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zt-李嘉诚先生爱国行为探因

2014/2/21 07:25|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5718| 评论: 0

摘要: 李嘉诚先生爱国行为探因 时间: 2010-11-01 14:45 点击: 次 (http://people.chaoren.com/quotation/20101101-2632.html) 张加炳 一九七八年九月底,秋高气爽的北京城又迎来了港澳同胞回国国庆观光团,团中 ...


李嘉诚先生爱国行为探因


时间: 2010-11-01 14:45 点击:



http://people.chaoren.com/quotation/20101101-2632.html

张加炳



一九七八年九月底,秋高气爽的北京城又迎来了港澳同胞回国国庆观光团,团中一位身着中山装,戴着黑眶边眼镜具有学者风度的中年人,随团接受中央首长的接见,登天安门城楼、观万里长城、游十三陵等活动。他就是离家38年后首次返回故土的香港超人李嘉诚先生。此次观光活动中央首长的讲话,使他预感到中国的政策将发生重大变革,从而唤起昔日爱国思乡之激情,揭开了报效祖国的宏伟惊世之壮举。不久,一笔笔办学,建医院。扶贫济困之巨资源源不断地从香港汇往祖国各地。

??? 第一批得益于李款的是其家乡潮州市250户上山下乡回城知识青年,李嘉诚先生得知他们回城后露宿街头,捐了590万港元建1.25万M2群众公寓,让他们春节前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居。以致此事震动了中南海,不久,一份呈报中央领导的内参上写着:“广东潮州市民春节对联上写着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谢李嘉诚”。接着,捐资2200万港元的潮州医院奠基,九一年华东一带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李以长江实业集团等公司名义捐款5000万港元,中国残疾人基金会从九二年到九六年四年间就接受李捐款6000万元以上,汕头大学的创建,更是李嘉诚先生在国内善举的一块丰碑。世上富豪成千上万,像李嘉诚先生捐资以亿为计的却是屈指可数,究其惊世壮举之因由,该有诸多原故,限于笔者水平和资料来源有限,在此提出几点拙见,以供行家指教。



[一、严父教育,艰辛童年磨其志是事业成功之道】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英雄多坎坷”。一九二八年七月二十九日,李嘉诚先生出生在广东潮州市一个小学教员的家庭,位于韩江岸边的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并没有恩赐给李嘉诚一点家乡的温暖,父亲李云经虽有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立志教育报国,但却怀才不遇,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虽谋得小学教员一职,微薄的薪水只能维持一家之温饱。日子虽勉强可过,适龄时也拜了孔子,但小学先生教给他的是千字文,三字经,只有在寒夜孤灯下,李云经才能边改作业边给他讲授:“十月秋高风怒吼、卷我屋上三重茅”的杜甫等唐诗,使他在幼小心灵中立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尽欢颜”的志向。一九四零年日寇大举侵华、潮州城沦陷,李云经一家为避战祸,不得不扶老携幼步行十多天逃到香港,投靠其母舅庄静庵,生活稍有安定,李云经便四出奔波,寻找职业,由于长年劳累积劳成疾患上肺病,因无钱治病而不幸英年早逝。父亲临终前拉着李嘉诚的手,老泪纵横地说:“阿诚,你要撑起这个家,要好好做人”。为了撑起这个家,十四岁的李嘉诚不得不辍学泄足社会,开始当钟表店学徒及“行街仔”的推销生涯。也许是天意,也许是命运安排,更许是李嘉诚先生的刻苦耐劳,三年的推销员生活积累了泄世之经验,初摸到创业的窍门,为未来事业发展开拓了一条道路。

正如李嘉诚先生后来对友人所说的:“我少年时期作批发推销员,更加体会到挣钱不易,生活的艰辛。公司内推销员有七人,都是年龄比我大,富有经验,但由于我勤奋努力,结果我的推销成绩是第二名的七倍,十八岁我就作了部门经理”。童年的艰辛、严父教育,使他尝尽社会之酸甜苦辣,从小立下“我要好好地做人”坚忍不拔的志向,一步一个脚印,用“行街仔”所积累的几万港元作为事业腾飞之本。



【二、潮汕历史文化、宗教思想影响是其广施善举之源】


一九四三年春,一场罕见的旱灾、蝗灾、瘟疫席卷潮汕大地,大批灾民流离失所,不得不飘洋过海到东南亚等地谋生,潮人以勤劳节俭、聪明好学著称,经商之道也彼有章法,对客居地区发展经济做出贡献,出类拔萃者如陈弼臣、廖创兴等,余者多数业有小成,潮人又有崇信佛教,逢年过节、拜神祭祖、祈求佛祖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习俗,这些都是潮汕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之初,政府统战政策,落实华侨政策实施十分成功,国门打开,旅居国外的华侨们重返居里,体亨衣锦还乡之风光,了却拜祭祖先之心愿,一时间修宗祠,饰祖屋,建学校,耸庙宇蔚然成风,直至今天,在潮汕大地上侨资学校这些漂亮建筑群仍是乡村的一独特人文景观,华侨捐资办学写下了潮汕历史文化最光辉灿烂的一页。

李嘉诚先生出生在正统的潮汕家庭中,像千干万万个潮汕之子一样,从小就受潮风影响、父亲教育、母亲爱抚,到香港创业后,早期公司同仁、同行亲友多为潮人,其人事诸物无不与潮风染指,其勤劳俭朴、矢志不渝、个性形成及稳中求胜。多谋善断的经营策略,广施乐善道德风范,无不与潮汕文化有关,直至今天成为香港首富,难以置信的仍穿十多年前的西装,戴二十年前精工表。

其母庄碧琴是一个佛教信徒,她和善良的潮汕妇女一样,把摆脱贫困求平安的美好愿望寄托在佛祖保佑上。佛教教义告诫世人,“善恶必有报应,有因则有果,奉劝世人,崇善积德多做善举”,母亲就是这样以教义作为做人的准则,作为教育子女的宗旨。李云经逝世后,生活重担落在李嘉诚肩上,李母总以鼓励的目光宽慰的胸怀来接受现实的挫折,支持李嘉诚工作,事业成功后,李为其母专建一佛堂,让慈母念经拜佛。首笔善款是尊慈母命,捐给潮州开元寺,修耸在文化大革命被毁坏的寺堂。他也坦然地表示:“在宗教领域里,我是比较信仰佛教的,他在答中央电视台记者问题时说:“赚钱方式有多种多样,我赚的每一角钱都是清白的,不干净的钱我一分也不赚,至今在家乡,没有投资一分钱”。以他的观点,他不赚家乡人的钱,不是说赚家乡人的钱就不干净,而是个别港商在家乡办厂,做了违法违纪的事,赚了些黑心钱受到乡人的唾骂。



“你认为是确切完美的事情,你就应该毫不推诿地去做,这种行为乃是上苍赐于你的力量”,《佛教经典》。潮汕历史文化的蒸陶,母亲宗教思想的影响,使李嘉诚先生确立了自己最完美的事业,勾划出人生奋斗的目标,一九五零年,年仅21岁的他用打工积累及亲友借来5万元,创办起属于自己长江塑料厂。创业仅七年,便成为香港塑胶行业举足轻重的人物。其良好的商业道德,也众口皆碑。



【三、创业艰难、外资势力欺挤、盼国强盛是其爱国之因】


中国近百年历史告诉人们,从腐败无能清政府到国民党统治,战祸连绵、哀鸿遍地、列强欺凌、民不聊生。国家主权、民族尊严丧失殆尽。国衰子民贱,旧上海租界内公园门口竟挂着侮辱性牌示,“华人与狗不能入内”,米字旗下的香港同样流着港人辛酸的血泪,国耻家仇民族恨,激励着多少爱国志士。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科学救国,谱写着两个世纪华厦子孙强国富民之壮歌。

曾有这样传闻:香港某实业家发达之后,高薪雇英国人当司机兼服侍其生活起居,每逢出席重要会议或宴请社会名流,总有一英人站在身后服侍,同仁问其何也,答:“昔日受尽英人欺凌,今天要出一口恶气,”可见民族仇恨之深。即使传闻,但英人统治香港期间华人待遇可想而知,商场更是如此,有时竞争甚于战场。香港经济从五十年代复苏到七十年代,几起几落。每次低潮,不知多少中、小华人企业因资金实力限制,被外资洋行挤倒挤垮,被迫破产,就连财大气粗的船王包氏集团也曾受冲击。李嘉诚先生创业初期,有一意大利商人带着大批塑料花订单飞往香港,寻找合作伙伴,险因李是华人和实力不强差点丢了生意。怡和、和记黄埔、太古集团、会德丰为英资四大洋行,在港经济中举足轻重,港商无不仰其鼻息。一九七二年李嘉诚先生已具有相当实力,一个挑战英资,控股和记黄埔计划渐生,这是一场扬我中华民族之威,为国人争气之商战,是一场将要改写香港经济由英人垄断历史之战。先生调兵遣将,运畴帷屋,先在证券市场上暗中吸纳怡和属下的九龙仓股票,待时机成熟与包玉刚联手,助包氏集团控股九龙仓,后包氏助先生控股和记黄埔。使华人第一次在英资洋行中坐上了大班椅,一九八五年包氏又成功的收购了会德丰洋行。至此,英资四大洋行,二家换为华人旗下,怡和也大伤元气,失去半壁江山。

雇一英人当仆人,反映原始民族意识之觉醒,虽无可非厚,但也并非明智之举,李、包联手合作挑战英资、以智取胜,为华人所称快,至今仍在香港传为佳话。



【四、捐资办学、培育英才是其爱国之核心】


李嘉诚先生出身书香世家,家族学而优则仕观点甚浓,其曾祖父李鹏万是清朝年间十二年选拨一次的文官八贡之一,祖父李晓帆是清末秀才,伯父李云章东渡日本留学,父亲李云经15岁便考入省立重点中学——金山中学。先生小时聪慧过人,出口成诗,过目不忘,只因到了这一代,天灾人祸,家境贫寒,父亲早逝才不得中途辍学,然则也许早已圆其峨冠博带之梦,成为学富五车之教育泰斗。家风熏陶使先生对读书十分喜爱,儿时读书为求仕,今天读书是把握商机,使事业更上一层楼。虽投身商界却以独特眼光审视中华民族兴衰,借鉴历史经验,认为国家要强盛必须先振兴民族,要振兴民族须先发展教育。七八年回国观光,听了中央领导人讲话后,十分赞赏中央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方针”,十分敬佩陈嘉庚先生卖家产捐办厦门大学之壮举。先后多次对记者说:“我很爱读书,小时候很穷,无法完成学业,实现我心中的理想,我很想帮助那些心有大志而力所不及的穷人孩子,有了更多的钱,才能在教育上更好地发展。”昔日稳埋在心灵深处的念头开始萌动,一个办教育、培英才、兴中华、强国力的雄伟规划油然而生。


一九七九年底,邓小平、廖承志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泰国回国观光团的侨胞时转达了潮汕人民渴望在本地办一所大学的愿望,希望旅泰华侨带好头,更坚定了先生办大学的信心,按当时经济实力,李独资办一所大学是有一定困难,但李的性格认定了的事一定要做到底,“即使我的事业不成功,也一定要把汕头大学办到底”。从一九八零年五月汕头大学筹备办公室成立到一九九零年二月八日汕大落成整整十年,先生每年均从繁忙商务活动中挤出时间亲临汕大指挥、决策,从汕大选址,校园建筑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实验设备选购到大礼堂的配套设施、无不过问,其在香港聘请的专家顾问组为世界一流教育专家,从香港进口的教学仪器设备国内一流,他高薪聘请五位学部委员到汕大任教,开创了省级大学师资水平的先河,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到香港欧美等先进国家进修留学,他深深地体谅知识分子清贫,每年拨出二千多万港元用做敬业金,改善教职工的生活待遇。他兴建汕头第一城,使其投资收益作为汕头大学办学维持经费,所有一切无不倾注先生决心办好汕大的心血,汕大落成后,至今也有十多年,这些年来每年仍二次以上出席汕大董事会,并继续不断追加拨款项目,完善汕大办学体制,至今共捐资汕大达23亿元;使建校仅有二十多年历史的汕头大学,其办学层次已经达到国内较高水平,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


汕头大学的成功创办是李嘉诚先生兴学育才的一块丰碑。除了捐巨资给汕大之外,这些年来在教育界还普施善款,先后捐给北京大学5000万元,广州科技进步基金1000万元,广东省教育基金1000万,那些几百万元的项目更是举不胜举,所有的一切,无不展示超人石破天惊,超越前人,教育兴国,培育英才赤子之心,正如他在《我对汕大之希望》信中所述:“教育的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强弱、社会的兴衰、以及时代的进退……,国民教育的成功,实为国家富强的决定因素,基于这一信念,使我深感人才的重要性,善于甄才、养才和用才,始可臻国家于长治久安而稳步前进,甄才、养才之功有赖于教育。教育功亏则国家将无可用之材。因此,国家各方面发展的快慢,实和教育事业的成败进退有着直接的联系,教育的成功,无疑决定了民族的前途”。从字行间不难看出李嘉诚多么想通过办教育、育英才、来兴中华、强国体。这也很好地理解二十多年来在国内捐款中绝大多数是捐在教育上。



【五、投资兴业、富国裕民是其爱国之基础】


社会发展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昔日“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这条经济学中颠朴不破的真理似乎在今天经济社会中受到考验。投资兴业图收益,做生意要赚钱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在那“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无产阶级勇士们坚定不移地捍卫这条真理,透视着“资本家的每个毛孔都充满着工人的血汗”。这种闭关自守、夜郎自大、永无休止的斗争,把一个泱泱大国斗得国贫民穷,人心涣散、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改革开放的号声,开始转变国民的观念,打开国门、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你们投资兴业发财,我们收税也得到发展的互惠双赢指导思想”,使大批旅居海外的侨胞门圆了实业救国,实业强国之梦,写下了八十年代中国政治经济学上光辉的一页。其时,李嘉诚先生已是香港经济届异军突起的领袖人物,一九八八年被美国《财富》评为世界华人首富,但是一直到一九九二年前,先生在国内只有大笔捐款,对投资实业视如不见。也许他的视点落在广施善举上,也许他的精力放在创办汕头大学上,也许他对姓资还是姓社心有犹虑,这些解释均无可非厚,因为常人的思维不可能有超人超越平常人的深谋远虑。毕竟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这条真理仍根深蒂固,深入人心,资本家这个名字让人心有余悸。也许这种思维决定了李嘉诚先生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前的爱国行为限定于扶贫济困、捐资办学等公益事业之上,即使是大连造船厂订单及亚洲卫星I号的发射,也不能以简单的商业行为来理解。


一九八二年,环球海运业一片萧条,连世界闻名船王包玉刚也受其冲击,何况技术力量不强,资金实力有限的大连造船厂。正是先生属下的青州英坭有限公司向大连造船厂订购四艘万吨巨轮,总造价五千六百万美元订单,使濒临绝景的船厂起死回生,渡过难关,壮大实力,提升技术等级,今天能挤身于世界造船业先进行列,有能力造出三十万吨油轮。此举同行和媒体均不好理解,如此巨额订单为何要给大连船厂?先生坦然地说:“我对大连造船厂有信心,而且我是中国人,我订购祖国的产品是很自然的事”。


一九八四年四月,我国成功的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隔年,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火箭可以为世界各国提供发射卫星服务。别说世界航天市场早已被美国休斯顿航天中心等几个强国的集团所垄断,其政治背景就让人望而生畏,何况动不动就是上亿元的投资、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谁敢冒这种风险?李嘉诚先生就敢冒这种风险!他把和记黄城,大东电报局及中信集团合作购买美制卫星,“亚洲卫星I号 (Asia sati)”,交给中国长征火箭发射,并于一九九零年四月成功发射上天。我们能以简单商业行为来理解这二笔投资吗?我们能以互惠双赢的标准来衡量其投资风险吗?


也是八十年代初期,香港的回归问题已摆上中央政治局的议事日程,其回归标志着香港将结束了作为社会主义制度通往资本主义制度的窗口作用。在英人统治近百年的有特殊历史社会地位的半岛,港人对回归后香港前途命运心存疑虑,是合乎情理的,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二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就香港问题与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会谈,消息报导后,引发了市民的信心危机,一个走资移民的风潮笼罩在港岛上空,率先转移资金、迁出资本注册地是英资洋行怡和。其董事局主席西门、瑟克于八四年六月二十八日突然宣布:“本集团基于香港前途问题、迁册百慕大”。引发了工商界的激烈动荡,哪些对中国政府抱不友好态度的外资企业也相继迁出港岛,大有人走楼空之势。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也把长实近十年来投资加拿大,进军美国休斯顿物业,出击日本地产、收购苏伊士运河股权等;把先生一九六七年因商务需要获得新加坡居留权、八七年俩儿子加入加拿大籍说成是移资国外,留有一手,是香港最大的走资派,给香港前途蒙上一层阴影,据统计到九零年十一月底,香港已有77家上市公司迁册海外,占上市公司三分之一,香港四大财团中,只有先生的长实集团系列尚在香港注册。



一九八九年北京“六四风波”,更被国外敌对势力所利用,大势喧酿,信心危机再次爆发,尽管先生多次发表声明:“长实属跨国集团公司、其发展战略着眼于全球,不会局限于香港”,但收效甚微,中央政府很需要像李嘉诚这样经济界领袖人物以实际行动来稳定香港的民心。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结束了“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坚定了先生看好香港、看好中国内地投资环境的信心,把长实的投资目标重点转移到大陆这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市场,同年五月,与深圳市政府成立长和实业有限公司,出资一亿港元,十月决定投资开发盐田港货柜码头,出资35亿港元,投资深珠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出资近百亿;在上海获得火车站以南5.87公顷土地使用权,发展物业投入资金上百个亿,与上海港务局合作,和黄注资60亿共建金山标准集装箱码头,上海国际深水港码头;在海南投资十八亿开发海南洋埔自由港;在福州投资35亿改建旧城区;在重庆参与市政府康居工程,和黄出资10亿港元;北京王府井旧城改造项目总投资约15亿美元,短短一、二年内,李氏集团在内地投资超过500亿港元。李嘉诚先生的投资项目,引进国际高新技术、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改造了一批落后的国有企业、解决了几十万人的就业问题、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比重中有所提高。盐田港、中港集装箱码头等项目的优良业绩,为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树立一个优秀的样榜。李嘉诚先生在内地大手笔投资,对稳定香港民心,对香港的平稳过渡,顺利回归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六、结语】


透视李嘉诚先生几十年人生轨迹,其勤奋、俭朴,诚信之创业信条,能使世人悟出做人真蒂,成功须靠自已努力,机遇非庸人把握;发家致富,人人皆想,取之于道,才是君子。同时告诫世人,鸟虽为食而死,人不可为财而亡。靠投机营钻,敛财致富者,其财富如流水浮云,终会烟消云散。像笔者诸类升斗小民们,日出而作,日落入息,安其本份,乐其知足,不为李财富所慕惑,应为其人格而叫绝。透视李嘉诚先生几十年人生轨迹,其扶贫济困,乐施善举之道德风范,喻示世人,少一份冷漠,多一点怜情。人生百态皆有因,不因贫贱而自卑,不可富贵而骄横。须知满则溢,溢则生祸,祸不会单行,何不取其财济施于人,与人为善,终善自已。


(责任编辑:潮人在线)


本文内容由 雪山来客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