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为何把疑难杂病都推给中医?——老丁说中医(16)

2012/12/30 20:39| 发布者: protoss3322| 查看: 3845| 评论: 0

摘要: 十六、为何把疑难杂病都推给中医? 尽管废除中医的呼声不绝于耳,尽管多数的人们得病时首选西医诊治,然而,当西医黔驴技穷无能为力之时,当病人经多个西医之手仍不见希望之时,几乎都会闪出一个念头:找中医 ...



十六、为何把疑难杂病都推给中医?




    尽管废除中医的呼声不绝于耳,尽管多数的人们得病时首选西医诊治,然而,当西医黔驴技穷无能为力之时,当病人经多个西医之手仍不见希望之时,几乎都会闪出一个念头:找中医试试看。至于“非典”、“禽流感”之类新病种袭来令西医找不着北之时,则更祈望中医来作为了!

    这可以说是当今中国医学天地上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奇局。

    而事实上,以思想方法论的眼光来看,这一奇局也并不奇怪,它可以从方法论上找到其必然产生的理由。

    在分析系统的演化时,我们已经指出:自然界存在的线性系统,是一种罕见的例外,或者是近似的、理想化的假设;非线性系统才是一般的、常态的。换言之,客观世界的系统,以非线性系统为常态,以线性系统为变态;以非线性系统为一般,以线性系统为特殊。这就是说,如果把病人看做一个系统的话,那么这种系统本质上大都属于不可控的非线性系统,适用非决定论的中医来治疗其病,应当是事物的本原,是事物的一般法则。只是在精确科学的长期不懈努力之下,有大量系统之内变量间的因果联系已被人们把握,这些系统因而被改造成为可控的线性系统,并成为特例,用决定论支撑起来的西医来针对这些特别的系统治疗其病,跟着成为医学的特别法则。

    由于西医只能适用于已经为人们所改造的线性系统,所以它只能在理法方药诸系统的微观方面均已可控的常规病种范畴驰骋疆场,也就是只能治疗常规的病种,对于尚未改造或者无法改造成为线性系统的,它便无能为力了。这些“暂时”的或者“永久”的非线性系统,其描述把握的方法,便只能跳出“特例”的范畴,回归到常态——非决定论的思想方法上来。这正是疑难的杂病、新病必须求治于中医的根本原因。

    从操作的层面看,所谓的疑难杂病和新病,是指在西医学现有的“公式”体系当中找不到具体适用公式的病种,既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循,于是便只能依照西医学克服杂病、新病的程序,先深入微观世界探寻病理系统的微观方面,针对理法方药诸环节都探寻和建立一系列确定的必然联系,才能将疾病克服。这样,即便最终能够探寻到打开疾病之谜的钥匙,通常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并且,从医学研究程序分工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临床的一线西医都不负责该项“解谜”的任务,也不具备“解谜”的能力。而对于病人来说,既然你目前还是一头雾水,我又耗不起等待医疗科研机构攻关的时间代价,另寻途径解救疾苦,便成了当然的选择!

    我们说,西医“小事也清楚”的原则,即需要深入到微观世界“解谜”这一程序,既可以成为其优势,比如抗生素的发现及其广泛应用,也可以成为捆绑其手脚使之僵化的绳索,比如对于前述20岁小伙子的阳虚证,西医不仅查不出任何病因,得不出病理,甚至把明明病势不轻的病人说成没病!就像把明明骑不动的一辆旧自行车说成如新出厂一般。于是面对疑病新病之时,这种思想方法之短便成为西医不可回避的障碍了!

    相形之下,中医克服疾病的程序当中,并无深入到病理系统的微观方面“解谜”环节,而一个疾病的宏观方面病理信息则是随时可以获取的,于是,模糊科学思想方法中的“放开微观”之优势便彰显出来了!几乎所有的中医师,都可以根据“把握宏观、求得整体”原则,依据随时获取的宏观方面的病理信息,以及自成体系的理法方药,来迅速展开辨证论治。

    我们之所以说“放弃微观、把握宏观”体现了中医这一模糊科学的精明和机智,是因为大量不同的微观因素,都会产生相同的宏观结果。而中医“把握宏观”的特点,则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做到坐怀不乱,不论何种微观方面的原因,只要宏观结果相同,就可以采取相同的宏观方式应对。比如中医的“泻火”一招,就足以说明这其间的原理。从微观方面去分析,“火”的产生可能会有abcde……多种病菌或病毒的原因,西医需要运用ABCDE……与原因一样多种的方法来应对,并且每一种方法的确立都需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微观方面“解谜”程序,但对中医来说,既然宏观上的“火势”相同,故而只需采用同一种“泻火”之法就可以了——我才不来管你是什么种类的病菌病毒呢,只要给我“惹火”了,我就“泻”!

    这就是说,中医治病的招数均属宏观层面上的手段,均可居宏观而针对微观方面的各种变化处世不惊,以不变应万变。

    可见,模糊科学“放开微观”的法则,使中医赢得了迅疾、灵活应对疑病新病的制胜时机和可能。

    话说回来,中医看病,虽然免去了对系统的探索改造,免去了对系统微观方面的“解谜”程序,免去了探寻因果间必然联系的辛劳和无望,只需把握宏观方面,只需运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生理信息来构思治病的方案,但这同时也给中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悟性。没有悟性当不了中医,至少成不了良医,这是中医界的共识。如果具有良好的悟性,那么就如古人所云“秀才学医,笼里抓鸡”,一切都得心应手。

    所谓的悟性,在这里主要是指医师仅仅根据宏观方面的病理信息全面感悟病理、法理、方理、药理,以及综合运用理法方药应对疾病的能力。中医之所以需要悟性,是因为放弃了微观,是因为绕过了微观方面的“解谜”程序,是因为仅仅根据宏观方面的生理信息来还原人的生理状态、来诊断疾病、来调节病人的生态。这就如根据一张黑白照片,来凭借悟性还原一个真实、彩色、立体的人一样。

    上述分析表明,“废除中医”的主张如果成为现实,那将使人类丧失治疗疾病的一般法则,只留下一些特别法则,并且,除了已被精确把握的常规疾病之外,更广泛的疑病新病都将失去及时的医疗救治,患这些疑病新病的人们只能苦苦等待医学科研的进步。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在明确了中医的科学性之后,针对当今“科学打假”的潮流,我们无需为之惊慌。甚至,等到经历过一个时期的“打假”冶炼之后,中医的科学光芒还可以洒向更多的人。这如何又不是一桩好事呢?

本文内容由 老丁说中医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