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未病心得

2012/5/26 04:09|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1484| 评论: 0

摘要: 未病,顾名思义,未得之病,未传之病,未来之病。最早记载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经云:“夫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 ...
未病,顾名思义,未得之病,未传之病,未来之病。最早记载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经云:“夫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记得仲景之《金匮要略方论》一书中有这么一条“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唯治肝也” 而今天我们谈论的未病学说,个人感觉已经脱离了我们古色古香的中医本色,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西医的预防医学、免疫医学等等这类的医学。预防一词我理解为预跟防。预比防更远,预有预言之意;而防有防止之意,正如国防一样。预防,预测防止。只有预测了,我们才会去防止疾病的进入。用国家机构打比方,预是综合国力,而防是单纯的武装国防系统。
西医与中医本质上时不同的,亚健康在西医那里根本就没有明确的诊断指标,最后会有一句冠冕堂皇的话-----神经官能症来解释他们解释不了的。而在中医范围内亚健康可以算病。西医对亚健康的治疗可以说是未病的范畴,而中医对此不然,可以有明确的方药针对这种亚健康表现的证。难道有明确的药物,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中医的未病么?不然!
何谓中医。中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上产生的一种中庸医学。为什么中医看病,老百姓会说叫个中医调调。因为中庸之道不是对抗,是调和,是和谐。人体也是一种和谐,所以叫调,不能说治。而五运六气可以体现中医的未病思想,正如仲景所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厥阴风木受邪,导致木无法抑制土,进而太阴湿土太过。承乃制,亢乃害嘛。所以肝脾可以同病。痛泻药方中四味药可以充分体现肝脾之问题。而高明的医生是能够看到这种传变的,在用药的时候会考虑到传变的问题。
还有对疾病的防护,五运六气中太乙天符之年,有灾异形成。今年己丑年正是太乙天符之年,所以甲流暴发,中医对甲流的未病防治,绝对不是单纯的疫苗,还有抗病毒大青叶板蓝根能代替,绝对不是,绝对不是。那永远是西医,中医么有病毒,没有疫苗。防止甲流最基本的就是内经中一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用西医来说就是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只有提高了正气,才能有效防止(注意是防止,不是防治,治乃治理。止乃停止。)中医不是对抗医学,中医不知道微生物,但他知道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正气,微生物才不会泛滥繁殖。他们这些微生物自然会被困死,正如打仗中经常用到的断其粮草、困城。这样城墙才会不攻而自破,西医解释为病毒等微生物不能适应体内的环境而灭亡。这就是中医,几千年前就知道的道理,这也正是传统思想的体现。对于甲流,我感觉这段期间,补充正气,很简单,我们可以每天饮用黄芪水来提高我们的正气------免疫力。可比疫苗管用多了,疫苗不就是病毒减毒后的产物么,它还是病毒,副作用还是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看到一段段的不良反应,我们怕了,正如手术前签的知情同意书一样的害怕,但我们还是不得不签(横竖都是死,还怕什么)。未病先防,已病放传,我很赞同,现在时一个人人都渴望健康,健康日益的成为我们的焦点,我们知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现在的病为何那么难治,为何那么难以预防?是现在医学理论不发达么?不是西医不发达,而是中医太超前了,只有超前看到的才可以说是未病,就像“明天看后天为未病,今天看明天为将病”一样,所以中医的未病学士包括西医的预防医学和免疫医学的。但你还必须这样讲,因为老百姓已经被一百多年的西方医学给洗脑了,就像你同他讲黄芪能够提高免疫能力,他就会马上喝。如果你说黄芪可以提高正气,他会犹豫。五千年来的泱泱大国,五千多年来的中医,却被传入百年之久的西洋医学多取代,我感觉是炎黄子孙的悲哀,是我们的耻辱。
中国为什么赶不上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我感觉我们的GDP有一部分是医药产业的,如果中国人民都有未病的思想,都信奉中医,可以替国家省多少钱啊,我们更不会看到为了一个病,有的人家,家破人亡(房子卖了,人却没有治好,死了)。
可悲呀!
我们的吴仪副总理讲的很好,未病也很好。我们中华民族应该崇尚中华医学,这是世界上唯一经过几千年经验的医疗系统。而防病保健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我们要百病不侵,百疾不生,必须有一个未病的思想。中医也好,西医也罢,无所谓。

本文内容由 乾辅 提供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