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中国佛教与中医学(上)

2012/9/25 17:40|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3838| 评论: 0

摘要: 中国佛教与中医学(上) 在缘起的世间,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因此,当悉达多太子游观四城门时,看到这些人生的真相,不禁兴起慈悲救度的心,而弃俗出家修道。众生的病苦,除了来自身体器官上的疾病外,还包 ...
中国佛教与中医学(上)


在缘起的世间,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因此,当悉达多太子游观四城门时,看到这些人生的真相,不禁兴起慈悲救度的心,而弃俗出家修道。众生的病苦,除了来自身体器官上的疾病外,还包括心理上的毛病。为了医治众生身心的病痛,佛陀以一生的时光说了三藏十二部经典,这些法宝无非是一帖帖治疗我们身心的药材,让色身得以借假修真,进而观照内心,除却热恼,迈向健康的大道。

佛陀经常以法疗治众生贪瞋痴的疾病,因此,经典中喻“佛为医师,法为药方,僧为看护,众生如病人”。依于此义,佛教可以说是广义的医学,是治疗人生疾苦的良方。以西医为体的现代医学为例,发展至今也只能以诊断病名为主,对疾病做个“对症治疗”;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一套预防疾病的完备疗法。

多年来,医学界致力于病理学、药物学、免疫学、解剖生物学等医疗科技的提升,但因抱持怀疑论的立场,终究与宗教以教理诠释疾病,保持相当的距离。直至最近,这两个分立的门户之间,才慢慢打通。例如:美国政府数次赞助讨论“宗教与健康关系”的会议;哈佛大学医学院设立“医学中的精神与治疗”的教育课程。

除了生物医学之外,西方医学的心身医学与社会医学已经慢慢受到佛法与医学思想的影响。反观中国传统医学,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时,早与印度的佛教医学产生了相当程度的融和。因此,在三藏十二部经典之中,佛教医学的文献浩瀚如海,上承印度原始医学的精粹,下集中国历代医学的精华,特别是经过古今高僧大德逐步补充而更臻完善,形成中国佛教医学体系。

佛教以心法为药方,医治众生的贪瞋痴;世间的医学虽然也讲心理疗法,实际上与佛法的疗法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从下文我们可以了解佛教医学的殊胜处。

佛陀的医学观

佛陀年轻时曾经学过五明之一的医方明,也就是找出四大不调、寒热等一切疾病原因,并加以治疗的一门学问。经典记载佛陀弟子中有医圣之称的耆婆,根据佛陀的指示,完成许多杰出的医疗措施,比方诊断肠闭塞的病人,先施以麻醉,再切开腹部,将肠整复,最后缝合腹部,完成治疗。

这与现代医学的外科剖腹手术相似。此外,佛教经典中有关医疗方面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如:《佛医经》、《医喻经》、《疗病痔经》、《治禅病秘要经》、《齿经》、《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咒时气病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摩诃僧只律》等,都有谈及医药的问题。因此,如果说佛教的医学祖师是佛陀,那是最恰当不过了,因为佛陀不仅治疗众生身体上的疾病,更擅于对治众生各种不同的心理病症。相较于世间的医生,恐怕不能洞察人类生老病死的根源,也无法治愈人生的烦恼与业障。

佛陀的确是伟大的医生,他能觉悟世间生老病死的根源,引导世人得到身心愉快的生活。例如《增一阿含经》记载,佛陀为诸比丘说风、痰、冷三大患;此三大患有三种良药可医治,即:风患者,苏及苏所作饭食为良药;痰患者,蜜及蜜所作饭食为良药;若冷患者,油及油所作饭食为良药。此外,佛陀又说贪欲、瞋恚、愚痴也是人类三大患,此三大患分别以不净、慈心、智慧等三药对治。这是佛陀教导众生救济调和身心病苦的良方。

在《佛说医喻经》中,佛陀说,一位医王应该具备的条件有四:

识知某病,应用某药。

知病所起,随起用药

已生诸病,治令病出。

断除病源,令后不生。

也就是:“一、先识病;二、次知病因;三、应病与药;四、令病痊愈,永不复发”。做为一位良医,不仅需要精良纯熟的医术,更应具有悲天悯人的医德。除此之外,对于看护及病人,佛陀也分别为其说明医疗期间应注意的事项。

看护应成就的五法:

分别良医。

先起后卧,不懈怠。

恒善言谈,少于睡眠

以法供养,不贪饮食。

堪任与病人说法。

病人应奉行的五法:

选择适当饮食。

按时饮食。

亲近医师。

不怀愁忧。

当起慈心对待看护。

佛陀主张疾病的治愈,要靠医师、看护以及病人三方面的互相配合、协调才能达到医疗效果。由此可见,佛陀不但是一位杰出的医学家,更是人间的大医王。

佛教的医学思想

中医将病因分为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与外感六淫(寒、暑、燥、热、湿、风);日本“汉方养生谈”亦分病因为内七情与外五邪(风、寒、暑、湿、饮食劳倦等)。七情被认为是生病的主因,因为“七情是五脏之主,喜和恐太过激烈,伤心;怒则伤肝;忧则伤肺;思则伤脾;惊悲则伤肾”。

中医从内外因来谈疾病产生的原因,与佛经阐述者颇多相似之处。例如《佛医经》中说,人得病有十种因缘:一者久坐不卧;二者食无贷(饮食无度);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佚;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呼吸);十者制下风。《摩诃止观》亦指出造成疾病的原因有六种,即四大不调、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神得便、魔神所扰、恶业所起。

前三种因素引起的病,只要改善饮食,不受病菌感染,即可治愈;后三者则与患者自身的业力相关,必须藉由拜佛礼忏修福,才能减轻病苦。《大智度论》中记载,疾病的产生是由外在的因缘或内在的因缘所造成的。南传的《清净道论》也提到引起疾病的八种原因:风、痰、饮食不调、业、外伤、非人、鬼、魔所致。

总结说来,致病的原因不外乎下列二种:

一、四大不调

人身由四大假合,神识在六道中轮回。所谓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风。此身由四大所成,是印度医学的理论基础。在中国医学中,倡言经络气血、五脏六腑各有其独特系统。《小止观》说,人身四大各能生一百零一病,合生四百四种,即一切身病的总称。其中,地大病相为身体沉重,坚结疼痛;水大病相为饮食不消,腹痛下痢;火大则会全身发热,大小便不通;风大会引起肺闷,气急呕吐。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云:“凡四大之身生病,悉由多食所起,或由劳力而发。”又《金光明经》记载,持水长者教导其子流水为众生医治病苦的方法:“云何当知,四大诸根,衰损代谢,而得诸病?云何当知,饮食时节,若食食已,身火不灭?云何当知,治风及热,水过肺病,及以等分,何时动风,何时动热,何时动水,以害众生?时父长者,即以偈颂,解说医方,而答其子:三月是夏,三月是秋,三月是冬,三月是春。是十二月,三三而说,从如是数,一岁四时,若二二说,足满六时,三三本摄,二二现时,随是时节,消息饮食,是能益身。医方所说,随时岁中,诸根四大,代谢增损,令身得病。有善医师,随顺四时,三月将养,调和六大,随病饮食,及以汤药。多风病者,夏则发动,其热病者,秋则发动,等分病者,冬则发动,其肺病者,春则增剧。有风病者,夏则应服,肥腻酢,及以热食,有热病者,秋服冷甜,等分冬服,甜酢肥腻,肺病春服,肥腻辛热,饱食然后,则发肺病,于食消时,则发热病,食消已后,则发风病。如是四大,随三时发,病风羸损,补以苏腻,热病下药,服呵梨勒,等病应服,三种妙药,所谓甜辛,及以苏腻,肺病应服,随时吐药,若风热病,肺病等分,违时而发,应当任师,筹量随病,饮食汤药。”这与中医的四时、五脏、阴阳相联系的理论相通。

二、贪瞋痴毒

外在的四大不调固然是致病的因素,内在的贪、瞋、痴三毒更是引发各种疾病的主因。《维摩诘经》说:“我现在所有的病,都是由于过去的妄想所造成的。众生因为执着了我相,所以才产生烦恼和疾病。”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来自我们内心攀缘外境所产生的妄念。以下分别说明贪瞋痴之所以致病的原因。

贪:是对于自己的喜爱境生起染污耽着的心。例如:贪求美食过饱,而致消化不良;好吃零食、甜点;不定时的饮食,吃完后无暇清除牙垢,贪着美食留在口中的美味,时间久了,自然容易产生酸,成为细菌的温床,造成蛀牙和肥胖。

《摩诃止观辅行》上说贪着美好的色、声、香、味、触五种东西,都会产生疾病。因为色、声、香、味、触会蒙蔽我们的心智和德性。因此,佛教的养生之道认为:沉迷色境的人多半会生肝病;贪享声音的人多半会生肾病;贪爱香气的人多半会生肺病;贪图口味的人多半会生心病;眷恋触觉的人多半会生脾病

可见凡事以中道为宜,否则贪图睡眠容易造成昏沉;贪求美味,吃过多的高脂、高糖的食物,引起诸多慢性病;缺乏运动、噪音过高等,容易造成现代人的文明病。凡事若能有所节制,求其适中,则易拥有健康的人生。

瞋:《大智度论》卷十四云:“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瞋心起时,血脉贲张,容易引起高血压心脏病复发等疾病。清朝普能嵩禅师有一首偈云:“名医化导有来因,疾病伤寒先忌瞋,脉理深微能率性,良方精细度迷津。”医生在为人治病时,要先知道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比方说,伤寒病最忌讳瞋怒,先将情绪平稳下来,不要起瞋恨心,就比较容易治好。

痴:是愚昧无知,不明事理。众生何尝不是如此呢?被无明烦恼缠缚身心,而不得出离生死苦海;即使生病,只相信偏方密医,也不愿探究病痛产生的前因后果,加以对症治疗。身体外在的病,容易察觉,但心里的毛病,却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而不自知,久积则易成病。现代生理学认为,忿怒、愉悦、忧愁、恐惧、悲伤、激动等心理反应,会影响体内的生理变化,久而久之,造成不易治愈的疾病,例如:消化性溃疡精神疾病等。

医学研究报告中提到:“当一个人不快乐、发怒或紧张受压力时,脑内会分泌‘去甲肾上腺素( Noradrenalin )’,这是具有毒性的。”

佛陀有八万四千法门,专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病,例如贪欲心重者,佛陀教他用不净观来对治,观想不净的种种,自然不会再起贪爱。对于瞋恨心重的人,就教他慈悲观,发脾气时,只要一念慈悲心起,怒气就发不起来。若愚痴太重,就以因缘观来对治,想到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生灭无常,犹如飞尘与粪土,何必愚痴呢?明代憨山德清大师说:“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担,一剂养神平胃散,两重和气泻肝肠。”若是懂得陶冶心神,修养自己的心地,凡事心平与气和,必能受用无穷。

总之,佛法的诸多药方都是在教我们如何去除贪瞋痴三毒,净化身心。

科学对佛法的问难

漫谈科学与佛教

怎样抉择外境是心的现象?

科学证实咒语祈祷确有治病功效

太空物理学新发现的启示

最偶然的事件都隐藏着因果的必然(下)

最偶然的事件都隐藏着因果的必然(上)

亚力山大.伯金博士对话“佛教与科学”

本文内容由 nmskqmw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