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这是一节。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虽然说是太阳病,但脉不浮而沉细,当然这不是太阳伤寒、太阳中风,明明这是湿痹。他搁个太阳病,它这个形似太阳病,这个不是真正太阳病,这就是寒湿痹痛的那种痹。脉沉而细,主要在沉,所以脉得诸沉,当责有水啊,湿和水只是一个东西,湿、水的脉,浮的很少,也有不是没有,要有热它就浮,没有热它就沉,因水性寒,大概沉的比较多。 那么这个湿指的是里湿,里湿着于关节不去,关节也疼。这个湿痹,它有一个确候,就由于小便不利,水不得下通,在组织里头停滞水分就是湿。大便反快,由于小便不通,大便起代偿作用,多少的大便有些溏,在中医说的是水谷不别呀,大便反倒快,快就是溏泻的意思。 那这个治疗呢?但利其小便,这一段也与伤寒论有关系,这一段是寒湿在里的病,附子汤、真武汤全是这种东西。太阳病,手足寒,身疼痛,骨节疼,脉沉者,附子汤主之,有这么一段,你们看一看,这是伤寒论少阴篇。还有少阴病,二三日不已,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那也是身疼痛,也是水,是真武汤,你们可以看一看。这个就是根据那一个部分。 脉沉细者,全是指里有水,这水那里来呢?就是由于小便不利,这个时候关节也疼,这个疼不是真正表证,提出来的最后一句你就明白了。小便不利,大便稍溏薄,那这个治疗不要发汗,不要看说是个太阳病就发汗,那就误事了,他让你比较,太阳病身疼痛,而它这个身疼痛不是太阳病,他提出来是对照。但利小便,这不是治太阳病的法子了,那什么是利小便治寒湿的法子呢?那是附子汤,或者真武汤,你们回去看看书就明白了,不然这一段不好明白。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这是承上面说的,你看这个真武汤,附子汤身上都疼啊。那如果小便不利,热不得外出,他就要得发黄的,这个发黄,不是身黄如橘子色一样的鲜艳,如熏黄也;这个黄是所谓寒湿的黄,在伤寒论里也有,当于寒湿中求得,治疗用茵陈五苓散这一类的,也是利小便。 古人认为发黄,全是由于湿,再有热,只有湿也是不会有的,内里头有热,湿热在一起,郁热在里身必发黄。如果偏于湿,即所谓阴黄,属于太阴这一类型,这一类的大便不那么干,也因此治寒湿的法子,就是以利尿为主,就是茵陈五苓这一类。如果热胜于湿就变成阳明病,那叫阳黄,黄色鲜艳,那你就要用茵陈蒿汤这一类,茵陈蒿汤有大黄,要泻。他这一段讲,也是根据伤寒论这一套,湿病这个发黄就是偏于湿病,这一类的发黄证,虽然他一身尽疼,但他偏于湿,这个黄色不会那么鲜艳,而是如熏黄,在这里也是简单说的,这个在伤寒论说得很详细,在阳明篇发黄症,你们看一看就明白。它讲的都是里湿,都由于小便不利,而水不得排泄,停蓄于组织肌肉,它就为湿,停在里头也是湿。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第一这一段更不好理解,湿家没有下法,它为什么说下的过早呢?这也是根据伤寒论阳明病篇,这个人的里头虽然有湿,如果卫气强,那么这个湿被排除,在伤寒论有这么一条:阳明病,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这你们回去看一看,系在太阴,就是里有湿,里有停湿,如果卫气强,它自能够把湿祛除。……,这指的是……背强了,欲得被覆向火,也愿意披东西,还恶寒呢,向火,愿意近热,而覆盖,被覆就是把东西盖上,向火就是向着热的地方,这说明还恶寒,表还未解嘛。 所以这个时候只是看着有一些热,你来泻下,这是早啦,未免过早啦,这个下之早就是这么说的。这时候里头不实,里头不实,虚其胃,就要哕,哕是胃虚的一个症候了,哕逆,这胃嘛本来是纳,这哕逆是往上来的,这是胃虚的一种反映。由于这个胃虚,你里头湿还有嘛,这个水呀乘着虚就往上跑,所以胸满、小便不利呀,他往上来了,不往下泻了,所以,胃虚这个水啊从下往上,乘虚往上逆,所以胸满、小便不利。 那么这个人看看他这个样子呢,舌如胎,如胎它就是看着黄又象胎不象胎,白滑的这个样子,那么这是有湿有热这个样子。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怎么叫胸上有寒,它水往上冲,由于胃虚了,胃虚就不能制水,虚这个水它就乘虚往上来嘛,它往上来,上边有水,水性寒,所以他搁个胸中有寒,言其在上面,所以读这个书啊,也不要死于句下,不是说这寒都跑到胸上来了,也不是的,也不是说这热都跑到丹田来了,这个水在上,反倒这个热在下了,就部位上说,上边有水了,底下反而有热,也不一定在丹田,所以读这个书啊你要死于句下也要出毛病的。 在这只是说这个胃由于你吃了泻药后,虚了胃气了,那么这个湿邪之气都往上冲,小便也不利了,这个水都跑到胃里头去了,上边有寒了,所以它搁个胸中有寒,但是你热还是没去呀,所以他说这个丹田有热。那么从这个舌头就看出来了,如苔,是说它不是个真正的苔,真正的苔还是因为有热,这个虽似有苔但有些滑就是白滑的一种舌头,那么也有湿也有热的这么一种形象,所以它搁个丹田有热、胸上有寒,其实就是热还存在,但是由于水都跑上头来了,水性寒所以上边是寒。 有热,所以他还想喝水嘛,渴欲多饮,但是胃停水你不能喝,而不得饮,那么这个口燥烦,解决不了。他本来口燥烦,他想喝水,但是胃停水他就不能喝,要是再一喝,他要吐了。所以这个胃干才思饮,那么这个胃不干,里头有热他想喝,可是胃因为有饮不能喝,所以只是口燥干而不解。 因此这一段也是由于那个伤寒论那一段,你们看看伤寒论就有那么两段。一个在阳明篇,他是说呀,阳明病本来应该脉实、脉大,而它脉松缓,说明这个病还是不在实的时候,但是有热象、手足温,咱们讲这个书上是很多的,里头有寒,他手足也逆厥,他津液达不到手足嘛。那么里头有热,他手足也热,可是只手足热,身上没大热呀,那阳明病是身上全热呀,所以说是没大热,而脉又是浮缓也不那么实,这说明里头有湿。 是为系在太阴,与这个湿家是一样的,那么这个时候当然不能吃泻药了,但是这个病还往前变化,这个人体生理妙极了,里头有湿,同时有热,这两个东西也争,如果这个热进湿退,那么就变成大便干了,那么就变成阳明病发作了,那个时候该吃泻药吃泻药了。不到那么一个情况,你只见到脑袋出汗了,你就认为阳明病发作汗,给吃泻药,就会出这个毛病,就是下之若早嘛。 所以湿家没有下法,但是如果在这个这么一种情况,里头有热也有停湿的这么一种情况下,出现这个热进湿退,就有可下的机会,但是不能下得太早,他这一段主要是讲这个。下得早了,就出这些毛病了,因为你虚其胃,水就往上泛,往上泛就不利于下,小便就不利,那么往上泛呢?水往上泛它并没有把这个热去了,这热还存在,可是这个热与水呀,这个位置就不一样喽,就是上寒下热的这么一种情况啦。所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那么由于有热他还是渴啊,又由于下伤津液他更是要渴,但是胃停了水了,他就喝不了了,所以这个口还是燥烦。 总而言之,湿家无下法呀,他上边他是一个插曲,所以湿家有可下的机会,就是我刚才讲的一段。但是一般来说呀,真正湿家没有下法呀,这可要知道。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到这是一段,这个风湿相搏就是咱们一般说的风湿关节痛,这一段所说的都是急性发作的时候,这个病一发作的时候一身全疼,比这个普通的太阳病是要疼的厉害。法当汗出而解,那么这种病呢跟治一般的表证是一样,也得发汗,依法呀应当发汗就好了。可是这种病还有一种特征,阴天、下雨、刮大风,或者是日暮的时候他都厉害,因为这个湿属阴气嘛,遇到阴天助长这个湿的这个缘故,所以这个人疼的厉害,他就这么一个解释,根据这个现象的解释。 这种病啊按照这种规律似的一到阴雨天,他就疼痛不止,那一般旁的没见着,这种风湿性的关节疼痛的人咱们见着很多的在临床上,全是这样的,天时一变啊,他这个疼痛就加剧,那么这一句话呢也就指这个说的,至天阴雨不止,疼的不止,这个医生见到这种情况,他知道这是风湿性关节疼,就是咱们古人说的这个风湿,所以适当的发其汗,医云:这个没问题的,可以发汗。 那么他是用过发汗之药,而病不愈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故作一个问答,那么凡是这个表证发汗都把这个风湿发汗,但是也不能让它大汗了,大汗出病不除嘛。所以由于这个发汗,他是大汗出啦,造成汗出淋漓,所以病必不去呀,尤其这个风湿,更不能让他大汗出,因此这个方剂呀就得用这个小发汗法。那么要假设让他大汗出的话呀,这个风气随汗而去,这个湿气这东西他沉着啊,这个汗出的迅速它反倒不去,所以这湿气还在,所以病啊,是治不好的。不是发汗错了,是发汗不得法,也能使这病不好。 那么治风湿怎么治呢,紧接着一句话接着就说了,治依法当发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发汗呐,那个人得像啊微似有汗的那个情况,这样的风湿都可以解的。那么前头那个痉也是这样发汗,这个湿呀也是,这都是原则的话。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这个他就是承着上头,就是这个风湿,就是风湿相搏,身体疼烦,发汗而解就是那个,所以湿家身烦疼,那么当然可以发汗了,用麻黄加术汤,发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这句话很要紧的,那么一般这个风湿,尤其这个急性发作的时候-这里他都是指急性发作,从外边用火攻,中医这个治疗啊他从里往外治,总是要发汗,尤其这个风湿类的病啊,它始终在表,非解表不可,要从外用火攻,那个治不了这个病,所以慎不可以火攻之,而且这个风寒在表的时候用火攻这个害处大了,我们回头可以看看伤寒论的这个火攻那几条就知道了,上次咱们讲的这个痉病不是有一条么。 那么由这一条可见这个风湿病啊,那么咱们用这个理疗的治法是成问题的,尤其烤电,所以从外头治,治不好这个病。这咱们在临床上我认为看到很多了。所以西医用这种这个理疗的方式要治好这个病啊,很不容易、很少,尤其这个急性发作的时候就是有表证的时候更不行,那个麻黄汤证更不行,所以它越治越重,所以这个慎不可以火攻之,从外边用这一种火攻,这火攻包括很多了,如热熏、火蒸通通都不行,灸法都不行,只能够发汗,用什么发汗呢,他说个可与麻黄加术汤,一个可与;他这个书上,主之,这是一个极肯定的话,有这个证就是用这个药啊,可与,当然和主之的口气就稍差了,这个可呀有商量的语气了,他这个金匮这个书啊,他就是量,那么个如果有表证,就说麻黄汤证也罢,当然是以麻黄汤证为基础,这个术啊是去湿解痹的,凡是这个痹痛不搁术的很少,它是去湿解痹的,以麻黄汤解表,以苍术-苍术不是利小便的药嘛,就是去湿解这个痹痛,它与麻黄汤合在一起就是在表的这个关节痛啊,因为有湿的关系所以它治它。 那么这个方剂呢,我们看一看,就是麻黄汤本方,麻黄、桂枝、甘草、杏仁,这就是麻黄汤方,另外呢加入白术四两,这个白术古人这个术是不分苍术、白术的,据我的临床经验,苍术比白术好,大概古人这个苍术就是白术,他不分,这后世他把它分苍术、白术,苍术啊,后世发汗对这个表证啊他用大概都是苍术,我就用苍术,觉得比这个白术强。那么这个方子啊,在治疗方面他是这样的,麻黄汤证有湿痹之候,加术。 第二个呢这个方药的组成啊,我们也可看出一个问题来,就是微发汗,那么这个发汗的法则就是小发汗法。那么怎么讲呢,你从药物组成、药物的效能上就可看出,这个术啊他是利尿的,人的这个液体的排泄呀,就是最多的这么两个方面,一个是出汗,一个是从小便排出,如果你加强排小便,他的汗出就要少了,所以这个术你看这个本草上说是止汗,这个汗多了,你利尿这个汗就少了,这也是当然的了,他因为从那一方面排出这个水分他的汗自然就是少了,发汗发大了呢就常常没小便,他津液由这边丧失太多了底下就没有了,所以这个发汗剂里头加一种利尿药,就是个小发汗法,符合治这个风湿不能大汗。 那么加上利尿药呢是小汗法,而且加利尿药不随便加的,他有利于关节疼,这个术啊,它是去湿、解痹、利尿的一种药,所以他加苍术。我们对这个药物的认识啊也得通过方剂,要不然也不行,你看这利尿药也不是随便用的。那么这个可与就是不是麻黄汤证,你这个方子不好使,虽然是风湿犯表,如果出现麻黄汤证,伤寒论讲的很清楚的,它是脉要紧,无汗,一般说都喘,那么这一种的表证,同时有湿,这种的风湿证,你用麻黄加术就对了,所以他搁可与就让你带着仲景的主要的精神在这个具体上讲方证,就是一个方剂的适应证。 要是不是这个方剂适应的,你光是解表去湿那一点用都没有,不是随便的用点解表去湿的药就行了,不是的,他所以搁个可与,可与是有商量语气的,让你临症去斟酌,就是再精细辨证,原则上是要发汗,而且要小发汗,用哪种方剂呢?那还是要看所现的这个症候,是合乎哪个方剂要用哪个方剂。那么假若是柴胡汤证,你就用柴胡加苍术,这个地方很重要的,所以咱们读他这个书啊,方剂的应用这点非得掌握好了不可,这个伤寒论里头也有,这两部书本来一部书,他在伤寒论里讲的详细他在这里他就随便一举他就得了,他在这里不详细分析了。 病者一身尽疼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那么这个和上段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两样,病者一身尽疼和上边这个烦疼、一身烦疼是一样。发热,那么上边这个麻黄汤证也不是不发热,也发热呀是吧,所以他特提出发热有点道理。这个方子偏于寒,因为他搁的生苡仁嘛。日晡所剧者,日晡所就是日将暮的时候,就是这个日头要落了,那么这个就同那个阴雨不止是一个道理,凡是这种风湿啊,都是遇寒者加剧,这个日晡所剧者与日晡所发热的那个阳明病不一样啊,这个指的是风湿说的,这个风湿啊,阴雨天、刮风天以至于这个日暮的时候啊,他都要加重,这是他的特征。 那么由于这个一身尽疼、发热,所以他不是纯表证,他是风湿,名风湿。那么这个病到这个时候他提出来了,怎么得的呢?大致是汗出当风,或者是久伤取冷,这个汗出当风啊,所以他仲景这个书啊他与那个一般人写的书还是有所不同,他这个解释很好,我们人之所以汗出啊,一方面是散热,夏天人都爱出汗,另一方面也排泄废物啊,我们人有很多废物他要从汗腺排出的,那么正在排出的时候,当风,吹到风一闭塞,使欲排出的这种东西呀,就淤在这个皮肤之内,那就变成那就是湿了;出来就是汗,要出不出,外边风一闭,它就是在里头待下了,那么这是什么呢?就是湿,偶尔一次是不要紧,要是经常这样久而久之,这种应该排出的这些东西他就都有毒素,他流到你这个身体里头,哪个地方空隙他就到哪去,咱们这个最有空隙就是关节,这个关节呀筋骨相接呀都有空隙,这个湿是最容易蓄积到这个地方,如果蓄积到一个相当程度,他的这个东西有毒质,刺激咱们这个组织啊他就能发炎,就能够起这个关节疼,他就能发作,古人对于这,他是有经验的嘛。 这个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啊,他是以麻黄甘草汤发展出来的,加杏仁、加上薏苡仁,那么这个虽然也解表、也去湿痹。这个薏苡仁这个药啊,它是治这个四肢拘挛痛啊,它起这个作用,他这个药又是一个利尿药,跟这个苍术是一样的,同时它有解凝作用,如果这个湿在里头凝结的厉害的时候用它是最好的,所以这个药象咱们说的这个硬皮症有时候都可以用这个生苡仁,不过这个药寒,你们看这个方剂就看出来了,他把麻黄汤中的桂枝不要了,那个桂枝偏温嘛,同时他不用苍术,苍术是辛温,他用这个生薏仁,薏仁米这个药啊这是个寒性的利尿药啊,也就是说我们遇着的这种这个风湿关节炎,偏于热,那么这个方剂就合适。 同时它里头没有桂枝,没有桂枝那种往上冲的力量没有,所以没有气上冲,换言之就是脑袋不疼,这个气上冲啊,像这个脑袋头面的刺激呀,像这个表证吧,这个脑袋的血管蹦紧,这也是往上冲的一种反映。那么麻黄甘草汤啊他这个气上冲的反应很小,同时呢喘的厉害,他这个喘,觉着急迫,同时呢有热,很明显,所以他出现这个大热,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先别……,所以这个,他与这个麻黄汤加术啊,从这个文章说是没有什么大的分别,但这个临床上却是有分别的,头疼明显,有偏于寒,我们用这个麻黄加术,这个也是麻黄剂,……,也是类似这个麻黄汤证,当然也是无汗,但是头他上边并不那么明显,那么由于他这个麻黄、杏仁加甘草就是麻黄甘草汤,就咱们现在这个,喘的厉害,同时啊,……有热,可以用这个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这是在临床上的。 说可与,不说主之,他这也是给你两个例子,所以急性发作的时候啊,你看他自己的情况,你要用适用于发汗的法子,那么适合用哪个方剂你就搁哪个方剂,同时根据这个病之寒热,你搁哪种利尿药啊要分寒热,所以我们治这个关节疼啊就是这样,有的时候加术,有的时候加薏苡仁,可是这个应用上多少有些出入,他只是说两个例子,那么假如说,既不是麻黄汤证也不是麻黄甘草汤证,那么,有这种关节疼呢,像有自汗他是桂枝汤啊,你这桂枝汤证也可以这样的加减啊,那么还有葛根汤什么的都行啊。所以他这是举个例子给你,我们研究这个书呢,可以知道这个,也可以知道那个,他有的人项背强的厉害,一般人他就给葛根汤,你麻黄汤他治不了,那葛根汤加术行不行?行,那毫无问题,所以这个临床上在方剂的这个基础上,需要发汗,那么这一类的关节疼痛在初得的时候就是急性发作的时候发热怕冷很明显,而且脉当然是浮的,你用这么个法子,就可以了,但是他不局限这两个方子,他都说可与,就是临床上你去斟酌了。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耆汤主之。 风湿,脉浮还在表嘛,可他这有个特殊地方,身重,他偏于湿,如果我们这个肌肉这个组织里头是湿多,他就感觉沉,所以凡是身重大概都是湿多,偏于湿多。同时呢这表也虚,汗出恶风,所以用防己黄耆汤,这个你用这个麻黄汤不行,是吧,无论是麻黄加术,或者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全不行,那些都得是无汗的。那么这个呢,用桂枝汤行不行?也不行,主要的它是表虚。 这个黄耆的应用啊我们来把它谈一谈,这个黄耆呀,我们一般说是补气,这都是错的,你们看看这个《本经》就知道了,《本经》说主大风、恶疮,什么叫做大风?它就是人怕风的厉害,这古人认为怕风就是风邪,实际不是,他就是表太虚了。这个气虚呀,咱们把它通变一下呀就是表虚,那么什么叫表虚?就是正气不充于表,也就是说是皮肤这个地方太虚啦,按照现在的这个生理的话说呢就是皮肤营养不好、营养不良,而根据古人这种最正确的观点呢,你哪地方虚哪病啊来那,所以病之所凑,其气必虚嘛,因为皮肤虚,湿也好,咱们说很顽固的黄也好,再就是恶疮,他不会好的,他营养不好,他这个气呀不足于表,不足以把邪驱逐出去,所以这个时候要用黄耆,黄耆补气是指这个说的,所以咱们这十全大补那不是开玩笑,表气不虚不能用。 我见过一个人,也是个老医生,他自己得肺癌就是大量用黄耆,我说你找死呀,这个肺万万不能用黄耆,你们一想就知道了,我们刚刚讲出汗,这个麻黄为什么治喘呢?他就是排泄这个废物啊,我刚刚说有两个,一个由汗,一个由小便,还有一个就是由呼吸,就是肺,你这个皮表闭塞嘛,应该从皮表排出的东西呀都加到肺上了,所以就喘,因为毒素的刺激,这个肺脏就受不了了,那你要解表,还让它走这个道,咳喘就减轻了,麻黄治喘是这么一个道理。 那么肺结核呢,他这个病把皮表堵塞了,把这个沉重的负担都加到肺上了,你越实表越坏,所以用黄耆来补气这个毛病是大的很啊,尤其这肺结核在末期的上气不接下气,认为他气虚了,人参、黄耆往上开吧,这人死的非快不可,那是毫无问题的,所以它不能治那个病。 那么这一段是说明这个问题,认为这个皮肤虚呀,汗也收摄不了了,四面汗出,而且恶风啊,特别敏感啊,这个我们在临床上啊也曾经遇到过,我是遇到过,这人怕风怕的厉害呀,你这屋子本来没风的,假若真正有这么一个表虚的人呐,他汗先流了,你拿个扇子搧他都受不了。所以这里特别搁一个汗出恶风者,这纯粹是表虚,而湿啊特别的去不了,湿积累得多,身上特别重,那么这个治疗呢与上边就不一样了,要搁大量去湿去水的药,同时啊还要搁治皮肤虚的药,要把它恢复过来,不恢复的那湿还要来呢,所以他用这个防己黄耆汤。 这个防己黄耆汤啊,是防己、术,这两个去湿利尿啊,力量都很大了,同时呢,和黄耆、甘草,也有生姜和大枣,这个他就搁到这个里面,做引子用,这个方子这个,大概也经过后世给以改变的,咱们开其实就是把这个生姜、大枣开里就完了,他这个煎法呢,挺特别的,他说把上边这个药啊啊都把它挫了,像麻豆那么大,每抄五钱匕,一回呀,用五钱匕,就把这个四味药的这个豆大的这么一个,挫这么大,一回用五钱匕,五钱匕就是不到一两啊,是半两,这个匕就是古人取药的这么一个器皿,这个器皿有一定的量,有一钱匕、有五钱匕的,十钱是一两啊,这也就是半两啊,另外呢加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水呀,一杯半,煎剩杯的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这里头要不了的,这都不好,要不得的,这个加味都后人搞的,这个方子都经过后人手啦,在仲景那没有加生姜四片、大枣一枚的,没有这个的,这个经过后人手啦这个瞎改的这个,咱们要用呢,要用防己用量也较小的用一两,白术七钱半,那我们用啊防己、白术都可以搁10克,这个黄耆呢多搁点也行,可以搁12克,甘草可以少搁一点,因为这个去湿啊,甘草这个东西它不利小便,所以小便要是少,它就不能多用,搁3克或者搁6克都可以,大枣起码搁3个,这个姜呢也可以搁4克。 它这个都是经过后人这么搞的,这个加味呢更要不得了,胃中不和加芍药,张仲景治胃不和没有加芍药的,你们看哪一个里头有,所以这个我向来不加,这个加味,都信不得的,而且这个方子根本没有麻黄证,他真是像他那个书上那么喘,那怎么……呢,以麻黄为主要的配伍的方剂,那绝不是这个基础的。那个风湿关节疼有喘的,那么头一个就是,第二一个也是,那是麻黄配剂,他绝不在这个基础上来加这个,这是瞎扯,表又虚又实,哪有那这个事啊,根本就没理,这个麻黄是表实,无汗他用麻黄,他既出汗你用哪味麻黄?他即出汗也不会影响到肺上,那影响了也不是表证,所以这个加味呀,他这个书和伤寒论,这个加味的的法子,这我一概不加,不讲这个东西。那么这个方子就按我刚才说的咱们做汤剂用啊挺好,这个我用过。身重他湿重,湿重就想他多去湿,这个湿重,同时呢恶风特别敏感,汗出得表虚得厉害非搁黄耆不可,不搁湿去不了。 这一段讲的挺好,他说这三个方子啊,虽然都是一个风湿在表,各个不一样,麻黄加术,以麻黄甘草汤为主剂加杏仁、薏仁米,那么与底下这个黄耆剂,这个我们在这个临床上啊,治这个风湿关节在起初的时候常用,所以他举这么三个例子,概括一切吗?当然不概括,这样的方子有别的,那么也有桂枝汤加黄耆的,桂枝汤证表特别虚,他有关节疼痛,那也可以桂枝汤加黄耆,我也用过这个,所以这临床上啊,我们还是要根据这个具体分析,具体用药,那么这个方剂呀,就是在伤寒论这个方剂,大家有时间还要好好看一看。这个方剂就是表虚,身特别重,恶风特别敏感而汗出者,用这个方子。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那么伤寒八九日啊,他搁个伤寒干什么?那么这开始他是没有汗的,这个外形啊类似伤寒,而这伤寒八九日是寒传里的,可是风湿呀,湿中带表他不传,这个病呢一开始尤其这个急性这个期间呐,常常与伤寒辨不清,所以这一段呢,他就是由急性转慢性之后的这么一个说法了、这么一个例子。不是说得了伤寒病八九天,又风湿相搏了,根本就是风湿相搏已经有八九天了,开始时候无汗类似伤寒,所以他冠以伤寒两个字。 那身体疼烦,疼得病人心里烦呐,他不是身体疼得心烦,他不搁心烦两个字,他这个身体的疼痛到达这个程度啊,以至于不能自转侧,不能自转侧就是自己翻身都不能,得借助旁人,自己翻身转侧,他疼,翻不过来。不呕,不呕者就是没传少阳,少阳病喜呕啊。不渴,病也没有入里,没有传阳明,传阳明就胃中燥,口必渴,是吧,这是咱们讲的白虎汤证啊。不呕不渴,本来没有这个症状他搁这儿干什么呢?就根据伤寒八九日,伤寒八九日真正的要从这个太阳伤寒的这个病啊,到八九天他传半表半里、他要传里的。由于它是风湿不是伤寒,所以它也不呕,也不渴,不往里传,也不往半表半里传。 脉浮虚而涩者,就是脉不浮紧。脉浮虚,这个虚呀按着脉无力就是虚呀,脉你按着无力。涩呢?这个脉里头涩共滑是相对,共这个滑呀它是对待的,这个血液充实,这个脉在指下呀,它来去滑利,反之呢,它不但不滑利,摸着似有似无的,所以古人说这个脉涩,涩之无前嘛,其实就是一个里头血行不清楚,所以涩脉主虚的,主血少,这个虚涩呀都是这个病极虚之后,脉跳无力,而血行又是似有似无的这个样子,这就是这个虚极转入少阴的这么一个症候,少阴之病脉微细嘛。那么这个时候啊,不能够用麻黄剂啊,同时呢桂枝汤证都不是,桂枝汤证是脉缓脉弱,真要脉到这个虚而涩这么个程度啊,这个桂枝汤都不行,所以他这个话说的非常的有分寸,当然他没有详细的说这个症候啊,这个症候他是显著的一种桂枝汤证,但是脉又虚,说明这个病啊已经由阳转入阴的这么一个阶段,所以他用桂枝附子汤。 这个桂枝附子汤啊,就是桂枝去芍药加附子,这伤寒论里有这么一个方剂,他治这个风湿呢,把这个桂枝又加量,你们看看这个桂枝是四两,桂枝去芍药汤啊是三两,桂枝这个药啊,它不但能解表,它能够止疼,所以这关节疼痛啊,枝这个药啊是少不了的,你看他这个表证太阳病的时候就知道了,麻黄汤身疼痛,它也得搁桂枝,所以桂枝呀这个解痛作用还是很强的,因为这个关节疼他比普通的表证疼的厉害所以他加量用之,搁四两。另外呢他加附子,这个附子在《本草》上说解寒、去湿、解痹,它有这么一个作用,如果是阴证,你只加术是不行的,那它不够,非附子不可,如果更有术的症状呢?湿比较重的也得加,既加附子,也得加术。 那么这个桂枝附子汤这个药我不常用,我都是用桂枝汤作基础就行,就是桂枝汤,加术,或者再加附子,那好使的很,这个方当然也好使了,也没问题的,他为什么去芍药呢?芍药这个药咱们说它收敛,是吧,收敛当然是不对的,但是这个药它是寒性养阴,所以咱们这个四物汤里有嘛,它是养阴的,这个关节疼啊都是有湿,风湿嘛,所以它对治湿,用这个白芍的很少,那我们用桂枝汤呢,就不管他了,因为桂枝汤它也治身疼啊。在这里他特别的把白芍去了,这是古人他的这么看法啊,当然去白芍,我认为还是可以啊,因为白芍啊不利于去湿,所以他也不搁术,光搁附子。 我们在临床上开始遇着这个风湿啊,全是太阳病的阶段,以后它就是表虚啦只是用黄耆,也就够了,那么再经久了,它就要加附子,因为寒湿它是个阴邪,这个病入阴最快,所以到了八九天,它这个脉就浮虚而涩,到这么一个程度就非用附子不可了,那么他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就增量桂枝,他改的名,叫桂枝附子汤,这古人这个方剂呀严得很。那么桂枝去芍药汤呢,治脉促胸满,只要是风湿性的这个关节疼啊,那个桂枝的量不够,他是加上分量的,主治不同,方名也改了的,他不说桂枝去芍药加桂枝,他不那么说,他搁个桂枝附子汤。 接着一段,他这一段里有两个意思吧,他说如果大便坚,坚就是大便硬,大便不通,大便硬,而小便自利,小便自利就是咱们现在的小便数,小便频数,去桂,这个桂枝就不要,加白术就行了,就是底下这个方子,白术、附子、甘草、生姜、大枣,这个白术应该是苍术,他这个书全是白术。那么这一段呢很不好理解,为什么大便硬、小便数还加术呢?这个有道理,这个利尿药啊,不但治小便不利,也治小便利,这个小便频数呀,你看他那个那个肾气丸啊就是啊,饮一斗、小便也一斗,他就用那个肾气丸,肾气丸也是个利尿药啊。尤其老人的利尿我们用真武汤挺好使,老人这个小便数,一会一便,一会一便,他在泌尿系这个机能有障碍不外乎两种,一个小便频,一个小便不利。小便频、小便不利你都得调整这个泌尿这个问题,所以这个茯苓、术这种药啊,都治小便利,也治小便不利,这是一个,我们讲这个用术的道理。 那么这一段书呢,他不是里头有热,是由于泌尿方面的障碍造成他小便数,小便数丧失了体液,大便才干,那么这样子呢,你就不能再发汗了,这个小便数者就是发汗的禁忌,不能发汗,这个发汗最伤人的津液呀,所以他连桂枝都用不得,把桂枝去了,而且桂枝那个药啊,也不利小便数,你看小便不利都搁桂枝,为什么,桂枝他治气上冲。 这个附子和术的并用它治一般的慢性关节炎是离不开的,非常好使,它这后头有解释。这个不是说术就能治大便硬,他是由于小便数造成的大便硬,尤其这个术和附子为伍,最能治小便利。这个看附子它这药的作用,无论身上哪个机能沉衰了,附子都能使这个沉衰恢复。你比如说小便数,它总是这个约束尿的那个肌肉啊麻痹,就是机能衰减了,一有尿它就要拉出去,附子它能使这个机能恢复,加上术的力量,那小便就不会数了。那个肾气丸啊,咱后头就讲到就有了,说妇人转胞啊,就是尿系、输尿管曲折,所以小便不利,那吃肾气丸呢,它能使这个屈曲的尿系啊恢复正常,小便自然就通畅了嘛。所以附子这个药啊,凡是机能沉衰,在咱们临床反应是个阴性的反应,用它是没错的。这段说明这个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呀,加术,配伍附子反倒能治小便利,由小便利造成的大便硬,小便不利了,大便自然就恢复了。同时附子、术的合用,又能祛风湿解痹痛,所以都能好。这一段,你单看不好理解呀,就光知道术利尿就糟了,那你就解释不明白。 我们来看看底下方子。桂枝四两,这个去皮要不得,这个桂枝啊,它这个作用就在这皮上,去皮就剩下干木头了,什么作用也没有了,所以这个是错的,我们现在用就用桂枝四两就行,不要用去皮的,因为有去皮两个字啊,后头又出来个桂枝木,这不是瞎糊闹嘛!那是把皮去了成木头没有作用了。生姜三两、附子三枚、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这个附子用量相当的重,桂枝、生姜、甘草、大枣就是桂枝去芍药汤,把这个桂枝加量了,也就是桂枝去芍药的基础上加上附子。附子就是温阳去寒,同时关节拘挛痛它都治。所以我们治这个不得翻身的关节痛呀,有用这个的机会,但不一定都得用这个桂枝去芍药这个方子,用桂枝汤加术、附也可以的这个时候。 底下这个呢,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甘草一两、生姜一两半、大枣六枚,这个方子可以看看底下煎服法。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这个附子有这个毛病啊,我们在临床上要知道,附子有些反应,它不但有的时候吃了身上感到身麻痹,最常见的是头晕,所以我们用这个附子在临床上啊,开始用的时候,用三、五钱是没问题的,最好先用三钱就是10克,逐渐加,你要是大量用,人吃上了那不得了,常常头晕得厉害,如喝醉酒的样子,病人胆小就不敢再吃了,你告诉他清楚也行啊,但是开始不要大量用,逐渐增加,用个一钱、八钱是没问题的,药不了人,它是有毒嘛。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冒状就是我说那个脑袋昏冒,就是头沉,就是眩冒。勿怪,不要怕,这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术附这两个药走皮中逐水气,所以它祛湿解痹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在这个时候,如冒状,是水气还没去的情形,这一点还是对的,不过这只是附子毒的问题了,这个毒害不到人的,人也不是大难受,就是感觉头晕而已。你要用10克没问题,逐渐增加,所以我们开始用从10克起还是比较稳当。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伸屈,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掣痛就是牵掣着痛,也是这拘挛痛,而不得伸屈,他拘急的相当厉害,想弯想伸都很困难,就是拘急痛啊,这个痛比上面厉害啦。近之则痛剧,你不用说翻身了,这人靠近他就感觉痛的不得了,他怕人家碰,这说明痛得厉害呀。汗出短气,汗出,表虚证。短气,这里小便不利嘛,他这个是气冲的关系,这个气上冲击胸,所以呀这个水往上不往下,那么胃有停水,人就短气,胃中有留饮,微者短气,甚者心悸啊,这是这个书上的,后头有。由于这个水不下行,它就向上,在胃的时候人就短气,是由于气上冲。恶风不欲去衣,这个恶风得厉害,表虚,由于汗出嘛。不欲去衣,这也是入于阴寒的状态了,《伤寒论》上就有,外边有热,但不欲去衣,寒在骨髓,是真寒。这就说明是入了阴证、阳虚证了。那么汗出也多,恶风也甚,甚至不欲去衣,那么这个阴寒啊比上面那个甚,所以痛的也较厉害,也感觉上冲,那么或身微肿,湿也比较重。 这个用甘草附子汤,它由桂枝甘草来的。在《伤寒论》有个桂枝甘草汤,就这二味药,所以这个方子主要治上冲、心悸,桂枝治气上冲。那么这一段就是气上冲的厉害,水不得下行,所以身上也多湿,胃里也有停饮、停水,所以他短气,你们这个就用桂枝甘草汤的基础,另外加术、附。那么就是气上冲的较突出,而湿也比较重,但是身体不沉重,可见组织里的水不是太多,短气是里头有湿,所以阴寒也比较重,这个脉不用说,更虚数了。这就桂枝甘草汤证,而有关节痛这种风湿相搏,可以用这个方子。上面那个是桂枝去芍药的基础上加附,如果湿重也得加术。他这个书就是这个样子,这段就偏于湿,那段就湿比较少,你搁在一起看就知道了。 如果它或身微肿的,里头又短气,无论是内湿外湿哪多,这个术是必要的,因为附子一味药它也治痹痛,如果湿轻轻的话,用它一个药也行,这指的是阴寒的状态啦,在急发作的时候没有附子证你不能搁,像前头那个麻黄加术汤啊、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啊,用那样的方子。已转到阴虚证了,就是阴证的虚证,那你必要配伍附子不可,这两段全是这样,但用法有些出入。我们遇到疾病,它不是恰好的,像桂枝甘草加附子、苍术,也是用苍术。在临床上呢,桂枝汤加术附这种办法,在桂枝汤的基础上我们运用得机会最多,一般慢性关节痛啊,脉不是浮的,日子也较久了,大概就是这类方子,等都讲完了,再谈谈这治风湿的这些东西。 他这个方剂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也都是得微汗,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这个能食可见以前他不能吃,这个寒盛啊他不能吃,等吃这个药之后他能吃了,可是呢还烦,这病还没完全好呀,就不要再给他吃一升了,给他吃五合,就是开始吃一升,怕这附子吃多了,也可以少吃点,吃六七合为妙。这就是任何一个方剂我们在应用上啊,古人它一起熬出来分几回吃,它跟吃多吃少有关系。跟一次用量有关系,同是一个方剂,量大与量小这是大有问题啊,所以要谨慎,把量小一点,小一点不合适,再慢慢增也没有关系。他这就是恐一升多,一回吃一升多,一升就是一碗呀,这恐怕太多了,那么可以吃六七合。 他这地方呀把湿讲完了,湿呀它有两大种,一种讲里湿,湿由里边发生的,由于小便不利,那么里面停湿,停湿就出什么问题呢,就是发狂,发狂他没详细讲,后头在黄疸那篇里讲,到那详细讲了。那另外也有湿痹,只是湿也能得湿痹,那个湿痹同我们这个治风湿的办法也大致相同,所以也没单独提出治法来,这是一种。另外一种是风湿,什么叫风湿啊,古人认为由风邪有湿气,也就是人素有湿,你要得了外感了,那就出了这个风湿的情况。原因呢,他在里头说了,汗出当风呀,或久伤取冷所致,这都值得用于参考。那么古人至于说那个外边受邪风等等的呀,也值得我们研究,但这个规律是肯定的。所以他说的这些治疗呀,在这个开始得病的时候,在急症的这个阶段,只是用发汗药加上祛湿的药就行了,如麻黄加术呀、麻黄甘草汤加杏仁、薏苡仁啊,就行了,在这里都举了例子。那么如果日久了,他转入阴证而虚,虚极了才转入阴证,那就得加附子,有湿还得加术。所以上面把湿啊大概都交代了,但这还是不够的,咱这章讲完了,下次我再详细说一说。 |