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2013/12/5 17:55|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2885| 评论: 0
冬天,腰痛者骤增。很多患者症状表现为:腰部冷痛重着,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紧或迟。笔者认为,辨证属寒湿内侵型。 《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意指腰痛者,其本质是肾虚为先,肾虚易受病邪侵袭而致病。《内经》还分别叙述了腰痛的性质、部位与范围,并提出病因以虚、寒、湿为主。《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也指出:“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久久得之,腰以下冷,腹重如带五千钱。” 以上文献指出了寒湿型腰痛的病因、病机、症状,即人先有肾虚,后受病邪侵袭,结果致病。寒湿型腰痛归终结底是本虚标实的性质,故治疗上也应明辨标本虚实。 笔者在治疗腰痛的过程中,根据寒湿内侵型的病人进行古今对比分析,发现除冬季气候寒冷诱因外,还与患者的体质、生活、就寝习惯等密切相关。 首先,是现代人纵欲过度,不注意调补肾之根本,故肾多亏虚。且年轻一代多注重外表穿着,却不注意身体冷暖需与四季相适应;特别是南方,早晚寒凉、日中燥热,为了方便和“形象”,很多人干脆不多穿衣裤。 其次,中医认为冬天是比较适合进补的时间段,可现在的人却还在吃雪糕、喝冻啤酒等生冷食物……此等寒冷湿浊外邪侵袭人体,加上体质肾虚,不足以抵抗外邪,便形成了寒湿型腰痛。 在治疗上,《证治汇补·腰痛》提出:“治惟补肾为先,而后随邪之所见者以施治,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初痛宜疏邪滞,理经隧,久痛宜补真元,养血气。”故寒湿型腰痛的治疗,常采用散寒除湿、温经通络,参以温补肝肾。 病案 杨某,男,49岁,2012年10月25日就诊。自述腰痛20天,近3天腰部僵硬冷痛明显。无其他疾病史,X光显示腰椎无异常。刻诊:症见走路缓慢,手托腰部,面色暗黑苍白,眼圈黑色、睛无神,面容痛苦、眉头紧凑,神疲语低。 问诊得知平时劳动出汗时不喜穿衣,近期天冷也不着衣而卧竹席入睡,喜饮冻啤酒。20天前睡醒后便发现腰部冷痛僵硬,热熨腰部感舒服,但很快又腰痛。查腰部无腰椎间盘突出病理体征,其他体查未见异常。舌质淡白胖,边有齿印,无苔,左脉弦涩,右脉尺沉。 笔者认为,寒主痛,立冬后天气开始寒冷,平时肾阳虚者易得寒性腰痛;肾主黑色,面色暗黑、眼圈黑、眼袋大、睛无神主肾阳亏损,肝肾不足;脸色苍白主脾血不足,脾主肌肉,寒凝腰肌则腰肌疼痛;劳动出汗不着衣,易受风;天冷不着衣,易受寒;舌质淡白胖、边有齿印,无苔,主肾阳亏虚、脾气不足;脉涩主滞主瘀,不通则痛,右脉尺部主肾阳命门,脉沉者故肾阳命门之火虚衰矣。治以温补脾肾、散寒行气、活血通络。 组方:制川乌9克,狗脊18克,骨碎补18克,补骨脂18克,杜仲15克,山药15克,黄芪18克,白芍12克,桂枝18克,干姜12克,甘草6克,葛根30克,三七粉6克(分2次冲服)。5剂,每日1剂,煎2次,饭后温饮。 方中桂枝为主药,具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的功效;配三七粉既能温散血中之寒凝,又可宣导活血药物,以增强化瘀止痛之效;配干姜以祛风散寒、通痹止痛;配白芍、葛根则调和营卫、解肌升阳且养筋脉;配甘草则散寒暖中,缓急止痛且能补脾益气,并调和诸药。 制川乌、狗脊、骨碎补、补骨脂、杜仲温补肾阳,且利用狗脊与杜仲补肾之功引药归肾经;山药、黄芪益气健脾,且山药有补脾肾之效,一举二得。全方意在温经通脉、散寒止痛,补肾健脾。 总之,冬季寒性腰痛一切外感风、寒、湿皆可引发,但其病理变化常以肾虚为本,因此治疗时除祛风除湿、散寒活血、舒筋通络外,多配以补肾强腰的药物,方能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