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儿子嫌麻烦不学中医 老村医希望后继有人 这里是武汉市最早迎来清晨第一缕阳光的地方。 根据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的黄皮书,新洲区徐古镇傅山村是武汉市的地理“东极”。 在这里,有一位老村医40余年自采中草药为村民免费治病。近日,记者走进武汉市这个最东端的村卫生室新洲区徐古镇傅山村卫生室,与63岁老村医张银山一道上山采药。 自小捣鼓中草药 63岁老村医一干43年 东面与麻城市夫子河镇相邻,南与新洲旧街相连,西与新洲潘塘相望傅山村卫生室坐落在乡村公路尽头一所小院内。 一位正在看病的村民说,别看我们村卫生室偏僻,经常有毗邻的麻城、团风和罗田的患者来这里求医。 院子里的一个大簸箕里,放着正在晒制的栀子吸引了记者眼球。“这是我昨天采的。”村医张银山说,“这个栀子要晒20天,然后再蒸,才制成中药。” 傅山村卫生室除了普通的西医诊室还有中医诊室,张银山就在这里用传统中医为村民治病。张银山今年63岁,自小就喜欢捣鼓中草药,13岁跟随新洲著名老中医梅律修学习,1964年,15岁的他开始在自己家里为村民诊病,1966年村里建立卫生室,他当起了保健员。1969年10月,他应征入伍,参军期间入了党。 1974年,张银山退伍,回到傅山村干起了老本行。刨去中间当兵入伍的三年,张银山至少当了43年乡村医生。 每季有不同草药 记者随村医上山采药 “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去山上采中药,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中草药,大概几十种。这里的村民生活都不富裕,用自己采的中药为他们治病,能把病治好,又不要钱,一举两得,我也很开心。”张银山说。 在他的中医诊室,一间二十平方米左右的房间,被隔成两间房。外面是中医诊室,靠墙摆放着一个中药柜,柜子里有大约300种中草药。储存室在里面,一个个的红桶、白桶里装着上百种自己采摘的、自制的中草药。 当天中午,天气很好,空气清新,记者跟随张银山拿着锄头,袋子,上山挖中草药。一路上,野菊花、艾叶、铁苋菜、蒲公英、旱莲草……张银山忙得像收割庄稼的农民。 “我以前经常去武汉东部最高峰将军山采药,十几年前条件艰苦,都是靠走的,大概二十几公里的路程吧,将军山上特产凤尾草,这是治消化系统炎症的草药。”张银山回忆过去的艰苦,满脸带笑。 接着,他又拿出很传统的捣筒、铡刀等工具开始制作草药,只见他拿着捣筒不停地捣,像做蒜泥一样,将草药捣成粉末。 自制“牙痛散” 治好外村人20年牙痛 来这里看病的不仅仅是本村的村民,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外地人。张银山都拿他们像村民一样看待,能用自己采的药治好病的,就不让患者花冤枉钱。 他平均每天有五六个病人,而每一张处方都写得很详细,很认真。有一个24岁的小伙子叫谢金胜,患了直肠糜烂,就是我们俗称的“泄泻”。张银山很认真地在处方上备注了病种的学名和俗名,又开了“铁苋菜”这味中药,让谢金胜煎水服用。小伙子很快好了起来,张银山没收一分钱。能治好病人是张银山最大的欣慰。 道观河风景区有位大嫂牙痛了二十多年,夜不能寐,把新洲各大医院跑遍了,也没有太好的疗效。听熟人说傅山村有名老中医,大嫂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张银山。正巧,张银山有自采自制的牙痛散。大嫂服了几个疗程,这个要命的病真的治好了。至今一年多,牙痛再也没发过。 只要有人想要张银山自制的药方,他都很乐意给。这位大嫂现在手里还留着这个“神方”:川黄连50克、生大黄50克、冰片10克、薄荷冰5克,研成细末用热开水调糊状敷患处。 在诊所的一块黑板上,张银山用粉笔写着一条中暑单方:取鲜冬瓜一个,将冬瓜洗净,切成碎块,打成汁尽量饮服。 他说:“把些单方写在宣传板上,别人来看病,看到这些单方记下,他们就会少生病,少浪费时间看病,自己也可以在家治疗了。我也可以把我研究的单方用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记住,也算没有白研究。” 一直以来张银山都希望儿子可以传承他的医术,可是儿子偏偏喜欢西医,嫌采中草药治病太麻烦。就这样,父子俩一个看中医,一个看西医,开起了这家卫生室。 看到儿子有自己的追求,张银山也不好干涉,只是自己都60多岁了,也没个徒弟,这半辈子琢磨中草药的经验和心得,难道就这样流失了吗? 文/图 记者伍伟 实习生张喾文 (本系列走基层活动,得到武汉市卫生局党办以及各区卫生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来源:武汉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