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中国白酒原罪起底

2012/12/13 06:41| 发布者: 庄野医| 查看: 4836| 评论: 0

摘要: 本报记者 刘小童 发自成都 在中国股市上一向最坚挺的“钢板”白酒板块,自从爆出酒鬼酒塑化剂超标后在瞬间垮塌,仅11个交易日市值就蒸发掉1009亿元。 塑化剂不仅让肇事企业酒鬼酒股价受到重挫,近10个交易日 ...
本报记者 刘小童 发自成都

在中国股市上一向最坚挺的“钢板”白酒板块,自从爆出酒鬼酒塑化剂超标后在瞬间垮塌,仅11个交易日市值就蒸发掉1009亿元。

塑化剂不仅让肇事企业酒鬼酒股价受到重挫,近10个交易日就跌去近43%,受其连带影响,从行业龙头老大企业茅台往下排列,中国白酒无一幸免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单单两家企业的市值蒸发就超过250亿元。

鬼魅“塑化剂”

自“酒鬼酒”被爆出塑化剂严重超标后,让从不肯低下“高贵头颅”的中国白酒一下子从高高在上的位置跌至冰点。虽然厂方在第一时间对塑化剂严重超标一事作出解释,众多同行企业也慌忙撇清和“塑化剂”的关系,酒鬼酒一时也遭停牌,但中国白酒的危机伴随着塑化剂风波似乎很难逃脱这场磨难。

长期以来,白酒行业犹如演艺娱乐圈,一直吸引着民众的目光,从被曝光的偷逃税款、制作假酒,再到诸如海航、联想入主酒业,甚至一次简单的高层人士变动都引起太多的猜测。其原因只有一个—白酒,这种特有的“饮品”,在中国有着众多的“追随者”。

“一年喝掉一个西湖”那是N年前的计算。中国白酒行业协会的一位副会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国人喝白酒,早就是一年喝掉一个青海湖。正因为拥有如此众多的擅饮者,才使这次的塑化剂事件,再次让白酒和整个白酒行业,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记者在采访中的感受就是,即便没有塑化剂事件,中国白酒也存在着七宗罪、N宗罪……

塑化剂事件曝光后,虽然生产厂家连续对外界宣布,之所以有塑化剂产生,基本是因为在酿制及运输过程中,由输送管道和装酒容器为塑料制品而致。但这一说法,连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也对媒体证实,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某些越高档的白酒,塑化剂越多,反之,越少。

但据记者了解,王延才理事长这句话说得并不很全面,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在制酒中,凡是以勾兑为主的酒业,基本都有塑化剂的产生。而中国多数白酒含有塑化剂,最主要的原因是—勾兑。

目前市场上的白酒,鉴于历史主客观原因,历来以川、贵为原酒输出大省。除此之外,任何品牌的所谓名酒,基本上以上述两省的“原酒”进行二次勾兑。11月24日,在茅台酒出厂提货处,记者亲眼目睹本省和外省、来自北京、上海的小车屡见不鲜,络绎不绝。

从北京中直机关某部而来的陈跃然(音)告诉记者,他是为提本单位的“特供”而特地亲自驾驶小车而来。陈跃然说,茅台除“身份”外,更是质量的保证。至于对记者提出的塑化剂,陈跃然并不以为然,因为在参观该厂时,陪同的酒厂领导特地告诉他,茅台镇大小酒厂包括茅台集团在内,已经很早就取缔所有酒类生产过程中的塑料制品,包括接酒桶、塑料软管、塑料薄膜等。

而就在两天前,又惊爆出一直信誓旦旦没任何安全“问题”的茅台也面临塑化剂严重超标尴尬。

随后的12月12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在贵阳召开记者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马勇在会上指出,如果按照网友“水晶皇”的说法,茅台的DHP检出值3.3,按照欧盟给出的每日每公斤体重50微克的耐受量折算,我们现在按照他检测出的值,每人每天喝两斤茅台酒,是符合欧盟食品安全局给出的人体耐受量的限值的。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为重视节约粮食并推动酿酒工业发展,新工艺白酒被提上国家战略层面。这就是后来中国白酒勾兑的开端。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从茅台到酒鬼酒等各大名酒企业,无不采取新工艺方法酿造白酒。但在使用新工艺的过程中,使用塑化剂等添加剂来保证白酒的口感和质感,也就理所当然了。所以,尽管酒鬼酒当了出头的椽子发生塑化剂严重超标的事情是偶然,但发生在中国白酒行业,就是必然。

勾兑“必需品”

据记者调查,勾兑酒(包括众多所谓“名牌”)在勾兑过程中,除了用“酒头”(原酒),还要用到一种神奇的“食品添加剂”,如果不用这种“食品添加剂”,制出来的白酒口感就会差很多。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正因为大量白酒生产厂家无一例外地全部使用这种“食品添加剂”,所以才造成白酒塑化剂严重超标。在市面出售的任何勾兑的白酒,可以大胆预言—没有任何厂家有胆量去送检,否则,绝对在劫难逃!有的名酒自己也知道,所以送检都是不含塑化剂的特供酒。

这种勾兑用的“必需品”,就是塑化剂。

此外,勾兑白酒大量使用和添加塑化剂,主要的作用是防止出现液体分层。众所周知,酒精溶于纯水,但食用酒精不是纯酒精,不等于C2H5OH,勾兑过程中必须要加香精等众多添加剂,故采用勾兑工艺的酒水如果不添加塑化剂,长时间放置会造成上半部分喝着是水味,下半部分喝着是酒精加香精味。

很多厂家对外宣传自己的高档白酒是所谓年份酒这个噱头,因为年份越久价格越高。关键是,众多酒厂根本没那么多窖藏,消费者判断年份长短的唯一依据,是色泽和黏稠度。这就给生产厂家提供一个机会—靠塑化剂来增加酒的黏稠度,标注年份越久的添加得越多。塑化剂还可以增加浓稠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挂杯。

酒鬼酒塑化剂超标一曝光,相当于行业潜规则整个暴露,塑化剂就是中国白酒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

塑化剂是塑料工业的传统叫法,稍稍严谨一点的应称为酯类。一部分酯可以侧连塑料的分子结构,有助于改善塑料的理化性质,如韧性等,所以新的塑料制品闻起来往往有很浓烈、很特殊的香气。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唐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现代人追求最大享乐,白酒里原有的醇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香味无限的追求,而大部分有机化学反应过程极为缓慢,除了古代炼丹术等偶然发现的“化学实践”,中国人自古没有总结出化学理论。近现代化学理念,来自西方的化学演示和启示。正因如此,中国古人并不知道“窖”与“香”之间的关系,最大的可能是把“香”的来源归功于“窖”,因“窖”而“香”,而不知道是因为酿制白酒里的杂质,如:有机酸,跟醇结合构成酯,而所谓的“窖香”就是酯香味,所以才有了把白酒分为“窖香”、“窖藏”等概念。

唐敏说,现在的白酒生产厂商很懂化学,再不可能用“窖藏”办法提升香味。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回报,最多快好省的办法就是:酒精或原酒+水+酯。这个“酯”其实就是塑化剂。有的地方还把“酯”取了一个更好听的名字—陈化剂。

唐敏还表示,除了个别有大量酒窖能藏酒的厂家,其余所谓“10年陈酿”、“5年陈酿”,基本都是用食用酒精+水+酯来勾兑。

以高速发展为标志的中国模式,哪里还有“X年陈酿”的生存空间?所以中国人喝酒,等于喝酒精或原酒+水+酯。

“年份酒”的噱头

中国高档白酒市场为何如此巨大?究竟是谁在喝这些天价酒?

在拜访茅台酒设计师、高级工艺设计师马熊的设计室中,记者看到诸多由这位设计大师正在设计和已经完成并马上上市的茅台年份酒包装礼品盒。这些精美的外观包装盒,已经远远超越了普通人思维中的白酒包装,每件包装盒都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马熊多次设计茅台“年份酒”外观包装并多次获“世界之星”奖,他告诉记者,茅台“年份酒”,从十年到三十年,甚至年份跨度更为久远的白酒包装都是由他亲自设计。

据马熊透露,价格不菲的茅台年份酒根本就不上市,从厂里出来,直接被有头有脸的部门或人物从厂内提走,每瓶年份茅台至少5万元,年代越久远,价格越高,30到50万属常态。至于购买者,从公款到个人都有,但以公款为多。

马熊还表示,连他作为“年份酒”包装总设计师,也很难买到真正的年份酒。

国内最早推出“年份酒”,贵州茅台是始作俑者。据记者查证,茅台公司在上市前后,先后推出了15年、30年和50年,后来又增加了80年“年份酒”,而继茅台推出所谓“年份酒”后,各家白酒上市公司都跟风效仿,依次推出了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的“年份酒”。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没有大规模战乱不到70年,而有的厂家竟然推出80年、100年“年份酒”,似乎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大陆一片祥和,大家都在忙于造酒和存酒,以至于神州处处囤美酒。

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年份酒纯属玩的一个噱头,就叫“蒙你没商量”,因为单从生产流程上就能清楚看到,只有茅台或许能有点几十年前的存酒,但具体有多少,这位人士并没有透露。

记者从另外渠道获悉,30年前,即上世纪80年代初,茅台酒产量只有200吨,区区少许,哪来那么多的“年份酒”?

而所谓浓香型白酒就更不可能有陈酒,因为存放时间太长,就成水了。既然如此,就更没有所谓几十年的“年份酒”了。

在贵阳,一谙知“年份酒”内情的朋友告诉记者,所谓的年份酒,实在一点,是加了几滴确实是三十年前窖存酒,只是几滴而已。不实在的,就是刚从包装车间出来的成品,装在精美的礼品盒子中,和平时的普通酒没任何区别,但只要加上“年代”二字,身价马上就是几万到几十万。

成本几元,瞬间能升值成几千元、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不诚信的欺诈于是在全行业流行开了。或许应了那句老话: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来源:时代周报

本文内容由 梁知行 提供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