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焦易堂和汪精卫的中医“存废”较量

2012/10/28 17:50|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2102| 评论: 0

摘要: 作者:李满星 被孙中山誉为“秦中杰士”的辛亥革命老人焦易堂,在上世纪30年代任国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委员长、最高法院院长期间,恰值中医存废大辩论,他力挺中医,兴办国医馆,振兴中医中药,并主张中西医结合 ...
作者:李满星


    被孙中山誉为“秦中杰士”的辛亥革命老人焦易堂,在上世纪30年代任国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委员长、最高法院院长期间,恰值中医存废大辩论,他力挺中医,兴办国医馆,振兴中医中药,并主张中西医结合,甚至和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汪精卫反复较量,成为民国弘扬中医药、促成中西医结合第一人。

  

中医废存大战乍起,焦易堂力挺中医

  1929年2月,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引起中医药界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对。几天内,数不清的各地中医药团体的质问函电飞向了南京政府。3月17日,全国17个省市、242个团体、281名代表云集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大会当场成立了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组成赴南京请愿团,要求政府立即取消议案。上海中医药界全力支持大会,罢工半天,并为赴南京请愿团提供全部交通工具。同时,全国总商会、中华国货维持会、医药新闻报馆,以及南洋华侨代表等电请保存国医。

  时值国民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叶楚伧等政府要人亲自接见了请愿代表并表示慰问。卫生部不得不公开表示对中医并无歧视,并面允代表:该提案虽获通过,但暂不执行;改称中医为国医;同意成立“中医学社”。但卫生部反对中医的政策丝毫没有改变,一直在以变相的手法废止中医。不久,教育部、卫生部通令中医在诊病时,禁止参用西药及器械;中医学校降格为中医传习所或中医学社,不准用学校的名称;中医医院改为医室等。

  当时担任国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委员长的焦易堂挺身而出,几经波折,最终使国民政府撤销该案。

  1930年1月,中医药界有识之士裘吉生、蒋文芳等人提议设立全国性中医药学术机构中央国医馆。为保存国粹,焦易堂十分支持,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出面多方奔走,终于使中央国医馆在1931年3月17日在南京成立,陈立夫为理事长,彭养光、陆渊雷、谢利恒等10人为常务理事,焦易堂亲自任馆长,陈郁、施今墨为副馆长。为了弘扬中医,同年,焦易堂促使国民政府核准通过了《中央国医馆组织章程》及《中央国医馆各省市国医分馆组织大纲》,中央国医馆下设推行处、医学处、药学处和秘书处,并设有多种特别委员会,其中最重要的是“学术整理委员会”及其后的“编审委员会”。他还提出以现代科学研究中医药,力主中西药结合,拟定中医药发展方案。各省市纷纷筹建国医馆分馆,甚至远在旧金山以及港、澳、泰、菲等地也都由侨胞组建了分馆。至1936年10月分馆达37处,另有82处分馆在筹备中,堪称一时之盛。

  

焦易堂为国医馆争管理权,汪精卫强烈反对

  1930年,国民政府公布了《西医条例》,但《国医条例》始终未能正式形成法规并公布。1932年,中央国医馆函呈国民政府行政院,要求派员审定《国医条例》而未有结果。1933年6月,焦易堂联合国民党中央委员叶楚怆、陈果夫、陈立夫、邵力子等29人,在国民党召开中央政治会议时,提出了“制定国医条例,责成中央国医馆管理国医,以资整理而利民生案”,并附上所拟的《国医条例原则草案》和《国医条例草案》。

  出乎意外,焦易堂等人这一弘扬中医的要求,立刻遭到时任行政院院长汪精卫的强烈反对。

  时而向左、时而向右的汪精卫,当时试图作领袖的欲望极其强烈。他之所以强烈反对中医,主要是从排除异己、维护巩固自己的权力出发,限制曾经同在孙中山身边工作的焦易堂。

  汪精卫当时在国民党内是二号人物,小焦易堂三岁。他们分别于1905年和1909年在陕西西安、日本东京加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的骨干,积极参与辛亥革命,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他们俩人,都效法荆轲刺秦王,从事暗杀清廷官员行动,名闻一方。1917年,孙中山号召各省革命党人起兵讨伐段祺瑞,焦易堂追随孙中山赴广州发动“护法运动”,任陆海军大元帅府参议,为孙中山出谋划策,深得倚重。孙中山曾很有感慨地赞扬焦易堂说:“易堂焦君,秦中杰士也,为国事奔走有年,于民国创造颇有功焉。其为人也,端直温厚,不类近世子。”就在这一年,焦易堂结识汪精卫,并在一起共事,相处还算融洽,但对此人摇摆不定的政客嘴脸初步领教,认为不可深交,保持一定的距离。

  1921年4月,在广州举行的国会非常会议上,孙中山被选举为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焦易堂任大元帅府参议,直接在孙中山先生身边鼓动宣传革命。汪精卫为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职位还在焦易堂之下。就在这一年11月,北伐军兴,焦易堂以大本营参议的身份随行孙中山左右,筹划军事。1922年6月,陈炯明公开叛变,炮轰总统府所在地越秀楼。焦易堂心系孙中山安危,冒着枪林弹雨到处打听下落,登上永丰舰探望。后来,焦易堂作为孙中山特派员,返回北方,奔走陕西、河南诸省,自己出资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等演讲稿印了20余万份,广为分发,得到孙中山赞赏。也就在这一年,汪精卫被孙中山任命为总参议,他开始以孙中山忠实信徒自居。

  1923年2月,孙中山在广州东郊重新设立大元帅府,焦易堂随侍左右。后,焦易堂奉孙中山命赴北京与谢持、王用宾等在国会中组织党团,严词拒绝贿选总统曹锟重金高爵拉拢,约集反对贿选的200余参、众两院议员,联名发表宣言,声讨曹锟贿选。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焦易堂促成胡景翼拜访孙中山。此后,焦易堂即赴北方,联络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谋划推翻曹锟贿选政府的北京政变,把贿选总统曹锟赶下了台,驱逐清逊帝溥仪出宫。当年10月19日,焦易堂被孙中山任命为大元帅府军事委员,专事联络北方军事,后代表国民军亲赴广州,护送孙中山、宋庆龄自沪乘船到津,转道北京。孙中山在北京住院养病时,命焦易堂、汪精卫等,组成国民党中央北京政治委员会,处理北方国民党事务,两人再次共事。

  1925年春,孙中山病逝北京后,焦易堂和汪精卫操持后事,扶孙中山灵柩去南京,参加了在南京紫金山墓地举行的奉安典礼。焦易堂在1925年9月初,回陕筹建了国民党陕西临时省党部,奔走河南、陕西等地,说服樊钟秀部和冯玉祥的国民军尽快出师参加北伐,与国民革命军会师,为北伐胜利、全国统一做出了贡献。

  北伐胜利后,汪精卫以孙中山继承人自居,联络地方军阀和国民党左派,大搞宁汉分裂,爬上高位,立即违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宗旨。他强烈反对中医药,完全是从个人领袖欲出发。他甚至主张“凡属中医不许执业,全国中药店限令歇业”。

  

汪精卫主张废除中医,焦易堂据理力争

  这一废除中医的言论,可以说极其阴险,甚至一些留学国外回国的知识界人士,如傅斯年等,都受到蒙蔽,单纯天真地认为是一场学术之争,纷纷发表言论,支持汪精卫废除中医药。一时间,全国各地,特别是在医疗界、知识界立即爆发了一场关于中医废存的大辩论。

  汪精卫看到自己引火成功,立即变本加厉,试图架空焦易堂担任馆长的中医馆,限制其权力。1933年6月27日,汪精卫主持行政院第112次会议,以国医馆为学术团体,不宜管理中医,再次否决了焦易堂关于中央国医馆管理国医的提案。在这次会上,存废两派争论非常激烈。

  争论的焦点,当然主要是中医管理权,附带还有“国医”这一名词。一些企图废止中医的小人搞起了请愿活动,刚刚接任行政院长的汪精卫写信给孙中山先生的儿子、刚接任立法院院长孙科,试图取得孙科的支持。

  所幸孙科不仅对中医较为客观,而且明了汪精卫挑起中医废存争论的真正原因。在1933年12月15日立法院召开的第三届第43次会议上,作为妥协,《国医条例(草案)》更名为《中医条例》,并将中医的行政管理权隶属行政院下的内政部,才在立法院召开的第三届第43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媒体曝光汪精卫相信中医,废止中医案彻底破产

  再说立法院通过了《中医条例》后,汪精卫消极拖延迟迟不公布。中医界在1934年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时发起游行请愿,亦无结果。

  其实,领袖欲十分强烈的汪精卫,不仅是相信中医的,而且经常请中医为家人诊病。

  原来,这一年,汪精卫的岳母患病,西医屡治无效,不得已延请著名中医馆副馆长施今墨往诊。当时西医认为不可能用中药治愈,但结果施今墨处方却是“一剂知,二剂已”,两日即治愈。汪精卫也不由信服,制送“美矣良医”匾额感谢施今墨。但施先生没有收下汪精卫送来的匾,而是提出一个要求:“既然您肯定中医能治病,请您收回‘取消中医’的决定。”当时汪精卫没有立即表态,但此后他对“取消中医”的态度不再坚决。

  当时,不少国人不明就里,想当然认为留学两国的汪精卫,一直不相信中医。其实,在1925年初孙中山临终前,同意请中医为自己诊病。且汪精卫全力支持聘请中医生诊治。当时,西医汤尔和在《晨报》上发表《关于孙中山病状的疑问》,质问说:“我敢放肆说一句,中医要讲医理那是完全站不住的……这种‘数典忘祖’的朋友,如何把生命交给他制裁?”当时的汪精卫立刻回击汤尔和说:“凡是有科学思想的人,都是很虚心的,都知道现在的科学对于世界万物所知道的还很少,所不知道的还是很多。”

  就在《中医条例》迟迟难以公布的1934年底,中医杂志纷纷登载了一条新闻——《汪精卫亦信仰国医》。此新闻一登,舆论哗然。主张废除中医派辞穷理屈,坚挺中医派乘胜追击,有人讽刺说:“国医而能为国际体面而牺牲,则国医实有大功于国际体面矣!中国积弱已非一日,国际体面不在赔款失地,而在国医的存在与否?”

  焦易堂力挺中医派,占了上风。汪精卫爪牙把持的国民政府卫生部,不得不正式公布《中医条例》。但是汪精卫依然不甘心,指示卫生部成立中医委员会,负责管理全国中医中药事务,剥夺了中医馆管理全国中医、试点中西医结合的职能。

  对权力斗争厌倦的焦易堂,弘扬中医药的目的达到了,也就宣告了汪精卫为首的废止中医案的彻底破产。


来源:文史天地

本文内容由 梁知行 提供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