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盗汗与阳明病

2013/3/15 01:41| 发布者: 水中火| 查看: 1741| 评论: 0

摘要: 阳明病一般可分成:里实证与里热证,为了与太阴病的里阴实证作区别,通常会再加上「阳」字,史丹 利说过很多次,这里的阴阳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体的表现,在人体得到疾病后,身体的代谢活动加快的成为阳证,反之称为 ...
阳明病一般可分成:里实证与里热证,为了与太阴病的里阴实证作区别,通常会再加上「阳」字,史丹 利说过很多次,这里的阴阳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体的表现,在人体得到疾病后,身体的代谢活动加快的成为阳证,反之称为阴证。回到阳明病,在阳明病中的里阳热证就临床实际而言,又可以分成里阳实热证与里阳虚热证,所以组成阳明病的共有三个部分,如下表。其中里阳虚热证是大家比较不熟悉的,可是如果换成传统中医的语言就很容易了解,它等同于阴虚火旺证。

        那为什么阴虚火旺证会是阳明病呢,记得研究中医时一定不能脱离症候,我们看看伤寒论对阳明病的定义「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阳明病法多汗」,而阴虚火旺证的表现正是如此-人怕热、容易流汗,吃点温补就口干舌燥,嘴唇常常是鲜红的,不用上口红也很漂亮。这样子的人有时后晚上睡到半夜如果被子盖得太厚,会因为过热而汗出,久而久之,身体会变得更怕热,因为体内的水分更少了。如果简单看人体代谢活动,史丹利常把它看做水与火的循环,火旺了人会怕热,这就是白虎汤证;水少了,相对火也旺,所以还是怕热,这时候不是清热,而是加水,可以选用竹叶石膏汤、百合地黄汤,时方家喜欢用六味地黄丸食疗则是可以服用淡的海盐水(因为钠离子有把水留在体内的作用,所以西医叫人少盐不一定是对的),这样盗汗的治疗就可以说得差不多,但是需要强调的必须根据症候用药,不然效果会打折扣的。

        由盗汗史丹利联想到妇人更年期的发潮热,它的生理机制也是如此,但是一般人不了解,会认为自己虚所以要吃补,结果吃的都是温补,越吃越糟糕,前天有一个妈妈就问史丹利:「我到底是不是虚」,
我说:「是啊」
她说:「那为什么我不能吃补?一吃补人就更烦热。」
我说:「因为你是体内水比较少,所以不能吃外面所谓的补药,真要吃得吃凉补」
她说:「就是可以吃补啰,那为什么麻油鸡、姜母鸭,我不能吃」
史丹利眼前一只乌鸦飞过,阿…阿…阿…(不懂者,请去问阿宅)

一般人的概念就是如此,史丹利在顺道谈谈自汗,很多人都以为自汗就是表虚就需要用黄耆,其实这不定然正确,因为用黄耆的条件不是只有汗出,还必须怕风,如果只是活动而汗出大量却不怕风,那就不是黄耆证,反而得考虑体内水分不足,就是刚才讲的那种情形。很多小孩子都有这种情况,一玩耍就出汗,吹到风又打喷嚏,家长会听老一辈给他说这是自汗去药房抓黄耆吃就可以了,可是往往吃了一阵子也不见得有效,没效的道理就是他不是表虚证而是里虚热证,改给他吃吃养阴清热的药或是喝喝海盐水,慢慢就会改善。

那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小孩子体积小,因此表面积与体积相比来的值要大,所以散热快,而人体散热主要靠得是排汗,同时人体体重有百分之七十是水分,一旦小孩子因活动而汗出,就会排出大量的汗,体内水分减少,身体就更热,会产生一种恶性循环,所以这时候给点温的盐水,利用钠离子的作用把水留住,就可以改善,这也是古代儿科医家为什么说小孩子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原因,这里的阴阳可以看成水火比较好理解,由小孩子身体水分容易散失,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小孩子容易发烧,除掉外感来看,小孩子的发烧除了是里头的水分不足会造成里阳虚热证,同时也会因为水分散失过快形成里实证,所以整体而言,小孩子发烧不退几乎都是肠道积滞造成的,因此遇到小孩子发烧要有一个观念除了是表证引起的发烧,还得检查小孩子是不是没有大便,尤其是在发烧不退的情况下,更需要注意排便问题。


本文内容由 hzw_pyq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