38
、
清肝
明目
决明子
从前,有个老秀才,还不到六十岁就得了眼病,看东西看不清,走路拄拐杖,人们都叫他
“
瞎秀才。
”
有一天,一个南方药商从他门前过,见门前有几颗野草,就问这个草苗卖不卖?老秀才反过来问:
“
你给多少钱?
”
药商说:
“
你要多少钱我就给多少钱。
”
老秀才心想:这几颗草还挺值钱,就说:
“
俺不卖。
”
药商见人不卖就走了。
过了两日,南方药商又来了,还是要买那几颗草。这个瞎秀才门前的草已经长到三尺多高,茎上已经开满了金黄公花,老秀才见药商又来买,觉得这草一定有价值,要不然他为何老要买?秀才舍不得卖。秋天,这几棵野草结了草籽。老秀才一闻草籽味挺香,觉得准是好药,就抓了一小把,每天用它泡水喝,日子一长,眼病好了,走路也不拄拐杖了。又过了一个月,药商第三次来买野草。见没了野草,问老秀才:
“
野草你卖了?
”“
没有
”
,老秀才就把野草籽能治眼病的事说了一遍。药商听且说:
“
这草籽是良药,要不我三次来买。它能治各种眼病,长服能明目。
”
以后,老秀才因为常饮决明子泡的茶,一直到八十多岁还眼明体健,曾吟诗一首:
“
愚翁八十目不瞑,日数蝇头夜点星,并非生得好眼力,只缘长年饮决明。
”
决明子,又名草决明,为
豆科
植物决明的成熟种子。味甘、苦、咸,性微寒。能清肝火,散风热,明目,润肠。
39
、妇科之花谈
芍药
东汉
神医
华佗
在其后宅辟药园,对种植每位药他都要仔细品尝,弄清药性后,才用到病人身上。有一次,一位外地人送给华佗一棵芍药,他就把它种在了屋前。华佗尝了这棵芍药的叶、茎、花之后,觉得平平常常,似乎没有什么药性。一天深夜,华佗在灯下看书,突然听到有女子哭声。华佗颇觉纳闷,推门走出去,却不见人影,只见那棵芍药。华佗心里一动:难道它就是刚才哭的那个女子?他看了看芍药花,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
“
你自己全身上下无奇特之处,怎能让你入药?
”
转身又回屋。
谁知刚刚坐下,又听见那女子的啼哭声。华佗觉得奇怪,喊醒熟睡的妻子,将刚才发生的事给她描述了一遍。妻子望着窗外的花木药草说:
“
这里的一草一木,到你手里都成了良药,唯独这株芍药被冷落一旁。
”
华佗听罢笑道:
“
我尝尽了百草,药性无不辨得一清二楚,该用什么就用什么,没有错过分毫。对这芍药确实不能入药。
”
事隔数日,华夫人
血崩
腹痛,用药无效。她瞒着丈夫,挖起芍药根煎水喝了。不过半日,腹痛渐止。后来,华佗对芍药做了细致的试验,发现它不但可以止血、活血、而且有镇痛、滋补、调经的效果。芍药,又名离草,分
赤芍
和
白芍
两种,为
毛茛
科植物芍药之根。味酸苦,性微寒。能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等
妇科疾病
。
40
、散寒止痛用
肉桂
相传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抚琴吟唱自编的《梧叶落》时,忽感
咽喉
疼痛,遂用大量
清热泻火
之药,症状得以缓和,但药停即发。后另请一名医,见其四肢不温,小便清长,
六脉
沉细
,乃开肉桂一斤。
药店
老板对西施之病略有所知,看罢处方,不禁冷笑:
“
喉间肿痛溃烂,乃大热之症,岂能食辛温之肉桂?
”
便不予捡药,侍人只得空手而归。西施道:
“
此人
医术
高明,当无戏言。眼下别无他法,先用少量试之。
”
西施先嚼一小块肉桂,感觉香甜可口,嚼完半斤,疼痛消失,进食无碍,大喜。药店老板闻讯,专程求教名医。名医答曰:
“
西施之患,乃虚寒阴火之喉疾,非用引火归元之法不能治也。肉桂用于治喉间痈疮,属特殊情况。
肉桂中含有
桂皮
醛,对中枢
神经系统
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附子
、肉桂复方对肾性高血压有
降压
作用;所含桂皮油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革兰氏
阳性
菌效果尤佳。外敷可治
胃病
,
胃肠
胀气
等;内服可用
健胃
和驱风剂。治虚寒胃痛,用肉桂单味研末,开水送服。用肉桂治喉疾却不多见,巧用肉桂治喉痈便有了这一段传奇故事。肉桂,又名玉桂、桂皮,为樟科植物常绿科乔木
桂树
的干燥树皮,有浓烈的特殊香气。味甜、微辛,性大热。温中补阳,散寒止痛。但它确有补元阳,暖
脾胃
,除冷积,通
血脉
之功。
41
、跌打刀伤
刘寄奴
众所周知,刘寄奴本来是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可为什么又成了一味中药名呢?原来传说刘寄奴小时上山砍柴,见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负伤逃窜。第二天他又上山,却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药声,随声寻去只见草丛中有几个青衣童子捣药,便上前问道:
“
你们在这里为谁捣药?治什么病呢?
”
童子说:
“
我王被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采药,捣烂敷在患处就好了。
”
寄奴一听,便大吼道:
“
我就是刘寄奴,专来捉拿你们。
”
童子吓得弃药逃跑,寄奴便将其草药和臼内捣成的药将一并拿回,用此药给人治疗,颇有奇效。
后来,刘寄奴领兵打仗,凡遇到枪箭所伤之处,便把此药捣碎,敷在伤口,很快愈合,甚为灵验。但士兵们都不知道叫什么药,只知是刘寄奴射蛇得来的神仙药草,所以就把它叫
“
刘寄奴。
”
这是历史上惟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
中草药
,一直流传到现在。
刘寄奴,又名六月霜、化食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河旁草丛中。味苦,性温。具有活血,通经,止痛,消食之功。凡遇跌打刀伤可用刘寄奴鲜草捣碎,直接敷在伤口上便可;也可用干草一两煎服;或用鲜草二两,洗净,捣汁服;也可加少量
黄酒
冲服。食积不消、肚痛胀满,以及丝虫病引起的橡皮肿,可用干草一至二两,煎服。
42
、清热生津话
芦根
从前江西某山区,有个开生药铺的老板。因为该地方圆百里内只有他这么一家药铺,所以这个老板也就成了当地的一霸。不管谁生了病都要吃他的药,他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有一穷人的孩子发
高烧
,病很重,穷人来到这药店问老板吃什么药?老板说退热吃
“
羚羊角
”
五分羚羊角就要十两银子。穷人说:
“
求你少要点钱吧,这么贵的药咱穷人吃不起。
”
老板说:
“
吃不起就别吃,我还不想卖呢。
”
穷人没办法,只好回家守着孩子痛哭。正巧外面来了个讨饭花子,听说这孩子发高烧,家里穷得无钱买药便说:
“
退热不一定非吃羚羊角不可。
”
穷人急问:
“
还有便宜的药吗?
”“
有一种药不花一分钱
”
,
“
什么药?
”“
你到河塘边挖些芦根回家烧汤喝,芦根治病效果好。
”
穷人急忙去挖了些鲜芦根回家煎汤给孩子服下去,孩子果然退了烧,穷人十分高兴,就和叫花子交了朋友。从此这里人们发热时就再用不着求那老板了,芦根就成了一种不化钱的
退烧药
。
芦根,又名芦柴根、芦通根、芦苇根、
芦头
根、芦柴、苇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鲜根。味甘,性寒。能清热生津,解渴止呕。具有利尿
解毒
,清凉镇呕、用于
热病
口渴
小便赤热以及
黄疸
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咳嗽,痰黄稠粘;
肺痈
咳嗽,吐醒臭脓痰;胃热呕吐、
呃逆
及热病后期,津液不足,
口干
舌红等病,都可鲜芦根捣烂绞汁内服。也可配伍其它中草药服用。
43
、养血舒郁
合欢花
传说,古时候彝族聚居地楚雄乃是一个知府的住所,这个荒淫无耻的好色知府建造了一座
“
天仙园
”
,专门挑选漂亮的姑娘供上方官吏寻欢作乐,使许多彝族姐妹陷入火坑。后来,有位叫咪依鲁的美丽姑娘为解救彝族姐妹,便自愿来到
“
天仙园
”
当侍女。几天之后,咪依鲁头上插着一枝浸过剧毒物质的马缨花来
“
天仙园
”
侍候各路仕官,伺机将浸过剧毒的马缨花放入酒中与仕官们对饮,这些好酒色的官吏一杯接着一杯和咪依鲁对饮起来,不一会儿
便毒
性大发而死,咪依鲁也安祥地闭上了眼睛。为了纪念咪依鲁舍
身相
救的崇高品质,人们便把马缨花叫做
“
合欢花。
”
自古以来,昼开夜合的合欢花是使人团结友爱、欢乐愉快的象征性植物。每年的六、七月份是合欢花盛开的季节,那一朵朵伞房状的头状花序,簇生于叶腋或密集于枝端,三个一丛、四个一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美丽绝伦,让人充满一种
“
家和万事兴
”
的幸福感觉。
合欢花不仅象征欢乐祥和,而且还有着一定功效的药用价值。《
神农本草经
》记载:
“
合欢安
五脏
,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
”
合欢花,又名马缨花、夜合花、夜合米、合欢米。味甘,性平,有养血、舒郁、清心、明目、安神、活络、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理气解郁,治疗
郁结
胸闷、
失眠
、
健忘
、风火眼疾、
咽痛
、痈肿疼痛等病症。已开放的花,习惯上认为功效不及花蕾。
44
、解郁散风话
杏仁
《
红楼梦
》中贾母深谙
养生之道
。第五十四回这样描述,
“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
,众人在大观园玩乐至深夜。贾母说:
“
夜长,不觉有些饿了。
”
凤姐儿忙回答说:
“
有预备的鸭子肉粥。
”
贾母道:
“
我吃些清淡的罢。
”
凤姐儿忙道:
“
也有枣儿熬的粳米粥,预备太太们
吃斋
的。
”
贾母笑道:
“
不是油腻腻的就是甜的。
”
凤姐儿又忙道:
“
有杏仁茶。
”
贾母道:
“
倒是这个还罢了。
”
贾母深知夜
食油
腻和过甜食物,都会伤害内脏,影响消化,最后选中了喝清淡去油腻的杏仁茶。
相传,明代翰林学士辛士逊夜宿青城山道院,梦见黄姑传授
秘方
:每天早上食杏仁
7
枚,可
延年益寿
、耳聪目明。此后,辛士逊坚持食杏仁,果然至老肢体轻健,心力不倦。
据研究,杏仁营养很丰富,每
500
克杏仁含
蛋白质
120
克,脂肪
240
克,钙
649
毫克,磷
929
毫克,铁
17.9
毫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
杏仁,又名
苦杏仁
、光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干燥成熟种仁。味苦、性温、有小毒,入肺、
大肠
经。能
止咳
定喘,润肠通便。其药用功效有发散风寒之能,复有下气除喘之力,缘辛则散邪,苦则下气,润则通便,温则行疾;药学家李时珍认为:
“
杏仁能散能降,故可解郁散风,
降气
润燥。
”
杏不仅是延年益寿之佳品,杏的果、仁叶、和树皮、树根均可药用。杏仁分苦杏仁和甜杏仁两种,临床应用多以苦杏仁为主。
45
、延年益寿话
灵芝
据传说,秦始皇为了长生不死,派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到蓬莱仙岛去寻找不死之药
“
灵芝仙草
”
。流传至今的脍炙人口的《白蛇传
?
盗仙草》中,更是绘声绘色描述白蛇白素贞上仙山盗来灵芝仙草,给许仙一吃便
“
死而复生。
”
。从这个传说中反映出古人对灵芝的信奉,认为灵芝是世间不可多得的还魂仙草;同时也可看出古人早就知道灵芝能救危急病人,起
“
死
”
回生,临床应用抢救
惊厥
昏迷
过度者(假死),这与灵芝有明显的
强心
作用有关。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灵芝视作珍贵药物,由来已久。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
《
神农本草
经》就把灵芝列为上品,认为它有益心气、增智慧、补精气、坚
筋骨
、好颜色的功效。现代药理实验也证明,灵芝确有一定的滋养强壮作用。但对于健康人来说,没有必要服用灵芝,久服之后还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灵芝,又名灵芝草,其实并不是草,而是一种无毒菌,为多孔菌科植物。味苦,性平,无毒。在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文献《
神农
本草
经》即有记载,分为紫芝、赤芝、青芝、黄芝、白芝、黑芝等六种现代所见的灵芝,主要是紫芝和赤芝两种。郭沫若在《题灵芝草》中写道:
“
茎高四十九公分,枝茎处处有斑纹。根部如髹光夺目,乳白青绿间紫金。
”
正因为灵芝形状奇特,光彩夺目,加之生长环境特殊,采集不易,使人感到神秘,各种神话传说也就应运而生。
本文内容由 随风漂泊 提供
收藏
分享
邀请
相关分类
中医理论
中医学习
中医临床
重症辨析
中医书籍
针灸推拿
男性保健
女性保健
育儿知识
老年保健
中医养生
吃出健康
儒家文化
佛家文化
中医畅谈
中医草药
爱生护生
求医问药
休闲新闻
医药信息
中医方剂
中药材网
常见疾病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